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航空港区外小教材研究学习方案和总结
航空港区外国语小学教材研究学习方案
(2011——2012语文下学期)
踏着龙头,我们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在这一波儿年轻队伍中,我们摸索探究,我们努力让课堂“高效”,让学生无家庭作业,让自己有条不紊的工作,我们相信责任会让每个人前行,会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享受学习。为了我们的加速成长,我们第一步从教材分析研究入手。
时间:2012年2月8日——2012年2月12日 参加人员:
学习方式:自己研读
合作学习具体安排:
1、再次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
学习时间:2012年2月8日——2012年2月9日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分段、集体讨论
学习过程:每个人首先学习自己相应年级段的内容,尤其注重课标中有变动的地方。低、中、高三段再互相学习本段的内容,争取读思结合,眼心结合,三段再各自讨论研究,寻找适合自己实践的东西,讨论中力求有自己的创新,再集体讨论交流,尽力让理论学习为我们做好实践导航。
2、研读所教段教材和参考书
学习时间:2012年2月10日——2012年2月12日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集体讨论
学习过程:认真阅读教课参考书、教材,吃透教材,把握住学段的重难点,明白理解编者的意图,做到每个人都能客观分析、评价、解读教材。自己研读后进行组内交流,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困惑,并邀请主任对我们亲自指导,以求达到更高标准。最后,总结整理自己的资料,规划自己的实施策略,组长搜集整理、归纳,以供大家分享成果。
相信外小会因有这波儿年轻、大胆,又富有创新意识的我们,而变得不一样。
外国语小学
航空港区外国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学习总结
(2011——2012学年下学期)
新的开始,新的起跑线,我们要在摸索中去开拓新的视野,我们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我们分析研究都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学习之后,小结如下:
一、同时进行 查漏补缺
由于我们都是小学教育的新手,刚开始迈步不敢加大脚步,我们每位老师在学习时都特别认真,圈、点、画三结合,有的是边读边讨论。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组内分组,同时进行,不仅读本年级课标还要研读本段课标,做到学段间整合的同时,还做到两次撒网,查漏补缺,互补学习,共同探疑,力求再创。
二、集体研讨 共同提高
在研读教材方面,我们教师主要通过通读课本和教学用书,再通过研究教材的编排特点、重难点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来提出我们自己的疑惑。学习中我们主要把目标定在:着力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和生活的情感上。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整理在笔记本上便于再集体探讨。
各自学习后,我们组内展开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每位老师先按区教研室的要求,从教材框架、内容、编写特点、每个单元的特点,单元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比较有新意的问题首先提出,集体探讨。若是讨论无获,再力请主任帮助,争取做到不遗留问题。
通过学习研讨,我们对课标、教材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期待在实践中能自如运用。我们的学习分析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认识是为了更好的研究,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我们的教材研读刚起步,我们没有别人的经验,可我们还时间和精力。一个人走路会走很快,一群人走路会走很远。相信我们的力量!
航空港区外国语小学
2012-2-13
第二篇:小课题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小课题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语文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无论是对课程教材的开发,还是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它是改变当前语文教育被动局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语文课程小课题研究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学习中锻炼如何合作、如何探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必要的。
我认为,语文小课题研究在初中是可行的,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1、语文新课程所展示的教材内容都具有现实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这为开展语文小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内容和学习空间。
2、从学生身心发展年龄段来看,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好奇心是这个年段的主要特征,好探究的心理已经具备,语文课程小课题研究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自主探究能力得以和谐发展。
3、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帮助初中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和了解社会生活信息的视野。
4、学科教师的系统指导,也使得学生的语文小课题研究在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第三篇: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学习总结
语法是学习语言的“拐杖”,踏着“前人足迹”过河——《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学习总结报告 本学期开设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将要告一段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继先前《现代汉语》和目前《语言学概论》学习之后的一门专门针对现代汉语语法学习的专业选修课。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我们大都不注重对汉语语法的学习,表现的过于“轻视”、淡化。所以语法大多成为我们的一大盲点。这门选修课的开设,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专门学习语法的机会和平台。其实,语法学是语言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不能忽视的,而且还是学习语言的拐杖,特别是作为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任何一门语言都有它的规律。语法就是对语言结构规律的总结和研究。我们掌握了语言的规律,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以至于在学习生活中,才不会闹出一些不可避免的笑话和错误。
本课程目前共学习了五章。第一章汉语语法简史。汉语语法学的建立,通常以1898年《马氏文通》的出版为标志。第一章简要的介绍了汉语语法研究起步晚的四个原因以及汉语语法学自1898年建立到现在的四个阶段;重点介绍了汉语语法研究一百年来成长发展的历史,并指出汉语语法研究一百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第二章绪论。绪论一章分为七个方面来说:关于语言,分别从语言的功用、语言的本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来认识语言,从而全面的理解语言的定义;关于汉语,明确汉语的重要性和汉语存在的历史,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分析汉语的特点;语法到
底是指什么?给我们指出了语法真正的科学说法;语法和语音、语义,指出了语法和语义分别对语法的制约和影响;关于语法单位,简单的介绍了语法的四种单位(语素、词、词组和句子)及其意义与作用;三组概念关系,简述了语法学中适用于语素、词、词组和句子的三组关系(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简单与复杂);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分析指出句法结构中的语法结构关系与语义结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第三章语素研究。介绍归纳了语素名称演变的简况;重点从音节、意义和功能三方面介绍了语素的分类、确定语素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需分清的三种界限;简单的介绍了词根和词缀;最后讨论了有关语素研究的若干问题。
第四章词汇研究。简述了词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准词);从词与语素的区分、词与短语的区分讲了词的确定;简单介绍了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所列的形态、句法类型以及陆志韦在《汉语构词法》中分析建立的新的构词法类型体系;词的语法分类,讲了分类的两个角度(结构和功能)、分类的标准、分类的层级;接着讲了词类划分的五个标准;讲了词的跨类(兼类和活用),对兼类词的词性判定提出四种判定方法。
第五章短语。分两节来讲(短语的特点和分类、短语的变换个辨识),重点讲了短语的特点、词与短语的区分以及短语的变换。
学习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我发现该课程有很强的系统性,前后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要将语言规律的理解和语
言事实结合起来,用生活中活生生的语言材料来支撑观点,从而更好的掌握语法知识,而不是一味地去背一些概念和名词。“汉语语法研究,始终指向一个目标,这就是: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邢福义)要认真领会、掌握语言学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注意把握知识的内在体系,自己头脑中要形成一个清楚的轮廓、脉络。
经过将近九个星期的学习,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目前的学习,只是跟随老师走,自己还缺乏一些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不明白的问题不求甚解。“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想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认真上好语文课,传承中国文化,一定要重视汉语语法的学习,千万不能忽略语法的学习;前人研究汉语语法,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真正做到学好并掌握语法;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就像接力赛,需要一棒一棒的传递,也需要一棒一棒来通过努力达到目的地。前人留下的接力棒,我们需要接过来并且要加倍努力进行传递,这样,才能完成这次接力的任务,才有可能争取成功。
以上就是我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这门课程这学期的学习总结报告。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旨在揭示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它以当代人口头使用的活生生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学习语法,掌握语法规律,领会分析语法现象的方法技巧,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语法打下基础,同时为以后的语文教学作好铺垫。
第四篇:小课题研究学习模块一讨论
所谓小课题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在短时间内以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采用适宜的方法积极主动进行实践改进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的特色就是要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从实际出发的研究。解决自己在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真实的难题。
小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研究切入点相对较小。小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某点”或“某个细节”,只要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都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
2、研究投入相对较小。小课题的研究不需要太多的教师参与,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同科组的2至3人,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小,操作起来相对较容易。
3、研究周期相对较短。小题课研究主要是解决是常教育教学中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可能只需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一个问题解决了,可以马上进入下一个课题的研究。
4、研究方法相对简单。小课题的研究不需要很高深的研究技术,简单会用调查、案例等研究方法即可。
5、研究成果相对质朴。小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教育案例、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反思、精品课例、研究小报告、小论文等。
我在接手这一届的九年级的数学教学时,发现这一届的学生数学基础非常的不扎实,对后续的数学学习影响很大,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七、八年级的知识补习,教学时间上不允许,九年级的授课时间本来就够紧的了。怎么办呢?我想到运用学生一天中零碎的时间,5分钟或10分钟进行每天一练,练习的内容结合中考的考纲,学生交上来后马上对学生进行面批,对有个别学生掌握不了的知识反复训练。一段时间后,收效还挺大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了,而且数学的基础好扎实了好多,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谓一举多得。虽然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大了很多,工作辛苦了很多,但是——值!
总的来说,小课题这种周期短、见效快的研究,最容易让一线教师品尝到研究带来的甜头,有一种成就感、幸福感,同时还会激发对下一个课题的渴望,所以说小课题研究最适合一线教师。
第五篇:小课题研究学习模块三讨论
如何在小课题研究中更好地发现问题
福特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进行九年级的数学中考总复习时,我发现学生“分式的化简”及“解分式方程”这两种运算常常混淆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找来了错题认真地分析、比较,发现学生在进行“分式的化简”时去分母了,而本应去分母的“解分式方程”却通分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原来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分式的通分”与“等式的基本性质” 理解得不透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算理”不清。源头找到了,通过对学生进行了“分式的通分”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算理”的再加深理解,学生对这两种运算有了较好地认识,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运算了。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能随时随地地用心观察,在细微处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