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中共渭城区委关于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约束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用人行为,实现用人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是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等党内法规、文件为依据,对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及有关责任人违反《条例》规定或错误决策,选拔任用不符合条件的干部,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第二条 违反《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和违反《条例》第六十三条所列纪律的,所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
第三条 对用人失察失误者进行责任追究,要坚持实事求是、从严执纪、有错必究的原则,把责任追究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
第二章 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
第四条 在推荐干部过程中,不同推荐形式的组织者或推荐者应承担相应责任:
(一)民主推荐干部,上级组织部门组织的责任主体为考察组,考察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本单位组织的责任主体为被推荐对象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未设党组的行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是认真制定推荐方案,严格按照推荐程序,合理确定参加推荐人员,详细介绍被推荐人的全面情况。
(二)党组织推荐干部,责任主体是推荐单位的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未设党组的行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是如实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推荐情况,对民主推荐、班子集体研究和推荐结果全过程负责。
(三)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责任主体是推荐者本人,主要责任是在与自己工作关系密切的干部范围内推荐领导干部人选,推荐干部必须按《条例》规定写出署名推荐材料,说明推荐理由。
第五条 在考察干部过程中,组织部门对考察工作全过程负责任:
(一)组织部长办公会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并对其结果负责,组织部长为第一责任人。组织部长办公会的主要责任是严格按照《条例》规定从后备干部或在民主推荐多数群众认可的干部中确定考察对象。
(二)考察组执行考察任务,负具体考察责任,考察组长为第一责任人。考察组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制定考察方案,合理确定民主评议、民主测评、个别座谈等人员的参与范围,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对考察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署名考察材料,并对考察材料负责,向考察组的派出机构做出汇报,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
第六条 在酝酿干部过程中,责任主体是组织部门,组织部长是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是在干部考察前,讨论决定或决定呈报前,根据干部的具体情况,在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等有关领导成员中进行充分酝酿,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人选应当征求其上级分管领导成员的意见。
第七条 在任用干部过程中,责任主体是区委,区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是对组织部门提请研究的干部进行审核把关,严格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干部任免。
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八条 在推荐干部过程中,有下列行为者予以追究:
(一)民主推荐的组织者,不按《条例》规定办事,不向上级党委如实汇报推荐情况,或者向外泄漏
推荐情况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
(二)在推荐领导干部人选时,对推荐对象了解不深、识人不准,所推荐的人选有严重问题的,给予推荐人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如明知所推荐的人选有严重问题仍坚持推荐,情节严重的,应酌情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三)在推荐领导干部人选时,吃请、收礼的,给予责任人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四)在民主推荐中人为篡改推荐结果、弄虚作假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是组织干部的调离组织部门。
(五)在民主推荐中为自己或他人拉取选票,搞非组织活动,造成推荐结果失实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九条 在考察干部过程中,有下列行为者予以追究:
(一)在确定考察对象时,不按《条例》规定从后备干部或民主推荐多数群众认可的干部中确定,人为指令、指定考察对象的,对主要责任者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
(二)在确定考察对象过程中,不坚持集体研究,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弄虚作假,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
(三)对因工作不负责,考察结果失察的,或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反映考察情况,故意隐瞒、歪曲事实真相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或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处分;是组织部干部的,调离组织工作岗位。
(四)对考察时必须回避而没有回避的考察人员,或在考察期间吃请、收礼、讨好许愿、泄露干部考察情况的,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是组织部干部的,调离组织工作岗位。
(五)考察干部时,谈话人或有关机关和部门不能真实准确地提供被考察对象的有关情况和材料,有意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的,对谈话人及机关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酌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六)组织部门未按《条例》规定进行严格考察,向党委提交使用意见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
(七)组织部门对考察对象不按《条例》规定实行考察预告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
第十条 在酝酿干部过程中,有下列行为者予以追究:
(一)对干部决定呈报前,不按《条例》规定进行充分酝酿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
(二)把不符合条件的人选提请酝酿,对主要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对组织部门提请酝酿的干部人选,明知有问题而不进行严格把关,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或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处分。
(三)区委领导成员及组织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泄露区委酝酿干部任免情况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十一条 在任用干部过程中,有下列行为者予以追究:
(一)以书记办公会、少数人研究或者圈阅等形式,代替区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处分。
(二)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对提议者给予批评教育,对负责人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处分。
(三)区委领导成员个人决定干部任免的,或者个人改变区委常委会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四)县级领导干部违反《条例》有关规定,提拔本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的,在工作调动、机构
变动时突击提拔干部的,或者在调离后干预原单位干部选拔任用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五)县级领导干部不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件、任职资格和工作程序,指令或指使提拔本人的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处分。
(六)县级领导干部、组织部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收受贿赂或因收受贿赂造成用人失察失误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索取贿赂的,从重或加重处分。
(七)区委领导成员及组织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泄露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情况的,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八)对拟提拔干部不按《条例》规定实行任前公示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
(九)在任前公示过程中,群众反映有问题,未进行调查核实或在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继续任用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在经调查核实问题确实影响任用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任用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处分。
第十二条 县级领导干部、组织部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封官许愿的,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组织部干部违反本规定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调离组织工作岗位。第十三条 组织部干部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用人失误的,给予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十四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应受党纪处分,但能够主动纠正、挽回影响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分。
第四章 追究程序
第十五条 科级以下干部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轻微的,由本单位予以追究,情节较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予以追究。
第十六条 科级干部违反本办法规定,由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予以追究。
第十七条 县级干部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轻微的,由区委予以追究,情节较重的,由区委提请市纪检监察机关予以追究。
第十八条 对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由区委组织部负责监督。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选拔任用科级非领导职务和股级干部的责任追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中共渭城区委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问题研究
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06-3-27 15:07:
52新闻来源:中共石嘴山市委组织部
建立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全面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保证选人用人工作质量,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选人用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选准人、用好人,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由石嘴山市委组织部牵头,贺兰、永宁、西吉、隆德、青铜峡等县市党委组织部参加,共同承担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问题的研究。为圆满完成课题调研任务,我们成立了由石嘴山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为组长,各成员单位课题小组负责人为成员的课题组,并选调了部分干部专门从事课题调研工作。作为课题研究牵头单位,石嘴山市委组织部制定了课题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及调研提纲,结合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及时分发各成员单位,由各成员单位分头开展调研活动。在调研工作中,平罗、惠农、陶乐三县及大武口、石嘴山两区党委组织部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在调研的方式方法上,课题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的方法进行,在此基础上,搜集相关资料,充分借鉴外地在探索建立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方面的经验。这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 份,回收1961份,有效回收率98%,范围涉及全区四市10个县(市、区)的76个部门单位。为保证这次问卷调查中数据统计处理结果的客观准确性,我们专门编制了计算机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微机处理,从年龄、文化程度、职务级别、政治面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参与问卷调查的地厅级干部占1.07%,处级干部占8.44%,科级干部占38.84%,一般干部职工占52.11%。先后召开座谈会15 场次,共有425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座谈。问卷调查、座谈会总计调查人数达2386人次。通过调研,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的总体情况,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选人用人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级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能较好地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选拔任用干部,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度、干部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考察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相配套的制度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些地方还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票决制等做法,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逐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使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及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情况下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还不够严格,程序还不够完善,在推荐提名、确定考察对象、研究决定任用方面有时还存在随意性。二是对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的认定缺乏明确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界定。三是责任追究的机制不完善,责权不统一,责任追究的主客体和方式不明确,一旦出现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难以落到实处。四是与责任追究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责任追究工作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造成选人用人失察失误和责任追究难以落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一是不能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选人用人方面发扬民主不够,存在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如有的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左右民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干部群众,要求推荐某人或不推荐某人;有的未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而向组织推荐干部;有的未经民主推荐,由组织自上而下研究确定或未按规定程序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等等。二是对干部工作中落实群众“四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时工作的透明度还不够高,不能很好地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个别人受感情、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在干部选任过程中,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个别干部为达到个人升迁的目的,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干部考核考察的方法还不够科学,时间不够充分,工作不够全面深入细致,有时不能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事,没有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参与考核考察谈话的人员认识不到位,对考核考察工作缺乏信任,往往认为考察对象是“领导早就定了的,考察只是走形式”,不能如实提供干部的有关情况,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还存在考核考察结果失真失实的问题。四是由于目前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机制没有形成,责任主体和客体还没有明确界定,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班子“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责任、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界定比较模糊,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以“集体讨论决定”为由开脱,从而导致难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五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日常性监督检查相对滞后,还没有形成监督检查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对策和建议
为了预防和减少失察失误现象的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建立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总的看,操作性不够强,实施难度较大。在问卷和座谈调查中,有88.86%的被调查者认为,制度不健全、权责不明确、措施不得力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积极探索建立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及相关的配套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现象的发生。
1、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进一步规范干部工作程序。
不折不扣地抓好《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程序和方法选拔任用干部,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好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切实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按照《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的规定和要求,把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实,形成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干部工作的严肃性。
2、建立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尽快研究制定责任追究办法。
解决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现象的发生,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制定出台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失察失误的界定标准、责任追究的主客体、责任追究的方式,真正使选人用人失察失误有章可循。
一是明确失察失误的界定标准。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预防为主、有错必究的原则,对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的责任标准进行认定。对违反干部政策、不按规定程序办事,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将不符合条件的干部予以选拔任用,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对干部提拔任用后出现任职前应发现而未发现的重大问题;提拔任用后出现严重问题受到撤销职务以上处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均应视为选人用人失察失误。根据问卷和座谈调查的情况,结合工作实际,为了增强可操作性,我们认为,对任职前应发现而未发现的重大问题,责任追究的时限应以干部提拔任用后两年内为宜;对任用后出现严重问题受到撤销职务以上处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责任追究的时限以一年为宜。
失察失误主要出现在推荐、考察、决定三个主要环节,本着责权统一的原则,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明确责任主体的责任内容,属于谁的行为,追究谁的责任。(1)推荐者失察失误行为。组织或个人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推荐干部,或推荐的干部不符合任职条件;未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而向上级组织推荐干部;隐瞒事实或弄虚作假;在确定考察对象过程中,没有经过民主推荐(测评)程序,没有完备的推荐(测评)材料;没有把民主推荐(测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不进行集体讨论、由个人或少数人确定考察对象。(2)考察者失察失误行为。组织(人事)部门及其考察工作人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相关部门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事;考察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作了解或了解不深,导致考察失真失实;不客观真实反映情况或弄虚作假、隐瞒歪曲事实真相,以及采取其他方式影响或干扰考察组客观公正了解情况。(3)决定者失察失误行为。决定者不履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或脱离考察真实情况而决定干部任用;不按规定程序办事,搞“临时动议”或“一言堂”;对考察情况不经集体研究提出任用意见,或考察组提出不宜提拔任用的人选提交会议研究决定任用,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是明确责任追究的客体及其责任。责任追究的客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出现失察失误所应承担责任的人员,也就是责任追究的对象。明确责任追究的客体及其责任是实施追究的前提,要制定相应的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推荐、考察、决定责任制。在推荐环节,实行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规范干部推荐程序,对会议投票推荐、组织或个人推荐、民主推荐的统计和分析,以及提出考察对象等环节所负的责任要明确规定;在考察环节,责任追究的客体主要是负责考察工作的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组及其成员、参与考察谈话人员。要明确组织人事部门在制定考察方案、确定考察组成员、进行考察预告、考察、听取考察组汇报和提出拟任人选等环节的责任,以及考察组成员在考察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责任。严格考察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纪律。除此之外,还应当明确配合干部考察工作、如实提供干部有关情况等相关部门及人员所负的责任;在讨论决定环节,也应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明确责任内容。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要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备案登记,建立健全干部署名推荐、干部工作文书档案等,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每个环节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实施责任追究。
三是明确责任追究的主体和方式。责任追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责权一致、依法办事原则。责任追究的主体,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负责。对推荐、考察环节失察失误行为的责任追究可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对决定环节失察失误行为的责任追究可由上级党委(党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应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及中组部《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等,按照制定调查核实工作方案、组成调查组、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意见、综合分析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处理等程序进行。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视情节轻重,分别对有关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调离现职工作岗位、责令辞职等组织处理,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3、进一步健全完善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的相关配套措施。
要积极推行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制,建立健全干部考察考核结果反馈通报制度,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从问卷调查结果看,认为实行差额考察制、考察预告制、考察结果通报制度“非常必要,且效果很好”或“有必要,且有一定效果”的,分别占85.62%、77.02%、89.83%。建立组织推荐、个人署名推荐制度,不断扩大参加推荐的人员范围,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要健全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主动加强与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的配合,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以及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等方面的监督作用,加强举报、复议或申诉受理工作,为实施责任追究提供制度保证。
第三篇:3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党群类】公司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领导人员
选拔任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健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科学机制,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及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有关领导人员管理的工作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以下简称“选拔任用责任追究”),是指在领导人员(包括厂处领导人员、科级管理人员,下同)选拔任用工作中,对违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政策,不按规定办事,不履行或未有效履行职责,选拔任用领导人员失察失误,影响党的事业、损害企业利益后果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三条公司各单位及组织人事部门选人用人必须严格按照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的原则、条件、标准、程序和纪律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要搞“五湖四海”,反对搞团团伙伙;要讲党性原则,反对封官许愿;要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杜绝临时动议,反对个人说了算;要严格执行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纪律,防止跑风漏气,反对以权谋私。
第四条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应坚持实事求是,逐级负责,有错必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失察失误行为,视情节轻重予以组织处理(通报批评、调离现工作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党纪处分或行政处分。
第二章推荐责任及责任追究
第五条基层单位向上级组织推荐拟提拔人选,必须按规定根据职位要求和任职条件进行民主推荐,经集体研究确定。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民主推荐的过程和向上级组织推荐的人选负责。
第六条个人向组织推荐提拔人选,必须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说明推荐理 III—I—19
由,填写领导人员推荐表,并对推荐的人选和所介绍的情况负责。
第七条本人向组织自荐,必须写出自荐材料,说明自荐理由,对自荐提供的情况负责。
个人推荐的人选和自荐人员,必须经组织审查后,按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的人选得不到群众公认,不得列为被考察对象。
第八条在领导人员推荐工作中,不履行或未有效履行职责,存在以下情形的,必须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未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民主推荐的;或单位未经党委班子集体讨论而向上级组织推荐拟提拔人选的。
(二)所推荐的人选不符合任职条件的;夸大被推荐人的德才条件的。
(三)未按规定程序集体讨论确定考察对象的。
(四)推荐人选有严重问题的;明知所推荐的人选有严重问题,隐瞒事实坚持推荐的。
(五)个人自荐中隐瞒问题或弄虚作假的,或跑官要官的。
第三章考试责任及责任追究
第九条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考试工作中,单位或组织人事部门应认真制定考试办法,严密组织考试,严格监督管理,对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负责。
第十条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考试工作中,不履行或未有效履行职责,存在以下情形,必须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组织人员、管理人员不按考试规则组织考试和实施,造成试题泄露、涂改试卷和考分等后果的。
(二)命题人员泄露试题内容的。
(三)判卷人员和面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
(四)巡视、监考等考务工作人员严重失职,导致试题泄露、考场秩序混乱等情况的。
第四章考察责任及责任追究
第十一条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考察任务,认真制定考察工作方案,按领导人员任用考察程序组织实施,并对考察工作和考察意见负责。
第十二条考察组及其考察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考察工作纪律,按规定程序认真进行考察。考察组负责人和考察组成员对考察过程和提出的考察意见负责。Ⅲ— I—20
第十三条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和被谈话人以及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考察组的工作,如实提供考察对象的情况。单位和部门以及被谈话人分别对所提供的情况负责。
第十四条在领导人员任用考察工作中,单位或有关人员不履行或未有效履行职责,存在以下情形的,必须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对考察工作组织不严,导致考察情况失真失实的。
(二)对考察情况不经集体讨论提出任用意见,或歪曲隐瞒考察中发现的问题,造成用人失误的。
(三)考察人员因责任心不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作核实或调查,或不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导致考察失真失实,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有关工作人员和考察人员泄露领导人员考察情况的。
(五)考察人员阻止知情人反映情况,或弄虚作假、隐瞒歪曲事实真相的;或封官许愿,收受贿赂的。
(六)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和被谈话人,不向考察组反映真实情况或歪曲事实,以及采取其他方式影响或干扰考察组了解情况的。
(七)按照有关规定,其他相关部门对考察对象的违纪违法行为,不及时通报情况,或者夸大、缩小事实的。
第五章任用决策责任及责任追究
第十五条党委集体讨论领导人员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到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等明确意见,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公司制企业任用领导人员,按有关章程规定进行。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对讨论研究过程和作出的决定负责。
第十六条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客观、真实地向党委会议介绍领导人员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情况和是否任用的意见。
第十七条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党委作出的任用决定,对拟任职人选进行任前公示,认真掌握和调查核实公示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如实向党委汇报,并对任前公示的过程和反映问题的调查情况负责。
第十八条在任用决策工作中,不履行或未有效履行职责,存在以下情形,必须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以书记会、办公会、少数人研究或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会或党委扩 III—I—
21大会集体讨论决定领导人员任免的。
(二)临时动议决定领导人员任免的。
(三)党委领导成员个人决定领导人员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或党委扩大会集体作出的领导人员任免决定的。
(四)组织人事部门不如实向党委汇报领导人员人选推荐、考察、任前公示等情况,造成用人失误的。
(五)党委成员及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泄露党委酝酿、讨论领导人员任免情况的。
(六)党委成员在领导人员任用事项上,利用职权对他人打击报复或收受贿赂的。
第十九条单位违反规定所作出的领导人员任免决定一律无效,由上级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或者同级党委按照规定程序予以纠正。
第六章责任追究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党委要加强对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选拔任用领导人员失察失误现象的发生。对发现的问题和群众举报,要认真负责地调查核实,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提出处理意见,并对调查过程和结果负责。
第二十一条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失察失误问题调查处理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组成2人以上的调查组;
(二)制定调查核实工作方案;
(三)采取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实施调查;
(四)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意见;
(五)综合分析情况,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六)按有关规定管理权限予以处理。
第二十二条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失察失误责任的认定结论,应向相关责任人反馈;作出组织处理或给予纪律处分的,应通知相关责任人。
第二十三条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监督部门对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失察失误的问题不按要求调查核实,或者隐瞒歪曲事实,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Ⅲ— I—22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管理工作。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的内容与上级有关规定不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III—I—23
第四篇: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决策责任的重要制度保障,对决策者能够起到心理警戒和行为校正作用,增强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内在动力,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的发生。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存在班子成员都想说了算,而又都不想承担决策的风险和责任,出了问题往往不了了之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缺少对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误必追究”的观念。要完善党委领导班子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重大决策的论证制、票决制,分清决策责任,防止决策的随意性。要本着“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依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及《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的相关规定,完善责任追究程序、健全处罚体系。要强化责任追究主体的作用,通过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等,加强对同级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决策监督;通过健全和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加强上级党委对下级党委的决策监督;通过改革和完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的决策监督,从而形成党纪、政纪、法律处罚的不同责任等级,根据决策失误导致损失程度和应负责任大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第五篇: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近湖镇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职、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廉洁自律,增强各级组织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全镇机关具有或委托行使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导致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造成工作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依照本制度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责任追究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调查处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二章责任追究事项
第四条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
(二)对上级决定的事项,不按规定和要求落实,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拖延不办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五条独断专行、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或者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未经集体决策,致使决策失误,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个人擅自决定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违规决定采取重大措施,导致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者重复上访,或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
(四)违背科学发展观、错误决策,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重大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或环境污染的,以及其他重大损失的。
第六条滥用职权、违法行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无合法依据实施行政许可或不按照规定方式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无法定依据,擅自设立行政收费项目的。贪污、截留、滞留、挤占、挪用党费和救灾、抢险、防汛、抗旱、防疫、优抚、移民、救济、扶贫、国债、人民防空、社会保险、征地补偿等款物或其它财政专项资金的;
(三)超越权限、违反法定程序实施限制人身自由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四)干预、阻挠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行使执纪权,作伪证,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五)利用职权向行政相对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七条办事拖沓、推诿扯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对上级来文、来电、来函和领导批示要求办理的事项,违反限时办结制规定的,不及时办理或无正当理由拖延不办,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对公开承诺事项不能兑现,影响工作效能的;
(三)对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等切身利益的合理诉求不及时办理或无正当理由拖延不办,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八条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纪律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整体工作效能低下的;
(二)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无正当理由不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或作出明确答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九条态度冷漠、作风粗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对群众的上访、检举、控告、投诉、申诉不及时接待或该受理不受理的;
(二)对不属于职责范围或不能办理的事项,不及时解释、说明、转办,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十条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一)瞒报、谎报、迟报公共突发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重大灾情、重大疫情或其他重要情况的;
(二)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置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的;
(三)对突发公共事件措施不力,处置不当,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的;
(四)对本单位或相关工作人员铺张浪费、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违法违纪问题,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
第三章责任追究程序与方式
第十一条通过以下渠道反映本制度第二章规定情形由职能部门进行初步核实:
(一)市级以上机关及其领导的指示、批示、建议和通报;
(二)镇党委、政府领导作出的批示、意见;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议案、提案等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
(四)行政监督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等提出的意见、建议;
(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署名的检举、控告;
(六)有关工作检查、考核中的意见、建议;
(七)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八)其他渠道反映的问题。
第十二条责任追究方式:
(一)诫勉谈话;(二)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六)调整工作岗位;(七)责令停职检查;(八)引咎辞职;(九)责令辞职:(十)免职。
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处或者并处。
第十三条责任追究事项一般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向镇党委、政府报告调查结果。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提出责任追究的具体建议。
第十四条镇党委、政府在接到调查报告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责任追究或不予责任追究的决定。
第十五条对责任追究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申请复查。批准予以复查的,在7日内提交复查报告。复查期间,可以暂停原决定的执行。
第十六条:根据复查报告,分别作出以下决定:
(一)原调查报告事实清楚,单据确凿的,原责任追究决定继续执行;
(二)原调查报告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但情节轻重有偏差的,改变追究责任方式;
(三)原调查报告有重大错误的,终止原责任追究决定。
第十七条责任追究调查和复查期间,应当听取责任追究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第十八条责任追究调查和复查实行回避制度。有关工作人员与责任追究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九条责任追究决定和责任追究复查决定应当由职能部门负责拟制,经批准后,采取书面形式送达当事人,同时向有关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