第一篇:农机化工作简介(推荐)
滕州市官桥镇农机化工作简介
滕州市官桥镇地处滕州南部,距城区17.5公里。是山东省中心镇,历史文化名镇,是距今7300年北辛文化发祥地,薛国故城。全镇现有人口8.1万,耕地面积4.6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6万亩。全镇拥有各类大中型农机具1200余台套,农机总动力6万余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0%以上。
近年来,官桥镇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以“科学发展,兴机富民”为载体,精心组织,求真务实,大力发展农机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机化工作位居全市前列,连续三年被滕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农机化发展先进镇”荣誉称号。2010年5月被确定为 “全省农机安全示范镇”。农机站也分别获得“全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农机监理工作先进单位”、“农机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一、抓服务,用足补贴政策,努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认真落实国家农机补贴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广大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补贴农机具,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整体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截止目前,全镇累计购置大型玉米收获机66台,免耕播种机28台,享受各级补助资金500余万元。为实现全镇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全覆盖,镇财政专门拿出资金购置120台秸杆粉碎机,免费为农机户加装,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全镇小麦秸杆还田率达到100%。
二、抓示范,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各业机械化发展。为全面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进程,我镇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全面推进玉米机收、秸杆还田和免耕播种,大大提高了全镇玉米收、种的机械化水平,全镇整建制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示范村达20个,面积1.2万亩,玉米直播率达94%以上。今年,全镇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率力争达80%以上,免耕播种示范方确保2000亩。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的机械化,今年6月,260亩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示范方通过滕州市农机局、财政局联合验收,实现了由小麦、玉米机械化作业向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全面跨越。
三、抓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实现农机化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健全服务网络建设。依托农机服务中心,在全镇51个村设立了农机服务点,配有专职的农机安全监督员和技术服务员,及时把上级的各项政策下达到村、到户。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6家,入社农机户1200余户,服务内容涉及到运输、耕作、播种、机防、机收、农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农机“一条龙”作业服务。二是强化农机监管,推行“四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编号、统一建档、统一调度、统一审验”,为全镇农业机械规模化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开展“送技术上门”、“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不断提高全镇农机手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连续三年全镇农机“三率”达90%以上,二十年全镇农机安全无事故。
第二篇:农机化理事简介
濮阳市农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简介
濮阳市农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工商注册登记号为:***,注册资金:1100万元,法人代表:王建平。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公司具有多年的农机生产经验,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技术装备及良好的企业信誉。现有固定资产1050万元,流动资金800万元,职工120人,其中技术人员30人,占职工总数的25%,年产值达6000万元,实现利税400万元。
公司开发的农机生产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已经河南省发改委备案批准,项目编号为:豫濮南工【2010】00019。公司主要产品有:4YZ-2型、4YZ-3型、4YZ-4型、4YZ-4A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系列产品及多功能农用抓草机、深松机等农用机械,产品注册商标为:“农发”牌。所有产品已通过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产品质量鉴定,并列入《河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其中玉米收获机还通过农业部产品质量鉴定,分别列入湖北、安徽、内蒙等省、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该系列产品投放市场以来,已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甘肃、内蒙及东北三省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设计合理,功能齐全、适应性强、调整、维修方便,价格低廉,适应于大小地块作业,深得农民朋友的好评,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民创收的首选产品。
濮阳市农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12年3月6日
第三篇:农机化工作
浅谈农机工作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这几天的深入调研,我对加快农机化建设有以下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实行农机补贴以来,在补贴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我县农民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热情逐年高涨,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全县农机化装备水平。出现了以下喜人的场面;
(一)补贴政策推动,农机发展迅猛。
从2005年开始,我市已连续5年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实行补贴,购机补贴项目资金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60万元,今年增加到800万元。前5年累计安排到位的农机购机补贴资金已达到1700余万元,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96075千瓦,47097台,平均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05千瓦。共有大中型拖拉机6660千瓦,150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9007千瓦,2467台;水田耕整机72388千瓦,16168台套;排灌机机械98894千瓦,15542台
(二)替代效益凸现,农机作用明显。
1、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劳动力转移快速。近年,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各乡镇相继出现了女插秧机手。
2、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这种民间服务组织整合农机资源、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这些农机服
务组织活跃于田间地头,形成了农户生产经营离不开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服务既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又是新技术的使用者、传播者,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二、存在问题
1、宣传不足,制约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
2农机人员的专业知识的不足。
3、乡镇农机站人员少,工作分管头绪较多,不能专心从事农机工作,使农机业务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建议与对策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强力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抢时奋力,强力推进,加快全县农机化发展进程。
一、高度重视。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实施农业机械化作业,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耕作效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加大政策宣传,让农民了解国家的强农惠政策。让农民知道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让农机部门成为农民的强有力的家,让农业机械成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项目支农资金,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保证农机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加快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努力提升全县农机化整体装备水平。
二、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县、乡农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针对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有实际操作的专业人员,培养技术精,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技能学习、技术培训、岗前教育、岗位练兵等方式,提高农机工作者承担农机科学管理、科研、推广等项目的能力。让在职的农机人不光是知道,还要会动手操作,一带十,十传百,大力实施“农机大户培训工程”,在继续办好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人员培训班的同时,分步骤开展工程机械维修培训班,提高农机大户经营服务能力和增收后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以县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为基本、专业户为补充的农机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要鼓励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经营服务组织,重点组织农机服务队进行有序的跨区作业服务,建立和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推广服务中心,逐步实施农机服务热线和农机服务网站、农机连锁经营、农机示范场以及农机作业和承包跨区作业等推广模式,为农民增收创造平台。
三、制定激励措施。拨出专项经费,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农机工作带头人和科技骨干,造就一大批在基层农机工作上大有作为之人。建立并完善既符合事业特点,又能激励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内部分配机制,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在农业主战场建功立业。对做出成绩的实行奖励。
四、建好基层站所。县级政府应分期分批安排武装好乡镇农机站,既能让基层农机人员有安身之处,让他们安下身来,静下心来,服务好本辖区的农机化工作,又能为农民机手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
过营造农机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让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兴,事业兴,实现我市农机化工作的新飞跃。
第四篇:农机化工作要点
2017年金塔县农机化工作要点
2017年,金塔县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思路和主要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1555”行动计划和“1151”富民增收目标,强化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服务大局,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深松作业补贴政策,加强农机安全和农机质量监管,培育壮大和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围绕本县产业发展突破重点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抓好重要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快“机器换人”,推动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1.6万千瓦以上,增长3%;机耕、机播、机收分别达到49.15万亩、48.48万亩和12.46万亩,分别增长0%、1%和3%;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1.65亿元增长1%,纯收入达到0.53亿元,增长1%;农机合作社达到40个以上;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争取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政策
全面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积极争取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扶持资金1300万元以上,充分利用农机化发展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扶持效应,合理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重点向大型农机、新型智能化复合型农机具倾斜,向群众急需和受欢迎的农机具倾斜,向重点作物的关键环节倾斜,向我县确定的产业倾斜。
二、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制定《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建立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合力推进的高效工作推动机制。扎实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努力打造一批模式优、机制好、效果佳的全程机械化亮点。加快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典型带动,推动整体工作深入开展。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粮食、棉花传统大宗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突破番茄、辣椒等优势经济作物机械化瓶颈,补齐粮食干燥、高效植保、秸秆处理、旱地移栽、恒温储藏等发展短板,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
三、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围绕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等重点农时,加强重点农机具零配件的生产和供应,提高农机维修、燃料保障等服务水平;强化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和信息引导,搞好作业进度统计和机具调度,保障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有序进行。
四、规范操作,认真实施农机补贴项目
要按照“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能。围绕“调优范围、控减定额、敞开补贴、严格监管、提升绩效”的工作目标,突出重点,深化落实,强化管理,推进政策规范高效廉洁实施。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产销企业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监管,严查违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信息公开。严格按照农机补贴政策的各项规定和农机补贴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工作程序实施项目的基础上,将补贴资金向我县的产业优势和农机化的薄弱环节倾斜。
五、扎实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财政支持,力争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150万元,强化技术培训和宣传引导,努力调动农民开展深松整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农机深松作业上,不断提高农机深松作业质量和监管工作效率。研究农机深松和深翻对土壤的保护和改良作用,确定在全国适宜地区的推广模式和目标任务。全县完成农机深松整地8万亩以上。
六、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
以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机械化作业瓶颈为重点,围绕我县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建设不同类型的农机化示范区,组织开展系列培训、现场演示等宣传推广活动,因地制宜的推广一批农机化新技术,有效地促进我县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一是以机械深松、免(少)耕播种、桔秆覆盖、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二是以甜菜收获机械化技术为主的甜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三是以番茄机械化收获为主的番茄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四是以优质牧草、青饲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为主的优质牧草、青饲料机械化收获技术;五是辣椒旱地移栽机械化技术;六是辣椒收获机械化技术;七是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八是机械回收残膜技术;九是主要农作物植保机械化技术
.七、积极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5个。对原有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推进农机服务方式创新,组织开展农机合作社发展典型模式点评活动,大力推广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探索“机农合一”新机制。配合开展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2017年培育农机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5个。按照一体多用、一人多能的方向,大力鼓励农机合作社与维修网点合作发展品牌化农机维修服务,提高维修设施、技术力量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增强农机维修行业的活力。
八、推动农机新产品的研发。积极支持和推动本地农机生产企业、“草根”专家、农村能人对农业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研制开发,推动农业机械化部分“瓶颈”环节技术和技术集成问题的解决。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申请鉴定、申报专利,推动研发成果转化。
九、加大农机培训力度
按照“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创新机制”的原则,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农机化发展人才需求,突出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大力开展了农机化培训工作。一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地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起来开展培训,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二是将农忙与农闲相结合,尽量避开农事活动高峰,让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三是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围绕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努力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四是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抓驾驶员培训。对购买拖拉机和其他自带动力的机具实行先培训领证再发放补贴,为农机安全设好了第一道“防火墙”。2017年完成农机培训 人(次),其中:培训农机管理人员 人(次),技术人员 人(次),农机作业服务人员 人(拖拉机驾驶员 人,农具手 人),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 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人。
十、强化监管,推进平安农机建设
按照有利于提升农机监理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机“三率”,有利于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实际,以“为平安农机做贡献,在本职岗位当标兵”为主题,以“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农时、季节变化,深入到村镇、田间、集贸市场和农机作业集中场所进行监管。在“三夏”与“三秋”,针对辖区安全隐患情况,及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深入田间、场院检查农机作业安全。针对跨区作业机具增多,安全隐患不断增大,把跨区作业作为重点监护对象,做好跨区作业前的检验工作,确保机具状态完好,安全运行。不断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力度,努力提高监管水平,力求拖拉机检(审)率今年达到 %,登记入户率达到 %。
第五篇:2013年农机化工作亮点 -
成县农机局2013年农机化工作亮点
2013年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坚持“以农业机械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农机合作组织带动规模经营”的农机发展理念,加速提升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培育亮点,强力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一、严密组织,规范操作,顺利实施了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2013年是我县改革创新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政策的第一年,核心内容是变“差价购机,直补企业”为“全价购机,县级结算,一卡到户”。农民购机必须付清机具全款才能提机,补贴款在购机后通过农民的个人账户拨付。全年共争取国家补贴资金43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录入、公示及供货工作于5月10日开始,截止目前共完成补贴资金430万元,补贴12大类40多种机型,共补贴机具4016台,受益农户达3485户。补贴种类主要包括耕整地机械、动力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畜牧水养殖机械、其它机械等7大类。其中:
1、耕整地机械2380台,补贴资金325.27万元;
2、动力机械243台,补贴资金39.90万元;
3、田间管理机械36台,1补贴资金0.968万元;
4、收获机械7台,补贴资金9万元;
5、农产品初加工机械4台,补贴资金1.21万元;
6、畜牧水产养殖机械164台,补贴资金17.785万元;
7、收获后处理机械1182台,补贴资金35.81万元。
二、我县农机跨区服务机收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组织化和
专业化。
在国家利民惠农政策的推动下,2013年5月28日,我局在店村镇举行小麦联合收割机颁证及跨区作业出征仪式,陇南市农牧局、陇南市农机局及成县人大、政协、农机局、店村镇等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颁证及出征仪式。仪式上,县人大副主任贺克泰、县农机局局长佘东华、店村镇镇长郑勇立分别做了讲话;跨区作业队代表张永辉代表机手做了表态发言;并免费为机手发放《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30本,组建了以张永辉为代表的跨省、区作业队,30台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山东等地机收小麦6000余亩,为农民创收60多万元,农机跨区作业效益明显。
为做好今年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我局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118台联合收割机进行了全面检修、保养和维护;对机手进行了系统的实际操作、维修等技术的培训,确保了作业机具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积极探索,推进农机化培训工作的深层发展。
今年以来,我局农机校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在确保拖拉机、微耕机、收割机驾驶驾驶员培训工作稳妥进行的前提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机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截止目前,我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店村、陈院、苏元、抛沙、红川、纸坊6个乡镇,共实际培训370人。在培训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修代训,修训结合等多种形式,使学员基本上做到感兴趣、听得懂、会操作、能检修,切实能学到真正实用的技术,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