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的提高初中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21:2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足校本的提高初中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足校本的提高初中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

第一篇:立足校本的提高初中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

上海市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徐汇试点项目

《立足校本的提高初中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校级子课题实施方案

我校申报的课题《立足校本的提高初中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已经被批准立项为上海市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徐汇试点项目,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也为参加校本培训的所有教师指明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中教科研部分积累一定的资料,现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校级子课题的申报活动。

一、课题指南

(一)研究时间:2011年9月~2012年9月,2012年1月~3月为中期汇报阶段。

(二)研究目标:

通过基于校本的教师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内部驱动力的调动和外部氛围的营造),完善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一支富有教学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奠定基础。

(三)校级子课题申报指南

管理层面:

1、促进教师教学创新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2、促进教师教学创新的活动平台建设

3、促进教师教学创新的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4、促进教师教学创新的保障措施建设

5、促进教师教学创新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6、党团建设与教师教学创新

7、教师教学创新中的德育

8、促进教师教学创新的校园文化建设

教研组层面:

1、**学科教研组教研活动创新

2、**学科听课制度(方式)创新

3、**学科考试命题制度创新

4、**学科教研组凝聚力建设

5、**学科学习型教研组建设

教师个人层面(可以更细化):

1、**学科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创新

2、**学科考试考核方法创新

3、**学科备课创新

4、**学科教学资源创新

5、**学科教法创新(各种新探索的教法都可以研究,如游戏法、戏剧表演法、探究法、研讨法、实地现场教学等)

6、**学科预习创新

7、**学科课后活动创新

8、**学科实验教学创新

9、研究性学习创新

10、拓展型课程创新

11、社会实践活动创新

二、课题申报

(一)申报对象:凡是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均可以个人或备课组为单位申报。不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也可以自愿申报。

(二)申报时间与方法

请各位教师到邮箱收取本方案以及申请表的电子稿,填妥申请表后于2011年10月8日之前将申请表的电子稿通过徐汇教育消息收发系统发到申霞邮箱wycz_shenx。

三、中期检查

(一)中期检查时间:2012年3月初

(二)中期检查形式:根据各子课题的进展情况,课题负责人统一填写《校级子课题中期情况汇报表》,由校科研部门审核。对于通过中期检查的课题给予发放课题中期经费。

四、结题工作

(一)结题时间:2012年9月初

(二)结题成果:各课题组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或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由校科研部门连同科研顾问进行鉴定。对于按时完成课题研究的课题组给予发放结题经费。

四、经费说明:

课题立项:500.00

通过中期检查:200.00

课题结题:500.00

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

2011-8-29

第二篇:《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数学组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这个课题。因为我们认为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 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和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3、通过课题研究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 理论水平及数学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课题研究内容:

1、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

五、研究措施:

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每天中可以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2、实录数学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案例,依照新课程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

3、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积累教学成功的案例。

4、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5、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 算习惯。

6、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7、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8、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9、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全校各班学生及数学教师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灵活使用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1、实施前期工作:

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建立研究小组。

2、具体实施阶段:

(1)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布置作业。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底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教研组里开展各类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研讨总结阶段:

对从中所得到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研究对象的后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自己实践和研究的过程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计算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教师探索教学模式的论文。

2、总结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期末检测,与其之前成绩进行比较。

十、课题研究成员:

课题负责人:杨志国

课题组员:数学组全体教师

第三篇:《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计算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正确”是计算的基本要求,没有“正确”就丧失计算的意义。“熟练”是计算能力的标志,“合理灵活”是计算正确熟练的重要保证。

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在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有些教师把这些都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其实并非如此,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抄错题的现象非常严重。如:数字颠倒,把513抄成531;竖式上计算对了,横式上却抄错数;抄错运算符号,把加号抄成减号,把减号抄成加号,或写着减号却计算时做加法,还有的个位算加法,十位算减法等。二是算理掌握不牢固。“满十进一”却忘计进一,或向前一位进了一却不加一。个别学生遇到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中数位对不齐。“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一”的算理运用的不好,有的知道退位了,也标上退位符号,但计算时却不按照退位后的数去减。三是20 以内的加减计算出错率高。学生对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好,甚至三年级都有1/5的学生还在数指头计算。四是乘法口诀记的不准确,如:把四七二十八记成四七二十四,使乘除法的计算错误率高。基于以上几种原因,我们提出了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这个课题。因为我认为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

二、假设与目标:

1、课题的界定: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总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3、具体目标

(1)学生目标

a、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的学习,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b、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计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C、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教师目标

a、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教师要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b、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

三、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主要内容:

1、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每天中可以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2)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

3)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数学计算训练重视训练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适当综合性。

(二)、研究措施:

1、实录数学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案例,依照新课程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

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积累教学成功的案例。

3、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

1)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2)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5)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6)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7)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一至六年级 各班学生及数学教师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灵活使用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实施前期工作: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建立研究小组。

2、具体实施阶段:

(1)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底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3)在教研组里开展各类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研讨总结阶段:

对从中所得到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研究对象的后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自己实践和研究的过程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计算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总结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期末检测,与其之前成绩进行比较。

八、课题研究成员:

课题负责人:贾积海

课题组员:数学组全体教师

第四篇:《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沾益县第三中学

《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沾益县第三中学课题组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一个以数码、网络技术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正滚滚而来。信息网络革命和生物基因革命将扮演着主导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的角色,这两大革命将极大改变社会组织结构和人类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2007年1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了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教育的主导是教师。因此,在数码、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2、研究现状

21世纪是快速发展、充满竞争的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世界各国在大力发展本国科技的同时也在不断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各国把信息技术教育及其运用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现实情况表明,当大规模启动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时,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往往来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准备不足。

我国政府同样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实施了“校校通”工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等工程,使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2004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普通教师、管理人员、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素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的我国中小学信息化专家座谈会上,所有专家的发言几乎都聚

第 1 页(共 6 页)

焦在教师培训上,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己成为当前我国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瓶颈。通过查阅资料、调研,目前还找不到通过中学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模式。

我校改扩建刚结束硬件环境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还很低。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不够,对理论课的研究还不到位。

3、选题的意义:

我校通过《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这课题的研究,提高中学教师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从而依托信息技术教研网,逐步改变教学方式,激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教育教学改革积累实践基础和教学经验,最终达到教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的制订为教学指明了方向,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创设特定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生动的情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形势下的教学正在逐步脱离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模式,朝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交互模式演变,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教学媒体介入课堂拓宽了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只有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才能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内容,使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软硬件保障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本课题组成员及学校其他教师,在此之前已就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奖励和好评。2003年,二人在“多媒体课堂说课竞赛”中获省一等奖;一人在“曲靖市第一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 2005年,《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魅力》一文获省二等奖;《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利用和优化设计》一文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分子和原子》《轴对称》多媒体课件获市二等奖;2006年,《隋唐文化——文学与艺术》课件制作与解说获云师大一等奖,“未来之星——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多媒体教学获云师大一等奖;《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在我校的发展》刊登在县级《远程教育论文集》中;2007年,一人在“云南省初中化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竞赛”中获省一等奖。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本课题组组长为中学特级教师,是资深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专家。课题组主要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8.06岁。1名中学特级教师、2名研究生、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县教科所兼职教研员、1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这10名课题组成员中,有6名中学高级教师。团队中多数教师为学校、处室的主要负责人及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课题组两名成员曾主持、参加过两项省级研究课题。因此,我们有足够的人力和能力来保证本课题的实施。

3、完成课题的条件

⑴组织形式:本课题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书记牵头的课题组领导机构,由我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参加,确保研究队伍的精干和实干。

⑵研究资料的来源:学校图书、档案资料,近年来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网络教育研究成果。

⑶学校的硬件和软环境建设:我校是市级现代信息技术与校本培训实验学校,在硬件和软环境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入品牌电脑、多媒体演示系统等,现有教师机房1间,学生机房4间,多媒体教室2间,办公室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电教设施过硬,有着开展课题研究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还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我校部分任课

老师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科教学。

⑷技术保障:建立学校网站。我校已建立了具有独立域名的专门教育网站,成为一个面向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教育信息平台。

⑸人文环境: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科研意识强、教研水平高。本课题负责人李井昌校长是我县唯一的中学特级教师,曾多次被一些高校、中学邀请进行学术性专题讲座,并担任县教育局省级课题负责人。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校教师观念比较新、教科研气氛浓厚。不少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以教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共识,为我们成功的研究本课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研究的假设及创新之处

随着信息社会时代的到来,要想赢得未来社会,就必须善于获取、处理、传递各种信息。因此,培养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才就成为教育的历史使命。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就成为必然。这就要求学校拥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信息化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的新型教师。那么,如何运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中学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成了亟待研究并解决的新课题。同时,我们认识到,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更新换代的周期缩短,且呈现不连续的跳跃性。因而在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上可采用未来教育所提倡的“任务驱动的探究式方式”完成培训工作,最终使本校、本地中学教师具有相当于经济发达地区中学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水平,这种假设是可能成立的。基于这种假设,我校提出这个新课题加以研究。研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需要并适合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的校本培训方法、途径和模式。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结合我校实际,通过认真分析我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项课题,旨在研究探索培养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特殊性、阶段性和规律性,营造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并取得相应理论

技术成果,造就一批信息化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新型教师,从而达到改进并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初步构建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校本培训模式。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本课题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我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通过论证与查阅资料,探索一套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校本培训路子,并进一步通过实验、总结,完善校本培训方案。

2、研究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等组对照实验法,通过多渠道收据数据,进行F检验和T或Z检验进行差异分析。(注:F检验:是用来检验两个正态分布的方差是否相等的检验;T检验:用来检验标准试样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Z检验是一般用于大样本(即样本容量大于30)平均值差异性检验的方法)

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本课题计划两年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6月

主要工作:①召开相应教师会议,商讨课题研究事项。②查找相应资料,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实验可行性。③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④通过形成调查问卷、问卷调查、查阅资料、调研,初步形成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校本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10年6月

主要工作:①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②开展阶段性的交流与研讨。③加强与其它学校的经验交流,每学期组织一次多媒体课堂大讲赛。④做好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并不断改进实施方案。⑤搜集整理好教师多媒体课件、网络里整合的资源、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实验数据。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

主要工作:①整理CAI软件库,就此课题制作一套软件集。②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③整理归类的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验收。

七、本课题研究的有关参考文献

1、《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3月。

2、《人的教育》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3、《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4、《创造教育概论》王松山、胡之德,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8月第1版。

5、《素质教育指导丛书》刘以林、张文珍、冯克减,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2版。

6、《最佳教育模式丛书》冯克减、田晓娜,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

7、《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吴立岗,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第4版。

8、《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编辑部。

9、《wps office电子表格教程》主编 求柏君

10、《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朱德全、宋乃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9年6月第4版。

沾益县第三中学

2008年11月25日

第五篇:相互听课 提高教学能力课题实施方案

“通过听课、议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地处山区县城,大部生学生来自农村,生源质量不及全市同类学校,加之近年来,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绝扩大,新调入、分配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这些教师现均处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期,课堂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适应我校教育教学需要,结合县局印发《庆城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决定成立“通过听课、议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组,希望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议课、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总结完善和推广教学经验,总结出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

课堂教学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此课题就是要同专业老师互相学习,通过听课、议课、评课,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有利于反映课堂教学的本质;有利于课堂教学回归根本;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团队合作”落到实处,促进中青年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快速积累知识,发掘他们的潜质,促进他们快速成长。

以本课题为突破口,培养一支“科研兴趣浓,业余素质强,教育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普遍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

五、研究的对象、方法、手段

(一)研究的对象 在岗中青年教师

(二)研究的方法

1、自然法:面向在岗中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自然实验。

2、调查法:通过学生座谈,教师座谈,调查实验效果。

3、个案研究法:针对特色教学的教师分类立案研究。

4、交流分析法:详细具体地分析结果,总结出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三)研究手段

将教师个体的学习,有组织的培训和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本着从教师备课、听课、议课、评课的平常处入手,从细微处出发,从细节做起,“小题大做”,把“听课、议课、评课”做细,做出实效。

六、研究原则

1、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坚持边实践边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七、研究的内容及其措施

(一)研究内容:

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听课后互相讨论、反思、评价,就课堂生成的现

之后谈感受,写体会,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4、课题组撰写“谈互相听课、议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阶段性成果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0月)

1、收集整理试验期间的所有资料。

2、对所有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3、在分析研究基础上写出论文。

4、请县、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评估验收。

九、研究成果形式及奖励

(一)准备阶段——研究方案

(二)实验阶段——

1、阶段实验总结

2、撰写阶段成果论文

(三)总结阶段——论文

根据课题组织实施及研究成果,设立优秀组织奖、个人成长奖、优秀论文奖,分别给予相当的物质奖励并在相关考核项目中加对应的分值。

十一、课题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郭汉兴

副组长:刘 旭 吕治华 马德华

2、课题实验小组 组 长:刘旭

副组长:黄万宾 高仰明

下载立足校本的提高初中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足校本的提高初中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