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9:2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正朝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从商品经济到知识经济,从现代科技到信息科技,从现代农业到信息农业的转变,并逐步经历着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核心、灵魂和主导,它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将决定它在21世纪的实力和地位。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大力开发数字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正在促进农业管理、生产、销售及农业科技、教育发生巨大变化,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给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带来严峻的挑战。

本文结合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实际,对如何推进农村信息化问题谈一些看法。

1、湖北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1.1 各级政府重视、广大干部群众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兴起,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首先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和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湖北省“十五”信息化发展计划》将农村信息化列为“十五”湖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提出要加快建设湖北农村科技信息网。2001年5月,政协湖北省委员会组织专班对全省农村信息化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决议。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制定了加快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湖北省科技厅始终将农村信息化建设列为农村科技工作的重点。“九五”期间,仅湖北省科技厅及十堰、荆门、黄冈三市政府,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经费就达3000万元。“湖北省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湖北省'十五'科技发展纲要”将农村信息化列为“科技兴农工程”的重要内容,2001年6月,湖北省政府发布实施的“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推进计划”,又将农村信息化工作列为政府支持的重点。

科技部启动的“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专项计划,再一次成为湖北省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化的一次契机。为了加快实施“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湖北省成立了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领导小组。十堰、荆门、黄冈等示范市及参与建设的县热情高,行动积极,纷纷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承诺从资金和项目上对这一行动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全力支持农村信息化

建设的局面已经形成。

1.2 农村科技信息示范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在科技部“星火计划”的重点支持下,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一批农业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结合各个科研机构的优势,科技资源互补,为农村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成果、人才、技术、设备和服务保障。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形成“一个中心,3个示范点”的农村信息化示范网络体系。

湖北省农村信息化示范网络体系建设主要是突出应用,集成分散的信息资源,构建统一的网络系统平台和服务平台。按照“集成”原则,湖北农村信息化示范体系服务平台设计为“一个平台、三个子网、五大系统、六大板块”。一个平台,即以长江技术经济信息网为核心,联合省农业厅、华中农大、湖北农学院、湖北农科院等单位,建成集成式、虚拟式湖北农村科技信息网主网站。三个子网,就是建立十堰、荆门、黄冈三个农村信息化网络应用示范子网,三市应用示范子网共由9个县(区)、27个乡镇、54家企业、135个农户组成。五个系统,即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及发布系统、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服务系统、农业科技信息加工提供系统、企业信息化支持系统、湖北省星火计划管理与服务自动化系统。六大板块,即特色农业板块、农产品加工板块、市场信息及电子商务板块、专家系统板块、基础数据与灾害预报系统、农村社会生活。

1.3 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初露端倪

开展湖北省农村信息化示范体系建设以来,信息网络触角开始向农村基层延伸,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目前,农村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波已经引起了农村各界的注意,信息网络的应用开始在全省农村星星点点地进行,农村信息化资源给他们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

湖北洪森集团以科技为本,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通过网络开拓市场,“洪森”牌绿色农产品畅销中南地区,远销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成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黄冈市英山县农民安自启在今年6月“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他将自己及本村农民种植的药材――桔梗的供货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被韩国客商发现,双方建立起合作关系,第一次就向韩国出口了50吨,创造了“深山农民玩出口”的典范。

麻城市宋埠镇农民王细久,巧用互联网信息,专门种植市场上稀有紧俏农产品,自己一年纯收入过3万元,并带动当地21个村种植连片大棚蔬菜2万亩,实现系列作物收入4000

万元。

黄州区堵城镇蔬菜种植大户吴志祥老板,建有基地3000多亩,通过网上发布信息,开展网上销售,仅土豆一项就销往上海150万公斤;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预计土豆产量可达425万公斤。黄湖农场等土豆种植户慕名前来,请求吴老板帮助销售土豆。罗田县利用互联网牵线搭桥,在推介自己的同时,注重招商引资。大崎乡,通过网上牵线找到了外籍老板投资承包500亩水面养河蟹,形成了养蟹基地,三里畈形成了蔬菜和食用菌基地,还有九资河的药材基地,凤山镇、大河岸的板栗基地,白莲的水果基地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如龙际凤,势头冲天。

1.4 农业信息系统开发进展顺利

近年来,湖北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广播电视、电话实现了“村村通”,数字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覆盖了大部分乡镇,依托网络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发展迅猛。有关政府部门、涉农单位已建立了多个涉农网站,建设了较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如: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建设了“星火计划网湖北站”和 “农业科技专家库”;省农业厅建设了“湖北农业信息网”;华中农业大学建设了“华中农业信息网”。黄冈、荆门、荆州、十堰等地还分别建设了黄冈农业信息网、荆州农业信息网、十堰农业信息网等。同时,有关单位还开发了系列农业信息化应用产品和系统,如:荆门的 “土壤资源信息数据库”、“病虫害防治电视预报信息系统”,省地质勘探局的 “湖北省环境地质数据库”,省农科院的 “棉花生产专家系统”,原科技部管理学院的 “星火计划网络管理系统”、“粮食产量综合预报系统”,省气象局和水文局的 “防汛信息系统”等等。推进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湖北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共识,农业信息系统开发进展顺利。

2、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村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首位。“因此,在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要求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使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就全省农村信息化来讲,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2.1 健全完善农村信息网络

目前,我省农村信息化示范网络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个示范地区发挥了比较好的示范作用。湖北也已建成多家涉农网站,可以说,全省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热情高,基础好,决心大。

但是,从全省的角度来看,由于缺乏统一领导,随着我省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散、弱、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散”就是涉农网站分布分散,信息资源分散,用户群分散;“弱”就是农村信息化协调力度弱,农民培训力度弱;“小”就是网站规模小,农村网络服务影响程度小。以上问题的存在使网络效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了农业先进生产力的闲置。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为我省优化配置现有丰富资源,通力协作,优化集成,实现湖北农业信息化质的飞跃提供了大好机遇。我们设想,以建立湖北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为纽带,依托现有网络基础,按照“集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完善农村科技信息的采集、加工、发布和传播系统,建设一个上下贯通,左右互联,资源共享的综合性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力争使湖北成为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示范基地。

今后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机遇,加大力度,继续完善全省农村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确保市(县)以上各级能实现信息畅通和资源共享,让信息网络在决策参考、指导参谋等方面发挥作用;其次,要大力实施信息网络乡村普及工程,提高基层干群网络应用水平。

2.2 强化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信息已成为继材料和能源之后的第三资源,是支撑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农村信息资源成了科教兴农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素。由于湖北省农村信息化起步较晚,各种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还很缺乏,然而网络建设若没有各种数据库的支撑,这个网络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投入,配齐相关人员、办公设备,加强各种农业实用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其内容应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科技资源信息、农业实用技术信息及科研成果等方面,以此充分发挥全省农村信息网络的作用。

2.3 开发应用计算机农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计算机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可包括不同的服务层次,如农业宏观决策、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管理等。据报道,云南、北京、安徽、吉林等地农民发展起来的”电脑农业“就是一种计算机专家系统。这种”电脑农业“就是把农业专家的科学种田知识和农民长期积累的种田经验编为程序输入电脑,对土壤、气象、作物品种等十几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由计算机给出种田的最佳方案,农民可按电脑给出的方案播种、施肥、进行田间管理。现在仅云南一省,就已有92.2万农户在电脑的指导下种田。就

湖北省的实际而言,今后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适合湖北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以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等为对象的生产全程科学管理和实用技术系统,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

2.4 以企业为骨干,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随着网络的逐步完善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建立由涉农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首先参与,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就这种先进的技术而言,由涉农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参与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设资金,相应的技术、产品通过网络的方式以极为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它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形象逼真、易于操作、决策得当等特点,是新时期传播推广实用技术,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的先进手段。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技术,农民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阅。这样既可节约大量的推广应用经费,亦可以让农民有目的地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增加其主动性、自觉性,这样既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又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文化素质。

2.5 逐步探索农产品网上交易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必将得到逐步推广,农产品网上交易也完全可以成为可能。一方面要利用网络向全球发布本地农产品资源信息,宣传、推介本地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让人们了解湖北优质农产品(如绿色食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另一方面,要将我省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开设网上农产品超市,逐步实现网上交易;同时要通过发布供求形势预测信息,进行期货交易,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放心、放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3、加快我省农村信息化进程的措施

针对目前湖北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信息化潮流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系统,加强农村信息的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应采取如下措施:

3.1 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农村信息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成立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工作,牢固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生产力。只有掌握信息,实现农村信息化,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切实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各级领导要把推进农村信息化当作新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踏踏实实地做好农村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3.2 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开发与使用、推广结合起来

要解决好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研究与使用、推广的关系问题。切实解决目前多数网站访问量不大,应用软件在网上开放运行而送到农民手中的却不多的现象,进一步扩大网络的开放程度,实现网络信息共享,使网络真正运作起来,研究出成果能推广出去,加快农村信息化的普及,提高农村信息应用水平,变成现实生产力。

3.3 解决好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从乡级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首先在乡级成立信息中心或信息室,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然后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拓宽信息传播渠道。例如中国星火计划网湖北站与《科技信息快报》共同编辑、整理的农村科技实用信息,通过村里的专兼职信息员,将信息传递到村,定期或不定期由信息员把收到的信息张贴在村里的信息栏,农民可随时查阅,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3.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高科技的事业,未来的发展靠人才,未来的竞争靠人才,人才的短缺是最大的、最长远的制约因素。农业信息化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一方面农业科技和经济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必须从现在起加速培养适应农业信息化各方面需要的各层次的专业人才。建议在大专院校设置农业信息化专业,选择重点单位设置硕士、博士学位点,加大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尽快弥补这方面的高级人才的短缺,同时注意选派科技骨干出国考察、进修、合作研究、参加学术会议等,学习国外先进农业信息技术,开扩视野。建立人才竞争、流动激励机制,要吸引国外信息科技人才回国工作。

4、结束语

农村信息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育和成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科技信息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努力工作,农村信息化事业定会有一个蓬勃、繁荣的未来。实现农村信息化是21世纪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使命,让我们踏着时代的步伐,乘风破浪,为完成这个伟大使命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对国民实施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它是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动力之一,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我乡是个贫困乡,发展好基础教育,对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我乡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近期,通过深入学校、农户,调查、走访、座谈,对我乡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我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明显。但是我乡作为贫困乡,农村基础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还略显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失学现象不容忽视,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教师队伍还有些令人担忧,山区交通不便,学生居住分散,学校基础设施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艰苦,待遇还比较低,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现将这次调研情况分析整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位于xxxx,东接xxx,西和西北连xxx,南和西南与交城县毗 邻,总面积xxx平方公里。全乡辖xxx个村委会、xxx个自然村,人口xxx人。

小学方面:我乡现有完全小学xx所,教学点x个,学生总数xxx人,教职工xxx人,其中35岁以下xx人,36-50岁xxx人,51岁以上x人。师资学历方面:大专毕业xx人,本科毕业x人,中师毕业xxx7人。校园占地面积x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xxx平方米,全乡小学拥有计算机xx台,图书xxxx册。

中学方面:我乡现有九年制学校x 所,学生总数xxx人。教师xxx人,其中35岁以下xxx人,36-50岁xx人,51岁以上xx人。师资学历方面:大专毕业xxx人,本科毕业x人,中师毕业xxx人。校园占地面积xx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xxxx平方米,学校拥有计算机60台,图书500册。

(二)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端正办学方向,提高教育质量,并实施对教育的政策倾斜,在我乡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是“普九”取得重大进展,“两基”工作扎实推进。我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适龄女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比97年同期增长(下称比增)5个百分点;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比增5个百分点;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辍学率1.75%,比97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中等教育完成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 率0%。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氛围初步形成。从1996年起,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乡中小学积极响应号召,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着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初步形成素质教育的氛围。三是“科教兴乡”战略得到贯彻落实。我乡始终把“科教兴乡”战略摆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2006年通过了市里验收,2007年通过了省里验收。四是创办特色学校。我乡所辖学校各有特色,各有发展:关头学校寄宿制办学模式,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成效明显;麻会学校书法、绘画很有特色,成绩显著,师生参赛获奖很多。九年制学校的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五是我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我乡从2002年以来,全面发动,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在全乡掀起了改善办学条件,实现规模办学的热潮。如;xxx学校投资13万元,硬化了校园,新建升旗台;xxx投资3.7万元对厕所蹲位进行了改造,教学用房进行了翻新重建;xxx村委会投资2万元对麻会小学的教学楼顶进行维修(烫顶),对校舍进行彻底翻新和完成厕所的改建和校园的硬化工程。上级投资120余万元为九年制学校新建起了三层师生宿舍楼,2007年,九年制学校硬化了校园,2008年新建了学生餐厅,配备了餐桌。xxx学校投资3万元对活动场地进行了硬化,xxx村新建了一所幼儿园;xxx学校还配置了跳高架、体操垫、单双杠等大型体育设施和大量体育用品,基本实现了我乡学校建设标准化。与此同时,各中心校配置了实验室、图书室及活动室。2004年,我乡全面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5年春季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和保学金制度,主要是对农村义 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及补助寄宿困难生生活费,“两免一补”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孩子上学的负担明显减轻。从2007年春季开学起,我乡积极响应号召,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通过改革,切实提高了我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巩固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大了对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资助力度,扩大了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覆盖范围,集中对更大范围内的生源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我乡中小学办学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明显提高了教育水平。

二、我乡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乡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我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使我乡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我乡基础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经费投入还略显不足

我乡基础教育投入状况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这些改善相对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相对于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期望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大部分学校的教学仪器为普九时的旧二类设备,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学;我乡学校计划2010年建成局域网,实现校校通网上资源共享,全部学校多媒体进教室,还需要约200万元左右,一切所需资金的到位确实是一个实际问题。

我乡是一个贫困乡,不仅农村人口数量众多,而且农村地域也相当广泛,相应地,农村基础教育也就面广点多,需要的经费也就更多。但基 础教育的经费总投入本身就有限,投入到这里基础教育中的经费也就不多。同时,由于缺乏教育投资法,使得教育投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正常的教育经费,特别是农村专项基础教育经费不能完整及时地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致使相当一部分学校难以维持现有水平和规模,一些学校甚至连日常运转都成困难,更不要说扩大教育发展规模,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了。

(二)基础教育阶段失学现象不容忽视

我乡初中还存在着少量的辍学人口,尤以贫困户表现最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贫乏,教育教学质量差,加上现行教材与农村实际脱节,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使他们产生了悲观心理和厌学情绪从而导致辍学。二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近年来,由于学习费用大幅度上涨,给学生家庭带来日益沉重的经济负担。三是学生家长对重教兴学的认识不够,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远见。由于农村长期的封闭落后,生存条件恶劣,形成了农民“一切以生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读书哪能当饭吃”是其既现实又短视的写照,他们对教育功能的间接性、迟效性和潜在性,对知识蕴涵的增值价值自然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环节旨在构建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以往社会普遍形成的人才观和评价方式,使广大家长和学生形成了“唯分”心理和思维定式,这与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相抵触,无形中加大了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难度。

当前我乡基础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价值;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过多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教师队伍还有些令人担忧

1.教师数量不足。由于现行“城乡倒挂”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我乡教师编制短缺,如音、体、美、劳等学科专职教师严重短缺。

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乡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的待遇。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这就使得这里基础教育不仅无法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就连自己培养的教师也无法留住,教师出现流失现象。4.教师素质偏低。一方面,现在我乡中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受专业教育,其中还有一些非师范教育培养的人员,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进入学校从事基础教育活动。他们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令人担忧,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主要表现在:第一,备课潦草,只写几条提纲,根本谈不上钻研课本和根据教学理论精心设计教案。第二,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特点,一律照抄教案。第三,不按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第四,作业批改不认真,打骂学生,歧视学生,对学生家长态度恶劣等。

5.“教非所学”现象普遍。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师不配套,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不足,体育老师教数学,语文老师教历史,一个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在一些学校十分普遍。有些学校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了,但师资力量不能保障,课表形同虚设。

三、我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

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促进人的早期发展,并为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乡村兴旺发达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设施。因此,我们必须在研究与实践中,在学习与借鉴中,在批评与反思中,积极探索符合我乡基础教育特点的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我乡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缓解教育经费不足 改革和完善我乡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我乡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短缺,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

1.通过省市加大投入、地方配套供给、多渠道积极筹措、鼓励民办教育、压缩行政开支、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来筹集,对于一些地方教育经费奇缺的情况,政府可采取特殊政策,专项投入。

2.乡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千方百计地争取一些项目投资,通过项目来改变我乡学校的现状。国际上有很多基金会都是针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其中有很多直接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只要政府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走出去,找到好的项目,就能够有效地改善我乡的办学条件。

3.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办学不仅可以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市委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民营企业及各种民间组织和个人资助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4.要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立法,而且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执法力度,决不允许任何机构、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以任何名义截留克扣农村基础教育资金,一经发现应严惩不贷。

(二)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学控流

根据前面分析的我乡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端正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全乡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乡政府、人民群众都要明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认清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优先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才能长足发展。

2.对我乡的教育,市委应当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对这里的教师,要从政治、工作、生活各方面给予照顾,解除后顾之忧,鼓励他们扎根乡村,为当地教育事业多做贡献;采取特殊的招生政策,照顾我乡地区考生:乡里的教育部门、各所学校,也应当从提高自身整体水平入手,扩大交流,引进和接受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而调动家长送子女入学和学生求学的积极性。

3.加大宣传力度,依法办学。要使《义务教育法》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农村群众依法送子女上学的意识,让更多学龄儿童受到应有的教育。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改变评价过多的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和侧重于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的现状。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对个人发展独特性的评定,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强调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并存,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强调要实现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移,要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终结性评价;强调要注重“质性”评价,改变以往只重视“量化”的倾向,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要将课程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更多地关注课程的发展进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历程、教师素质提高及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落实评价过程动态化,还应将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评价的主体、客体及评价的内容不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及反馈方式必然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如对教师评价结果的描述,宜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反馈方式,可采取像“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生成长日记”“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这样的呈现方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农村师资稳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1)应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活化用人机制。(2)政府要给予到我乡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我乡中小学校任教。(3)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机制,大力提高我乡中小学教师素质。对我乡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应以岗位培训为主,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与培训结合”的培训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培训活动。坚持专题报告与示范课相结合,有关部门可以邀请一些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并上一些示范课;组织学校间的互相学习,各学 校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互访”制度,通过交流,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网上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鼓励教师自发组织集体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实现自我培训。(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

2.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我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待遇低。待遇低,不能单纯理解为工资低,更主要的是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且解决无望。造成这里的不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这种情况如今越来越严重,形成外面的教师不愿来、里面的教师留不住的局面。因此,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各方面待遇,解决教师家庭住房难、子女就业难、求医难等问题,使全乡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我乡教师队伍稳定。

3.依托高师院校,提升我乡基础教育水平。师范院校坚持面向基础教育办学,促进地方教育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又是我国师范教育长期发展的战略之一。这就决定了地方高师院校必须面向地方,面向基础教育,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而农村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事业中最关键最薄弱的一环,我乡作为一个贫困乡,其基础教育更为薄弱。因此,高师院校必须以其具有的优势推动我乡基础教育不断前进。同时,乡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高师院校,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和支持高师院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高师院校也要积极加强与我乡各学校的联系,把我乡学校作为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调查和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积 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试验,并结合各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问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高师院校的教师要与我乡基础教育教师建立稳定的关系,提供教育教学指导和咨询,参与教改实验,推广适合我乡师资、设备条件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我乡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要在与我乡中小学的密切联系中,了解这里基础教育的实际,并根据我乡对基础教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发展好基础教育, 办好我乡学校, 是从根本上解决我乡“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保障。我乡基础教育要切实围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安的心理要求, 以建设“学习型”新农村为目标, 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 开展多元结合的整体教育, 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三篇:县域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金坛市为例专题

本文从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角度出发,以金坛市为例,对县域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1、美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走在了全球前列,以市场为导向的精确农业发展颇具特色;日本以农协为主体十分注重农业科技与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欧洲发达国家依托现代智能农业机械、智能农业设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印度通过农村知识中心、计算机信息亭、农民机等方式,推进数字农业与农村建设。这些国家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各具特色与优势,对于我国的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我国的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扎实推进,但农村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仍只为

3.68台(2007),至2009年6月30日农村网民尚未达1亿,城乡与东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江苏省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关键难点在于农村宽带普及率与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江苏以重点打造农业商务网和特色网站、推广应用“农业一线通”语音智能电话系统为抓手,积极推介农业企业产品和提供双向信息服务,收到良好的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信息资源分散,缺乏综合资源数据库,数据与信息挖掘不足等问题。常州市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务通”业务已正式开通,目前仍处试点探索阶段。

3、金坛市的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尤其是“农技110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致福工程”建设等领域已成为该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举措与打造特色和优势的突破口。但也存在“重电子、轻政务”、宽带化普及率依然较低、缺乏统一的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民购电脑与上网查信息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素质不强等问题。

4、金坛市在本地电话、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用户指标方面,整体处于全省上游水平、苏南中下游水平,并整体超过同隶属常州市的溧阳市。但2006年末金坛市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电脑拥有数为5.7台,尚不足常州市平均数的一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坛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薄弱环节所在,“电脑下乡”比较紧迫,“宽带化”目标首先遭遇电脑硬件制约。农村居民较少的电脑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金坛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金坛市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加强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服务能力与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信息咨询与培训体系、加快以ns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在农业与农村诸领域的深入应用、以人为本地做好农业与农村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多方位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等。

第四篇: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一、小城镇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2、乡镇企业的推动。乡镇企业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革命。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经济单一的格局,缩小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推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着力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并形成一定的集聚规模。到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近五年平均增加14.9%;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5.2%。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过5亿元的乡镇、过亿元的村分别为75个、234个、315个。近年来,乡镇企业正

迅速突破“三就四为”、分数布局的模式,向农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乡镇企业进城办企业和异地办企业6923家,创增加值24.35亿元。全省70%以上的乡村企业集聚在小城镇,已设立乡镇工业小区78个,一批经济发达的乡镇以企业为支撑,把发展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3、城镇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主要表现在:(1)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不少小城镇的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2)缺少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十分单调,品位不高。(3)开发建设方式落后。许多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

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科学规划。做好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先发展市县城首位镇,重点发展中心镇,加强对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宏观调控与协调。湖北农村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在市县域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城镇的整体布局,对城镇密集的区域,可进行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以经济区域代替行政区域,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使城镇在空间地域上形成有机整体。在现有建制镇的基础上,全省可选择100—200个镇重点发展,争取到2010年建设成为镇区人口5万以上,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小城镇。同时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城镇职能分工,明确城镇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4、制度创新。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办法,用身份证制度代替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其二,就业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并且以此促进城镇各种就业机会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增强劳动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其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立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异地新建村民住宅或已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应退出原宅基地,由镇、村统一规划使用。其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机制,使进镇农民安居乐业。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形成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量投入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标准合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和提高建制镇设置标准。目前由民政部制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明显偏低,使建制镇数量增加过快,导致城镇化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建议国家提高建制镇标准。

第五篇: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一、小城镇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4、制度创新。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办法,用身份证制度代替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其二,就业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并且以此促进城镇各种就业机会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增强劳动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其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立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异地新建村民住宅或已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应退出原宅基地,由镇、村统一规划使用。其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机制,使进镇农民安居乐业。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形成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量投入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标准合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和提高建制镇设置标准。目前由民政部制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明显偏低,使建制镇数量增加过快,导致城镇化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建议国家提高建制镇标准。

下载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研究(范文大全)

    摘要研究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湖北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法律服务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的解决以及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现阶段,我国农村法律服务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

    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崔亚利 摘要:针对目前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成因的基础上,从完善体制、机制方面、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方面、示范带......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范文大全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xx镇妇联 一、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农村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日益重......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幼儿园现状与对策的研究[5篇材料]

    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我国早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近几年来,更是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中小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缩小了与城市中小学的差距。我国在《......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 肖媛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镇......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 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