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教研中心
•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
中心由三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田宝玉主要科研方向:通信中的信息处理,信息理论与通信网技术
2、责任教授--林家儒主要科研方向:通信中的信息处理,信息理论与通信网技术
3、责任教授--曾志民主要科研方向: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技术与应用
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ITTC)由周炯槃院士创建,现有工程院院士1名、博导8名、教授9名。中心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移动通信、先进网络技术、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室。
中心在周炯槃院士领导下,形成了先进信息理论、下一代通信网、感知无线电、高速无线传输技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模式等多个重点学术研究方向,学科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
近几年中心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等发表了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50余篇;ISTP检索近100篇;有些科研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国家863项目等,科研力量雄厚。
•无线通信教研中心
中心由两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杨大成主要科研方向:无线理论与技术
2、责任教授--王文博主要科研方向: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理论
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要从事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心现有教师27人,其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7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无线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无线通信方面的关键技术与理论,包括3G及其演进系统的相关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承担了包括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许多纵向课题,并与许多国内外著名的无线通信企业有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中心平均每年发表SCI/EI/ISTP检索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十数本。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十几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
•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
中心由三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蔡安妮主要科研方向:多媒体通信和数字图像处理
2、责任教授--景晓军主要科研方向:军事通信学,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多媒体通信
3、责任教授--李学明主要科研方向:数字内容处理技术,数字媒体创意与制作
中心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8 人、讲师 9人。承担了多门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的教学课程,出版了多本教材,曾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和“第三届教育部青年教师奖”等奖项。中心承担着我校军事通信学学科的主要建设任务与信息与通信系统学科的部分建设任务,科研覆盖了多媒体技术、保密通信、数字媒体等相关领域。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曾荣获“国家科委和教委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通信网技术教研中心
中心由四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陈建亚主要科研方向:通信网关键理论和技术
2、责任教授--纪越峰主要科研方向: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
3、责任教授--温向明主要科研方向:通信网流量分析与控制,自组织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定位技术,特宽带(UWB)通信技术, 下一代网络技术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多媒体传输技术,IMS技术,视频检索与过滤技术,视频情感内容分析
4、责任教授--纪红主要科研方向:宽带信息网络及无线网络
通信网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宽带信息网络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心现有全职教师43人,兼职教师6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讲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5人。近年来中心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近百项,承担了“通信网理论基础”,“宽带通信网”,“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等重要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
•泛网无线教研中心
中心由两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张平主要科研方向:无线理论与技术
2、责任教授--周正主要科研方向:短距离无线通信新技术
泛网无线教研中心有张平、周正两位责任教授,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中心还包括3名博士后、50多名博士、300多名硕士组成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迄今为止完成了许多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任务,获得了众多奖项。
张平教授团队主要科研方向:无线通信理论及技术,包括无线传输、泛在网络、业务与终端等。周正教授团队主要科研方向:从事超宽带、蓝牙、WLAN、ZigBee、等频率共享的短距离无线互联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近年来,中心教师出版专业著作几十余册,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四百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重大奖项。•网络搜索教研中心
中心由一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郭 军主要科研方向:Web搜索理论与技术
网络搜索教研中心由21名中青年教师构成,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集体。主要科研方向为基于模式识别方法的网络搜索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模式识别技术、信息检索与过滤技术、演进式跨媒体过滤及搜索技术、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等。近几年来,教研中心师生发表了包括Science,IEEE Trans.PAMI等国际顶级期刊在内的论文200多篇,承担了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2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科研成果显著。•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
中心由一个学术团队组成:
1、责任教授--雷振明主要科研方向:互联网信息流监测分析及控制
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有博导1名,副研究员2名,副教授2名,讲师11名,宽带网络监控教研中心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自主研制的数字交叉连接和ATM交换产品,荣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攻关优秀成果奖。
中心目前以网络流量监测、控制与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网络测量、深度协议解析(DPI)、深度流分析(DFI)、网络性能评价和改善、网络流量模型等方面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并开发了国内第一个的达到10G速率的网络流量监控系统,该设备已经成功部署到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互联出口和国际出口。
•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 拥有各类仪器设备2500余件,设备固定资产达1600余万元。设有电路与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通信原理实验室、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通信专业实验室、信息网络工程实验室及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担负着全院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实践和各类相关竞赛等任务。在实验教学中着重体现“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北京市级“计算机与信息网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第二篇:13296_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本院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目前承办研究生和本科专业各4个,是我校学生最多的学院,5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信息通信类高级技术人才。
学院师资雄厚,拥有一支以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博导、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家和重庆市名师领衔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成果丰硕,特别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参与研究制定的TD-SCDMA标准被确定为世界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标准之一,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部TD-SCDMA手机样机和世界领先水平的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通芯一号”,并荣获2005“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成为代表2005中国高等学校科技最高水平的十大标志性成果之一。
学院本科实施大类培养,学生前二年(14学期)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案教学,为学生奠定扎实的通识和理工基础;学生按照培养方案修满规定学分后在第4学期末遵循一定的程序在通信信息类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中选定专业,学生后二年(58学期)按照选定专业的培养方案修业。
本院专业设置的主要基础课程有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列课程、电子技术与应用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通信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控制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相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
主要专业方向:无线通信、传输与接入、网络与交换、多媒体通信。
主要专业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电信传输原理、现代交换原理、通信信息网络、数字通信系统与技术、光纤通信系统与SDH网、移动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实训、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经近50年积累和提炼,已形成了较强的专业优势:重点学科支撑,科研成果显著;师资队伍素质优良,办学条件完善;面向通信产业,就业形势良好。本专业的特色为:主要面向通信运营维护业,侧重培养学生具有全程全网概念,具有较强的通信系统、传输和网络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通信系统管理维护能力和通信网络工程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能进行信息处理系统、通信系统和电子设备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和运行分析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信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相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
主要专业方向:信息工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电视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基础、自动控制原理、通信信息网络、DSP原理与应用、通信技术与系统系列课程、电子设计自动化、电视原理与工程系列课程、图像处理与多媒体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实训、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有较宽的专业辐射面。我校注重发挥与IT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形成培养具有综合IT制造业、公用网和专用网技术,侧重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获得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学、信息科学、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或其他相关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与生产管理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数学、物理、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通信和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电子信息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手段,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方法。相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主要专业方向:信息处理、电子设计、通信技术、医疗仪器。
主要专业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检测与估计、系统论与控制论、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算法与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信息与图像处理系列课程、测试与仪表技术系列课程、通信技术系列课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实训、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注重理论与技术,技术与系统的融合,依托我校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和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科学理论基础,熟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集成技术,能够在IT行业、社会专用信息系统和网络从事设计、开发、维护运营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信息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等国民经济部门以及国防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以及工程集成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思维、科学研究与科学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信息工程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相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主要专业方向有: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光电信息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信息论与信息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统、传感
器与检测技术、通信信息网络、网络管理原理及工程技术、交换与路由原理、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光集成电路及应用、信息的运行与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实训、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我校在信息网络工程设计、集成、监理、管理和检测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与众多IT工程设计、集成、施工和运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信息系统技术,侧重信息工程设计、集成、管理和运维能力的专业特色。
第三篇: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章程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章程(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是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指导下,在校团委、校学生会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的学生组织,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第二条:本组织的基本任务:
(一)遵循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成为具有爱国热情,具有创新意识,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具有现代化科技文化知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立足同学实际,以“三有”教育为中心,积极开展学习、科技、文体、社会
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活动,努力为同学服务,促进同学健康成才;
(三)维护校规校纪,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认真贯彻“学评教”活动精神,协助学院建设良好的教
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
(四)发挥学院党政领导与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反映同学们的意见、建议
和要求,代表和维护同学的正当利益;调动全院同学的积极性,参加涉及学生事务的校园
(五)民主管理,培养民主参与意识,维护学院安定团结局面;
(六)执行上级组织安排的正确任务,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七)加强班子思想建设,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完善自己的内部制度,并且做好干部队伍的更新工作,使本组织的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循环中;
(八)加强本组织与各方面的联系,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九)做好自身宣传工作,努力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
第二章成员
第三条:凡取得重庆邮电学院学籍的在校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本、专科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年龄和宗教信仰,均为本组织成员。
第四条:成员的基本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和学院的规章制度;
(二)遵守本组织章程,执行本组织决议,保守本组织的秘密,服从本组织的安排,积极完成本组织交
给的各项任务;
(三)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成学院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促进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与发展;
(四)尊敬教师,团结同学,维护学院荣誉;
(五)锻炼身体,参加集体活动。
第五条: 成员的基本权利:
(一)参加本组织的有关会议,阅读本组织的有关文件,接受本组织的教育与培训;
(二)通过符合本组织章程规定的民主程序讨论和决定本组织的重大事物;
(三)对本组织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并对本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
(四)参与本组织开展的一切活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本组织讨论决定对成员的纪律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它成员可以为
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本组织的工作提出质疑,并要求有关部门给以负责的答复。
第三章组织与职权
第六条:本组织是根据自己的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院党政的指导和院团委的领导下,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
第七条:全院学生代表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由学生委员会召集。学生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
一以上的学生班提出要求,全院学生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全院学生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学生委员会决定。
第八条:全院学生代表大会是本组织的最高权利机关,其职权是:
(一)评论和决定本组织的重大问题;
(二)选举产生学生委员会;
(三)审议上届学生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第八条:学生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
学生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每两周举行一次;学生委员会会议每两周这举行一次。
每届学生委员会产生的主要领导人,在下届学生代表大会期间,继续主持本组织的日常工作,直
到下届学生委员会产生新的主要领导人为止。
学生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团总支学生书记、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办公室主任,各部主要干部组成。
学生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和增选学生委
员会的部分成员。
第九条:全院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实
行差额选举。上届学生会委员,各班班长为当然代表。
第十条:学生委员会的机构设置:
学生委员会设团总支和学生会两个机构,团总支学生会下设团总支学生会办公室。
团总支设学生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所属部有组织部、宣传部、调研部、网络部、实践服务部、社团服务部、科技协会;学生会设主席一名,副主席一人。所属部有办公室、学习部、文艺部、生活
部、体育部、美宣部、外联部、自律权益部;各部室设部长一人,副部长二至三人。
第四章
第十一条: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的条件:
凡本组织成员,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招聘、自荐、推荐、民主选举,可以成为团总支学生会干部。
(一)思想素质好,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和感召力;
(二)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并且要学有余力;
(四)具有一定参政能力,富有工作热情,献身精神和开创性思维;
(五)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六)自觉地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和监督,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与行动;
(七)坚持和维护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学,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学。
第十二条:团总支学生会的干部的义务:
(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积极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敢于同不良倾向和错误言行作斗争;
(二)自觉接受院党团的领导和指导,虚心接受广大同学的批评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改
善工作作风;
(三)接受全院同学的监督,答复他们的咨询。作好老师与同学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并负责向上级组
织汇报工作;
第十三条: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的权利:
(一)领导并指导其下级组织和一般同学;在特殊条件下,允许向自属上级机关提出撤换其自属下级的请求;
(二)代表团体、同学,向上级机关陈述大多数同学的意见;
(三)具有本章程规定相应职务的一切权利;
(四)特殊情况下可申请辞职,在未经组织批准前不可自动离职。
第十四条: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的考评、奖励和处分
(一)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的考评与奖励:
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的考评由团总支学生会主要领导和办公室负责。
院级考评在每月进行一次,校级考评在每学年末进行一次,院级考评是校级考评的组成部分;处分在相关事务之后随即进行
考评涉及的方面有:工作作风,上级任务完成情况,内部建设,开展活动,老师反映,同学反映,学习情况。对干部的考评将按照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采取量化评比的方式进行。
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团总支学生会干部
每次的考评结果将作档案记录,并授予相关级别的“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二)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的处分:
团总支学生会干部在任职期间违反各种法令法规、学生干部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在老师和同学当中造成极坏的影响时,学生委员会将给予相关的处分。
处分的种类分为:(1)口头批评;(2)警告;(3)停职检查;(4)撤消职务。处分的情况将作档案记录。
第五章干部的职能
第十五条:院团总支学生书记、副书记:
(一)院团总支学生书记负责团总支下属各部的工作,负责全院各基层团总支的建设,负责全院青年团员的思想建设,指导并监督学生会的工作。
(二)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协助学生书记工作,在学生书记缺位或受到委任时,代理学生书记行使其职权。
第十六条:院学生会主席和副主席:
(一)院学生会主席负责学生会的全面工作,主持处理院学生会的日常事务,指导并监督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掌握和了解学生会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定期计划和总结学生会工作,负责学生会例会,负责筹备下一届全院学生代表大会。院学生会主席代表院学生会。
(二)院学生会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在主席缺位或受到委任时,代理主席行使其职权。
第十七条: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办公室主任负责协助团总支学生书记、学生会主席处理本组织的日常事务,协助各部门完成工作任务,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做好本组织的宣传工作,建立与其它院校的联系;全权负责档案管理、物品管理、会议记录、接待来访人员、安排办公室的使用。
办公室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在主任缺或受主任委托时,可代理主任行使其职权。
第十八条: 各部部长,副部长:
(一)各部部长可由学生委员会委员担任,也可由团总支学生会招聘。具体负责本部的全面工作,协助与各部的关系,完成团总支学生会布置的任务。部长有权对副部长提名,有权任命本部干事若干名。干事享受学生干部待遇。
(二)副部长负责协助部长工作,在部长缺位或受部长委托时,可代理部长行使其职权。
第六章团总支学生会干事
第十九条:团总支学生会干事是本组织的重要成员,是各种工作落实的保障。
干事与干部具有相同地位。团总支学生会干事在每学年开始的时候,各部同时采用招聘的形式产生。第二十条:团总支学生会干事条件:
(一)承认本组织章程,服从领导;
(二)工作热情高,吃苦耐劳,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三)具有一定的技术特长,能够胜任所在部门的工作;
(四)学有余力,具有服务同学的意识和行动。
第二十一条:干事的待遇,考评,奖励与处分:
(一)团总支学生会干事的待遇与基层班团干部相同;
(二)干事的考评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考评方案由各部自行制定,优秀干事名额由学生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
每学期期末由各部领取并填写干事考评表用于备案。
对于考评结果将提供给相关辅导员老师处;对于被评为优秀的干事将被授予“优秀干事”称号,并作档案记录。
(三)团总支学生会干事在任职期间,不服从正确的领导,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且情节严重者,本组织将对其进行处分;
处分有:除名,记过,警告等三种。
第七章基层团支部和班级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基层团支部是院团总支的基层组织,由各团支部的青年团员民主选举产生。
班级委员会是院学生会的基层组织,由各班学生民主选举产生。
基层团支部、班级委员会任期一年;如有特殊情况,征得老师与上级组织的同意之后,可半年改选一次。
第二十三条:基层团支部、班级委员会应团结本支部所有团员和全班同学,根据本章程和院团总支学生会
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团支部、班委会要执行院团总支学生会决议,同时接受院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基层团支部、班级委员会设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
育委员、治保委员、文艺委员。如有特殊情况,经辅导员老师和上级组织的许可,可增设其它职务。
第二十五条:基层班团干部的考评:
(一)基层班团干部的考评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
(二)考评采用老师意见、同学意见、干部自评、团总支学生会考察等四结合且量化评比的方式;
(三)基层干部的考评由本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
具体为:团支书由学生书记、组织部负责;
班长、副班长由学生会主席、办公室负责;
学习委员由学生会学习部负责;
体育委员由学生会体育部负责;
生活委员由学生会生活部负责;
组织委员由团总支实践服务部负责;
宣传委员由团总支宣传部、学生会美宣部负责;
文艺委员由学生会文艺部负责;
治保委员由学生会科技协会负责。
本组织保留对团总支学生会各部门考评对象进行调整的权力。
(一)基层干部的考评会由相关团总支学生会部门召集。基层干部的考评资料由该部门负责收集。
(二)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基层干部的考评会议由辅导员或其特派代表、本组织特派的监督人员、团总支学生会相关部门参加。被评干部有权参加旁听,有权对评议提出质疑。
(三)对基层干部的考评要严格根据相关的考评制度,务必做到有根有据;同时,为了避免由评定人员的标准不同造成的不平等,在所有的评定任务完成之后,团总支学生会将组织所有主评干部对评比标准进行统一,达到整体平衡。
(四)团总支学生会特派监督人员要对考评会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做民主生活资料进行存档。
(五)对于考评的结果将以分值的形式提供给相关辅导员,作为年级综合排序操行分以及该学期或学年评优的重要材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二〇一〇年三月
第四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4年毕业论文提交说明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4年毕业论文提交说明
一、纸质材料提交要求
纸质材料请按以下顺序排列,每项的格式以《2014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的要求为准,不装订,用夹子夹好,学院送印刷厂统一装订:
1.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单面打印)
2.任务书(双面打印,要求指导教师、督导教师签字)
3.摘要(双面打印,正面中文,背面英文)
4.目录(双面打印)
5.正文(5、6、7项连在一起双面打印)
6.结束语
7.参考文献
请学生于6月23日前(含23日)按以上要求将纸质材料提交给指导教师(校外毕设请提交给督导教师)。
注:开题报告、程序、外文文献译文及原文等不提交纸质稿。
二、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提交论文要求
请学生分成2个文档提交:
第一个文档命名为“论文正文-学生姓名-学号”(例:论文正文-李红-2010012798),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摘要、目录、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
第二个文档命名为“论文附录-学生姓名-学号”(例:论文附录-李红-2010012798),内容根据毕设内容,可涵盖程序、外文文献译文及原文等。
系统允许学生提交多个文档,不必压缩成一个文件包提交。
终稿提交时间:6月23日前(含6月23日)
注:学生先前在系统里提交的材料如果不符合要求,请指导教师于答辩后在系统里将论文驳回,学生根据答辩意见及本通知的要求修改后重新提交,此工作务必在6月23日前完成。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4年6月11日
第五篇: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五四红旗分团委申报材料
2011
年五四红旗分团委
申报材料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
2012年4月9日
共青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委员会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团结教育我院青年学生,培养青年共产主义者和优秀学生骨干队伍;肩负着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拓展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重任;是我院学生教育管理、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之一。一直以来,共青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委员会始终紧跟上级团组织的步伐,全面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在凝聚青年思想、维护青年权益、培育青年人才、发展青年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1年,通信学院分团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政及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目标要求,推进教育引导青年工作在我院的实施。以学校工作重点为团工作重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发扬“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科大精神,教育和引导团员青年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以增强团员意识、强化团组织建设为目标,以分团委工作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求真务实,朝气蓬勃,崇尚事业,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切实服务于学校工作大局,大量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内容高雅的品牌活动,完善通信学院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将共青团通信学院委员会2011年开展的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目标要求,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快学习型团组织建设。
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作贡献的必然要求。我院团委严格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的建设,不断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
(一)、我院团委一直牢牢把握党建带团建的根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精神,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和带动,充分发挥团组织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找准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把党建带团建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积极扩大团组织覆盖,紧跟党建步伐,与党建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新成果主动衔接、努力跟进,使基层团建与党建在工作内容和工作空间上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把好“入口关”,做好团员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团员的联系和服务,进一步做好“推优”工作,为此我院团委制定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组织推优入党实施办法》。
(二)、扎实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努力促进团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大力加强我院团委自身建设。制度是共青团工作的引路灯,一个好的协作团体,没有完善的制度是行不通的。我院分团委定期召开团干部工作会议,明确团干部工作职责,并依据《团章》和有关制度分别制定《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学生会管理文件》、《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实施办法》以大力推进团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锤炼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良好的干部队伍是团委工作成功的保证,在团干部任用上,以优化干部队伍为前提,采取“支部推荐、公开竞选、严格考查、择优录用”的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力争使一批觉悟高、思想好、理论水平好、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团员青年走上团干部的工作岗位,从而加强整个团干部队伍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战斗力,直接带动了学院共青团工作的蓬勃发展。通过这些自身的制度建设,使整个团委的工作实现了“管理制度化,办公规范化”。同时我院团委认识到必须要加强团员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团的活动制度,开展共青团员意识教育,从戴团徽、举团旗、唱团歌等基础性工作做起,充分利用业余党校、团校对团员进行团的基础知识教育,树立团的影响,增强团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增强团员的先进性。
(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共青团组织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团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我院团委紧紧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与全团的重点工作部署紧密结合,以“创建五四红旗团组织,争当优秀共青团员”为主要内容,扎扎实实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突出党建带动,在同级党组织的带动下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重要载体,进一步推动党建带团建在基层的落实;突出工作结合,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服务各级党政中心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每个人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基层作用,依靠基层团组织力量影响带动
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突出典型示范,深入挖掘青年认同的典型,用青年喜欢的方式和路径对典型进行宣传,努力在青年中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以第一届“感动科大”学生新闻人物评选、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创建单位答辩会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及“优秀共青团员”等表彰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
(四)、推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加快学习型团组织建设。我院团委紧跟校团委团的建设活动,深入践行“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以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为平台,营造我院学子奋发成长成才重要途径。通过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第四届干部培训暨西安科技大学第三十八届团校,完成了“扩大组织覆盖,增强组织活力,增强团员意识,发挥带头作用”的预期目标。加快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利用“共青团微博”平台,通过扩大原有影响范围,提升团微博理论性、创新性,进一步提升了团微博的影响,实现了有效覆盖。初步建立了“向信息接受者提供共青团新理论”的有效影响途径。
二、引导教育青年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青年引导教育工作,今年我院团委重点部署了“五个一”,即为“突出一个理念、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一个原则、拓展一个层次、创新一个载体”。加大青少年引导教育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探索。
(一)、突出一个理念。就是要突出“和谐、务实、先进、交流”这个理念。一年以来,我院团委把思想建设放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
置,确立了 “和谐、务实、先进、交流”的工作理念。多次召开团委委员及团委干部会议和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强化其服务意识,确保把团员的要求和希望放在考虑工作开展的首要关口,使每个人意识到团委工作的开展务必加强针对性和思想性。为了使我院团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真正融入到青年学生之中,我院团委以团日活动为主体,同时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文化形式,如参观爱国教育基地、观看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影片、与先进团员及党员的交流会等。2011年我院团委共组织11级、10级、09级各团支部成功开展团日活动12次。组织11级、10级开展特色团日6次,参与人数达到5400余人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了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使我院团委思想文化建设的工作真正融入学生之中。在2011到2012学年中,我院团委于2011年9月、10月、11月和2012年3月、4月召开了5次团工作交流会,会议紧紧围绕团中央工作重点,学习了团中央文件,并结合本院团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让广大青年干部紧抓重点,紧跟步伐,更好地完成工作。
(二)、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胡总书记对加强团工作提出的要求目标即两个全体青年:“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1、团组织覆盖全体青年,要做到共青团的工作资源一级往一级下移,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共青团,做到胡总书记所说的“眼睛向下,重心下移”;
2、团组织的工作及影
响覆盖全体青年,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青年们在哪里,他们需要什么。
(三)、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分类引导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类别的青年群体所在年级特点、社会阅历及思想意识方面的差异,我院团委已经着手开展以“试卷调研”、“座谈交流”等多样化形式对不同群体青年团员的思想调研工作。我院团委于2012年3月4号晚上19:00至21:00在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16教504教室召开了“通信学院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会议,此次调研活动由组织部副部长马田田主持,院团委常委5人、分团委学生干部30余人及大一和大二团支部书记32人参与其中。这次会议,切实的将思想引导工作具体落实到不同群体的青年身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工作。
(四)、拓展一个层次。就是增加我院引导教育青年干部这个层次。我院团委结合学校的实际,成立了由600余人学生组成的团委学生干部群体。干部群体负责架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以保证有效的沟通,进而加强团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需求性,做好这类人群的教育引导工作意义重大。在团委干部制度建设方面,对各位团委学生干部的分工进行改进、细化,使学院共青团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确保团委工作一盘棋,并使大家各尽所能,各展其才。2011年10月,我院团委面向本院300余名学生干部成功组织了“2011校团校暨学院干部培训”,此次干部培训为期一个月,以“青春邀约”名师座谈会、“我是主席我做主”学生工作规划大赛、“兴趣项目开发”活动等形式开展培训,使每一名团干部明确了自身 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促进了团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了团的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创新一个载体。就是要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新形式、新方法、新载体开展引导教育工作。
1、我院团委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团中央号召,根据校团委要求,积极宣传并组织各团支部、团组织以及团委学生干部开通新浪微博。使得广大青年团员能够更快的了解团中央工作动态以及我院团委最新工作要点。
2、广泛开展以在校青年为主体的“红色文化进课堂”思想引导教育和以青年干部为主体的“双抓双促”实践成长教育系列活动。
3、通过多媒体讲座、红色电影等多种形式带领广大青年学习团中央文件,学习团组织精神。
4、规划联系移动公司,在学院内部开通手机报,使青年学生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团情和团务动态。
三、全面推进活动兴团、特色强团,扩大开展教育青年载体活动的影响力,丰富青年校内课余生活,提高青年校外社会实践能力。
为更好地把思想文化工作与团的基本职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要求,我院全面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在广泛联系、吸引和凝聚普通青少年的基础上,传播党的思想主张和价值准则,积极探索,开展各项教育青年的载体活动,扩大活动对广大青年的影响力,丰富青年校内课余生活,提高青年校外社会实践能力。
1、爱国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国旗下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我院团委积极组织我院爱国主义升旗仪式。在这一年里,我院一共组织举行了两次爱国主义升旗仪式,参与对象覆盖我院辅导员老师及三个年级的同学,约1500人。爱国主义升旗仪式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以情载理,情理交融,震撼心灵,催人奋进。通过“明理——激情——导行——再激情”这一环节,促使知行得到统一,这不仅是一次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是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最终达到引导青年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为了将学习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激发学生的助人热情,营造活动的良好氛围。我院学生于2012年3月4日晚在3-303开展“向雷锋学习”的动员教育大会,大会由我院分团委书记张志鹏老师主持。通过学院领导老师的动员,使同学们更加了解雷锋和他为人民服务,舍己为人的精神。在随后我院团委组织学生进行了“青年志愿者参加义务劳动”、“学习雷锋主题团日活动”和“义务植树活动”等各项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味学习雷锋精神,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服务校园,服务社会。
2、文艺类:2011年6月,为响应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的号召,学院以各专业为单位,组织红歌合唱比赛,参加此次比赛总共有3个年级18支队伍共计720人次,通过合唱的形式,让广大青年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011年12月,为纪念
12.9学生运动,参加学校举办12.9大合唱比赛,我院团委积极准备,组织了由130名同学参加的大合唱队,在决赛中,以一曲《祖国不会忘记》,表达了广大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理想的坚持,以庄重却不失活力的台风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活力与热情,最终获得二等奖荣誉。此次比赛中,学校设置了以微博为载体,宣传129学生运动精神,我院团委积极组织宣传,让广大青年了解并熟知129学生运动意义,切身感受到129精神,最终获得了“最佳关注奖”,标志我院自团中央要求各团基层积极利用微博扩大对青年影响以来,已经成熟的将微博这个载体运用于宣传和对广大青年的影响中去。
3、科技类:为了响应中央团委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我院坚持对青年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引导他们参加科技活动能培养学生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研究的良好习惯,努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院科技部积极开展基层工作,服务学生,提升自我,创办了针对通信学院大一514名学生的课外学分制科技活动。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院通过举办电子设计大赛去培养我院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风气,提高我院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兴趣和焊接技术,更好地体现出我院学分制活动的效果,让科技创新活动影响更多的同学,并培养良好学术、科技创新氛围。
我院是西安科技大学开设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三个学院之一,拥有许多在电子技术设计方面颇有造诣的人才。为深刻认识《全民科学行动计划纲要》中对青少年科学素质的要求,我院以开展“科技创想实验室”、“科技创作兴趣小组”为抓手,结合实际,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2011-2012学年我院参加“科技创想实验室”55人,参加 “科技创作兴趣小组”200人,经过“科技创想实验室”、“科技创作兴趣小组”的锻炼,参与其中的同学在“通信学院第四届电子设计竞赛”、“西安科技大学第九届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通信学院第四届电子设计大赛中评定一等奖:6组,二等奖:14组,三等奖:20组,优秀奖:2组。获奖人数:126人;在“西安科技大学第九届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
4、时尚类:本着“关爱女生,关注男生”的工作理念,以丰富女生生活,活跃女生思想,建设有我院特色的女生文化,促进女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本职。根据有关要求组织开展有利于促进女大学生成材的各类的活动,努力在我院营造“优塑自我、热爱生活”的温暖生活氛围。积极举办三七女生节和我院第一届“棒棒节”活动,有300多名同学参与活动,通过便签写下对彼此的祝福。活动旨在倡导“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加强男女生间友好关系,构建和谐学院,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5、体育类:秉承锻炼同学的团队精神,加强广大青年身体素质,丰富同学课余文化生活。我院体育部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学校各项体育
比赛,参与新生杯篮球赛22人、参与“胡杨杯”羽毛球赛13人、参与健康活力大赛10人、参与校运会165人(含方阵队员)、参与我院特色体育活动“五人制”足球赛126人。为督促同学坚持锻炼身体,我院体育部坚持每天早上组织大二 480人,大一514人点操和跑步。
6、学习类: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为学生提供并且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院的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发扬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刻苦努力的优良作风。我院学习部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开展母亲节征文活动、校经典诵读大赛、“精英口译”大赛、制定修改导师制实施办法和校级辩论赛。我院实践部还积极组织我院特色的“我的大学四年规划”演讲比赛,使得大一新生对于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7、生活类:为营造温馨舒适的校园生活,为营造一个服务青年的良好氛围。我院生活部在生活服务方面开展多种活动,与各学院生活部联系交流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引领健康生活新时尚,倡导积极生活新方式,积极组织与化工、艺术,地环学院合办的“宿舍文化月”暨“温馨之家”宿舍装扮大赛。
(二)、校外实践工作
1、以我院团委实践部的志愿者大队牵头深入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以“义务支教,情系山区”以及暑期的“三下乡活动”最具代表。2008年,在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们发现了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山村小学——白鹿观小学。当了解到小学生们学习条件的艰苦和对课外知识渴望的迫切,怀着勇于实践、奉献爱心的
初衷,我们开始走进学校,开始把各种各样的知识带进孩子们的课堂。
每周我们会组织志愿者前往支教,四年时间里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至今,累计支教活动已开展77次,共计982人次。与白鹿观小学联合举办两次庆六一儿童节活动,我院分别有120多名志愿者青年参与其中。在四年的支教历程中,我院广大青年努力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在关注山区留守儿童的同时,积极传播志愿者精神,让更多人关注到山区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志愿者们积极主动的奉献中,一年来我们共募捐物品有:书本240套,课外丛书80本,书包70个,牛奶30箱,足球6个,跳绳40条,虽然捐赠的物资是有限的,但是志愿者奉献的精神是不休的。
支教活动积极地响应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雷锋精神的发扬与传播,受到了广大学生、老师和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2、我院团委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文件要求,力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更好地践行雷锋精神,我院团委组织部,在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33个植树节到来之际,举行了“让雷锋精神常青”义务植树活动。在迎风招展的院旗下,伴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动人旋律,展开了快乐而有意义的植树活动。一些同学说,参加学雷锋主题植树活动的过程也是我们感悟崇高精神、提升价值追求的生动过程。此次活动得到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农林局的大力支持,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我院团委书记张志鹏老师在点评讲话中对参与活动的团员及
学生干部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说,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雷锋的骨干作用,不断拓展活动内容,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着力打造活动特色,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自觉学习和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3、2011年7月16日到7月21日,我院团委实践部成员跟随团委书记张志鹏老师一起来到了咸阳市武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合作举办“武功县第一届中小学生科技作品展”。
青少年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科技模型,并将模型展出。三下乡活动为当地青少年普及了科技知识,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武功县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巨大帮助,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增加了社会经验。同时联系我院教工支部,看望农民工家庭五户七个学生,向贫困家庭捐赠物资3000余元。
2011-2012学年,我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把目光定向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在安康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考察活动,共走访了石泉、宁陕两等县,对15个村组1个社会留守儿童活动中心,3所小学,2个特困留守儿童进行了家访。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入户帮农、与留守儿童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农村教育实际情况,真实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四、工作特色
通信学院分团委坚持“青年为本、以德为先、服务为重、发展为主题”的工作理念,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
合法权益为主要目标,紧紧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目标要求。在工作中凸显“发挥传统优势、挖掘新型载体”的特点。通信学院分团委从工作观念、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等方面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方针,不断研究和改进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具体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稳步前进,力争开拓团工作的新思路、新局面。切实做到“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一)、活跃基层,推进团组织规范化建设
基层团组织是学院团委建设的平台,是展示通信学子风采的窗口,是开拓团工作新局面的载体,因此,巩固和活跃团的基层组织一直都是通信学院分团委工作的基础。通信学院有非常扎实规范的团建设机制和良好的团学组织基础,通信学院分团委充分利用每两周一次的主题团日活动和特色团日活动,在组织活动建设中实施“面上繁荣,重点突出”的原则,在这种工作思路下,通信学院每学期都有近十个团支部入选“团日活动”及“特色团日”的评比名单,极大的鼓舞了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做到了使基层动起来,使团日活动和团组织生活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考评。同时以09级的两个五四红旗团支部为榜样,指导和鼓励各基层团支部进行活动创新、载体创新和机制创新,鼓励和欢迎他们通过团日活动增进各支部间的交流,通过整合资源使活动做大、做精,扩大团组织在学院和学校中的影响力。此外,通信学院分团委还深入开展基层团支部的评优工作,重在提高基层团支部的服务能力和战斗力。
(二)、发挥学科优势,突显通信特色,创建内涵式发展的特色团
组织。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是西安科技大学开设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三个学院之一,拥有许多在电子技术设计方面颇有造诣的人才。为了给更多的同学提供一个电子设计的平台,我院团委学生会科技部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通信学院科技部“科技创作兴趣小组”。我部在学院选出一些对电子设计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然后对他们进行一周至少三次的培训,在课余时间对他们学习电子设计进行指导。经过科技部团队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我科技部兴趣小组在“通信学院第四届电子设计竞赛”、“西安科技大学第九届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院在近年的重点发展下具有更加雄厚的科研实力,通信工程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通信学院分团委充分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浓厚学院的科技氛围,积极探索开展提高广大青年团员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通信学院分团委充分借助教改成果和科研力量,积极探索,拓展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为了营造整个学院浓厚的科技氛围,通信学院分团委着重依托“课外科技活动学分制”、“科技创作兴趣小组”、“ 电子设计大赛”“科技创想实验室”等品牌活动,通过参加这些科技活动,同学们接触到世界水平的科技思维,激发了科研创新的兴趣,积极的凝聚在为同学创造机会的团组织周围。
(三)、依托实践基地,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和志愿者服务工作。
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通信学院分团委从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入手,加强同周边乡村以及西安周边县区的单位共建,做到基地建设规范化、长期化、制度化。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指导思想,精心设计、规范操作,多层次、全方位地扩大参与面,从阶段运作转化为常规运作,虚化时间界限,做到社会实践活动三位一体即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团日活动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组织了主题调研、挂职锻炼、社会考察、义务支教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提高自身”。去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我院组织了两个实践服务团队分别赴安康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社会调研活动和咸阳武功县开展“普及科普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信学院分团委还积极组织广泛的志愿者服务,除组织同学参加义务支教、校园志愿者服务、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送温暖等大型的志愿活动外,还组织学院内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同学成立“义务家教志愿者服务队”。这些服务得到了临潼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通过组织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者活动,扩大了通信学子的眼界,使得更多学子走出象牙塔,面向全社会,展示科大学生的风采;在“关爱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体现自我价值,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凸现自豪感;在我院“感恩与责任”教育工程的感召下,通信学院分团委将各种志愿者服务队整合起来,成立“通信学院志愿者中队”,统一出口,增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性,扩大志愿者服务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使得通信学院的志愿者服务形成规模,形成品牌。
五、工作成果
六、后期工作
青年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所以创新青年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共青团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和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创新中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所以我院团委紧靠团的基本工作职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在后期工作中做出了如下规划:
(一)、注重创新教育引导,突出青年主体地位。我院团组织以适应科学教育青年的本质要求,转变教育引导观念,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紧扣思想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环节,注重分类引导,体现组织特色和时代气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好重点青年的教育引导工作。
突出主体性,注重自我引导。要以青年为本,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更加突出主体作用,更加注重实践育人。紧密围绕青年的学习成才、创业创造、志愿奉献等根本需求,多运用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游戏式、比赛式等青年喜欢的表现形式。我院团委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每月开展一次“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青年团干部座谈活动,每位团干部简述自己在本月的工作所为,在一起进行讨论反思。认识自己在本月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通过听取他人的真是事例,联系青年身边的生活实例,以青年耳濡目染的基本事实和亲身体验为依据,激发其向上、向善、向美的积极性。
突出示范性,注重典型引导。抓典型,做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青年引导路径。要从不同层次青年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注重真实性、注重层级性、注重普遍意义,确保青年典型可信可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团委计划开展优秀模范演讲活动及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一帮一”活动。以优秀模范的个人演讲来带动广大青年团员积极投入到团组织的工作当中,以个人的真实事迹来诠释道理,让青年在真切具体的事例中受到启迪。优团、优干“一帮一”活动:由每年推优选出的优秀青年团干部,优秀团员对其他青年团员、团干部采取一帮一的教育活动,以个人的工作经历及经验教导大家,引导青年争一创优,为团组织工作增光添彩。
(二)、创新团组织建设。当代青年在思想形成、文化娱乐、交往方式、组织参与、诉求表达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集中开会、学习、听报告等行政化的社会管理方式对青年的影响效果有限,大量青年游离于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之外。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彻底改变传统、单一的组织方式,改变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通过联合建团、依托建团、协会建团、网络建团等多种建团方式,灵活设置基层团组织。我院以提高对各类青年组织的有效覆盖为重点,按照“关注、服务、合作、引导、吸纳”的原则,采取对话、协商、沟通、协调、融入等社会管理方式,切实强化共青团外围组织的建设。在日后的团组织工作建设中,我院团委计划加入奖惩制度。对工作认真,表现优异的团干部进行一定的奖赏制度,不再是以往的学分奖励,而是更加贴近青年的生活实际,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如手机缴费卡,网卡等。而对于工作懒散,态度不端正的团员、团干部进行批评教育。
(三)、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预防犯罪、权益维护和制度建设三方面工作为重点,逐步使青少年维权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院团委将充分履行职能,以宣传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推动预防犯罪工作深入开展。在我院团委的后续工作中,我院团委计划开展“优秀青少年模拟法庭”竞赛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参与中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再者准备印发大量普法材料,并邀请学院领导及保卫处的老师进行法律讲座,开设法律课堂,通过知识讲座、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消除学生对法律的模糊认识,加深对维权知识的深入了解。
(四)、发挥新媒体作用。要强化与各级各类主流网站、门户网站、专业网站的主动融入、深度合作,利用新媒体积极搭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平台、活动平台、项目平台。通过手机报、微博等时尚便捷的新手段,收集青年舆情动态,并注意发现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切实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看待社会问题,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我院团委正在创建“手机信息应用”协会,与中国移动公司搭建桥梁,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移动公司为广大青年发送手机报的形式来体现团组织的最新团情、团务。
(五)、团情工作调研活动的开展。为加强新形势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团十六大精神,不断把握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事业和青年事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有效的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经研究,我院将在在今后的团工作中,我院团委准备每周开展团调研工作,每次两个团支部,以座谈会及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分团委书记亲自讲座,告知大家团情、团务,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的引导教育不同群类的青年。调研活动将着眼于全年重点工作的落实,针对当前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自行拟定调研课题(附后,仅参考),狠抓具体实施。在调研方法上,将制定周密的调研方案,按照方案组织实施,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上下功夫。调研将深入基层,深入青年,采取座谈、访谈、发放调研问卷、个案研究等方式,收集第一手材料,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各团支部将根据调研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组成调研工作小组,深入调查,认真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目的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数据、案例真实可靠,分析深入透彻,对策建议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