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三权分立看公司的治理结构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三权分立看公司的治理结构
作者:李映辉 穆南竹 夏长青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7期
[摘要]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从其运作的效率及效果来看,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文章试图分析这一权力分立和制衡的模式,对现行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三权分立;治理结构;制衡;分权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从公司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
本文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高度来把握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变化,进而归结到根本性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当前我们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过程,如果不从根本上把握公司法人治理的内在逻辑,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在其架构下运行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一切管理活动也就难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或称公司治理结构(STRUCTRURE)、公司治理系统(SESTEM)、公司治理机制(MECHANISM),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系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它涉及到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内容。简单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
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公司治理的逻辑变了,或者说公司的目标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必然要相应变化,也就是作为财务运行驱动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相应变化。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将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南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正确认识公司治理的逻辑,进而科学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遁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公司治理结构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一个关于公司战略导向的概念。尽管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差异但最近20年来人们在对西方大公司的研究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
目前,西方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有美国式、日本式和德国式等,各种模式的特点也广受关注,本文不再赘述。但如果仅仅从这种经验的角度去认识公司治理结构,则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也难以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激励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目标。但公司的目标,也就是进行财务决策时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还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上,遵循不同的逻辑,将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角度来说,前者不妨称之为“股东至上”模式,后者或可叫“共同治理”模式。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只为股东(SHEAREHOLERS)的利益服务,还是为全体利益相关者(INTEREST GROUOpS)或当事人(STAKEHOLDERS)的利益服务。
“股东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广泛流行于西方国家。在这样一种治理逻辑下,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人力资本则利小势微,获得授权的经营者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控制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因而这种治理结构的出发点是,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如何设置一个最优的可以对经营者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机制,使其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努力工作。但是,由于经营者有着不同于所有者的独立利益目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在获取企业控制权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其自由处置行为往往有损于股东利益。至于债权人、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因在企业中的“声音”弱小,相应的权益自然也难以得到保护,这样就为经营者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环境。为了克服这种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就需要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扬弃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唯一地追求所有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张由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而企业的效率则需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上之上。在这样一种新的公司治理逻辑上,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要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强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具体来说,在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以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这样的公司治理逻辑就是“共同治理”模式。
企业还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作的集合,其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相互依赖,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为了保护依赖性资源免于受损,团队成员只有缔结长期合约,以确保一个可预期的利益补偿。而这种多边式的合作模式即共同治理恰恰有助于保持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从而逐步成为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抉择。
二
我国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始终是改进和完善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即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政府拥有经营者任免权,控制企业的重大决策,监督经营者的行为等。可见,所有者利益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成了企业制度效率的基本标准。这样的改革思路大致可以称得上是“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
在这样的治理逻辑下,我国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过程就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的放权让利以及放权以后对经营者的监控过程。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在设置公司治理结构时也是按照股东资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设置激励约束机制。但是,由于政府远在企业之外行使所有者职能,企业内并无所有者代表,不仅激励和约束机制最终难以形成,而且国有资本和政府权力的结合使得经营者可以随意剥夺其他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企业职工应有的参与决策权、监督权也往往因职工代表大会流于形式而难以实际发挥作用。由于国有企业这种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并没有解决关键的所有者被架空、国有资产受到侵蚀的事例比比皆是,股东权益受到损害的非正常行为屡屡出现。
党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要确保出资人到位。”这为了解决公有制经济下独特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创造了条件。但要落实这一重要文献精神,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因经营者滥用权力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还必须转变企业治理的思路,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共同治理”逻辑。
事实上,我国在“共同治理”方面已有诸多实践,如在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引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债权人参与企业行为的监控,实行利润分享制度和员工持股制度等。我国《公司法》还明确规定监事会中应有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公司研究决定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但是,在我国将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时,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改制过程并没有按规范进行运作,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如有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在避免领导层内部矛盾的同时放弃了制衡;有的董事会成员与经理成员高重合,为内部人控制敞开方便之门;有的对董事会集体决策、个人负责的议事规则不以为然。严格的信托责任制度未能形成等。有些做法连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要求都未能达到,更不用说长期以来就被忽视的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平等问题了。
三
1998年4月,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以根据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来制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性准则。1999年5月,OECD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其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它是第一个政府间为公司治理结构开发出的一套国际标准,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该原则旨在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框架提供参考,也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参与者提供指导,它代表了OECD成员国对于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共同基础的基本考虑,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维护股东的权利;
2、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保包括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果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
3、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
4、治理结构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5、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以上几点是关于公司治理结构最为核心的要素。尽管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单一的模式,但有关国家的实践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具备某些共同要素。这些原则就是建立在包容现有各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共同要素之上的。由于该原则考虑到各个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认识到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利益相关者协同作用的结果,是来自不同资源提供特别是包括职工在内的贡献。因此,如果这些通用原则也可以叫作“模式”的话,从逻辑上判断,我们大致可以称为“共同治理”模式。
现代公司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中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得单个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共同治理的逻辑正是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应将公司的适应性能力视作自身利益的源泉,进而发展到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制约。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符合契约主体机会平等的基本思想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
作为企业赖以运行的经济环境的一个最直接部分,治理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目标,并提供了实现目标和监督运营的手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当然也是由治理结构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能适时调整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运行机制就不可能合理,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
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财富。也就是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因素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从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与本世纪50年代以前在西方根深蒂固的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由于它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有其积极的内涵。第一,对于额外的风险,要求有更高的预期收益补偿,忽略风险的差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第二,对于相同的投资报酬,现金流入越早其价值越大,忽略现金流入时间的判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第三,当公司可以通过一项新的投资提高盈利水平时,如果公司的股东用同样的资金在另一项风险相同的投资中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那么只要从股东的利益出发,公司的经营者就会投资于收益更高的项目。可见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相比,优点甚为明显:综合地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公司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不仅要提高公司利润,还要权衡股东资金的机会成本,不能因忽视相对比较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显而易见,由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所决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则强调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在共同治理的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由于企业价值的大小可以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预期报酬(或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来表示,而折现率又与企业风险相适应,因而只有在风险和报酬实现较好的均衡时企业价值才能达到最大。
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第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政策的变化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此外,还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显然,从经营者理财来说,以上利益相关者都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表决决定企业重大经理;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了人力资本必然要求合理的报酬;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害一方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诸如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职工怠工、政府罚税等不利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了企业的价值。
五
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因而也应享受因经营发展带来的全部税后收益,即股东持有剩余要求权。与债权人和职工相比,由于股东承担的义务、风险最大,从而享受的权利、报酬也应最大,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实际上,现代企业不只是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不能只强调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只强调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不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债权人,由于现代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而使负债率大大提高,他们实际上已变成与股东共同承担着财务风险;至于企业职工,由于简单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复杂的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他们向企业投入了大量专用性人力资本,一旦企业亏损或倒闭,不仅面临投资损失,甚至会危及自己及家人的生存。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真正在企业中倾注心血的其实还是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而许多物质资本所有者作为公司的股东常常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投机者”的角色,他们只关心市场上资本价差所蕴含的套利机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在意。如果投资的企业业绩不佳甚至破产,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用脚来投票”,从而解除相关的利益关系。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和发展,物质资本所有者,而且这种依赖性越来越强。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有来自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富有创新能力的经营者和一批忠诚的职工支持,即使要维持企业现状都难以做到。
鉴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种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必然要求转变,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也需要相应优化。只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股东的财富也才能增加;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则都能有所增加。这样,在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下,公司财务管理达到了一种良性循环。
六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制度。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公司法》、《决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形成这样的架构: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在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
公司治理结构受到经济、社会历史传统和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一个标准模式。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既不能简单地移植国外的现成做法,也不能忽视已有的一些通用性基本原则,特别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共同治理”逻辑。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发展市场经济,可能更应强调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职工的利益,如果将职工作为治理结构的主体,由于其在企业内部而较为容易地观察到经营者行为,从而将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难以监控经营者行为的难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使公司得以从更广泛的投资者中筹集资金。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树立市场信心、鼓励更加稳定的长期国际资本流入的一项重要手段。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遵守良好的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日益成为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许多国家已把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途径。近年来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再一次凸显出来。
当前,在明了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公司制核心的基础上,认识到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经营效率的一个关键要素,进而设置好股东、董事会、经理层、职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财务管理目标因应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而变化,进而通过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于保持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没有一整套符合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一系列切合目标的科学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就不能真正建立,我们的经济效益就不能稳定提高.
第三篇:步步高公司治理结构
步步高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管理体制
一、公司的治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切实保护公司及投资者利益,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制定了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年报工作规程》、《独立董事年报工作规程》、《内部控制制度》、修订了《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总裁工作细则》、《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分、子公司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制度。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整体运作比较规范、独立性强、信息披露规范,实际情况与中国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文件要求基本符合。
1、关于股东和股东大会: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和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和要求,规范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表决程序,平等对待所有股东,确保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
2、关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公司拥有独立的业务和经营自主能力,在业务、人 员、资产、机构、财务上独立于控股股东,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内部机构独立运作。公司控股股东步步高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能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没有超越公司股东大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的行为,不存在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
3、关于董事和董事会: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选聘程序选举董事。报告期内,公司增补了刘亚萍女士为公司的董事。公司目前有独立董事三名,占全体董事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董事会的人数及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公司全体董事能够依据《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议事规则》、《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董事行为指引》等开展工作,认真出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积极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公司部分董事参加了中国证监会湖南证监局和公司保荐代表人组织的业务培训。
4、关于监事和监事会: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的人数及结构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监事会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规范监事会的召集、召开和表决,公司监事认真履行职责,诚信、勤勉、尽责地对公司财务以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报告期内,公司部分监事参加了中国证监会湖南证监局和公司保荐代表人组织的业务培训。
5、关于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公司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公正、透明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公司高管人员的聘任公开、透明,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6、关于相关利益者:公司充分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股东、员工、社会等各方利益的均衡,以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7、关于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公司严格执行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规定了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信息披露义务人和职责、信息披露的内容、信息的提供与收集、信息披露的程序、信息披露方式及保密措施等,建立了投资关系互动平台,专人负责与投资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明确信息披露以及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责任人,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提高公司透明度,保障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公司还进一步加强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湖南证监局的经常性联系和沟通,及时、主动地报告公司的有关事项,从而准确地理解信息披露的规范要求,并不断适应新的披露要求,使公司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公司董事长、独立董事及其他董事履行职责情况
1、报告期内,公司全体董事严格按照《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董事行为指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和要求,履行董事职责,遵守董事行为规范,积极参加深圳证券交易所、湖南证监局组织的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规范运作水平。董事在董事会会议投票表决重大事项或其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时,严格遵循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的有关审议规定,审慎决策,切实保护公司和投资者利益。
2、公司董事长在履行职责时,严格按照《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董事行为指引》和《公司章程》规定,行使董事长职权。在召集主持董事会会议时,带头执行董事会集体决策机制,并积极推动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督促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各项决议,确保公司的规范运作。
3、报告期内,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黄国雄先生、王善平先生和任天飞先生,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按时亲自或委托其他独立董事,或以传真表决的方式参加了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的所有董事会,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客观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观点,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独立、公正的判断。对报告期内公司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聘任公司审计机构、变更募集资金项目、关联交易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不受公司和主要股东的影响,切实维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报告期内,公司所有独立董事对公司董事会的议案及公司其他事项没有提出异议。
4、公司董事出席董事会的情况:
现场出席 以通讯方式参 委托出席 是否连续两次未
董事姓名 具体职务 应出席次数 缺席次数
次数 加会议次数 次数 亲自出席会议
王填 董事长 7 5 2 0 0 否
张海霞 董事 7 5 2 0 0 否
尹辉金 董事 7 5 2 0 0 否
刘亚萍 董事 5 4 1 0 0 否
黄国雄 独立董事 8 2 3 3 0 是
王善平独立董事 8 5 3 0 0 否
任天飞 独立董事 8 5 3 0 0 否
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说明:
2009 年 10 月27 日,独立董事黄国雄先生因出差委托任天飞先生出席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并行使了表决权。2009 年 12 月 15 日,黄国雄先生因出差委托任天飞先生出席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并行使了表决权。
三、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的情况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相互独立,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
1、业务:公司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及其下属企业,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和销售系统,独立开展业务,不依赖于股东或其它任何关联方。
2、人员:公司劳动、人事及工资完全独立。公司总裁、各总监、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均在公司工作并领取薪酬,未在控股股东及其下属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任何职务和领取报酬。
3、资产:公司拥有独立于控股股东的经营场所,拥有独立完整的资产结构,拥有经营设备配套设施、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资产,拥有独立的采购和销售系统。
4、机构:公司设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体系,独立运作,不存在与控股股东或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从属关系。
5、财务:公司有独立的财务会计部门,建立了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独立进行财务决策。公司独立开设银行账户,独立纳税。
四、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按照《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规章制度为依据,充分发挥内审的检查监督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公司及时发现有关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落实整改措施,促进了公司的强化管理,提高内部控制、内部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公司的内审部独立于财务部门,直接对审计委员会负责。朱刚平先生作为公司董事会聘任为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公司内部审计部拥有各类专业人员 17 人。公司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了七次会议,审议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及时向董事会报告了内部审计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及发现的重大问题等。审计委员会在每个会计结束后的两个月内都审议了内审部门提交的内部审计工作报告和下一季度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公司的内审部及时出具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对重大公告、重要事项进行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及时发现了内部控制缺陷、重大问题、风险隐患并提出改进或处理建议等。
备注/说明
(如选择否或
是/否/不适用
不适用,请说
明具体原因)
一、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情况
1、公司是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否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是
2、公司董事会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公司是否设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内部 是
审计部门
3、(1)审计委员会成员是否全部由董事组成,独立董事占半数以上并担 是
任召集人,且至少有一名独立董事为会计专业人士
(2)内部审计部门是否配置三名以上(含三名)专职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 是
作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相关情况
1、公司是否根据相关规定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是
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结论是否为内部控制有效。如为内部控制无效,是
请说明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
3、本是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鉴证报告 是
4、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否出具非无保留结论鉴证报告。是
如出具非无保留结论鉴证报告,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是否针对鉴证结论涉
及事项做出专项说明
5、独立董事、监事会是否出具明确同意意见(如为异议意见,请说明)是
6、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是否出具明确同意的核查意见(如适用)是
三、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本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工作成效 相关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审计委员会共召开七次会议:
(1)2009 年 2 月 12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审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议案、关于制订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年报工作规程》的议案、关于续聘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 2009 审计机构的议案;
(2)2009 年2 月 16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08 年审注册会计师出具初步审计意见后的财务报表》的议案;(3)2009 年2 月23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审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08 财务会计报告》的议案、关于《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从事2008 公司审计工作的总结报告》的议案、关于《审计委员会2008 年工作总结及2009 年工作计划》的议案;
(4)2009 年2 月27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审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了关于《公司内审部2008 工作总结及2009 年工作计划》的议案;
(5)2009 年4 月22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审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09 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6)2009 年 8 月 14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09 年半报告》的议案;
(7)2009 年 10 月 23 日,公司召开第二届审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09 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对公司以及下属子公司进行定期检查,对公司的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情况以及季报、中报等进行了审计。
四、公司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 无
五、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健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检查,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且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为进一步健全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提高年报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报告及相关工作的公告》([2009]34号)要求,公司制定了《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并经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七会议审议通过。
1、公司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
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分析,认为:公司内控制度完善有效。在公司经营管理各过程、各个关键环节、关联交易、对外担保、重大投资、信息披露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管理控制作用。公司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能确保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为股东创造最大利益奠定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公司《2009 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刊登在2010 年3 月30 日巨潮资讯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上。
2、公司监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审核意见
经审核,监事会认为:公司能根据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完善涵盖公司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了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高效运行;公司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完整、设置科学,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配备齐全,其内部稽核、内控体系完备有效,保证了公司内部控制重点活动的执行及监督充分有效。
监事会对公司《2009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审核意见刊登在2010年3月30日巨潮资讯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
3、公司独立董事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意见
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作为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独立董事,现就董事会关于公司2009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发表如下意见:
公司通过不断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较为完整、合理、有效,各项制度均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能够适应公司现行管理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保证公司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能保证公司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能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完成信息披露,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对待所有投资者,切实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独立董事对公司《2009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审核意见刊登在2010年3月30 日巨潮资讯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上《独立董事关于公司2009年年报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4、保荐机构的核查意见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了核查,认为:步步高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符合我国有关法规和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与企业业务及管理相关的有效的内部控制,总体上保证了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步步高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基本反映了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运行情况。
银河证券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刊登在2010 年3 月30日的巨潮资讯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上。
第六节 股东大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一次股东大会和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的通知、召开、出席人员的资格、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1、公司于2009年3月26 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公司2008年股东大会。
2009年2月26日,公司发出会议通知,明确了召开股东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参会方法等。股东大会于2009年3月26 日上午在公司三楼多功能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股东及股东代理共 8 人,代表公司股份 93,323,620 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69.04%。会议的召开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大会以记名表决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以下议案:
(1)关于《2008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2)关于《2008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3)关于《2008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
(4)关于《2009财务预算报告》的议案;
(5)关于《2008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预案》的议案;
(6)关于《2008年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7)关于《2008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
(8)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的议案;
(9)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
(10)关于修订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议案;
(11)关于修改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
(12)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
(13)关于对子公司增资的议案;
(14)关于提名增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的议案;
(15)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出席本次股东大会进行见证,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会议决议公告于 2009 年 3 月 27 日分别刊登在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和《中国证券报》。
2、公司于2009年9月16 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公司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09年8月26日,公司发出会议通知,明确了召开股东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参会的方法等。股东大会于2009年9月16 日上午在公司三楼多功能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股东或股东代理人共10人,代表公司股份184,046,21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8.07%,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大会以记名表决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以下议案:(1)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
(2)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出席本次股东大会进行见证,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会议决议公告于 2009 年 9 月 17 日分别刊登在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和《中国证券报》。
第七节 董事会报告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2009年,我国经济遇到了极其严峻的挑战,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公司依据年初的总体工作部署,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按照“降成本、稳毛利、增销售”的工作方针,加强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确保公司总体经营情况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5亿元,同比增长10.07%;实现营业利润2.15亿元,利润总额2.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55%、7.48%、1.45%。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扩展的力度,在湘潭开出湖南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城市摩尔-步步高广场。2009年12月29日,湘潭建设路口步步高广场的盛大开业。
步步高广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其前所未有的购物休闲娱乐体验,为“大长沙”
树立了全新的时尚风标。2009 年,步步高百货成功开出了江西新余地王店、衡阳飞达店、永州舜德店,使得百货业态新增门店面积 20 余万平方米。步步高超市业态在长沙、永州、衡阳、怀化、江西上饶等地均开出了高品质的门店。2009年公司新开门店9家,大型改造门店2家。同时,结合市场及店面评估情况,关闭了6家门店。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门店102家。
报告期内,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公司的组织效能,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公司于 2009 年 2 月和 2009 年 10 月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由集团运营型的管控模式转变为事业部运作的模式。目前,公司下设超市、百货、美采平价、海龙物流等事业部,公司把管理权限下放到各事业部,使他们能够依据企业的经营目标、政策和制度,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事业部在企业级策略的领导下拥有相对独立市场,自主经营,并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各事业部既是受公司控制的利润中心又具有利润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职能,从商品的引进到销售活动各个环节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
报告期内,公司引进了具有优秀管理经验的外籍管理团队,目前外籍团队已经全面负责起公司的超市业务。外籍管理团队的引进在公司的历史上将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公司坚信外籍管理团队的加入将发动一场新的变革。
1、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变动情况表
单位:(人民币)万元
本年比上
增减幅度超过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年增减幅
30%的原因
度(%)
营业总收入 572,533.35 520,134.53 418,442.51 10.07% 营业利润 21,537.69 20,601.06 16,247.77 4.55% 利润总额 22,929.37 21,332.79 16,818.11 7.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16,519.32 16,282.79 12,366.22 1.45%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41,477.18 34,990.83 31,543.81 18.54% 流量净额
基本每股收益(元)0.6110 0.6918 0.6570-11.6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11.17% 18.16% 38.56%-6.99% 率%
本年末比
增减幅度超过
2009 年末 2008 年末 2007 年末 上年末增
30%的原因
减幅度(%)
总资产 304,189.53 267,294.44 150,614.01 13.80% 股东权益 155,722.47 140,554.94 39,939.23 10.79% 报告期内实施
2008 权益
股本 27,036.00 13,518.00 10,018.00 100.00% 分配方案后总
股本增加;
报告期期末公司总资产30.42亿元,较年初增长13.80%;股东权益15.57亿元,较年初增长10.7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规模扩大与报告期内实现的利润;
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1.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6.99%,主要原因是公司于2008年6月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35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86,939.482万元,使报告期加权股东权益基数高于去年同期加权股东权益基数;
报告期净利润增长幅度小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的原因是:主力门店之一的湘潭步步高购物广场在2009年下半年暂停营业扩建升级为步步高广场;部分子公司的所得税减免优惠在2008年已到期。
2、主要产品、原材料等价格变动情况
公司为商业零售企业,不适用本款。
3、订单签署和执行情况
公司为商业零售企业,不适用本款。
4、主要产品的销售毛利率变动情况
项目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与同行业相比差异超过 30%的原因
综合毛利率 19.61% 19.73% 19.50%-0.12% 略高于同行业水平
5、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和地区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超市、百货、家电等商品的销售。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占营业总收入的94.57%。
①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主营业务 主营业务
主营业务收 主营业务成 主营业务毛利 主营业务毛利率
分行业或分产品 收入比上 成本比上
入 本 率(%)比上年增减(%)年增减(%)年增减(%)
批发和零售贸易 541,472.07 457,005.27 15.60% 10.80% 9.51% 1.00% 其中:关联方交
易
②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 主营业务毛
分行业或 主营业务成 主营业务
主营业务收入 比上年增减 本比上年增 利率比上年
分产品 本 毛利率(%)
(%)减(%)增减(%)
超市 380,199.91 316,681.33 16.71% 8.50% 6.73% 1.38% 百货 95,594.25 80,621.13 15.66% 14.91% 15.03%-0.09% 家电 51,782.28 46,627.58 9.95% 27.20% 26.04% 0.83% 批发 13,895.63 13,075.23 5.90%-3.43%-3.51% 0.07% 合计 541,472.07 457,005.27 15.60% 10.80% 9.51% 1.00%
报告期各业态销售结构中超市占比 70.22%、百货占比 17.65%、家电占比9.56%、批发占比2.57%。
③分地区经营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地区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减(%)
湖南地区 498,881.19 9.50% 江西地区 42,590.87 28.59% 合计 541,472.07 10.80%
从主营业务收入的地区分布看,仍以湖南地区为主,占总销售的92.13%。同时公司在江西地区的营业收入也逐年增长,使公司在纵深发展湖南地区的同时能逐步战略性进入其他地区,为公司未来的跨地域发展打下基础。
④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其结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⑤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市场、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
6、主要供应商、客户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占采购 预付账 占预付账款 是否存在前五名供应商 采购金额
总额的比例 款余额 总额的比例 关联关系
衡阳金果物流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9,896.75 2.15% 0.00% 否
湖南唐人神肉制品有限公司 5,486.61 1.19% 0.00% 否
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4,781.08 1.04% 410.01 2.09% 否
福建恒安集团厦门商贸有限公司 4,477.93 0.97% 0.00% 否
长沙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3,478.94 0.76% 96.78 0.49% 否
合计 28,121.31 6.11% 506.79 2.59%
报告期内本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为28,121.31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 6.11%。前五名供应商的预付账款余额为 506.79 万元,占当期预付账款总余额的2.59%。
单位:(人民币)万元
前五名客户 销售金额 应收账款余 占公司应收账款 是否存在关 额 总额比例 联关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 2,192.24 0.00% 否
湖南省新一佳商业投资有限公 1,503.04 174.90 11.11% 否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101.73 210.28 13.36% 否
购宝乐商业(湖南)有限公司 753.43 0.00% 否
长沙富湘粮食连锁有限责任公 735.46 0.00% 否
合计 6,285.90 385.18 24.47%
报告期内本公司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金额为 6,285.90 万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 1.10%。前五名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为 385.18 万元,占应收账款总余额的24.47%。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与客户未发生重大变化,经单项测试以上往来基本无坏账风险。此外,由于公司主要从事商品零售业务,故不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客户或供应商的风险。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关联方以及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东在上述客户及供应商中不存在权益。
7、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37.80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1,462.79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52.49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166.69 所得税影响额-294.22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0.39 合计 1,150.34
报告期末公司非经营性损益合计 1,150.34 万元,占公司净利润的 6.96%。主要是按照当期政府的相关政策享受的纳税奖励及社保补贴。
报告期内,无非经常性损益绝对值达到净利润绝对值10%以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8、主要费用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费用项目 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年比上年增 占 2009 年营业
销售费用 77,754.74 72,385.46 7.42% 13.58% 管理费用 11,320.77 8,248.63 37.24% 1.98% 财务费用-2,188.46-1,536.72-42.41%-0.38% 所得税费用 6,329.45 5,011.96 26.29% 1.11% 合 计 93,216.50 84,109.33 10.83% 16.28%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合计86,887.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89.68万元,增幅9.85%,三项费用率15.18%,较上年同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保障体系健全及薪酬改革、员工收入增高;随着公司规模增大及事业部制的管理体系改革、总部管理机构及人员相应增加;为进一步加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引进了具有优秀管理经验的外籍管理团队;为适用公司未来发展需要,进行了必要的人才储备,并加强了各层级管理人员培训;以上措施均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同时这些措施也为公司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较多地采用了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与供应商结算货款,增加了经营现金净流量,使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相应增加;此外,由于上年同期存在银行贷款利息支出,而报告期无贷款及相应利息支出。所得税费用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的所得税减免优惠在2008年已到期。
9、现金流状况分析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目 本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量 同比增减(%)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1,477.18 34,990.83 6,486.35 18.54%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669,206.29 581,705.16 87,501.13 15.04%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 627,729.10 546,714.33 81,014.77 14.82%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65,258.46-27,739.07-37,519.39 135.26%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2,299.52 711.85 1,587.67 223.03%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 67,557.97 28,450.92 39,107.05 137.45%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494.06 77,134.97-78,629.03-101.94%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变更原因、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情况说明(分具体项目)详见报告第四部分变更募集资金情况
未达到计划进度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详见报告第五部分未达到预计收益的原因
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无
2、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目名称 项目金额 项目进度 项目收益情况 项目风险情况
新设湘潭海龙物流 报告期内净利润 不存在原计划以外
500.00 100%
分销有限公司 为60.49 万元 的风险因素
新设湘潭美采平价 报告期内净利润 不存在原计划以外
500.00 100%
百货有限公司 为-140.97 万元 的风险因素 新设湘潭华隆商业 报告期内净利润 不存在原计划以外
100.00 100%
管理有限公司 为-0.34 万元 的风险因素
合计 1100.00 100%
以上项目在报告期内出现亏损主要是由于筹办期间开办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引起的。
三、董事会日常工作情况及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一)董事会的会议情况及决议内容
报告期内董事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审慎行使《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赋予的职权,结合公司经营需要,共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会议的通知、召开、表决程序均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各项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要求,会议情况及决议内容如下:
(1)公司于2009年1月9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再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议案》。本次董事会的决议公告刊登于2009年1月10的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2)公司于2009年2月24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08总裁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2008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变更固定资产残值率的议案》、《关于2008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关于2008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议案》、《关于2008年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2008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预案的议案》、《关于2009财务预算报告的议案》、《关于制定公司的议案》、《关于制定公司的议案》、《关于公司组织机构调整的议案》、《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的议案》、案》、《关于修改公司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的议案》、《关于修改公司的议案》、《关于公司子公司江西步步高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购买江西上饶亿升广场商品房的议案》、《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关于对子公司增资的议案》、《关于提名增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关于提请召开2008年股东大会的议案》。本次董事会的决议公告刊登于2009年2月26的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3)公司于2009年4月2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关于聘任杨芳女士为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本次董事会的决议公告刊登于2009年4月24的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4)公司于2009年8月26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09年半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修改的议案》、《关于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关于制定的议案》、《关于聘任黎骅先生为公司董事会秘书的议案》、《关于提请召开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本次董事会的决议公告刊登于2009年8月27日的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5)公司于2009年10月1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组织机构调整的议案》、《关于聘请Noel Trinder先生为公司超市事业部首席执行官的议案》,本次董事会的决议公告刊登于2009年10月16日的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6)公司于2009年10月2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本次董事会的决议公告刊登于2008年10月28日的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7)公司于2009年12月1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议案》、《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的议案》、《关于修改的议案》、《关于变更2009审计机构的议案》、《关于提请召开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本次董事会的决议公告刊登于2009年12月16日的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8)公司于2009年12月30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与步步高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关联交易议案》、《关于公司子公司湘潭步步高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与步步高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关联交易议案》, 本次董事会的决议公告刊登于2009年12月31日的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二)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1、根据2009年3月26日召开的2008年股东大会决议,公司遵照股东大会决议增加了公司经营范围、修改了《公司章程》、对子公司进行了增资、进行了2008的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股本等。根据2009年9月16日召开的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遵照股东大会决议修改了《公司章程》、变更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等。
(三)董事会各委员会的履职情况
1、战略委员会
报告期内,战略委员会召开了两次会议,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对发展规划和对外投资进行讨论。
2、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报告期内,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了两次会议,根据公司高管人员业绩考核办法对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确认其薪酬、奖金情况。
3、提名委员会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召开了三次会议。根据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要求,对公司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的聘任进等行审核。
4、审计委员会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了七次会议。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定期报告、内审部提供的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等事项进行了审核。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委员会及时审阅了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审计报告等,及时向公司董事会报告了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情况等。
四、利润分配情况
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确认的 2009 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5,193,233.96元;母公司净利润为136,196,635.48元。根据《公司法》及本公司的章程规定,按 2009 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3,619,663.55 元,加上以往滚存未分配利润 163,942,064.90 元,2009 年年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86,519,036.83元。
公司以2009年年末股本270,36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以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 6 元(含税),共计分派现金股利 162,216,000.00 元,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分配。该利润分配预案尚待2009年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公司前三年现金分红情况
单位:(人民币)万元
分红合并报表中归属 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
分红 现金分红金额(含税)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
2008 年 13,518,000.00 162,827,942.71 8.30% 2007 年 25,045,000.00 123,662,150.71 20.25% 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06 年 为保证发展的资金需要 87,225,803.02 0.00% 故当年未分红。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最近年均
30.96%
净利润的比例(%)
第四篇: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目录:
一、公司治理结构原则
二、法人治理结构设计
(一)---------股东会
(二)---------监事会
(三)---------董事会
(四)---------公司总裁
(五)---------授权制度
三、公司激励制度设计
一:公司治理结构原则:
(1)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维护股东的权利;
(2)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保包括小股东和外围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果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应有机会得到补偿;
(3)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
(4)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5)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公司治理结构
二、法人治理结构设计:
(一)股东会:
1、投资入股的股东。
2、管理层和骨干员工、专业人员给予股份的方式可分增股和转让两种方式。1)增股方式:
l 全赠与方式:根据拟定的股数由法人×××筹资注资完成。
l自筹加赠与方式:受股人自筹部份资金,法人×××支持部分资金,注资增股。2)转让方式:
l根据拟定的股数由以×××自己名下的股权转让,转让价格另订。
l完全赠股,不论股数多少,交易价为1元,不完全全赠股按事先商定的比例交易。3)变更注册:
l 两种方式任一方式,完成赠股或增股后,公司变更注册,成立新的股东会。l由新股东会选出监事会。监事会人员至少三名,并任命一名常务监事。l 由新股东会选出董事会主要人员并拟订通过新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章程。l 通过非股东董事任命。
(二)监事会
1、由股东会选举、任命至少三名监事组成监事会;
2、监事会至少设一名常任(常务)监事,全职主持监事会工作;
3、监事会设有直属办公室,并领导公司的审计部门和财务监督部门;
4、监事会主要负责监督董事和经理层的工作,对股东会负责;发现问题,可以提请召开董事会甚至股东会解决处理。监事会切实承担起公司章程赋于监事会的所有监督职责
(三)董事会:
1、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任命
2、董事会的股东董事由股东会选举,非股东董事由股东会任命。
3、公司董事会由以下成分组成:
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董事:股东选举的董事:5名 职工董事:职工代表或公司内专家:2人
专家董事:银行代表或社会专家:2人。
4、董事会不按股东机制运行,实行一人一票制,公司重大决策需要三分之二票数通过才能形成决议。董事会决议对公司经营管理拥有最高的约束力。
5、公司董事会根据专家专长,和董事管理分工,组成几个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是公司经营管理相应部门和业务流程的主管机构。
6、董事会应设立的专门委员会:暂定如下:
战略发展委员会:
主管公司战略发展研究和实施决策,下属公司战略发展研究中心。
财务委员会:
主管公司重大投资,资金使用计划,贷款融资工作,监督公司财务系统运行。
文化委员会:
负责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有关思想、道德、价值观理念、习俗、人际关系、精神风貌等方面的组织活动。
薪酬委员会:
决定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薪酬及公司的薪酬政策。
7、董事会任期:董事会任期五年,但每年股东会可改选或增选,若干名董事,公司股东会,根据监事会对每名董事的评价报告,可随时召开会议改选,撤职或任命新的董事。
8、董事会职能: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经营决策机构:
负责公司所有的重大经营决策
负责任命公司总裁(总裁)并根据总裁的提名任命公司副总裁。
负责对公司经理层监督考评。
董事会中的专业委员会,代表董事会对公司的相应职能部门进行决策管理。
专业委员会的研究报告经全体董事会通过后,下发公司经营管理层执行。
专业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相应部门的日常工作监督。
公司治理结构
专业委员会不能由管理层人员兼任。
(四)公司总裁:
1、公司总裁根据公司管理制度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对公司的日常经营、营销负全责。
2、公司总裁由董事会任命,可以由公司董事会成员中选任,如任命的公司总裁还不是公司董事,应提请股东会补选进入董事会,在股东会没有履行完董事任命程序前,也应列席参加公司董事会的所有会议。
3、公司总裁和董事会签订岗位合同,明确总裁的各项责任和义务。明确各项经营指标。
4、董事会依据合同对总裁进行考评,如果监事会发现总裁或其它副总理有重大问题,可提请董事会给予调查,直到解除职务。公司董事会成员对总裁的经营管理水平有疑问,也可在董事会提出议案,提请董事会进行评议或调查。
5、公司总裁、副总裁级人员的薪酬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拟订,交董事会通过后执行。
6、公司副总裁以上的薪酬待遇都要在岗位合同中明文签订。
7、公司总裁是公司经营管理司令人,董事会及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不能越过公司总裁对公司管理,行政系统发布命令。董事会的意愿必须以董事会决议下发给公司总裁。公司总裁对董事会决议无条件执行。
(五)授权制度:
● 公司治理中要有明确的授权制度;
● 所有财产动作权;经营管理权都应通过授权书明文详细规定;
● 在公司所有管理系统中,自上而下的分权都应有授权书规定权力责任。
二、公司激励制度设计:
(一)、激励制度对于公司治理的意义:
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由心理学家弗雷得里克•赫兹博格(Frederick Herzberg)提出。他本着这样的信念: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他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成败。
赫兹博格的研究表明了一个二元连续统一体的存在:“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
公司治理结构
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根据赫兹博格的观点,带来工作满意的因素和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不相关的和截然不同的。因此,管理者若努力消除带来工作不满意的因素,可能会带来平静,却不一定有激励作用。他们能安抚员工,却不能激励他们。因此,赫兹博格把公司政策、监督、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这样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当具备这些因素时,员工没有不满意,但是他们也不会带来满意。如果企业想在工作中激励员工,要强调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这些因素是激励因素。
赫兹博格的激励——保健理论在薪酬制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应充分运用激励——保健理论,既要考虑保健因素,使员工有一部分稳定的收入,增强员工责任感及组织承诺,减少不满意,又要考虑激励因素,给员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增加满意。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在薪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要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来确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
激励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动力系统;激励制度是公司治理的生命维护系统;激励制度和约束机制是公司治理的运行基础。
(二)、激励方法:
1、股权配送:
以股权配送和期权计划为公司治理的第一激励办法,企业经营主体和主要专家拥有了产权、会导致他们朝向与企业共存共荣、尽职尽责的方向变化。
股权激励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现股激励、期股激励、期权激励。
●现股激励:通过公司奖励或参照股权当前市场价值向经理人出售的方式,使经理人即时地直接获得股权。同时规定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持有股票,不得出售。
●期股激励:公司和经理人约定在将来某一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股权,购股价格一般参照股权的当前价格确定。同时对经理人在购股后再出售股票的期限作出规定。
●期权激励:公司给予经理人在将来某一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股权的权利,经理人到期可以行使或放弃这个权利,购股价格一般参照股权的当前价格确定。同时对经理人在购股后再出售股票的期限作出规定。
2、企业经营业绩:
以企业经营业绩联系管理主体的个人所得,在与经营管理高层的责任合约中明文规定企
公司治理结构
业经营业绩与其个人所得挂钩,会激励管理团队的经营积极性。
3、年薪制:
管理高层实行年薪制,起码起到了一年考核的作用,定期算总帐,可以相应地约束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并有助于保持高层团队努力经营,刻意创新的持续性。
4、消费待遇:
管理高层人员的消费标准和待遇都应该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明文规定。过高不行,过低会影响工作积极性,规定一个合理的待遇消费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5、(三)、可供选择的股份期权方案
(1)干股+实股+期权方案 1)股权激励对象:
包括三类人:
A、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外部董事);
B、对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一定职级以上的管理骨干等在岗员工; C、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业绩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和其他人员。
2)持股形式:
第一部分,持股计划:在增资扩股中由高管层和管理、技术骨干自愿现金出资持股。
第二部分,岗位干股计划:
A、岗位干股设置目的岗位干股的设置着重考虑被激励对象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业绩表现,只要在本计划所规定的岗位就有资格获得岗位干股。
B、岗位干股落实办法岗位干股的分配依据所激励岗位的重要性和本人的业绩表现,岗位干股于每年年底公司业绩评定之后都进行重新调整和授予,作为名义上的股份记在各经理人员名上,目的是为了获得其分红收益。岗位干股的授予总额为当期资产净值的20%。在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享有名下股份的分配权利;满三年享有名下股份按照原始价格购买的权利;满五年享有名下股份的赠送权。
第三部分,股份期权计划:
A、股份期权设置目的股份期权设置着重于公司的未来战略发展,实现关键人员的人力资
公司治理结构
本价值最大化。
B、股份期权的授予从原股东目前资产净值中分出10%转让给被激励对象。依据每位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本量化比例确定获受的股份期权数。如本计划开始实施时一次性授予,可假定为2009年1月1日。以一元一股将公司当期资产净值划分为若干股份,授予价格即为每股一元。行权时经理人员以每股一元的价格限额购买当时已增值的公司股份。
每份股票期权行权限制期为两年,行权有效期为三年,例如期权授予条件为公司2008年净利润比2007年增长不低于100%,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9%,行权条件为2009、2010和2011净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满足规定的业绩条件。
(2)、员工持股方案
1)授予对象:股票期权首次授权的对象为2008年12月30日前入职满一年的员工。
2)授予价格:首次授予期权的行权价格为$0.01,被激励员工在行权时只是象征性出资。以后每年授予的价格根据参照每股资产净值确定。
3)授予数量:拟定股票期权发行最大限额为xxx股,首次发行xxx股。期权的授予数额根据公司相关分配方案进行,每年可授予一次。首次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50%;第二年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30%;第三年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20%。
4)行权条件:员工获授期权满两年(锁定期)进入行权期,每年的行权许可比例是:第一年可行权授予总额的25%,以后每年最多可行权授予总额的25%。公司在上市前,暂不能变现出售股票,但员工可在公司股票拟上市而未上市期间内保留或积累期权的行权额度,待公司股票上市之后,即可以变现出售。如果公司3年(解锁期)之后不上市,则由变现的股票由公司按照行权时的出资额加上以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
激励方案的资金来源为员工自愿出资、公司提取并分配的专项绩效资金及激励基金。员工的自愿出资为本人上税前工资额的5%至10%;专项绩效资金为员工本人出资额的 1-2倍;激励基金由公司以当年净利润增加额为计算基数按一定比例计算提取。其中每年计提的激励基金不超过年净利润的5%。
本计划要求获得股票的激励对象在获授限制性股票2年内不得转让所授予股票,之后有3年解锁要求。首先需要满足公司在解锁期内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其次激励对象个人需满足绩效评价合格的条件;此外,按照例外条款,当激励对象出现离职等情形的,公司有权收回已授予的股票。
由职工持股会代表员工行使股份的购买、管理、行权等项事宜。具体见后附的持股会
公司治理结构
章程。
附:职工持股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照我国《公司法》和政府有关规定,为使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的利益融为一体,提高职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度,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持续发展,根据《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所称的职工持股会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从事内部职工股的管理,代表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行使股东权利并以企业工会社团法人名义承担有限民事责任的组织。
第三条 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以其出资额为限对职工持股会承担责任;职工持股会以其全部出资额为限对本企业承担责任。
第四条 本企业的职工持股会(以下简称持股会)是本企业职工投资持股的法人股东。持股会所集资金,以持股会名义投入参股时,应以其投入的股本金股份,享有投资的股本金增值和股本金分红的权利,并承担经营风险。
第五条 职工持股会筹集的资金,仅限于购买本企业的内部职工股,不得用于购买社会发行的股票、债券,也不得用于向本企业以外的企事业单位投资。
第六条 企业内部职工股比照上市公司设定为优先股。
第七条 持股会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自愿入股,按章转退;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独立建账,民主管理。
第八条 持股会有关招股、资金运作、分配等重大信息,以公告形式公布,接受全体会员监督。第二章 会员及股金
第九条 本企业在职在册的职工,承认本章程,提出申请,自愿投资的,即可为持股会会员。
公司治理结构
第十条 持股会根据本企业经济发展需要招股,总股本金为人民币3000000元,每股面额为1元,总股份为3000000万股,分期招股。职工认股最低为1000股,最高持股限额为100000万股。
第十一条 持股会的资金来源构成:
(1)本企业职工出资;
(2)按政策提取企业分配余额。第三章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 持股会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选举和被选举持股会会员代表;
了解持股会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情况,向持股会提出意见、建议;
按照出资股份取得红利股息和送配股的权利;
依照本章程转让和接受转让股权。
第十三条 持股会会员应履行下列义务:
遵守本章程,执行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决议;
依照入会方式和申请的股份,按期足额交纳认购的股本金;
依照所持有的股份承担投资风险,不得随意中途退股;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履行的其他义务。第四章 股权证及股权管理
第十四条 股权凭证(股权证)由本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发,且由持股会统一集中保管。
第十五条 企业发行内部职工股不纳入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的范围;不得上市转让和交易。职工出资持有股权3年后,可以在其企业内部职工之间进行转让。职工接受转让股份连同原股份数合计,不得超过本章程规定的持股最高限额。转让应经持股会办事机构办理有关手续,并缴纳一定的手续费。擅自私下转让的行为作为无效处理。
第十六条 入股股金原则上不得抽回。
第十七条 会员离退休或调离本企业时,同时办理退会手续并由持股会理事会核准后退还股金
公司治理结构
第十八条 会员死亡,其股本金连同股息,由理事会核准后退还给死亡会员的法定继承人或法定监护人。
第十九条 因触犯刑律而服刑的持股会会员,理事会有权取消其会籍,退还股金。
第二十条 持股会会员因劳动合同期满或被解除劳动合同、辞退、除名、开除等而离开本企业时,视作调离。
第二十一条 会员如遇特殊原因要求退会、退股的可提出申请经所属部门同意,报持股会理事会核准后予以办理。第五章 投资收益及分配
第二十二条 持股会会员根据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享有股金分红和送配权利;享有持股股本金增值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 持股会理事会按每投收益的情况拟定分配方案,提交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通过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 持股当年投资收益,按以下顺序分配:提取投资收益的2%~5%,作为持股会的管理费;支付会员的红利。
第二十五条 如遇投资企业亏损、歇业或者破产清算时,持股会会员以其投入资金按比例承担经营风险。
第六章 持股会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二十六条 持股会由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组成。持股会负责人由企业工会负责人担任。
第二十七条 职工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是持股会最高权力机构。持股会每年召开两次代表会议,由持股会负责人主持会议。持股会代表会议讨论、修改、通过持股会章程;选举产生持股会理事会;审议持股会理事会提出的投资规划、增股、股权转让、资金运作及盈分、亏摊等方案和有关报告。
第二十八条 持股会代表会议应有2/3以上会员代表出席,所作决议应由参加会议的1/2以上代表同意方可通过交有效。
第二十九条 持股会会员代表原则上根据会员数的3:1比例产生,同时考虑出资者的出资数额。会员代表由工会根据持股会员意见推选产生。
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十条 持股会会员代表有的权利:
选举和被选举持股会理事;
出席代表大会,提出建议,行使表决权;
查阅持股会代表会议有关文件和持股会财务报表,监督持股会的股金投向和分配;
对不称职的持股会理事提出罢免;
第三十一条 持股会会员代表的义务:
宣传、执行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的决议,承担持股会委托的工作;
听取、汇总持股会会员的意见与建议,准确地向持股会理事会反映;
协助持股会理事会工作。
第三十二条 持股会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是持股会的日常管理机构。理事会由5~7人组成。本企业法定代表为理事会名誉理事长。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设副理事长2名。并根据需要聘请顾问。
第三十三条 持股会理事会一律为兼职,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
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主持。会议次数和内容按实际情况,由理事长自行确定。
理事长在召集理事会会议时,一般提前一星期通知全体理事,并告知会议议题内容,理事应做好准备。
第三十四条 理事会执行持股会代表会议的决议;提出资金投向及运作情况;负责处理各项议案;提出调整增补理事会成员及期限人选名单的建议;筹备召开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
第三十五条 理事会根据企业经济发展需要定向招股投资,起草并公告《招股说明书》。
第三十六条 在投资企业分配方案公布后,理事会负责制定持股会分配预案,并经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予以组织实施。
第三十七条 持股会理事长根据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决议,参与本企业董事会的讨论决策,并代表持股会全体会员参加本企业股东大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持股会在本企业投资参股中,应同其他投资参股者一样,享有本企业董事会的董事名额;由持股会理事会按名额推荐人选担任董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第三十八条 持股会理事会下设办公室,分别设主任、秘书、会计、出纳若干名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持股会档案、会务、转让、财务结算等日常工作。
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十九条 持股会理事长、理事会及办公室均应对持股会全体会员负责,并接受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的监督。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章程经持股会会员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生效。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由持股会理事会负责解释。
七、结束语:
法人治理结构设计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保护投资人利益的问题,关系到企业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企业所有相关各方的根本利益,其实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稳定。
法人治理结构画成示意图,几百字就足够了,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机理却是数十万字也不一定说得清楚,实在是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银行体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的经营理念,人品素质,思想观念,都会对公司治理有不同的理解。
公司治理中引入专家董事和职员董事的结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股独大所必定会产生的决策失误风险,并且若能运行良好,会给公司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
董事会的特殊组合方式也会给公司今后选聘真正的高级管理人员主持公司的经营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不是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是人力资本,值得企业送股份给他的职业经理人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的,能否聘请得到不单是机遇问题,其实更取决于老板的识别水平。要想获得千里马,自己先要成为伯乐。设计只能指出一个大概的方向,而更多的决断是由利害相关的决策人自主判断的。同样,股权激励的设计,是为了奠定公司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管理的人力资本基础。在多种方案中选择合适于公司的方案,也要十分慎重反复研究探讨,但不能不做。牛根生讲“财聚人散,人聚财散”的道理应是警钟。
第五篇: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 ——“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的形成根源
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
——“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的形成根源
目录
内容摘要„„„„„„„„„„„„„„„„„„„„„„„„„„„1 英文摘要„„„„„„„„„„„„„„„„„„„„„„„„„„„1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界定„„„„„„„„„„„„„„„„2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模式概览„„„„„„„„„„„„„„3
(一)美国式治理模式„„„„„„„„„„„„„„„„„„„„„4
(二)德国式治理模式„„„„„„„„„„„„„„„„„„„„„4
(三)日本式治理模式„„„„„„„„„„„„„„„„„„„„„4
三、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模式„„„„„„„„„„„„„„„„„5
四、我国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式结构模式的形成根„„5
(一)法哲学根源——西方宪政中“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5
(二)经济根源——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相分离的公司本质„„„„„6
(三)价值根源——制衡理念„„„„„„„„„„„„„„„„„„7
(四)历史根源——靠近大陆法系„„„„„„„„„„„„„„„„8
(五)现实根源„„„„„„„„„„„„„„„„„„„„„„„„9
(六)对西方成功经验的借鉴„„„„„„„„„„„„„„„„„10
五、对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点改进建议„„„„„„„„„10
(一)股东会„„„„„„„„„„„„„„„„„„„„„„„„10
(二)董事会„„„„„„„„„„„„„„„„„„„„„„„„11
(三)监事会„„„„„„„„„„„„„„„„„„„„„„„„11
六、不是结论的结论——从更广泛的层面深思„„„„„„„„„„„11 参考文献„„„„„„„„„„„„„„„„„„„„„„„„„„13 后 记„„„„„„„„„„„„„„„„„„„„„„„„„„„„14
0
【内容摘要】近年来,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其是公司法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明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入手,试图对我国公司立法采用“三权分立——制衡”式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形成根源予以分析,以论证我国采此模式的合理性。同时,针对我国目前该模式的不合时宜之处,综合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趋同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关键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权分立——制衡”、独立董事。
【Abstract】These year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rises more attention of the theories.It’s a hot point in the corporate law, and also a hard point.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confine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n try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why our corporate legislation uses the model of separate legislation of three power with checks and balances.In order to certify that we use the model is reasonable.In the meantime, it gives some advices to perfect this model.【Key words】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eparate Legislation of Three Power with Checks and Balances、Independent Director。
“近年来,很难找到一个词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那样,既引起人们极
①大的关注,又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有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讨论,围绕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问题已进入了白热化的争论阶段。随着证监会2001年《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发布,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大规模地登堂入室。翻阅近期文献,理论界对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赞誉和热情,也明显多于对该制度的检讨。甚至有人主张以独立董事制度取代监事会②。近而完全引进美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文旨在反驳以上观点,为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的合理性、优越性进行理性、冷静和深层次地抗辩。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界定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近现代公司为之困绕了近半个世纪的一个问题,③但公司法人治理这一术语的普遍使用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称“公司治理结构”,是从美国公司法中的“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翻译而来的,日本称为“统治结构”,香港称为“督导结构”,我国学者更多地称其为“组织机构”、“机关构造”或“管理体制” 等④。也有称之为“企业督导制衡机制⑤”、公司管制、公司治理机制⑥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经济学界和法学界都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因而关于其的内涵,莫衷一是。即使在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内部,也众说纷纭,尚未达成统一界定。
在经济学界,有影响力的学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第一,组织安排说。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柯林·梅耶把法人治理结构定义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组织安排,包括从董事会到计划的所有内容。”⑦
第二,相互作用说。库克伦(PhlipL Cochran)和华延科(StevenL Wartick)指出:“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在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的有关利益人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1)谁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2)谁应该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不一致时,一个公司治理问题就会出现。”⑧
蒋大兴:《独立董事:在传统框架中行动——超越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异向思维》,载《中国法学文丛:民商法经济法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转引L.Rout:《Corporate Governance》,《Wall Street Journal》2003年10月27日。
②《独立董事谁来当》,中国证券网2001年10月9日。③ [日]酒井卷雄:《日本的企业治理结构论与公司法的修改》,见李黎明主编:《中日企业法律制度比较》,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④ 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⑤ 谭安杰主编:《改革中的企业督导机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⑥ 辛亨复:《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与选择》,见《上市公司》1999年第4期。⑦ [英] 柯林·梅耶:《市场经济和过度经济的企业督导机制》,见谭安杰主编:《改革中的企业督导机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⑧ 许凌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立法选择》,载《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① 第三,组织结构说。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高级执行人员及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机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①
第四,决策机制说。奥利弗·哈特提出,“治理结构被看作一个决策机制,更准确地说,治理结构分配公司非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即资产使用权。如果在合约中没有详细设定的话,治理结构将决定其如何使用。”②
第五,指有关如何制约被委以重任的公司经营者对股东即公司所有者可靠责任,以及公司的组织机构是否有利于强化这种可靠性③。
在法学界,人们以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认为:
其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又称公司机关权利构造,从法学角度言之,“公司治理”的宗旨是重构现代公众公司的权利分配与行使关系④。
其二,“从公司法意义上讲,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包括公司法对公司机构的设置、权限以及组成公司机构的自然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一系列规定。”⑤
其三,指公司的管理机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⑥。
其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公司组织结构现代化、法制化问题。从法学的角度讲,它是指为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公司正常有效地运营,由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关组织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作为一个法律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内部机构分权制衡机制和法律规定的公司外部环境影响制衡机制两部分⑦。
其五,有的学者则认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广、狭义之分,前者指一切对公司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的法律制度,包括公司机关(组织机构)制度、股东‘用脚投票’(抛售其持有的股份)、上市公司收购等。后者仅指公司机关制度。”⑧
综合经济学界的学说,结合法学的特色,通过对以上观点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关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可以界定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基于公司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与代理关系,所有者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设计并实施的各种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总称。这些机制在公司法学上则表现为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包括经理层)等公司内部各机关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关系⑨。
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英]奥利弗.哈特:《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载《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6期。③ 辛亨复:《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与选择》,见《上市公司》1999年第4期。④ 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⑤ 徐晓松:《公司法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⑥ 成晓霞:《新法人治理结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⑦ 崔勤之:《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2期。⑧ 刘股东:《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的法学思考》,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⑨ 因为设立监事会并不是各国公司立法的普遍做法,其仅在大陆法系国家普遍存在。为增加概念的科学性,故此处并未将之列入。但此概念适用于大陆法系国家时,“等”则应包括监事会。②① 3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模式概览
(一)美国式治理模式
美国式治理模式,又称外部人模式(outsider system)、单一形态组织机构、“一会制”,是指公司除股东会外仅有董事会作为必设机关。其特点是: 业务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合二为一,董事会集业务执行职能与对此的监督职能于一身。即董事会作为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的同时,下设监督性的委员会,以监督执行业务的董事。该监督性的委员会由外部董事组成。
(二)德国式治理模式
德国式治理模式,又称双层形态组织机构、双重委员会制度(double-board system)、“两会制”,是指公司的监事会和董事会呈垂直的双层形态。该模式在西欧国家中最具代表性,故又称西欧模式。其特点如下: 1.监事会和董事会有上下位之别。监事会属于上位机关,而董事会则是下位机关①。此外,监督职责与经营职责分离。监事会除了选举管理董事(Management Board)外,对管理董事会及其成员的行为实施监督。但监事会成员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管理。而管理董事会则在监事会的监督下,专司公司经营之责。
2.职工参与制.德国公司治理的另一特色是强调职工的民主参与。在监事会中,职工代表可占1/3到2/3的席位。从而使得原先作为资本的“仆人”的职工,现在变成了经济“公民”,资本家已不再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一家之长”②。
(三)日本式治理模式
日本式治理模式,又称并列形态的组织机构,指公司的董事会——公司业务执行、经营决策机关和公司的监事会——监督机关并列存在,无上下位之别。其典型的特点是:
相机的治理机制。相机治理(Contingent Governance)作为日本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根本特征,它是指作为控股公司的两个集团即股东和从业员,对公司的控制权是随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在公司处于正常的财务状况时,从业员是公司的主权者,以银行为主体的法人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表现得不十分明显;反之,当公司陷于财务困境时,以银行为主体的法人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将变得明晰起来,此时,③从业员组织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除以上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法人治理模式外,此外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存在各具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如东欧转轨经济下的内部人控制模式、东亚家族式治理模式等。但因其不具有典型性,此处不一一赘述。
王保树:《是采用经营集中理念,还是采用制衡理念_____完善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的课题》,载日本《法律时报》2001年第7期。
② 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立法模式与发展趋势》,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6期。③ 同上。①我们在对以上三种模式比较分析的同时,能否从类型学的角度抽象出两种更具典型意义的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式治理模式,其贯彻的理念是经营集中理念。所谓经营集中理念,①强调集中管理的重要性,将“经营”理解为“除对事业的意思决定和执行以外,还包括监督的概念”。以此为前提,认定单一的管理组织,将经营集中于董事会②。因而,是一种集中式的治理模式。
德国式的治理模式,其贯彻的理念是制衡理念。将公司的最高意思决定、经营意思决定和业务执行、监督的权限分配给各个机关,机关之间基于相互制衡的理念运作。因而,是一种制衡式的治理模式。
日本式的治理模式,其贯彻的理念是折中理念。即在制衡理念基础上吸收经营集中理念的有益之处,形成自己新的理念,具有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的双重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抽象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典型模式——集中式模式和制衡式模式。
三、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模式
我国1993年12月29日颁布的《公司法》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的规定,从立法上确立了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公司法分别设立股东大会(第一百零二条)、董事会(第一百一十二条)、监事会(第一百二十四条)来分别行使决策权(第一百零三条)、经营权(第一百一十二条)、监督权(第一百二十六条);即由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并由其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把公司法人财产权委托给董事会管理,董事会代表公司运作公司法人财产权并聘请经理等高级职员具体执行,同时股东大会与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监事组成监事会,由其监督董事会,经理行使职权③。因此,我国公司立法采用了“三权分立——制衡”式的结构模式。
四、我国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式结构模式的形成根源
(一)法哲学根源——西方宪政中“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
我国公司法中“三权分立——制衡”式结构模式的确立,是对西方宪政中“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的成功借鉴。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王保树:《商法的改革与变动的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194页。转引[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公司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133页。
② [日]酒卷俊雄:《日本对企业治理问题所作的探索》,见《商事法论集》第4卷(2000年)。③ 梅慎实:《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运作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①如何才能使公司内部的各种机关协调运作,从而使小社会有条不紊地运行并逐渐发展壮大,是摆在公司立法者面前的一个难题。然而,西方宪政中“三权分立”制度在资产阶级国家这个“大社会”中的成功运行,使公司立法者的眼前为之一亮。
“三权分立”制度,源于洛克的“分权”理论。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其实,对外权实际上也是执行权,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洛克的分权理论并不是三权分立而是两权分立)。在提及分权的原因时,洛克认为,担任立法的人和执行立法的人不一样,前者可在短期内完成其工作,而后者的工作是长期的,这两种权力要分开,由不同的机关行使。如果立法者也是法律的执行者,就会产生弊端,可以自己不服从法律,立法时使法律服从私意,这样个人与社会对立,违背建国的目的。后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将之发展成为完整的“三权分立”理论,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的理论。关于三权分立的理由,孟德斯鸠将之简单地概括为,保障政治自由,防止国家权力腐败。具体即:“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啦。”①最后由汉密尔顿继承该理论并光大之,将其首次写入美国宪法,创立了美国的宪政制度。汉密尔顿的三权分立理论,较前人的进步之处在于其除注重权力分立外,更强调权力制衡。其认为只采取权力分工远远不够,还必须有牵制。“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某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员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②
综上所述,三权分立与制衡,简言之,即由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或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总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必须由不同的机关分别行使,三权彼此独立,同时要相互制约,彼此制衡。如:行政要服从法律,但君主可以行使对立法的否决权;立法不能干涉行政,但同时可以审查、监督君主对法律的执行,议会享有弹劾权;司法必须以立法为依据,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行使对立法的审查权。
公司作为独立的商事组织,也存在内部权力如何配置,如何分权问题。“如同一位著名的法学家所说的,公司法面临一个宪法问题:将某种宪法意义的形式加于公司经济之上的问题”③。三权分立,作为国家机关的分权形式,经西方国家数百年的实践,证明了其生命强劲力与制度合理性。于是,公司便仿之分别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机关,其股东大会便相当于议会,享有立法权;董事会就是政治局,享有行政权;监事会好比法院,享有司法权。从而三权分立,监督制衡。西方宪政中的“三权分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转引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154页。
②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转引自[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第40-41页。
③ [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297页。①立”制度便被成功的引入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二)经济根源——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相分离的公司本质
古典家族式经济体的经营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既然所有权属于自己,那么经营权也当归自己享有。这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确属天经地义之事。然而,随着经济体规模的扩大,外部竞争的日益剧烈,社会对经营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者由于自身能力所限,对经济体的经营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公司这一“投资工具①”便应运而生。作为公司所有者的股东,将自己的公司交给具有专业经营素质的管理层经营。公司这一投资工具的出现,成功地实现了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相分离,满足了股东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
投资者设立公司的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投资者将其财产出资公司后,即丧失了对其财产的所有权,作为丧失其原由财产的对价,公司给予其股权,实现了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相伴而②生,又相互分离。这一产权关系的重大变革是公司权力机关分离的前提和基础③。
现代公司运行是资本要素、管理要素、生产要素相互结合而实现各自主体利益的过程。在公司发展中,内部分散的各要素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争斗,最终形成股东、管理层、员工三大“利益集团”④。我国公司据此分设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权力机关,拥有决策权;董事会作为执行机关,具体执行股东会的决策,握有经营管理权;而监事会作为公司的监督机关,监督董事会对股东会决策的具体执行情况,行使监督权。此即公司法上的“三权分立”。然而如此一来,管理层实际经营公司,大权独揽,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出现;原本集权力于一身的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与监督进一步弱化,较管理层处于劣势地位;员工对公司投入劳动,其命运与公司息息相关,但其既无决策权,也无经营权,处于最劣势地位。只有资本、管理和生产这三种要素很好地结合,公司这台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为防止大权逐渐集中于董事会,于是,同处于劣势的股东便很自然地与员工走到一起,共同行使对管理层的监督权,以制约董事会经营管理权的行使,从而成功避免了经理层上对股东视而不见,我行我素;下对员工熟视无睹,飞扬跋扈的情形。至此,形成了股权、经营控制权与监督权的三权制衡产权状态。确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机关,并分别行使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三机关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最终形成“三权分立——制衡”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三)价值根源——制衡理念
世界各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所以各具特色,其各自所贯彻的理念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集中式模式贯彻的是经营集中理念,而我国采用“三 叶林:《中国公司法》,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郭富青:《公司法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127页。③ 梅慎实:《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运作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④ 殷武:《论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形成根因》,法律论文资料库。②① 7 权分立——制衡”式模式则贯彻的是制衡理念。所谓制衡,简言之,即通过制约以达到平衡。其强调各权力在分离的基础上要彼此牵制,相互制约,从而最终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其理论前提是权力之间如果不相互制约,便会出现权力逐渐向一个拥有较大权力的机关恶性集中的现象,导致垄断,最终丧失民主,出现顾此失彼甚至一切只为一己私利的后果。制衡,从实质上讲是一种预防性机制。同“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一样的道理,为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只有赋予分权的各机关以对抗、抵制其他机关不正当行使权力的权力,以达到各权力之间的一种平衡,一种动态的平衡。之所以说其是一种动态平衡,是因为其是通过积极的相互对抗,主动的彼此牵制而维持的一种不断变化的平衡。
我们采用制衡理念,是有深刻的文化、实践根源的。文化方面,“如果说美国的文化贯穿一种自由主义精神,文化个体存在着对集中权利的反感和不信任,那么在中国恰恰相反。文化个体习惯于被某种权力氛围所包围,习惯于被领导、被管制。”①美国有浓厚的民主政治传统,这种传统使美国对私人经济权力的集中感到十分不安。因此,公司的股权结构分散化,而此必然导致经营权力集中于管理层。然而我国,深受传统影响,股权则高度集中,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在此,采用制衡理念,可谓“正中下怀”。制衡理念的引入,期望对这种“奴性”有所改观,也算是民主思想对“奴性思想”的一种强行“输血”吧。
至于实践方面,下文的(五)点有详细论述,故此处不再赘述。
(四)历史根源——靠近大陆法系
中华法系,虽可独树一帜,但其与大陆法系的成文法传统却不谋而合。所以当中华法系在近代步履唯坚时,便不自觉地向大陆法系靠近。中华法系在“易帜”时,之所以将炽热的目光瞄准首扛大陆法系大旗的德国,笔者以为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中华法系具有成文法的传统,而我们靠近同样以成文法为典型特征的大陆法系,这样便于法律的移植,也便于当时的学者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有所取舍地选择适合我们的法律。其次,借鉴大陆法系的成文法,便于迅速实现外来法的本土化。将德国的商事法翻译过来,结合我们的实际予以适当改动,编撰出我们的法典,并颁布施行,实现了以最短的时间把外来法成功地移植在我们的土壤中的梦想。我们的国民对法典并不陌生,因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新旧法的更替,从而使“嫁接的枝”顺利“发芽”并“开花结果”。这也顺应了当时举国上下齐呼强国富民的迫切愿望。最后,德国民商事立法在当时大陆法系最具典型。此外,德国人谨慎的思维所创造出的严密的商事法概念,这与我国当时将移植的目标锁定其也不无关联。
中国近代商事立法始于清末变法修律②。1904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商律》,包括《商法通例》九条和《公司律》一百三十一条。《钦定商律》乃沈家本、伍廷芳等奉旨仓促而作。由于都具有成文法的传统,于是当时的学者便把目光瞄准大陆法系的德国,这样便于法律的移植。此间时局动荡,蒋大兴:《独立董事:在传统框架中行动——超越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异向思维》,载《中国法学文丛:民商法经济法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② 张家镇、秦瑞玠、汤鹗、孟森、邵义、孟昭常编撰,王志华编校:《中国商事习惯与商事立法理由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页。①商法虽几经修废,从修订法律馆聘请日本法学博士志田钾太郎起草《大清商律》到上海预备立宪公会、上海商务总会、上海商学公会召开第二届全国商法讨论大会草拟的《公司律草案》,但都保留了德国的制衡式模式——即股东总会、董事局和监查员。民国时,伍廷芳主持修律,该模式仍未改变。至新中国成立约半个世纪时间,该模式在我国已有了深刻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后,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公司,大多沿用了该模式。因而我国九十年代起草《公司法》时,依旧借鉴德国制衡式模式,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从立法上确立了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式结构模式。
(五)现实根源
1.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不发达
美国之所以采用集中式治理模式,笔者以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这与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是分不开的。其次,美国拥有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最后,美国采用集中式模式是与其股权结构分散所要求的经营集中理念相适应的。在美国,机构投资者虽占股东主体地位,但其持股比例很低①,使得美国大型公司的股权都比较分散,故难以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股权分散化必然导致经营权集中于公司管理层,出现“强管理者,弱所有者”的现象,以弱化股东的发言权。“董事会中心主义”及“经理中心主义”便是其集中体现。
同理,德国未采用集中式模式,是与其资本市场不发达紧密相关的。所以德国以其全能银行为基础,建立起了制衡式模式。当然,这也与德国股权高度集中在内部人集团手中不无关联。
而我国呢?我国的证券市场尚不发达,资本流通性较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更弱,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充分,依靠证券市场激励、监督公司经营者较难实现。此外,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经理人这一阶层虽有发展,但尚未壮大。所以股东“用脚投票”,经理人迫于竞争压力而勤勉工作等机制都无法发挥作用。如果我们移植集中式模式,难免因“水土不服”而出现“南橘北枳”的悲哀。
2.国有企业“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资产掏空”等问题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集中程度相当高,仅国家股、法人股的比例就高达60%以上。董事会成员的50%以上来自第一大股东②。高度集中化的股权结构,衍生了我国所特有的国企“一股独大”问题,进而导致“内部人控制”、“国有资产掏空”等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
在国企“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则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经营者损害股东的利益、大股东损害小股东的利益,以及大股东代表损害大股东的利 例如:199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两个最大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股权都地于1%。见[美]马克.J.洛,郑文通等译:《强管理者,弱所有者》,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证券网2001年8月28日 ①益。比如,我国不少国企的情况①。在此情况下,若我们引用集中式模式,无异于“雪上加霜”,使本来就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更加严重。而采用制衡式模式,则可使以上问题有所改观。
通过以上两点的论述,不难看出,采用制衡式模式是适合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不发达、职业经理人市场也不成熟的国情的。同时,也有利于克服我国国企“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和“资产空心化”等经济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严重困难的。
(六)对西方成功经验的借鉴
西方公司近400年的发展,公司治理方面制度健全,对我国立法极具借鉴意义。集中式模式的优点是公司机关层级较少,决策效率较高。缺点是董事会大权独揽。美国集中式模式虽可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模式,但近年来却连续发生了“安然”、“世通”等恶性事件。德国制衡式模式的优点是加大了对经营权的监督力度,最大可能地避免发生大股东侵犯小股东权益的问题。缺点是公司机关多了一个权利层级,决策效率相对较低。从实际运作的效果来看,德国公司历史上很少或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安然”、“世通”等的重大恶性事件,也没有明显察觉出德国公司相对于美国公司在决策效率上的差异。其原因是在集中式模式董事会内部也有一个制衡机制。其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德国模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治理模式。我国《公司法》在借鉴上述两大模式经验基础上,以制衡式模式为蓝本,独创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式结构模式,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综合上述六点论述,笔者以为,我国公司立法采用“三权分立——制衡”式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其并非像某些学者所批判的那样落后,那样褴褛以至“千疮百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理解,公司立法者以制衡式模式为框架,独创“三权分立——制衡”式结构模式,可谓匠心别具,实属明智之举。即使在今天看来,该模式亦不失其优越性。
五、对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点改进建议
行文至此,有人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我国现在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模式是何等先进,可是为什么实践中却又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呢?诚然,我国现代公司治理中确实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大股东操纵股东会”、“董事会形同虚设”、“监事会不监事”等问题。而且有的问题已到了十分危险的边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种种问题,原因有二:一是该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并不十分到位,三会不分立,三权难制衡。二是该模式在具体设计上仍存在一些小瑕疵。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一)股东会:股东会的问题主要在于决议规则不够科学、合理,① 何家成,《公司治理结构、机制与效率》,中华财会网,2004年3月16日。可针对大股东操纵股东会的三种手法①做出改进。(1)改公司董事长主持股东会议为公司董事会主持股东会议,即公司所有董事都有股东会议主持权,这既体现董事会中心主义,又赋予各董事会成员尤其是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董事以平等的主持股东会议的权力。(2)设定召开股东会议的最低门槛——参会股东所代表股数的最低限额,可借鉴1994年《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第53、55条的规定:拟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应当于会议召开20日前,将出席会议的书面回复送达公司。公司根据股东(大)会召开前20日时收到的书面回复,计算拟出席会议的股东所代表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数。拟出席会议的股东所代表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数达到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二分之一以上的,公司可以召开股东大会;达不到的,公司在5日内将会议拟审议的事项、开会日期和地点以公告形式再次通知股东,经公告通知,公司可以召开股东(大)会。(3)对董事、监事候选人的提名、数量做出明确规定。
(二)董事会:董事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形同虚设,致使决策、执行不能科学分离;对此,其解决方法是效仿欧美公司,引入CEO(首席执行官)制度,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公司董事会聘任专职CEO,代表董事会主要是董事长行使职权,并与经理层相分离。
(三)监事会:监事会不能发挥作用,其症结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员组成不够科学合理,内部监事、大股东监事统治监事会,使之丧失独立性;二是缺乏必要的职权,依附于董事会、经理层或大股东,与被监督对象存在利益关系。因此,要改变现有局面必须在这两方面做出改进:(1)调整监事会的组成,由外部监事、职工监事、其他监事调整为外部监事、中小股东监事,消除公司内部和大股东对监事会的控制和影响;(2)将监事会的权力落到实处。比如,监事会提议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时未获董事会通过,如何救济监事会该权力。同时,可以借鉴德国监事会制度,赋予监事会更多的权力。
六、不是结论的结论——从更广泛的层面深思
没有一种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是十全十美的。各模式各有利弊,也各自有其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问题在于适用各个模式的国家如何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趋利避害,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拾漏补缺,做进一步完善,而不是盲目照搬别人所谓的先进制度。此外,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应不断地发展变化。即随着经济水平和企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或者重构。否则,过去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今天也有可能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绊脚石。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模式,就成为成功的典范,做得不好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股东操纵股东会的事项和手法主要3种:(1)大股东一般情况下是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长单位,拥有股东会议的主持权,藉此引导或安排股东会向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进行;(2)由于中国《公司法》没有规定召开股东会议的最低门槛——参会股东所代表股数的最低限额,使得股东会的召开、决议的通过非常容易,大股东可以藉此大做文章;(3)由于中国《公司法》对董事、监事候选人的产生、数量等规定得不够科学、严密,公司董事(包括独立董事)、监事的候选人在现实操作中基本为大股东所提名和掌控。①模式,就成为失败的案例。
目前,三种代表性模式也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集中式模式为了加强监督而创设独立董事制度,制衡式模式为了提高效率而实行董事会中心主义,日本折中式模式为了完善提高而实行董事会内部、监事会的双重监督。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固然重要,但每一种模式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如果离开发达的证券市场背景去评价集中式模式,将无法的出科学的结论。结构模式与经济背景相比,是流与源的关系。我们在关注治理模式的同时,更不应忽视经济基础方面的研究。否则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即使我们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也将因“搭便车”心理而诱发监控惰性,难以产生独立董事和监事会“1+1>2”的效果,且很有可能产生“1+1<1”的负面效应。“任何一个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模式都需要有两个市场,即
①资本市场和劳动(人才)市场。并且,这两个市场都应该是竞争性的。”无疑,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之中,竞争性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缺少的②。在此情况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将遇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难以遇到的困难。没有竞争性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则无法解决公司控制权争夺的问题;同样,没有竞争性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在职经理人便不可能有丢掉“饭碗”的危机感。因此,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必须发展竞争性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
在此仅凭绵薄之力,以抒管窥之见,期能引起我们更深的思考。
王保树:《商法的改革与变动的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日]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②① 12 【参考文献】:
1.殷武,《论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形成根因》,法律论文资料库;
2.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立法模式与发展趋势》,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6期;
3.施天涛,《公司法的自由主义及其法律政策——兼论我国公司法的修改》,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1期;
4.彭真明、江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德国监事会制度之比较》,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5.张军杰,《对CEO在公司治理中地位的法律思考》,载《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6.朱伯玉,冯向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学分析》,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7.乔子欣,《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兼论我国公司董事会的重构与完善》,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8.许凌艳,《公司法人治理模式的立法选择》,载《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9.管荣齐,《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建议》,见《法学论坛》2003年第5期; 10.何家成,《公司治理结构、机制与效率》,中华财会网,2004年3月16日; 11.方利军,《试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中国法院网,2004年12月19日;
12.张宗,《公司法人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趋同发展》,载《中国证券报》2001年6月22日;.13.梁小民,《漫话公司治理结构》,中华财会网,2004年1月5日; 14.丁文顺,《对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制度的认识和反思》,法律图书馆; 15.张家镇、秦瑞玠、汤鹗、孟森、邵义、孟昭常编撰,王志华编校:《中国商事习惯与商事立法理由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王保树,《商法的改革与变动的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7.甘培忠,《企业法与公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18.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任自力,《中国证券法操作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20.张文显,《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1.《月旦民商法研究——公司法发展之走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加拿大)布莱恩.R.柴芬斯著,林伟华,魏昊译,《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3.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草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4.周国均主编:《中国法学文丛:民商法经济法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编:《东吴法学文粹》,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后 记
记忆的箭划过时光的穹,不经意间,四年的光阴已从我的身畔悄悄滑过,又不得不发出那句老土的感慨——“时光飞逝”啊。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大学生涯之中极具盛典的一件事。论文落成,欣喜之余,更多感悟。所以就照例,写几句想说的话吧!
首先,本文得以顺利完成,我应该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任俊琳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本文从选题到最终定稿,任老师所付出的辛苦,自不待言。每一次的悉心指导,她都给出了妥切的修改建议,然我生性驽钝,难明其意,故经三次修改,才终以成此文。任老师自始至终的严谨,耐心以及对我的关爱有加,此时,恐仅尊敬、感谢二词,已是略显苍白。
其次,我的同学,尤其是我的舍友,在我查找资料、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我许多帮助和鼓励。每每深夜之际的讨论、争辩,使得“江郎才尽”的我茅塞顿开,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此一并谢过。
最后,感谢我的老师们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事如愿。愿我的同学,朋友们最终都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大展鸿图,一帆风顺。也愿学弟学妹们学有所成,更上一层楼。再次感谢大家。
如若有缘,我们锡城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