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共5篇)

时间:2019-05-12 20:5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第一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韩钰文

1.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A.分别介绍两个问题;

B.每个问题的一般性原因;

C.两个问题之间互为原因,恶性循环,寻找良性循环对策;

(选择摘抄)中国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拉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是当前国内外人士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究其原因:1.在“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下,由于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天赋和劳动能力(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心理能力等)不同,分配结果必定是有差异的;2.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一面,能较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消极的一面,带来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3.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从长远看,能够使各种利益格局、利益关系更加趋向合理。但是,在改革的一定时期内人们的受益程度存在某些差别是难以避免的。

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尚处在中后期阶段,工业化发展必定消耗大量资源,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荷。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看,大片乡村尚未被工业文明的曙光笼罩。然而在这种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不充分的情况下,中国却成为工业原料与能源的进口大国,中国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已经达到世界前茅。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普遍产能过剩,耗能最厉害的工业生产总量过大而质量不足,在如此工业化框架内,无论怎么从技术上力争节能、节材、降耗,都难以改变资源消耗、环境负荷的上升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部)以上看似不相关的两方面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内在的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当贫富差距导致的两级分化明显时,贫穷的群体的基本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改善自身生存状态,会盲目的开采资源,以小企业小作坊为代表的他们没有什么技术支持,只能用劳动密集型、资源耗费型来支持,以产出率较低的方式浪费着资源,例如大面积砍伐森林植被用于农业种植,增加收入。而富足的群体,手中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他们为了追求其利益的最大化,会不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用对生态更残暴的手段去捞取金钱,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当环境遭到破坏以后,贫穷的群体能获得的收益也会减少,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贫富差距越大越破坏环境,环境越恶劣贫富差距越大。

(老师)个人分配的生态化。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造就了富人与穷人两个社会群体。富裕人群习惯于奢侈生活,为保持高水平生活,凭借其实力和优势,不断获取和占有更多资源,继续排放更多垃圾和污染,形成环境意义上的恶性循环;贫困人群急于摆脱贫困,又缺乏其他有利条件,只好用自然资源来改变生活状况,向森林、河流求生路,滥砍滥伐,结果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增加,破坏生态平衡。①而且富人常常是污染者却不是受害者,穷人不是污染者却是受害者。因此,我们既要努力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增加中产阶级比例;更要完善并真正实施污染者付费、受害者补偿的政策。我们既要实现物质财富分配公平,也要实现生态财富公平分配。

(对策)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两极分化程度日趋严重的现状,成为生

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分配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缩小个人、城乡、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强化高收入人群税收监管,改变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的现状。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充分就业、普遍教育、提高健康水平等,使劳动者普遍享有增长成果分享权。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就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原本贫穷的群体不再靠单一的破坏生态环境来维持生计,原先富有的群体在政府的管理规范下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当环境质量提升以后,又能反过来协调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样就能摆脱恶性循环,从而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循环。

2.环境资源分配不公、不和谐

A.表现在哪些方面;

B.不公平的原因;

C.找到对策;

第二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关键词】

提高劳动报酬 公平正义 社会和谐 【背景链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今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把收入分配提到了非常突出位置,既是对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也是要解决社会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

【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中国要认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就是逐步提高两个“比重”,一个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第二个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这两个比重都是更多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

——温家宝 [原因] 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仅在居民收入水平上差距明显,而且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是行业收入差距。导致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垄断及不公平竞争的存在。

三是地区收入差距。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而且这一差距还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

[深度分析] 收入分配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但实际上与一定时期的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往往是紧密相联的。

从社会问题看,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科学,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够减少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反之,就会诱发、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从政治问题来看,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不仅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导向、价值目标等,而且也直接检验着其政治结构、政治过程的合理性。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群体性事件增加,甚至会直接威胁到政治稳定。

[措施] 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势必引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问题,也会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在于整顿和规范初次分配秩序。

一方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消除行政性垄断。另一方面,强化劳动法令执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第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一方面,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结合起来,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村人口,以增加农村人均土地拥有量和农产品需求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或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四,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将分类所得税转变为综合所得税,并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农村居民最需要的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村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和农村居民的医疗需要。逐步建立面向所有城镇劳动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句话点评】

遏制收入差距拉大趋势,是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的必然要求。

文章来源:商洛人事考试网(shangluo.offcn.com)

第三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正当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正当时

作者:陈 飞

来源:《时代中国》2007年第02期

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的变化会经历由小到大,转而又由大到小的一个过程,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库茨捏兹用“倒U型曲线”加以形象概括。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都印证了这一结论。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呈现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这种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有加速的趋势。以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来表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

伴随着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及失业,城市贫困问题逐渐引入人们的关注。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贫困问题并不是没有,但远没有现在这么突出。随着改革进程的加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贫困及由此而来的城市边缘化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收入分配体系有关,具体而言,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由于职业和技术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低收入者和下岗失业者并不能够享受到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好处。而住房、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基本同期进行,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人们收入所得的不平等,特别是收入增长幅度的不公平以及分享经济增长利益的不匀,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垄断及暴利行业很容易成为中低收入者的批判目标。“仇富”及对社会不满心态在不少中低收入者中普遍存在。要从根本上改革这种现象,就需要对收入分配体系加以改革,建立稳步增长、公平合理及规范透明的收入分配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各个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而且呈现急剧上涨的态势,导致大多数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们怨声载道。这种情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太慢,或者说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特别足与房价相比。不久前,国家采取了较为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日前已经对一些城市的房市形成一定的影响。然而在一定时期内房价也不太可能迅速下跌,甚至于跌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实现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居者有其屋的预期,恐怕还需要通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稳定收入的水平来解决。

按劳分配应当成为新的收入分配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劳分配应该成为分配制度的主体。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性,逐步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脑体”倒挂现象。这种现象在八十年代曾经一度盛行,后来趋势逐渐消失。然而,近些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加剧,这一现象又恢复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学生及家长心中较为流行。要改变这种趋势,一个重要的途径就在于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体系。

第四篇: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最终版)

文章标题: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现在,许多人在谈到居民收入差距的时候,普遍认为,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太高了。最近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69的人认为“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强化高收入人群税收监管,改变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的现状”最关键。这表明“调高”成为了当前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然而,从宏观意义上讲,中国收入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原

因并非高收入阶层收入太高,而是中低收入水平太低。或者换句话说,并非是富人“太富”,而是一般人“太穷”。所以,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明显偏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加快进行

○当前需要解决几个突出问题,主要是:初次分配不太合理,一些部门凭借“行政权利”获得大量额外收益;二次分配缺乏力度与公平;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形成○建议加大税收制度改革力度,适时开征遗产税,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速建立第三次分配体系

○国资收益权要尽快落到实处,建立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推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实行双重控制

最近政府一系列有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举措成了一个牵动各界神经的、最引人注目的话题。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在7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胡锦涛就收入分配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此后不久,由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人事部、卫生部、监察部、司法部和公安部等13个部委协同参与制订的《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草稿进入最后的征求意见阶段。

收入分配改革驶入快行道

新一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讲就像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不事张扬,但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上台之后首先为社会弱势群体办了几件实事:一是对农民“多予少取”,出台减免农业税政策;二是各地陆续提高了(主要针对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并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低保范围。然后,政府将视线又转向了中低收入阶层:一是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大幅提升至1600元;二是颁布并实施《公务员法》,让政府公务员人员的工资上涨有法可依。现在,有关部门又开始积极谋划《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一连串的动作脉络清晰、节奏分明,充分说明了一点:当前的收入分配改革并不象以往所做的那样,不再是一个技术性的局部调整,而是一个系统性、全方位的大变革。

如果说从改革和社会两个角度我们就可以推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要性的话,那么从经济的角度我们则可以看到改革的迫切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明显偏大。

首先,从绝对水平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排在了世界前列。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2002年超过警戒线为0.45,2004年达到0.47。

其次,从分布结构看,收入差距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主要方面。一是城乡差别。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2004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了3.53: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柴草等不可能成为消费基金、“三提五统”和用于再生产的部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6:1。社科院一份研究表明,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二是区域差距。从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看,不仅中、西、东北与东部地区人均GDP差距不断扩大,GDP增长率的差距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缩小,即绝对和相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之中。三是行业差距。2004年人均收入最高的证券业为50529元,最低的是林业,为6718元,前者是后者的7.52倍。此外,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四是企业差距。即使同为国有控股企业,2003年,宝钢股份负责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平均值为85.34万,中石化负责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平均值为28.4万,华能国际负责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平均值为47.34万。

最后,从发展速度看,我国居民收入由世界上最平均的一个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只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为国际所罕见。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1984年为0.24,1990年

第五篇: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国之本,在于厚民生。我们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群众更美好的生活。而现实中,有的发展方式见效快、但后遗症多,有的甚至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这样的后果我们已经尝到了,我们需要与这种粗放发展方式来一次更干脆的诀别。

当然,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定是段痛苦的蜕变之旅。传统的发展模式有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或滥上项目,或重复建设,或依靠土地财政,或放任产能过剩。只要税收来得容易、GDP“涨

得快”,一些地方往往难以拒绝。正因此,那些“不怕热得慢、就怕热一时”,立足长远发展、着眼创新驱动的各种努力,值得肯定。

发展是场马拉松,比的是谁能跑到最后。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认识问题,还应在制度环境、考核指标、政策扶持等方面下功夫,激发出绿色崛起的巨大“潜绩”。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南的生态立省战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突破。沿着这样的新路走下去,相信他们必能以“显绩”证明:生态环境也是金饭碗,蓝天碧海富有含金量。

下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十八大把“美丽中国”列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此次会议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发展,以何为标准列为单独论述对象做了详细阐述,彰显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力度。将生......

    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随着现代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到来,经济发展超过了生态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循环的自在规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频发......

    浅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浅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9 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制定本方......

    当前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当前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全国和上海的数据 2015-06-17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编号:12BJY032),本文......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问题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来临在即,奋战在备考战线上的许多考生都相当关注热点备考领域,感觉热点知识千变万化,不知道如何积累,而对今年国考申论的热点知识及哪些热点将会成为最热门......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