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

时间:2019-05-12 20:0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太原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太原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

第一篇:太原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

冶金工程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30名教师队伍中有教授9名,副教授11名,其中博导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名,占教师总数的39%;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名。近五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级科研项目19项,横向课题20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编著专业书籍10余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其中授权10项;发表研究论文4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5篇。

冶金工程学科实验室主要有微波冶金实验室、合金冶金实验室、表面冶金与改性实验室。主要设备有:微波冶金炉、真空电阻炉、超高真空加热炉、、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高温钼炉等实验设备。

冶金工程学科包括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和冶金物理化学三个二级学科,2000年开始挂靠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有色金属冶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钢铁冶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培养各类硕士研究生近100人,招收博士研究生16名。冶金物理化学(080601):本学科现有教师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围绕冶金热力学及动力学,对冶金过程进行基础研究,探索冶金新方法、新理论。主要研究方向有:

(1)微波冶金热力学与动力学;(2)熔盐冶金物理化学;(3)冶金电化学。

钢铁冶金(080602):本学科现有12名教师,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围绕钢铁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冶金新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形成了非焦煤冶金与资源循环利用、不锈钢冶炼与连铸工艺、金属材料洁净化与强韧化等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有:(1)非焦冶金与资源综合利用;(2)纯净钢及二次精炼技术;(3)冶金过程模拟与控制;(4)冶金熔体基础理论研究;(5)不锈钢冶炼新工艺技术研究。

有色金属冶金(080603):本学科现有10名教师,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近年来围绕冶金新材料的制备及生产节能减排等领域,研究轻金属、重金属的生产工艺改进、新型材料的生产及能源的再利用。主要研究方向有:(1)有色金属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2)镁冶金与镁合金净化技术;(3)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4)表面冶金工程;(5)冶金废弃物回收及利用。

第二篇: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简介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2年,2004 年被确定为渤海大学重点特色学科。目前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食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东北基地”(筹)等学科平台。具有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拥有一栋6000平方米食品科技大楼供教师和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专用,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

拥有一支50余人的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学术资历丰富、学缘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精神的科研教学队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0%以上。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多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深圳、沈阳、大连、锦州等地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任职,且深受用人单位好评;部分考上研究生和博士生。

学科目前设有食品安全、水产品贮藏加工、农产品贮藏加工、粮油加工四个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学科成员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发表三大检索学术论文15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主持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3项,科技成果转让多项。在“立足发展、化特色、科学规划、保障有力”的原则下,力争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学科。

学科带头人励建荣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攀登学者,学科建设经验丰富,在国内外食品界有较大影响力。现任渤海大学副校长、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食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际食品工程协会执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加工和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轻工食品组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食品科学评审组成员;《中国食品学报》、《Food Engineering Reviews》等十期刊的编委。近五年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省杰青等省部以上项目15项,总科研经费2700余万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平均影响因子超过2.1);参编教材和专著7本(其中国外2本)。2009食品科学学科高被引作者中被引频次全国第一、被引文章数全国第二。2005年主持获得了我国历史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的第一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8年主持获得了农产品贮藏加工方面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三篇:(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隶属于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重庆市特色重点学科。目前有正、副教授1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拥有一支具有深厚专业理论、丰富工程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本学科依托重庆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理工大学-上海交大C3P联合中心等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多、研究经费充足;近三年来完成了近200项国家、部委及横向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累计达500多万元,在研科研项目经费近2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获得专利近20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本学科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公司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形成了以培养高层次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为主的产、学、研基地。有6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近1000㎡;设计分析软件齐全,加工检测设备先进,拥有大精设备及常规设备20余台(套),设备资产总值800余万元。

第四篇: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英文)名称:Management Science and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管理是人类社会组织中一类重要的活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正是这类活动的规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中国管理学科发展的特色。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钱学森、许国志等学者大力提倡运筹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致力于发展优选法与统筹法,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运筹学研究室,开展质量控制、统筹法、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等研究。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联名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推动了最优化方法、图论、排队论、对策论、可靠性分析、预测技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工程等方法和技术的普及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1990年后,钱学森等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论,进一步引导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快速发展。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方法以及管理技术。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知角度,研究管理科学的普适性、内在关联性和演化动力性等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主要综合信息技术与优化方法,研究组织运作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和效益的评价与决策、适应内外环境的体制与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途径方面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实验环境,针对更加错综复杂和快速发展的决策行为和管理世界问题,解释和发现社会与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应用工程技术学科、数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对各种管理问题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管理运筹与优化、信息技术与管理、对策理论及技术、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决策理论与技术、工业工程、金融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复杂性、预测理论与技术、管理科学思想与管理理论、风险管理、评估理论与方法、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服务管理技术、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与创新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等。

2、基础理论知识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综合学科。数学、统计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技术科学、认知科学是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基础。数学主要涉及概率论、运筹学和计算数学等;统计学主要涉及应用统计、随机过程、贝叶斯推断、预测等;行为科学主要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领导学等;系统科学主要涉及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调论等;技术科学主要涉及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工业技术等;认知科学主要涉及脑神经科学、决策行为学等。

3、研究方法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理性思维与数量思维结合,主要运用数学建模、数理统计分析、实验、计算仿真、实际调研等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和各种现象的规律,给出管理问题的量化分析结果。

三、学科范围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覆盖面比较广,主要包括的研究方向有:管理科学、管理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工程管理、服务科学与工程、社会管理工程、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电子商务、科技与创新管理等。

1.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应用逻辑推理、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等科学方法,为研究和解决各类管理问题提供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的学科。包括管理科学和管理思想史,一般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论,优化理论与方法,决策理论与方法,对策理论与方法,评价理论与方法,预测理论与方法,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管理系统分析与仿真,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等研究领域。

2.管理系统工程

管理系统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数学,以及信息技术及方法,揭示各类复杂社会经济系统和工程系统的规律,设计、运行和管理各类复杂社会经济系统和工程系统的基本理论、管理技术及方法的学科。它是以复杂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进行各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工程系统中的科学决策,以及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领域是系统分析与建模、综合集成、仿真、复杂管理系统维护等。

3.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是研究生产和服务系统有效、经济、安全和协调运作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从系统、集成和创新的视角,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管理和工程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优化与设计,以达到系统在效率、效益和质量方面的目标,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主要包括:(1)现代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工业工程基础理论方法、先进制造技术等;

(2)运筹学与系统工程:数学规划、排队理论、库存理论、系统仿真、系统评价、马尔科夫决策、应急管理等;(3)生产运作与服务管理:各种生产与服务系统的分析、设计与运行、服务管理、项目管理;(4)人因工程:生理工效学、心理工效学和组织工效学等;(5)质量管理与可靠性;(6)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4.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是研究企业和组织中的现代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和评价、先进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工程技术和行为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并解决各类组织中的信息系统与技术开发应用、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信息管理等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2)信息系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系统;(3)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数据挖掘、商务智能等;(4)组织中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价值评价、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信息系统外包等。研究领域可以分为: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等。

5.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统筹系统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的学科。通过对工程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问题,并为决策者选择方案提供定量依据。具体内容:(1)工程投融资决策与评价方法,(2)工程统筹规划理论与方法,(3)工程项目治理及分包管理,(4)工程招标控制理论与方法,(5)工程的风险 与安全管理,(6)工程集成控制技术,(7)工程环境与生态技术,(8)工程信息管理技术。研究领域:工程资源统筹规划管理、项目管理、工程投融资和工程技术管理等。

6.服务科学与工程

服务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服务系统设计理论、管理技术及方法的一门学科。侧重研究现代服务管理系统理论、服务创新设计、服务需求管理、响应能力管理、运作管理的支持技术与应用等。具体研究内容:信息不对称服务优化技术、服务关系、服务质量、服务创新、服务外包、服务信息共享、服务绩效、服务预测与评估、服务效果及风险等。研究领域:金融工程、交通运输服务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信息工程等。

7.社会管理工程

社会管理工程是协调各行为主体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实践性学科。主要围绕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利用风险分析与预测、决策和评估、复杂科学等理论和方法进行数学建模与仿真,为不同行为主体决策提供依据。研究领域:事故管理、劳动保护管理、环境及卫生管理、减灾防灾预案、危机管理等。

8.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

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是通过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或观察等定量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的深度访谈或文献追踪等质性研究方法来研究生产和工作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组织生产和工作效率的一门学科。(1)按研究层级来分,可以研究组织个体层面(如人体动机),群体层面(如群体动力学),组织层面(如组织文化与变 革);(2)按研究对象来分,主要是根据组织管理研究的对象特征来区分,如组织中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组织中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组织外部客户(如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等;(3)按研究领域来分,主要是看其研究主要侧重的领域,如组织生产管理中的劳动者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营销过程中营销对象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领导过程中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等。

9、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电子商务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利用开放的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实现买卖双方进行的各种商贸、交易、信息服务和金融等活动的新型商业模式。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利用设计科学、理论建模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各种商务活动及其相关综合服务活动实现的支撑平台技术和商务模式规律。研究领域可以分为:电子商务战略与模式创新、数字经济、电子市场、网络信誉机制、协作商务、移动商务、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开发与管理等。

10、科技与创新管理

科技与创新管理涉及技术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整个创新过程链的管理。它涉及从创意产生、研究、开发到技术/发明的商业化整个创新过程。创新活动不仅包括技术活动,研发活动,而且也包括与这些活动相关的组织管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以及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它综合运用创新经济学、创新系统学、技术战略、集成创新项目管理等管理理论与管理技术,从国家技术系统宏观管理、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产业技术战略到企业技术与创新项目管理、集成管理、创新战略和创新模式等需求出发,研究领域:国家创新体 系、区域创新体系、企业创新网络等创新体系建设;开放式创新系统、产学研合作联盟、技术产业政策、新产品开发管理、创新联盟、创新战略、专利与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

四、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1、学士学位

具有扎实的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基本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具体包括:

1)掌握管理学、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系统科学等基本知识;2)熟悉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软件和运筹学软件等计算工具;3)具备用系统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实现对运营管理、工程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等问题的量化分析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查阅本专业外文资料。

2、硕士学位

具有全面、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学术研究的基本素养和独立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具体包括: 1)对于管理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技术有系统掌握和透彻理解,并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很好地解决管理实际问题;2)对于本专业的经典著作和国际权威期刊、本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全面和深入的掌握,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3)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发展动态,具有继续学习和提高的潜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博士学位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有很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某一领域或者方向具备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的创新型人才。具体包括:

1)具有敏锐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判断研究问题的价值,跟踪学术前沿,进行理论和知识创新;

2)具有学术研究的感悟力,理解学术研究的真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并做出自己的创造性贡献;

3)对社会经济中的管理现实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能提炼成管理的科学问题,进行理论升华与创新;

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五、相关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数学、统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运筹学与控制论、系统科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公共与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第五篇: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电气方向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煤矿电气化方向)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煤矿电气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矿山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从事矿区供电规划、矿山供电系统设计、供电系统管理、矿山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和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采矿学、煤矿供电系统与设备、煤矿供电保护与安全、自控系统、矿井监控系统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煤矿电气化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山供电规划、煤矿供电系统设计与管理、矿山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实验、采煤学、矿机概论、电机学、拖动与控制、自控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煤矿供电系统与设备、煤矿供电保护与安全、煤矿自控系统、矿井监控系统、矿山信息化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下载太原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太原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太原理工大学大学学生会各部门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大学学生会各部门简介 办公室部门宗旨:团结上进务实真诚 做为主席团与各部门及各部门之间的纽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传达主席团指示,协助主席团贯彻学生会......

    太原理工大学各学院各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标志着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83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8人,硕士、博士生导师48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生的教师......

    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范文模版]

    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安全科学与工程 (英文)名称: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人民安康、社......

    0801力学一级学科简介范文大全

    0807力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 力学 (英文)名称: Mechanics 一、学科概况 力学是关于力、运动及其关系的科学。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阿基米德曾对杠杆平衡、......

    民族学(一级学科)专业简介

    民族学(一级学科)专业简介: 民族学是广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民族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16年评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前身是广东民族学院,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

    0815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5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 水利工程(英文)名称: Hydraulic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支柱性学科,在深入研究自然界中水的时......

    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纺织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纺织学院) 纺织学院是东华大学中学科优势最强和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也是东华大学最早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院之一。学院具有纺织科学与......

    测绘工程学科简介

    测绘工程学科简介: ——测量空间、大地的各种信息并绘制各种信息的地形图 以地球及其他行星的形状、大小、重力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绘的对象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地表的各种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