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决策责任的重要制度保障,对决策者能够起到心理警戒和行为校正作用,增强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内在动力,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的发生。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存在班子成员都想说了算,而又都不想承担决策的风险和责任,出了问题往往不了了之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缺少对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误必追究”的观念。要完善党委领导班子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重大决策的论证制、票决制,分清决策责任,防止决策的随意性。要本着“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依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及《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的相关规定,完善责任追究程序、健全处罚体系。要强化责任追究主体的作用,通过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等,加强对同级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决策监督;通过健全和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加强上级党委对下级党委的决策监督;通过改革和完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的决策监督,从而形成党纪、政纪、法律处罚的不同责任等级,根据决策失误导致损失程度和应负责任大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篇: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近湖镇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职、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廉洁自律,增强各级组织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全镇机关具有或委托行使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导致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造成工作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依照本制度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责任追究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调查处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二章责任追究事项
第四条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
(二)对上级决定的事项,不按规定和要求落实,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拖延不办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五条独断专行、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或者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未经集体决策,致使决策失误,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个人擅自决定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违规决定采取重大措施,导致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者重复上访,或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
(四)违背科学发展观、错误决策,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重大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或环境污染的,以及其他重大损失的。
第六条滥用职权、违法行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无合法依据实施行政许可或不按照规定方式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无法定依据,擅自设立行政收费项目的。贪污、截留、滞留、挤占、挪用党费和救灾、抢险、防汛、抗旱、防疫、优抚、移民、救济、扶贫、国债、人民防空、社会保险、征地补偿等款物或其它财政专项资金的;
(三)超越权限、违反法定程序实施限制人身自由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四)干预、阻挠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行使执纪权,作伪证,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五)利用职权向行政相对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七条办事拖沓、推诿扯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对上级来文、来电、来函和领导批示要求办理的事项,违反限时办结制规定的,不及时办理或无正当理由拖延不办,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对公开承诺事项不能兑现,影响工作效能的;
(三)对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等切身利益的合理诉求不及时办理或无正当理由拖延不办,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八条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纪律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整体工作效能低下的;
(二)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无正当理由不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或作出明确答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九条态度冷漠、作风粗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对群众的上访、检举、控告、投诉、申诉不及时接待或该受理不受理的;
(二)对不属于职责范围或不能办理的事项,不及时解释、说明、转办,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十条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瞒报、谎报、迟报公共突发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重大灾情、重大疫情或其他重要情况的;
(二)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置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的;
(三)对突发公共事件措施不力,处置不当,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的;
(四)对本单位或相关工作人员铺张浪费、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违法违纪问题,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
第三章责任追究程序与方式
第十一条通过以下渠道反映本制度第二章规定情形由职能部门进行初步核实:
(一)市级以上机关及其领导的指示、批示、建议和通报;
(二)镇党委、政府领导作出的批示、意见;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议案、提案等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
(四)行政监督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等提出的意见、建议;
(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署名的检举、控告;
(六)有关工作检查、考核中的意见、建议;
(七)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八)其他渠道反映的问题。
第十二条责任追究方式:
(一)诫勉谈话;(二)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六)调整工作岗位;(七)责令停职检查;(八)引咎辞职;(九)责令辞职:(十)免职。
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处或者并处。
第十三条责任追究事项一般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向镇党委、政府报告调查结果。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提出责任追究的具体建议。
第十四条镇党委、政府在接到调查报告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责任追究或不予责任追究的决定。
第十五条对责任追究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申请复查。批准予以复查的,在7日内提交复查报告。复查期间,可以暂停原决定的执行。
第十六条:根据复查报告,分别作出以下决定:
(一)原调查报告事实清楚,单据确凿的,原责任追究决定继续执行;
(二)原调查报告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但情节轻重有偏差的,改变追究责任方式;
(三)原调查报告有重大错误的,终止原责任追究决定。
第十七条责任追究调查和复查期间,应当听取责任追究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第十八条责任追究调查和复查实行回避制度。有关工作人员与责任追究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九条责任追究决定和责任追究复查决定应当由职能部门负责拟制,经批准后,采取书面形式送达当事人,同时向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篇: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村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为强化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的权威性和连续性,坚持“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保证民主决策事项不随意更改,强化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的严肃性:进一步增强村两委干部组织观念,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确保政令畅通,推进干部工作作风转变,优化服务,促进各项工作尽责高效,决定在村两委干部中实行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具体如下:
一、适用对象:村两委班子成员。
二、适用内容:村两委干部自身职责岗位上实施下列事项需尽心尽责:
1、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实施的事项;
2、村两委集体决定实施的事项;
3、镇党工委、办事处布置的工作事项;
4、群众急需解决的事项;
5、其他需责任追究的事项。
三、追究范围:
村两委干部在工作活动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1、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和乡党委、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布置的各项工作不力,造成一定影响和后果的;
2、村干部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确定为不合格的;
3、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和管理中违反村务公约,独断专行,自搞一套;
4、村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弄虚作假,造成一定影响和后果的;
5、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会后散布与集体决定不符的言论或向外泄密表决中的个人意见,影响班子团结和正常工作的;
6、缺乏事业心、责任感,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不负责或不作为,群众反响较大的;
7、因违法、违规、失职而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及不稳定因素不及时报告造成事态扩大的;
8、其它需责任追究的事项。
四、追究方法及程序
责任追究时,村民对追究人的意见,向村两委提出,村两委接到意见后对情况进行核实,并听取当事人口头和书面解释,再召开村两委会议集体审定,并报请镇党委政府予以责任追究。
1、每发生一起,在本村村务栏内公开,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
2、对评议不合格的,取消评先资格和村干部岗位补贴。
3、累计发生二起或任期内二次工作测评不合格的,是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按党内有关规定处理;是村民委员会成员责令其辞职,不辞职的启动罢免程序。
五、要求
1、坚持集体决定高于一切,千方百计将决定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中,共同维护集体组织的形象。
2、坚持服务第一、自身第二,将群众列为第一服务对象,以亲和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处置好相应关系。
3、坚持尽心尽责,团结互助,既努力抓好份内工作,又相互支持、帮助。
4、坚持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勤奋认真,尽可能避免因其他因素对工作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失误,避免不该有的风险产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减少损失,争做称职、优秀的干部。
第四篇:0 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推荐)
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汇编
一、行政决策责任追究规范1、2007年,国务院出台《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2、2009年,中办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3、2012年,西城区出台《北京市西城区重大行政事项决策办法》
备注:行政决策程序分为一般行政决策程序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截至目前,国务院先后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等规范性文件,中央层面尚无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地方政府层面的重大行政决策立法差异较大,有的由省级政府统一出台相关规范,有的地方则由市县各自制定。北京市部分区县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规范。
二、国有企业决策责任追究规范1、2005年,北京市国资委出台《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暂行办法》。2、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3、2009年,中办印发《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4、2010年,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大一重”决策制度的意见》。
备注:2006年时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正在制定《中央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2008年正式颁布《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中央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至今尚未出台。
三、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证监会没有出台统一的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若控股股东为国有企业,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参照国有企业决策责任追究规范执行,其他股份制企业根据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执行。
第五篇:决策责任追究
第一条 为促进村各级组织及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责任,保障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村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党务村务工作,损害党组织形象、村集体经济利益或村民合法权益的,应追究责任。
(一)本条所称村干部指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管委会的成员,以及村级配套组织的组成人员。
(二)本条所称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放弃、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规定程序、形式履行职责等情形。
第三条 村干部违反规定的,根据情节轻重,按如下方式追究责任:
(一)违规所作的决策、决定无效
(二)给予口头批评
(三)责令书面检查
(四)通报批评
(五)书面告诫
(六)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
(七)违犯党的纪律的,给予党纪处分
以上方式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四条 村干部因违反规定被追究责任的,应按以下方式给予相应的惩罚:(需根据村实际商量确定)
(一)被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的,扣发一个月的职务补贴,并报请镇党委扣发其一个月的考核奖;
(二)被书面告诫的,按告诫的期限扣发相应月份的职务补贴,并报请党工委扣发其相应月份的考核奖,不得评为优秀;
(三)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取消全职务补贴,并报请党工委取消全考核奖。
(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扣发半年内职务补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并撤销职务处分的,扣发一职务补贴,并报街道党工委扣发一考核奖;受到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的,扣发两年职务补贴,并报街道党工委扣发两考核奖。
第五条 实施责任追究,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分清主观与客观原因,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与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与重要领导责任。
(一)直接责任,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
(二)主要领导责任,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
(三)重要领导责任,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
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五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