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03)抽象函数问题

时间:2019-05-12 20:3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届高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03)抽象函数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届高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03)抽象函数问题》。

第一篇:2014届高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03)抽象函数问题

2014届高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03)抽象函数问题

f(x)f(x)0的解集为 x,0)(1,)B.(,1)(0,1)C.(,1)(1,)D.(1,0)(01),A.(11.奇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且f(1)0,则不等式

2.设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213,若f12,则f99

132D.213

3.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y)f(x)f(y)2xyf(1)2,则f(3)等于 A.13B.2C.A.2B.3C.6D.9

4.设f(x)是连续的偶函数,且当x>0时f(x)是单调函数,则满足f(x)fx3的所有xx4

之和为A.3B.3C.8D.

5.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T是它的一个正周期.若将方程

f(x)0在闭区间T,T上的根的个数记为n,则n可能为

A.0B.1C.3D.5

6.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在(8,)上为减函数,且函数y=f(x+8)函数为偶函数,则()

A.f(6)>f(7)B.f(6)>f(9)C.f(7)>f(9)D.f(7)>f(10)

7.若f(x)是定义在(0,+∞)上的增函数,且对一切x>0满足f(x/y)f(x)f(y),且

f(6)=1,则不等式f(x+3)-f(1/x)<2的解集为.8.R上的单调函数fx,f3log23,对于任意的实数m、n∈R,都有f(m+n)=f(m)+f(n)

成立,若fk3xf3x9x20对于任意的实数R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9.函数定义在R上,对任意实数m,n,恒有fmnfmfn,且当x0时,0fx1.若集合Ax,yfx2fy2f1,Bx,yfaxy21,aR,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

是.10.函数f(x)对任意x1,x2∈R,当x1+x2=1时,恒有f(x1)+f(x2)=1,且f(0)=0,若

an=f(0)+f(1/n)+f(2/n)+…+f(n-1/n),则an=

+11.设函数f(x)是定义域为R,且对任意的x,y都有f(xy)=f(x)+f(y),,当且仅当x>1时,xf(x)>1成立,则不等式f(ax1)>f(a-3)(0

12.已知函数 fx满足:对任意的实数 fxyfxfy2xy1成立,且

等式fx22x3120的解集为(2)不f10;当x1时,fx0.(1)若anf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13.已知Fx是R上的减函数,且fxxFx

(1)对于任意的x1,x2R,求证:fx1x1Fx1x2,,并判断 fx1fx2fx1x2是

否为Fx是R上减函数的必要条件;(2)如果(1)中判断成立,试将其推广一般情形

(不必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不必证明)。

14.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于任意的a,b∈R,都满足f(ab)

=af(b)+bf(a).⑴ 求f(0),f(1)的值;⑵ 判断f(x)的奇偶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n⑶ 若f(2)=2,Unf2(n∈N),求数列{Un}的前n项和Sn。

n

第二篇:一道典型的抽象函数与抽象不等式问题

一道典型的抽象函数问题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2,2),函数g(x)f(x1)f(32x).(1)求函数g(x)的定义域;

(2)若f(x)为奇函数,并且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求不等式g(x)0的解集。

2x121515解:(1)由得x,g(x)的定义域为(,).222232x22

(2)若f(x)为奇函数,则g(x)f(x1)f(32x)f(x1)f(2x3),g(x)0f(x1)f(2x3),又f(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151x12x3,解得x2.又g(x)的定义域为(,).不等式g(x)0的解集为(,2].222

第三篇:XX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复习教案

XX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立体几何总复习

一、基本符号表示..点A在线m上:Am;

2.点A在面上:A

3.直线m在面内:m

4.直线m与面交于点A:m

=A;

5.面与面相交于直线m:=m;

二、点A到面的距离.(第一步:作面的垂线)

①作法:过点A作Ao

于o,连结线段Ao,即所求。

②求法:

(一)直接法;

(二)等体法(等积法包括:等体积法和等面积法);

(三)换点法。

如图,三棱锥中,PA⊥AB,PA⊥Ac,AB⊥Ac,PA=Ac=2,AB=1,m为Pc的中点。

(II)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例2)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cD,AD=cD=1,∠BAD=120°,PA=,∠AcB=

90°。(III)求点B到平面PcD的距离。

(例3)如图,直三棱柱中,Ac⊥cB,D是棱的中点。(I)求点B到平面的距离.三、两条异面直线m与n所成角.①作法:平移,让它们相交.(若mn,则可证出mn所在的平面)

②求法:常用到余弦定理.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任意两

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I)当为的中点时,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

四、线m与面所成角.(第一步:作面的垂线)

①作法:在线m上任取一点P(异于A),作Po

于o,连结Ao,则Ao为斜线PA在面内的摄影,m与面所成的角。

②求法:一般根据直角三角形来解。

③线面角的范围:

.已知正四棱柱中,AB=2。(II)求直线与侧面所成的角的正切值.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II)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 五、二面角(注:若所求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一般转化为求它的补角—锐角).(一)定义法:

①作法:在棱c上取一“好”点P,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c的垂线(射线)m、n,则角即二面角—c—的平面角。

②求法:一般根据余弦定理。

(二)三垂线法:(第一步:作面的垂线)

①作法:在面或面内找一合适的点A,作Ao

于o,过A作ABc于B,则Bo为斜线AB在面内的射影,为二面角—c—的平面角。

三垂线法的步骤:

1、作面的垂线;

2、作棱的垂线,并连结另一边(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

3、计算。

②求法:一般根据直角三角形来解。

③二面角的取值范围:

.如图,三棱锥中,PA⊥AB,PA⊥Ac,AB⊥Ac,PA=Ac=2,AB=1,m为Pc的中点。

(III)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例2)已知正四棱柱中,AB=2。(III)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例3)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cD,AD=cD=1,∠BAD=120°,PA=,∠AcB=

90°。(II)求二面角D—Pc—A的大小;

(例4)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D⊥底面ABcD,且PD=1。(III)求二面角B—PA—c的余弦值.(例5)如图,直三棱柱中,Ac⊥cB,D是棱的中点。(II)求二面角的大小。

六、三垂线定理.(第一步:作面的垂线)

.定理:PA为斜线,Po

于o,oA为射影,m,AomPAm.2.逆定理:PA为斜线,Po

于o,oA为射影,m,PAm

Aom.已知正四棱柱中,AB=2。(I)求证:.七、线面平行()..定义:

2.判定定理:

3.性质定理:

(例1)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D⊥底面ABcD,且PD=1。(I)求证:Bc//平面PAD.八、线面垂直()..定义:

2.判定定理:

3.性质定理:

(例1)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cD,AD=cD=1,∠BAD=120°,PA=,∠AcB=

90°。(I)求证:Bc⊥平面PAc;

(例2)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D⊥底面ABcD,且PD=1。(II)若E、F分别为PB、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PBc.九、面面平行()..定义:

2.判定定理:

3.性质定理:

十、面面垂直()..定义:

2.判定定理:

3.性质定理:

如图,三棱锥中,PA⊥AB,PA⊥Ac,AB⊥Ac,PA=Ac=2,AB=1,m为Pc的中点。

(I)求证:平面PcB⊥平面mAB.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求证:平面平面;

十一、有关对角线..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平分.2.菱形:

对角线垂直且平分.3.矩形:

对角线相等且平分.4.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且垂直且平分.十二、平移的方法..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

且等于底边(上下两底之和)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对边

且相等.3.等比例线段:

十三、重要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见到中点,考虑:①中位线;②

;③

.2.见到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同理),考虑:①连结对角线;②对边平行且相等.十四、求三角形面积的通用方法.十五、三棱锥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方便使用等体法.十六、立体几何解题策略(附加:在做立体几何大题时,后以文经常用到前一问的结论,平时注意)..由已知想性质;

2.由结论想判定;

3.由需要做辅助线或辅助平面.十七、有关棱柱.棱柱——————————直棱柱—————————正棱柱..两底面平行;

+1.侧棱垂直于底面

+1.底面是正多边形

2.侧棱平行

十八、有关棱锥.棱锥——————————正棱锥..一面一点一连;

+1.底面是正多边形;

2.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正好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

第四篇: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函数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1.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2.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x4x例:函数

y的定义域是(答:0,22,33,4)2lgx3

函数定义域求法: 分式中的分母不为零; 偶次方根下的数(或式)大于或等于零; 指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 对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真数大于零。正切函数

ytanxxR,且xk,k

2,且xxR,kk余切函数

ycotx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y=arcsinx的定义域是 [-1, 1],值域是,函数y=arccosx的定义域是 [-1, 1],值域是 [0, π],函数y=arctgx的定义域是 R,值域是.,函数y=arcctgx的定义域是 R,值域是(0, π).当以上几个方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时,先分别求出满足每一个条件的自变量的范围,再取他们的交集,就得到函数的定义域。3.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如:函数f(x)的定义域是a,b,ba0,则函数F(x)(fx)(f)x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答:a,a),nymfg(x)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已知的定义域为,求的定义域,可由解y(xf)m(gx)ny(x)出fgx的范围,即为的定义域。

1(logfx)例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定义域为。,2y(xf) 22 111y(logxf)分析:由函数的定义域为可知:;所以中有。logx2x2,2y(fx)

222221解:依题意知: logx2 22 2x4 解之,得

 f(logx)∴ 的定义域为 x|2x244、函数值域的求法

1、直接观察法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到。1例 求函数y=的值域

x2、配方法 配方法是求二次函数值域最基本的方法之一。2例、求函数y=-2x+5,x[-1,2]的值域。x

3、判别式法 对二次函数或者分式函数(分子或分母中有一个是二次)都可通用,但这类题型有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化简,不必拘泥在判别式上面 下面,我把这一类型的详细写出来,希望大家能够看懂 b型:直接用不等式性质a.y 2k+xbxb.y型,先化简,再用均值不等式 2xmxnx11 例:y

1221+xx+ x2xmxn c..y型 通常用判别式 2xmxn2xmxnd.y型

xn 法一:用判别式

法二:用换元法,把分母替换掉22xx1(x+1)(x+1)+1 1

例:y(x+1)121

x11x1x、反函数法14 直接求函数的值域困难时,可以通过求其原函数的定义域来确定原函数的值域。3x4例 求函数y=值域。5x6

5、函数有界性法 直接求函数的值域困难时,可以利用已学过函数的有界性,来确定函数的值域。我们所说的单调性,最常用的就是三角函数的单调性。xe12sin12sin例 1求函数y=,的值域。yy x1sin1cose 1 xeyxye1

12sin

|sin|

||

1, xyeyy11sin

22sin

2sin

1yyy

(12cos)



yyy1

cos

2sin

cos

yxy即xy4sin()

1,sin()

1y又由x知y解不

sin()

124等式,求出y,就是要求的答案

6、函数单调性法 通常和导数结合,是最近高考考的较多的一个内容

logx5 2例求函数y=(2≤x≤10)的值域 x1

7、换元法 通过简单

3的换元把一个函数变为简单函数,其题型特征是函数解析式含有根式或三角 函数公式模型。换元法是数学方法中几种最主要方法之一,在求函数的值域中同样发 挥作用。数形结合法 其题型是函数解析式具有明显的某种几何意义,如两点的距离公式直线斜率等等,这 类题目若运用数形结合法,往往会更加简单,一目了然,赏心悦目。22例:已知点P(x.y)在圆x+y=1上,y的取值范围(1)x(2)y-2x的取值范

2例 求函数y=x+的值域。x1 8 围y 解:(1)令k则ykx是,(2),一条过(-2,0)的直线.x dRd

2(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为半径)(2)令y-2xb,即y2

xb0,也是直线d dR 22(x2)(x8)

例求函数y=+的值域。解:原函数可化简得:y=∣x-2∣+∣x+8∣

上式可以看成数轴上点P(x)到定点A(2),B(-8)间的距离之和。由上图可知:当点P在线段AB上时,y=∣x-2∣+∣x+8∣=∣AB∣=10 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时,y=∣x-2∣+∣x+8∣>∣AB∣=10 故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0,+∞)22xx例求函数

y=+ 的值域

6x134x 2222(x3)(02)(x2)(0解:原函数可变形为:1)y=+  上式可看成x轴上的点P(x,0)到两定点A(3,2),B(-2,-1)的距离之和,由图可知当

22(32)(2 1)

点P为线段与x轴的交点时,y=∣AB∣==,43min 故所求函数的值域为[,+∞)。43注:求两距离之和时,要将函数 9、不等式法  R

53abc利用基本不等式a+b≥2,a+b+c≥3(a,b,c∈),求函数的最值,其题型特征解析ab式是和式时要求积为定值,解析式是积时要求和为定值,不过有时须要用到拆项、添项和两边平方等技巧。2例: 2x(x0)x 111122=x3x 

xxxx33

3(应用公式a+b+c3abc时,注意使3者的乘积变成常数)

2x(3-2x)(0

x2例 求函数y=的值域

x3

第五篇:2011高考数学单元复习训练18:等比数列

豆丁资源:http:///yujunqiang6639

课时训练18等比数列

【说明】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b2=ac,是a,b,c成等比数列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因当b2=ac时,若a=b=c=0,则a,b,c不成等比数列;若a,b,c成等比,则

b2=ac.2.一个公比q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若a1+a2=20,a3+a4=80,则a5+a6等于()

A.120B.240C.320D.480

【答案】C

【解析】∵a1+a2,a3+a4,a5+a6也成等比数列(公比为q2).bc,即ab

2∴a5+a6==320.20

3.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a,要使{an}是等比数列,则a的值为()

A.0B.1C.-1D.2

【答案】C

【解析】∵an=S13a

n1(n1),n2.SnSn12

3要使{an}成等比,则3+a=2·31-1=2·30=2,即a=-1.4.设f(x)是定义在R上恒不为零的函数,对任意实数x,y∈R,都有f(x)·f(y)=f(x+y),若

1,an=f(n)(n∈N*),则数列{an}前n项和Sn的取值范围是()2

11A.[,2)B.[,2] 22

11C.[,1)D.[,1] 22a1=

【答案】C

【解析】因f(n+1)=f(1)·f(n),则an+1=a1·an=

∴数列{an}是以

∴an=(1an,211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221n).2

11[1()n]1Sn==1-()n.1212

1∵n∈N*,∴≤Sn<1.2

豆丁资源:http:///yujunqiang6639

5.等比数列{an}的各项都是正数,且a2,aa51a3,a1成等差数列,则4的值是()2a5a6

A.151B.22

15151D.或 222C.【答案】B

【解析】∵a3=a2+a1,∴q2-q-1=0,q=151,或q=(舍).22

∴a4a51251.a5a6q2

16.(2010北京宣武区模拟,4)在正项等比数列{an}中,a1、a99是方程x2-10x+16=0的两个根,则a40·a50·a60的值为()

A.32B.64C.±64D.256

【答案】B

【解析】因a1·a99=16,故a502=16,a50=4,a40·a50·a60=a503=64.7.如果P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之积,S是这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之和,S′是这个等比数列前n项的倒数和,用S、S′和n表示P,那么P等于()

SA.(S·S′)B.()2 S'

SS'C.()nD.()S'S

【答案】B

【解析】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q(q≠1)

则P=a1·a2·…·an=a1n·n12n2n qn(n1)

2,a(1qn)S=a1+a2+…+an=, 1q

1111qn

S′=, +…+a1a2ana1qn1(1q)

S∴()2=(a12qn-1)2=a1nqS'

当q=1时和成立.nnn(n1)2=P,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8.在等比数列中,S5=93,a2+a3+a4+a5+a6=186,则a8=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8

4a1(1q5)a1q(1q5)【解析】易知q≠1,由S5==93及=186.1q1q

知a1=3,q=2,故a8=a1·q7=3×27=384.9.(2010湖北八校模拟,13)在数列{an}中,Sn=a1+a2+…+an,a1=1,an+1=

an=1Sn(n≥1),则31,n1, n2.________,14)·()n-2 3

31【解析】∵an+1=Sn, 3

1∴an=Sn-1(n≥2).3

1①-②得,an+1-an=an, 3【答案】(∴an14(n≥2).an3

111S1=×1=, 333

14∴当n≥2时,an=·()n-2.33∵a2=

10.给出下列五个命题,其中不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①若a,b,c成等比数列,则b=abc②若a,b,c成等比数列,则ma,mb,mc(m为常数)也成等比数列③若{an}的通项an=c(b-1)bn-1(bc≠0且b≠1),则{an}是等比数列④若{an}的前n项和Sn=apn(a,p均为非零常数),则{an}是等比数列⑤若{an}是等比数列,则an,a2n,a3n也是等比数列

【答案】②④

【解析】②中m=0,ma,mb,mc不成等比数列;

④中a1=ap,a2=ap(p-1),a3=ap2(p-1),a2a3,故②④不正确,①③⑤均可用定义法判断正确.a1a

21, an

三、解答题(11—13题每小题10分,14题13分,共43分)11.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作数列{bn}使bn=

(1)求证数列{bn}也是等比数列;

(2)已知q>1,a1=1,问n为何值时,数列{an}的前n项和Sn大于数列{bn}的前n项和Sn′.3q

(1)证明:∵an1=q, an

∴bn1a1n为常数,则{bn}是等比数列.bnan1q

(2)【解析】Sn=a1+a2+…+an a1(1qn)qn1=, 31qq(q1)

Sn′=b1+b2+…+bn 11(1n)aq4(qn1)qn=, 1q(q1)1q

当Sn>Sn′时,qn1q4(qn1).n3q(q1)q(q1)

又q>1,则q-1>0,qn-1>0, 1q4

∴3n,即qn>q7, qq

∴n>7,即n>7(n∈N*)时,Sn>Sn′.12.已知数列{an}:a1,a2,a3,…,an,…,构造一个新数列:a1,(a2-a1),(a3-a2),…,(an-an-1),…此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3

(1)求数列{an}的通项;

(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解析】(1)由已知得an-an-1=(1n-1)(n≥2),a=1, 3

an=a1+(a2-a1)+(a3-a2)+…+(an-an-1)11()n

3[1-(1)n].=13213

(2)Sn=a1+a2+a3+…+an =3n31121-[+()+…+()n] 32233

3n31-[1-()n] 324

6n331×()n.=443=

13.在等比数列{an}中,a1+a3=10,a2+a4=20,设cn=11-log2a2n.(1)求数列{cn}的前n项和Sn.(2)是否存在n∈N*,使得

【解析】(1)由已知得

2a12,a1(1q)10, 2q2.a1q(1q)20,1112成立?请说明理由.anan3

∴an=a1qn-1=2n.∴cn=11-log2a2n=11-log222n

=11-2n.Sn=c1+c2+…+cn=n(c1cn)n(9112n)=-n2+10n.22

1111112即n2n.3aanan32(2)假设存在n∈N*,使得

∴22n+3×2n-3<0,解得321321.2n22∵32135=1,而2n≥2, 22

111.n2n32a

x2,x∈(0,+∞),数列{xn}满足x1故不存在n∈N*满足14.(2010湖北黄冈中学模拟,22)已知函数f(x)=

xn+1=f(xn),(n=1,2,…),且x1=1.(1)设an=|xn-2|,证明:an+1<an;

(2)设(1)中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证明:Sn<2.2证明:(1)an+1=|xn+1-2|=|f(xn)-2|=|

∵xn>0,∴an+1<(2-1)|xn-2|<|xn-2|=an, xn2(x221)2||n|.xn1xn1

故an+1<an.(2)由(1)的证明过程可知

an+1<(2-1)|xn-2|

<(2-1)2|xn-1-2|

<…<(2-1)n|x1-2|=(2-1)n+1 ∴Sn=a1+a2+…+an<|x1-2|+(2-1)2+…+(2-1)n =(2-1)+(2-1)2+…+(2-1)n =

2122[1-(2-1)n]<21222.2

下载2014届高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03)抽象函数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届高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03)抽象函数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届高考语文材料作文训练及

    XX届高考语文材料作文训练及范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舞台上,你一定经历过无数值得回味的东西。在日常的工作中,你一定成功过,也许还曾失败过。无论成功,抑......

    初中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

    第十一章《反比例函数》1.已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A.B.C.D.2.如图,四边形的顶点都在坐标轴上,若与的面积分别为20和30,若双曲线恰好经过的中点,则的值为A.3B.-3C.-6D.6......

    初中数学复习二次函数

    1、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过点A(3,0),C(﹣1,0).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如图,点P是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当PB+PC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在......

    高考数学函数的周期性

    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函数的图象变换、函数应用问题 一. 教学内容: 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函数的图象变换、函数应用问题 二. 教学要求: 1. 理解周期函数的定义,会求简单周......

    XX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不等式专项复习教案

    XX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不等式专项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六章不等式 ●网络体系总览 ●考点目标定位 .理解不等......

    XX届高考数学复数知识导航复习教案

    XX届高考数学复数知识导航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十五章 复 数高考导航考试要求重难点击命题展望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相等的充......

    2020年高考数学尖子生辅导专题(文理通用)之专题03 含参数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2020高考数学尖子生辅导专题

    专题三含参数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不等式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含参数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又是重点中的难点.这类问题既含参数又含变量,与多个知识有效交汇,有利于考查......

    高考数学复习须注意五大问题[★]

    高考数学复习须注意五大问题 发布日期:2009-04-13 数学一直是令学生又爱又恨的学科,也是分数梯度最为明显的学科。如何缩小与高分同学之 间的差距,在复习备考时,应在以下几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