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资市场检查工作汇报提纲
农资市场工作汇报提纲
按照省农委这次农资市场督导检查活动要求,现将***市农资市场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是农业大市,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量很大,农资市场分布在市区和23个乡镇,覆盖面积大,经营户多。全市共有27处农资市场,分别为***市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北二道街农药市场、北二道街化肥市场、客运站种子市场及23乡镇的23个生资市场。现有农资经营单位202家,其中从事主要农作物种子经营的145家(其中:500万元的注册公司4家,委托代销店141家);从事农药生产经营的78家(其中:生产企业1家,经营单位为***公司);从事肥料生产经营的79家(其中:肥料生产企业2家,***复合肥厂和***市复合肥厂)。
二、农资市场监管情况
从整体形势看,***市农资市场繁荣,货源充足,品种较多,价格稳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经营品种多、乱、杂,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年初以来,按照省农委《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省2011年种子执法年活动方案》等文件要求,我市立足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集中组织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坑农害农行为。经过三个月的执法检查,我市农资市场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共承办农资案件122起,涉及经营业户122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在推进农资打假活动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广泛宣传,正确引导。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宣传《种子法》、《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扩大教育面,使经营业户能自觉守法经营,使广大农民能自觉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年一月份,我们召开了全市种子经销商参加的大会,着重强调了守法经营,遵守市场规则的一系列问题。入春以来,我们结合农业科技培训,通过电视讲座、行风热线、现场解答、张贴公示等方式,向广大农民宣传购种、购肥、购农药需知。并针对西部乡镇部分农民盲目到吉林购种的情况,及时发出公告,做了电视声明。同时,我们在所有种子经销店张贴了购种通告,告知农户***境内经销的哪些品种是审定的,哪些是未经过审定的,农民应该买什么种子,不应该买什么种子,正确引导农户选用适宜的农资。
(二)扩大范围,加大培训力度。农资市场能否规范有序,关键取决于执法队伍的素质、经营业户的责任意识和农户的法律意识。为此,我们开展了不同层面的培训教育。一
是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在认真参加省市执法队伍培训的同时,我们专门举办了农业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对基层执法人员讲授基本法律知识和执法程序,进行案例分析,对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实行指导,从而丰富执法人员的办案经验,掌握执法技能。二是加强经销业户岗位培训。对申请经营农资的业户进行岗位培训,重点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和经营守则,增强业户守法经营自觉性和服务农民的责任感。三是加强农资使用常识培训。我们把面向农民传授农资使用常识作为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重点为农民讲解如何购买、选用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及如何识别假劣产品,增强农民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种肥等农资开始销售以来,我们采取巡回检查和集中联查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加大了农资市场检查力度。春节过后,就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全部深入到经销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清理整顿农资市场。备春耕农资销售旺季,又与工商部门联合,对肥料销售企业进行了集中检查,第一批次已抽检肥料样品108个,检测出质量不合格品种13个,待进一步核实后将进行严厉处罚,对个别态度恶劣的经销业户在电视上公开曝光,严重的吊销工商执照,取消经营资格。在种子市场监管上,主要采取分片、包线的形式,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奖罚分明的责任追究制,确保每个责任人负
责管辖范围内不出现违规违法经销行为。到目前为止,我市共发现违法行为30起,查获伪劣种子和“套牌”种子5万多斤,处罚档案不全、标签残缺等经营业户21户,收缴罚金14.4万元,使种子市场得到初步净化。特别是3月14日,我们会同公安部门,打掉了一个特大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窝点。***乡农民***,在***镇内租一门市,自印**市**种业包装,用先玉335、良玉
11、原单68等种子包装国审337、丰收
428、美农88等品种,涉案数量达8.5万斤,在现场查获5万斤,已销售3.5斤我们在正全力追缴。由于此案涉及刑事犯罪,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在农药市场监管上,主要采取逐户巡回检查的办法,重点对农药标签套冒、适用作物超范围、登记及保质过期等问题进行认真检查,并重点查处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高毒农药。通过严格检查,严厉打击,目前我市农资市场已步入秩序化、规范化轨道。
(四)认真处理农民投诉案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近年来,针对部分经销业户违规经营,农民投诉案件逐年增加的实际,我们指定专人认真接待每位来电、来访农民,给予及时的答复意见,必要时还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农户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妥善处理,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接待农民信访、咨询20多次,处理各种农资投诉案件、纠纷17起,其中较大案件8起,涉及农民400多户,有力地打击了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市场检查监管和走访调查,当前我市农资市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未经我省审定的玉米品种仍然存在。***位于**两省交界,农民种植***品种的习惯由来已久,部分经销商为迎合农民的消费心理,存在违法销售未审定品种的现象。而且为了躲避种子管理部门的检查,***等种子企业靠给农村经纪人和运货司机回扣来发展销售人员,深入村屯第一线,挨家挨户的推销,没有固定的人员和销售地点,这种复杂情况也使我们无法有效管理和监督种子市场。
二是“套牌”品种仍然存在。受利益驱动,部分小公司或没有自有品种的种业公司,以合法的审定品种名称包装先玉系列等具有品种优势的其他品种,销售“套牌”种子,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隐患。
三是管理设施和执法工具还不够健全。我市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组建时间较短,种子管理部门刚刚改制完,种子检验站的设施装备还没有完善,导致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全面开展,制约了我们执法力度和效力。
四是农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不够强,使得越区种植和假劣种子还有一定市场。
针对我市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们下步将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舆论造势。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营造农资打假打劣、防止品种越区种植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民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自觉抵制伪劣农资和越区种子。
二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做到防打结合。深入村屯一线,展开拉网式巡查,对重点怀疑的经营业户进行重点监管,包括从事倒种的农村经纪人、货运司机、甚至是倒种的村屯干部和农民作为监管的重点对象,严查越区推广经营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同时深入发动群众,宣传和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在种地之前,杜绝越区种子和假劣种子下地,把住种植使用这个关口,保证农民的用种安全。
三是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治理和打击力度。大力组织农业、工商、质监、公安、新闻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全市农资市场及经营业户进行全面检查,形成农资打假高压态势,有效震慑和减少违规违法经营的行为。
四是严厉处罚,严打各种违法经营行为。对检查中发现违规违法经营的业户,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绝不姑息,情节严重或拒不执行的取消其经营种子资格。将全面落实事后举报、处罚制度,只要在玉米生产的有效期内到种子管理机构投诉的,我们都要认真调查,通过田间鉴定等手段辨别真伪,一经查实从严处罚。
五是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争得上级领导对我市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给予资金和装备上的支持,提高工作效能。
第二篇:泰安市农资市场情况
泰安市农资市场情况
当前,春耕生产已经展开,但干旱缺水将使得今年的抗旱保春耕的任务异常艰巨。
一、目前我国即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产能严重过剩,化肥生产企业开工率不足,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化肥除钾肥以外其它所有化肥均需出口来调节国内产能,减轻国内市场的压力。所以2012年春季主要化肥品种供需平衡有余,而且化肥的替代性强,不会出现春季用肥的短缺。
泰安市也同全国一样,化肥产能自用有余,是一个化肥调出市,但化肥品种不平衡,泰安市只有尿素产能大,在100万吨以上,大部分产量需要外调。泰安市复合肥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企业生产规模不大,品牌不强,中高端特别是高端品牌需要从外调入。二铵,泰安市基本需要从外部调入,从近几年的市场供应看,二铵能通过购进满足泰安市春季用肥,而且化肥是同质性较强的商品,相互替代性强。钾肥主要是化肥工业原料,直接做肥料,施用量不大。
从品种结构上,泰安市的农资市场基本情况是:氮肥保障有余,二铵依靠外部调入,复合肥主要高端品牌需要调入,中低端品牌内外互有调配,钾肥完全依赖调入,至于各种专用肥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市场自动调配。泰安市全年用肥量,按全国平均施肥量在30万吨(实物量)左右(高含量化肥)。考虑泰安市种植水平和复种指数比较高,实际应在50万吨左右,春季用肥约占全年的40%左右。
价格:由于原材料、电、人工费用的上涨,化肥的成本下降空间有限,所以今春各类化肥价格在高位持稳,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目前
泰安市尿素价格2150-2200元/吨,同期1980-2000元/吨,磷酸二铵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复合肥比去年同期提高150元/吨以上。
二、2012年泰安市今春农资需求较去年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农民买肥的习惯显著改变,基本不再提前备肥,从而导致销售季节严重推迟。企业的储备期增长,出货的市场风险加大。二是价格高对需求抑制明显。三是复合肥替代作用明显。今年春节早,春季气温低,施肥时间较往年拖后,土豆等早施肥品种受去年价格下跌影响,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减少。施肥的品质选择中低价格化肥居多,亩施肥量减少。去年棉花种植户受到籽棉收购价低迷的影响,大幅减少种植面积。施肥方法较大改变,减少或不施底肥,采取5月下旬一次性施肥,保守低投入的方法。新泰、宁阳及其他少部分山区的花生种植户因花生的价格看好,种植积极性较高,化肥投入也较多。总体看由于2011年各类农产品的价格不理想,投入产出比效益下降,人工费高,外出务工收益高,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期望值下降,从而导致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减少,使农资商品需求下降。
三、当前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的施肥习惯,重氮轻磷,不重钾。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施肥过度,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倍。化肥利用率仅为40%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60%左右,特别是氮肥的施用量过大,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磷肥与氮肥的施用比例不协调造成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特别是钾肥的施用更不重视。由于钾肥价格高,农民施钾肥少,造成氮磷钾使用比例失调,达不到应有的施肥效果。农民用肥图省事,植物本应根
据不同的生长期分期进行施肥,达到最好的效果,获得最好的收益,但现在农民尽可能的一次性施肥,肥效不能充分利用。
2、生产存在的问题。目前尿素的透明度比较高,不易造假。价格透明,经销商没有获利的空间。二铵也比较稳定。最乱的是复合肥,假冒伪劣化肥集中在各类复合肥,偷含量是造假的普遍现象。由于各种原料成本不同,生产厂就在含量配比上玩游戏,提高成本低的原料含量,减少原料成本高的含量。
3、各种新型肥料混乱。由于化肥市场竞争激烈,各生产企业纷纷推出各种新型化肥,有些有一定的科技水平,但更多的是抄概念,没有科技依据。目前新型化肥又没有国家标准,所以新型化肥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
4、市场监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不执法与乱执法同时存在,打大不打小,打真不打假,是老问题,无证经营问题依然存在。
以上问题的存在给泰安市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造成投入产出效益的下降,其次过度施肥造成水土和环境污染。第三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给农民购买优质化肥造成一定难度。
第三篇:农资市场综治工作方案
农资市场综治工作方案范文
建立责任制,此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从 年 月 日开始至 年 月底结束。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履行职责,制订行动方案,明确责任人,并具体组织实施。
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为认真贯彻党的 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市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办明电〔 〕55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我区农资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力度,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明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6部委《关于印发 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坚持“全区统一领导、镇办属地管理、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工作格局和“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原则。以加强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集中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以落实责任制、加大宣传和曝光力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和强化服务指导为手段,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促进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使农资市场秩序得到净化和规范,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农资市场整治和监管工作的良好开局。
二、工作目标
力争使区域性、集中性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放心农资覆盖率显著提高,农资市场准入机制不时完善,农资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健全,农资监管信息体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质量平安意识和农民群众维权能力进一步增强,农资市场监管执法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专项整治重点及整治措施
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季节、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整治。
(一)强化农资市场综合监管
并建立档案记录。重点检查群众多次投诉的企业和批发大户等各种农资挂靠、承包、代理、分销单位或个人。对已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但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已不具备资质的或存在违法行为和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的要依法注销或撤销许可;对证照不全的单位、个人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摊点,1.加强市场主体清查。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整顿办)负责组织各镇办、各有关单位依法对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予以坚决取缔。
加大对农资批发市场的检查力度,2.突出重点产品整治。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结合重点农时季节开展拉网式检查,着重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经营,生产、销售未经登记、审定、批准使用的农资产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及伪造、涂改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有关质量标识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
春耕和秋播前集中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1种子监管重点:以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种子为重点。突出种子市场质量抽查,严格品种审定,重点清理种子市场品种多、乱、杂的现象,严厉打击假劣种子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加强市场质量监督抽查。继续开展禁用限用农药专项整治,2农药监管重点:以杀虫剂、杀菌剂和种子包衣剂为重点。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药使用行为的检查力度,整顿非法经营和使用高毒剧毒农药行为。
春秋两季集中开展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广泛开展肥料质量抽查,3肥料监管重点:以复混肥料、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及叶面肥料为重点。加强对肥料产品的登记证、包装、标识、宣传内容检查。同时,强化对配方肥生产企业的监管,推进配方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料。
区农经委、质监局、工商分局要统一组织对重点地区的种子、农药、肥料进行质量监督抽检,3.加强农资质量抽检。重点农时季节。依法公布抽检结果,查处违法行为。要逐步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的质量监测制度和执法抽查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农资质量抽检计划,实行定期定点例行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将群众反映较多、问题突出的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计划内。要加强农资市场调查,解和掌握各地农资产品的市场分布、质量优劣、价格动摇、销售动态和服务状况,及时预警,防止不合格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确保农业生产平安。
加大对媒体农资产品广告内容监审力度。对违规发布虚假农资广告的各种媒体,4.加大农资产品广告监管力度。区工商分局要结合农业生产四大季节时段。区工商分局要责令立即停止发布;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要依法吊销广告经营资格,并移交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纪处置。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依法查处。
5.加强农资价格监管
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农资价格信息监测体系,开展农资价格集中整治。随时掌握农资价格变化情况,坚持农资市场价格总体平稳。
(二)狠抓案件查处
加大农资案件查处力度。对市场检查、投诉举报、媒体披露等各种途径发现的问题,区整顿办和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六不放过”原则。要严肃查处;对已立案查处的案件要争取早日结案;对已受处理的违规单位或个人要开展“回头看”坚决禁止应移交司法机关而只进行行政处罚的现象;对近年来举报反映的假劣农资案件线索、信访资料进行认真梳理,确定一批重点案件,组织力量集中查处,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并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与宣传。要在日常监管和市场抽查的基础上,建立违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档案,实行分类监管。要在重要季节集中曝光一批重大假劣农资案件,以达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三)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
区整顿办、农经委、工商分局、质监局、物价局等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专项整治行动中。疏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和完善农资市场准入及农资质量的长效监管机制,并使其正常运行。
(四)强化宣传
普及科技知识,各镇办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条幅、板报、宣传车、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授农资产品识别辨假常识,提高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四、具体要求
各负其责,区整顿办、农经委、工商分局、质监局、物价局、公安分局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组织督查活动,区整顿办:牵头协调组织这次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负责制定整治方案。定期向市整顿办上报情况。
并建立档案记录。加大对农资批发市场、乡、村农资集散地检查力度,区农经委:负责对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结合重点农时季节开展拉网式检查,着重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经营,生产、销售未经登记、审定、批准使用的农资产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及涂改、伪造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有关质量标识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取缔无照经营;负责对流通领域农资产品质量监测;加大对农资违规经营者的查处力度。区工商分局:负责对农资生产、经营者的资格审查、证照颁发。
依法发布检测结果,区质监局:负责对全区农资生产环节质量监测和定期抽检。严格农资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审查、颁证及质量监管工作,依法取缔无证生产,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农资行为。
加大价格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区物价局:负责抓好全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保证全区农资市场价格平稳。
积极配合行政执法部门查处重大违规案件。区公安分局:负责及时受理查处农资案件。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45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市场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经营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特别是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根据《产品质量法》、《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资,是指种子、农药、肥料、农业机械及零配件、农用薄膜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业投入品。
本办法所称农资经营者,是指从事农资经营的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监督检查辖区内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二)依法监督检查辖区内农资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农资进行查处;
(三)依法受理并处理辖区内农资消费者的申诉和举报;
(四)依法履行其他农资市场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条 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须
经批准的,或者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应当在申请登记前,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在登记注册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第六条 申请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企业从事化肥连锁经营的,可以持企业总部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申请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有相应的住所、经营场所;企业注册资本(金)、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数额不得少于3万元人民币。申请在省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企业总部的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申请跨省域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企业总部的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
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的书面委托为其代销种子的,或者种子经营者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可以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
第七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其成员销售农资的,可以不办理营业执照。
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第八条 农资经营者应当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得从事下列经营活动:
(一)依法应当取得营业执照而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者超出核准的经营范围和期限从事农资经营活动的;
(二)经营国家明令禁止、过期、失效、变质以及其他不合格农资的;
(三)经营标签标识标注内容不符合国家标准,伪造、涂改国家标准规定的标签标识标注内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假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
潢或者使用与之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农资的;
(四)利用广告、说明书、标签或者包装标识等形式对农资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适用范围、有效期限和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九条 农资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农资的产品质量负责,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承担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农资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在进货时应当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按照同种农资进货批次向供货商索要具备法定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原件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以及产品销售发票或者其他销售凭证等相关票证;
(二)农资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从事批发业务的,应当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产品品种、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三)农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修理、更换、退货等三包责任和赔偿损失等农资的产品质量责任;
(四)农资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农资存在严重缺陷,可能对农业生产、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该农资,通知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追回不合格的农资。已经使用的,要明确告知消费者真实情况和应当采取的补救措施;
(五)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条 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落实农资的产
品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承担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审查入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对无证无照的,不得允许其在市场内经营;
(二)明确告知入场经营者对农资的质量管理责任,以书面形式约定入场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质量承诺、不合格产品下架、退市制度,对种子经营者还应当要求其建立种子经营档案;
(三)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处理消费纠纷;
(四)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发现经营者有本办法第八条所禁止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下列制度,对农资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一)实行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制度;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农资市场巡查制度;
(三)实行农资市场监管预警制度,根据市场巡查、消费者申诉、举报和查处违法行为记录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农资市场监管动态信息,及时发布消费警示;
(四)建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及时受理和处理农资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
第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农资市场,依据《行政处罚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活动;
(二)向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进入农资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等资料;
(五)查封、扣押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或者有其他严
重质量问题的农资,以及直接用于销售该农资的原材料、包装物、工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损害农资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农资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农资市场经营者责任书
农资市场经营者
责任书
为维护农资市场信誉,规范农资市场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各农资、农药、种子经营单位与工商局签订责任书:
一、农资经营单位全面实施“守法经营,诚实守信”体制,自觉开展抵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二.农资市场经营单位应自觉严格遵守《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
三、不销售过期、失效、变质和标签不全、未达到有关要求以及国家禁用的农资产品。
四、不销售无登记证、批准文号、品种审定、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农资产品。
五、不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六、不销售假冒或仿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的各类农资产品。
七、不利用各种广告或媒体对农资产品质量、服务、功能、适用范围等作虚假宣传。
八、服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及广大消费者的监督。
工商行政管理局签订者(经营单位)(盖章)(盖章)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