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业务风险控制分析(定稿)

时间:2019-05-12 20:4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业务风险控制分析(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业务风险控制分析(定稿)》。

第一篇:财政业务风险控制分析(定稿)

财政风险监控分析系统和决策分析系统简介

1、财政资金监督分析系统

财政监督系统包括财政资金监督和财政检查两个子系统。财政资金监督系统从横向监督和纵向监督两方面入手,横向资金监控是指同级财政的各项资金,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各环节的跟踪和回溯;纵向监控是指基于财政部的应用支撑平台,对中央和省财政厅下拨给各市、县(市、区)财政局的专项资金实行“即时、全程”监控。财政资金监督以财政收入、支出运行过程为监测对象,建立数据监督模型,对监测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利用,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财政资金监督体系,为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以提高地方财政决策水平,维持地方财政的健康运行。财政检查是指基于财政检查软件的开发,自动收集财政财务数据,通过各种数据勾稽关系等自动分析甄别,并进行异常预警,从而对会计师事务所、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单位的会计监督进行自动选案、初步检查,逐步实现“无纸化”监督。

2、预算执行风险监管系统

预算执行监管系统是财政部门在组织财政收支过程中的管理性措施,与资金运动同步进行,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编审、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保证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对预算编审、预算执行等业务处理信息、预算

单位账务信息以及财政资金在银行帐户流动信息的三方归集,构建起财政监管平台。通过对预警指标的设立,对三方信息的比对,对预算编制、执行中的异动现象及时预警、实时追踪,对结果有效分析,提升监管质量。对于无预算执行、超预算执行、预算与执行实际不符、无审批支付、超审批支付、大额资金支付、频繁现金支付、单位帐户资金异常流动、账账(账实、账表)严重差异等异常事项实现自动报警、实时追踪和有效分析。同时,还可以实现与人大、审计、监察等部门联网进行实时网上监察。

通过建立预算执行监管系统,把财政监管作为一个环节、一个组成部分,设计到财政业务运行过程之中,根植到财政管理当中,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创新财政监管模式,提高财政监管效能,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全面、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的良性监管工作机制。

3、社保资金风险监控分析系统

社保资金风险监控分析系统通过整合财政、劳动、地税、卫生、民政等几大系统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按照财政部门不同需求快速准确比对归并,建立了财政社保信息数据仓库,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系统针对劳动、地税、卫生、民政等系统的资金支出,由于各种历史、智能原因,各个单位之间的数据尚无关联性,造成了各种资金重复支出的情况,根据本地政策制定出多条规则,并根据规则自动对不同

主题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找出违反规则的人群,并报送给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通过比对分析,有效地减少了冒领死亡人员的补贴、重复享受各种待遇等现象,提高了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实现了管理到人的目标,为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系统还可以提供全面、细致、准确的统计分析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查询服务以及各种统计报表输出,让财政部门能够全面掌握社保资金收支结构、流向、受益群体等,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因此,社保资金分析系统的建设对加强社保资金监管、促进社保资金精细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4、财政收入支出分析系统

财政收入分析系统对固定的收入指标进行图表分析。展现各税种收入月快报、去年同期收入情况(同比分析);完成预算的百分比(进度分析); 按税种、地域分析税收的比重(结构分析)。可以按照行政区域展现收入指标的收入数和收入进度。

通过财政支出分析系统功能,对行政事业单位费用支出,政府采购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社会保障资金支出,转移支付等财政资金支付的总体情况进行监督分析,展现了各类财政支出的进度报表、去年同期支出情况(同比分析);完成预算的进度分析; 按功能分类、地域、拨付方式、项目类别、资金来源等分析支出的比重(结构分析)。同时展现支出功能

分类的预算数、本月支出、累计支出、与上年同比及执行进度。

5、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

产业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对产业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的平台。它能加强产业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对资金的有效管理,积极落实各项产业政策,提高产业类专项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建设此信息系统为资金主管各部门提供产业政策和企业所受扶持的情况,避免出现扶持对象重复或者遗漏的现象,最大限度发挥专项资金效用;同时加强支出管理,规范资金用途;通过系统的支出管理,清晰反映已拨付专项资金的政策依据和投向,规范审批和支出;开展绩效分析,优化资金预算;提供专项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反映政策的实际作用,以便于更好地安排产业类专项资金部门预算。

6、宏观决策系统

宏观预测管理系统主要以关注财政资金运行状况的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综合查询、统计和分析,通过对财政收支增长趋势、判断财政可持续发展状况、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税收收入发展的趋势、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趋势、税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趋势、税收结构与行业经济的趋势作纵向和横向的动态分析,为财政预算编审和执行、财政管理和财政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财政收支情况,尤其是税收政策变化,主要税种的征收情况以及国家的国债政策对宏观经济具有很大的影响,及时反映出政府宏观调控的调节力度。

第二篇: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

一、认真贯彻我行“强化风险管理,坚持稳健经营”的经营方针

银行必须以“利润”为中心和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与把规模的简单扩张以及一时的、不经将来风险冲减的“高额利润”作为追求的目标是有原则和本质区别的。银行的利润必须经过风险的调整才是实际的利润,体现了银行“既承担风险也要赚钱”的基本经营思想。不应以远期的风险换取一时的、当期的繁荣,其盈利必须能够始终覆盖所承担的风险,唯此才可以实现业务持续的发展。

二、正确估测信贷业务的成本,力争实现利润最大化。

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的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

三、选择符合我行发展需求的优质客户

不知道的情况是最坏的情况,因此要选择信息透明、合作意愿好的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抵押担保不应是贷款决策首要的考虑,因为银行不是当铺,银行一定要着眼对借款人本身的资信和企业行业情况的深入调查和分析。积极地通过“战略贷款”、“交叉营销”等手段扩大有效业务。

第三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分析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分析

叶孟昕 财务1405 2014763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对于银行来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因此,加强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也逐渐的突显出来。在本文中,主要对当前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加强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期为银行的风险控制提供一些帮助。关键词 银行风险控制;现状;措施

随着经济金融逐渐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消费者在享受到诸多金融产品的同时,银行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对于银行来说,随着金融市场活跃性的进一步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在当前多种金融产品共存的这一背景下,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程度正在逐步的上升,因此,银行一定要重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风险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

当前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1.1 社会环境所产生的风险

一般来说,社会环境风险主要分为自然风险和国家政策风险两种。所谓自然风险,指的就是因为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产生的现象所导致危害经济活动、物资生产或者生命安全的风险,比如海啸、台风等风险,这些自然灾害往往都会对银行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所谓国家政策风险,指的就是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或者是经济手段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通常都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1.2 信用风险

对于银行业来说,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之前,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企业或者个人必须要有抵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银行风险的规避,为贷款的按时收回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些银行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对贷款业务进行了扩大,并且不断的增加企业的贷款品种,尤其是增加了信用贷款,比如凭个人信用来发放贷款。银行贷款品种的增加,让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因为,用来进行信用贷款的诸多资料都是可以造假的,这就让银行在贷款到期之后,很难按时收回款项。通常情况下,银行在贷款给企业时,都要求企业要出具财务报表,很多企业为了能够通过银行的审核,都会选择在财务报表上作假,甚至花费高成本请中介人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便能够顺利的通过银行的审查。企业的这种做法,让银行在不了解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并且,贷款到期时,往往会导致银行难以收回贷款,让国家承受巨大的损失。

1.3 利率风险

对于银行业来说,利率风险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风险。所谓利率风险指的是因为市场利率的不确定变动从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来说,金融产品是银行所拥有的负债和资产的主要存在形式,因此,一旦发生利率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影响。在银行的正常经营运行中,利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是无法完全规避的,尤其是当利率发生波动时,对银行的支出和收入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让银行面临不确定风险。

综上所述,随着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渐的增多,因此,对于银行来说,风险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定要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有效的规避风险,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加强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2.1 严格依据法律准则,规避金融风险

国家政府以及金融主管部门制订的相关法律法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而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政府制订的金融市场准则,才能从根本上规避风险的发生。商业银行必须依照国家银行金融类执行标准,而相关监管部门则必须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执法部门要在工作中对各类金融违规案件严格查处,坚决按照国家制订的法律法规执行。

2.2 精细化金融管理,防微杜渐

商业银行业务执行与风险评估的过程,都要体现出金融企业的内部执行责任。从基础业务配置与企业设置中精细化管理,并根据市场金融风险的预测方向,做好实时控制。可以根据业务流程,建立相关的产品风险设计与防范预案,在金融理财产品中需要严格贯彻以下方面:金融产品的内部可控性需要严格把关;能够根据风险预警系统适时调整。当前较发达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已经能够符合这个标准,而风险管理流程上,需要加强风险把控与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流程。

2.3 以科技辅助风险防范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企业科技投入资本,不断更新当前金融形势与金融漏洞,对当前社会金融行业违法犯罪案件进行学习和分析,优先把控金融风险控制的主动权。

2.4 从制度建设健全方面把控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运营制度需要与风险把控防范机制向结合,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金融风险问题与企业制度直接形成联动,切实做到对各类金融风险早的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补救。

2.5 完善和强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体制

商业银行必须在对社会充分负责的基础上,既要遵守相关国家经济法规,在经济适度原则的基础上,助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需要强化自身责任建设,明确企业对于社会和自身所负有的责任。

一是责任体系设计原则。主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平行作业原则、矩阵式报告制度原则、精简效率原则、相互牵制原则、协调配合原则、程式定位原则7条原则。

二是责任体系分层设计。根据商业银行层级责任制度,可以从分行与支行责任分配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是在各个层面上落实风险把控责任岗,明确风险责任岗的重要地位,并将风险把控与企业业务执行密切联动起来。各支行可以设置风险部门,对社会风险以及不良资产评估进行专门负责,从岗位职责方面落实风险规避。

最后要明确商业银行各个岗位职责。风险管理岗位要有清晰的岗位职责,对岗位职责和岗位授权进行严格把控,要从金融授权范围与分级中做好风险把控。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商业银行所有经济活动都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因此要从健全业务管理制度中落实金融风险的严格把控,所有市场金融活动要符合社会法制准则,决不能逾越法律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渐的增多,因此,对于银行来说,风险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定要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有效的规避风险,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庄颖.论加强银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A].财税金融,2011(4):63—64.[2] 周小和.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A].浙江学刊,2004(01).[3]罗霄.论文化环境对银行风险控制的有效支撑[J].经济师,2005(02).

第四篇:浅析信用卡业务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学期论文

浅析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

摘要

近年来,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随着信用卡业务的长足发展和信用卡发卡数量的不断增长,信用卡业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发卡行在信息技术方面,识别和控制风险方面,信用卡账户信息管理方面,各种利息和费用的计算方式方面以及信用卡产品和服务模式方面都存在很多隐患。本文针对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业务中存在的此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和应对方法,希望对解决信用卡业务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所作用。

关键词:信用卡

主要问题

风险策略

解决措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学期论文

目录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问题的提出.................................................................................................3

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3

(一)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各类风险的方法、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3

(二)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4

(三)不尽科学的信用卡透支利息、滞纳金等息费的计算方式。...................................4

(四)缺乏一套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4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4

(一)理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4

(二)加大科技力量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5

(三)依据信用卡业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措施。...............................................................5

(四)发卡行要建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5

(五)确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营造科学的信用文化。...............................................6

四、信用卡业务的创新...................................................................................................................6

(一)业务开发模式的创新。...............................................................................................6

(二)产品模式的创新。.......................................................................................................7

(三)银行服务模式的创新。...............................................................................................7

五、结束语.......................................................................................................................................7 参考文献:.......................................................................................................................................7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学期论文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作为一项高收益的银行中间业务已倍受各商业银行的青睐,都在加大力度开拓市场,积极发展此项业务。现在很多国外大的银行,他们的信用卡资产包括信用卡的收入能够占到整个银行总资产的15%到20%。但与此同时,信用卡业务也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经营风险正朝着复杂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据统计,美国的发卡银行所遭受的风险损失约为贷款额的5%。明显高于其他金融工具所造成的风险损失。目前全球每年发卡机构的信用卡风险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了我国内地第一张信用卡,而后各大银行开始发行具有各自特色的信用卡。信用卡发卡量为18555.56万张,同比增长30.4%,增速回落27.3个百分点。我国信用卡发卡增速明显回落,信用卡发卡从高速增长逐渐转向平稳增长。信用卡授信总额进一步增加,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信用卡透支余额)持续增长,信用卡短期信贷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信用卡授信总额13634.96亿元,同比增加39.1%,期末应偿信贷总额2457.58亿元,同比增加55.3%。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居民户短期消费性贷款余额的38.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

根据银监会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总量已达到1.85亿张。仅2010年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量就达到了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0.73万亿元。信用卡开始正式走入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的信用卡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前景。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存在很多缺陷。我国的信用卡现在还是典型的“借记卡”,其结算支付功能远未达到酉方国家的“贷记卡”的程度,风险特征尚不明显,但风险损失仍呈逐年上升之势。所以,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必须研究的一项新课题。

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发卡行、收单行除了关注发卡量、特约商户多少外,要把风险管理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各银行越来越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各银行除了有商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部门外,各信用卡业务部内也成立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部门,专门对信用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各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存在共性,风险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征信审核、资产管理、风险控管、授权中心和风险政策等几部分。当前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

(一)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各类风险的方法、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银行尚未建立以客户或以客户群为单位的风险评估和计量标准体系,风险管理的全面性、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风险限额管理机制不够完善;(2)信用风险额和欺诈风险的预警时效性和侦测鉴别率不高;(3)操作风险的量化统计和监测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学期论文

(二)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

目前,国内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和高效的风险作业生产平台,尚未建立信用卡账户风险等级评价体系,透支催收、信用额度调整的针对性和生产效率不高,前置风险控制环节的管理要求需要进一步得到落实强化。

(三)不尽科学的信用卡透支利息、滞纳金等息费的计算方式。

现行不尽科学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和国际信用卡)的、透支利息与滞纳金、超限费核算方式对信用卡风险和利息收入的计量造成了一定的偏差。同时贷款五级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的分类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不良贷款的划分范围应更加明确,这样才能促使信用卡业务经营更加稳健,风险拨备更加充足,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加强健。

(四)缺乏一套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

随着我国透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加紧研究建立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如以客户为单位计量风险和贡献度;完善系统功能;对不同类别的客户设计不同利率、还款期限、风险定价的信用卡产品。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理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相对于其他银行业务,信用卡业务的运作模式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特点,其风险构成和管理要求也不同,比较适于采用标准化、流程化的作业方式和中心式、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这样,信用卡中心的风险管理组织应独立于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这个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应根据信用卡业务的流程和风险的特点进行具体职能的细分。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将整个信用控制循环体系分为六个功能环节,自成体系又互相配合。具体包括:①授信政策制定环节,负责收集和分析资料,制订有效的授信政策,形成一套管理原则,并确保法律规定和内部规范的正确有效遵循;②征信环节,按照授信政策制订的标准,对信用卡申请户进行严格的筛选,执行数据品质的管理、合理授予信用额度、预防呆账发生,构筑好维护银行利益的第一道防线。③授权环节,为持卡人提供24小时的信用卡交易授权,同时通过查核在线可疑交易并采取适当的管制措施以降低风险,进而保证持卡人能够安全便利的使用信用卡。④伪冒控管环节,分析交易现状,设定控管参数,制定伪冒控管政策,调查确实发生的伪冒案件,杜绝伪冒案件的根源。⑤客户联系环节,负责对短期逾期客户进行缴款提醒及协商客户还款事宜。⑥资产管理环节,负责信用卡业务的呆账核销并通过诉讼、强制执行等法律途径来有效降低不良应收账款,保证我行应有债权的实现。如果把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分为事前资信调查、评估机制,事中的保障服务机制和事后的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三个阶段,那么信管政策和征信环节属于事前阶段,授权和伪冒控管环节属于风险管理的事中阶段,而客户联系和资产管理环节则属于事后阶段。当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学期论文

各发卡行在具体的职能分工上难免存在差异,但是理顺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是确保风险管理有效性的首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二)加大科技力量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信用卡业务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新兴银行业务,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所以技术力量是推行风险管理理念、实施风险管理整体方案、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根本保障。例如,解决透支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化的授权交换网络系统和资金清算系统,缩短清算时间和止付周期。发卡行要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和应用,不断完善信用卡的操作程序,建立信用评价机制、信用动态跟踪机制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操作程序和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立起先进的技术平台基础上,积极借鉴国际同业积累的经验,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控制信用卡业务风险。国外很多银行都采用了模块化的风险管理技术,例如根据花旗银行的经验,发卡行应在账户开立时就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以控制信贷风险,该行首先会对通过电话和邮件提出的申请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申请人数据进行输入传送至负面信息检查系统,即通过数据库中的历史资料审查申请人是否曾经申请过信用卡、是否曾经有过逾期不付等负面行为。然后通过自动搜索与征信机构的数据库相联,对申请人进行信用评分,对申请人是否有过欺诈行为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核实,以决定是否批准或要求申请人对担保的信用卡反出价,再对批准的信用卡分配信用额度。国外先进同业的经验说明,在信用卡业务上,先进技术和手段是确保业务发展和安全性的根本保障,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控制和防范风险发生。

(三)依据信用卡业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措施。

信用卡的信贷流程主要包括信贷承销、账户管理、收款中心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具有不同的风险点,要求银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信贷承销流程中,银行应采用大数模型利用统计模型进行客户甄选,广泛运用决策模型预测还款行为、管理良好的目标市场营销、运用低成本的分销渠道、最大程度的利用自动化。在账户管理流程中,银行要建立强大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广泛地运用决策模型、最大程度地运用技术手段,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主动预测客户进一步的信贷需求。在收款流程中,银行要运用决策模型预测违约的情况,根据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付出不同程度的收款努力,为有真实需求的客户调整还款计划、不断掌握专业收款技术。

(四)发卡行要建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大脑”,信用卡的信贷循环管理信息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在这个管理信息系统中,必须对两大部分的信息进行有序排列和统一管理,一是信贷循环管理信息,包括产品计划、信用获取、账户管理、收款和冲销等信贷循环的每个环节的信息。二是持卡人信用管理信息,利用该系统发卡行可以准确地分析持卡人市场,制定灵活、实用的营销政策,有针对性地培养和争取优质客户群。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学期论文

(五)确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营造科学的信用文化。

发卡银行在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中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在贯彻其经营管理始终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性原则”中,安全性无疑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上盈利性,也就无法保证流动性。信用卡业务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安全性”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根本原则,风险管理能力是信用卡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而风险管理理念是决定风险管理能力的根本。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以辨证的、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的关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始终存在着高风险与高收益、低风险与低收益并存的辨证关系,风险经济学的观点甚至认为:风险有时也可以是收益的代名词。所以,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收益最大化,而不是仅仅将损失最小化,更不是追求“零风险”。对于任何一家发卡机构来讲,只有找到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承担最适度的风险,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信用卡业务的成本主要有三块:融资成本、信贷损失和营销成本。其中,信贷损失是最主要的,它关系到信用卡业务的最终利润。一般而言,信贷损失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好的。信贷损失过低,意味着信贷标准定得过于严格,许多优质客户可能被拒之门外,尽管风险可能比较小,但收益可能也比较低。比如,花旗银行在亚洲的坏账核销率是其全球机构中最低的,但它的收益水平也是偏低的。原因在于,针对亚洲征信体系不健全这一客观现实,该行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信贷政策。这样,虽然避免了较高的信用损失,但同时也丧失了许多好的客户,最终导致了较低的收益水平。信贷损失过高,利润更不会高。因为,许多差的客户可能被接纳了,获取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损失。因此,在信用卡业务中,所谓“好”客户和“坏”客户之间仅仅一线之隔,只有承担适度的风险,才能取得最大的利润。所以,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重要理念,风险管理不是逃避风险。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管理并非意味着风险逃避。没有风险的业务不一定是好业务,逃避风险则意味着收益机会的丧失。信用卡成功的关键在于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而不是风险逃避能力。

四、信用卡业务的创新

(一)业务开发模式的创新。

第一,信用卡业务缩短了客户与银行的距离,加快了客户需求信息的记录和传递过程,使银行对客户消费行为的了解、信息采集和分析工作都更加深入,并进一步使各类业务创新的目标和动力日益清晰;第二,信用卡业务基于电子化的“一篮子”处理方式可以快速完成新产品向市场的投放,提高客户接收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效率,扩大了商业银行服务的影响范围;第三,信用卡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金融消费者对市场透明度和跨地域业务处理的更高要求,增加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这些业务开发模式的创新能够促使商业银行更加紧密地贴近市场,细分客户群,提高研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更多地研究和提供特色服务。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学期论文

(二)产品模式的创新。

信用卡业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化经历的周期很短,但是目前我国信用卡产品已经形成了与公共查询类、基本功能类、网上交易类、系统联通类和直接业务类等五大类金融服务紧密结合的发展态势。从这些与信用卡业务紧密结合的金融服务类别可以看出,信用卡业务作为一个整体平台能够为持卡人提供丰富的、不断发展的、综合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因此,信用卡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密集区域并不断加深居民日常生活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度,是积极应对各类挑战的重要方式。

(三)银行服务模式的创新。

商业银行提供的各类信用卡产品实际上是各类银行服务集成的平台,这一平台不仅通过与柜台服务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而且基于日益丰富的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和方式满足了更多的金融消费者的需求,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快捷、简便和多样化的服务,明显改善了以往银行业存在的业务手续繁杂、验证程序复杂、纸质交易信息留存量大和不易清理等问题。信用卡业务赋予了客户办理银行业务的自主性,扩大了客户在时间、空间和业务品种上的选择权。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在大量节约客户业务办理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各项经营成本。

五、结束语

商业银行要加大对信用卡的管理力度,坚持积极主动地构建完善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发卡行不断地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立有效的风险内控制度、树立正确风险管理理念、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以及全社会对信用卡产业相关法律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卡业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2)叶莹.论我国信用卡的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06(4)

(3)何青云.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4)(4)王慧琴.信用卡风险及其控制[J].广州农业科学.2000(4)(5)楼芳.我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的管理[J].上海金融.2004(6)[美]戴维.H.布泽尔.银行信用卡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第五篇:浅析企业业务外包风险与控制

浅析企业业务外包的风险与控制

——以物探培训中心为例

物探培训中心主要负责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员工培训项目的具体实施,履行集团公司赋予的国际化人才培训中心和物探技术培训中心职能,承担集团公司各类培训项目。为进一步做专、做强培训主营业务,优化用工模式,按照集团公司《关于促进业务外包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公司关于业务外包相关工作要求,中心将部分餐饮、住宿、会议服务、物业等项目进行了外包,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以物探培训中心业务外包工作为例,对业务外包各个环节风险及控制措施做一分析。

一、业务外包的内涵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整合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企业完成。

二、业务外包流程

业务外包流程主要包括: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审核批准、选择承包商、签订业务外包合同、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活动、业务外包过程管理、验收等环节。

如图所示。

业务外包基本流程图

三、业务外包各环节的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

(一)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

制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和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结合确定的业务外包范围,制定实施方案。

主要风险:缺乏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导致制定实施方案时无据可依;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未明确业务外包范围,可能导致有关部门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将不宜外包的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实施方案不合理、不符合生产经营实际或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业务外包失败。

主要控制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根据各类业务与核心业务的关联度、对外包业务的控制程度以及外部市场成熟度等标准,合理确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

②严格按照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同时确保方案的完整性。

③根据企业预算以及生产经营计划,对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 进行深入评估,包括选商、成本效益及风险、合同期限、外包方式、员工培训计划等,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二)审核批准

审核批准,是指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业务外包实施方案。

主要风险:审批制度不健全,导致对业务外包的审批不规范或业务外包决策出现重大疏漏,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未能对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合理审核以及做出恰当判断,导致业务外包不经济。

主要管控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的审核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查和评价外包实施方案时,应着重对比分析该项目在自营与外包情况下的风险和收益,以确定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②企业分管财务经营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对业务外包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评价,同时将方案提交领导班子研究、审批。

(三)选择承包商

选择承包商,是指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业务外包实施方案选择承包商。

主要风险:承包商不是合法设立的法人主体,缺乏应有的专业资质,从业人员也不具备应有的专业技术资格,缺乏从事相关项目的经 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甚至陷入法律纠纷;外包价格不合理,业务外包成本过高导致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存在接受商业贿赂的舞弊行为,导致相关人员涉案。

主要管控措施:

①充分调查候选承包商的合法性,是否依法成立、合法经营,是否具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和固定的办公场所;是否具有相应专业资质和技术实力(包括其从业人员的履历和专业技能);是否具有企业市场准入手续。

②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因素,对业务外包的人工成本、业务收入、人力资源等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合理确定外包价格。

③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定的程序和权限,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招投标等适当方式,择优选择承包商,避免相关人员在选择承包商过程中出现受贿和舞弊行为。

(四)签订业务外包合同

企业签订业务外包合同时,应约定业务外包的内容和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服务和质量标准,保密事项,费用结算标准和违约责任等事项。

主要风险:合同条款未能针对业务外包风险做出明确的约定,对承包方的违约责任界定不够清晰,导致合同纠纷和诉讼。

主要管控措施:

①在订立外包合同前,充分考虑、识别出业务外包方案中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合同条款予以有效规避或降低。②在合同的内容和范围方面,明确承包商提供的服务类型、数量、成本,明确界定服务的环节、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服务费用等细节。

③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方面,明确企业有权督促承包商改进服务流程和方法,承包商有义务按照合同协议规定的方式和频次,将外包实施的进度和现状告知企业,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④在合同的服务和质量标准方面,应当规定外包商应达到的最低服务标准、要求及如果未能满足标准实施的补救措施及违约责任。

⑤在合同的保密事项方面,应具体约定对于涉及本企业商业秘密的业务和事项,承包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⑥在费用结算标准方面,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

(五)组织实施业务外包

组织实施业务外包,是指企业严格按照业务外包制度、工作流程和项目实施计划,组织业务外包过程中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分配。

主要风险:组织实施业务外包的工作不充分或未落实到位,影响业务外包过程管理的有效实施,导致难以实现业务外包的目标。

主要管控措施:

①制定业务外包实施全过程的管控措施,包括落实与承包商之间的信息资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机制,确保承包商在履行合同时有章可循。

②做好与承包商的对接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确保承包商充分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同时保持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以便 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业务外包过程存在的问题。

③梳理有关工作流程,建立对应的即时监控机制,及时检查、收集、反馈业务外包实施过程的相关信息。

(六)业务外包过程管理

业务外包过程是指承包商持续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

主要风险:承包商在合同期内因市场变化等原因不能保持履约能力,无法继续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业务外包失败和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承包商出现未按照业务外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持续提供合格的服务等违约行为,导致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

①在承包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承包商的履约能力,对其履约能力进行持续评估,采取承包商动态管理方式,对承包商开展日常绩效评价和定期考核。

②建立即时监控机制,一旦发现偏离合同目标等情况,应及时要求承包商调整改进。对业务外包的各种意外情况做出充分预计,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制定临时替代方案,避免业务外包失败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而造成重大损失。

③切实加强对业务外包过程中形成的商业信息资料的管理,发现有确凿证据表明承包商存在重大违约行为,导致业务外包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及时终止合同,并指定相关部门按照法律程序向承包商索赔。

(七)验收

在业务外包合同执行完成后需要验收的,企业应当组织相关部门 或人员对完成的业务外包合同进行验收。

主要风险:验收方式与外包成果交付方式不匹配,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使验收工作流于形式,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

①根据业务外包成果交付方式,可以在整个外包过程中分阶段验收。同时根据业务外包合同的约定,结合在日常绩效评价基础上对外包业务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评价,确定验收标准。

②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如人事、财务、安全质量等相关人员,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承包商提供的服务进行全面审查和测试,确保服务符合需求,并出具验收报告。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立即报告,查明原因,视问题的严重性与承包商协商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

③根据验收结果对业务外包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做出总体评价,据此对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企业实施业务外包,不仅可以降低经营成本,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然而,由于制定和实施业务外包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仍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因此,充分考虑和分析影响业务外包的因素对利用外包优势,规避业务外包风险至关重要。

下载财政业务风险控制分析(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业务风险控制分析(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与控制

    关于信用卡管理的风险与控制 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一些专营公司,签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持有人用于购物消费、支付劳务费用,以及支取部分现金的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所谓 “信用”......

    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5篇

    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 摘要 据相关统计,商业银行发生的风险案例中,大多数都涉及到柜面业务,而且成增长趋势,这给银行带来了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所以,柜面业务的操作风险防范对商业......

    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及流程

    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方法与流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担保项目的风险控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根据公司法的......

    风险控制人员(证券、基金业务)

    风险控制人员(证券、基金业务) 职位名称 险控制部 职系 官 薪金标准 职位概要: 风险控制人员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运用有效的制度手段对金融公司或机构的整体交易运做实施......

    汽车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汽车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汽车租赁业务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质,面临各种情况的骗租风险。公司各相关应提高证件识别能力,把握客户个人信息真实程度,准确掌握客户租车的真正......

    投资公司外包业务风险控制制度

    外包业务风险控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基金托管与运营外包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

    汽车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汽车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汽车租赁业务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质,面临各种情况的骗租风险。公司各相关应提高证件识别能力,把握客户个人信息真实程度,准确掌握客户租车的真正......

    关于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分析

    关于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分析论文关键词:个人理财;风险防范;风险规避 论文摘要:在个人理财规划中,风险始终伴随左右,舒适的退休生活、孩子的教育经费、购车置房等、家庭现在与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