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要点

时间:2019-05-12 20:4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计学复习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计学复习要点》。

第一篇:统计学复习要点

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

数据类别;总体、样本;几种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第2章用图表展示数据 定性数据

表:频数分布表,列联表 图:条形图(复式),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 定量数据

表:频数分布表(分组)

图: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散点图;雷达图,轮廓图 第3章 用统计量描述数据

水平:均值,中位数,分位数,众数(选择原则)

差异:极差,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标准分数(经验法则);离散系数 分布:偏态,峰态(解读)第4章概率分布

重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正态分布(判断);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

统计量分布:参数,统计量,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标准误 第5章 参数估计 点估计:原理,缺陷

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置信度 评价标准:无偏,有效,一致性 单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

均值比例方差

大样本小样本大样本

2分布

2已知2已知Z分布

Z分布Z分布

2未知2未知

Z分布t分布

两个总体参数估计

待估参数

均值差

独立大样

本

12、22已Z分布

独立小样

正态总体

12、22已

知Z分布

12=2

2t分布

比例差独立大样

本Z分布

方差比

匹配样本F分布

t分布

12、22未

12、22未Z分布

12≠22t分布

第6章假设检验

原假设,备择假设;如何提假设

显著性水平,P值,第一、二类错误

结果表述(拒绝,不拒绝)

参数检验(对照参数估计)

第7章分类变量的推断

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卡方独立性检验,相关性度量(3种系数)

第8章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

方差分析

研究的问题,基本原理,基本假设

方差分析表,参数估计表

实验设计

3种设计以及与方差分析的对应

第9、10章回归分析

回归的基本流程:判断有无关系、建模、检验、预测

模型好坏的评判标准:判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差

多元回归特有问题:调整判定系数,多重共线性(产生的问题,识别,处理),哑变量回归(系数解读)

第11章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的几种成分

不同类型时间序列对应的预测方法:基本原理

第二篇:应用统计学复习要点(09)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 绪论

1、知道统计的三种含义及关系(P1)

2、知道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与特征(P5)

3、知道标志与指标的含义与分类(P6)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1、知道统计调查的方式分类(P15)

2、知道统计调查的方法分类(P17)

3、知道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P18)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知道统计分组的原则与分组整理的步骤(P31)

2、知道统计表的构成及设计原则(P38)

3、会编制频数分布表(例3.2、计算题1和2)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测度

1、知道集中趋势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3)

2、知道离散程度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4)

3、知道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与数据分布特征的关系(P70、P72)

4、会计算平均数和离散系数(计算题1、2和4)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1、知道相关关系的含义及分类(P130)

2、知道相关系数的含义、性质与相关程度的划分(P135)

3、知道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含义(P131)

4、知道回归参数的经济意义(P138)

5、能完成方差分析表并由回归分析表回答相关问题(计算题3)

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析

1、知道时间序列的概念、分类及编制原则(P156、P157)

2、知道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及不规则变动的含义(P169)

3、会计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计算题1和4。)

4、会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注意项数、位置排列)(例题9.8)

5、会用同期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例题9.11的第一步)

第十章 指数与因素分析

1、知道指数的概念、分类及作用(P201~P203)

2、会计算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并进行分析(例10.1)

3、会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和指数推算(计算题1、2,实验题1)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填空题(10分)单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判断题(10分)简答题(20分)计算题(40分)

第三篇:《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要点20100610

《统计学原理》期末总复习要点(20100610)

一、简答题(6个)

1.编制组距数列如何确定组限?

2.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3.相关关系的种类如何划分?

4.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5.采用同期平均法分析季节变动的基本步骤

6.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原则

二、计算与分析(5个)

1.算术平均数、标准差的计算

2.区间估计有关计算

3.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4.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侧重两因素分析)

5.相关系数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建立

四、期末考试题型(6个)

1、判断对错并改正(10×2=20分)

2、单项选择(10×1=10分)

3、多项选择(10×2=20分)

4、简答(2×5=10分)

5、计算与分析(40分)

第四篇:统计学复习总结

3.样本:从总体中抽样部分个体的过程称为抽样,所抽得的部分为样本。(从样本中随机抽取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4.统计量:是统计理论中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变量。

5.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

6.概率:是描写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度。

8.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

9.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以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完全不一致。这种误差往往没有固定的倾向,有时高有时低。

12.标准误:也称标准误差,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13.标准差:是一种表示分散程度的统计观念。

14.指标:指预期中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

15.相对数:是两个相关的绝对数之比,也可以是两个统计指标之比。

16.率: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某现象的发生数与可能发生的总数之比,说明某现象出现的强度活频率。

17.构成比:表示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比表示。

18.相对比:是A、B两个关联指标之比,用以描述两者的对比水平。19 统计学是一门用于观察资料的应用科学它具有严密的科学逻辑无限的应用性和以高等数学为基础的计算性它广泛的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各个领域

20医学统计研究对象及特征同质性 大量性变异性平均数是描述一组同质的计量资料集中趋势(平均水平)的指标 22 算术均数 是描述一组同质的计量资料集中趋势(平均水平)的指标

23几何均数是描述一组同质的呈对数整台分布的计量资料变异系数的指标 1极差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四分位数间距2离均差平方和 方差 标准差 变异系数 3方差4标准差5变异系数 25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搜集资料

一资料来源

1统计报表

2报告卡如报出生率换染率

3日常工作记录如 住院病历

4专题研究或实验研究

5学术专题研究会讨论会经验交流会

6图书资料

7国际互联网

二资料要求

(一)三性及时性 正确性完整性

(二)四原则对照原则均衡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

三 整理资料核对 2 分组按质量等级分组3 归纳 手工法 机械法 4 列表

1.什么叫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与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有何联系与区别?

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它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实践,阐述统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研究资料和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进行科学推断的一门应用统计学。医学统计学与生物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在互有联系的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三者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故难以截然划定界限。生物统计学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从生物范畴的角度来看,显然比医学统计学的范围更广,其原理和方法一般均可应用于医学研究。医学统计学和卫生统计学均应用于医学研究,而前者侧重于医学的生物性方面,后者侧重于公共卫生学的社会性方面。

2.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标准差与标准误的意义、作用和使用范围均不同。

(1)标准差一般用s 表示,是表示个体间变异大小的指标,反映了整个样本对样本平均数的离散程度,是数据精密度的衡量指标。

标准误一般用sx 表示,反映样本平均数对总体平均数的变异程度,从而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是量度结果精密度的指标。

(2)随着样本数(或测量次数)n 的增大, 标准差趋向某个稳定值,即样本标准差s 越接近总体标准差σ。

标准误则随着样本数(或测量次数)n 的增大逐渐减小,即样本平均数越接近总体平均数μ;故在实验中也经常采用适当增加样本数(或测量次数)n 减小sx 的方法来减小实验误差,但样本数太大意义也不大。

(3)标准差是最常用的统计量, 一般用于表示一组样本变量的分散程度,当资料呈正态分布时,与均数结合可估计正常值范围,计算变异系数等

标准误一般用于统计推断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如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参数的区间估计与点估计等。

联系:标准差与标准误尽管都是反映变异程度的指标。标准误是标准差的1/ n;二者都是衡量样本变量(观测值)随机性的指标,只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误差;二者在统计推断和误差分析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3.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通过分析研究中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可控因素对研究结果影响力的大小。将总变异及自由度按其来源分解

4.常用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它们在计算和意义上有何不同? 常用的有率、构成比和相对比,5.x2检验的适用范围和各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6.简述非参数统计方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在对总体的分布不作假设或仅作非常一般性假设条件下的统计方法

称为“非参数统计”。适用范围:(1)待分析数据不满足参数检验所要求的假定,因而无法应用参数检验。(2)仅由一些等级构成的数据,不能应用参数检验。(3)所提的问题中并不包含参数,也不能用参数检验。(4)当我们需要迅速得出结果时,也可以不用参数统计方法而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来达到目的。

7.非参数统计方法有何优缺点?

优点 1等级资料2对资料没有特殊要求总体为偏态总体分布未知计量资料(N《30)有过大或过小的数值 3总体方差不齐

缺点检验效率低容易犯第二类错误

8.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回归分与相关分的联系:研究在专业上有一定联系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直线关系以及如何求得直线回归方程等问题,需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从研究的目的来说,若仅仅为了了解两变量之间呈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宜选用线性相关分析;若仅仅为了建立由自变量推算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宜选用直线回归分析。从资料所具备的条件来说,作相关分析时要求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作回归分析时要求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一般变量。差别主要是:(1)在回归分析中,y被称为因变量,处在被解释的特殊地位,而在相关分析中,x与y处于平等的地位,即研究x与y的密切程度和研究y与x的密切程度是一致的;(2)相关分析中,x与y都是随机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y是随机变量,x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的,通常在回归模型中,总是假定x是非随机的;(3)相关分析的研究主要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不仅可以揭示x对y的影响大小,还可以由回归方程进行数量上的预测和控制。

9.直线相关与等级相关有何区别?

直线相关又称为简单相关,是探讨服从正态分布的两个随机变量X和Y有无线性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直线相关的性质可由散点图直观地说明。等级相关又称秩相关,方法简单,易学易用,适用范围较广;两事物或现象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也可用等级相关来检验。尤其适用于某些指标不便准确地测量,而只能以严重程度、成效大小、名次先后或综合判断等方式定出等级或次序的资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 统计设计2资料搜集3资料整理4资料分析

第五篇:统计学复习总结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1、四种统计测量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的含义

2、四种专门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适用条件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单值数列的编制程序

2、组距数列的编制程序

3、向上(下)累计次数的计算 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描述

1、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的含义

2、结构、比例、比较、动态、强度相对数的含义

3、计划任务数为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时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计划完成时间的计算

4、计划任务数为计划末期应达到的水平时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计划完成时间的计算

5、计划任务数为相对数时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

6、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数学性质的内容)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

8、未分组资料中位数的计算

9、单值数列中位数的计算

10、组距数列中位数的计算

11、单值数列众数的计算

12、组距数列众数的计算

13、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关系公式

14、未分组资料四分位差的计算

15、组距数列四分位差的计算

16、标准差的计算(简捷公式)

17、离散系数的计算(比较不同均值总体的离散程度)

18、偏态系数的说明

19、峰度系数的说明 第五章 统计资料的推断

1、总体、样本的含义

2、是非标志总体指标(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的计算

3、样本方差的计算

4、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下样本均值和样本成数抽样平均误差的理论公式计算

5、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下样本均值和样本成数抽样平均误差的实际公式计算(不重复抽样下修正系数的两点说明)

6、大样本下样本均值和样本成数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

9、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步骤

10、大样本下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步骤

11、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步骤(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

12、大样本下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步骤(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

13、常见Z值(注意:如假设检验需区分单侧和双侧的情况)第六章 方差分析

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

2、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 第七章 相关与回归

1、常见散点图的形式

2、相关系数的公式及含义

3、相关与回归的关系(胡说相关)

4、一元线性回归直线方程系数a和b的计算

5、系数b和相关系数r的关系

6、可决系数的计算及直观含义和经济含义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

1、绝对数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2、绝对数连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3、绝对数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4、三种情况下相对数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5、平均增长量的计算

6、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计算

7、增长1%的绝对值

8、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9、偶数项移动平均需作移正平均

10、移动平均的几点说明

11、最小二乘法测定长期趋势时简捷公式如何令

12、三种趋势方程的数据特征 第九章 统计指数

1、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

2、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

3、数量指标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计算

4、质量指标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计算

5、总量指标变动两因素分析绝对数、相对数形式的计算

6、平均指标变动两因素分析绝对数、相对数形式的计算

t0

下载统计学复习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计学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计学复习单选题答案

    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B )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

    国贸统计学总复习专题

    统计学总复习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20分) 填空题(10分)判断题(10分) 回答问题(15分)论述题(10) 计算分析题(45分) 第一章、导论 12、什么是描述统计?什么是推断统计? 3、统计数据有几种类型......

    医学统计学复习二(范文大全)

    医学统计学复习之二 1.描述一组同质定量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有哪些?(注意应用条件!) 2.医学参考值范围与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分别如何计算? 3.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率......

    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范围范文大全

    期末考试复习范围 第一、二、三、四、七章 第八章 第四、五节 第十一章 第一、二、五节 第十二章 教材第一节 教案第一、二节 考试:单选15分,多选20分(10题),判断15分,简答10分(2题......

    2013级《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5篇

    2013级《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一、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五)计算题(第......

    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物体由于发生 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常见的 拉力 、提力 、 压力 、支持力 都属于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 受力面 。测量力的工具是 测力计 ,常用的测力计是 弹簧......

    复习要点

    1、 针灸学的概念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及其它作用方法,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复习要点

    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组成:元素 2.构成:分子、原子、栗子 三、物质的分类 1.物质(混合物、纯净物);纯净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