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摘要:
我国高校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扩招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和机会。但高校教育模式造成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创新能力,因此加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结合南京工程学院建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对如何构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办法。
关键词: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Abstrac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has led to the college education,the enrollment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and provide a broad market and opportunities.But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lack the current mode innovation ability, thus strengthening business college education reform of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Aiming at the present universities education innovation, combining the Nan Jing institute of building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novation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how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 in-depth stud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ivil engineering The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Pattern exploration
引言
近年来,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找工作难与公司招人难的并存的“两难”怪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繁多,其中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大学生创业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土木工程专业是有着悠久历史并注重实践的工程学科,对土木工程专业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研究,并以此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发展所需求人才,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意义重大。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早在20世纪初国外高校就已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919年,美国在高校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正式开设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在德国,政府明确地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1]发展至今欧美发
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成熟阶段,并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学术教育体系。我国创业创新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1999年团中央组织的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对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2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新创业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确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院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期间九所院校都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及创新,切实展开创业教育实践。最终探索建立了可以代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经典模式:
1、以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提高为侧重点,将第一二课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第一课堂即学科教学课堂,调整教学方案,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在第二课堂即课外实践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竞赛活动等活动,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2、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把创业教育贯通到创业现实环境中。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教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
3、以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为侧重点,把第二课堂纳入教学必修课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创新创业计划为依托,通过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纳入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4、以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侧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重在实践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实体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5、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确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2]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制度模式的创新及改革。根据国家教委建筑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说明,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并能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3]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在达到基本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更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学生既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又具备工程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的能力。并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以促学的理念,鼓励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自主创新创业,最终实现“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我校土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2003年,目前本专业设有包括建筑工程管理和监理、交通土建、建筑学等五个专业方向。自2003年该专业成立以来,学院不断规范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但近年来各企业对本专业的毕业生的高期望,无疑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缺乏的问题随之显现。其中主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度认识,实践性不够,未能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缺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的结合。
2)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师资配置优化不足、师资体系不够合理。
3)课程设置有待改善,实践缺乏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活动开展的结合。部分与实际结合较紧的课程计划课时少,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因为实际工程感性知识少而很难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构造和工艺作法相结合并对应。
4)专业毕业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普遍不足。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比如土木工程制图和识图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最终导致毕业生普遍反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到工作中不能马上投入使用,工作上手慢适应的时间长。[4]
三、土木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1、正确认识创业教育、深刻理解创业教育内涵,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高校应该尽快转变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确立以培养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努力营造并形成有利于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创业文化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重视创业、推崇创业、创业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实施。高校应该制定各种创业政策与创业制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同时要设立专门管理创业管理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支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营造一个创新开拓进取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营造一种推崇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宽松自由的环境。要创业就意味着冒险,冒险就可能失败,要培养学生不甘失败、不惧失败、不畏挫折、勇于创业的精神。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形成合理师资体系。
开展创业必定要形成在教学管理与研究方面的合理机制,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强化教师技能与培训,改进教学教育方法,实现各类教学形式的互通,同时通过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实现科学教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配置应要面向社会敞开大门,采取聘用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与创业专业相关的专家与有经验的实践者作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或鼓励教师创业,形成具有实际经验的专职教师,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或采取创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到创业一线去兼职,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经验,使教师在创业教育教学中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惑;高校可以采取聘任制,面向社会吸收有实践经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担任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理念,指导创业实践,提供创业服务,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促进的长效机制。
4、构建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体系。要改变专业对口的静态就业观,确立不断创业的动态过程的人才观,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学生创业本身不只是自身就业,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1)根据创业教育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按照个体分类和创业目标的不同增加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的创业教育课程 ,在专业课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业教育的思想,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三课”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2)要实施相对开放的弹性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和实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加大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指标,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使学生理性的认识创业内涵、创业目标、创业品质、创业素质和创业文化,促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
3)根据各专业不同特点,整合校内的相关资源,为自己提供创业实践式体验的模拟或现实的创业操作平台。创新创业工作室平台,下设建筑设计工作室、装饰设计工作室、建筑模型制作工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室、景观环境设计工作室等小的工作组团,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场地和硬件设施,让具有创业意图的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工作组团,在学校老师和聘请的企业公司指导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公司运营模式进行运作,以进行创业实战练习。通过创业实践,使学生实现从理性到感性,从理性到实践的锻炼和体验,为他们毕业时直接创业或未来创业打下基础。
4)充分利用校外的相关资源,与相应的就业、创业方向的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建设单位、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等,特别是自主创业开设的公司进行横向联合成为我校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公司进行实践。这样可以尽快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也为将来自主创业开设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咨询公司等积累经验。
5、结合专业特色建立大学生实训模拟基地,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科技产业公司,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生实训模拟基地,通过产、学、研的相互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组织学生考察企业创业的经历和经营状况,可引导他们创立一些有新意、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现身讲座,为学生提供借鉴;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有效手段。通过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实现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四、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实现土木工程的培养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懂专业,能创新,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体现,也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方向。因此,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新形势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志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堪忧 [N].科技日报2010.04.02日
[2]杨妤,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呈现新局面 [EB/OL].人民政协网2009.08.26
[3]方从严,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探 [N].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第1期
[4] 黄越南,浅谈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教学方法的转变 [N].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NO.03
第二篇: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对创业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得该专业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逐年提高。本文以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分析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期对我国其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即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开设创业课程、资金资助、提供咨询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简而言之,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创业者的活动。在高校,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侧重于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技术性和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同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制订教学计划基本不考虑创业教育的需要,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展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创业教育,利用实践教学中的有利条件,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行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既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也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常州大学在各级领导和多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根据行业发展情况与相关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构建了较为周详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以来,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
一、基于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
1.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
意识影响行动,行动影响结果。因此,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实施创业教育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首先是培育创业情感。通过创业感情培育使学生在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对事业的兴趣和爱好。其次,激发创业动机。创业动机的激发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处于积极心理状态的内驱力。第三,树立创业理想。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能够使学生对创业实践的未来奋斗目标有较为稳定和持久的向往和追求。第四,坚定创业信念。创业信念是学生对创业实践的意见、见解、知识和看法。坚定创业信念以学生对创业实践的认识为基础,以较为深刻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为心理形式,以力求践行和实现为外部行为表现,是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
2.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
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设置专业课上努力扩大学生的选课面,使学生具有较广博的知识面,力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创造商机、发现商机、把握商机、利用商机的创新能力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把创业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高效科学组织起来的组织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根据外部的创业环境和已掌握的创业机会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的决策能力和协调多方面人际关系,使团队成员密切配合、统一行动的协调能力。通过专业设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上述能力,从而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丰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是成功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如专业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等。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教授创业实践活动中发挥社会关系运筹作用的综合性知识时,没有固定的知识范围,一般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其功能指向的核心均是使实践主体及其活动具有社会关系性质。
二、基于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1.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首先,开展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指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由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等向学生讲解和展示与本专业或课程有关的基本业务和活动,使学生对本专业或课程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感性认识。为了更好地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专业老师带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学生不仅参观生产车间,企业员工还现场给学生讲解企业生产管理、现场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等,使学生获了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进行衔接指明方向。
其次,增设实验环节。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性较强,缺少实践性。通过实验课程能够使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认识从理论认识上升至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老师主要安排了两项实验环节:一是组织学生对ERP软件中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模块进行操作,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现有软件的能力,如企业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人员素质测评系统、人员招聘系统、绩效考评系统等。二是沙盘模拟训练。沙盘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融入市场变化,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点评,使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体会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沙盘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运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实践与运用。在沙盘模拟实验中,学生学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而是珍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悟。
第三,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又称角色扮演,是指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从而理解教学内容,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的过程。情景模拟式教学不但体现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以人为本教学的教学理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整体策划、过程组织、应变及处理细节的能力。在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情景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踊跃,纷纷要求扮演情景中的角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战演习的机会,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运用,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第四,推广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把学生引入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中,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多种形式,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提高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多以案例作为导入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培养高素质和应用型人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
教育的价值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论争,而在本质上,二者应该并且可以统一在一起。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铺平了道路,是实现教育价值统一的具体载体。多年来,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与用人单位实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得到了学生和各用人单位的认可。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改革中,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和客观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创新性人才。
首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教育。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坚持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途径,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一是建立校企对接平台,为教师到企业挂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提供条件,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企业优先安排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不收实习费,厂校双方合作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二是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参与行业协会运作,提供企业咨询、培训等服务,发挥教育在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更新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双方共同组织的科研课题,密切了教学与实践的联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组织学生把实践和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既融合了基本知识又增长了实际才干。
其次,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促进产学研教育。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保持与阿里巴巴公司、亚邦物流有限公司、中国物流公司常州分公司、龙湖地产、常州市联谊特种不锈钢管有限公司、江苏国联薄板有限公司、常州市新华石油化工储运集团、常州美杰医疗器械公司等用人单位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加强对经管院物流、电子商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三大实验平台的使用,以促进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同时,工商管理专业还把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作为基地,进行招聘、人员测评等现场模拟教学。为进一步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交流,向社会输出合格的企业人才,常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不断邀请用人单位共同探讨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不断更新对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论
随着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现有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市场需求经常不一致。要培养出创业型的人才,就要把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当前的就业市场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在完成原来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创业教育为立足点,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出发,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理论教学不断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多渠道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要这样,才能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三篇:常熟理工学院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创业教育模式
常熟理工学院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创业教育模式
◎文·时薇萍 木子
首届校内创业计划大赛
工商和税务知识培训
创新型人才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秉承“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确立了“基本素质+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框架,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在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等人才要素培养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建起了具有颇具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成效显著。
与时俱进 构建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常熟理工学院党政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该院党委书记许霆教授和院长傅大友教授亲自带队赴其他高校考察和调研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努力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在完善素质教育体系中推进创业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为提供切实有效的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学院分别从完善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和建立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方面,学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副院长任副组长的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成立了由分管副院长担任主任,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具体负责全院创业教学研究和指导学生实施创业实践。2006年,学院还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负责在院团委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关心支持下开展一系列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如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建立校园代理销售站点以及建立网上连锁店铺等。随后,学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此外,他们还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给予条件支持,如安排专用办公室为创业者们提供咨询服务;开辟专门的培训教室(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学生举办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店面房等。同时,学院还主动与社会各界联系,大力开拓创业基地,相继建立起“动感地带移动通讯大学生创业基地”、“友通数码港大学生创业基地”和“企业家创业俱乐部”等。
为进一步加强激励措施,每年学院都设有专项创业教育和服务经费,2006年2万元,2007年3.5万,2008年6万元,2009年投入达10万元。该院领导表示,今后将会继续增加创业教育经费,各院系均安排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专门负责大学生创业服务和指导工作。与此同时,学院还通过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金,相继建立了“学生创业基金”、“企业家创业基金”、“大学生科研基金”等。此外,他们还积极与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olleges
〔群星〕
教育与职业
2010.01.EDUCATION AND VOCATION
税务部门等联系合作,广泛建立协调机制,为学生创业争取最优惠的扶持政策等。
搭建创业平台 营造浓厚创业氛围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常熟理工学院建起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与课外联动的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行“双百工程”(即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倡导以第二课堂为创新创业教育阵地,努力营造一种富有创新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活动,学院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水平较高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并且每学期都安排相关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定期组织创业教师队伍进行教学探讨和实践体验,并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统一备课,定期探讨教学方式和方法。
从2006年起,院团委启动了大学生科技节,为学生搭建了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广阔舞台。近3年来,学校先后组织了校级科技实践活动近60多项,院系级科技活动近300多项,各类论坛讲座近70多个,连续两年评选出了“校园十大科技之星”,鼓励、带动了更多学生结合专业实际投身于科技创业实践。
2009年5月,学院与常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SYB创业培训班,邀请常熟市工商局和税务局领导就工商、税务知识对学生进行了专题培训。据统计,学校每年接受创业教育和创业技能培训的教师近100人次,接受培训的大学生近5000人,占在校学生的38%,还积极组织广大学生观看《赢在中国》创业电视片,据统计近3500人次观看过该片。
为检验、展示学生创业实力和成果,学院先后组织、开展了“创业计划大赛”、“电子技能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计算机技能大赛”等活动来集中展示学生的创业成果,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
2009年6月,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内创业方案设计大赛”,担任大赛评委的都是学院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其中获奖作品之一“EY电脑饰品”专营店目前已在校园内营业。最近,学院又与江苏星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星驰专营店创业计划大赛”,对获奖学生正在进行创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并将由双方资助开办1~2家“星驰专营店”。
近3年来,学院在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成绩显著,获得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在第二届江苏省职业生涯节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学校鑫博创业团队获得三等奖。
发挥专业优势 学业与创业相得益彰
常熟理工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侧重于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倡导学以致用,创业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由于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所掌握的最有利的资源,也是最可靠、最能够得心应手支配的资源,所以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创业活动,更符合大学生的实际。
目前,学院下设的机械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都有大学生创新实践实验室,为选拔的优秀学生配备相关指导老师和项目,将创新实践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例如,机械工程学院5名优秀大学生组成的实验和改进实践服务团,针对常熟市方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养殖水体臭氧消毒装置开展了钢筋弯曲和雾化混合器2个项目,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案,使公司实现了大批量生产。
随着学院创业活动的不断深入实践,学生们的创业意识越来越高,校园里的创业氛围也越来越浓,成功创业的学生企业已有18家。2009年7月,在友通数码港常熟店创业大赛中,学院推荐的3个学生创业项目“雷克斯游戏专营店”、“酷我数码”、“影弛数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审后,成功入驻友通数码港常熟店开展经营活动。
近日,从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决赛现场传来好消息:常熟理工学院共有3件作品参赛,其中参赛作品
《网络版趣味数独手机游戏》获“挑战杯”全国三等奖;论文《硫堇修饰的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获“挑战杯”世博竞赛全国三等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熟理工学院坚持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了能吃苦、能忍耐、敢尝试、会创新、能创业的精神品质,为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辟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获奖团队之一的“我的E家”团队
第四篇:浅析高校创新创业意识教育
浅析高校创新创业意识教育
(杨同前
淮南联合大学
安徽·淮南
232038)
文章摘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虽然高校普遍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创新型人才不足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因此,高校需进一步创新培养思路,注重培养实效,从而为社会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加快推动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批的创新型人才,而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必须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以为国家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寻求自我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要求将越来越迫切。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同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的创业教育历史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面向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大赛才正式拉开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序幕,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机构及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下,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意识培训。目前,高校主要通过GYB、SYB、创业模拟实训和创业大赛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据麦可思对2008—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三届略有上升,2011届达1.6%。图1:200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变化趋时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08—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图1显示,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不断的提高,但同国外发达国家20%的创业比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说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要求学生毕业后都去创业,但此数据依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高,主动性不强
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观能动性不足,相关工作只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推动下疲于应付,在工作中缺乏思路,各项工作仅是形是而神不是,严重影响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实际效果。
2、教育覆盖率有限
由于培训名额、学生时间安排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创业创新教育在学生中并没有真正普及,许多学生没有接受相应的教育,这也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创业模拟实训为例,有资质开展培训的高校只是一部分,而各高校培训的名额有限,按1年300个名额计算,也大概只能占一届学生的八分之一左右。
3、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
许多培训教师只是接受了相关资质的培训,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实践知识,这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纸上谈兵的现象,无法让学生真正了解实际情况,缺乏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会使他们在将来面临实际问题时无从解决,从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1、加强高校自身创新能力提升
袁贵仁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提出,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质量的灵魂。高校唯有在办学思路、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为创新创业教育呈现一个良好的环境,产生引导和刺激的效果,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推出创新成果、创新人才。
2、完善机构建设 目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归口于学校的就业管理部门,由就业工作人员兼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这往往会造成工作人员不能将精力完全注重于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工作不专,工作疲于应付,流于形式。高校必须完善机构建设,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系统、全面的开展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3、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 认真、科学遴选培训教师,选择那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创业经历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并邀请企业领导、创业校友和工商税务部门领导为客座讲师。同时,通过教师顶岗实习、企业挂职、鼓励教室创业等途径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一支综合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4、强化课程建设
精心开发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并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列为各专业的必修课,制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考核过程中理论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并重,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力求课程开设取得实效,不流于表面。
5、引导发挥社团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年轻大学生的兴趣组织,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要重视社团建设,以加强对社团工作的监督、管理,依托学生创业协会等组织,鼓励和支持它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
6、完善实践条件建设
一方面,学校应规范和引导学生校园市场行为,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经营条件,使学生在具体的市场行为中培养、锻炼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从实践锻炼中得到的意识是最坚定的,能力是最实用的;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计划成熟、可行性高的创业者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提高创业项目的孵化率,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7、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
学校通过资金划拨或寻求企业合作或校友捐赠等形式,积极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一方面用于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另一方对在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师生进行奖励,进一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鲁宇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72~75 [2]马珺 丁丽丽 司振龙 武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75~177 [3]李群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1(06):173~175 [4]董云江.对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一点思考[J].才智,2011(36):228 [5]张玉敏 郑琳娜 孙静 于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0(4):155~156 [6]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年5月5日
第五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35-0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据统计,2016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65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缓解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高等院校必须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现高等院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功能。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区域经济发展为基本定位,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且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在当前形势下对我校材控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也是学生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类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授课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料一般由教师个人制作收集,对相关知识的讲解会有所偏颇,且缺乏知识的发展更新;而学生则早已适应了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趣也不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相关课程介绍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原理,还包括大量的新型材料,而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要让学生了解到先进的新型材料的发展概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求毕业生系统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设计。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入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跨院系、跨专业的选修课,打破专业、院系之间的壁垒,使学生选课不受年级、院系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兴趣和个性正是创新创业的前提。
二、创新教学方式,注重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一)坚持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内容更新的统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教学资料-授课教材,其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专业教师应及时更新和修订教材体系,使授课内容更科学合理、更贴近实际,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
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向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法转变。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之间互相启发,彼此促进。同时鼓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自然地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进去。
(二)课堂学术报告教学
为了使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大学将训练学生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上。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上,将授课与学术报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开辟第二课堂。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定期开展课堂学术报告[1]。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提前布置相关的主题,小组内进行任务分工与协作,课前进行文献资料搜集、分析,并动手做多媒体课件,课堂上的讲解与表述,同时开展课堂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授课效果,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报告会,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
(三)科研项目式教学
科研与教学是辩证的统一体,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学质量的关键,科研式教学是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2]。它是以真实的科研项目为载体,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工程实例、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实验室里展示有关典型材料的样品和组织照片等,供学生课余参观,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真实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任务,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通过对科研项目深入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项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获得灵感与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注重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
(一)建立“导师制”,开放科研实验室,实施科研驱动
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建有“金刚石高效精密锯切工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一系列科研平台,能为各类项目的开展提供优良条件。
通过教师学生互选的形式建立导师制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或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科研项目[3]。这样,参加导师制的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逐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中去,导师每周会安排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来解答学生学习上遇到的疑难问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师生间平等争论,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质疑精神。学生们在发现和解决科研项目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中,全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方法、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以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及为载体,以赛促能
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金相技能大赛、铸造工艺大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学校和院系从资金和设备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并邀请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科技人员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团队小组自主选题,围绕参赛要求,多学科、多领域的团队合作,分工明确。这样,学生能在实践中更多地找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和不足之处,培养其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以及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更高质量地创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
通过实施校内老师加企业工程师的双导师制模式,在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学生参与产学研项目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与技术培训,全方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
本专业在多年的项目合作过程中与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实习实训。专业为每三到四名学生从合作企业单位聘请配备一名校外指导老师。在校内导师的日常管理和辅导之外,这些校外导师可充分利用本单位的优势和资源共同对学生的科研、实践和论文工作进行指导,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社会生产实践的机会,锻炼与提高自身的能力。这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基础上的,紧密合作,协同育人,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企业也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更好地引进合适人才。
四、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校企共建科研基地的协同创新模式可有效地避免目前高等教育理论教学脱离生产实际、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校企协同创新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4]。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和开设新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力。
教师通过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合作研发工作,既能够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这些教师也能将企业的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加以总结并带到课堂的教学中去,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的需求[4]。实现了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这些产学研合作企业成为了我校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依托,同时也是学生实践和锻炼的场所。
五、结语
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和课程的特点,调查分析原培养模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弊端,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解决方案。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方式、开展科研驱动和学科竞赛、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推进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紧密结合,带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和广泛性,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当然,这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