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隐忧与出路
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隐忧与出路
刘碧云出版发行研究
一、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隐忧分析
面对广阔的数字出版市场,全球出版业加速了迈向数字化转型进程,有不少实力雄厚的出版集团通过开展数字出版运营获得了丰厚利润,集团旗下的不少科技期刊也因积极参与了数字出版运营而获得相应的回报。但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5000多种科技期刊仍相对比较分散,有不少科技期刊学术影响不大、发行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从近年来科技期刊参与数字出版运营的实践来看,科技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现行管理体制机制成为科技期刊发展障碍
1.因主办单位等管理体制的不同使不少科技期刊难以融入集团化发展。当前,我国出版业加快了集团化、企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出版业的经营模式也由小规模、单一化向集团化、多元化转变。显然,面对未来激烈的数字出版市场竞争,集团化管理将更有助于科技期刊整合资源、增强实力,以强势竞争主体身份参与数字出版运营。如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旗下的科技期刊数量已从2009年的223种增至2010年的235种,该集团总经理林鹏认为,只有把期刊联合起来实施集团化运作,才能增强实力以抗衡国际竞争[1]。当前,我国各大出版集团可以整合、规划运营的科技期刊社资源,主要是省新闻出版局或出版集团下属的科技期刊。这些科技期刊可以随着出版集团的资源整合,参与出版集团的数字化运营,分享相应的利润。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期刊的主管单位为研究院(所)、学会(协会)、高校、行政单位等部门,财权和人事权归主管单位,有不少期刊甚至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虽然表面上科技期刊是受主管单位和出版行业主管部门即各省新闻出版局的双重管理,但因有些科技期刊的主管单位不是省出版局或出版集团,所以难以纳入该省出版集团整合运营的范畴。
2.现有管理机制造成科技期刊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使得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和参与数字出版市场竞争的改革动力明显不足。长期以来,在事业单位体制下,科技期刊普遍缺乏市场化的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科技期刊的人员编制和工资等多隶属主管单位统一管理,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的“大锅饭”现象和“等、靠、要”思想就表现得十分突出,市场竞争意识淡薄。面对出版业改革新形势,等待和观望成了不少科技期刊社目前普遍的心态。据2009年年底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透露,中国现有报纸和期刊接近1.2万家,大体上改革将在2009~2011年完成。报刊改革目标是,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推出一批,解决中国报刊多而不强、大而不好的局面[2]。因此,今后科技期刊只有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积极融入出版集团化、企业化和市场化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才能获得创新动力,加快数字出版发展的步伐。
(二)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资源优势地位不容乐观
在未来数字出版市场,依然强调“内容为王”,海量的出版资源是数字出版运营的前提
和基础。一般来说,未来数字出版要实现盈利有两个关键条件,一是大规模的内容,二是大规模的使用。虽然目前许多科技期刊不断“扩版增容”,但如果大规模的内容并不是“高质量的数字出版资源”,那么大规模的使用也将成问题。从目前参差不齐的内容质量来看,未来科技期刊的出版内容资源是否还处于优势地位令人担忧。因此,面对潜力巨大的数字出版市场,科技期刊更要注重提升内容质量,以巩固出版内容资源优势。
大多数科技期刊因为“海量内容资源”的基础不足,所以只能借助其他平台切入数字出版。但资料显示,我国9800多家期刊近年来以“内容提供商”的身份涉足数字出版,而盈利却微乎其微,真正盈利的是技术服务商或网络平台营销者,如清华同方、龙源期刊等期刊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凭借海量期刊内容资源在数字出版市场开展广告、读者阅读收费等运营活动,盈利颇丰。
二、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在这个关键的改革发展阶段,科技期刊要重新审视自己,重视巩固传统出版内容资源优势,寻找数字化运营合作模式,探索期刊集约化发展道路,提升期刊实力和竞争力,才能逐渐迈出发展困境,步入出版业良性竞争发展轨道。
(一)丰富科技期刊出版内容资源
1.重视提升科技期刊出版内容资源的质量水平。通过技术转换,科技期刊长期积累的内容资源可以很快成为数据库产品,但要争取获得更高的读者搜索率和点击率,仍要求科技期刊在文章内容质量方面精益求精。一要积极打造权威核心期刊。业内人士在评价科技期刊时,往往用刊载论文层次、期刊影响因子排序等方面的数据来判断优劣。结合我国期刊发展现状,有学者阐述了“核心期刊”的概念,即指那些发表基金论文数量相对较多、被读者利用次数较多、网络用户点击率较高、二次文献转摘篇数较多或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较多的那些期刊。而“权威期刊”是指刊载基金论文数量多、被读者利用次数多、广受网络用户点击、二次文献转载篇数多或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多的期刊。权威期刊是核心期刊中的“核心”,在学术界与科研人员心目中享有权威地位和最高学术水平[3]。今后,科技期刊若能注重用大量高质量的、学术前沿文章打造权威核心期刊,也能凭借权威的出版内容资源游刃有余地应对未来数字出版市场的激烈竞争。二要凸显期刊专业化个性特色。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4]科技期刊应紧密结合长期以来办刊的专业优势,无论是开办专栏,还是开展研讨会等活动,都要充分展示期刊专业化个性特色,走特色化办刊道路。从科技期刊的性质来看,学术类科技期刊,其主要内容是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等,应办成高层次期刊,撰稿作者应要求多数是相关行业的权威、专家和学者,通过发布高质量的权威专业指导性信息来吸引读者;技术类科技期刊,则要让广大科技人员了解并掌握相关实用技术并能很好地运用于生产实际;科普类科技期刊,面对的是一般大众和基层技术人员,则应该通俗易懂,以提高其科技素质;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要能为社会经济生产带来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有着十多年的数字出版经验,目前其收入主要来自数字出版业务,该公司的成功运营缘于其数字出版有专业化特色,即虽然收录文献的学科分布面较广,覆盖了理、工、农、文、医、商等各类期刊,但重点是医学类和生命科学类,两类合计占全部收录文献的40.61%[5]。实践表明,只有彰显科技期刊的专业化个性特色,才能让这些期刊信息在未来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点击阅读。
2.要注重适时推出高质量的数字出版新产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科技期刊不应该只是固守单一的内容出版业务,而应该通过提高出版内容的附加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全面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不断推动专业和学术出版向纵深发展。目前,科技期刊大部分的数字出版产品仅局限在网站、数据库出版及光盘出版等方面,还有一些是与技术提供商合作完成的数字出版形态如电子书、电子期刊等。科技期刊主要通过网站、数据库平台向网民提供海量信息检索、在线阅读、按需印刷等开展数字出版运营。今后,科技期刊还要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考虑适时推出其他介质形态如动漫、手机阅读等数字出版产品,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二)搭建垂直性数字出版网络营销平台
数字化不仅改变了受众的阅读方式和信息获取途径,也使整个出版产业的产品形态、组织结构、盈利模式乃至运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近年来科技期刊参与数字出版运营的实践可以看到,未来科技期刊依托的数字出版运营网络平台主要有:一是期刊网络平台和数据库,二是各省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网络营销平台,三是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络平台,四是科技期刊自办的门户网站。笔者认为,搭建垂直性的行业、专业网络平台,更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参与数字出版运营的积极性。如“中国茶叶信息网”是目前中国茶叶行业最大的行业门户网站,有着自己的电子杂志《中国茶叶市场》,有丰富的茶叶资讯和详细的茶企名录。假如这个网站可以收录全国所有茶学类科技期刊的内容,通过完善茶业专家库、举办茶叶论坛和茶学研讨会等方式扩大网站影响力,实行茶学类期刊文章的收费阅读管理、按需整合出版茶学类刊物的权威文章,将有助于大部分茶学类科技期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运营。而科技期刊以这样的模式参与数字出版运营,更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整体实力。实力雄厚的出版集团如果投资此类全国性专业类网站,应是一个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当然,面对数字出版巨大的市场空间,能够拥有一个影响力大的自办门户网站,也将是未来不少实力雄厚的科技期刊主管部门积极的发展目标。
(三)探索期刊集约化发展道路
国外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传统的大型出版集团以其在内容方面的竞争优势,在数字化转型中依然占据核心地位。我国传统出版产业集中度较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数字出版领域产业集中度却很高,以电子书为例,方正阿帕比、书生、超星、中文在线四家企业几乎垄断着市场。科技期刊属于专业出版领域,单个科技期刊社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今后科技期刊应探索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各相关学科期刊社应广泛合作和建立内容联盟,无论是集团化整合发展,还是通过建立数字出版基地联合发展,都是为了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从而为读者提供规模化、专业化的科技类信息和个性化增值服务。中华医学会投资三千万元建设了中华医学会信息管理平台,为下属期刊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6]近年来,出版业界诸多政策信息透露,报刊资源将向大的出版传媒集团倾斜,期刊的集团化发展趋势已日益明朗,而我国要积极培育数个未来数字出版市场强势竞争主体也已不言而喻。作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科技期刊是否因体制的原因被纳入出版集团的整合发展,都要积极探索集约化发展道路,以整合并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资源优势。未来,我国科技期刊应积极探索跨行业、跨地区整合资源的期刊集约化发展模式,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期刊出版和经营方式,提升出版主业实力和竞争力,从整体上促进科技期刊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晋雅芬.打造科技期刊集团军 集约化进军[EB/OL].[2]王永志.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改革将在3年内完成[EB/OL].[3]邱均平,李爱群,舒明全.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等级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出版,2009(4).[4]邹韬奋.韬奋文集:第3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5:304.[5]施普林格.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跨越的策略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9(2).[6]xiaoyan.游苏宁社长:以学术引导科技期刊的经营[EB/OL].
第二篇:张鸣高校扩张的隐忧与出路
张鸣高校扩张的隐忧与出路
·张鸣
标签: 高校
现在的中国大学,至少从规模上,已经达到历史的顶峰,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从1998年的340万,达到2374余万,过几个月,相信还会有大幅度的增长。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陡然升为22%,平均每年增加20%,我们已经拥有世界最多的大学生,而且是在8年内创造的奇迹。同期的中国的GDP增长,平均不到10%,许多经济学家已经在叫过热,而飞速扩张的高等教育,已经不能用过热来形容。
高校的大规模扩张起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跟上世纪的大跃进不一样,这是一场完全由行政力量拉动的跃进。在跃进期间,为了弥补规模扩张造成的资金短缺,大学的学费开始猛涨,从每年几百元,涨到几千元,而随即到来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学费收入相当可观,在此基础上,部分高校甚至开始大规模借贷,今天困扰人们的大学贷款债务问题,就是这期间形成的。
凡是大跃进,必然蕴含着危机。1958年在全民大跃进的同时,高教也跟着大跃进,那场跃进,就当时而言,危害也是相当大的,多招了一些工农兵学员,学生出面编了一些垃圾教材,正规大学有几个月不能正常上课,教学秩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今天这场高校大跃进,虽然表面的繁荣还在维持,但已经蕴含了一场波及广泛、内容深刻的危机。
大学衙门化败坏了学风
高校大跃进式的扩张,最大的恶果是加速了高校行政化和衙门化的过程。
由于高校大跃进中,各种名目的资金流向高校,学校和学院两级实体单位,有了更多可供支配的资金,因此权力大增。一个不大的学院,院长手里可以支配的资金能达到上千万元,资金分配基本上由长官说了算,学院里的教师,如果想要分一杯羹,只能讨他的好,因此,学院领导对学院教师的支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跟当年基本上没有多少资源的系主任,不可同日而语。同样,学校的校长,连同学校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也因此权力陡然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大学教授纷纷争当处长副处长的原因。
有钱在手的权力,含金量足,威力巨大,虽然学校里的各种“长”,原本都是教授,但是加了长的教授,官架子摆起来,一样吓人。一个小小的学院,居然开起会来要设主席台,台上按照官阶大小排座次,第一首长先说,第二首长次说,无论这种是行政性质的,还是学术性质的,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已经成了衙门。
由各种评审指挥棒驱使的行政化、衙门化的大学,一个直接的结果是败坏了学风,使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肆无忌惮地浮出水面。
各种评审的指标体系,主要是以科研为导向的,比如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国际SCI论文数量,国家级课题数量,省部级课题数量,课题经费总量等等,这种指标体系,只要SCI还勉强有点国际性,而且也并非国际通行的衡量体系,其他的指标,实际上只是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自娱自乐。
中国所谓的学术核心期刊,其学术品质,原本就需要测定,但是,在各个高校发疯追求论文数量的情况下,有某大学带头发明了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作为毕业前提条件的方法,人为拉高学校的论文发表数量,其他学校纷纷跟进,使这种本质上违法的行为,成为高校的新惯例。研究生做不出论文,就买,不仅买论文,而且买版面,各个学术期刊,因此出卖版面,蔚然成风,进一步败坏了学术期刊的质量。现在的状况是,跟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生相匹配,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大的论文发表量,但科研竞争力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核心期刊和论文发表如此,所谓的课题也如此。往往官越大,课题就越多,当然也就越没有时间做(这是假定他们都有学问的前提下),只能让学生做,因此研究生们就成了导师的打工仔,廉价劳动力,这样的课题,能有什么质量,可想而知。
学校的教师,在定期的考评面前,必须拿出东西来凑数,否则就会下岗。当然,如果产量高,也有奖励,尤其是在所谓A级B级刊物上发文章,奖金甚为可观。这样一来,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围着考核指标转,以增产为第一需要。大家都在忙于争课题,跑项目,出文章,一本又一本的学术著作问世,形成了科研论著出版高峰和读者阅读量下降共存的奇特景观。
在这种科研成果的增产竞赛中,学风极其浮躁。从老师到学生,大家只想着早出、快出、多出成果,大量粗制滥造的所谓成果因之大量问世,简单重复,低水平重复,甚至充斥大量的常识性错误。同时,抄袭,作假,侵占他人(主要是学生)成果等学术偷窃和腐败行为流行,有些学校,越是所谓的大腕学者,越可能犯这种在国际上看来是学者致命伤的错误,因为附他名下的东西太多。由于对考评体系的特别在意,这些大腕的类似错误,往往得不到处理,因为如果一旦处理,不仅自暴家丑,而且可能丧生附生在大腕身上的评审资格,就算一个顶极高校,也不能无视这种损失。
在国际上,教授学者,声誉是高于生命的,一旦一个教授学者的声誉有了问题,他的职业生涯就完结了,意味着他的余生,只能靠从事低级劳动为活。然而在中国,对于教授学者而言,权位和金钱是第一位的,声誉出现问题,哪怕是特别明显的问题,只要你能动用各种关系,将之摆平就行,丢人不要紧,但不能丢位置。
教授如此,学生就不用说了,高校大跃进这8年,是学生考试抄袭最严重的八年,也是学生论文质量最差的8年。网络普及之后,网络成了相当数量的学生各种论文的发祥地,连帮导师做的课题,也从里面搬,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牌教授犯抄袭错误的原因。
大学这些年,最大的问题是在教学生做人方面的失败,在老师的榜样面前,有的学生甚至丧失了起码的责任心,起码的道义感。国家和社会对大学培养独立人格,创造性人才的期望,在现实中已经南辕北辙。
高校扩张隐含巨大的危机
高校大跃进,最大的危害,是给社会和国家制造巨大潜在的社会危机。
大学收费激增最大的,其实并不仅仅在于让某些农村的贫寒子弟上不起学,而在于大多数普通百姓倾家荡产,债台高筑供子弟上完大学之后,居然找不到工作。近年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连清华、北大、人大这样的大学,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大家忽视一个现象是,现在大学的现状,越是农村的孩子,越上不了好大学,越是档次低的大学,收费反而越高(包括隐形的),但是就业前景,却异乎寻常地差,而这些地方,恰是农村和城市贫困居民孩子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恰是那些砸锅卖铁供养大学生的家庭,最后的回报很可能是零,血本无归。
改革之初,国家和社会知识人奇缺,而且国家对文凭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用不着接受社会的检验,知识老化,和社会及生产脱节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了。开放近30年,在跟西方的交往中,中国的大学在方法、理论诸方面引进了很多东西,知识体系单一化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进步有限,而且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严重缺乏就业意识,原本还存在的实习环节,因为经费的问题,无论理工农医文,全部被削弱,很多学校甚至成为一种形式。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从学校到教师,完全不重视。教师上课糊弄,让自己的研究生代课,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
这样的大学教学培养,既不能教会学生做人,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事的基本素质,见过太多这样的学生,四年学下来,什么都不知道,只学会了上网、K歌、谈恋爱。最严重的问题是,毕业生严重缺乏责任心,这是令用人单位普遍头痛的问题。事实上,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用人单位,尤其是那些民营企业和外企,又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人。
高校危机的出路在于开放
高校大跃进,本质上是一种在不改革体制的条件下,靠注入大量资金,在短时间内使大学上档次,甚至打造几个世界一流大学。用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的话来说,就是相当于给没有改制的国企,注入大量资金,以期实现经济奇迹。当然,只要钱足够多,奇迹倒也不是完全不能发生。可惜只能是形式上的奇迹,既没效率,更谈不上品质,甚至会败坏已有的品质。
现在的大学,只有规模的扩张,楼堂馆所的兴建,而实质品质的提升根本没有,甚至还在下降。可以说,现在中国的大学,是一个衙门,官僚行政阶梯中的一个阶梯,也是一个垄断的公司,高校大跃进的推行,使得原本已经冒头的民营大学,举步维艰,基本上被限制在过去经济领域改革之初的小商小贩层次上,很难有发展。同时,也给了教育行政部门以充分的借口,阻止外资进入中国的高教领域。目前只在商学院开了一个小口子。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高校大跃进,具有某些洋跃进的味道。因为这个跃进,号称是在学美国。因为美国的大学是普通教育,我们也得是普通教育,不能再是精英教育。但是人们似乎忘了美国的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到普通教育,花了多少年,目前的国力和教育水平跟我们相比是如何,而我们却在仅仅8年时间,就完成了美国化。现在中国有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拼命排斥美国化,但是另一方面,很多改革都以美国为尺度,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只要说一句,美国也是这样的,就万事大吉。
为什么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会引起很大轰动?因为他们给高额奖学金。以前你听说过北大、清华招高考状元给钱吗?现在就给了。我认为教育也应该开放,打破垄断,对民营资本、国外资本开放,允许竞争。中国这30年,如果不改革开放,关起门来,会有今天吗?中国的高校也是一样。
第三篇:企业转型是发展的根本出路
7月15日,昝局长的报告围绕企业转型展开,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领导讲话 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学习和落实。
一. 对农村支局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
转变农村支局发展方式,探索农村邮政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市局把万亩示范田创建作为转变农村邮政经营模式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以邮政万亩示范田为基地,以合作社社员为纽带,以自主开发邮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以产品作保证,以服务为手段,以活动做抓手”的农村邮政综合经营新模式。对内改变了员工传统的业务宣传和营销方式,有效凝聚了农村客户资源,让员工集中精力做好服务,进一步融合了邮政与农民的关系;对外帮助农民增产增收,邮政在政府和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实现了明显提升。万亩示范田的创建,为全国邮政探索农村邮政新路子提供了借鉴,引起了集团公司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万亩实验田创建初见成效。
二. 城区网点发展模式的转变
城区网点形象和竞争力提升,并且对县局主要营业网点进行装修改造,在新建网点中设置大客户室和理财室,增加自助设备布放。
三. 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全市营销骨干规模不断扩大,营销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 社会代理渠道建设稳步推进
全市三农服务站保持1700处以上,建设酒水代理渠道2000处以上,建设便民服务站2300处以上。全面启动了与交通局的战略合作,并就代理汽车票、报刊零售进车站等内容达成协议。积极开展与供电公司、公交公司、广电局的合作谈判,逐步叠加公交IC卡充值、代收有线电视费等便民服务功能。
转型必须有实质性进展,才能开创邮政事业新局面;不能仅限于表面文章,而要突破性进展,这需要一代邮政人共同努力。否则,创员工幸福、企业和谐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大家心系一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机要通信分局
2012-7-19
第四篇:民办教师转型出路
民办教师整顿十年后的思考——以陕西省定边县为例 摘要:民办教师作为中国特殊体制下存在的一批边缘群体,在经历大规模整顿后在上世纪末已经基本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在十年后的今天看看这项制度后的遗留问题,以研究陕西省定边县民办教师为例。
关键词:民办教师转型定边县
一. 民办教师的缘起,发展过程
民办教师是“中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为农村普及小学教育
1补充师资不足的主要形式。除极少数在农村初中任教外,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小学。”民
办教师是由于上个世纪中国发展落后,师范教育不能满足农村学校师资的需求,农村教育主要依靠民办教师来承担而形成的一个群体。“民办教师是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2
从80年代各地按照中央精神减少民办教师比例,通过确定留用民办教师的资格,淘汰部分经培训依然不合格的民办教师、将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对达到退休年龄的民办教师进行妥善安置、关死吸收新民办教师的大门等措施,民办教师的数量逐年减少。1977年的491万人减少到1990年的280万人,1999年至2000年,全国有25万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逐渐退出讲台。在上个世纪末,民办教师队伍基本整顿完毕。
二. 定边县民办教师的概况
80年代定边县包括周边乡镇农村共有民办教师300多人,这其中有约20%的人获得了转正。转正的要求根据两个阶段不同,前一个阶段只要在1980年之前开始教书就直接可以转正,后一阶段转正需要参见考试,并且有考试资格的限制,必须具有大专文凭的才可以考试转正。这一批转正者就从民办教师成为吃“皇粮”的公办教师,有了编制一切福利待遇都获得了提升。此后他们也大多在教师岗位上一直工作下去。剩下的约80%的人里,每个人都获得了一笔清退费,按照教龄一年给两百块钱,这是国家对他们辛勤为教育事业的付出最后却要突然失去工作的一点感谢和补偿。这部分没有转正的人失去教师工作后,农村里的教师多是回家务农,但是多年没教书,很多做农活的已经有点不习惯吃不消。城里被清退的老师,一些家里条件较好的,可能就回归家庭不再工作,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年龄找工作可能也是很不好找的。还有一些家庭一般的,赚钱养家的责任可能就大一些,多会选择去私人办的学校里继续教学。但这一类的学校一般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较高,工资相对较高,基本和定边县公办教师水平持平,但是工资外的补助几乎为零。并且高工资相对的工作任务也很重,要求必须把学生的成绩提高到一定水平,教师教学压力较大。在农村教学的民办老师乔某,几年前也就是她30多岁的时候被清退。当时试图过转正,但是因为不符合转正资格无法转正,被清退。她在一个亲戚的公司里打工,后来工作到高层当然这主要是靠着她亲戚强大的后盾来支持,现在她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比起她当年在农村里当民办老师已是天壤之别。赵某和乔某一样都是在农村没有被转正,因为她没有大专学历,无法参加转正考试。后来她就继续在城里的私立小1
2《教育大辞典》 《当代教育》何东昌
学当老师,当了好几年,来回换过很多个学校,有时是因为不满意工资待遇,有时是因为住校舍问题和校长闹矛盾,这时候他们和私校的校长只是一种雇佣关系。现在仍然在一个私校里工作,教学水平较高,这也是她获得较高工资的保障,工资大致为3000多元,和公办老师不算津贴的裸工资是一样的,但是她的工作量非常大,一个人教了两个老师的课,带的是两个班。出了工资几乎没有其他福利补贴。并且寒暑假没有工资,没有养老金。算下来依然是和公办老师同工不同酬。
三. 分析
从1979年起国家决定将合格的民办教师分批转为公办教师,从此“民转公”成了民办教师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望,当他们想到将来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拿到与公办教师一样多的工资,可以就医看病,可以老有所养时,那种期望,那种幸福感绝不是常人能够体会到的。然而“民转公”却是一条独木桥。民转公僧多粥少,年龄学历设置标准较高,转正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上世纪末陕西省制订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阶段性目标:“1996年民办教师占中小学教师的比例下降为15%,工资力争达到公办教师的2/3;1998年中学民办教师全部解决,小学民办教师的比例下降为6%,部分地,市,县实现无民办教师的目标,全省实现民办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2000年以前,完成合格民办教师转公办和不合格的辞退工资,全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3到10年后的今天,定边县小学里的民办教师基本转正清退完毕,中学没有民办教师。这个制度也许对于那些为教育事业奉献多年的人来说,也许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规范教师队伍却是有重要的意义。在定边县现在依然还有的一个特殊情况是,全县到现在还有没有转正而继续在小学里教学的民办教师有60多人,他们的工资和其他民办教师基本持平,单位里的津贴也都一样。他们多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关系也被留了下来,无法清退,从此以后就一直成为学校里的教师,不管换几届校长情况也不会变。然而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却还是不能很好保证,在学校里校长也是清楚他们的实际教学水平,在教师人员足够的时候常常会给他们安排一些闲职,教学前班,教副科(小学中不作为主要教学考核内容的美术,体育等课程)管后勤,实验室等,等到教师出现变动人手不够时,他们常常也登地方上讲台,教授主要课程,但是教学水平有些不能符合要求。大批的民办教师被清退,少数有特权的民办教师留守岗位。
四. 结论
民办教师整顿工作结束十多年后,依然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部门。在陕西省定边县这样一个小范围内,那些没有转正的民办教师,可能中年之后要重新考虑谋生的问题,他们常期教学后已经失去了大把的时光和自己的选择职业的机会和条件。他们的养老也没有了保障,而国家当初给的清退费只是按最低的工资标准给。但在另外一些地方,却有一些民办教师凭借背景关系在原有的单位继续任教,并逐渐默许了一种合理化,工资待遇已几乎和公办教师持平。而他们的教学水平却也有待考虑。陕西省新近发布了一个通知,开始逐步考虑了民办教师的养老工作,“凡年满60周岁,2003年1月底以前曾在我省农村公办中小学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的人员和代课人员,离开教学岗位后再没有被企事业单位录用,到2010年1月仍健在的我县居民。今后达到规定年龄(年满60周岁)的此类人员,从到龄的下一月起享受养老补助。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符合条件的曾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过的人员和代课人员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工龄补助的办法发给养老补助。养老补助分基础养老金和工龄补助两部分,基础养老金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执行;工龄补助按每满一年月发放6元标3勒希斌、劳凯声主编:《中国民办教师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8页
准执行,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460岁以后民办老师一个月100块,大致能在后半生领到两万块的养老补助(以寿命80岁为标准),工龄补助是如果教书20年领到1400多块。虽然钱不算多,但是也显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未能转正民办教师的养老等各方面的关注。
4《定边县对曾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过的人员和代课人员发放养老补助的实施细则》
第五篇:酒店胶囊化趋势与发展之隐忧
酒店胶囊化趋势与发展之隐忧
经济型酒店不断向“简单化、节约化”发展,乃至于,“胶囊酒店”也脱颖而出。既然存在且大受欢迎,必然有着其生存土壤及发展前景。“胶囊酒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从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优点、实惠便利特征到其天生缺陷、隐忧,大家都应有足够的认识。
近年来,酒店业的蓬勃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反而是与星级化反向而驰的,经济型酒店、便捷旅馆由小打小闹演义为全国扩张、四处开花,俨然小酒店做出了大天地。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已有近7000家,可谓是爆发式增长。经济型酒店不断向“简单化、节约化”发展,乃至于,“胶囊酒店”也脱颖而出。既然存在且大受欢迎,必然有着其生存土壤及发展前景。“胶囊酒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从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优点、实惠便利特征到其天生缺陷、隐忧,大家都应有足够的认识。
胶囊旅馆最初源于日本,也叫做“盒子旅馆”。第一家胶囊旅馆是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亲自设计的,位于大阪市,于1979年2月1日开始营业,当时的租金为每晚16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00元多一点)。如今,虽然租金已涨到每晚3000到5000日元(人民币200元至330元左右),但仍旧比普通旅馆便宜许多。
“胶囊旅馆”非常符合如今人们倡导的低碳、环保理念。由于它的低碳排放、经济实用、安全卫生、节约资源等诸多就有点,被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等国家都已建成了“胶囊旅馆”,深受差旅一族年轻游客的欢迎。在中国,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广州、深圳等地也相继问世这一“另类酒店”。对于年轻一族来说,这是一种很适合他们经济状况的酒店形态,对于酒店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种有着崭新利润空间的“另类业态”。
然而,在越来越多酒店投资者青眼相加的同时,“胶囊化”的天生瓶颈也日益暴露出来,消防问题成为胶囊酒店最大的隐患。比如,我国首家“胶囊旅馆”上海希泰胶囊旅馆就因存在火灾隐患,并且人口密度超标,疏散困难,消防部门不予行政许可。
行业分析师认为,不能因为存在上述隐忧而彻底否定胶囊酒店这一形态。更积极的方式应该是,思考如何应对,解决。比如上海希泰胶囊旅馆使用玻璃钢,属于可燃材料。又如某著名连锁经济酒店失火,其在楼顶搭建在面积约350平方米的彩钢板建筑,彩钢板的夹芯材料是聚苯乙烯泡沫可燃材料。这些都提醒投资者和经营者,发展“胶囊旅馆”,必须要在建筑与装修材料的防火性能、消防设施的充分到位方面下足功夫。解决业态短板,方可迎来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