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鹏飞:美丽德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章鹏飞:美丽德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近年来,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在“欣赏型”德育理念指导下,创新德育的载体和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不再生硬,而是变得“美丽”“美丽德育”不仅大大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幸福和尊严,学会了做学习的主人。为准确把握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寻求德育有效途径,四年前,中策职校开展了一次大型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最受学生喜爱的德育途径依次是社团和社会实践、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教学实习和实训。而传统的德育课等德育途径,却难获学生青睐。通过访谈学校了解到,欣赏型的理念、有价值的内容、有活力的课堂、有魅力的教师,是学生们对德育工作的内心期待。这给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一种方向上的启示,只有让德育美丽、温暖起来,才能使学生阳光、积极起来。由此,一场德育创新行动在校园拉开了帷幕。
四大活动平添美丽色彩
“活动美”是中策职校实施美丽德育的重头戏。学校对每项德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重新进行了审美化设计。学校坚持多年的四大活动经过重新设计后,美丽的色彩深受学生青睐。第一大活动是学生社团活动。中策职校的学生社团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共有35个社团,社团成员总数占学生数的80%,能够通过社团获得学分的学生占85%。重新设计后的社团,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章程,有指导教师,有活动计划,有检查记录,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折算成学分。
第二大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制定了《学生社会实践手册》,通过规范的记录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环保、第二课堂等活动,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实习、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能力。
第三大活动是心理教育活动。学校将“美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学校还组建了学生心理社团,运用同伴互助心理辅导模式,开展心理游戏、心理测试等活动。学校在每个班都推选出心理委员,通过朋辈心理辅导的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和寝室。
第四大活动是“四大节”主题活动。学校每年都举行文化节、艺术节、技能节和体育节
主题活动。重新设计后的“四大节”,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技能节,成为全校师生展示技能和风采的大舞台。在今年技能节上的烹饪专业技能比赛中,学生与前辈们同台竞技,邀请行业大师精彩点评,展示学生技能的同时也向企业推荐了人才。
四个机制保障寓美于德
学校构建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德育评价机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学校就对学生评价模式进行了改革,开展了“中策好学生”评选工作――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或进步即可评为“好学生”。如今,学校现在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策荣誉体系”,主要包括:学习有“标兵”、规范重“文明”――通过月考核评选文明之星、学习之星、技能之星和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关键看“感动”、综合固“三好”――通过年度考核评选星级社员、各级三好生、各级优秀学生干部和感动中策好学生;技能连“现代”、全优可“提前”――通过综合考核,颁发由学校毕业生、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章鹏飞创设的“现代奖学金,提前修满学分的优秀学生可提前毕业。这一荣誉体系体现着学校育人的不拘一格,成为美丽德育的一大特色。
学校构建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德育运行机制。美丽德育四大活动不仅允许学生们按照兴趣和性情自由选择,而且在活动设计上也更多地为学生的专业发展考虑。这些活动与中职学生好动、敏学等特点相吻合,让他们在有兴趣、有需求的前提下自主参加,教师在其中参与指导和服务。
学校构建了一个有序规范的制约机制。每个活动都制定了考核办法,规定了考核的依据、内容、方式、评优标准等,一些与学分相挂钩的活动,严格了学分核定程序,突出了学分核定环节上硬的更硬与学习过程环节上软的更软二者间的有机结合。
学校构建了一个三级网络的协调机制。学校形成了以团委为枢纽中心的包括总务、网管、学生会在内的快速反馈三级支撑网络,同时坚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充分发挥“主人、主体、主动”的作用。
五项成果展现美好人生
美丽德育活动的开展,在学校彰显了“美好品行”文化,挖掘出“美妙课堂”教学形式,创设了“美丽校园”的育人环境,提升了“美奂技能”的专业特长,成就了“美满人生”的教育目标,切实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
走进中策,你会发现,校园里张贴的宣传图片,都鲜明地突出了校园的主体――学生。这些图片上有社团介绍、有专业技术能手、有“感动中策”的学生个人个团体、有提前毕业的优秀学生,可以说,学生们的“美好品行”、中策荣誉体系的闪光点都在校园的某一处得到了凸显。
在“欣赏式”的“美妙课堂”上,学生们充分展示着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的“想得美”选修课表,双休日可以参加全市的特色选修课,实现了“走课程、走专业、走年级”,让该学的学得更好,想学的学得更多。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创新,将环境育人与文化育人有机结合。按照“贴近学生、就地取材,挖掘亮点、突出特色”的设计思路建设文化墙,营造出“精技乐艺、温馨宜人”的文化氛围,以“美丽校园”新形象对社会传声,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在美丽德育的主旋律下,学生的学习观发生了变化,练就了一身“美奂技能”。在去年4月份浙江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中策职校的选手包揽了4个专业5个参赛项目的第一名,被业界称为“中策旋风”。在6月份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又夺得3金1银的好成绩。
美丽德育为学生们今后高质量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宽容大气的心态,拥有一项专业特长,拥有1-2项兴趣爱好,拥有对新知识、新技能旺盛的求知欲,拥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美的精神家园里享受美满人生。
扩展阅读:
现代联合控股集团创办于198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民营企业之一。集团以商业地产为依托,专业市场为支柱产业,经过23年的艰苦创业,目前已拥有中国第一家连锁专业市场管理公司及20余家全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其中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药制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集团现有净资产超60亿元,员工2000余人,是一家集市场商贸业、金融业(非银行)、医药保健业、文化产业等相关联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第二篇:为幸福人生奠基
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东阿县第四中学校长韩峰的幸福教育梦
走进东阿四中,“践行生本理念,相约幸福教育”两排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诠释着学校的办学理念;老子思想“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无为而为,上德若谷”,体现了学校的校魂„„。校长韩峰说:“担任东阿四中校长三年来,我专注两件事情,一是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二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才能提升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以学生为本明晰办学理念”
走进东阿四中的校长办公室,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两个形态各异的弥勒佛,韩校长笑着告诉记者,在他的家里、车里都放着弥勒佛。一是激励自己生活中没有烦恼,车到山前必有路,方法总比困难多。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弥勒佛的大肚象征着宽容,他希望自己做人亦如此。
“首先给学校定位,我有一个四步走战略,分别是:追赶、赶超、领先和名校。”韩校长在说到自己当初给学校定位目标时依然略显激动。“第一年是追赶,这个追赶并不是说我们特别针对某个或多个学校,我们没有具体的,实在的目标,而是要在新建校的基础上,不断努力、争做自己的冠军。在这一战略中,学校的指导思想是„稳定过度,整体规划‟。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又提出了一个„1234‟办学思想:即一个中心——做健康快乐进步幸福的四中人;两个基点——争做自己的冠军,挑战自己的极限;三个意识——仰望星空,省察心灵,静心成事;四个目标——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竞争、学会创新。”
在韩校长看来,一个中心,做健康快乐的四中人,从“健康”到“快乐”是按步骤展开的,最终都是为了使学生幸福。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健康是幸福的前提,快乐是幸福的保障,进步是幸福的根本,幸福和进步相连和成功相伴。韩校长认为,幸福就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每天都在这种努力中不断进步。他说,幸福是一种状态,很难拿出一个数量或者质量上的具体标准,而进步则是一种对幸福的评价。评价有了,教育的方向就有了,剩下的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了。“学校和老师都不能被社会庸俗化”
韩校长告诉记者,“学校要成为社会的一片净土,老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和老师都不能被社会庸俗化,„1234‟办学思想中的仰望星空、省察心灵,静心成事这三种意识就是为了建构学生的精神岛屿。”
韩峰说,仰望星空,其实是要告诉每一个学生,包括老师都要有希望、有梦想,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省察心灵就是曾子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省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人只有静下心来,不浮躁,才能做一些事情,取得成功,这就是静心成事的含义。
一所学校多担负的职责是如何教育好学生,那么一位校长的职责就是如何使学校及学生最为优质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绝大多数还是在课堂上进行的,那么学校老师怎样上好每一个课堂就是必须要考虑周全的。韩校长说,“我现在在逐渐打造我们学校的教学名师,一个学校没有好的老师,是很难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的,所以说,经过了去年的稳定过度阶段之后,今年我更要对四中的老师们严格要求,精细管理。”
除此之外,东阿四中还学习、借鉴杜郎口和洋思两处中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学校实际、提炼总结了“1234”高效课堂模式,即“一理、二度、三高、四步”,并将这种模式应用于教学中。“一理”,即教师关注课堂的理念——教服务于学,师服务于生。“二度”,即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和学生思维的深度。“三高”指的是,高兴趣、高体验、高收获。“四步”的第一步:情境目标呈现,自学指导规范,第二步,尝试自主探究,组内质疑问难;第三步,展示补充完善,精讲补充提炼;第四步,达标检测训练,小结反思拓展。借鉴青岛即墨二十八中分组教学法,各班根据优中差不同层次和男女不同比例,组成学习型小组。教室内设立了评价小组的“星光展台”,开展各组学习和竞争合作的“争星”评比活动,每周一次评比,充分调动各组积极性和参与性。
记者发现在四中的每个教室内,有很多激励学生的标语,“先学展示为好,合作竞争为巧。质疑猜想为妙,反思总结为高”“让思维创新星火燎原”等。通过这些标语,让学生大胆、主动、积极地动起来,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只要迈进四中的大门,就不会让学生失落的走出去,即使成绩再差,也会有自己的星点可以燎原,依靠正直的人格受到大家的尊重”这是东阿四中的一名毕业学生在发言中所说的一句话,从学生们的精神状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课堂教学的魅力与活力。
“人不能过没有理想的生活”
韩校长说,办学思想中的两个基点——争做自己的冠军,挑战自己的极限,是他自己的座右铭。人人都想做冠军,但是冠军只有一个,那怎么办呢,其实人生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你就是冠军。
1988年从聊城大学毕业,至今已在教师或与教学相关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韩峰一直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不甘人后,争做冠军。1997年至今韩峰连续十五年全面负责高三年级,并认真工作在第一线,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对学校的发展贡献较为突出,在工作过程中也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每年的学生评教他均居全年级第一名。2008年前连续十一年的高考成绩在整个高三年级所有教师中均名列第一。被评选为1997年 “东阿县优秀教师”、“聊城市教学能手”,2001年 “首届东阿县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首届东阿名师”,2005年“市级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聊城市优秀青年教师”,2007年 “优秀东阿名师”,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2010年 “山东省十佳基础教育名师”,2011年 “聊城市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聊城市第十六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我一直这样告诫自己,人活着,一定要有希望,人不能过没有希望的生活,我觉得成功和失败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由志向带动的毅力与坚持。”韩峰校长说,东阿四中的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韩校长几乎每天都是到学校最早、回家最晚的一个,真正的做到了领导以身作则。东阿四中的教师洪传印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每次开会,我都能从校长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做人的、为师的、生活的、事业的……让你不得不折服于他的勤奋、他的细心、他的睿智与它的高瞻远瞩。因为没有勤奋的付出就不会有这学识的高度、没有如此的细心就不会有这思想的深度,没有睿智的心力与会当凌绝顶的高瞻远瞩何来这般大刀阔斧的教改力度以及胸怀全国的恢弘大度……只要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铁血般的意志,有了不怕挫折失败的精神便可无往而不胜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东阿四中组建三年多的时间,并没有做招生方面的宣传,可是它的优异成绩自然会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知道,并想办法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用韩校长的话就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把学校精神印入每个学生的脑中,你们在带走丰富知识的同时更带走我们的学校精神,以此来激发你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你们幸福人生的实现。”这是韩峰校长在2015届毕业生典礼上说的话,相信所有走进四中的学生都会以此为傲。
说到未来的打算,韩峰说,“打算先争取获得市级规范化学校,带领我们的老师出去走走,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想请几位教育名家来学校作报告或者讲座,进一步提高四中老师和学生的素质。最好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实验进一步强化……”
“健康快乐、进步幸福,这里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争做冠军、挑战极限,这里是梦想起航的始点……”,东阿四中校歌《梦想起航的地方》,轻快流畅激昂的旋律,在四中校园上空响起。东阿四中站在新的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韩峰校长“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美丽的东阿四中一定会迅速崛起,坚定不移地行走在素质教育的大路上……
东阿县第四中学 洪传印 ***
第三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这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那么,如何让她丰满起来,灵动起来?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课程建设。宜川中学是上海市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校50年来,学校教职员工薪火相传,齐心协力,奋发向上,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课程建设的理念、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是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学校切实而有效的课程体系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我们根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和基本要求,对学校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以期对学校课程建设作一次全面的梳理,也希望以此科学有序地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二、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课程理念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灵魂,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二期课改的基本要求,学校明确了“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理念,并确定了课程目标,以此来引领学校的课程建设。
(一)课程理念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学校加快了课程建设的步伐,在承继原有办学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学校与时俱进地拓展并丰富了办学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是指追求对人本身的关照、关怀,就是要使学生主动、自主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德陶冶相融合;促进学生知能、情感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必然与结果。
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按照二期课改的基本精神,进一步明确了“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建设理念,提出学校的课程:首先,应该适合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其次,应该实现教师的主动和谐发展,能满足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全面发展,以骨干教师引领下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以主动发展为特征的教师持续协调发展;第三,应该实现学校的主动和谐发展,能促进学校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目标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社会化的主动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把宜川中学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城市守信品质、开拓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素质,能主动和谐发展的现代公民,形象的表述为“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其特征为:(1)具有优良品德、健康身心、扎实的基础学力和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2)具有开放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品质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善于沟通与合作。(3)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4)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实现学校“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培养目标,学校遵循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课程原则,确定了课程建设目标,具体包括:(5)以人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6)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7)以学习方式优化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8)以教学方式优化为切入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三、课程结构与课程实施
根据学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学校形成了“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结构,并按照年级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学习内容的不同,从多方面优化课程实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
(一)课程结构 根据二期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学校进一步完善“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课程结构,并逐渐形成“崇尚人本情怀、强化统整功能、注重体验感悟和团队合作”的课程优势。学校课程分为三大类,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其中,拓展型课程包含:学科类拓展型课程、社团活动类拓展型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类拓展型课程,构成一个具有互补性强、统整性强两大特色的课程结构,为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1、基础型课程。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按要求富有弹性地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性学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充分体现基础型课程实施的创生性。
2、拓展型课程。
学科类拓展型课程:坚持校本特色和自主研发,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的需要,着眼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侧重于学生发展性学力的提高。
社团活动类拓展型课程:细分为人文、科技、体育、艺术、家政五大类,并分别制定了拓展型课程的年级总目标与分目标,以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主体性发展要求和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综合实践活动类拓展型课程: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社会化教育系列”、“‘成人’教育系列”、“个性化发展教育系列”和“自我管理教育系列”五大课程系列,明确年级活动目标。内容与形式,使课程的结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3、研究型课程。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发展需要,进行分层细化,确定年级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创作”等一系列自主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感悟与体验,养成创造性、开放性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力。
(二)课程实施
1、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全面渗透学校德育。进一步丰富和加强德育领域里“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社会化教育系列”、“‘成人’教育系列”、“个性化发展教育系列”和“自我管理教育系列”五大课程系列。学校以榜样教育、“红色普陀”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如开展“刘翔日”主题纪念活动,激励学生奋勇拼搏,超越自我;开展“红色普陀”教育活动,用学生身边的革命先烈感召学生;以社区服务、社会考察、志愿者服务为重点,组织高一学生开展社区课程,组织高二学生开展农村社会生活实践课程,组织高三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增强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感受奉献之美;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以“十六岁花季”、“十七岁健康青春”和“十八岁成人仪式”为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礼仪之美、身心健康之美、拼搏之美;开展班集体建设活动和学校自主管理教育活动,通过“让班级变美”、“让校园变美”,使学生领悟自我管理的意义和艺术,体验管理之美;以美育节、科技节、体育节、思想节、学术节、广场音乐会、主题升旗仪式等传统活动为载体,以“发现优势、体验成功、追求卓越”为分级递进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成长,体验成功快乐,体验自我展示之美。
2、全面落实“主体研究式教学”的课程实施形态。
重点开展“基于学科的主题研究式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托学科特点,深入探讨具有学科特点的“主体研究式”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形成相应的基本程序和操作要点。如语文学科的“大语文教学与合作参与”、数学和地理学科的“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法、信息技术的‘目标探究式教学“等。开展”宜川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举办“‘主体研究式’教学之我见”征文活动,形成一批较为典型的“主体研究式”教学样式,有效引领“主体研究式”课堂教学的深化。通过全面落实主体研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现对“主体研究式教学”的研究从个别行为逐渐向团队行为过渡,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意识,加深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丰富课堂教学形态,有效地推进学校课程的实施。
3、有效普及信息技术为重点的课程实施手段。
重点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主体研究式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创设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使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重要手段。学校利用‘网络环境“下的资源优势,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资优学生培养”项目研究,进行“目标探究”教学样式的探索。举办“宜川杯”教师电脑作品大赛,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主体研究式”教学的整合。通过作品的制作,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主体研究式”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努力体现创生兴、时代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实施特征。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课程实施中突出时代性、创生兴与综合性,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的实施继续坚持“融入时代元素”、“走进学生生活”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贴近科学前沿、走进学生生活,力求使基础型课程焕发出时代气息;坚持课程的综合性,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德育与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采取教师独立开发、教研组联合开发、优秀课程引进等措施,鼓励教师将各自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
第四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范文模版)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三门峡市崤函小学“校长讲校”演讲稿
乔少敏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校长是学校办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方向和未来。从教近三十年,不断学习、思考、探索、总结,对如何办好学校有了一些想法、经验和教训。借此“校长讲校”的机会,结合我校近年“推行人文管理,营造书香校园,奠基人生幸福”的办学实践,现将我近几年在办学方面的心得体会汇报给各位,供大家评说。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引领。为此,秉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一基本点,我推崇以下十句教育理念:
1、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为学生营造快乐成长的空间,为教师搭建成功发展的平台!
3、学校是读书的场所——书声琅琅;学校是孩子的乐园——歌声琅琅,笑声琅琅;学校是安静的地方——抱持宁静,远离喧嚣!
4、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好的习惯。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
5、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6、让阅读成为习惯!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7、快乐地游戏,快乐地运动,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创造。
8、思想支配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9、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10、细节体现素质,细节决定成败。一切伟大都源自对每个细节的认真落实!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以下几点实践和探索:
1、狠抓养成教育,奠基人生幸福
有人说,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什么都想教,就是不教做人;什么都想进校园、进课堂,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进不了课堂。我同意这个观点,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基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习惯远比分数重要,此时养成的习惯往往会伴随终生。义务教育显著的特点就是普及性和全民性,为每一个孩子的现在和将来负责是小学教育的根本点和立足点。因此,以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为核心的养成教育是我办学的着力点之一。
一是认真贯彻“面向全体”的思想,树立“不展最优,只展每一个”的展示理念,切实变精英表演为大众参与,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经常展示自己:从六一歌咏比赛到国旗下集体诵读,从田径运动会到学科活动,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日常学习到评优评先,都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努力为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快乐的校园生活。二是借助学科活动、读书成长册、运动会、歌咏比赛、手抄报、涂鸦墙、教室门口墙壁等搭建多种活动平台:给所有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创造机会,努力让他们在展示中发现,发现中觉悟,觉悟中成长,树立自信,高扬生命之帆。三是抓好细节,培养习惯:班级管理上积极鼓励学生深度参与,把班级事务细分,责任到人,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分管的事情,并愿意努力管好,不断向“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理想境界迈进,使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大大增强;在生活细节上,为了有效纠正了学生随意喝生水的不良习惯,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像带书本学具一样带上一杯白开水,并努力落实。四是印制了《成长日志》:专门开辟了“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评价专栏,家校合作,学生参与,合理运用评价的杠杆,对孩子每天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引导激励,增强了养成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通过这些措施,使习惯培养有章可循,大大增强了学生管理的有效性,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2、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课堂是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战场。构建高效课堂是我在学校管理中追求的又一种境界。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认真落实课前一分钟候课制度,结合学科特点,切实做好课前准备,保证了上课音乐响起师生立即进入良好的教学状态,顺利开展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努力留给孩子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可以更多地游戏、玩耍、接触自然、接触书本,在自由的状态下健康快乐的成长;二是努力营造快乐课堂,营造有笑声的课堂:倡导快乐理念、体验读书之乐,深入开展乐学研究,汇集乐学乐教案例,营造快乐轻松的育人氛围,让师生时刻能够保持一种快乐舒展的心态,让学生实现“喜欢教师—喜欢学科—喜欢学习—拥有效率”的高效课堂境界,尽情体验眼前求知的快乐,孕育未来人生的幸福;三是想方设法丰富校园网服务器的容量:通过自己制作、兄弟学校借阅、购买名家光盘等形式,扩充网络资源,方便教师随时查阅、调用和创新,为高效课堂研究搭建起了广阔厚实的平台;四是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等,采用全员技能培训、课件制作比赛,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尤其是制作了四台多媒体移动车,每层楼一台,节约了资金,提高了利用效率,提升了课堂容量,很受师生欢迎。
3、推进教学改革,向课改要质量
为了使教育更适合学生,依据新课程标准,我们在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一是积极推行一年级课程课改革: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的特点,适当降低数学教学难度,减少数学课教学时间,让孩子在识记能力最强的时候,大幅度增加识字量,及早开展阅读,开发学生智力。二是力促作息时间改革:针对小学生有效注意时间短、自制能力弱的特点,调整作息时间,增加节数、缩短长度,上午8:05上课,严格把学生在校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三是改进评价方式:努力用评价促进发展,改变“一张试卷定胜负”的方式,在笔试之外增加口试和听力,重视日常学习过程的表现,使评价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四是积极落实体育艺术“2+1”方案:力促乐器进课堂,重视体育技能培养,特别是因地制宜,把跳绳作为特色项目,人手一根,精心发展,产生了良好影响。五是建立教研课题汇报制度:鼓励教师克服畏惧心理,大胆开展教学研究,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经验,联系新教育要求,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课题确立小而实,力避大而空的纯理论思辨,注重课堂反思,努力提升课堂效率。经过近两年的坚持改进,已经实现了“人人有课题,期期做交流”的目标。六是以赛代训,力促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应用:每学期的课题汇报交流会,要求全体教师借助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移动平台展示,融日常教研、课件制作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一体,突出了研究过程的细节,增加了交流会的容量,有力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创造条件,精心为师生筑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环境就是生产力,校长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用心营造良好环境,为师生构建起最适宜工作学习的平台。和谐优美、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学校履行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一直把教育环境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软件”方面,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所以,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想方设法增加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指数。这就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职业成长,还要关注教师的精神成长。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一是以师为本,关心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观看教师礼仪光盘、进行教研方法指导、学习时政国策等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发现职业价值,敬业爱岗,增强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利用内部网络,给教师提供思考、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对教育教学、生活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在理解中达到共赢、共进,增进教师的幸福感。三是实行迟到签到制,积极推行活页教案:减轻不必要的压力,把教师从应付式的教案书写中解放出来,努力让教师用更好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之中,更有效率、更有精力地工作,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给予更贴心的支持,调动了教师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设立管理人员“听课日”:让管理人员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了解学生,服务课堂,服务教学,使学校管理回归本源。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多种平台,让教师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喜悦,书法展示、国旗下讲话、每学期教研成果汇报、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三八节趣味运动会、五四青年联谊会、教师节聚会、冬至包饺子活动、新年诗歌朗诵会、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等,使教师在快乐中获得了专业的发展。六是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专心办学搞教育:学校是需要安静的地方。减少会议次数,缩短会议时间,一个通知能够解决的问题绝不开会;让不需要教师做的事情远离教师,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标语尽量不挂;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少一些有名无实的所谓“新模式”、“新教法”还教育于本位;少一些功利,少一些形式,积极隔阻商业化的东西,使它们远离校园,力避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喧嚣的现象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减少对师生心理的干扰,保持校园的宁静,让师生安心工作学习,静心求知。
“硬件”方面,一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先后建立了内部电话网、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多媒体移动平台,更新了计算机教室和部分办公桌,扩充了服务器容量,提高了网速,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方便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把以前斑驳陆离的教学楼和大门进行了整修:粉刷、贴墙砖,增添上文化内容,使师生彻底告别了破败不堪的工作学习环境。三是完善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文化网:从大门口开始,以诗苑、书法展示台、永字八法、英语字母等构成的石刻文化,以“同背一首诗”、“我爱诵读”、涂鸦墙、橱窗文化、标牌文化、花坛文化、通道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等构成的墙壁文化;以“国旗下集体诵读”、红领巾广播站、课前课间美妙的音乐和经典诵读构成的声音文化,以校园网、“图书漂流”活动、“书香班级”评选、红领巾图书角等构成的流动文化,使校园处处洋溢着书香之气,美化了教学环境,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陶冶,显著增强了学校教育的育人效果。
5、着力打造书香校园,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读书的地方,校园有了书声,才是真正的学园和乐园。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小学教育应该在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上下功夫,营造良好环境,让孩子们多多诵记一些永恒的、值得珍藏终生的经典美文。本着这种最朴素的思想,我坚持把“打造书香校园”作为办学的又一个核心目标。
首先,从2007年9月开始,坚持下午课前10分钟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字文》等古代典籍,让孩子从小得到其优秀思想的浸染,使之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人生的启迪、道德的熏陶,特别是每逢下午上课前15分钟,含英咀华的经典韵语,转化为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上空,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经典化春雨,育人细无声。事实已经证明,诵读经典的收获是全方位的。他们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诗意和优雅,做人教养、风度和公民的责任。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感悟,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礼仪规范落实在行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必将受益终生。
其次,以“同背一首诗”、“我爱诵读”、“国旗下集体诵读”、“诵读经典”、新年诗歌朗诵会、诗苑建设、文化墙建设、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活动、“书香班级”评选、“书香家庭”评选等为载体,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深入推进多种读书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优化了教育教学环境,促进了校风、学风的转变。去年6月份参加市直小学美文朗诵比赛,我校代表队的集体节目《因为爱,我们同在》夺得第一名,并获得最佳创意奖;今年6月,反映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写实短剧《崤函的一天》再次获得一等奖,在湖滨广场参加“端午节美文朗诵比赛”集体诵读《三门峡—梳妆台》带给现场观众以深深的震撼,初步显示了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喜人成绩。
第三,精心设计选编校本教材《小学生经典诵读晋级读本》:在总结近年书香校园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印成了精心选编的《小学生经典诵读晋级读本》,把打造书香校园活动推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努力把这一《读本》作为现行语文教材的有机拓展,内容力求丰富多样:既有短小精悍的120首古诗,又有《三字经》、《增广贤文》等传统启蒙经典;既有文质兼美的120篇现代诗文,又有适合讲说的60个动人故事,还有160余则简短精辟的名言警句……篇篇言语隽永,章章含义深远!《读本》按年级顺序分成六个级别依次排列,内容自少而多、由易渐难,呈节节攀升之势,给孩子们开辟出另一片新的阅读天地。新的学年,用好晋级读本,开展背诵晋级活动是我们的教学工作重点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诵读晋级活动,书香校园建设必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越走越实;孩子们承民族之精髓、继传统之真功,也必将能够拥有一个诗意的童年、幸福的人生!
第四,打造地面石刻文化,让教育从脚下开始:让墙壁说话,让语言说话,也让地面说话。继大门口地面“书法展示台”之后,我们又增加了“诗苑”、永字八法、英语字母等石刻。特别是“诗苑”,独到的创意美不胜收:在门口雪松下,青石铺地,上面用楷书、隶书、魏碑等十三种字体刻下了52首经典诗歌,还有本校教师的书法作品,让师生在观赏中临摹学习,体会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美妙和精髓;内容上,几乎都出自现行教材以外,有吟咏风花雪月的,有励志求知的,有表现人民疾苦的,也有表达诗意风韵的,篇篇都是佳作精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歌的美,并在审美中积累下永恒的文化遗产。
第五,发挥校园广播系统功能,用声音为文化造势:清晨,伴着领导和值班师生的微笑,随着师生走进校门的脚步,回荡在校园上空的是欢快的《晨曲》,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课间下课音乐响过,就是校园歌曲、诗朗诵和红领巾广播站的声音;下午上课前10分钟是经典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字文》等,反复播放,定期温习,影响深远;放学后,又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歌曲或者是排队唱歌、诵读经典,送孩子们高高兴兴回家,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日复一日,两年多下来,还真是在学生心里留下了不少宝贵的东西。今天,很多东西已经成为习惯!
第六,倡导教师读书,丰富自己,影响学生:教师不读书是道德问题,我赞同这样的观点。一方面是教师的工作是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另一方面只有读书的教师才能教出读书的学生。所以,我们积极倡导教师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寒暑假要求读书,平时要求读书,业务学习更要读书,每学期还要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促进,共同提高。为了解决书的来源,一是每年挤出部分经费补助老师订阅专业杂志,二是随时购进专业书籍,目录放在网上,书留在教师手中,方便传阅,提高利用率。校园文化的内容本身也应该是日常学习的内容,举行校园文化知识竞赛,解决了“视而不见”的问题,使文化真正发挥了育人作用。这些做法,为书香校园蓝图上增添了新意。
如今,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橱窗、石刻、文化墙、标牌、阅报栏、走廊文化、广播、网络等随着师生的走动,构成了一道流动的画卷,使师生徜徉在浓郁的文化背景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文化的教育和浸染,获得了愉悦和幸福,提升了思想和品位。
综上所述,基本涵盖了我的办学思想和日常管理工作。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这样的:校园幽雅、安静、优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处处弥漫着书卷之香,教师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学生脸上洋溢着舒心和自信,学习氛围张弛有度、愉快和谐,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富有魅力。我知道,有的地方走得深一些、精一些,有的地方做得浅一些、粗一些,但是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努力走下去,不断学习充实提高,尽可能带好头,引领对,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多一些美好、少一些遗憾!我坚信,把这些做好了,“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就会越来越近!谢谢大家!
第五篇:l立德树人,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立德树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青州市邵庄小学现有教学班21个,在校学生854名,教职工44名。多年来,学校秉承“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理念,实现了道德教育课程化、教学教研一体化、经典诵读常态化和养成教育“网络化”,立德树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道德教育课程化,提高学校育人实效
学校研究开发《优良道德教育读本》校本教材,将优良道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纳入了教学计划,用每星期1学时完成各学段优良道德教育规定的教学内容。允许各班级根据对象和环境的差别,适当增删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校本教材的使用,主要通过“读、抄、做、写、评”五个教育环节,实现优良道德教育的“主体内化”。
读,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于传统美德的基本知识、规范,有一个基本的掌握与理解,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从自己所能找得到的各种资料当中,摘抄与正在学习的德目相关的正负面资料,并整整齐齐地编辑在自己办的《优良道德报》上。这是训练一种辨别、选择的能力,是善恶是非观念的一种内化也是一种语言、文字及其能力的综合训练。
做,学生学习一个德目,就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此德目的要求去践履,在践履当中体验此德目的更深层的内涵与价值,以实现从行善到从善的转化,在知与行的多次循环反复之中,达到知行的统一,使学生感到作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一件善事,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肯定,心情得到一种满足,精神获得安慰与愉快,进而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成德”’“积小善成大德”的道理,并逐步形成一种习惯,而且能够“习惯成自然”。道德品质,或道德素质就是在这种道德践履当中积淀而成的。
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某一个德目的全过程之后,把自己的“心得”书写出来。这是学生道德品质在外化、内化的基础上,从
信念上“深化”。而且从学生所写的“心得”当中,可以察觉每个学生“深化”的程度,并找到下一个循环继续深化教育的起点。
评,是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相互评,教师评学生,家长评子女等等一套评价的制度。通过多侧面的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学生的成长和变化,而且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对道德规范的理性认同与深层内化。
读、抄、做、写、评,是一个从外化到内化,不断循环反复形成学生意识、行为、习惯的合乎规律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按照这5个字的“主体内化”过程,在每一个德目的教育中,反反复复、循环不止,坚持6年,一定会从每个学生的品质上,一代公民的整体素质上,收到切切实实的教育效果。“提高民族的素质”就有望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教学教研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倡导研训结合,以培促研,以研促培,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创新校本培训模式,搭建多元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落实校本教研,科研与教学有机整合。
为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使课堂教学改革从“新、精、活、实、巧”五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学校开展学科教研、优质课赛课活动、教研月活动、希望之星评比活动、新课程改革观摩研讨活动等,努力体现理念“新”、讲练“精”、课堂“活”、过程“实”、方法“巧”。同时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探索建立社区、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
(二)加强课题研究,增强科研能力。
1、课题研究管理规范,资料翔实。建立了“教导处——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的三级课题研究管理,课题管理实行组长负责制,规范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落实典型课例的研讨。
2、课题研究扎实开展。近年来,我校深入开展了远程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德育等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各课题
研究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阶段性的研究计划,并带领相关老师开展理论学习和行动研究。
3、小课题行动研究出成果。每个教研组有明确的研究专题,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在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积极参加上级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成果交流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级教育刊物投稿。
(三)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提炼丰富教育资源。
学校开发了《科技活动》、快乐手工、体育游戏、礼仪教育、书法,儿童画,十字绣、花样折纸、毛线编织等15门校本课程,编写了课程指导纲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组织教师按照教材认真上好校本课程,探索实践了问题生成课、方案制定课、方法指导课、报告撰写课等不同课型。通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教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新课程标准,扎实开展实践活动,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形成了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业爱生”的教师队伍。
1、狠抓师德建设,增强团队意识。
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严格执行教师从教行为的有关规定。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按时开展政治学习,落实师德规范,强化依法执教。
同时,以评选优秀教研组为着力点,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赛课、演讲赛、大合唱、拔河赛等活动,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一种“争先创优、团结互助”的风气正在形成。
2、加快学历进修,重视技能培训。
每学期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和英语等培训,加强教师外出培训。
3、出台激励机制,加速业务成长。
一是评比活动系列化。学校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教学反思、读书笔记等评比活动,激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二是完善希望之星、教研月先进个人等评比细则,并做好考核工作,使权利与义务并存,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
三、加大对教科研成果的表彰力度。
四是认真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选苗子、压担子、让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三、经典诵读常态化,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努力打造读书环境,积极创设读书情境,坚持培养读书习惯,使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中,自发的想读书,爱读书,与书为伴,在阅读中成长。
处处有书味。努力创设广阔的读书空间,目之所及,行之所至,让书无处不在。班级设立书香小屋,有“知识苑”、“智慧屋”、“芳草地”、“走进名人”等,图书定期更新,让学生信手拈来就有书读;图书室全天开放,让学生时时享受读书的乐趣;家庭创建“红领巾小书房”,使学生回家也能徜徉书海。处处有书景。晨光熹微,学生迎着朝阳开始朗朗早读;课间饭后,随处可见学生们手捧书籍专注阅读的身影;夕阳西下,学生们又吟诵着经典的古诗文愉快的回家。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学校安排每天一次的课外阅读时间。短短20分钟,整个校园宁静、祥和,老师在讲台前静静的阅读,学生在座位上专注地看书。处处有书情。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每学期每位学生拿出自己最心爱藏书三到五本,在文明新颖的阅读接力中分享知识,增进友谊。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以书传递浓浓的亲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开展赠书于班、赠书于人的活动,奖励先进班级,奖励读书明星,树立最好的奖品是书,最好的馈赠礼物史书的概念。
读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读书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浸润而成,成长的道路上书香拂面。
四、养成教育“网络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把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了“一主两翼四评价”的习惯养成教育网络模式,即: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与社会教育为“两翼”,自我评价、中队评价、家长评价、班主任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整体优化的习惯养成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将零碎、局部的教育活动统一成严密的教育网络,形成一个
目标明确、操作有序的运行机制,克服了随意性,保证了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1998年创建为潍坊市规范化学校,连续十年被市教育局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近几年先后被市教育局授予“十佳小学”、“群众满意的学校”、“学习实践三个代表、让家长放心满意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学”、“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和谐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展宏图于盛世,创伟业于当前”,邵庄小学将继往开来、追求卓越,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品位、有特色、有良好声誉的一流学校,走向新的成功,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