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5篇

时间:2019-05-12 03:0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

第一篇: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

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

摘要

据相关统计,商业银行发生的风险案例中,大多数都涉及到柜面业务,而且成增长趋势,这给银行带来了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所以,柜面业务的操作风险防范对商业银行稳定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内容展开探讨其涵义、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 柜面业务 操作风险 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涵义

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业界有很多说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人员、内部程序及系统的不完善或外部事件影响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认为:操作风险是与业务操作相关的风险,包括因业务操作失败形成的操作失败风险和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形成的操作战略风险。国际清算银行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信息系统不完善或内部失控造成损失的风险,它与人员、系统上的失败以及程序和控制不当密切相关。

二、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因操作人员在工作中操作失误而引发的操作风险。操作失误主要是指柜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责任心、对业务不熟练、基本功及业务知识不过关、工作疏忽遗漏以及偶然的误操作等原因形成失误,这在工作中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录入错误、操作错误、遗漏关键操作步骤等情况,如金额输入错误,客户名称录入错误、业务操作反方向、业务交易代码记错、使用交易错误、弄错借贷方向等差错,这类风险事件通常有更正的措施,且因为没有主观隐蔽性,通常较容易被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发现而及时得以纠正和控制,使风险事件得以制止,损失得以挽回或减轻。

(二)因操作人员主观违规引发的操作风险。主观违规是指操作人员在熟知操作流程及相关制度的情况下,因内外部各种因素,不按规章流程操作,致使风险发生。

(三)因欺诈引发的操作风险。欺诈可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内外勾结等情况,因欺诈引发的操作风险常常会导致较为恶劣的金融案件,无论是工作人员主观作案,还是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接触犯罪分子,在威逼或利诱的情形下内外勾结作案,亦或是犯罪分子熟知银行业务和操作程序,利用银行风险漏洞,或利用风险防范意识和经验不足的新员工作案,都会给银行、客户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银行、客户的资金安全及银行声誉。

三、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人员管理失效,造成风险隐患。

(1)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压力较大,岗位制约失效。第一,有些商业银行因节省人力成本考虑,往往以最低配置来配备人员,较繁忙的网点柜员工作压力较大,长时间疲劳操作,就容易因疏忽、主观省略、误操作等引起风险事件。第二,人员配备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地岗位制约,部分网点存在混岗兼职现象,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2)员工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不到位。一是对新柜员培训周期较短,常常以老柜员带新柜员的方式代替系统培训,把老柜员的习惯性做法当作制度来执行,更无法准确地判断业务的风险点,存在风险防范盲区。二是对新业务培训不及时,柜员难以立刻适应新业务,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3)人员轮岗频率不合理,容易引发操作风险。一是轮岗流于形式,以带班检查、强制休假或内部调剂等方式代替轮岗,未能发挥轮岗防范风险的实际意义,二是轮岗过于频繁,员工频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客户和业务特点,这样不利于管理上的稳定和业务上的发展。

(4)人员激励措施不足。对柜员重惩罚、轻奖励,柜员长期精神压力较大,工作积极性不高,并且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低级错误屡犯屡错,屡错屡犯,形成恶性循环。

(二)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在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因制度缺陷引发操作风险。如新产品出现后,业务流程需优化再造,相应的规章制度需要同时跟进,但是商业银行因市场竞争的需要,往往过早地开展业务,而制度建设和柜员培训及考核相对滞后,在衔接期间因柜员未能马上适应新业务容易引发操作风险。

(三)经营管理导向问题引发操作风险。随着商业银行由经营型向创收型转变,很多分支机构过于追求业务量和营销指标的增长,而忽视了“内控优先,审慎经营”的理念,忽视了操作风险的防范。

(四)系统升级与业务发展速度、制度建设的契合度不够,操作系统不稳定,科技设备落后,从而形成操作风险。

(五)执行力不足引发操作风险。一是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足。二是对风险防范的执行力不足,表现在没有将风险防范时时刻刻挂于心中,马虎大意,或心存侥幸。

四、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要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框架下,建立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把操作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工作纳入操作风险文化建设规划。要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理念推广。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在加强操作风险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层级、部门职能人员开展操作风险识别、分析、度量和控制培训,提高全员操作风险意识。要引导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倡导诚信经营、合规经营、稳健经营,树立“控制风险也是创造效益”的意识,推进内部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建设。

(二)完善操作风险内控体系。再造柜面交易操作风险控制流程,强化事前控制,优化事中控制,合理进行事后控制,实现“前、中、后”全程均衡管理。建立严密分级授权体系,建立机构和岗位操作风险评价机制,区分风险度和管理目标,对不同业务进行不同层次的业务授权,确保内控涵盖内部治理和经营活动的各个层级和各个环节。结合业务发展变化和管理要求对相应制度及时做好制度梳理工作,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增强制度的有效性。要加强创新业务和产品的风险管理,配套制定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效评估和防范新业务和新产品的风险。

(三)加强员工管理。要建立操作风险内控激励机制,实现责任与激励的平衡,合理计量合规价值创造,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业务培训,针对制度、业务、流程特点开展培训,保证柜面人员熟悉制度要求、业务操作和风险要点。营造合规文化氛围,加强包括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等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坚持人本思想,实行科学管理、人文管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通过定期对员工行为排查,达到了解员工的目的。

(四)加快推进新技术应用。要建立先进的业务处理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提升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业务监测、数据分析、风险定位与风险度评估的自动化处理,实现以风险度为依据的风控资源的投入,高风险高密度监控,低风险低密度监控,有效提高操作风险事后监督效能。提高柜面操作风险的技防水平,配备点钞机、票据鉴别仪、柜员身份指纹认证仪、居民身份证验证等必要结算器具,推行电子印鉴、支付密码等系统,加强柜台业务处理的事前、事中控制,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发生。参考文献:

[1]李世宏,建行基层行整治柜面业务多发问题的对策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1,(7).[2]毛志明,万瑜,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防范柜面操作风险探析[j].甘肃金融,2012,(5).[3]郭浩达,罗永宁,商业银行运营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第二篇:内控经验交流之银行柜面业务风险及其控制

内控经验交流之银行柜面业务风险及其控制

从复杂性和现实性来看,银行柜面业务已成为风险集聚的“洼地”和源头;从重要性和必要性来看,柜面业务风险已然成为风险控制的重要对象。柜面业务风险的性质不同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或信用风险,前者属于操作风险的主要内容,属于纯粹的“无益且有害”风险成本;后者多来自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存在着风险和收益的对偶性和因应关系。

形成柜面业务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临柜人员的业务操作不当、对相关管理规定的执行力度不强、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淡薄等原因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人为性风险。柜面业务涉及的种类多样,风险覆盖面大,近来银行系统柜面风险所引发的案件层出不穷,涉案的金额也越来越大,给柜员及客户均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或损失,并随时可能演化成危害银行信用和品牌的舆情风险和声誉风险。

如何做好柜面业务风险控制和管理?

目前银行的内控管理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层次,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风险防范体系。从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现实和管理趋势来看,柜面业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事前管理,将风险管理的控制点前移。前移风险关口,就是从源头抓管理,风险控制的关键点要向前移,风险控制的时间点要向前移,最大程度的控制风险的传递和差变,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运用业务流程局部上的“加减法”,带来内控管理全局上的“乘法效应”。

如何做好柜面业务风险的关口前移?

追本溯源,通过问题因素分析来看,既然柜面业务处理的主体是人,柜面业务风险绝大多数都是人为性风险,那么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或许能够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们面临的现实是:

(一)、由于业务量日趋增多,业务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大,多数员工都是被动地执行相关规定和制度,主观上没有牢固树立起“自我保护”的风险意识、“重任在我”的责任意识和“由点到面”的全局意识。

(二)、随着银行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出现,银行业务数据、业务流程管理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交易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不断膨胀,基层机构员工

难以把握业务操作中风险控制的重点、难点,业务操作人员难以识别风险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三)、外部环境变化巨大,业务操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和合规知识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

有的放矢,相应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来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从员工风险意识、风险态度和风险判断能力这三个角度改善风险控制的效能+。

一是培育良好积极向上的风险文化氛围,让风险意识根植于员工的心里,“内化于心,外形于形,固化于制”。

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激发员工热爱工作和生活的热情。通过不断的思想强化和教育,强调风险带来的巨大的危害性,提高员工对风险的敏感性。注重员工长远的人生规划和发展,切实站在一线员工的立场上,考虑员工的各方面需求,关心员工,爱护员工,温暖员工,使员工不但从表象上更应从思想和情感上真正认同中国银行的风险文化和企业文化。

二是将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节点在众多业务制度之中进行标识和区分,梳理关键风险点,明确风险控制措施。

柜面业务风险引发的许多案例都具有高度重复性,属于“屡犯屡查,屡禁不止”类型,因此有必要对关键风险节点进行标识和区分。以业务操作流程为线索,梳理排查易导致风险损失,或对造成损失有显著影响的关键业务环节中的重要风险点,对员工实施相关培训,提高员工风险判断和处理能力。

有效引导员工去主动学习,唤醒员工的求知热情,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落实成日常管理中的常态。

三是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背景,前瞻性地加强银行柜面人员在法律知识和监管合规方面知识的储备。

从宏观上看银行面临着愈来愈紧的监管和合规环境,从微观上看银行大力发展基金、保险等代理业务是总体的趋势方向。为有效防范现时和以后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加强银行柜面人员在法律法规和监管合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已是时之所需、势之使然。

除以上三点以外,还要充分利用自助设备、网上银行的优势,有效分流柜面客户群体,缓解柜面的业务风险压力;各个银行网点之间也要不吝资源共享,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

第三篇:浅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

浅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的风险管理,从风险的特点入手,对目前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继而提出提升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 特点 因素 措施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网点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针对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一方面可以有效识别产生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管理漏洞和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问题因素分析,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特点

1.因素的不确定性

形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有的是由于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有的是由于柜面人员风险意识和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因素的不确定性无疑对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防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危害的严重性

由于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涉及的种类多样,风险覆盖面大,是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因商业银行柜面风险所引发的案件层出不穷,涉案的金额也越来越大,给社会、金融行业、柜员及客户均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或损失。从某商业银行一级分行组织的全行依法合规业务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业务数量达20278笔,涉及柜面业务的问题有14480笔,占总数的71.4%。

3.风险的隐蔽性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涉及种类广、业务量大,因此其风险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账户的开销、现金的存取、支付结算业务的清算,任何的管理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风险的隐蔽性往往在于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环节才被重视,才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弥补漏洞。例如:出现临柜柜员私自授受特殊业务的风险,银行柜面业务管理设置了授权交易;出现因柜员岗位职责不清所造成的风险,银行规定了严格的柜员岗位不相容制度要求。

4.收益的无果性

一般而言,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具有相关性。收益越大,风险也随之加大。然而商业银行柜面风险却违背了此规律,因为它并不能给商业银行或客户创造相应的收益。

5.风险的人为性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通常不是由于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或信用风险所造成,而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柜面管理体制不严谨、柜面临柜人员的业务操作不当、对相关管理规定的执行力度不强等原因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人为风险。

二、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1.管理制度的盲目和波动易造成管理指示不明

我国商业银行柜面管理规章制度随着柜面业务的调整和拓展经常做补充和修正。从原则而言,规章制度是轴线,业务围绕制度的要求而开展。管理制度的制定不能是随机或盲目的,而应该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背景,前瞻性地关注银行柜面业务的拓展渠道和发展方向,在人员培养、客户需要、业务拓新、风险隐患等问题上做充足的准备。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柜面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建设明显不足,缺乏前瞻性和统筹性。以办理代理业务来说,商业银行还不能从大局中较好地把握代理业务的总体发展趋向,缺乏宏观领域的对应风险管理手段,继而不能很好地在微观层面上做具体而细致的管理制度设计,包括决策、执行、处理及反馈等。商业银行的制度往往是跟着业务后面走,开发一项业务补充一项管理制度,新的柜面风险出现才调整原有的管理条例。再比如,目前商业银行柜面管理制度对一些业务收费标准没有出台统一的规定,致使各家商业银行各自为政,在具体的操作中不能划一;部分管理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行性,以致造成柜面操作人员被动违反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的盲目性和频繁波动极易造成操作者的执行意志不明,对业务规范模棱两可,难以领悟其宗旨。

造成以上管理盲区的主要原因在于:(1)激烈竞争促使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业务,但配套的风险管理保障没有跟上;(2)宏观经济管理机构相关的管理制度缺乏。

2.柜面操作人员的鉴别风险意识与抵抗风险能力不足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的主体是银行柜员。银行柜员的鉴别风险意识与抵抗风险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柜面风险的发生概率。总体来说,柜员的鉴别风险意识和抵抗风险能力主要集中在对业务操作过程的整体把握,而或多或少忽略业务自身的要求和特点。打个比方,柜员在办理客户挂失业务时,关注的是客户挂失身份是否真实、挂失条件是否具备等因素,很少考虑挂失原因是否合理或挂失处理结果是否符合常规。殊不知,一些违反常规的业务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隐患。柜员对柜面业务的风险意识、风险态度、风险能力及所采取的手段都直接影响到业务的最终成效。另外,在一些柜面业务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许多柜员往往明知相关的制度规定,而实际操作却背道而驰:虚假交易时有发生;对资金长款、短款进行违规处理;空白重要凭证领用及签发简约操作等等。

产生如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1)银行对员工的柜面业务风险识别和防范的相关教育和学习还很苍白,没有把风险的危害性宣传到位,致使许多员工对柜面风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2)银行关于柜面风险的奖惩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实,造成执行制度与否一个样,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规避风险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在银行追求效益的利益驱动下,银行柜员每天都处于高压的劳动强度和繁琐的柜面操作流程中,其鉴别风险意识和抵抗风险能力已残留得弱不禁风。

3.风险管理手段与柜面业务需求不吻合目前商业银行实施的一些柜面风险管理手段与柜面的业务需求、业务操作特点吻合度不高。例如,银行要求网点内部的款项调剂要加盖出入库单,但是柜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款项之间的调剂发生频繁,繁琐的款项调剂手续消耗了柜员许多的精力和时间。又如,商业银行为了加强内控管理,设置临柜柜员和主管柜员等不同岗位,要求临柜柜员一旦遇到特殊业务时,需要经主管柜员的授权才能处理该业务。然而,在实际的柜面业务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临柜柜员业务量繁重,授权主管柜员却闲置无事。人员设置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减缓了业务风险而是增大了风险的隐患。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1)银行柜面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没有切实考虑到一线柜员的具体工作特点和工作需要,使得有些管理制度反而成为办理柜面业务的绊脚石;(2)银行柜面风险管理手段有些还没有抓住风险的实质,繁琐并不代表严谨。如何在效率与效果中寻找平衡点也是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关注的内容。

4.风险管理信息的不对称

要想做好柜面业务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首先要对柜面的业务风险信息有一个全面、准确地把握,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但是目前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以代理业务为典型,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均承担大量的代理基金、代理保险等业务,打破原有的吸储者和放贷者的角色,兼职为各项代理业务的“代言人”。就银行而言,通过开办代理业务,收取相关的手续费,扩大知名度,实为一举两得。然而,在获利的同时,商业银行或多或少忽视对被代理单位相关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风险管理信息的不对称容易造成被代理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对银行和客户片面夸大其收益。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易将银行作为代理业务的风险最终承担者。这无疑会增加银行柜面业务的潜在风险。

引发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1)宏观调控领域还没有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使得不同的金融机构各自为政,造成风险信息阻塞;(2)商业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代理与被代理机构就柜面代理业务的风险状况、风险承担等信息没有做到完全的市场化,透明度不高。

三、探究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1.以人文本,从源头抓管理

人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执行者,从源头抓管理,即要做好管理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全方位工作。(1)商业银行柜面风险管理要走出以往制度只约束基层柜员的方式,把评定和审核的范围扩大到单位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层面。一旦一线岗位出现柜面风险,要层层分摊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把制度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从上层领导开始全员注重柜面风险隐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2)关注员工的自身利益,尊重员工,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切实站在一线员工的立场上,考虑员工的各方面需求。银行要抛开只讲效益不要质量的做法,注重员工长远人生规划和发展,通过组织各项学习和竞赛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员工识别柜面风险的意识和抵抗柜面风险的能力。(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机制。对违规违纪现象既要加大惩处力度,同时也要建立柜员风险补偿制度,平衡

激励与约束机制。(4)银行还要加大网上银行与电子银行的安全管理,为柜面客户的分流创造条件和环境,缓解柜面操作人员的业务量和工作强度,便于其集中精力做好柜面风险的控制。

2.加强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商业银行要加强柜面风险管理的力度,对柜面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严格要求不相容岗位职责相互分离;柜员的权限卡要按照事权进行划分;对各项业务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按流程规定办理;加强对授权业务的管理与审核;对违规违纪现象及时处理。

(2)按照“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前后台相分离”的原则,整合并加强事后监督职能部门的功能,努力做到监测动态、发现疑点、及时处理的一条龙管理方式;对二级分行全辖营业网点需要集中处理的资金汇划、票据交换资金清算、跨行业务清算等,都由二级分行会计业务处理中心集中处理,统一管理。

(3)建立健全柜面业务考核考评系统。针对网点、柜员的柜面风险控制管理、风险防范措施和效果等进行及时的跟踪考核,把柜员的业务量、营销业绩与风险管理业绩作为综合考评的依据,并把此依据与柜员的个人奖励与岗位提升挂钩。

3.借助高科技手段,完善管理方法

借助于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商业银行柜面业务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无疑也会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比如,打破以往人工鉴别客户身份的方式,代之以身份鉴别仪、电子验印技术等,极大地提高了鉴别的准确率和时效;又如,柜员的签到由以前的权限卡签到发展为目前的指纹签到,提高了柜员操作的安全性。

(1)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的管理方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对柜员的业务操作流程、业务处理方法等进行及时的考核与鉴定。

(2)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的优势,加快业务的受理速度,有效分流柜面客户群体,缓解柜面的业务风险压力。

(3)商业银行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风险监控与预警系统,能够对所收集的柜面业务信息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和业务监测,改进监控的质量。

4.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规避柜面业务风险

行业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有助于银行了解行业间的发展动态和风险因素,了解柜面业务的操作流程和风险隐患,了解客户群体的信息,以及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

(1)打通银行业之间的信息阻碍,建立共享资源库;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源库掌握柜面业务的开展情况及客户的各项信息。

(2)加强与行业及客户之间的关系维护,建立柜面业务跟踪分析、客户意见定期回访、产品营销反馈等信息资源库;加强银企之间的信息互通,真正建立银企风险联防机制。

银行柜台业务一般不难,但是需要细心、谨慎、耐心的,小心行得万年船。

第四篇:6月份柜面业务风险分析报告

锦州分行六月份柜面业务风险分析报告

省行:

为更好地落实省行关于防范对公柜面风险,提高我行会计核算质量,保证对公会计柜台安全正常运行,促进我行柜面业务检查工作的有效开展,6月份我部主要对柜面业务进行了以下的工作:

一、按照省行下发的《关于开展上门服务合规性检查的通知》对上门服务进行检查。

二、6月初我部制定了检查提纲,主要对以下工作进行检查:

1.现金、重空检查。

2.大额资金滚动排查。

3.录像检查。

三、从本月的检查中看,我行有两家机构办理上门送款业务,两家机构办理上门收款业务,主要的检查情况及存在问题如下:

(一)上门收款业务

我行上门收款业务客户为省行重点客户,按照要求由营

运管理部集中进行管理,完全符合制度规定。

(二)上门送款业务

1.网点办理上门服务业务经过上级行审批同意,审批流程合规;《上门服务协议书》中关键要素填写完整、合规。

2.上门服务人员资质及岗位制约设置合规,但通过抽查上门送款登记簿发现有一家机构由于当天人员紧张,临时由一名非持证人员顶替办理双人上门送款业务。针对此问题已严令该机构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3.网点上门服务业务重点操作环节合规,但通过抽查上门送款登记簿发现有一家机构个别时间存在虽为双人上门送款但为单人签字现象,已要求其进行补签并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4.对账方面,我行两户上门送款客户账户,其中一户设置为重点对账,每月进行一次对账;另一户设置为按半年期对账,主要由于此户为零余额户,日终款项全部从账户划出,账户内无余额。

四、从各支行自查情况看,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自查:结算账户CCBS系统与人行系统核查、柜员权限、对账户资料的整理、更新情况进行自查、对柜员办理业务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查、重空及印鉴卡管理、对汇票底卡进行核对检查、大额支付款项的管理、对反洗钱数据录入进行检查、核对睡眠户印鉴卡及登记簿等。从自查结果看,已近企业年检

终了,但个别行年检资料的回收工作还未大力的开展,已要求其加快收回的力度;个别行存在参与综合柜员制轮岗人员岗位权限调整不及时的情况,已于自查发现后进行了整改,此类问题在今后的工作坚决杜绝。

锦州分行资金结算部2011-6-22

第五篇:柜面业务风险防控及成因

浅谈 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及其防控

操作风险的提出虽由来已久,但一直作为“其它”风险而被所考虑,直到2004年巴塞尔协议Ⅱ创造性的提出了操作风险的重要性,将操作风险作为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并列的三大风险之一。巴塞尔协议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力或过失,人员或系统问题和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将法律风险包含在内,但排除了策略风险和信誉风险。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内部操作,内部操作常常就是银行及其员工的作为或不作为,银行能够也应该对其施加影响;

2、重视概念中的过程导向;

3、人员和人员失误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人员失误不包括由于个人利益和知识不足的失误;

4、外部事件是指自然、政治或军事事件,技术设施的缺陷,以及法律、税收和监管方面的变化;

5、内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作为操作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巴塞尔协议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为准则,结合兰溪合行柜面业务差错现状,分析兰溪合行柜面业务的风险成因,并提出相关防控建议。

一、兰溪合行2015年柜面业务差错概况

2015年,全行共办理会计业务624.15万笔,平均差错率为1.03‰,较2014年上升。从各个月份来看,全行会计业务办理总量较为稳定,但差错率波动较大,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兰溪合行的整体差错率水平。

(一)兰溪合行全年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兰溪合行全年全行共办理会计业务624.15万笔,较2014年增加了7.03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各项业务量依然呈现季节性特征,即2015年春节前后一月到三月份达到业务高峰,全行共办理业务笔数分别达到59.32、57.60和60.02万笔,而往常的淡季月份,即六到十一月份全行业务总量均保持在46万笔上下。整体而言,全行业务总量基本稳定,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二)柜面业务差错率呈现不稳定性特征

从全行整体来看,业务差错率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与业务总量的稳健发展趋势存在较大的背离,说明全行柜面业务差错率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处于业务淡季的八到十月份,其平均差错率反而上升并达到顶峰。

(三)柜面业务差错率集中度较高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全行发生差错涉及相关经办人员251人,发出差错通知单约7964笔,平均差错量为31笔/人,但差错量最多的前二十名以及前十名人员差错量显著高于平均水平。据计算,差错量最多的前二十名人员差错量之和占总差错笔数的20.316%,差错量最多的前十名人员差错量之和占总差错笔数的10.597%。

(四)三大类型业务差错屡见不鲜

业务差错的防范旨在规避潜在风险的发生,其中,票据结算类、存取款业务及特殊业务三大类型业务差错常常蕴含着较大的风险,需要经办人员严防避错,但就2015各月份的业务差错情况而言,三大类型业务差错屡见不鲜。票据结算类常见差错主要有违规转移票据权利和受理无效票据,存取款业务差错主要有客户填写凭证要素与电脑打印信息不符、无折存款使用免填单等,特殊业务差错主要有挂失手续不规范、法院查询、冻结解冻、扣划业务不规范、抹账处理不规范等几类,基于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将部分业务类型差错笔数统计如下。

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分析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是指银行网点为客户办理账户开户、销户、现金存取、特殊业务、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柜面业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严谨、合规的业务操作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中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就是降低乃至规避业务差错,以保护合行自身的利益和信誉。基于兰溪合行2015年柜面业务差错现状,并以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为准则,我们认为兰溪合行柜面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意识淡薄,合规操作的理念未成型。兰溪合行在柜面业务淡季时差错率反而有所反弹甚至达到顶峰的事实,虽存在事后监督中心加强严格审核的因素,也从侧面反映出柜面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合规操作理念未深入人心。部分柜员在业务淡季时反而降低了警惕性,麻痹大意,要素审核不仔细,还有部分员工甚至明知是差错,并且能够及时整改,却以“麻烦”、“不严重”、“最多告知”的侥幸心理放任业务差错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写金额不符或不规范,支票出票日期错误,无折存款户名或金额有误等这种由要素审核不仔细或审核流于形式的不作为,在业务流程中缺乏自身对差错的防控意识,不重视过程导向的重要性,其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相关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合规理念不深厚,从而最终导致人员的失误,造成风险产生,损害合行利益和信誉。例如,如2015年5月15日,某支行受理出票人甲,收款人乙的转账支票,支票大写金额为8308.48元,客户账转出8380.48元与支票金额不符。

分析:根据《票据法》第57条之规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应当自行承担责任”。若银行未及时发现差错而受理了无效票据,一旦形成法律纠纷,付款或代理付款银行将承担全部损失,易使银行陷入经济纠纷的漩涡,埋下较大的风险隐患。

2、业务素质不强,学业务的意愿不够。由于银行系统优化较快,制度更新较多,随着新业务不断推出,柜面人员因年龄、教育程度、接受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而新职工又不熟悉流程规章,对特殊业务操作掌握不够,形成因不知而犯错。柜面业务差错率集中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点。例如:2015年6月25日某支行办理财政局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罚没款专户现金缴款业务,金额为37500元,未通过中间业务菜单入账。

分析:中间业务给金额机构创造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并没有在会计报告上反映出来。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之八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对代理资金支付进行审查和管理,按照代理协议的约定办理资金划转手续。”银行未按代理协议流程办理,容易造成代理资金被挤占挪用,形成风险资产。

3、责任心不强,细心度不高。责任心不强,细心度不高,一般是伴随着风险意识不强,合规理念不深厚而存在。柜员在受理票证时,未仔细严格审查票证要素,以习惯代替制度;记账时,也只简单查看相关要素,或仅凭记忆经验进行操作;复核时,简单参照票证背面打印信息,未尽要素审核的责任;授权时,只停留于屏幕或票证表面,甚至流于形式,形成因“粗心大意而犯错”。例如:2015年11月4日,某支行营业部办理转账业务,客户填写的付款人(为另一客户)账号与实际转出账号不符。2015年10月25日,某支行柜员办理改密业务,客户填写账号为有效账号,但柜员将另一账号进行了改密。

分析: 原始凭证是银行记账的重要依据,柜员必须核对相关要素的一致性,合规性后方可入账。临柜中很多柜员一拿到凭证就马上记账,之后也不复核,这就很容易造成差错,轻者影响客户资金使用,重者银行将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严重影响银行声誉。所以柜员对所受理的每一笔业务的类型、审查的要素、账务处理的程序等都要作出明确判断,按规定操作,这样才能减少继而杜绝此类差错的发生。

4、内控氛围欠佳,内控机制还不完善。兰溪合行不论在员工思想意识上,还是在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上,都缺乏形成良好内控氛围的因素,随着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综合业务处理,电子银行等的广泛应用、推广,使柜面业务程序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应的内控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提高柜面业务风险防控力的几点建议 基于本文从柜面业务差错角度分析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下面我们将从降低柜面业务差错率的角度对提高柜面业务风险防控水平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业务综合培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1、要加强临柜人员对《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和《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综合业务系统操行规程》等法律法规、基本制度文件、操作规程,服务制度规范的学习,必须做到对新业务、新制度、新办法等应知应会。对手工流程进行实际的、完整的、严格的重点培训,并强化对业务的风险提示。对新职工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要全面揭示风险点所在。通过不断努力,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

2、通过晨会、周会以及会计主管例会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柜面人员尤其是新员工对银行账务核算内容、原理不能很好掌握,学习业务只是硬性记忆操作码,风险点不能全面掌握。同时,由于制度的宽泛性,很难对每笔业务做出详细规定,员工在执行中特别是遇到比较特殊的业务,会有无可适从之感,针对业务中的一些难点疑点,我们可以在晨会、周会,会计主管例会中提出,通过讨论交流,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

(二)强化人为因素操作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1、针对违规操作风险特点,风险管理应从产生的原因、分布的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有效管理,杜绝违规型操作风险的发生。首先加强员工压力管理和情绪管理,做好绩效考评、劳动考核方式的解释工作,不断提高考评考核制度的科学性。其次,深入了解柜员思想动态并引导柜员办理业务时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对自己经办的业务要细心,对接收会计凭证审核要做到速度快、要素全、质量高,在处理账务前把凭证要素审核齐全。在核对日终流水时进行换人勾对,对会计凭证进行再审核,这样能有效防止出现缺少短缺及要素不全等差错。

2、建立业务量、核算质量长效考核机制。对业务量大,核算水平较高的柜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反之,进行经济处罚和扣减违规积分。处罚标准要适当,太高致难以承受会造成柜员心理负担,影响工作积极性,处罚标准过低,又不能起到震慑作用。只有措施到位了,降低会计凭证差错率的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3、建立柜面岗位责任制度,将各员工每日查出的差错与薪酬考核及绩效挂钩,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不能因追求业务量而忽视柜面风险。同时要加大执行检查力度,对违反规章操作行为进行处罚。

(三)严格流程管理,加强执行力度

1、严格业务流程管理,切实发挥流程管控作用。特别在实行综合柜员制和单收单付制后,要真正发挥其中交易受理、记账、复核等业务流程对风险的管控作用。对开办的新业务,应制度先行,建立风险管理策略。

2、要加强授权管理,发挥授权在交易过程中的监督和防控作用。在实行授权交易过程中,授权业务要切实做到认真审核凭证要素、如实核对屏幕输入内容及入账的打印信息。但事实上,在事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差错,大部分都有授权人,往往是经手人越多的业务反而越容易形成差错,说明授权流于形式,从而完全丧失了授权的意义所在。因此,为筑稳“第二道防线”,还必须加强授权管理。

3、要充分发挥网点主管对重要业务再审核的中坚作用。一般来说,大额和重点交易的凭证都需要分级授权审批,网点主管应在审批和上报审批环节中强化对交易关联凭证的审核,发挥凭证上交前最后“过滤器”作用。

(四)加快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建立和完善

建立和完善先进的业务处理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提升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事前不相容岗位的制约、实时交易控制、实时业务监测、深度数据分析。结合风险预警系统,对产生的预警项目进行风险定位和评估,有效提高风险的事后监督效能。

(五)加快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

制度是约束柜员违规操作的强有力工具。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内控氛围,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各种专业和兼职的内控组织,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领导,增强整体控制能力。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开展内控工作的环境,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要注重培育员工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使全体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开展柜面业务风险内部控制酿造良好的人文控制环境。其次,要建立、完善柜面业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随着兰溪合行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综合业务处理,电子银行等的广泛应用、推广,使柜面业务程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管理的滞后和改革中的问题探索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些新业务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工作程序和制度规范,在柜面业务处理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等都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柜面业务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在制度上减少柜面业务差错的发生。

下载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培训心得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培训心得 在银行这个具有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里,柜面业务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个风险高发环节,一旦出现差错,小则带来柜员个人损失,大则会直接影响到银......

    柜面业务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柜面业务安全风险防范对策近年来,随着营业机构扁平化管理和直管网点的设立,管理半径大大缩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个人银行业务得以迅速发展。但柜面业务安全风险事件屡有发生,主要......

    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心得

    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心得 陈惠芬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银行柜面的操作风险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业......

    浅析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控

    浅析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控 银行,从诞生那日起,便伴随着风险存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管理银行就是管理风险。按照属性和性质,银行的风险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

    亮剑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

    亮剑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当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工行、中行上市之辉煌,农行股改之如火如荼、邮储银行之横空出世时,却也不能忽视银行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柜台。事实......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及对策(五篇材料)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及对策柜面服务是为个人客户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产品服务、信用服务的重要场所。银行在提供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风险。笔者在实践工作中粗......

    银行柜面业务差错分析及风险防范

    银行柜面业务差错分析及风险防范 本机构在2013年四季度发生柜面业务差错三笔,分别为: 一、 办理银行卡销卡后误将销卡后的银行卡归还客户,造成凭证缺失于次日找回。 二、 办理......

    浅析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控

    浅析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控银行,从诞生那日起,便伴随着风险存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管理银行就是管理风险。按照属性和性质,银行的风险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