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药饮片无硫化整治方法(写写帮整理)
为进一步消除中药饮片硫磺熏蒸带来的安全隐患,建立中药饮片监管的长效机制,保证我区广大民众使用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整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使我区市场上常用中药材、中药饮片硫磺熏蒸现象得到根本遏制,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步骤
1、自查自纠阶段(月-月)
组织全区中药饮片生产经、经营企业负责人召开中药饮片无硫化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统一部署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签订《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业质量自律承诺书》(附件1),督促各单位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尽快整改,确保落实到位。
2、专项检查阶段(月-月)
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辖区内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医疗机构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涵盖《省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的要点及无硫化中药材(饮片)品种,同时完成这些品种的监督抽样任务。
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单位:重点检查中药材购进渠道是否合法,建立的供货商档案是否健全,严禁外购中药饮片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等行为;检查中药材、中药饮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全项检验,如有委托检验的,是否到市局办理相关备案手续;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炮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省中药炮制规范》;毒性饮片、口服饮片的生产是否按照gmp规定执行等。督促其规范原材料购进、原材料和成品检验、生产以及销售。
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重点检查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的购销渠道、资质审核、贮存保管、合法票据索取等方面。药品经营企业禁止从事饮片分包装、改换标签等活动,禁止从其他不具备饮片生产、经营资质单位或个人购买中药饮片,督促其规范进货渠道,规范市场行为,从根本上解决购进药材(饮片)把关不严、储存养护不规范、包装标签不统一等问题。
3、巩固提高阶段(月—月)
在现场检查和监督抽样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出特色企业或医疗机构,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无硫化中药材(饮片)的认知度。
四、工作要求
1、按照分片综合监管的原则,各业务科队认真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确保本次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对本次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一律记入该单位信用档案,扣除相应的信用分值。监管科做好本次专项治理的牵头工作,办公室负责做好相应的后勤保障工作。
2、按照《年市中药饮片无硫化项目专项监督抽样计划》(附件2)有关规定,各业务科队在规定时限内分别完成批次监督抽样任务,并做好相互协调与沟通,确保所抽品种涵盖市局确定的26个品种。根据检验结果和市局公告,对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单位发告诫书,并加强跟踪与检查;对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依法处理。
3、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广播网络等媒介,结合“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加强中药饮片无硫化的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各业务科队应将本次专项治理的有关情况和涉药单位上交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业质量自律承诺书》(一式三份,一份企业自行保存,一份由各业务科队留存,一份上报市局)于月10前汇总到监管科,监管科形成工作总结,月日前统一上报市局。
第二篇: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市局《关于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的通知》(*食药监发[2011]*号)要求,我局于 2011年5月5日---2011年12月30日开展了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检查了271家涉药单位(其中批发企业2家,连锁公司2家,零售药店164家,医疗机构16家,村卫生室87家),查处案件18件,涉案金额2600元,罚款8300元,出动执法车辆45台次,执法人员158人次,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通过对中药饮片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增强行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中药饮片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认真落实市局《关于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有效开展专项整治,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订了《**县关于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措施、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稽查队、药品器械股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推进。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一是注重源头监管,强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管理。特别是对生产企业药材、饮片购入渠道及相关资质证明、质量检验报告、质量档案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由于我县**药业公司为新办企业,生产品种不多,未发现违规情况;二是加强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查饮片来源,看购进饮片时索证是否齐全,验收工作是否到位,购货单据与实物是否一致,确保饮片经营企业进货渠道的合法性;查饮片质量,看饮片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虫蛀、霉变、受潮、变质等现象,是否掺有伪劣中药饮片,发现可疑,实施监督抽验;查贮藏条件,看是否具有保证饮片质量的温控、防虫、防鼠、防潮设施,是否进行符合饮片要求的日常管理。三是加强中药饮片抽验力度,加强对信誉较差的供应商供应的品种、不合格率较高的品种和重点品种开展监督抽验,为中药饮片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完成饮片抽验8批次,其中不合格品种6批次,涉案金额500元,罚款1500元,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我局及时组织全县涉药单位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召开了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议,传达国家、省、市有关中药饮片整治工作要求,学习中药饮片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部署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了整治工作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要求企业限期自查自纠,提交整改报告,并与企业签订了中药饮片质量安全承诺书,共32份,强化了企业的自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利用**县电视台宣传报道动员会精神,同时跟踪报道专项整治工作典型案例,宣传整治工作及进展情况,呼吁广大群众积极举报各种违法的人和事,有力地增强了我局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震慑力,提高了管理相对人守法经营、使用的自觉性,激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为专项整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存在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规范管理水平不高。我县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加之生产工艺和设施设备相对落后,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总销售额不大,经营不很理想。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不懂中药饮片相关知识,储存、养护不当,调配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甚至超范围、超方式经营中药饮片,违法分装中药饮片等违法现象。
2、市场不规范,违法违规问题多。我县中药饮片主要来自四川陈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洪雅县维康医药公司、四川九州通科创医药有限公司、四川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遂宁禅音药业有限公司、四川君祥药业有限公司、安国市祁瑞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吉安康药业有限公司、四川回春堂医药有限公司等9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销售额约400万元,约占60%市场份额,其余均来自成都荷花池、五块石等中药材市场。采购中药饮片时未完整地索取供应商资质及采购票据,个别经营企业直接购进中药材或套装于合法企业的包装,有的企业进行中药饮片分装、销售。
3、宣传不够,认识有误区。由于中药饮片相关知识带有较强的专业性,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广大消费者安全合理使用中药饮片和鉴别假劣中药饮片的意识和能力缺乏,不能正确分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无法维权举报,为企业违法经营创造了条件,给监管工作带来了难题。
4、行业自律意识缺失。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加之成都中药材市场活跃,致使企业竞争无序化。超范围、超方式、生产、经营及挂靠经营、掺杂掺假以及分装中药饮片的行为时有存在。
5、因大部分中药饮片未实行批准文号管理,部分经营企业、使用单位从合法单位购进少量的中药饮片后,再从非法渠道购进大量的同品种中药材冒充中药饮片,加之量少,无法抽样送检,这给监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把此项工作做得更深、更细,做好整治工作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果,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购进渠道,抓源头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储存、销售使用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做好制度的落实工作;三是查处一批经营使用假劣药品和非法渠道购进使用中药饮片案件,追根溯源,加大处罚力度,规范中药饮片市场秩序。
第三篇:中药材中药饮片 整治工作方案
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活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的通知》(食药监电„***‟*号)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活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食药监„***‟*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监管,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秩序。
二、整治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对辖区内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制剂室中药制剂和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对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制剂室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外购非法加工的中药饮片改换包装标签销售的行为;是否存在增重染色和掺杂使假的行为;是否存在出租证照、出具虚假检验报告书的行为;是否存在使用假冒伪劣中药材、中药材非药用部位和被污染的或提取过的中药材生产药品的行为;是否存在使用非法提取物等生产药品的行为。对经营企业重点检查:药品经营企业是否存在“挂靠”、“走票”,出租出借证照行为;中药材、中药饮片购进渠道是否合法;中药材经营企业是否存在违规收购非地产中药材行为;是否存在销售掺杂使假、增重染色、二氧化硫超标等行为;是否存在将购进的中药材按中药饮片销售给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医疗机构的行为;是否存在批发企业销售中药材、中药饮片不按规定开具发票的行为;是否存在违规分装中药饮片、改换标签行为;购进中药饮片后的回款单位是否与供货单位一致;是否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审核保存供货方资质、索取购进发票、检验报告书等资料;中药材、中药饮片购进验收、销售、储存养护等记录是否完整。
对使用单位重点检查:医疗机构购进、使用中药饮片是否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完善购进记录、验收、储存、养护、调剂、临方炮制等过程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存在从中药材市场或其他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处违法采购中药饮片调剂使用;是否存在使用掺杂使假、增重染色、二氧化硫超标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为;购进中药饮片后的汇款单位是否与供货单位一致;医疗机构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中药饮片是否按要求索取并保存供货方资质证明文件及所购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从经营企业采购中药饮片是否要求供货方提供经营企业资质证明及所购产品生产企业的《药品GMP证书》、质量检验报告书;购进的中药饮片包装是否符合规定;医疗机构如加工少量自用特殊规格饮片,是否将品种、数量、加工理由和特殊性等情况向所在地市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
(二)针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的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技术监督作用,利用已批准的中药材补充检验方法对容易发生以次充好、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中药材进行监督抽验。对监督抽验中发现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要积极开展相应的补充检验方法研究,及时发现和查处中药材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品种开展针对性抽验,加大抽验批次,发现一批,检验一批,查处一批。
三、工作要求
(一)全面落实监管责任。认真贯彻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食药监„2013‟208号)精神,加强对辖区内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和针对性抽验;对经营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生产的中药饮片,或没有检验报告书的中药饮片,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
(二)加强信息沟通和曝光力度。加强信息沟通,将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假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查处情况、抽验情况及阶段性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对投诉举报信息要高度重视,及时调查核实,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
(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活动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迅速立案查处。对涉嫌制假售假犯罪行为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整治工作自*月*日开始,为期半年,两个月报送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月*日将工作总结上报市局。
2015年*月*日
第四篇:中药饮片炮制的方法详解
中药饮片炮制的方法详解
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是中药传统技艺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在历代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对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代。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到了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同时,炮制理论开始创立。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在南北朝刘宋时代,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飞等。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某些炮制方法,现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明代时期,中药炮制发展得较为全面,在理论方面,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记载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难化增益元阴;陈璧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至令平和„„”。他还强调:“凡药制造,责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著名的医药学者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治”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
对有些炮制方法还运用中医理论加以讨论。继之,缪希雍又在《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常用的炮制方法,在他的著作《炮制大法》中,提出了著名的炮炙十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中药炮制事业,使中药炮制事业发展很快。各地有关部门都对散在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文字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制订、出版了炮制规范。同时,国家在药典中也收载了中药炮制内容,并相继出版了一批炮制专著。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经验集成》,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学》等。在科研方面,目前全国有许多中医药研究机构都开展了对中药炮制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科研队伍。在生产方面,中药炮制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药物饮片质量逐步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技术的革新,炮制生产设备已逐步机械化,如滚动式洗药机,去皮机、镑片机、切片机,各种类型的电动炒药锅等。这些将朝着自动化、联动化的方向发展。
二、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中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所以中医临床配方用药都是用炮制后的饮片。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因此,需要通过炮制对原有性效予以取舍,权衡损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不利于治疗的作用消失,力求符合疾病的治疗需求。疾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多端,症候的表现不一,脏腑的属性、喜恶、生病病理各异,故立方遣药及炮制品的选用都应考虑这些因素。如:女贞子既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清虚热,且药性较平和,养阴而不腻,清热而不损阳气,实为滋阴补肾之良药。但生用或制用与病情变化有关,当患者肝肾阴亏,兼有肠燥便秘者,可选用生品,既可补肝肾,又可润肠燥,二者兼顾,且用量宜大;当便秘已去,肝肾阴亏之象尚未完全消除时,除调整处方外,女贞子则宜制用,增强其补肝肾之力,避免过用生品又引起滑肠。由此可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色。
2.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方法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主要依据。炮制工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2.1中药净制与疗效
中药净制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对药效的影响很大。因此,中药在用于临床之前,基本上都要经过净制处理,方能入药。从古至今,医药学家对中药的净制都非常重视。中药亦要求以净制后的“净药材”入药,《中国药典》炮制通则把净制列为三大炮制方法之一。
2.2软化、切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切制之前,需经过泡润等软化处理,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然而,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很重要,若泡浸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的干燥带来困难。利用蒸气软化药材,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切制时,饮片不均匀,厚薄、长短、粒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就会出现药用成分溶出不一。若需进一步加热炮制,还会出现受热不均,生熟不一,药效有异的情况。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方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若白芍切厚片,则煎煮时间不易控制。煎煮时间短,虽能全桂枝之气,却失白芍之味;若煎煮时间长,虽能取白芍之味,却失桂枝之气。方中桂枝、白芍均为主药,切均薄片,煎煮适当时间,即可达到气味共存的目的。饮片的干燥亦很重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发霉变质。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含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敏感的成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2.3干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干热炮制,主要是用火加热。既是最早的炮制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药效有明显的影响。干热炮制的各种方法中以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药物炒制,其方法简便,但在提高疗效,抑制偏性,减少毒副作用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许多中药炒制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的作用,如炒谷芽、炒麦芽、炒扁豆等。中药经炒制处理后,能从不同途径调整药物的功用,满足临床不同的用药要求。煅制法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或者需要制炭的植物药。此外,煨制、干馏等法对疗效也有明显影响。尤其是煨制后,药效常有明显的变化,干馏法则常用于制造新药。如木香生品行气止痛作用明显,煨木香则专于实肠止泻。
2.4湿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湿热炮制为水火共制的一类炮制方法。常用的有蒸法、煮法、煽法。此外,还有提净法。部分复制药物仍离不开蒸、煮的方法。蒸法和煮法在古代文献中记载较多,用得非常普遍。清代《医方集解》云:“半夏用醋煮者,醋能开胃散水,敛热解毒也,使暑气湿气俱从小便下降。”清代《本草新编》有“寒水制硫黄,非制其热,制其毒也。去毒则硫黄性纯,但有功而无过,可用之而得宜也”的记载。湿热法炮制药物,其特点是加热温度比较恒定,受热较均匀,因此较易控制火候,加热时间可根据需要灵活掌握。煮法和煽法水量也很重要。若上述条件掌握不好,往往造成药物火候“不及”或“太过”,影响疗效。火候不及,达不到熟用目的;火候太过,则会降低疗效或丧失疗效。如何首乌,蒸制时间太短,服后可出现便溏或腹泻,甚至有轻微腹痛现象。桑螵蛸、天麻蒸的时间过长,则会“上水”,不但难干燥,且会降低疗效。川乌煮制时间太短,则达不到去毒效果;水量应适中,若水过少,则水煮中后还砂到火候要求,水过多则损失药效。
2.5辅料(包括药汁)制与临床疗效
用辅料制药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就有酒醋溃的记载。以后辅料种类逐渐增多,较系统地阐述辅料作用的首推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但以明、清时期资料较多。明代《证治准绳》在论述黄柏的炮制作用时指出:“生用则降实火,熟用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下,蜜制则治中而不伤。”这说明用不同辅料炮制后其适应症、作用部位以及副作用都会发生变化。中药加入辅料用不同的方法炮制,可借助辅料发挥协同、调节作用,使固有性能有所损益,尽量符合临床治疗的要求。
3.炮制与药性的关系
中药通过炮制,其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都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常常异致功效、用途发生相应的改变,运用于临床所产生的效应也不一样。
三、中药炮制的作用与目的 1.洁净药物保证用量准确
原药材含有非药用部分,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夹有泥沙、杂物;动物的皮、肉、骨、筋、角等残留腐肉、恶血。使用前进行清除杂物,洗去泥沙、污垢,筛去灰屑,除去霉烂变质之物和非药用部位,可使药物清洁纯净,保证临床用药剂量准确。
2.便于调剂和制剂
植物的根及根茎类、藤木类、果实类经炮制后加工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如切成片、丝、段、块等,便于调剂时分配制量和配方。矿物类、贝壳类、动物骨甲类如自然钢、磁石、代赭石、牡蛎、石决明、穿山甲等药物质地坚硬,难于粉碎,不便于调剂和制剂,而且在短时间内又不易煎出有效治疗的成分,因此必须经过特殊的炮制方法使其质地变脆变酥,易于粉碎,而且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3.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部分中药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其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为了达到医疗上用药安全,历代对有毒药物的炮制都非常重视,各代都有较好的除毒方法,如:草乌有浸、漂、煮、蒸、加辅料等炮制方法,以降低毒性。
4.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中医采用寒、热、湿、凉及辛、酸、苦、咸来表达中药的性能。性和味如果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会给病人带来不利的一面。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过咸助痰湿等。为了适应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病情的需要,一方面可通过配伍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来转变或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和味。中药往往通过炒、蜜炙等方法来缓和药性,故有“甘能缓”,“麸炒以缓其药性”的说法。
5.增强药物的疗效
中药通过适当的炮制,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一方面是可以提高其溶出率,并使溶出物易于吸收而增强疗效。明代《医宗粹言》写道:“决明子、萝卜子、芥子、苏子、韭子、青箱子、凡药用子者俱要炒过,入煎方得味出。”这便是现代“适子必炒”的根据和用意。因为种子被有硬壳,炒后种皮破裂,有效物质就便于煎出。另一方面是药物之间相互配合起协同作用,起到增强疗效的效果,如款冬花和紫苑等化痰止咳作用的药物,经蜜炙后其作用增强。再:炮制可以引药入经及改变作用部分从而提高疗效。如大黄苦寒,其性沉而不浮,其作用是走而不守,但如经用酒制后,就能上行而清上焦热邪引起的牙痛、口舌生疮等,即转降为升。又如紫胡入经分散(入心包、肝、胆、三焦),如果经用醋制后,就可专入肝经,让其专治肝脏疾病。
6.矫味矫臭,以利服用
动物类或其它具有腥气异味的药物,往往不被病人所接受。为了便于服用。常将此类药物采用相应的炮制方法来去掉其不良的气味,如用酒制乌梢蛇,用醋制乳香等都是为去掉其腥味或异味。
7.有利于保存药效和贮藏
药物在加工炮制过程当中,都经过干燥处理,避免霉烂变质,有利于贮存。有些昆虫类、动物类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如蒸、炒可杀虫卵,防止孵化,亦为便于贮存。植物的种子类经过加热处理,能终止种子萌发,而便于保存不易变质。含有特殊成分的药物经加热处理,可破坏酶的活性,避免有效成分被酶解损失。
第五篇:2013年中药饮片整治方案
2013年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我省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流通使用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管理,严格实施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严格质量控制,实现质量溯源;实现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杜绝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流通,促进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整治任务和措施
(一)针对地产中药材种植品种存在的假冒、混杂等现象,开展辖区中药材种植品种基原鉴定和质量评价。
(二)对近年来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监督、抽样中发现的部分不合格率高的品种进行一次清理,正本清源。要对近年来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督中多次发现的混用、错用重点品种进行调查和抽样鉴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鉴别水平;通过对辖区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监督检查,对同物异名,同名异物、一药多源、品种变异等造成的混乱问题进行清理,澄清混乱,正本清源;对非药典品种冒充药典品种进行严厉查处。
(三)落实经营企业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溯源制度,杜绝购销环节来源不明饮片,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行为。重点检查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渠道和购销票据的合法性、规范性,规范经营企业分包装饮片行为,依法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及挂靠、走票、制售假劣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等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流通秩序。
(四)对近年来中药材、中药饮片抽验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合格率高的品种和重点品种开展一次评价性抽验。加强对销售使用终端单位、农村集贸市场和季节性药材市场的监督抽验。对监督检验发现的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要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五)针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监督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监管水平。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针对性培训和执法实践活动,全面提高监管人员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监管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
三、工作时间安排
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从2013年4月开始,年底结束,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实施方案。成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局长张宏革任组长,副局长孙明林任副组长,办公室、药品监管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领导小组要按照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细化整治目标和整治措施,确定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规定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确保专项整治按计划、有步骤推进。
(二)落实监管责任。要加强责任落实考核,认真组织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活动,抓好专项整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好热点问题、重点问题的报道,大力宣传专项整治的措施和成效,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披露和对查处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创造良好的科学监管、安全用药舆论环境;
(四)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工作协调。要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的信息沟通,将饮片专项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假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查处情况、抽样检验情况及阶段性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做到上下联动,协调统一,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
(五)及时督促检查,确保整治实效。要根据整治任务、整治措施、整治要求和时间要求,制定督查方案,开展督促检查工作,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〇一三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