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要点串讲

时间:2019-05-12 20:4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要点串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要点串讲》。

第一篇:当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要点串讲

自言自语/bbslazy cat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串讲复习提纲

【出题基本原则与思路】

一、客观题:40分(单选30分、多选10分)

考点:基本知识(提示内容与作品内容)——

作家、作品、集子、写作年代、发表时间、作品出处、作品中的话语、人物、细节、作家的风格、流派、体裁、主题、结构、情节、艺术手法、意象、改编等等。

考察学生在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分析与综合能力。

二、主观题:60分(简答24分、论述16分、阅读评论20分)

一般按体裁出题,注重一点平衡。

简答:需结合一点作品实际,以证明自己熟悉作品,尽可能详点。

论述:尽其所能地结合作品实际,需逻辑清楚、字迹清晰。

阅读评论:考察分析、表达、写作能力,不要写成随意式评说和读后感。注意提示,按其逻辑顺序照应来写,各段大致对应(按段落点给分,使之清楚明了),但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防止断裂感。材料一般是叙事性的短篇小说,也偶有散文与诗歌。

【应试对策】

1、全面复习(大量的题库随机出题,押题风险大);

2、熟悉作品本身;

3、记忆课后提示,理解,背关键词,再扩展记忆;

4、做练习思考题,融会贯通,灵活应对,拆合自如;

5、提高分析、表达能力,多读相关书籍,多练习写作;

6、尤其要书写规范,字迹标点清晰,达意才能得分;

7、分析评论,按要求评点(后二点尤其是针对写作题的阅卷经验而谈的)。

【重点提示】

小说部分——除简答外,论述题可能性较大,也可能是综合性的论题,特别是精读篇目,要结合作品,熟悉课文。

精读篇目: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王蒙,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及作品集。

作品发表年代1956年;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主题;从“大毒草”到“重放的鲜花”。

分析“刘世吾”形象不同于一般的官僚主义的典型意义?与韩常新、王清泉等不同。

分析小说的叙述结构特征?以一个年轻人林震的角度展开叙述,以映衬出社会主义体制内部社会主义的老化。

《红旗谱》:

了解三代人的谱系和斗争方式;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大革命前后、冀中平原、反割头税运动、保定二师**)。分析新农民英雄朱老忠形象的典型意义?

分析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民族化的风格?

《百合花》:

军民情深的主题;诗意的小人物形象:小通讯员、新媳妇;“百合花”的象征。

分析小说的艺术成就?

以小见大、选材与构思的新颖、对比与衬托的手法、丰富的细节、语言的清新自然。

茹志鹃的风格:清新、俊逸,于平凡中见诗情、于淡雅中显绚丽。

《我的第一个上级》:

马烽,山西作家群的创作流派风格――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小说集

分析老田的形象意义?

分析小说运用欲扬先抑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特征?

《游园惊梦》:

白先勇,台湾著名作家;作品集;

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

分析小说的艺术成就?传统描写与西方现代意识流、象征、暗示等手法的融合;蓝田玉一生的命运兴衰与昆曲《游园惊梦》的关连;“戏剧穿插法”

《陈奂生上城》:

反映新时期的农民的精神历程;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素朴之中的风格

分析陈奂生形象的典型意义?

分析心理刻画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鲁鲁》:

宗璞,《红豆》,作品典雅、精美,讲究氛围和意境,含蓄蕴藉。儿童视角

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

分析小说如何运用悲剧氛围来表现主题思想?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伤痕与反思小说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 “裁缝老婆”形象在小说中的结构功能?

《哦,香雪》:

铁凝,代表作品;“一分钟”里开掘的精巧构思

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

分析小说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对于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作用?

《棋王》:

阿城,代表作“三王”;寻根文学;含蓄内敛、深沉简约的艺术风格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王一生的人物性格及其文化内涵?

泛读篇目:

《青春之歌》:

红色经典;建国后第一部以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分析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及意义?

《“锻炼锻炼”》:

赵树理,代表作品;小说风格;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小说”;时代背景

分析小说双重的主题思想?

《在山区收购站》:

小说的主题:农民利益和农村政策间的矛盾和农村人与人之间的新的信任和友情关系;对比、衬托的手法;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分析老收购员王子修和年轻的收购站主任曹英的形象特征?

《陶渊明写挽歌》:

陈翔鹤,代表作;当代历史短篇小说;知识分子题材;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致刻画

分析陶渊明的性格心理?

《将军族》:

台湾作家;写小人物的命运:“三角脸”与“小瘦丫头”;“将军族”的意蕴;以乐景写哀的手法;意识闪回的运用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张贤亮,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伤痕与反思的主题

分析邢老汉的性格及命运?

《受戒》:

汪曾祺,代表作;散文化小说;田园牧歌式的抒情风格;对人性的真善美的肯定

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和文体风格?

《春天》:

张承志,代表作;诗情与哲理化(象征化)小说;“驼背老人”形象的结构性功能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代表作;现代派手法,感觉化;《红高粱家族》系列;黑孩形象的象征色彩;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

《女房东》:

严歌苓,旅美华人作家,代表作;

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

分析小说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散文部分

精读篇目:

《社稷坛抒情》:

秦牧,建国初三大散文家之一,代表作;知识小品文,谈天说地的联想方式;以知识趣味来代替自我情感的抒发 分析本文“形散神不散”的抒情结构?

《黄鹂》:

孙犁,代表作;“真中求美、美中显真”的美学原则;平易冲淡、睿智幽默的艺术风格;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的描写;对比、白描和烘托的手法

分析小说在构思方式上如何揭示出哲理化的主题意蕴?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台湾作家,代表作;“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散文富有诗意,文字典雅、俊逸而雄浑;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多种表现手法,分析文章运用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将多种意象汇聚于统一意境的结构特点?

《怀念萧珊》:

巴金,文学大家,代表作,《随想录》;悼亡散文;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个人苦难与国家民族劫难的统一

分析巴金散文的艺术特征?

《拣麦穗》:

张洁,代表作;“大雁”系列散文;“小火柿子”的象征意味;从容舒缓的叙述文体

理解文章中故事叙述所表达的情感意蕴及其意义?

《下放记别》:

杨绛,老作家,代表作;记事散文,《干校六记》第一篇;丈夫钱钟书

分析本文如何以平淡含蓄的语言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的关系,并传达出作者淡泊、宁静、乐观和清醒的人生态度的? 《《书海夜航》二集序》:

唐弢,现代文学史专家;序文(读书随笔、书评);张岱“夜航船”的故事及其新意

理解本文在结构上随意自如而终究又不离题的写法?

《秦腔》: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风情散文”(宏观的视角、神韵的把捉、具象的描绘、雄浑大气);

理解本文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点?

《邵燕祥杂文二题》:

邵燕祥,杂文集,杂文文体的功能(针砭时事);有关和尚的谚语及作者对现实的批判;

理解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话所揭示的深刻含义?

对比二题不同的艺术特征及其相同的主题意蕴?

《我与地坛》:

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伤残体验与生命体验;哲理化的主题思想

理解本文的主题意蕴,并体会本文的写作中作者由个体情感逐步升华到探询生存意义层面的思考过程?

泛读篇目:

《庐山面目》:

丰子恺,散文家,画家,开明同仁;游记散文;超脱静观、从容乐世的风格

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

《茶花赋》:

杨朔,散文三大家之一,代表作;散文模式(固定的特点)

分析“茶花”的寓意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髻》:

琦君,台湾女散文家;女性视角

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记波外翁》:

台静家,现代作家;悼亡之作

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太阳下的风景》:

黄永玉,著名画家;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京派文人,解放后从事服饰研究

理解本文的抒情内涵?

《巩乃斯的马》:

周涛,诗人,散文家,多以边塞物象为题,风格冷峻、悲壮,情感饱满、定于气势

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法门寺》:

季羡林,著名学者、教授;文化随笔

理解本文中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现状的态度?

《童年二题》:

牛汉,七月派诗人;散文诗

理解“早熟的枣子”的中心意象与一代知识分子苦难命运和追求的联系?

分析各篇的艺术特点?

《夜航船》:

余秋雨,代表作;文化散文

分析本文对“夜航船文化”的剖析?

诗歌部分——必须熟读诗行

精读篇目:

《草木篇》:

流沙河,错划为“右派”;咏物言志的散文诗;拟人化的手法;物象的象征意蕴

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有赠》:

曾卓,代表作;七月派诗人;时代背景

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及诗人复杂的情感内涵?

《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台湾诗人;乡愁的主题,古典的情韵;“江南”意象;复沓、重词叠字

分析本诗表达的情感意蕴?

《冬》:

穆旦,九叶诗派诗人、文学翻译家;打成“右派”

理解本诗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点?

《慕尼黑》:

艾青,大诗人,代表诗集;打成“右派”;国外题材的诗作,人类与世界和平的主题;拟人化的手法

分析本诗拟人化手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双桅船》:

舒婷,朦胧诗人,诗集;诗句

理解“船”与“岸”朦胧多义的象征意蕴及全诗的主题意蕴?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梁小斌,朦胧诗人,代表作;“一代人”的思考(迷茫、失落中的信念);“钥匙”的象征意蕴;儿童的视角

分析本诗的主题及其系列意象的象征意蕴?

《麦地》:

海子,第三代诗人(自杀的诗神,80年代末一个时代的文化标记);抒情诗;“麦地”意象,歌颂劳动与博爱

理解本诗的主题意蕴?

《我》:

冀汸,七月派诗人

理解本诗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点?

泛读篇目:

《有的人》:

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哲理性;对比手法

理解本诗的主题意蕴?

《苹果树下》:

闻捷,诗集;50年代的情诗;苹果比喻爱情

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相信未来》:

郭路生,笔名食指;朦胧诗派的先驱;地下诗歌;排比、反复

理解本诗的主题意蕴及意象组合?

《重读〈圣经〉》:

绿原,七月派诗人,诗集;暗示、比喻、反语

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理解其主题意蕴

《哎,大森林》:

公刘,诗集;“大森林”的象征寓意;叠句式手法

理解本诗的主题意蕴?

《与李贺共饮》:

洛夫,台湾诗人;构思怪诞、奇崛;“诗鬼”李贺

分析本诗在意象经营和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岁月》:

骆一禾,第三代诗人;89年猝死

分析本诗将哲理具象化的表现及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山民》:

韩东,第三代诗人;口语化诗歌实验;寓言性、反讽

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点?

话剧部分

精读篇目:

《茶馆》:

老舍,文学大家,代表作(小说、话剧);三个时代,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悲剧氛围;多个人物形象;京味语言 分析《茶馆》独特的结构形式?

分析王利发形象及其对全剧主题的思想意义?

《关汉卿》:

田汉,著名戏剧家,代表作;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周年;以《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为中心线索(其中,关与权贵的对抗为主线,以关与朱的爱情、与白和甫的对比为副线);剧与诗的结合分析作者在历史剧创作中如何辩证地处理史料与艺术想象的关系?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泛读部分:

《陈毅市长》:

沙叶新,当代戏剧家,代表作;“冰糖葫芦式”结构;喜剧手法

理解本剧的主题并分析陈毅的性格特点?

分析本剧在戏剧结构上的独到之处?

《同船过渡》:

“船”的象征意味

理解本剧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点?

第二篇:当代文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WG”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的派别)有关中国文学基本形态和发展道路的不同理解。在有关文学性质的冲突中,50 年代中期胡风(以及冯雪峰、秦兆阳)等对当时文学规范的质疑,最值得注意。胡风与周扬等当时左翼文学“主流派”的分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文学和政治、实践(生活的和艺术的)与观念之间的关系上的分歧。周扬等更强调理论,“正确世界观”对作家创作的重要性,而胡风认为,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2、周扬等所倡导的现实主义,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更为接近,而胡风等则更多地接受十九世纪法、俄文学的“批判生活”的性质,并强调作家的“思想启蒙”责任。3、在周扬等那里,深入生活,尤其是工农兵生活是创作成败重要一环,而胡风等则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融合”、“搏斗”。4、有关“当代文学”的传统,周扬等更重视毛泽东的《讲话》是“当代文学”更直接、更重要的“资源”,而胡风等则更重视“五四”文学,尤其是鲁迅所开辟的“文学革命”传统。──这些分歧,反映了中国左翼文学内部不同的有差异的关于文学的想象。

第二章 诗歌创作

一、老诗人普遍的艺术困境

由于当代诗歌创作所确立的一体化规范,导致不少现代诗人在进入50 年代以后,陷入创作上的困境。胡风、鲁藜、牛汉、绿原等“七月派”诗人在反“胡风集团”运动中被剥夺写作权利,而穆旦、郑敏、杜运燮(他们后来被称为“九叶诗人”)则因诗歌观念和艺术方法上的冲突而被冷落。郭沫若、冯至、臧克家、艾青、田间等虽努力调整自己的艺术方向,也有许多作品面世,但表现了艺术上的普遍性衰退现象。

二、“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

十七年诗歌出现几种主要艺术趋向(或称诗的几种“体式”)。其中之一是“写实性”叙事倾向,它是解放区诗歌表现“新的世界,新的人物”的延续。这种趋向,一方面是叙事诗大量涌现,在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叙事诗约近百部。另一是抒情短诗大都有人物、场景、事件的因素。“写实”诗歌的重要诗人有李季、张志民、闻捷等。闻捷(1923-1971)主要诗集有《天山牧歌》和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他的较好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在新疆的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生活风情。闻捷的抒情短诗具有“生活牧歌”的风格。作者努力建立完整的、首尾呼应的结构,并在对“细节”、“事件”的单纯化提炼中,加强情感表达的空间。《复仇的火焰》写发生于50 年代初新疆东部的叛乱和解放军平叛经过。有着庞大的艺术结构和众多人物,被称为“诗体小说”。

三、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在这种诗体中,诗人以“阶级”代言人身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是强烈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诗体,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加以铺陈。“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为贺敬之、郭小川。

郭小川(1919—1976)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包括《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等)、《致大海》、《望星空》、《林区三唱》、《青纱帐──甘蔗林》等。50 年代还创作了《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等长篇叙事诗。50 年代他最有探索活力的作品,主要写知识者个体融入集体、实现无产阶级“本质化”的过程。但由于对个体价值的依恋,对人的生活和情感的复杂化的尊重,他的诗并不完全回避这一过程中的矛盾,写到了情感、心理上的困惑、裂痕,而且具有了思想情感上的丰富性和审美上的价值。但《望星空》、《一个和八个》、《雪与山谷》等,有的在当时未获得应有的评价,有的还受到批评,有的没有发表就在内部受到批判(《一个和八个》)。《一个和八个》的公开发表,要迟至20 余年后的1979 年。

第三章 农村小说

一、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十七年小说创作中,“题材”问题是关系到文学性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题材的处理是:1、题材被严格分类;2、不同题材类别,被赋予不同的价值等级。在小说题材中,工农兵生活优于知识分子或“非劳动人民”生活;“重大”社会、政治性质的斗争优于“家务事、儿女情”等私人日常生活;现实的政治 社会斗争优于“历史”情景。现代历史上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优于“历史”上的其它事实和活动。这种“题材”观念,相应地产生了“重大题材”、“非重大题材”等概念。十七年小说中,“革命历史题材”(革命历史小说)和“农村题材”(农村小说)作品数量最多,相对而言,艺术水平也较高。

在小说体裁上,短篇及长篇都较发达,中篇小说受重视的程度显然不够。50 年代后期到60 年代初被认为是长篇小说的丰收的时期。当时出版的作品主要有:《三里湾》(1955,赵树理)、《小城春秋》(1956,高云览)、《林海雪原》(1957,曲波)、《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1957,第二卷1962,李六如)、《红旗谱》(1957,梁斌)、《山乡巨变》(上篇1958,下篇1960,周立波)、《上海的早晨》(第一部1958,第二部1962,周而复)、《红日》(1958,吴强)、《青春之歌》(1958,杨沫)、《三家巷》(1959,欧阳山)、《创业史》(1960,柳青)、《红岩》(1961,罗广斌、杨益言)等。

二、赵树理的小说

赵树理(1906—1970)在40 年代已有《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等重要作品问世,50-60 年代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登记》、《“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卖烟叶》等。他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依然保持来自“生活底层”的淳朴特色,并继续坚持打通“新文学”与“农村读者”之间存在的隔阂的试验。虽说在一些作品(如《三里湾》)中,农村开展的合作化“运动”是其骨架,但对日常生活的叙述,对于农村社会习俗、伦理的变革在农民家庭关系、公私关系和心理中留下的波痕,和因此发生的冲突,是小说中最有成就的部分。比起40 年代的创作来,赵树理遇到很多的困难。一方面,文学界有关的写作规范更为严密狭隘,另方面则是激进的政治经济政策对农业生产,对农村传统生活所产生的全面冲击,造成“社会发展”与“传统”的冲突尖锐化。这引起作家的深刻忧虑。也使他后期的创作主题,集中在对于农村传统生活,特别是建立在劳动之上的美德的发掘和维护上。《套不住的手》、《老定额》、《互作鉴定》等的主题,都可以从这一方面来理解。赵树理这一时期的小说艺术,与40 年代比较,并没有重大变化,但趋向凝练,叙述中时常会流露出隐而不露的忧郁。

三、柳青的《创业史》

柳青(1916—1978)著有长篇《种谷记》和《铜墙铁壁》。《创业史》是他最重要、也是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得到很高评价的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出版于1960 年,写陕西渭河平原的农村组织互助会的过程。原计划写四部,但因WG发生而使这个计划中断。WG后仅出版了没有最后写完的第二部。作者说,小说的主旨,“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来表现出来”。小说塑造了各个阶级的人物:互助会“带头人”梁生宝,徘徊、动摇在两条道路之间的梁三老汉,坚决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贫农高增杰,想重振威势的富农姚士杰,开始想走个人“发家”道路的村干部郭振山等。当时评论界普遍认为,小说的成就表现为,细腻深入地揭示了土地改革后尚未充分显露的农村各阶层的心理动向和冲突,并揭示这些冲突的现实的与历史的根源。另一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这一“新人”形象。《创业史》对陕西乡村生活情景、民情风俗等有生动描述。小说的人物语言是经提炼的口语,而叙述语言则以书面语为主,两种语言构成一种对比。叙述语言时有诙谐、幽默的语调,表现了叙述人的机智和权威姿态。

第四章 革命历史小说

一、革命历史小说概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在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些小说,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以及革命在经历了曲折过程之后最终如何走向胜利。这类小说,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性叙述,为新建立的社会制度的合法性和真理性作出证明,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时期的民众,提供思想和生活准则。主要作品有长篇《风云初记》(孙犁)、《保卫延安》(杜鹏程)、《小城春秋》(高云览)、《红日》(吴强)、《林海雪原》(曲波)、《红旗谱》(梁斌)、《青春之歌》(杨沫)、《战斗的青春》(雪克)、《三家巷》(欧阳山)、《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等。短篇有孙犁、茹志鹃、峻青、王愿坚、刘真等的作品。革命历史小说的作者,大多是他们所讲述的事件、情境的“亲历者”。由于作家生活经验、艺术想象以及所采用的叙述方式的差别,革命历史小说会有多种形态:一部分长篇追述对历史“本质”的“史诗性”把握,另一些则加入“传奇”因素,而接近现代“通俗小说”样式。个别作品融入更多个人的体验,“革命历史”因而更多地作为对往事回忆的触发点。

二、梁斌的《红旗谱》

《红旗谱》是对于革命的“起源”的叙述,表现20-30 年代革命运动在北方的乡村、城市最初孕育、展开的情形。作者的意图是以“史诗性”的多卷本结构,安排宏阔的生活图景,来表现中国农民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活和命运。在各卷中,受到较高评价的是第一部《红旗谱》。从第二部《播火记》开始,已显露出了强弩之末的趋势。《红旗谱》写30 年代初保定一带农村中的斗争,和保定二师的**。“楔子”以老一辈农民朱老巩、严老祥、朱老明斗争的失败作为铺垫,衬托出农民阶级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战胜敌人、解放自己的主题。这一主题,主要通过朱老忠等人物的“成长史”(由传统农民的复仇、反抗,到由无产阶级政党所赋予的理想和集体主义精神)来实现。当时的评论界认为,朱老忠这一英雄人物,不仅是这部小说突出成就的标志,而且是当代小说人物塑造的重要收获。作品中,作者寻找着观念、阶级斗争主题和乡村风俗及传统小说文本的结合,这包括人物性格中的“慷慨侠义”的“江湖气魄”,和对乡村日常生活、习俗、仪式的描述。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水浒传》)的艺术方法在这篇小说中,也得到某种程度的借鉴。

三、杨沫的《青春之歌》

这篇小说具有“自叙传”色彩,以主人公林道静的生活经历作为叙述线索。林道静因因抗拒养母的婚姻安排而离家出走,后来受到卢嘉川、江华等共产党人的感召、启蒙,走上革命道路。小说所写的故事发生于1931 年“九·一八”到1935 年“一二·九”运动之间,真切地描述了当时北平知识青年的生活情境,有层次、也细致地表现了林道静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小说首先是有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故事,它通过林道静的“成长”历程,来确认中国知识分子的值得肯定的生活道路:在无产阶级政党引领下经过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达到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加阶级的集体斗争。小说也涉及女性命运的主题因素,不过这一因素是被“压抑”、削弱的。小说出版后,在报刊上引发了讨论。虽然有关这部小说是“歪曲了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的”这一指责受到多数批评家和读者的否定,但作者还是根据讨论中对小说的批评,作了许多重要修改。删削、改动了林道静在接受党的教育后仍存在的“小资产阶级情感”,并增加了林道静与工农结合,参加、领导学生运动的章节,于1960 年出版了修改本。杨沫80-90年代出版有《青春之歌》的续篇《芳菲之歌》、《英华之歌》,但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反响。

四、《红岩》

长篇小说《红岩》出版于1961 年底,被赞誉为“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它描写的是新中国建立前夕,被关押在重庆监狱中的共产党人所进行的坚苦卓绝的斗争。小说交织着两条故事线索:一是共产党地下组织在重庆及华蓥山根据地的活动和领导的斗争,另一是狱中斗争;以后者为主线,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齐晓轩等为坚持信仰而坚强不屈的革命者形象。他们和敌人(徐鹏飞等)的较量,被突出地置于精神层面上。在当代革命历史小说中,英雄人物的意识、信仰所焕发的精神力量,在肉体摧残和心理折磨下的坚定、从容,被表现得鲜明突出。小说出于事件的幸存者、见证人之手。他们在50 年代初期革命传统的报告,可以看作是这部小说创作的开始。之后,其口述材料整理为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1956)。从1958 年起,据此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先后共四易其稿。写作过程中,有关部门组织多次由党政领导和知名作家参加的座谈,提出写作意见,“献计献策”,本书的责任编辑也参与到写作与修改过程中。《红岩》的成书,是当代文学“组织生产”的一个典型例子。它的作者,可以说是一群为着同一意识形态目标而协作下的书写者的组合。这种写作方式,后来在“WG”中得到更广泛采用。

五、孙犁、茹志鹃的短篇小说

孙犁40 年代写有《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50 年代的小说有短篇《吴召儿》、《山地回忆》,中篇《村歌》、《铁木前传》,长篇《风云初记》等,均取材于四十年代战争时期北方农村的生活。他的中短篇小说,以“回忆”作为结构的框架,常表现了美、淳朴、友情在“时间”中不可逆转地变异的事实,因而具有忧愁的情绪基调。作品所涉及的战争、革命,大抵上被表现为给存在于民间的淳朴人性和健康的生活信心提供充分展现的“典型”环境。他在冀中乡村战争和革命的背景上,来写他理想的生命形式和人际关系;而这大都体现在他笔下的年轻女性形象上。《铁木前传》是“十七年文学”中重要的中篇小说之一,写乡村木匠黎老东和铁匠傅老刚在患难中建立的友情,和这种友情的破裂。孙犁认为,小说写作动机,源于新中国建立“进城之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和为这种变化而产生的“苦恼”。他的小说结构行文近于散文,并不追求故事性。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但描述语言清晰确定,情感表达极为节制,表现了自觉的“文体意识”。

茹志鹃(1925—1998)的短篇小说不限于革命战争题材,也写到50 年代上海里弄及近郊农村的生活,后者如《如愿》、《春暖时节》、《静静的产院》、《里程》等。表现革命历史的短篇有《关大妈》、《澄河边上》、《三走严庄》,以《百合花》最负盛名。小说讲述1946 年内战初期发生于前沿包扎所的一个故事:出身农村的军队小通讯员与两个女性在战争环境中的情感关系。评论家一般认为它表现了解放军战士崇高的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即军民的“鱼水”关系。这一短篇由于注重构思与剪裁,故事发展与人物刻画的紧密结合,以及结构上的“细致严密”、“富于节奏感”,在当时受到茅盾等的举荐。茹志鹃小说创作体现的独特风格,使她在50-60 年代小说创作中受到重视。

第五章 “通俗小说”的处理

一、受“压抑”的小说

言情、侠义、侦探等通俗小说,是近代都市文化的产物,拥有大量读者(尤其是城市的市民阶层)。由于它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性质,以及主要的娱乐、消遣效用,一直受到五四文学革命之后诞生的“新文学”界的批评和排斥。不过,在30-40 年代,作为一种文学事实,“通俗文学”的写作与阅读仍继续存在和活跃,并出现如张恨水等的通俗小说家。“雅”、“俗”的小说界线在其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相互排斥、对抗,也存在互相渗透、转化等复杂现象。而到了50 年代之后,由于文学界的“规范”更加严格狭隘,“通俗小说”被作为封建性和“买办性”文化而受到“压抑”。“通俗小说”的写作已不可能,作家(如张恨水、李红、陈慎言、张友鸾等)过去的作品,一般也不再出版。但是,左翼文学界注意到“新文学”并未能很好地占领“旧小说”的读者群的现象,转而寻找一种“替代”,创作一种“有着旧小说的遗迹”,又“‘扬弃’了中国的旧小说”的作品。在40 年代末,解放区作家创作了《新儿女英雄传》(孔厥、袁静)、《吕梁英雄传》(马烽、西戎)等长篇。50 年代类似的小说,有《铁道游击队》(知侠)、《敌后武工队》(冯志)、《烈火金钢》(刘流)等。《林海雪原》,某种程度上也被看作是这类创作。

二、《林海雪原》

作者曲波,初版于1957 年。虽然这部小说当时在50 年代长篇的地位上并非最高,却拥有最多的读者,并被改编为评书、戏曲、电影等多种文艺形式。小说写的是40 年代内战初期,东北解放军的一支小分队,深入人迹罕至的长白山区和绥芬草原,围剿兵力数倍于己的国民党残部的惊险经历。主要描述奇袭虎狼窝、智取威虎山、绥芬草原大周旋和大战四方台的战斗。其主题与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并无不同,其特色存在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带有浓厚的传奇性的浪漫色彩;结构和叙事方式,一定程度借鉴古典白话小说和现代“通俗小说”。当然,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下,作者并不愿意、也不可能完全以“通俗小说”的“成规”来写作,而当时评论界也不以“通俗小说”的类型特征作为衡量尺度。在指出它“故事性强并且具有吸引力,语言通俗、群众化”,因而“是可以代替某些曾经很流行然而思想内容并不好的旧小说”的同时,也从“更高的现实主义的角度”的要求来指出“典型”深度不足和“传奇色彩”的缺乏控制的“弱点”。

三、《三家巷》

欧阳山(1905——)当代的小说创作,除若干短篇外,主要是总题为“一代风流”的多卷本长篇小说。影响较大的《三家巷》、《苦斗》出版于1959、1962 年。其他各卷(《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等)在80 年代出版。作者意图是要写出“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三家巷》的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后和“大革命”时期的广州,《苦斗》则写到“大革命”失败后广州近郊农民和农场工人的生活。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等)只是作为背景,人物对革命斗争事件的参与,多数情况下也不做为描述重点。小说主要写三家巷中分属不同阶级的几个家庭的日常生活,父辈、儿女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人情、心理、阶级厉害等的复杂纠葛和冲突。塑造了周炳、陈文雄、陈文婷等有着性格复杂性的人物。对“革命加爱情”的故事模式和人物关系的安排,有限度地对传统“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的叙述方法和语言格调的采取,重视社会风俗的细致描写,和对周炳、陈文婷等情爱纠葛的展示,都可以看到“言情小说”类型的渗透。因此,小说出版后不久就受到批评,指责它以生活风俗画冲淡革命气氛,粉饰了残酷激烈的阶级斗争现实,和对于陈旧的美学情调和气息的不健康迷恋。从小说类型层面看,这里提出的是“言情小说”在当代的可能性和合法性的问题。

第六章 散文创作

一、当代的“散文”概念

在50-70 年代,散文有时是个涵盖面宽泛的体裁概念。一般理解是,“狭义”的散文,其特征相近于“五四”及以后所提出的“美文”或“散文小品”;而“广义”的散文,则除了上述的品种外,还包括具有“叙事”性质的通讯、报告文学(特写),和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性短论,即杂文、杂感。另外,有的时候,回忆录、人物传记等也包括在内。“散文”概念在当代宽泛化,与社会思潮、文学观念状况相关。其演化趋势,是从显示个人性情,向着议论现实时事,“报告”生活事态的发展的方向倾斜。与当代“个人性”经历各体验的题材价值受到怀疑的总体状况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以对客观生活事相的“报告”为主要特征的叙事性写作,便成了这一时期散文的主体。当然,在50-60 年代,这个问题在不同时间段也会有所调整而发生变化。

二、散文的“复兴”

“狭义”的散文(抒情散文)在50-60 年代较有成绩的阶段,一是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这期间,丰子恺、许钦文、叶圣陶、方令孺、端木蕻良、川岛、老舍、沈从文都写了一些个性化的作品。另一阶段是60 年代初,被看成是散文的“复兴”。散文这一善于体现作家性情和文体意识的体裁,受到文学界提倡,创作也有较出色的收获,以致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出现了一批专职散文写作的作家,如吴伯萧、杨朔、秦牧、刘白羽、郭风、碧野、柯蓝等,老作家如冰心、巴金、曹靖华,以及一些学者也多有贡献。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散文集有:《花城》(秦牧)、《东风第一枝》(杨朔)、《红玛瑙集》(刘白羽)、《花》(曹靖华)、《樱花赞》(冰心)、《北极星》(吴伯萧)、《船夫曲》(魏钢焰)等。

三、杨朔等的创作

年代初散文“复兴”中,杨朔、刘白羽、秦牧被认为是贡献最突出,且散文体式也多不相同,而代表了当代散文的三种基本模式。刘白羽代表作有《日出》、《长江三日》等。以激荡的情感抒发为主,情绪浓烈、色彩绚丽。40 年代战争的经历和体验,是他文学想象的“资源”,也是评价生活的尺度。现实生活情景与战争年代记忆的交织是作家主要情感线索和结构模式。秦牧散文则表现了重视“知识化”的特点。代表作有《社稷坛抒情》、《土地》、《花城》等。其写法是随笔和杂文的调和。重视表达的观念。在他较成功的作品里,知识性材料由于有情感的融入,和在材料组织上体现的灵动活跃的想象力,而区别于一般的“知识小品”。杨朔的主要作品有《香山红叶》、《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等。“拿着当诗一样写”,是杨朔散文创作的追求。他所讲究的散文的“诗意”,包括谋篇布局的严格精巧、选词炼句的用心,和整体的“诗的意境”的营造。“诗意”中最主要的,是“从一些东鳞西爪的侧影,烘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的那种象征的思维和感性方式。即从一切事物中提取宏大政治性主题的“升华”方式。杨朔的散文在当时对已显得僵硬的文体增加了一些“弹性”,其艺术追求受到普遍赞扬。他的创作所形成的模式,对当代散文造成的负面影响,在80 年代以后受到许多指责。

第七章 话剧创作

一、老舍的《茶馆》

老舍(1899—1966)50-60 年代创作主要放在话剧上,到1965 年,发表有《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神拳》等23 部剧作。在这些作品中,写于1957 年的三幕话剧《茶馆》最具价值。以北京城里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 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0 年代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 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变迁。老舍在表现这一宏大主题时,选择从“侧面”,从“小人物”的生活变迁的角度入手,并把描述范围限定在茶馆这一“小社会”中。他没有采取以中心情节和贯穿全剧的冲突这种当代话剧常见的结构方式,而采用被称为“图卷戏”或“风俗画”的创新形式。众多人物被放置在显现不同时代风貌的情景中。剧中人物,涉及市民社会的“三教九流”:茶馆的伙计和掌柜,受宠的太监,说媒拉纤的社会渣滓,提倡实业救国的资本家,老式新式的特务打手,说书艺人,相面先生,逃兵,善良的劳动者……其中,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是贯穿全剧的三个人物。《茶馆》的主题动机,来自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憎恶,和建立现代富强民族国家的渴望。新旧社会的对比,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在《茶馆》中,对光明合理的社会的期待是作品潜在因素),也是作家的历史观。老舍对“旧时代”北京社会生活的熟悉,对普通人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温婉和幽默,使《茶馆》继续了老舍创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

二、50 年代末的历史剧

在当代,历史剧的创作有话剧、戏曲(主要是京剧)等多种形式。创作时期集中在50年代末和60 年代初。作者主要是老一代的剧作家,如郭沫若、曹禺、田汉、孟超、老舍等。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写作,都与作为历史学家的郭沫若对历史人物的“翻案”有关。武则天这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郭沫若笔下,以具有雄才大略、志于强国富民,而又从谏如流、知人善任,且富于人情味的君主面目出现。《蔡文姬》则突出曹操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形象。田汉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有《文成公主》和《关汉卿》等。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在这部话剧中,以“战斗者”身份出现:他以杂剧作为武器,来抨击残暴专横的贪官污吏,为负屈衔冤的若者鸣冤吐气。这其实表现了现代中国左翼文艺家的“身份认同”。正如有评论者所指出的,田汉是以“一直战斗着的今日梨园领袖”,来写“战斗在13 世纪的梨园领袖的形象”。《关汉卿》表现了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的处理方式:零碎的史料记载为作家虚构性地重新组合与扩展,形成细节有所据,而整体架构则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格局。这个时期有影响的历史剧还有曹禺等创作的《胆剑篇》等。

三、话剧的“高潮”

1963 年开始到WG发生,出现了包括话剧在内的戏剧创作、演出高潮。当时影响较大的有《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等)、《杜鹃山》(王树元)、《千万不要忘记》(丛深)、《豹子湾的战斗》(马吉星)、《年青的一代》(陈耘等)等。《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作为素材,写1949 年5 月解放军一个连队进驻上海南京路之后,面对城市的“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所进行的斗争。《千万不要忘记》写不同阶级对青年工人的“争夺”。《年青一代》讨论的是青年人对待艰苦生活考验的问题。后两部都涉及当时提出的“革命接班人”的重要问题。这些剧目涉及的,是“革命传统”的延续、坚持、发展的时代问题,也是有关“革命”要持续不断地展开的根据和思想“资源”的问题。在上述剧作中,“城市”被表现为可疑的、与庸俗、腐败相联系的生活处所,而可以与此相对据以维护革命纯洁性的,则是乡村生活为基础的革命斗争经验。60 年代初的戏剧高潮,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第八章 文学的激进思潮

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1966 年2 月,江青等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形成座谈会纪要。这篇“纪要”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下达。“纪要”所表达的,是本世纪以来就存在的,主张通过不断革命、选择以走向“一体化”的激进文化思潮的极端形态。它表明了江青等文艺革命派进行“文艺革命”的纲领和策略。“纪要”攻击“建国以来”的文艺界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政,认为50 年代以来的十七年中,好的作品不多,许多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因此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纪要”提出,在对“旧文艺”批判的同时,要创造“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最光辉灿烂的新文艺”,要“重新组织文艺队伍”,以确保这一任务的实现。

二、批判运动和“经典”重评

文艺激进派推动了大规模的“经典”重评运动,对过去的文学创作展开激烈的批判。被批判的文学作品,不仅有西方古典和现代文学,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而且当代十七年的中国文学创作,也大多被列在“毒草”或有严重问题的作品之列。如《保卫延安》、《红旗谱》、《三里湾》、《青春之歌》、《红日》、《创业史》、《三家巷》等。他们明确指出,中外的“古的和洋的艺术,就其思想内容来说,是古代和外国的剥削阶级的政治愿望和思想情感的表现,是必须彻底批判和与之彻底决裂的东西”,并认为无产阶级文艺,“从《国际歌》到革命样板戏,这中间一百多年是一个空白”。在这一估计的基础上,文艺激进派开始了“真正无产阶级文艺”的“样板”的创造,即所谓“革命样板戏”。

三、文学的存在方式

WG期间,文学与政治、政治运动之间,确立了一种更为直接的关系。这表现为:1、政治观念、意图更直接转化为艺术作品,即“政治”的直接“美学化”;2、文学创作和艺术活动成为政治活动的直接组成部分,文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相当程度已被破除。WG期间,文学写作,作品的发表、出版,受到严格的控制。大多数作家被当作需要彻底破除的“旧文化”的传承者而受到迫害,当然也失去了写作和发表作品的资格。“工农兵”的集体写作得到提倡,包括诗、小说、戏剧和文艺批评,成立多种写作小组,以“有利于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和“造就大批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与国外的文学交流,以及外国作品的翻译出版,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第九章 “革命样板戏”

一、走向中心的戏剧

年代初期,戏剧就已经走向“中心”地位。所谓“中心”,不仅指作品的数量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且也指戏剧对其他文学样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在50 年代,“五四”新文学以来小说处于中心位置这一状况得到继续。小说的艺术观念、表现方法对诗、散文有明显的渗透。50 年代后期,特别是1963 年开始,戏剧的重要性突出起来。这与左翼文艺重视戏剧、电影这一“传统”有关。戏剧是当时用来配合政治运动、发挥文艺宣传教诲功能的更好的形式。而戏剧、尤其是地方戏曲与普通民众之间已建立的紧密关系,也是戏剧受到重视的因素之一。戏剧对其他文学样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小说、散文的“场景化”;戏剧冲突设置的方式,成为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的构思方法。而小说中的人物也大大“角色化”(在戏剧冲突中有确定地位,有明确的参与冲突的性格特征)。小说人物的语言也常设计为台词式的对白。

二、“革命样板戏”

创作“样板戏”的实验,开始于1963 年。1964 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以后被定为“样板戏”的若干剧目,都已基本成形。1967 年5 月,《人民日报》在社论中首次使用了“革命样板戏”的说法,并开列了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名单: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此后,列入“样板戏”的名单有所扩大,到1974 年,宣称已有十六七个。“革命样板戏”绝大多数是对原有的已经具有相当基础的剧目进行修改或移植而成,并调集全国各领域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编剧、导演、演员、唱腔美术舞蹈的设计者参与创作,因而某些剧目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样板戏”选择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文本,在朝“样板”方向的制作过程中,一方面改动、删削有可能模糊政治伦理观念的“纯粹性”的部分,另方面极大地利用传统艺术(主要是京剧)的艺术经验,使政治观念的表达获得较高的观赏性。“样板戏”各剧目的情况存在许多差异。有的剧目,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舞剧《红色娘子军》等,由于创作的文化来源的复杂性,作品也呈现复杂、多层的状况,而具有某种程度的“审美”魅力。

第十章 WG中的文学潜流

由于WG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状况,这时的文学实际上分裂为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文学的写作和发表都属于公开性质,这是当时文学的主流;另一部分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异端”性质,写作和“发表”都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中。后一部分最富于生命力,它们有的以手抄本形式在读者中流传,有的以手稿形式保存,当时没有任何机会发表。这种文学可以称为“隐在的文学”。它们与公开的文学世界构成了对比的关系,并为80 年代出现的重要文**流作了准备。

一、“白洋淀诗歌”

在当时的革命浪潮中,“知青”的诗歌秘密写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北京、河北、福建、贵州等地,都有这样的诗歌写作活动,有的且形成某种“群落”性质。这种诗歌主要出现于60 年代末、70 年代初,这是“红卫兵运动”的落潮期,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的失望,精神上的深刻震荡,和个体对所感知的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写作较早且影响较大的是郭路生(食指)。他的写作集中在1966 到1969 年间,主要作品有《海洋三部曲》、《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另名《我的最后的北京》)、《相信未来》等。大多采用四行一段的“半格律体”形式,但摆脱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内容,通过对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的书写,传达对信仰产生怀疑、困惑状态中的那种惊恐、抗争的情绪和心理。这些诗在当时的青年中引起震动,也对后来的青年诗作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WG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白洋淀诗歌”。一批就读于北京有名的中学,出生于知识分子或“高级干部”家庭的中学生,在1969 年以后,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他们大多有比较开阔的阅读范围,阅读了当时属于“禁书”的中外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由此获得了在情感、心智和艺术上超越现实的凭借。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也写下了生命受挫,精神处于迷惑、孤独和痛苦状态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更多地从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主要作者有芒克(姜世伟)、多多(栗士征)、根子(岳重)、林莽(张建中)等。

芒克1973 年前后写的《天空》、《秋天》、《十月的献诗》,一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评论者对他的诗歌,常使用“自然”这样的评语。这一方面是指他在诗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接近,或对自然的融入状态;另一方面指的是诗歌语言和表达的精神状态,常常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充满“野性”的质感方式。多多在白洋淀时期的作品尚存四十余首。他的诗在抒情上有着较多的“现代”的意味。对世界、自我的审察和思考,常通过对个体生命的自省,展示人类生存的困境。对文化和语言保持自觉的挑战姿态,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也更长久、更自觉。

后来成为“朦胧诗”中坚的诗人,大都在WG时期就开始了写作,有的与“白洋淀诗歌”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白洋淀”时期的诗歌主题和艺术手法,也部分地在“朦胧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一些研究者把WG期间的“知青”诗歌,尤其是“白洋淀诗群”的创作,看作是80 年代初期“朦胧诗运动”的准备和先声。但有的研究者更愿意强调它们的独立意义。

二、穆旦的诗

在“WG”期间,一些受到迫害、失去写作权利的诗人,曾写下了他们当时的体验,包括蔡其矫、牛汉、流沙河、黄永玉等。诗人穆旦在1975 到1976 年间,也有过一次诗歌创作的爆发,一共写了近三十首诗,包括《智慧之歌》、《演出》、《冥想》、《停电之后》,以及《春》、《夏》、《秋》、《冬》等。穆旦病逝于1977 年,这些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在生命晚期对人生之路的回顾。这些诗仍是对“自我”的解剖,但不再具有40 年代那种紧张和尖锐,而显出冷静朴素的风格。它们是“苍老”的,有着回顾往事时近乎“残酷”的彻悟。对现代人处于“冲突”之中的悲剧性生存的深刻体验,使诗歌具有“反讽”的精神状态和语言方式。言语与沉默,现实与理想,智慧与受难,感情与理智等,在诗中构成矛盾性的张力。诗人既表达了智慧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苦难,同时也承认在生命的“幻想的尽头”,有的只是空寞与荒芜。对生活和艺术的纯正的追求,与这种追求在现实中的挫折,是诗歌表达的这种悲剧感的根源。但在对生命作出这样的苍凉的彻悟的同时,诗中仍表达出对人生信念的坚守,对温情、友谊、青春的亲切守护。在诗人看来,尽管“美”很快会“从自然,又从心里逃出”,但写作的意义便是去捕捉那瞬间的但却是永恒的存在。穆旦和其他诗人在这个时期的诗作,直到80 年代才获得公开发表的机会。

三、手抄本小说

“WG”时期秘密的文学世界,除诗歌以外,还有在读者中流传的“手抄本小说”。其中,张扬的长篇《第二次握手》拥有大量的读者。这篇写于WG期间的小说曾经六易其稿。小说写丁洁琼、苏冠兰等老一代科学家的事业和爱情,其中对知识、科学权威的赞扬被认为是“要‘资本主义’归来”而受到批判,对周恩来等政治人物的歌颂也是小说受到忌恨的原因之一。作者也因此曾被关进监狱。1979 年7 月小说正式出版,但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热烈反响。

在WG后期的手抄本小说中,《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公开的情书》这三个中篇,是重要的作品。它们在70 年代中后期都曾以手抄本形式流传,1979 或1980 年公开发表在正式刊物上。靳凡的中篇《公开的情书》由几个在WG中从大学毕业,到山区、农村劳动的青年(真真、老久、老嘎、老邪门等)之间的通信组成。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人物之间的通信带有思辨、说理色彩和强烈的感情抒发。它所重视的是一种思想探索和社会行动,表达了一种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和作为一个荒诞时期的先觉者的骄傲。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分春、夏、冬、秋四章,写两个出身于对立阶级家庭(分别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后代)的青年,在WG前夕到WG结束的十余年时间中的四次巧遇,来安排对于历史、人生信仰、爱情、宗教等问题的讨论。这篇小说提出了一种宗教式的心灵完善,作为拯救和自赎的理想道路。赵振开(北岛)的《波动》带有更多的艺术探索的成分。它由多层的第一人称独白构成,带有某种“意识流”的色彩。围绕青年人的命运展开故事情节,写他们对“荒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处境所作的抗争。但在对环境的呈现上,比另外两部作品更为开阔。对人物的悲剧性抗争的展示,表现了作者对一种把握历史、预言未来的自信的质疑。

这三部小说都涉及了原来确立的信仰的虚幻和崩溃,并为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叛逆”做了合法性辩护。在思想和精神价值取向上,较早地涉及了在80 年代社会思潮、文学创作中广泛处理的命题。因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探索上,都具有一定的“先行性”。

第十一章 文学思潮

一、“新时期文学”

1976 年“WG”宣告结束,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经历了70 年代末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之后,文学开始进入了另一个转型时期。“新时期”这一在社会政治层面提出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领域,很多人用“新时期文学”来概括WG后的文学。这一时期,在文学的外部环境上,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逐渐有所疏离,文学与文化市场、读者选择之间的关系开始突出出来。作家群体经历了再一次重组和分化。西方文化思想得到持久的大规模介绍。“新时期文学”的总体风格和作家姿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历史的清算和对历史记忆的书写,成为无可回避的主题;2、文学界普遍表现了一种探索、求新的强烈意识。3、文学发展的“潮流化”倾向。

二、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年代末期,一批揭露WG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WG中的悲剧性遭遇的作品,被一些人称为“伤痕文学”。如何看待这批作品的意识形态含义曾在1978年—1979 年发生过争论,不久“伤痕文学”概念的贬斥含义便逐渐消退,成为一个时期文学思潮的概括。较早出现的作品包括1977 年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随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小说还有:《神圣的使命》(王亚平)、《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记忆》(张弦)、《姻缘》(孔捷生)、《铺花的歧路》(冯骥才)、《大墙下的红玉兰》(丛维熙)、《罗浮山血泪祭》(中杰英)以及迟至1986 年才出版的《血色黄昏》(老鬼)等。

“伤痕文学”的概念产生不久,又有了“反思文学”的提法。在特征上两者的界线并不是十分清晰。一般认为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反思文学在主题和结构上,与伤痕文学相比都有所不同,常常以中心人物的生活道路来连接“新中国”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40-50 年代的转折,50 年代的反右和大跃进,60-70 年代的WG等),通过对人物的命运的表现,来反思历史提出的问题。在对历史的认识上,相比于伤痕文学也有所变化,即WG并不是突发事件,其思想动机、行动方式、心理基础,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甚至与民族文化和心理上的“封建主义”的积习相关。一般作为“反

思文学”代表作的有:《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蝴蝶》(王蒙)、《布礼》(王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洗礼》(韦君宜)、《美食家》(陆文夫)、《芙蓉镇》(古华)、《人啊,人》(戴厚英)等。

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文**流,“伤痕”或“反思”文学在1979 年到1981 年间,达到高潮,此后势头减弱。但对于历史记忆的书写,被不同的作家以不同方式继续挖掘。

三、知青文学

在80 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是用来描述一种叙事体裁的文学现象的概念。但批评界对它的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较普遍的说法是:1、作者曾是“WG”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2、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有关于知青在“WG”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比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知青文学”在WG期间就已经存在,到80 年代才形成一种文**流。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的作家主要有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李锐、肖复兴、史铁生、韩少功、竹林等。由于WG后知青的历史位置和现实处境的含糊不清,因此,“知青文学”对知青的历史经历的挖掘,在不同时间都呈现不同的方式和价值取向。早期的“知青文学”着重写知青在WG中青春、信念被埋葬,心灵被扭曲的悲剧性经历,如卢新华的《伤痕》、陈建功的《萱草的眼泪》、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竹林《生活的路》、孔捷生《小河的那边》、老鬼《血色黄昏》等。1981 年出现的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和孔捷生的《南方的岸》,表现返城后知青的生活遭遇,对知青历史的叙述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后,知青小说在对知青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评价上开始出现了“分裂”。有的作品继续批判WG时期“上山下乡”运动的荒诞性。有的则不断地将知青投身运动的精神抽象化,试图从中间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如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而张承志、史铁生在《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中,则试图着重去发掘民间生活中可贵的人性品格。

到了80 年代中期以后,“知青文学”作为一种文**流,已经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后来出现的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隐形伴侣》(张抗抗)、《年轮》(梁晓声)、《桑那高地的太阳》(陆天明)、记实长篇《中国知青梦》(邓贤)、自传性作品《龙血树》(陈凯歌)等。

四、文学的“寻根”

1985 年,一些中、青年作家和批评家在报刊上撰文,倡议、宣扬有关文学“寻根”的主张,包括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等。他们的论述互有差异,但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应该以“现代意识”来重新观照“传统”,去发掘有生命力的东西作为“重建”中国文学的道路。被列入“寻根”名下的作品包括: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的“商州系列”,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遍地风流》,郑万隆的《异乡异闻》,郑义的《远村》等。这些小说普遍地表现了对地方风俗、地域文化的强烈兴趣。因此出现了对“风俗小说”的重新注意。在韩少功、阿城、李杭育等青年作家那里,更多地表现为重新估价和认识传统文化,尤其是边远、封闭地区“非规范”的具有野性生命力的文化的挖掘。抽象的文化主题和象征性寓言结构,是他们常常用来结构小说的方式。文学“寻根”的提出,同时还受到世界文化尤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小说叙述技巧、小说语言和结构安排上,也开始有自觉的意识。

五、“现代派小说”和“先锋小说”

年代的文学一开始便试图调整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提出“文学自觉”的口号。因此,随着写作的推进,文学观念的反省和调整,文学主题对于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超越,在表现方法上摆脱“现实主义”的拘囿,探询“本体意味”的文学形式,就成了文学创作的主要追求。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的创新潮流主要借鉴的是西方20 世纪以后的现代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以及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1985-1986 年间出现了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残雪的《污水上的肥皂泡》、《公牛》、《山上的小屋》等。这些小说被批评界称为“现代派”小说,是因为它们所采用的“荒诞”、“变形”等表现手法,和人物表现出来的“反社会”、“非理性”的情绪,与西方现代派小说如“黑色幽默”、“存在主义”等之间常常可以取得直接的关系。这些小说尤其注重一种带有“现代”意味的精神气质的表现。

与残雪几乎同时出现的马原,则具有更鲜明的“文体”实验倾向。马原注重的是小说的“虚构”性质,因而他关心的是叙述的多种可能性,而似乎并不关心对“意义”的表达。马原的《拉萨河女神》、《虚构》、《冈底斯的诱惑》等,被批评者称为“叙述的圈套”。洪峰的《奔丧》、《瀚海》、《极地之侧》等也被看作是马原小说观念的延续。到1987 年,这种小说形态成为一种写作潮流,出现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格非的《迷舟》,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苏童的《桑园留言》、《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等。这些小说被称为“先锋小说”。在此后的几年中,上述作家还发表了许多类似的作品,如余华的《现实一种》、《世事如烟》、《鲜血梅花》、《往事与刑罚》,苏童的《罂粟之家》、《妻妾成群》,格非的《褐色鸟群》、《青黄》、《锦瑟》,孙甘露的《请女人猜谜》、《访问梦境》等。“先锋小说”在不同的作家那里,有不同的叙述特色和关注的主题,但重视故事讲述的形式,即如何进行多种叙事方法的实验是他们的主要共通之处。在小说形式上往往打碎了传统小说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拆解、变形和错动,并竭力构造一种与“现实”不同的虚构的语言世界。而在叙述内容上,则着意于展示性、暴力、死亡等抽象主题。

六、“新写实小说”

在“先锋小说”出现的同时或稍后,小说界出现了被称为“新写实小说”的另一重要现象。创作界和批评界表现出对“写实”倾向的关注,其原因:1、许多在“写实”的轨道上写作的作家,在文学观念和艺术方法的不断调整之后,创作出了一些与此前的“写实”小说(或“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作品。2、文学界的一些人对过分渲染的“现代派”或“先锋小说”存在着不满。1988—1989 年起,以南京的《钟山》杂志为主,开辟了多种关于“新写实”的小说“联展”或讨论会,在理论和创作上,都提出了“新写实小说”这样的形态。被列入“新写实”的作家作品有刘震云的《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官场》,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方方的《风景》、《行云流水》、《一唱三叹》,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曦伏曦》、《本命年》,以及范小青、叶兆言、苏童等的一些作品。“新写实小说”的提出,与批评家和文学杂志的操作有较大关系,因此,在对这些小说进行概括时,往往存在不同的描述。一般来说,“新写实小说”的“新”,是相对于在当代文学中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而提出的,它不同于强调“典型化”和表现历史本质的“现实主义”小说,而注重写普通人日常琐碎的生活情景,尤其注重家庭、单位这样的空间中的“私人”的欲望、烦恼、心态。在叙述方法上,试图采取一种“客观”地展现生活“原生态”的写法,很少有叙述人直接的情感、判断的介入。

七、“女性文学”

从80 年代初期起,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女性作家,她们在不同阶段和文学思潮中都有不同凡响的作品问世。相对于50-70 年代女作家极为稀少的状况,女性作家开始作为一个群体而引人注目。这引起了一些批评家对于文学创作中“性别”问题的关注。张辛欣、张洁、王安忆等在一些作品中,开始直接表述女性身份在社会生活中带来的苦恼。80 年代中期,“女性文学”这一概念被提出,用以描述女性作家在性别身份、“女性意识”和写作风格上的特殊性。但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一直存有较大争议。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另一批女作家如林白、陈染、徐小斌、海男、张欣、蒋子丹、迟子建、徐坤等,在一些作品中描述了女性独特的身心经验和文化遭遇。几乎与此同时,西方的当代女性主义理论被批评家较多地引入,用以阐释女性性别的差异性和对男性中心的传统文化的批判。这些理论与创作互相推动,促使更多的女作家开始关注性别问题对创作的影响。90 年代中期,为推动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而进行的广泛宣传,引起了社会对女性问题的热烈关注,从而使得“女性文学”这一具有激进的文化批判意味的创作形态,构成一段时间的热潮。其中被较多地谈论的作家作品有:林白的《子弹穿过苹果》、《瓶中之水》、《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私人生活》,徐小斌的《双鱼星座》、《羽蛇》,海男的《观望》,蒋子丹的《贞操游戏》,徐坤的《先锋》等

第十二章 诗歌创作 3247字

一、“归来者”的诗

在70 年代末期重新活跃起来的诗坛上,一批于50 年代被迫中断诗歌写作的老诗人,显示出了旺盛的创作力。这些诗人包括艾青、公刘、昌耀、邵燕祥等在50 年代的反右运动中被打倒的诗人,包括1955 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曾卓、绿原等,也包括那些不被当代文学“规范”认可而陆续在50 年代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郑敏、辛笛等。他们在时隔20 多年之后重新获得了写作和发表作品的权利,他们的一些作品如艾青的诗集《归来的歌》,流沙河的诗《归来》等,也写到了“归来”这一主题。评论界将这些诗称为“归来者”的诗。他们普遍地将遭受的磨难、挫折投射在诗歌写作中,并试图重新接续、发展曾被阻断的美学理想和诗歌方式。这些诗呈现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性质,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对于社会人生理想的坚持和直接抒写感情的诗歌表达方式。但在不同的诗人那里,由于不同的艺术个性、关注重点,诗歌创作状况又不尽相同。

艾青(1910—)80 年代出版的诗集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与50年代前期的诗作相比,在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外部障碍方面有所突破,艺术方法的选择也更为开阔。《鱼化石》、《失去的岁月》、《盆景》等表现了一种饱经忧患而洞察世情人生的姿态,情感的表达为哲思所充实,语言、句式也趋于简洁凝练,这与当时“归来者”诗歌中普遍存在的“自白”性质不尽相同。《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长诗,则延续了艾青30-40 年代提出的写作“大诗”的宏愿,试图从纵深的历史时间和开阔的空间范围上,来把握民族乃至人类的历史过程。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坚持他一贯主张的“写作自由”的独立的诗歌精神。这种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实现,但受到诗人的创造力、精神强度、对生命和语言的敏感等更严峻的问题的挑战,在80 年代中期以后,创作活力明显减弱。

牛汉、郑敏、昌耀等诗人则在80 年代后期和90 年代,仍保持创作活力,并在艺术上有新的拓展。牛汉(1923—)的诗歌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鹰的诞生》、《半棵树》等带有传统咏物诗表现方式的作品,作者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在创伤的“大自然”中寻找到了构形和表达的形式。另一些作品如《悼念一棵枫树》等,则更注重悲剧性情绪的表达。郑敏(1920—)1979 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但直到80 年代中期以后,写作方式才发生重要变化。她在组诗《诗人与死》、《心象》,短诗《晓荷》、《每当我走过这条小径》等中,表现了对人的意识的幽深处的兴趣,由细致的感觉传达出平静的抒情格调和一种冥想的哲理氛围。“黑夜”、“深夜”等是诗的重要意象,而“死亡”更成为她最关心的题材。昌耀(1934—)的诗以青海为题材,讲述这块带有原始野性的荒漠,以及这个土地上生活的民族的奇异感受。主要作品有长诗《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以及收集在《昌耀抒情诗集》中的一些诗。他的诗歌意象的构成,一方面是高原的历史传说和神话,另方面是高原民族的世俗生活事件和细节,并形成了融合的状态。在“归来者”的诗中,公刘在《为灵魂辩护》、《哦,大森林》等中表现的社会批判主题和“大哭大笑”的宣泄方式,邵燕祥在长篇组诗《五十弦》中对情感体验中细致幽微面的把握,在《愤怒的蟋蟀》等中表现现实问题的激愤和炽热,以及蔡其矫、流沙河、曾卓、黄永玉等的诗篇,都显示了这个诗人群体的创作实绩。

二、“朦胧诗”运动

年代末开始,北岛、舒婷、杨炼、顾城等在WG中就开始写诗的青年诗人,都开始在芒克、北岛创办于1978 年的《今天》杂志上发表诗作,并表现了某些共同的诗歌追求。他们后来也被一些人称为“今天诗群”,《今天》的创刊也被看作是“朦胧诗”运动的重要标志。从1979 年开始,他们的作品影响逐渐扩大,并由“非正式”流传逐渐被正式刊物接纳。他们的诗对于当代诗歌规范表现出了较多的“叛逆”特征,当时这些作品还难以为诗界接受。在80 年代初期,围绕这些作品的评价,评论界有过激烈的讨论。1980 年8 月,《诗刊》刊载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对诗在阅读上的朦胧、晦涩、难懂提出批评。这些青年诗人的创作,也因此获得了“朦胧诗”的共名。尽管这些诗和支持诗的批评家曾受到严厉的指责,但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已确立了“朦胧诗”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的地位。在推动当代诗歌打破自我封闭,与西方现代诗歌、中国现代诗歌等建立联系和对话的关系;把诗的写作放置在对个人的生存价值的肯定的基础上;革新当代诗歌语言等方面,“朦胧诗”开辟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并对后来的诗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诗的形成和逐渐被诗界接受的过程,被称为“朦胧诗”运动。

三、“朦胧诗”主要诗人

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五人,在80 年代初期经常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作家。梁小斌、王小妮等,这一时间也被归入“朦胧诗人”的行列。北岛(1949—)70年代初开始写诗,曾是《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他经常被看作是“朦胧诗”的最主要代表,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北岛写于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诗,最突出地表达的是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代表性作品如《回答》、《红帆船》、《走向冬天》等。“觉醒者”内心的冲突和理想精神,常常通过价值取向对立的象征性意象的并置所产生的对比、撞击,构成一种“悖论性情境”。80 年代初的一段时间,北岛曾中断写作。此后的作品仍坚持了批判、否定的锋芒,但社会政治指向趋于模糊。在意象、结构上变得复杂,情感的表达更加内敛。舒婷(1952—)“WG”时期的写作曾得到老诗人蔡其矫的指导。70 年代末成为《今天》的撰稿者。她是最先得到诗界认可的“朦胧诗人”,主要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她的诗侧重于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方式来表达个人内心的情感。温情细腻的情感心理的拟写,清新直白的“倾诉”风格,使她在WG后一段时间拥有大量的读者。在语言上偏爱修饰性语词,常以假设、让步等句式来传达曲折的情感和内心冲突。《致橡树》、《惠安女子》等表现对个体(尤其是女性)的人生价值的独立性的追求。《土地情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则试图表达某种社会性问题的“哲理”。顾城80 年代的一些代表性诗篇,则常以孩童的感知方式,在诗中建立一个与城市、与世俗社会对立的“彼岸”世界,被称为“童话诗人”。杨炼、江河在70 年代末期,试图以长诗、组诗的自由体形式,构造一种体现民族历史的“史诗”意识。80 年代中期以后,他们的创作转向对汉民族审美特征的探寻。杨炼的长诗《礼魂》(由《半坡》、《敦煌》、《诺日朗》等组成)、《自在者说》、《与死亡对称》等,对这种诗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并对稍后的一些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四、新诗潮的“新生代”

由“朦胧诗”开启的当代诗歌革新运动常常被称为“新诗潮”。从1984 年起,另一种新的诗歌现象受到关注,并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一种取代“朦胧诗”的诗歌潮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1、“朦胧诗”诗群散失,更多的“朦胧诗”的写作表现为模仿而不是创新;2、一批更年轻的诗人开始在诗中表达了反叛、对抗“朦胧诗”的姿态,并创造了新的诗歌内容和方式。这些诗人将自己称为“新生代”或“第三代人”,他们的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后朦胧诗”、“后新潮”、“当代实验诗”等。代表性的诗人有海子、骆一禾、西川、翟永明、欧阳江河、王家新、于坚、陈东东、韩东、肖开愚、张枣、臧棣等。这些诗人大多出生于60 年代,对于当代历史有着并不相同的记忆。他们一般摆脱了“朦胧诗人”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带有道德主义色彩的历史责任感,而更多地强调诗歌的“本体”意识。在具体的表现形态上,“新生代”的诗歌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分化状态,诗歌观念也互有差异。到目前为止,如何评价这种诗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新生代”的写作和活动往往带有“地下”色彩,常常通过结社的方式印行非正式刊物。比较著名的诗歌团体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四川的“非非主义”等。1986 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的“中国诗坛群体大展”,列出了100 多个“诗人”和60 多个“诗派”。这次诗展被看作是“新生代”诗歌的集中展示。

第十三章 小说创作(一)

一、王蒙

王蒙(1934—)以1956 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引起文坛注意。他是80-90 年代当代文坛的一个多产作家。在70—80 年代之交的“伤痕”、“反思”文学时期,王蒙的《最宝贵的》、《布礼》、《蝴蝶》、《杂色》、《春之声》、《海的梦》等作品,被看作这一思潮的代表作品。他的作品很快地摆脱了当时流行的控诉、揭露的题材和情感方式,而以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结构作品,表现个体(大多是青年时代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与他所献身的“理想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对历史逻辑、“启蒙者”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的同时,又流露出某种对抽象的精神信念的留恋。这种含糊不清的历史和精神的态度,影响了作品作更深的突破。王蒙在小说艺术上进行了多种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的流动不居的叙述方式:以语句上的多变,不断展开的句式,来展现心绪、印象的联想式组合,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夸张、机智和幽默的才能。这在《来劲》、《献给爱丽丝》等小说中达到极致。王蒙的代表作是1987 年的长篇《活动变人形》。写倪吾诚的失败的一生,试图表现在一个世纪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中,知识分子身、心的困窘和尴尬的处境。王蒙在90 年代写作了《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暗杀》等长篇。

二、张洁

张洁(1937—)是80 年代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她写于80 年代初期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等,都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用较为清丽的笔调表现她们感伤、细腻而富于利他精神的恋爱心理,以及单身女性面临的社会问题。这些作品因为较早地涉及女性的婚姻、情感问题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待遇,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她这一时期的另一类作品,如长篇《沉重的翅膀》,中短篇《条件尚未成熟》、《他有什么病》、《尾灯》等,则试图把握社会“重大题材”。《沉重的翅膀》被誉为“与生活同步”的“力作”。小说完稿于1981 年,表现发生于1980 年围绕经济改革发生的冲突,并把笔墨

伸展到社会机构的高层(中央重工业部的部、局官员)。从80 年代中期的《红蘑菇》、《日子》、《上火》起,在叙述内容和情调上,都从早期的诗意转向反诗意,在对男性人物的猥亵趣味和肮脏的权力内幕的揭示中,刻意表现出一种夸张的粗鄙化色彩。长篇《只有一个太阳》,则以充满紧张感的杂乱结构,展现当代中国人初次身处西方世界时的焦虑和沮丧。90 年代,张洁还写有自传性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和小说《无字》。

三、张贤亮

张贤亮(1936—)因1956 年发表诗作被划为右派,并有过多年的劳改、监禁经历。他在80 年代写作的以自身“苦难”经历作为素材的“自传性”作品,引起批评界的广泛注意。这些作品包括《土牢情话》、《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写于90 年代的长篇《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又名《烦恼就是智慧》)。这些作品曾因不同的问题,如“爱国主义”、性描写、赞美“苦难”的宗教意识等,而引起激烈争议。这些作品的主要人物往往是一个被流放、劳改的男性右派知识分子,作品细致地展现了他在西北贫瘠的乡村忍受食、性的饥饿和精神上的困顿。但作品同时也为受难的主人公安排了一个肉体和精神的拯救者,即生存和劳动方式都相当原始的底层劳动者,尤其是泼辣、能干而痴情的美丽女性。因而这些小说常常会编织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潜藏在男主人公意识中的是根深蒂固的通过知识以求闻达的欲望,因而无论是受难的图景,还是女性的爱情,最终都是帮助男性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因素。最典型的是《绿化树》,写章永麟在西北农场劳改的一段经历,一个叫马缨花的女人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他,而且在精神上促使他“超越自己”。小说以女主人公的名字作为象征物,赞美底层劳动者淳朴而强悍的生命力。张贤亮的另一些作品如《龙种》、《河的子孙》、《男人的风格》、《浪漫的黑炮》等,则以展现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主题。

四、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40 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曾受到“京派”主要作家沈从文的影响。80 年代他的小说创作进入高潮。丰厚的艺术“储备”和独特的美学追求使他成为80 年代少有的“潮流”之外的作家。他创作的小说都是短篇。出版有小说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孤蒲深处》、《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等。引起广泛注意的是那些取材于家乡高邮,表现乡村和市镇的旧日生活的小说,在对风俗民情的生动描述中,展现乡镇民间生活的美和健康人性。如《受戒》、《大淖记事》、《异秉》、《职业》、《故里三陈》等。汪曾祺继承了“京派”小说所追求的“散文化”风格,消除过强的故事性和“戏剧化”设计,在色调平淡的叙述中力图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文字的考究和古雅,意境的营造和叙述者自然流露的优雅情致,使他的小说呈现一种传统“文人”的情调和视角。这种情调他自己曾经概括为“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另一些表现士大夫或下层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如《岁寒三友》、《云致秋行状》、《鉴赏家》等,在温和的幽默与嘲讽中,蕴涵着苍凉和无奈。他的散文(主要收入《蒲桥集》、《汪曾祺小品》等中),也由于文字的精粹,意趣的淡雅,而受到较多的注意。他在小说文体上的创造,影响了当代一些小说和散文作家的创作。

第十四章 小说创作(二)

一、王安忆

王安忆(1954—)是80 至90 年代的贯穿性作家之一。她与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都有颇为密切的关系,并写出了这些思潮的代表性作品。视野开阔,能够驾驭多种文学题材和生活经验,对当代的文化问题表现出敏锐的把握能力,并在持续的写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是王安忆的主要特色。她80 年代初期的作品主要是“雯雯系列”小说(包括《雨,沙沙沙》、《69 届初中生》等),写一个名叫雯雯的女孩子的痛苦和希望,以单纯的少女眼光来观看世界,具有一种“自我抒发”的特点。从《本次列车终点》、《流逝》等作品开始,以冷静、“客观”的笔调来写动荡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1985 年创作的《小鲍庄》曾被视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从1986 年开始发表的“三恋”(包括《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则因所表现的性题材引起争议。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期的《神圣祭坛》、《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纪实与虚构》(长篇)等,在对80 年代的文化问题进行深入的反省中,王安忆对个体生命和文学创作的意义有了更为自觉的理解,并形成了一种带有实验色彩的叙述风格。她的《弟兄们》、《逐鹿中街》以及“三恋”等被一些批评家纳入“女性文学”加以讨论。在90 年代,受到较多关注的是表现都市文化特征和深层性格的小说,如《香港的情与爱》、《我爱比尔》等。其中发表于1996 年的《长恨歌》,通过一个名叫王琦瑶的上海女性的一生,来展现上海这个都市的文化性格和历史沧桑。女性与都市,空间的凝固和时间的流逝,这两者赋予小说独特的结构方式。

二、莫言

莫言(1955—)1985 年发表《透明的红萝卜》,以独特的感性的叙述方式受到好评。随后,他写作了《红高梁》等几个在故事背景、人物和情节上有连续性的中篇小说,结集为《红高粱家族》。这是他受到最多关注的作品。这些小说,主要以叙述人对故乡高密的记忆展开。童年记忆、故乡见闻,尤其是作者丰沛的感觉和想象,构造出了一幅幅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的图景。莫言小说的叙述内容具有一种内在的张力:《红高粱》系列和《丰乳肥臀》(1995)把笔触伸向“历史”,叙述先人在过去的年代,在充满野性活力的生活场景中,他们(“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生命的奔放热烈和无所拘束的传奇性经历。另一些小说《金发婴儿》、《枯河》、《爆炸》等,写当代的乡村生活,农民的情感、生存状态以及人的本性受到的扭曲和压抑。有的作品中同时包含这两部分内容。这隐含了作者对当代人生命力消退和委琐、孱弱的生存状态的批判。莫言的小说形成了独特的叙述风格。他倚重对视觉、嗅觉等身体感官的调动,以大量的跳跃、流动的意象来组织叙述内容,营造出一个复杂的、色彩斑斓的感觉世界。这种强烈的感性体验的写作方式,与作者在文化理想上对于“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向往有关。

三、张承志

张承志(1948—)的小说表现出对“精神”的强烈关注。常常以一种抒情、宣泄的方式,凸现作为叙述人的抒情主体,表现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坚守的主题,因而具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格调。他试图从草原,从蒙古族、回族的牧人、农人中,寻求一种具有纯粹的精神强度的品格和情感,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他几乎所有的作品,如《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金牧场》、《心灵史》等,都与生活于内蒙草原,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的蒙古族、回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有关。特别是80年代后期的创作,更执着地歌颂生活于贫瘠的甘、宁、青沙漠边缘的回族牧民,表现他们在苦难中对信念的忠贞。强烈的精神关注,往往与宗教情绪结合在一起,并成为对抗现代金钱社会中道德、理想衰败的依据。他早期的作品《黑骏马》、《北方的河》,都以一个男性主人公(同时也作为叙述人)成长的精神历程,来结构故事。“草原”、“河流”这些自然的景观,在小说中被人格化为“母亲”或“父亲”,成为引领主人公不断地自我超越的精神载体。

四、余华

余华(1960—)1983 年开始发表作品。到1987 年发表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和中篇《四月三日事件》时,他意识到自己“寻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态度”。此后到1989年间,《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往事与刑罚》等,以冷漠和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展示对于“死亡”、“暴力”的精确叙述。他试图挣脱“现实”日常经验的“虚伪的形式”,以人的欲望所驱动的暴力作为叙述的推动力,去挖掘被遮蔽在混乱的“现实”背后的“真实”。余华的这种“真实”观来自他所认为的,文学与“现实”、日常经验之间的“紧张”关系,这赋予他的作品以独创性的语言和结构方式。《鲜血梅花》、《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这些通常被看作是对武侠、侦探、言情小说的戏拟作品,也参与了对“经验化”的现实秩序的颠覆。从1991 年的《在细雨中呼喊》(《呼喊与细雨》)开始,小说世界与日常经验对立、相悖的关系有所缓和。可以辨认的童年、少年成长的记忆和不同空间的生活场景,成为结构小说的主体。90 年代的另外两部长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进一步改变了那种排斥日常经验的抽象写作方式,叙述内容取得了与“历史”的直接联系,人物命运的轨迹也正是在历史背景中显现出来。小说的叙述依然冷静而极有控制力,但显得朴素,并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与温情。

五、刘震云

刘震云(1958—)因为1987 年以后发表的《塔铺》、《新兵连》等作品,被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受到关注。与另外的“新写实”作家相比,刘震云的作品有对“哲理深度”的更明显的追求。他的小说对于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荒诞”和人的异化有着持续的揭示。《单位》、《一地鸡毛》等作品,尤为深入地揭示了“单位”这一特殊的当代中国社会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对人产生的规约。生活其间的人物在为了适应这一生存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人性的扭曲。无法把握的欲望、人性的弱点,和严密的社会权力机制,在普通人的生活世界中,构成难以挣脱的网。这也正是“一地鸡毛”这一核心意象所要展现的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小说往往采取一种冷静的叙述方式,在喜剧性的、嘲讽的描述中将批判意味表达得更具力度。他90 年代创作的长篇《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和《故乡面和花朵》以及中篇《温故一九四二》,则把人对于“权力”的追逐和“权力”对人的倾轧展现在历史场景之中。带有滑稽意味的历史场面的连接方式,显示出“权力”暴力是构成历史的“本质”性因素。

第十五章 散文

一、散文的发展趋势

散文在80 年代以后的发展呈现文体“窄化”的趋势,即存在一种将报告文学等叙事性形态和杂文等议论性形态,从散文中加以剥离的要求,甚至提出了“抒情散文”、“艺术散文”或“美文”等概念。在不同的阶段,散文的发展又有不同的形态。80 年代初期,散文主要要突破60 年代初期形成写作模式,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性”经历和情绪的抒发。这一时期主要有巴金、杨绛、孙犁等老作家和张洁、贾平凹、王英琦等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在80年代的各种文学思潮中,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的活跃相比,散文显得相对平淡。80年代中期,一些批评家和散文作家认为散文存在“危机”,对散文的发展和革新进行讨论,更多地强调了散文本身的“自足性”问题。进入90 年代,散文的写作和阅读都呈现出一种热闹局面,被称为“散文热”。30-40 年代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为代表的表现“闲适”的散文,被重新发掘并受到欢迎。许多90 年代的散文作品也表现出类似的情调,但更多地表现了认同世俗生活的取向。这与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追求和消费性文化需求的状况相适应。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学者介入散文创作,加重了散文的知识品位和文化含量,使得“随笔”成为散文创作中取得较多成绩的主体形态。这些散文常常被称为“文化散文”或“学者散文”。

二、巴金的《随想录》

巴金(1904—)在1978 年到1986 年的八年间写作了150 多篇随笔,总题为《随想录》。这些随笔包含了作者对WG历史“浩劫”的反思,对痛失亲友的追忆,对自我的拷问,并对他不能认同的当时的一些言论与观点进行的批判。《怀念萧珊》、《小狗包弟》等是其中的名篇。他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将自己在WG中的遭遇以及对WG的评价质朴直白地讲述出来,文字朴素,没有经营雕琢的痕迹。字里行间流露的热情,表现了一个老艺术家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他不仅作为历史“灾难”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发出对历史的批判和控诉,从而警醒社会,使“WG”不再发生;同时怀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自省意识,在揭露WG的荒诞和残酷的同时,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无情的解剖。这使得这些随笔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被当时的人称为“说真话的大书”。但作家所采取的坚定的“干预社会”的写作姿态,坚持人的理性和道德力量能够认知、控制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影响了对问题作更深入的讨论。

三、杨绛散文

杨绛(1911—)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写有长篇小说《洗澡》以及若干剧本。她于80年代写的两本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显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观察、叙述历史的角度。《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 年底到1972 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大多是个人亲历亲闻的“琐事”: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其名称、写法和作者的叙述立场,都可见明代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的影响。《将饮茶》也部分地写到了“WG”期间的遭遇,但更具特色是回忆亲人的那些作品。杨绛的文字简约含蓄,叙述语气温婉,对历史事件采取置身事外的平静审视态度。她专注于时代大事件中的小插曲,书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她的叙述不停留在一己悲欢的咀嚼上,也不以“文化英雄”的姿态夸大个人对历史、社会的责任意识,而意识到个人的有限与可能,从“卑微者”的角度冷静地展示世态人情,因而能更多地显示历史与人生的“真相”。这种独特的叙述角度和立场,使她的散文显示出透彻的人生智慧和淡泊优雅的文风。

四、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1946—)以散文集《文化苦旅》在90 年代初引起广泛注意,其后还有《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等出版。批评界一般将他看作“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这些作品借助了大量的文化史知识,往往以叙述人的旅游经历为开端,或在历史的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或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知识者的使命与命运。旅游者的经历、文化名胜的兴衰和叙述人的文化思考被有机地组织在文章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散文样式。在语言上追求典雅,如篇名“风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这使这些散文具有较浓的“文人”气息。行文常常直抒胸臆,但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张和不自然。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

第三篇:《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双百”方针(毛泽东提出,陆定一阐述双百提出的步骤和意义)

(2)政治抒情诗

(3)山药蛋派

(4)“三突出”创作原则

(5)样板戏(8个)

(6)天安门诗歌运动

(7)归来的诗人

(8)新生代诗歌

(9)山青保林、三红一创

(10)天山牧歌

(11)第四种剧本——“干预生活”作品

(11)朦胧诗(三崛起诗人:舒婷、北岛、顾城)

(12)新生代诗歌新生代诗人

(13)伤痕文学(得与失刘心武小说《班主任》、卢新华《伤痕》(主人公:王晓华)、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黑棋》)

(14)反思文学(历史价值)

(15)改革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意义两部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谌容《人到中年》)

(16)寻根文学(代:张承志《黑骏马》阿城《棋王》)

(17)先锋小说(三个类型)

(18)新写实小说(有什么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19)挽悼类散文

(20)文化散文

二、论述思考题

上学期

1评述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意义?(时间和意义)

2谈建国初期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红楼梦》研究(余平伯的两部作品《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简论》)、胡风(五把刀子)文艺思想的批判过程及经验教训问题?

3.第四次文代会的时间和地点

4.颂歌浪潮的局限性、原因

5.郭小川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

6.杨朔、秦牧、刘白羽三位散文创作的特点

7.十七年军事题材小说的特点

8.赵树理作品:《登记》、《锻炼锻炼》(人物:小腿疼、吃不饱)、《三里湾》(表现农村合作化)

9.李准《李双双小传》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不能走那条路》

10.峻青《党员登记表》、《黎明的河边》

12分析《红旗谱》中朱老忠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

13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性格特点及发展过程?

14分析《创业史》中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梁三老汉的典型意义?

下学期

16.雷抒雁歌颂被四人帮迫害的张志新,创作了《小草》,同类题材的有舒婷

17.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讲的是陈景润

18.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19.乡土小说:汪曾祺《受戒》李杭青《最后一个渔老儿》 韩少功《爸爸爸》 王安忆《小鲍庄》

20.沙叶新《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

21.马中骏、贾鸿源《屋外的热流》(时间、人物)

22.结合作品,评论高行健新时期探索剧的创作特色

第四篇: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笔记

单选

1、晚唐体尊崇的对象实际是贾岛、姚合。

2、林逋,称梅妻鹤子,有《林和靖诗集》。《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宋初最早提倡儒学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有《柳河东集》。

4、王禹偁有《小畜集》、《小畜外集》。

5、西昆派标榜学习李商隐。

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有《欧阳文忠公集》。

7、梅尧臣、苏舜钦与欧阳修共同倡导诗文革新。梅尧臣,世称宛陵先生,有《宛陵先生文集》。

8、前人比较二苏文章,认为“大苏文一泻千里,小苏文一波三折”(大苏:苏轼,小苏:苏辙)

9、晏殊,词集名《珠玉词》。其词作是一种极端贵族化的审美趣味。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昨夜西风凋碧树”三句似“诗人之忧生”,又以之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

10、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词集《小山词》

11、李清照在《词论》中“变旧声作新声”的词人是指柳永。

12、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点铁成金”《豫章黄先生文集》。

1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14、吕本中编列了一张《江西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之祖”。宋末元初的方回又称杜甫为江西诗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5、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词集名《片玉集》。形成了自己缜密典丽的词风。

16、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词集《漱玉集》。坚持词“别是一家”。

17、朱敦儒,字希真,词集《樵歌》

18、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有《石湖居士诗集》和《石湖词》。作品将记述农事活动,反映农民疾苦和描写田园生活逸趣这几种创作传统融合在一起,成为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晚年在石湖所作《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

19、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20、叶适是与朱熹同时的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21、陆游,年轻时从学江西派诗人曾几。诗集《剑南诗稿》和文集《渭南文集》。陆游的文章在南宋卓然为一大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老学庵笔记》、《入蜀记》以及《渭南文集》中的若干序跋记传文字。

22、北宋宋祁的《宋景文公笔记》首先使用了“笔记”这一名称。宋代笔记的内容大致包括史料佚闻、风俗掌故、学术考辨、诗文评析等几类。

23、辛派词人有陈亮《龙川集》刘过《龙洲集》和《龙洲词》。

24、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25、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有《白石道人诗集》和《白石道人歌曲》。其诗初学江西诗派。其词被张炎称赞“不惟清空,又且骚雅”。格律派。

26、吴文英《梦窗词》

27、王沂孙,有《碧山乐府》

28、最早的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29、元好问,编纂了金诗总集《中州集》和金史著作《壬辰杂编》。成为当时南北诗坛上最有力度的诗人。号:遗山

30、元杂剧大致可分为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社会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等五类。《陈抟高卧》通称“神仙道化”剧

3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32、元杂剧中的水浒戏是公案剧。

33、散曲在金、元之交就被文人士大夫所采用,称为“新乐府”

34、南戏产生于宋代。

35、关汉卿是使元杂剧形式最后定型的作家之一。

36、在角色体制上,杂剧一般分为四大类:一是旦,二是末,三是净,四是杂。

37、有关元代杂剧作家、作品的著录,首见于钟嗣成的《录鬼簿》。

38、从杂剧史的角度看,关汉卿是本色派、豪放派的开创者

39、、《西厢记》描写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爱情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40、马致远参加元贞书会。

41、白朴、关汉卿参加玉京书会。

42、元历史剧《赵氏孤儿》作者纪君祥。

43、水浒戏中最著名的是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44、张可久,一生专写散曲,有《小山乐府》

45、明代李开先将乔吉与张可久相提并论,称为“曲中李杜”

46、贯云石,出自维吾尔族贵胄。

47、四大南戏——“荆、刘、拜、杀”(《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

48、《刘知远白兔记》是书会才人编的。

49、宋元话本小说通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文体的正式出现,开始了我国文学语言上的一个新的阶段。

50、《三国志平话》和《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今人合称 《全相平话五种》。讲史话本。

5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奠定了长篇章回小说发展的基础,也为后世长篇章回小说提供了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两种范例。

52、〈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53、在永乐至成化间(明末),出现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

54、茶陵诗派代表李东阳,做诗力主宗法杜甫。

55、朱权的《太和正音谱》,记录元及明初的杂剧剧目,品评一些杂剧家的作品,列出北曲谱例曲,成为研究杂剧的重要文献,影响较大。

56、王九思杂剧《中山狼》,主题与康海的《中山狼》相似。这本剧只有一折,开明代单本杂剧之先。

57、《四声猿》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四个杂剧的合称。作者徐渭。

58、、嘉靖、隆庆间,著名曲师魏良辅对昆腔进行了改革。经过魏良辅的改革,昆腔集中表现了南曲清柔婉折的特点,同时部分保存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

59、粱辰鱼的《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为昆曲的传播做出了贡献。这种借生旦爱情以抒写历史兴亡的方式,对后世传奇有明显的影响。

60、沈璟是吴江人,故被称为“吴江派”,文学史上也称作“格律派”。

61、除《牡丹亭》外,汤显祖还写了〈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临川派。

62、白话小说就题材内容而言可分为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等类别。《金瓶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

63、《三宝太监西洋记》是神魔小说。

64、明后期拟话本小说最著名的集于是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此外有凌 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

65、李梦阳、何景明、徐桢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共同被称为“前七子”,为文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66、“后七子”是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棒、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的并称,而以李、王为首。

67、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68、茅坤,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69、归有光,著有《震川先生集》

70、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就是受到李贽思想的直接影响。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世称“公安派”,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主将。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71、“竟陵派”,其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他们的主张:反对拟古,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在诗文中开眼界,形成了这一派文学上“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

72、冯惟敏是明后期散曲家的代表。

73、在晚明融合“公安”“竟陵”之长而较著名的作家是张岱。张岱著有《陶庵梦忆》、《琅环文集》、《西湖梦寻》。

74、顾炎武参加复社被人称作“一代诗史”。

75、魏禧《大铁椎传》。

76、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

77、明末清初,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标举北宋欧阳修、苏轼,兼尊南唐二主。

78、浙西词派以朱彝尊为首;阳羡词派以陈维崧为首。

79、朱彝尊,他的词标榜南宋,推崇姜夔、张炎。曾纂辑唐宋金元五百余家词为《词综》。

80、(醒世姻缘传)是用山东淄博一带的方言土语写成的。

81、李玉是苏州派的领袖人物,《一捧雪》、《千忠戮》、《清忠谱》

82、“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收拾起”指“倾杯玉芙蓉”首句(《千忠戮》),“不提防”指洪升〈长生殿。弹词〉。

83、《水浒后传》陈忱、《说岳全传》编写者钱彩,增订者金丰。

84、《好逑传》人物:铁中玉、水冰心

85、<红楼梦》初名〈石头记〉,简称脂评本。程伟元和高鹗增补了后四十回。脂评本系统就被程本所代替,后四十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86、<红楼梦〉的研究,五四运动以前,最有影响的是“评点”和“索隐”两派。五四以后,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派是红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流派。

87、汝珍的〈镜花缘〉谈才学和妇女问题

88、翁方纲,论诗主张“肌理”说,主张用学问做根柢,以增加诗的骨肉。

89、桐城派:在方苞、刘大、姚鼐。方苞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

90、弹词《天雨花》作者粱贞怀是清代较早的一部弹词。〈再生缘〉作者陈端生

91、子弟书是鼓词的一个支流。

92、梅曾亮,字伯言,他成为桐城派后期的中心人物。

93、曾国藩,字涤生。为文于义理、考证、辞章外,还强调“经济”,对桐城派文论有所推进,编选的《经史百家杂钞》,时人称之为“湘乡派”。

94、宋诗运动,至同治、光绪年间,衍变为“同光体”诗派。代表作家有沈曾植、陈三立,陈衍等。

95、狭邪小说《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人物对话全用吴语方言,充满浓厚地方色彩,胡适推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荡寇志》作者俞万春。《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

96、“诗界革命”它的倡导者是夏曾佑、谭嗣同、粱启超等人。

97、黄遵宪提倡“我手写吾口”

98、梁启超曾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一系列文学革命的口号,形成一种新体散文,号“新文体”。

99、汉魏六朝派,代表作家有王闿运;晚唐派,代表作家有樊增祥、易顺鼎。

100、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10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结构,较〈官场现形记〉完整。全书虽仍无贯穿始终的情节,但以“九死一生”为主要线索,把其二十年“亲见亲闻”的人和事串联起来,有了贯穿全书的人物。

102、南社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柳亚子著作今有《磨剑室诗词集》。

103、柳亚子,陈去病等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

104、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陆镜若、欧阳予倩等,在东京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名词解释

1、西昆诗派(西昆体):宋代初年,诗人杨亿编《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秘阁藏书之所,因《山海经》言昆仑山之西有群玉山,为先王藏书册府),西昆诗体和诗派便由此而得名。《西昆酬唱集》全部为近体律诗,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西昆派作家均是身居清要的馆阁之士,诗的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创作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诗文标榜学习李商隐,其中杨亿、刘筠以骈体文著称。(西昆派多数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堆砌过甚,不免剽窃之讥。西昆派作家惟美风格固然是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和缺乏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但其创作脱离现实,偏离传统的文学标准,馆阁气十足、仅重外表精美的艺术趣味,注定了主导文坛的时间不会长久,但在北宋文坛仍有一定影响。)

2.太学体:石介在反对杨亿的淫巧之文时,不适当的将杨刘的文学追求视为威胁儒家思想的异端,他在主讲太学期间,片面强调文体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陷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后来欧阳修等人促使这一文体转变。

3.陆游闲适诗:陆游闲适诗涉及山川景物农村风俗民生疾苦,内容广泛;既表现对生活的,也表达了他所领略的宦海**和人生忧患;主要代表作如:<游山西村>,从平淡的生活中品出了隽永的意味,深含哲理。

4、江湖诗派:在四灵之后,又出现了一批飘逸江湖的诗人。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僚,身份低微,也有少数人曾官要职。他们相互酬唱,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戴复古,号石屏,有《石屏诗集》、《石屏词》。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后人评其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岂剪红刻翠者比耶”。

5.以禅喻诗:严羽提出“兴趣”说,认为诗歌性质最终仍是“无迹可求”、“不可凑泊”,他在说明这种诗歌性质时采用的是“以禅喻诗”的方法。以禅喻诗的风声开始于北宋苏、黄等人,南宋时期更为流行。严羽改变了前人仅以参禅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严羽认为诗的本质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妙悟”。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的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6.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鼓子词是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赚词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套曲演唱,诸宫调则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因而容量大为扩充,音乐变化更为丰富,叙述手段也有相应的提高,除旁述外,也有故事中人物的自白。诸宫调有南、北诸宫调之分,北诸宫调又称“弦索”、“ 弹词”。诸宫调的代表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

7.南北合套: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每折戏的唱词,一韵到底,平仄通押。演出时,通常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一般没有唱词。

8、“铁崖体”:元末文坛的泰斗是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他论诗主张写个人性情,反对元初以来在宗唐风气中出现的模拟弊端。他以古乐府见称于时,其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并因此形成“铁崖派”。元中期诗家大多效法晚唐诗体,但又因才力薄弱无法追踪前人反而堕入萎靡。杨维桢正为此而欲振起日益卑靡的诗风而特创“铁崖体”。

9.茶陵派:李东阳在成化,弘治期间,以台阁大臣的地位主持诗坛,奖励后进颇有声望,因李东阳是茶陵人故史称茶陵派主要诗人有谢铎,张泰彭民望等,强调法度音调师法杜甫,他们的作品或咏史书怀或悯民疾苦或感时伤世,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对台阁体文风有所冲击,对前七子有直接影响。

10.“唐宋派”: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茅坤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力主学习唐宋古文,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唐宋派”作家在文学上取得较突出成就的是归有光,著有《震川先生集》。“唐宋派”作家的努力,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文学有较大冲击,在一定意义上为后来公安派结束复古主义在文坛的统治起了一点开拓作用。

11.格调说:沈德潜提出的“格调说”,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在表现上,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究格律”,由于他的努力,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风弥漫诗坛。

12.三言二拍:是白话短篇小说,三言即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二排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他们反映了新的内容:商业活动;出现了新的意识:尊重妇女,还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对后世白话小说影响较大。

13.立主脑:针对戏剧的演出李渔提出立主脑,即确立为全剧结构的一人一事它既是戏剧结构的主线也是作者立意的焦点,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他提出传奇只写一人一事必须减头绪而且要一韵到底从而保证了艺术的整体性。简答题

1、欧阳修的文章风格。

1)平易近人,纡曲蕴藉。他继承了韩愈散文文从字顺的要求,而摒弃了其怪怪奇奇的作风,能寓雄健于畅达,在平常中见隽远。2)在文体形式上,他的散文并没有有意避免偶俪现象,而是适当地吸取骈文的有益成分,使散文更富于节奏感和情韵之美。同时,他也将古文笔法融入制诰表启等骈文的写作中,开启了宋代四六文的新体式。

2、柳词描写女性形象的特点。

1)柳词所描写的大多是身分更为确定的歌*.2)柳永与她们接触较多,理解并同情她们的遭遇和内心痛苦,因而除了一般地描摹她们的玉肌琼艳、表现欢聚分离之外,柳词还更细致地写到她们的身世经历和心理活动。

3)一般来说,这些歌*形象是泛化的,并非某个特定对象,这表明这些词主要是为投合一般读者的欣赏要求而制作的。

3.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

1)苏诗中有不少以理趣见长的作品,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

2)苏诗中所谈的“理”,不是玄思或吊诡,而是生活中随触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新的启迪。

4.简述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

1)他有意放弃了白居易以来的诗歌讽谕传统,很少在诗中议论时政,而将创作更多地转向个人精神世界。

2)他又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反对在诗中毫无节制地表现各种情感,要求以“养心治性”为根本目的。他的诗歌世界显得不那么丰富,使人感到诗人往往在故意回避抑制自己的感情。

3)在内容上,他不想超越前代文学范本,而提出了“规模其意”的“夺胎法”、“换骨法”。

5.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关汉卿以其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并参加了演出实践活动,促使杂剧艺术体制趋于完备。

2)关剧题材广阔,无所限制,丰富多样,从而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戏曲多方面的表现功能。塑造了一大批身分不同、地位不

一、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如坚强善良的窦娥等。

6.<梧桐雨>的思想倾向

1)梧桐雨是一出历史悲剧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2)白朴通过唐明皇的形象和遭遇,概括了一代王朝兴亡的变化,不仅对亡国教训的总结,更突出的流露出对时世陵替,人生变迁胜衰转化的哀愁凄恻的情绪。

3)对唐既有讽刺批评也有赞赏同情这构成了唐形象的复杂性也造成了作品内容的复杂性,作品借历史故事来抒发作者深切的现实感受,融情入景高度渲染。

7.马致远的杂剧在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点。

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随处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这就使他的杂剧具有浓厚的士大夫气。他兼有关汉卿的豪放和王实甫的文采,文词典雅清丽,洒落激扬,《太和正音谱》比之为“朝阳鸣凤”。

8.<水浒>的情节结构特点

1)水浒是在传说故事的基础上不断加工而成的长篇章回小说,内容情节不断增饰,由简到繁

2)全书的结构具有相对独立与整体一致相结合的特点,书中情节的安排,主要的单线发展,每主情节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3)各个相对独立的人物故事又由聚义这条主线连接在一起,一个人物引出一个人物环环相扣。

9.汤显祖戏曲思想。

在戏曲方面,汤显祖强调重视文学性,不主张拘泥于音韵格律。这表明汤显祖在艺术的整体上更注重艺术家的创造精神和才情与个性,与因袭陈腐的创作习风大异其趣。汤显祖对戏曲的演出也颇精通,曾亲自指导艺人演出,为当地宜黄腔戏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0.简述顾炎武诗的特点。

(一)是现存的四百余首诗歌中,十之八九寓有强烈的家国兴亡之感,绝少世俗应酬之作,即便是拟古、咏史、写景、唱和之作也是如此。

(二)是他的诗取材颇为广阔。晚明统治阶级的腐朽堕落,清兵入关后残酷的屠杀和剥削、汉族人民的苦难和敌忾,都在他的诗中反映了出来,因此被人称作“一代诗史”。

(三)是他的诗歌风格雄浑悲壮,苍凉沉郁,语言却又朴素自然,兼有杜甫和陶潜的优长,并带有学者的气质。

11.苏州派传奇创作的三大特色。

1)讥切时弊、关注现实的现实精神。

2)事关风化、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色彩。

12.<桃花扇>中扇子的作用

全剧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定情物桃花扇贯串始终。这柄桃花扇,原来只是爱情的象征,但它一旦成为侯、李离合和南明兴亡的历史见证,便赋予人生理想的象征意蕴。“桃花薄命,扇底飘零”,这本身就给理想带上悲伤情调;而香君的桃花扇却是“美人之血痕”点染成的,这就更染上了悲壮的色彩;最后张道士裂扇掷地,隐寓地透露出理想的破灭。

13、龚自珍诗的浪漫主义特色龚自珍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形式多样,境界奇肆,形象瑰丽,极富浪漫色彩。他继承了屈原、李白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传统,常常通过奇特的构思、新颖的比喻,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奇丽壮观的意境,以表达其自由奔放的感情。诗人还常想落天外,喜用“风雷”、“秋气”、“童心”、“剑”和“箫”等等意象,以抒发自己深含的思想和感情。

论述题(请自己详细论述,如果你想得高分)

1、辛词豪放特征。(1-139)

1)辛词的豪,与前人相比,一方面更为沉著,更具实在内涵;另一方面则更为恣肆,更加不受拘束。

2)豪放转入深沉,使辛词往往具有一种特有的意味和韧劲

2、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1-188)

1)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2)元代政治对杂剧的兴盛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元代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在元代初年比较尖锐;另一方面,元代初年恰恰是封建统治相对比较薄弱的时期。

3)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促使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这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4)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也是促使元杂剧兴盛的重要原

3.崔莺莺的形象特征。(1-210)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老夫人当众许婚,后来又出尔反尔,既赋于崔、张的婚事以外在的合理性,又赋于崔、张爱情以内在的合理性。正是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合理性,成为莺莺敢于冲破老夫人的约束,决心对张君瑞以身相许的潜在动力。但是,冲破内在心理的樊笼毕竟比冲破外在人为的约束还在艰难,于是就有了莺莺的“闹简”和“赖简”,其中莺莺所表现的“假意儿”,不仅是为了试探红娘是否可*,张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披露出崔莺莺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的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长亭送别时,莺莺既忧虑张生考试落第,婚事终成泡影,更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承担着如此沉重的精神重压。

《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即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压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笼的全过程

4、《牡丹亭》浪漫主义特色。(2-70)

《牡丹亭》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其主要特征,就是理想色彩非常强烈。

1)汤显祖把杜丽娘作为理想化的‘情至“的化身来描写,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奇幻情节,揭示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冲击,对人的真性情的憧憬与追求。

2)汤显祖是饱含着深情写作的。

3)《牡丹亭》在情节结构上充满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等情节,都是只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事物。

4)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处处充满诗的意境。许多曲词将抒情、写景、刻画人物,紧密结合在一起,文采斐然,美不胜收,达到了传神的境地。

5.<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1)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1)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

2)表现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

1)①塑造了几个科举迷的形象,揭示科举制度腐蚀人们灵魂的罪恶。其中范进,周进是代表,作者不仅写出了他们被科举折磨的如痴如狂的迂腐可怜形象而且还写出了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典型环境

② 塑造了一批举业至上者,他们向往功名,推崇科举但本身没有痛苦的经历。马二先生,鲁编修。鲁小姐为代表。

③ 以

夫和匡超人为代表的,他们原先的很淳朴的青年,后来中了八股的毒害而堕落。

2)作品塑造了一批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形象从侧面揭露了科举制度的丑恶。这些人的科举制度的得实利者,如王晦⑶刻画了一些假名士,假山人他们在功名上不得志但也不好象周进范进那样哭熬挣扎,而是投机取巧,混充风流名士,互相标榜,过着无聊的寄生生活。

(3)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从四类人身上表现出来:

1)是敷衍大义时塑造的王冕,他是历史典范人物的代表

2)杜少卿和沈琼枝,在前者是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3)被作者认为是真儒贤人的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人

4)自食其力置身于功名富贵之外的市井小民。(请详述)

6.贾宝玉的人物形象。(2-241)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也是作者着力最多、写得较为成功的人物,在他身上既有着作者的影子,也寄托着他对人生和现实的反思。

贾宝玉性格的特点,首先是对于锦衣玉食、安富尊荣生活的不满、厌恶,乃至愤懑。第七回他感慨地说:“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封建贵族的沉闷生活,使他心中充满了孤独、寂寞和哀愁,也刺激了贾宝玉要求摆脱束缚的性格发展,并导致了他在思想和行动上对一系列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教义的怀疑否定。如他对八股文深恶痛绝,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学而优则士”的“为官为宦”的道路,更不愿同官场人物交际。他对于男尊女卑的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具有发展上的一贯性、连续性,以及思想上的严肃性和不妥协性。他同姐妹们的亲疏远近,是以思想上的亲疏远近为标准的。贾宝玉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象。他不满意出身的贵族阶级及其生活,却并不知道什么是更有意义的生活,因而常常陷入了矛盾、苦闷、无可奈何的境况之中。他向封建的传统文化提出挑战和怀疑,却并没有从理论上进一步否定孔孟之道,斩断对寄生生活的眷恋。他追求高尚的爱情生活,却多少也夹杂了纨绔习气,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贾宝玉性格内涵的丰富复杂。五篇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名词解释

西昆体

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

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

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 苏 轼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二、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如《记承天寺夜游》。这类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是:

一、“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

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苏轼诗歌的内容:

按题材内容,苏诗大体可分为:

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色的《江上看山》;写奇幻烟云的《登州海市》;写景寄怀升华的人生感悟日哲理高度,或寓有浓厚的身世之感,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在艺术上把握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的描写,达到了“神似”陶诗的地步。

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以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

2、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

3、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4、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试叙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一、简述苏轼词对词境的开拓

1、苏轼以前的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别。苏轼词抒发磊落纵横豪放之襟怀,摆脱花间词婉转之态,为激越、豪放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词多为感事之作,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用记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的抒情贴近现实生活,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题也由分离走向统一对应。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

3、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扩大了词境,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

二、简述苏轼的“以诗为词”

1.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大夫化”发展。

2.在苏轼之前的“曲子词”的曲子,基本上是“轻音乐”“软性文学”。到苏轼将词题小序发展起来,做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如《临江仙》。苏词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词。

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

三、简述苏轼词的风格

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化的。

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婉约,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

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名词解释 江西诗派

1、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2、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3、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

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4、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祐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紹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5、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祐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

1、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

2、“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所谓“夺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如,《登快阁》“朱弦”、“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风格特征

黄庭坚“山谷体”的总风格特征是“生新瘦硬”

1、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种陌生感,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和诗韵的兀拗美。“生新”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瘦”洗净铅华:“硬”刚健挺拔。工于炼字是山谷体的特征之一,以善用动词、形容词和语助虚词的炼字法著称。

2、也有浏亮芊绵的自然晓畅之作,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表现作者晚年历经磨难而不屈服的坚强性格,虽不乏劲峭气格,但运笔自然流畅,语句浅易。

第五章 北宋词与南渡词

简述晏殊《珠玉词》的艺术特色

晏殊的《珠玉词》往往是晚会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吟咏春花秋月的闲愁。这类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强烈的字眼,圆融平静,没有激情的烈响,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如《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明净雅致的语言。

3、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和与之相伴的伤感。

试叙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即柳咏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北宋词至柳永出现了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

1.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2、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小令是为旧声(清乐)而写的,慢词是为新声(俗乐)而写的。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二、对题材的开拓

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2、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三、以赋为词: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结合起来。如《雨霖铃》创造了情景递近的铺叙模式,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四、雅俗并存:

1、“俗”的方面: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表现的很浅尽,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他写了许多描写城市生活的词和歌妓词。如《望海潮》等。

2、“雅”的方面:一是以赋为词,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二是羁旅行役词,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的辽阔的山河,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境的容量。

简述柳永词的俚俗色彩

柳永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一、俚俗色彩首先表现在语言的浅近易懂上,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也很浅近,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柳词在当时成为最通俗的大众歌曲。

二、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

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2、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可从三方面来看:

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2、就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

3、从创作风格方面说,周邦彦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体物工巧细致,用笔之缜密典丽,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

试叙周邦彦清真词的艺术特色

北宋周邦彦的清真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清真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以深契微茫的笔触体物言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

2、讲究辞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如《六丑》这是一首羁旅词,看似咏落花,实为自叹身世之作,在结构、章法上都花了很大功夫。

3、“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如《金陵怀古》用笔拗奇,给人以深劲之感,一份深感久蕴的怀古情思借景表达,意境浑厚,气韵雄浑,声调激越。

4、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能雅能俗、也清也丽;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如《金陵怀古》此词的题旨隐括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而成;讲究格律。

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北宋中叶的秦观善于抒情的哀婉词作,是婉约词的代表。他的婉约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

2、有句皆隽、无字不雅,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景中寓情,情中有景。

简述秦观词的情致的表现

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能化景物为情思,秦词中的情致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1、描写男女之情:如《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秦词便于女声演唱的那种柔婉缠绵的口吻。秦词善于情景交融来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致。秦观的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常在关键的地方插入含蓄优美的景色,使那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收敛,极富情致和韵味,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

2、描写身世之感:如《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悲苦凄怆之情,选择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运用提炼加工的口语来表达,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在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

试叙“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宋室南渡后的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易安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广为流行。主要艺术特色有:

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能够把浅俗的文字,组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二、“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如《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后期词,多这种愁苦之作,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令人凄怆欲绝。

三、“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如《渔家傲》。“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

第五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2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2

全国2012年1月自考

课程代码:00

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铁凝的小说《哦,香雪》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B.将小小的场景诗化,创造了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

C.叙述语言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感和诗的意味

D.场面宏大、视野开阔,表现了新时代人物的精神变化

2.下列关于阿城的小说《棋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一部中篇小说

B.主要人物有王一生、脚卵等

C.小说的核心意图是宣扬儒家的处世之道,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

D.小说在文字上力破俗套,讲究简洁有力

3.下列关于张洁散文《拣麦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散文开头部分与主题无关,因而显得多余

B.散文字里行间均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

C.该文在文体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从容舒缓

D.散文情感表露直接、热烈而真切

4.下列关于《<书海夜航>二集序》的文体归类,错误的是()

A.抒情散文 B.序文

C.读书随笔 D.书评

5.下列关于《邵燕祥杂文二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和尚之喻》针砭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公的现实

B.《圣经拟作》深刻地剖析了人类历史尤其是中国当代现实中一再发生的悲剧性事件的心理和社会根源

C.这两篇小文都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清醒的批判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D.《和尚之喻》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方式来表现主题,《圣经拟作》娓娓道来,语言风趣而又犀利

6.高晓生的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带有下列哪个形象的影子?()

A.方鸿渐 B.阿Q

C.高觉新 D.吴荪甫

7.下列不属于《游园惊梦》的表现手法的是()

A.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 B.戏剧的穿插与对照

C.象征与暗示 D.寓庄于谐

8.穆旦属于()

A.七月派诗人 B.九叶派诗人

C.现代派诗人 D.朦胧诗人

9.下列关于曾卓的诗歌《有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一首献给一位女性的诗 B.写于“文革”期间

C.表现了一种单一的情感 D.主要写外部动作,少写情感活动

10.下列诗歌表现了对自然与劳作的眷恋和对健康生命的感恩之情的是()

A.《草木篇》 B.《春天,遂想起》

C.《慕尼黑》 D.《麦地》

11.诗句“我活着只能永远是我自己/我死了更不会忽然变成别人”的作者是()

A.绿原 B.冀汸

C.公刘 D.艾青

12.下列关于话剧《关汉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部历史剧

B.它一共有11场

C.它采用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D.剧本结构清晰,情节跌宕,善于运用和设置悬念,产生了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

13.在下列小说中,创作于“文革”之后的是()

A.《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B.《陶渊明写挽歌》

C.《“锻炼锻炼”》 D.《在山区收购站》

14.下列作家属于台湾作家的是()

A.杨沫 B.陈映真

C.汪曾祺 D.张承志

15.下列散文属于游记散文的是()

A.《庐山面目》 B.《太阳下的风景》

C.《法门寺》 D.《夜航船》

16.下列散文采用了女性视角的是()

A.《茶花赋》 B.《记波外翁》

C.《髻》 D.《早熟的枣子》

17.下列诗歌与纪念鲁迅有关的是()

A.《相信未来》 B.《重读<圣经>》

C.《苹果树下》 D.《有的人》

18.下列诗人曾经是七月诗派成员的是()

A.骆一禾 B.绿原

C.郭路生 D.韩东

19.诗句“海底有声音说:这儿明天肯定要化作尘埃,/假如,啄木鸟今天拒绝飞来”?的作者是()

A.公刘 B.闻捷

C.余光中 D.海子

20.刘强、米玲是下列哪部话剧中的人物?()

A.《茶馆》 B.《关汉卿》

C.《同船过渡》 D.《陈毅市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关于小说《红旗谱》的叙述,正确的有()

A.小说的故事内容、人物风貌、生活风习乃至风光景物具有地方色彩

B.小说在人物刻画、章法结构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

C.小说的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叙述语言简短、明快、传神

D.小说主要写了两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

E.作者善于将革命风暴与平凡的乡村生活图景交融在一起加以描写

22.下列关于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叙述,正确的有()

A.小说巧妙地选取团结大楼居民的眼光为视角

B.小说用高女人和矮丈夫的悲剧遭遇,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当时社会环境

C.小说谴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D.小说中的裁缝老婆是这对知识分子悲剧的推波助澜者之一

E.小说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通篇显示了客观、内敛的叙述风度

23.下列小说以战争年代为背景的有()

A.《百合花》 B.《我的第一个上级》

C.《鲁鲁》 D.《游园惊梦》

E.《陈奂生上城》

24.下列关于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的艺术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方式

B.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

C.多处采用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

D.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

E.擅于通过双声叠字的运用、长短相间的句式等来渲染情感和把握节奏

25.下列散文与“文革”背景相关的有()

A.《社稷坛抒情》 B.《黄鹂——病期琐事》

C.《怀念萧珊》 D.《下放记别》

E.《秦腔》

三、配搭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每小题5个选项,一个选项1分。)

26.找出人物与作品的对应关系,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对应项前面的括号内。

()黑孩 A.《青春之歌》

()小英子 B.《受戒》

()小腿疼 C.《女房东》

()老柴 D.《透明的红萝卜》

()余永泽 E.《“锻炼锻炼”》

27.找出诗句与作者的对应关系,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对应项前面的括号内。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A.食指

()但愿她不再和魔鬼交朋友/把门户看得紧/接受母亲的教训/

生活得更聪明„„B.闻捷

()我要用手指那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C.艾青

()岁月/从雪白的大理石像/和宏伟的壁画上/一片片剥蚀了 D.骆一禾

()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E.余光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8.简述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形象。

29.简述《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30.简述《茶馆》的结构特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

31.结合《双桅船》中的“船”和“岸”的意象,《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的“钥匙”的意象,试述这两首诗在意象营造方面的共同特征。

六、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32.阅读洛夫的诗歌《与李贺共饮》,结合作品,写一篇600—800字的文学评论。要求;

(1)紧紧围绕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与李贺共饮

洛夫

石破 塞进一只酒瓮中

天惊 摇一摇,便见云雾腾升

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语字醉舞而平仄乱撞

这时,我乍见窗外 瓮破,你的肌肤碎裂成片

有客骑驴自长安来 旷野上,隐闻

背了一布袋的 鬼哭啾啾

骇人的意象 狼嗥千里

人未至,冰雹般的诗句

已挟冷雨而降 来来请坐,我要与你共饮

我隔着玻璃再一次听到 这历史中最黑的一夜

羲和敲日的叮当声 你我显非等闲人物

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 岂能因不入唐诗三百首而相对发愁

瘦得 从九品奉礼郎是个什么官?

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 这都不必去管它

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 当年你还不是在大醉后

涌起千顷波涛 把诗句呕吐在豪门的玉阶上

喝酒呀喝酒

嚼五香蚕豆似的 今晚的月,大概不会为我们

嚼着绝句。绝句。绝句。这千古一聚而亮了

你激情的眼中 我要趁黑为你写一首晦涩的诗

温有一壶新酿的花雕 不懂就让他们去不懂

自唐而宋而元而明而清 不懂

最后注入 为何我们读后相视大笑

我这小小的酒杯 一九七九年五月十八日

我试着把你最得意的一首七绝

下载当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要点串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要点串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选》练习题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选》练习题 一 一 填空题 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__________在五十年代创作的“干预生活”的代表作。 2__________________是池莉的代表作。 3《......

    当代文学复习参考

    当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 说明:当代文学考试范围是第二十八章1976~1989文学思潮到第三十五章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 课件上的内容只有第二十九章到第三十二章的内容,其余部分需要......

    当代文学复习材料

    当代诗歌 第一部分:1949-1978年的诗歌 v名词解释: 1、"新辞赋体" 郭小川吸取楚辞、汉赋的特点,融进民歌的优点,运用比兴相结合的“赋”的铺陈手法,创造的格律化诗体。“新辞赋体......

    当代文学复习

    填空题 有些常识 1.十七年三大理论家最早阐释《延座讲话》的是周扬。其余两个理论家是茅盾,冯雪峰。 2.十七年十三大散文家是杨朔、秦牧、刘白羽。 3.“中间人物论”是邵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最新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串讲 一、题型简介 ﹥ 35道选择(含单选、多选,单选1分,多选2分) ﹥ 4道简答题,每题5分 ﹥ 3道论述题,每题10分 ﹥ 1段阅读理解题,3个问题,共10分 二、考点重点 ﹥ 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串讲及章节练习

    大目录 小目录 串讲 抄写62页 真题 考题10套 每天3页,考50分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

    当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参考资料 1.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 当代 新中国 文学。 2.自 1976 年 10 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二)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二)作品场景鲁镇:《孔已己》。未庄:《阿Q正传》。吉兆胡同:《伤逝》。上海:《春风沉醉的晚上》、《子夜》、《街景》、《梅雨之夕》、《金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