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开发区外宣工作会议方案
2013年开发区外宣工作会议方案
一、时间:2013年3月5日上午9:00
二、地点:管委会五楼会议室
三、主持:开发区办公室副主任、外宣办主任李传宝
四、参加人员
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阅新; 开发区办公室副主任、外宣办主任李传宝;
管委会各局室、各派驻机构、镇、村(居)分管宣传同志,外宣办全体工作人员。
五、议程:
1、传达中央、省、市外宣工作会议精神(书面);
2、开发区办公室副主任、外宣办主任李传宝做2012年外宣工作总结及2013年外宣工作安排汇报;
3、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阅新宣读《关于表彰2012年度开发区外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并讲话;
第二篇:参加全区外宣干部培训班心得
参加全区外宣干部培训班学习体会
2011年11月7日至11日我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全区外宣干部培训班学习。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伟做了开班动员,对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阐述,他指出,对外宣传工作是对外开放的先导和桥梁,是增强全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加速发展,品牌越来越成为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下,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对于扩大新疆知名度、树立新疆新形象、提高新疆影响力,对于推进全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对外开放,实现全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培训日程安排紧凑有序,学习内容精广相济,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体会良多,以下是我在这一阶段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充分认识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对外宣传是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的重要手段。要提高新疆对外开放程度,增强全疆综合竞争力,树立大品牌,就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切实改进对外宣传的形式、方法和条件,努力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新疆新形象、打造新疆新品牌。
做好对外宣传,事关全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新疆要争取更多、更大、更好的项目和资金,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向外宣传新疆、推介新疆、展示新疆,争取外界对新疆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争取更多的资金流向新疆、更多的项目落户新疆,从而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做好对外宣传,事关全国、全疆形象。新疆是祖国的西北大门,古代丝绸之路,现如今是中国通往中亚、西欧之间能源、资源的陆路重要通道,交通运输、信息流通都非常便捷发达,加之新疆在中国内陆有着较高知名度,因而加强对新疆的宣传,就能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商和朋友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对外宣传,不断提升新疆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迅速开创新疆对外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二、对外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新时期全区对外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自觉地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建设和谐新疆大局出发,着眼于营造有利于新疆的外部舆论环境,着眼于树立新疆的良好形象,着眼于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贴近新疆发展的实际,贴近外界对新疆信息的需求,坚持人政方针、突出新疆特色,坚持体制创新、突出资源整合,坚持内外有别、突出外宣实效,为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基本目标:充分借助中央、自治区主流宣传媒体,构建全疆大外宣格局,逐步增强对外宣传的能力和实力,使新疆的形象和声音经常出现在国内主要媒体,使 “新疆”的品牌叫亮、打响,让外界了解新疆、关注新疆、支持新疆。一是构建大外宣格局。努力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健全机构,拓宽渠道,建立协调有力、运转顺畅、落实到位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形成全疆各地州县(市)、各单位部门认识到位、大家共同参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二是借助外力,包装自己。建立依托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为主的对外宣传主渠道,形成与上述媒体稳定、紧密的友好协作工作机制,及时把新疆各条战线上取得的好成绩、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出去。三是努力工作,争取主动。建成比较完善的对外宣传工作机制、阵地和工作,根据实际需要策划组织一些有品位、有影响的大型外宣活动,促进外界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感知新疆、了解新疆、投资新疆。
主要任务:(1)大力向外推介新疆改革发展的最新成就和亮点工作。大力宣传新疆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下进行大开发、大建设的最新成就;宣传新疆物质大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工作亮点和各类典型;宣传新疆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不断实施工业兴疆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新举措;宣传以西部大开发为统揽,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和探索;宣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的实践与探索;宣传新疆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新成就。
(2)抓住时机,开拓领域,提高新疆知名度。充分利用重大政治活动、经贸活动、会展活动、体育赛事等时机,注重外宣策划,扩大新疆对外宣传的影响力。要协调一致,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经贸活动,把对外宣传融入到政治、经贸、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之中。重视与国内外民间组织的交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友好人士特别是在外工作的新疆籍知名人士的联系,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灵活地、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对外宣传。
(3)大功挖掘和传播新疆特色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并大力宣传新疆独特的民族文化、廉政文化等地域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下大气力挖掘、整理、推介新疆历史文化名人。坚持对外宣传与对外文化交流相结合,以文化形态容纳更多的政治、经济、社会信息,寓宣传于特色文化交流之中。积极参加中央、自治区组织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新疆地域文化走向全国。
(4)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宣传。加快建立互联网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和组织协调机制,加大信息发稿量,及时发现和处理网上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加快推进互联网新闻宣传的法制化建设,积极落实法律约束、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新疆互联网新闻管理机制。
(5)做好新闻发布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要建立并落实新闻发布工作机制,改进和加强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使政府新闻发言人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言”,逐步做到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特别是在处臵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事件时,要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平息传言,维护稳定。
(7)努力提高全民对外宣传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事事都是环境、人人都是环境、人人关心新疆形象的社会风尚。把对外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各执法单位要率先垂范,融对外宣传于“规范执法,优质服务”活动之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化旅游、商业、招商、科技、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外宣礼仪队伍培训,充分发挥其在各项活动中的宣传、推介作用。
四、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开创对外宣传工作新局面 各地州县(市)宣传部门要以发展眼光、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对外宣工作的领导,落实经费,抓好外宣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及时做到宣传渠道通畅。对外宣传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以策划为先导。一方面,要做到重大重点外宣活动一事一策划,另一方面,要搞好外宣资源的挖掘和主题策划。采取措施,调动一切因素,有步骤地挖掘整理文化名人的历史闪烁点,为做好对外宣传打好基础。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外宣工作投入问题,财政部门应参照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财政部《关于支持对外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在财政支出中应安排好对外宣传的日常支出,如上级媒体来人接待,外宣车辆经费、通讯员及网络评论员的培训和奖励等细目。要逐年增加对外宣传工作经费。加强通联工作,积极主动开展与各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要善待各级新闻媒体,虚心接受媒体的来访和监督,提高与媒体交往的艺术,多和媒体进行沟通交流,讲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客观公正。
第三篇:参加全区外宣干部培训班心得
参加全区外宣干部培训班学习体会
2011年11月7日至11日我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全区外宣干部培训班学习。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伟做了开班动员,对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阐述,他指出,对外宣传工作是对外开放的先导和桥梁,是增强全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加速发展,品牌越来越成为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下,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对于扩大新疆知名度、树立新疆新形象、提高新疆影响力,对于推进全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对外开放,实现全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培训日程安排紧凑有序,学习内容精广相济,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体会良多,以下是我在这一阶段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充分认识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外宣传是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的重要手段。要提高新疆对外开放程度,增强全疆综合竞争力,树立大品牌,就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切实改进对外宣传的形式、方法和条件,努力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新疆新形象、打造新疆新品牌。
做好对外宣传,事关全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经济全
球化加速发展、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新疆要争取更多、更大、更好的项目和资金,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向外宣传新疆、推介新疆、展示新疆,争取外界对新疆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争取更多的资金流向新疆、更多的项目落户新疆,从而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做好对外宣传,事关全国、全疆形象。新疆是祖国的西北大门,古代丝绸之路,现如今是中国通往中亚、西欧之间能源、资源的陆路重要通道,交通运输、信息流通都非常便捷发达,加之新疆在中国内陆有着较高知名度,因而加强对新疆的宣传,就能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商和朋友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对外宣传,不断提升新疆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迅速开创新疆对外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二、对外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新时期全区对外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自觉地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建设和谐新疆大局出发,着眼于营造有利于新疆的外部舆论环境,着眼于树立新疆的良好
形象,着眼于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贴近新疆发展的实际,贴近外界对新疆信息的需求,坚持人政方针、突出新疆特色,坚持体制创新、突出资源整合,坚持内外有别、突出外宣实效,为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基本目标:充分借助中央、自治区主流宣传媒体,构建全疆大外宣格局,逐步增强对外宣传的能力和实力,使新疆的形象和声音经常出现在国内主要媒体,使 “新疆”的品牌叫亮、打响,让外界了解新疆、关注新疆、支持新疆。一是构建大外宣格局。努力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健全机构,拓宽渠道,建立协调有力、运转顺畅、落实到位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形成全疆各地州县(市)、各单位部门认识到位、大家共同参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二是借助外力,包装自己。建立依托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为主的对外宣传主渠道,形成与上述媒体稳定、紧密的友好协作工作机制,及时把新疆各条战线上取得的好成绩、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出去。三是努力工作,争取主动。建成比较完善的对外宣传工作机制、阵地和工作,根据实际需要策划组织一些有品位、有影响的大型外宣活动,促进外界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感知新疆、了解新疆、投资新疆。
主要任务:
(1)大力向外推介新疆改革发展的最新成就和亮点工作。大力宣传新疆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下进行大开发、大建设的最新成就;宣传新疆物质大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工作亮点和各类典型;宣传新疆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不断实施工业兴疆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新举措;宣传以西部大开发为统揽,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和探索;宣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的实践与探索;宣传新疆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新成就。
(2)抓住时机,开拓领域,提高新疆知名度。充分利用重大政治活动、经贸活动、会展活动、体育赛事等时机,注重外宣策划,扩大新疆对外宣传的影响力。要协调一致,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经贸活动,把对外宣传融入到政治、经贸、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之中。重视与国内外民间组织的交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友好人士特别是在外工作的新疆籍知名人士的联系,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灵活地、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对外宣传。
(3)大功挖掘和传播新疆特色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并大力宣传新疆独特的民族文化、廉政文化等地域历史文化及民
俗风情,下大气力挖掘、整理、推介新疆历史文化名人。坚持对外宣传与对外文化交流相结合,以文化形态容纳更多的政治、经济、社会信息,寓宣传于特色文化交流之中。积极参加中央、自治区组织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新疆地域文化走向全国。
(4)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宣传。加快建立互联网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和组织协调机制,加大信息发稿量,及时发现和处理网上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加快推进互联网新闻宣传的法制化建设,积极落实法律约束、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新疆互联网新闻管理机制。
(5)做好新闻发布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要建立并落实新闻发布工作机制,改进和加强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使政府新闻发言人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言”,逐步做到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特别是在处臵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事件时,要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平息传言,维护稳定。
(7)努力提高全民对外宣传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事事都是环境、人人都是环境、人人关心新疆形象的社会风尚。把对外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各执法单位要率先垂范,融对外宣传于“规范执法,优质服务”活动之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化旅游、商业、招商、科技、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外宣礼仪队伍培训,充分发挥其在各项活动中的宣传、推介作用。
四、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开创对外宣传工作新局面各地州县(市)宣传部门要以发展眼光、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对外宣工作的领导,落实经费,抓好外宣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及时做到宣传渠道通畅。对外宣传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以策划为先导。一方面,要做到重大重点外宣活动一事一策划,另一方面,要搞好外宣资源的挖掘和主题策划。采取措施,调动一切因素,有步骤地挖掘整理文化名人的历史闪烁点,为做好对外宣传打好基础。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外宣工作投入问题,财政部门应参照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财政部《关于支持对外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在财政支出中应安排好对外宣传的日常支出,如上级媒体来人接待,外宣车辆经费、通讯员及网络评论员的培训和奖励等细目。要逐年增加对外宣传工作经费。加强通联工作,积极主动开展与各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要善待各级新闻媒体,虚心接受媒体的来访和监督,提高与媒体交往的艺术,多和媒体进行沟通交流,讲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客观公正。
第四篇:地区外宣品存在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外宣品在对外宣传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介绍我区资源特产、民俗文化,吸引人流、物流,提高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外宣品的设计、制作、出版和发行,是搞好对外宣传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开展对外宣传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外宣品具有其他外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宣品包括书刊、画册、折页、声像制品等,也包括体现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区内外、海内外认识我区的主要媒介之一。
一、地区外宣品设计、制作和使用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地区外宣品制作、设计和发行工作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经过2005年和2007年两届外宣品评比活动,地区各县(市)、各部门外宣品制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外宣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在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地区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对外宣品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近几年,我们通过工作布置、检查评比等,不断推进外宣品工作的力度,连续几年在外宣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推进“五个一”工程的要求,即各县(区)都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种形式制作一套有助于海内外了解本县区基本情况的外宣品。要有一本画册、一本旅游指南、一套折页、一张地图和一部形象片。各县(市)、各单位对宣品制作发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认识到一个好的外宣品既是一个有保存价值的纪念品,投放市场可以直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是一张地方名片,对外宣传推介整个城市和地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推动旅游、吸引投资、促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县(市)、单位,一把手亲自参与外宣品的策划和决策,对外宣品制作各方面给予巨大的支持,保证了外宣品数量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提升。
2、对外宣品制作的投入加大,投资主体多元化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宣品工作认识的提高,各县(市)、各单位投入外宣品制作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第二届外宣品评比中,共收到近两年制作的各类外宣品53种,比第一届外宣品评比参评数量大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区外宣品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一些县(市),通过挖掘独特资源吸引和资助企业和个人制作外宣品,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和效果。如布尔津县喀纳斯旅游有限公司制作了画册《喀纳斯神来过》一万册,在南航国内外航班上机摆放;青河县资助新疆博物馆的年轻研究员张晖出版了中国人文地理发现书系《通天之地》,通过新华书店发行。地直部门也纷纷结合行业特点,设计制作了相当数量的外宣品。如地区国土资源局与地委宣传部联合出版了《流金溢彩**》;地区邮政局出版了多种邮品邮册,去年又与地委宣传部联合出版了介绍地区风光的有奖明信片套册。
3、外宣品的质量明显提高,内容更加丰富
近年我区设计出版的外宣品,大多是聘请疆内外知名出版机构和设计公司制作,使用的图片也多是疆内外著名摄影家、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外宣品的质量明显提高。如喀管委制作的《喀纳斯》画册,选用的图片都是喀纳斯金秋摄影节的获奖作品。喀管委制作的《闲游喀纳斯全攻略》光碟,由北京经典文化传播公司策划摄制。高起点保证了外宣品的高质量。
4、外宣品成为对外接待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地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在接待工作,外出考察、招商、文化和经贸交流活动中,把向来访客人赠送介绍本地资源、文化、景点的书籍、光碟、画册、折页等外宣品,作为提高接待水平、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重要环节。地区接待处、布尔律县接待处等单位还把接待指南、客人座签等也打印上地区的基本情况简介,做成精美的外宣品,受到普遍称赞和好评,很多客人把接待指南也精心收藏起来,带回去留做纪念,效果很好。
二、外宣品设计、制作和使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地区外宣品工作近两年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外宣品工作发展不平衡
受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总体上看,我区外宣品工作方面存在严重的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问题。地区本级和一些财政相对困难的县(市),财政基本上没有外宣品资金的投入,只有哈巴河、富蕴等财政状况较好的县在外宣品投入上增长较快,这使得各县(市)之间在外宣品工作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2、外宣品在贴进受众的需求方面有待提高
外宣品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设计制作中过分求大求精,致使部分外宣品过分笨重,十分不便于携带。有些客人只好忍痛割爱,把我们赠送的外宣品舍弃在宾馆客房中。也有一些精美的画册,没有中英文对照,国外客人无法使用。
3、资源挖掘不全不深
相对于我区丰富
第五篇:企业文化宣方案
浅谈如何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在西方称为“公司文化”,在我国也称之为企业精神。它是企业管理者所倡导并全力推行,同时被全体职工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它内在地产生于企业自身,得到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的认同与维护,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企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那么如何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下面,浅谈一下笔者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以什么人为本?
要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就有一个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比如,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从个人到集体,都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那么,在一定时空中主要以哪些人为本或者说以人为本的重点对象是谁?如果以人为本中的人泛指企业中的所有成员,即把所有成员作为以人为本的客体,那么谁又是以人为本的主体,也就是说,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怎样体现以人为本?弄清这个问题,无论是对于以人为本的深入研究,还是对于在企业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以人为本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企业领导者把以人为本中的人视为职工群众,通过尊重、理解和关心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有少数企业领导者把以人为本视为以“己”为本。企业管理中无论大小决策,不仅不同职工群众商量,甚至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不商量,典型的一言堂作风。在他们眼中,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指他自己本人,本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具有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很明显,这是有悖于以人为本精神的。因为以人为本,重点是以企业职工群众为本。从个人和集体(大多数人)的关系上看,以人为本要以大多数人为本。诚然,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与灵魂,作为企业职工群众,应该尊重、理解和关心企业领导者,以企业领导为本。作为企业领导,则要尊重、理解、关心职工群众,以企业职工群众为本。正如一位专家说的,“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要相互为本,重点是企业领导要以职工群众为本”。其次,以人的什么方面为本?
人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有七情六欲,也有理想信念;有价值观,也有人生观;有经济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当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时,到底应该以人的什么方面或者说以人的什么属性为本呢?也许会有人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即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本性要求,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然而,人的本性却是多方面的,最起码有人的吃喝拉撒睡等自然属性和追求在社会中自我发展的社会属性,那么到底以哪个方面的人性为本呢?即使二者兼顾,也应该有个重点。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不是人本主义,不能把人看作只有生理需求的自然人。众所周知,人本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观点。它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一般的人,主张不联系具体历史和社会实践来观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如果以人为本的重点是以人的这种自然属性为本,那无疑是把人看作“动物人”或“经济人”。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往往过份依赖工资、奖金等外在激励手段,缺少运用文化手段,为人锻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举措。这样的以人为本不可能实现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因此,以人为本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而在人的社会属性中,又要以人的理想信念为本。这主要是由理想信念在人的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理想信念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范畴,同人的思想观念、本质、需要和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支配人的行为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解决了有关职工的愿望和动机的理想信念问题,才能使员工产生工作动力和劳动积极性。因此,在贯彻以人为本方针的过程中,突出人的理想信念,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即把以人为本的重点放在人的理想信念方面,就能抓住人的灵魂。
也许有的同志会说,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主要是指推行适合人性的文化,以激发人的创造力,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笔者认为,此话不无道理。但同以人的理想信念为本并不矛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问题,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亦称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这说明,讲人性主要应讲它的社会性,而作为社会的人,没有理想信念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人的重大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受理想信念支配的。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关注并指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为之努力奋斗,必然会激发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
另外,在抓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对企业文化认识上一些误区,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企业文化政治化。
认为企业文化单纯就是在新时期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完全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在某些国有企业中,企业文化工作者必须是具有较强党性的党员干部,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个别人把讲奉献、学雷锋时刻挂在口上,并不考虑实际工作的效果。殊不知,企业文化最终的目的就是管好企业,创造更高效益,企业员工要讲奉献、讲艰苦奋斗,但也要讲价值的回报,要讲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学雷锋,要助人为乐,但也不能总让雷锋吃亏。
二、企业文化口号化。
有的企业,你走进大门,就会发现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词铿锵的标语口号,如“团结”、“求实”、“拼搏”、“奉献”等。这本无可非议,但它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地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业的特色,恐怕连企业的决策者本身都说不清楚。这是把企业文化口号化、形式化的典型现象。
三、企业文化的文体化。
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于是纷纷建立舞厅,成立文娱团体、球队,并规定每月活动的次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客观来说,这些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它能增进友谊、沟通感情,但这些可能是部分文体爱好者的事情,不能靠此去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和留住人才,因为企业毕竟不是专业文体团体,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浅化。
四、企业文化的表象化、僵硬化。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设备摆放的流线优美。有人认为,企业文化一旦制定就长此以往,百年不变等等。殊不知企业文化也需要创新。
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以上几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的认为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员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种种错误的看法,这些都是不全面、不科学、不深刻的。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文化是要有底蕴的、有根基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发展的轨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特色。笔者认为,一个企业的优秀与否,不仅要看昌盛期,更要看困难期;不仅要看发展期,还要看它的创业期。如果企业在遇到困难,受挫折时,全体员工还能保持统一的思想,凝成一股绳,同舟共济,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这个企业的优秀文化就真正形成了。
相信,在抓企业文化建设时,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坚持以人的理想信念为本,防止走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企业文化建设就一定会取得相当成果,企业也势必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