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教育的支点和途径
创新教育的支点和途径
天心一中朱昌球
一、概述
创新教育,从“八五”到“九五”到“十五”,经历了“创造发明” ——“教学创新”——“校本教研”三个阶段。
“创造发明”代表了创新教育的课程文化,她是从课外活动起步的,在课外科技制作和创造发明活动中,学习并归纳出了“找需要”“挖缺点”“提希望”“求别解”等发明技法,然后让科技制作和创造发明活动进课堂,开设了科技发明课程,最后把有关知识和技巧以及学生科技制作和创造发明活动中的成功案例写入了科技发明课的各省的地方教材。
“教学创新” 代表了创新教育的课堂文化,她开始于创造发明技巧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实施“备教材”(挖掘创造教育点)、“备教法”(优选教学策略)、“备作业”(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题)等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理科课程实施了“发散聚合法”“脑力激荡法”“开放想象法”“对比概括法”“定势打破法”“创造主体过程分析法”等六种教学方法;文科课程实施了“情节扩展法”“实践活动法”“求同存异法”“辨证反向法”等四种教学方法。到了21世纪,各学科的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正式出台,并在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创新教育研讨年会(重庆会议2002年)上交流和推广。其推广成果2005年10月在教育部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题总结(宁波)会议上得到汇集和提升。
“校本教研” 代表了创新教育的课题文化。她起步于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
“创新教育”本是为了推广“创造教育”和“目标教学”、“成功教育”(如“知识目标教学”和“发明技法教学”、“健康心理教育”)等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分学科、分部门、分项目进行教育、教学创新,中国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学术论文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000年10月)出版发行,标志着创新教育的根本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此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体系构建”等口号相继出现,并且,在全国兴起了中小学教师与专家合作搞教育科研课题的热潮。
长沙市九中的“创造教育课堂渗透”中“备教材”(挖掘创造教育点)、“备教法”(优选教学策略)、“备作业”(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题)的成功经验,经中国教育学会和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的推介,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以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说就是当年长沙市九中、辽宁省实验中学等学校的科技发明活动在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延伸。在此后的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中,各学科的活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语文的读写活动——“读、想、说、写”模式,数学的建模活动——“形、数、题、理”模式,英语的情境活动——“设、感、造、展”模式,理综的探究活动——“置、试、质、释”模式,文综的自学活动——“引、发、联、拟”模式,科劳的制作活动——“趣、思、言、行”模式,艺体的展示活动——“编、导、练、演”模式。
“创造发明”、“教学创新”、“校本教研”,与其说是创新教育的三个阶段,还不如说是创新教育成果的三个层次和创新教育文化建设的三条途径: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形成创新教 1
育的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教师教学风格形成,构建了创新教育的校本特色的课堂文化;全员性的校本教研风气,造就了创新教育的校本特色的课题文化。
二、支点
曾经有人讲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支点不是由谁给的,是素质教育本身就具有的。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创造力人人具有,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把它开发出来;创造兴趣人人具有,关键是我们自己平时要加强培养。所以,开发所有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就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强有力的支点。
1、课程开发,服务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实施和推广创造教育,起初的主观意图是,通过“发明技巧”的移植,建立学科教学新的知识体系或学习方法体系,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校的面貌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甚至还提出了“全方位”,即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群策群力,为了学校的创造教育的成功。“创造教育”也是局限于“课内学知识,课外搞发明”,课堂学习是为课后发明服务。
实施创造教育,学生中的确出了一批创造发明的作品,有的还获得了国家级的金奖、银奖。但这究竟只是一部分学生取得的成绩,其中,的确还有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参与的成分。当时对素质教育的普遍解释是“两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可现状还是大部分学生升不了高中,绝大部分学生考不上大学。
为了提高升学成绩,许多学校把“发明技巧”变为“学习技巧”,实施“创造教育的学科教学课堂渗透”。分教研组普遍开展“说课、授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这样,的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课堂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尤其是当时称为“差生”的大部分学生,看到了自己学习进步、成绩提高的希望。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受“创造发明”的教育,许多有条件的学校,还开设了创造发明课或科技制作课。
创造发明,从课外到课内,从零散到系统,从随机创造,到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培养教育,从印发资料到省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教材,已经正式进入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在这个全过程中,反映出这么一个道理:校本课程的“本”是“校”是“学生”,学生成长喜欢什么,学校发展需要什么,应该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这个依据,就可以叫做支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点,开发校本课程,是服务于学生的兴趣培养(要学什么,就开什么课程),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创新(能教什么,就开什么课程)。而不是为了升学,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2、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的实施,让许多学校不仅有了自己的课程,而且还有了自己的课本(试用教材)。创造教育课堂渗透中“备教材”(挖掘创造教育点)、“备教法”(优选教学策略)、“备作业”(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题),使得广大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真正有了自己的教案、教学和作业,这为他们形成自己的教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事实上,许多参与课题实验研究的教
师结合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出符合自己学科特点,又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课程。
比如,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情节扩展法”“实践活动法”“求同存异法”“辨证反向法”等四种教学方法,的确建立起了语文教学的方法操作系统;物理课的“发散聚合法”“脑力激荡法”“开放想象法”“对比概括法”“定势打破法”“创造主体过程分析法”等六种教学方法也是如此。
新的课程改革,方法是一个方面,内容是一个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还得依托于教学内容。并且,学生创新素养的提高,必须依赖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两大基本素养。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研究,必须首先在这两大素养上做文章。
于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高中书册阅读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出台。有着“科技教育”特色的长沙市天心一中的语文“书册阅读”分为初中、高中两部分;初中着重于科普读物,高中着重文学名著。物理、化学、生物的“探究性实验”,初中以“追溯性探究”和“验证性探究”为主;高中以“改进性探究”和“设计性探究”为主。科技课的“环境保护”,已经不局限于生活用品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了,而是把学生引入人类生存的大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生存,关注人类自己发展的空间。这样,学生的视野广了,思维的空间广了,胸怀也就自然会宽广起来,他们的创造发明作品的“含金量”自然得到了提升。“书册阅读”的学生的作品,“探究性实验”的学生的实验报告,“环境保护”的学生发明制作,都已进入了他们的“课本”,失败的案例有教训,成功的案例是经验,而且,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案例为教材,很切合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学习实际。
课堂上究竟应教给学生什么,这一直教育教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在不断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知识积累是基础,能力培养是目的,所以,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换句话说,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我们创新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重要支点。
3、教学程式,服务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研究,标志着“创新教育”要落实到课堂这条主渠道中。课堂教学,要形成课堂文化,创新教育课堂教学,也应该有创新教育的课堂文化。能够称为“课堂文化”的东西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式三结合的有机的统一体。
遵照新的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综合化”的原则,创新教育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目标--序列性——一课一得
•能力目标--针对性——扶强助弱
•德育目标--现实性——意识习惯
遵循新的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途径,创新教育的生活途径是:
•历史与现实--相似联系
•文学与科学--相关联系
•他人与自己--对比联系
•原理与现象--因果联系
•个人与集体--类比联系
按照新的课程改革“教学过程活动化”的要求,创新教育活动教学的要求是:
•教学场地--比较宽松和舒畅
•教学设施--比较简便和经济
•教学程序--比较灵活和民主
•教学方式--比较自由和开放
•教学检测--比较新颖和平易
•添加素材--比较形象和独特
创新教育,普及、深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可以让教师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知识、智力、能力资助,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保证,并在校园里(主要是课堂上)营造出浓厚的创新教育文化氛围和研究性学习的文化氛围(学生要研究什么,提供环境和条件),从而,让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的小天地。
所以说,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我们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程式选择的支点。
三、途径
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研究,国内近十年来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十五”期间以中央教科所原所长阎立钦同志为组长的《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总结并推广了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经验和成果,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的《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发展了以往的创造心理学理论。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这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中,有计划、有步骤,并且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细致、具体地去研究和探索。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的支撑点。而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在“绩效性”或“性价比”方面总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个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若即若离;教育研究成果总结见物不见人(看研究效果多局限于用获奖的数量和级别来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短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课程的开发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拓宽和延伸);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研究两张皮„„
真正的教育教学研究,还是要在提高教育教学的“性价比”(学科工具性和学科人文价值合理的融合比率)上做文章。所以,作为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创新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课堂教学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研究上下功夫。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基础教育研究领域”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研究,重视基础教育多样化目标的研究,深化新课程改革研究,注重开展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应包括课堂、课本、课程这么三大块,或课堂研究、课本研究、课程研究这三条途径。
有文章指出:“创新素质教育尤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这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上,如何具体实施,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去研究。
我们可以对“课堂教学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中的几个主题词作如下诠释:“课堂教
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创新素质”是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较高要求,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是人文关怀、主动成长,反映了新课改“学生主体”理念。
目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割裂开来,甚或对立起来的现象严重存在。“课堂教学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能统一三维目标,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找到有效途径并建立几条规则——课程设置规划创新素质培养,课本编写涵盖创新素质培养,课堂教学落实创新素质培养。用它,既可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还可用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因为没有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课程设置的教育将会是偏颇的,没有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教材开发的教育将会是零乱的,没有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教育将会是虚空的。所以,我们要力图通过课程、课本、课堂这三条途径,来实现创新教育的三维目标:
1、传授创新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A、思维知识和求异思维能力。B、科学知识和创造发明能力。C、人文知识和改造革新能力。D、心理知识和战胜自我能力。E、社会知识和环境优化能力。
2、体验创新过程与掌握创新方法。A、思维方法和发明技巧。B、科学方法和工艺流程。C、统筹方法和手工制作。D、实验方法和科学体验。E、统计方法和社会调查。
3、建立创新情感与培养创新态度。A、创新欲望与意志磨练。B、创新意识与行动计划。C、创新习惯与学习(工作)方式。D、创新精神与处世为人。E、创新人格与价值绩效。
总之,创新教育,要从“创新素质培养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培养校本课本(教材)开发”“创新素质培养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即课堂、课本、课程)等三个方面来创新:
1、体现“思维教育为主线、学习教育为主业、创新教育为主导”新的基础教育思路。课堂培养创新素质,首先要让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学习方法上有所创新,从而掌握创新知识,强化创新情感,提高创新素养。
2、开辟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新途径。再现或发现某种知识学习和创新的全过程,就是学生交流或学习某种创新知识的全过程,只有在教学过程的诸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才能真正掌握创新知识,强化创新情感,提高创新素养。
3、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兴趣为契机,以建立学生的健康的强烈的创新情感为中心。走出课堂,了解生产和生活,激发求知、求新欲望,结合课堂,联系学习和生活,激发交流欲望培养交往能力,广泛接触社会,关注社会新问题,关注人生的新情感,扩大课堂教学的时空领域和知识领域,为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开辟新的天地。
主要参考文献:
梁为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10月)
张桂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丛》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12月)
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二篇:浅谈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
浅谈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还是全社会的事,涉及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方方面面。创新教育就学校而言,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办学体制、办学目标、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学校文化、教法学法、教育教学评价等环节和方面。不少学校和教师对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我校对创新教育也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现结合我校的经验就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谈粗浅看法。
一、创办特色学校,营造创新环境。
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学校。各学校历史传统、师资水平、学生基础、教学条件、学校管理、办学目标等等各有特点,各学校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由于各种原因,从整体上看,现今大部分学校和师生是没有个性的,千校一面,万人一孔。一样的教材,一样的练习,一样的考试,一样的教法,一样的学法,千军万马奔向同一个目标。它排斥了学校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发挥和个性张扬,忽视了学校之间的客观差异和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知识水平、价值观、能力、心理品质等的客观差异,所体现的仅仅是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整齐化。因此,也就没有了学校的创新和师生的创新。
我校过去办学盲目的模仿我县其他两所高中学校的办学模式,没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结果我校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与他们竞争,导致我校招生困难,办学规模小,教学质量徘徊不前。后来,认真分析我校的各种因素,找出我校的优势,摸索出了以艺体为强项,偏重文科的办学方向。由于我校办学有特色,学校的竞争力增强,生源充足,办学规模从过去的12个教学班500左右学生,到现在72个班5000多学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由于我校办学有特色,为各类学生迸发创新力提供了舞台。每期学生获全国、市、县各种奖1000多人次。我校发展的事实证明,个性化的学校是最有生命力,也是最有竞争力的学校,没有个性的学校将在教育和学校之间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没有生存之余地。有了学校的个性化,才会有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适应差异,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增强优势,才能产生有独特风格的教师,才能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并且能够引导社会发展的、创新的、和谐的,并且具有个性的人。
二、发挥课堂作用,创新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脱离社会生活、偏重知识灌输,严重阻挠了师生双方心智的发展以及良好的情操、意志、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极端的升学压力下发生位移,教学方式呆板,目标缺失、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要割除传统教学的弊端,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能力、个性乃至全体教学的培养目标,应高扬起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寻求以创造而不是以记忆来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价值取向。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心理品质形成和创新潜能开发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抓住实施新课程的契机,根据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新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了自学辅导式、问题探究式、研究性学习式、情境陶冶式互动交往式等等创新教学模式。在创新教学模式中,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培养能力的过程;在创新教学模式中,创设生动、活泼与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现以自学辅导式来说明。这样的模式:(1).指导思想:学生自主,是主角;教师引导,是配角。
(2).对教师的要求:精讲少讲,只讲思路、方法、难点、易混点,每节课教师所讲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
(3).教学程序:①设情景或设问题;②学生根据自学案或问题大纲自学;③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出普遍性疑问,然后对这些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解疑,④教师答疑总结;⑤学生训练。
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教法,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们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塑造。有了这个“本”和“主”,学生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才能找到自我,自我做主,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有了这个“本”和“主”,他们才能动起来,而动起来才能有力量,才能以苦为乐,以累为乐,以难为乐;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那沉睡的力量就能被唤醒,潜伏的智能就会被发掘,压抑的创造才就会被张扬。在这种创新教学模式中还应强调以下两点: 1.还学生以自由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五个方面,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其双手才能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胆地去干;才能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拓展感性的视野,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掘内在的创造力;才能有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提高实践的能力。可见,自由是创新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还学生以自由。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充分思维的必要条件, 是学生创新的前提。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设情景, 设计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有思维空间的问题上;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操作,自己探讨推导,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 全身心地参与问题解决的情景中,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其次,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教师要避免提出问题后学生无思维时间马上回答的现象;克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安全受教师控制、学生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过程的学习时间被忽视的倾向;改变学生缺乏自我选择学习的机会、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的状态。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 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主动参与便是学生创造性成长的开始。主动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要注意以下两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自觉地心情愉快地去主动参与,并不觉得所从事的活动是一种负担,甚至会为攻克某一难关而废寝忘食。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参与某种活动的动力机制。教学中, 我们刻意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欲望,从而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让学生体验成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3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学生的这些倾向或心理素质, 最初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性质, 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意识。
三、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在内容上的补充、方法上的改善、形式上的扩展,也是创新教育积极追求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际、检验于实际;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动脑能力和独立操作的动手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中经历挫折,体验创新的艰辛和发明的困难,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创新人格和突出的创造才干。创新教育的许多成果都是在课外活动中取得的,这说明课外活动对创新教育大有助益。我校特别注意了以下两方面:
1.课内外相结合。课堂上,单纯的知识的传授并不能自动生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及其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投入,才能发现问题,产生创新意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探索、研究,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培养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外重视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就能把学生的自主创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和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是实施创新教育重要一个环节。2.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搭建平台。学生的创新活动要有一个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为此,学校要为学生的各种活动创造条件。我校组建了西歆文学社等文艺社团组织,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还每周举办全校性的专题讲座,这些都给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机会。另外,还开设了如实验课、综合劳动技术课、专题研讨及课外发明创造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都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欲望与发挥其创新能力。
第三篇:教师成长的支点和途径
教师成长的支点和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虽然教师成长没有所谓固定的“攻略”,但很多在摸索中成长的教师依然试图勾勒从懵懂成长为卓越所必经的过程。实际上,教师成长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甚至颇有些争议的话题。但值得肯定的是,教师成长的归宿点永远是“德艺双馨”而并非出名得利。教师的专业发展主阵地是课堂,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事要做,但首先要做好的还是如何把课上好。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应该为了好课堂而不断塑造自己,教师的蜕变之路,必定是经历了教学地模仿、独立再到创新的过程。而要真正实现教师自我生命的成长,还需靠近“高人”,寻找成长的“支点和途径”。本期,我们提出有关教师成长的话题,意在抛砖引玉,为教师的反思成长之路指明一个方向,开启一个入口。
一、教师成长的“支点” 虽然“经验 + 反思 = 成长”,可是,经验人人都可以有,而如何对已有经验进行分析与反思,才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阵地是课堂,“上好课”是教师成长的支点。怎样才能在上课上找到自己成长的支点呢?
1、听课:成长的“起跑点” 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留心天下皆学问”,这些道理大家都清楚。那么,听课要怎样听呢?首先,教师自己要预习,了解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其次,教师本人设想一下,假如我教这节课,又会怎样去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反之,教师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听课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后要对比反思。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些亮点和风格,都有各人弱点和不足,如果用心地去领会,择善而从,改进自己的教学,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上课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方法就会更加灵活,课堂教学力就能得到逐渐提升。
2、模课:成长的“充气点”
所谓“模课”就是向优秀教师学习,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技巧等。新教师用心去模仿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例,认真地观看和研读,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模仿中吸收他人精华,不断地锤炼自己,分析各种教学技能的类型、特点、效果;选择不同课型,如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进行教案设计,然后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在教师的教学技能、语言艺术、细节处理、教学机智等,最后,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求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教师教学,如果一味地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则必然妨碍自身发展。所以,教师通过模仿优秀教案的“精妙之处”;模仿优质课对教学各环节的合理把握;模仿优秀教师对教材的合理处理、熟练驾驭„不乏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当然,模仿不等于“全盘照收”,而应该是吸收和再创造;模仿更不是“拿着别人的教案去上自己的课”,而是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
3、备课:成长的“入门点”
备课、是教学的预案或说是预设。说到备课,许多教师都简单地理解成写教案,其实,备课应该是一种教学设计,是课前的预设。常规的备课就是备教材、备教法、备过程(细节)、备学生(如何学)、备教师(怎样教)。的确,每一节课教师要关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又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使拟定的教学目标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对关键点、重点、疑难点务必备透备精。把学科知识的主体、重难点突破的关键、问题创设与思维培养、知识形成过程与方法作为备课的重点。备课是教师的教学常规,也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入门点”,深入钻研备课的艺术和技能,是教学入门难以逾越的一个步骤。
4、磨课:成长的“支撑点”
磨,就是磨尽同课之精华,养出自我之新意。磨课是一个深度的研课,要在吸取人家的亮点基础上,演绎出自己的特色和见解,别出心裁。磨就是要去除繁杂的形式,提炼出学课的精髓。磨课时一般要通过参考,比较,思索,寻求课的优质有效。磨课的一般思路是:接纳、比较、质疑、完善、超越。磨课的内容一般是:磨目标、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磨教材、课堂需要怎样的教材?磨环节、哪些是课堂必备的环节?磨学生、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磨细节、该提什么问题,如何反馈?教师通过“磨课”不断地切磋、研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以致循环往复、不断飞跃。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悟课:成长的“着力点”
悟课,是教师对上课境界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教师个人备课而言,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和善于反思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善于“悟课”的过程;就教师群体备课而言,思想火花的碰撞,集思广益的达成,其实也是善于“悟课”的结果。可见,悟课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理性观察、思考。在思考中升华,悟出课的本质与精华,悟出课的重点与难点,悟出教会学生的法门。教师如果对要上的课能入心、入脑,那么,上出一堂精彩的课,一支粉笔就够了。所以,教师备完课之后,一定要静下心来理性的反思一下,以便提升自己的课堂感悟力。“悟课”运用之妙,当存乎于心耳!“悟”的过程是将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技巧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理论的内化过程。没有“悟”的过程,就没有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6、品课:成长的“发展点” 品可以理解为品尝,也可以理解为品味。品课,可以是品自己的课,也可以品名师的课。品味课堂,品味过程,品味亮点,品味自己,品味学生,反思不足,改进方法。名师的课风格各异,充满魅力。他们有的恢谐幽默、妙趣横生、智慧无限;有的以情激情、以智启智,以思启思、情智交融。他们总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点燃学生探究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智慧的闸门,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使每个孩子带着好奇、充满信心、愉悦地跃入充满智慧魅力的学习乐园,他们的课会让你回味无穷,受益匪浅。教师对自己的课更要品一品,品出其中的得与失,品出其中的优劣,品出差距,品出自我,品出个性与风格。只有细细地去品味,才能获得其中的奥妙,只有细细的品味,才能更好地去发展自己。
二、教师成长的“途径”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众说纷纭,仁智互见:美国学者费朗斯·傅乐提出“教师关注阶段论”: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教育学和心理学也争先恐后提出从新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经历了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五段。那么,教师成长到底有哪些必经之路?又如何尽快地通往“这座桥”呢?
1、研揣先进的教育思想:指航路
只有用思想行走的教师,才会越走越高、越走越远、越走越成功。因此,教师要研揣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个性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等,熟悉现代教育理论,“居高临下”,从而实现教学质的飞跃。而要达此目的,教师“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取决于此。”这一段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如何培训教师素养一文中所说的。他深刻地阐明了高深的教育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指航之路。
2、揣微学生的学习策略:寻思路
真正的教学能手,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所以,教师应积极揣微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性格、情绪、意志自制性、学生的记忆方式、思维方法和想象形式等,重视指导学习策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授之以渔”。只顾千篇一律、按部就班地传授内容,就会导致教学的尽管省时但却低效,您的教学水平学生也就不“认帐”。
3、揣摹名师的优质课:避弯路
多听指导教师的示范课、多听老教师的研究课、多听集体备课的主题课、多听即将参赛教师的评优课、多听获奖教师的汇报课、多观看名师的录像课,细心揣摩他们点拨、评价、激励等语言艺术的精妙之处,提炼教学的技巧和要领,模仿中慢慢地领悟到名师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渐渐地,模仿的多了,思考也就多了,成长更快多了。所以,“从听课起步”、“听名师讲课”、模仿名师、博采众家之长是教师成长起来的必经之路。杨树滨教师为了成为一名名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观摩一堂课,用了半年的时间对全国的名课观看了一遍,后来他成了“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这成功的范例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4、揣想自己争上的公开课:炼出路
任务产生压力,压力产生动力,动力提升能力。在现实和周围,很多名师都是通过公开课成长起来的。任何一位名师都经历过无数次磨课的痛与苦。根治自身教学顽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专家面前真实地暴露你存在的问题,请他们毫不留情地给你做“外科手术”,让你在“痛苦”中脱胎换骨,公开课上得越多,成长得就越快。因而,多上课,上好课,上骨干课,上攻坚课,上挑战性的课,将自己的课堂当作实验基地,积极揣想性进行归纳和提升,从而为自已的教学找到通路、近路、后路和出路。
5、揣量特色的教学风格:成套路 特级教师窦桂梅鲜明地指出:“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我对自己说,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故多揣量范例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杜威“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活动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赫尔巴特“五段教学”、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等,多揣量自已特长,多揣量本校的实际,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不拘泥于照本宣科,不断创新开拓,构建自己的教学新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6、循揣课后的教学反思:找梯路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波斯纳教授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中国朱永新教授也指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成长。是啊!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自己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等作为随笔记录并积累起来,反思每一节课教学的成功点、失误点、疑惑点、感悟点、情感激发点等,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通过定期与教育专家、名师进行网上交流,总结推介自己的教学成果,这不但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成长不仅意味着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职业信仰的不断增强。这同时也是一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过程,是一个领悟天命,寻找自我,直至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锲而不舍地探索过程,需要正确的途径;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负重前行地修炼过程,需要正确的支点。除了相信种子,还得相信岁月!每天学习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历练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每天反思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只要耐得寂寞,把自己深深地沉潜到淤泥中,不断汲取营养,不断积淀岁月,就能在教室里“开出一朵花”。唯有如此,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改变、完善大脑中的认知结构,才能在自己未来的岁月中绽放为一朵美丽的“蓝莲花”!
第四篇:当前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创新途径
当前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创新途径
当前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创新途径
【摘要】大学生榜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心理健康的维护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高校榜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本文从大学生榜样教育新途径入手,提出了结合网络多媒体宣传教育,大学生自我选择榜样,运用新媒体传播榜样先进事迹,重视本校榜样的教育功能等措施,积极探讨了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榜样教育 大学生 教育途径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产生的问题跟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各种网络媒体对社会负面事件曝光度很高,有失社会公德的事件,包括演艺界,官场,各行业出现的不良新闻事件也频繁见诸报刊杂志。这些不良思想对开放的大学校园环境必然造成强烈冲击,进而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也造成不良影响[1-4]。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大学生通过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可以及时获知各种负面事件的报道。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需用正面高尚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榜样教育就是要给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积极高尚的行为楷模。榜样示范教育实为一种人类行为的强化因素,一旦个体将某榜样视为自己的行为楷模,则其会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努力与榜样保持一致,从而极大地促进个人在学业、事业上的进步与成功[5]。
但目前针对大学生的榜样教育实践较少。榜样教育仍旧依靠传统手段,大学生对榜样教育的接纳度不足,效果也不佳。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独立的榜样教育环节,榜样教育往往附属在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具体实施榜样教育时,由于缺乏易被大学生喜爱的宣传方法和途径,导致榜样教育的实效不强,教师开展榜样教育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6-7]。
一、当前大学生榜样示范教育存在的问题
按照“德、智、体、美、劳”的标准来选树一定数量的榜样教育引导大学生并不难,难在如何有效实施榜样教育,选取的榜样又是否被大学生广泛接受,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当前榜样教育在教育形式、方法、思路、内容以及创新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教育的效果也欠佳[8-12]。
(一)榜样教育途径单调
传统榜样教育主要依靠老师的教说,阅报栏的图文展,校园刊物的人物报道等。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单方面传递,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未征求大学生同意”的“强制教育”,即便榜样教育的内容较为有趣,这种教育方式却容易引起部分大学生的反感和消极对待。教师的说教,也许大学生不得不听,但展板、内刊的信息可能不为多数大学生所关注。当代大学生更多通过网络阅览获取信息,展板、橱窗等传统宣传平台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对榜样的宣传报道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要让学生认可并学习榜样,必须先让学生阅读、了解榜样的优秀事迹。但有些高校对榜样的宣传报道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报刊杂志宣传,配上简介和图文,所占版面不大,无法充分透过榜样的事迹展示其崇高品德;长篇详细报道榜样事迹,又担心学生没有耐心逐一阅读,甚至产生反感。此问题还体现在媒体报道上,榜样人物如未经权威媒体报道则似乎影响力不足,不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高度关注;但如经权威媒体报道,就会让大学生觉得榜样离自己很遥远,无法发挥很好的激励示范效果。因此,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途径宣传榜样精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对榜样的宣传报道出现美化和神化倾向
社会中还健在的榜样人物往往是通过各种评优选先活动产生,这些评选活动往往具有物资奖励性质,媒体在报道榜样事迹,以及榜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往往注重宣传自身光辉、成功的方面。而媒体也喜欢“报喜不报忧”,可能会存在美化、神化榜样人物的情况,其结果会让大学生觉得这些榜样太过完美,以至于形象失真。一些榜样的选树忽略了大学生对榜样的接纳态度,选出的榜样不为大学生广泛接受,榜样教育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四)选树榜样易脱离大学生具体实际
一些高校偏向于将古今中外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等作为示范教育引导学生,但由于这些人物生活的时代离当代很遥远,历史上的榜样已经无法站出来解答今天大学生面临的新问题新困惑,大学生对这些名人会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应该注重从当前社会中涌现的优秀人物中选树榜样,选树榜样应该注重从学生具体实际出发,用大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其健康成长。
(五)向榜样“学习什么”的问题未厘清
很多人在介绍榜样时,习惯于重点介绍人物所取得的业绩,获得过什么奖项,产生了什么社会效益等,这样的介绍虽然能让学生临时产生崇拜敬佩之情,但是很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影响。因此,相对于榜样所取得的客观成绩,更应该注重从榜样的精神力量,思想品德方面去感染、熏陶学生。比如科学家的成长经历、成长遭遇的困境、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等精神财富,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大学生榜样教育创新路径选择
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途径,必须紧密结合大学生身心特征,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榜样力量,积极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宣传榜样人物,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参与到榜样的甄选工作中,发挥大学生在榜样评价筛选工作中的主人翁作用。
(一)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优秀榜样事迹
当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习惯于用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上网搜索,而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更为学生阅览信息提供了便利。校园网、QQ聊天、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因此,我们可通过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主动宣传榜样事迹,用大学生习惯和乐意的传播方式来树立榜样,效果往往要优于以报刊杂志为主的传统媒体宣传方式。
(二)注重发挥大学生评价筛选榜样的重要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用来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因此选树榜样典型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多倾听大学生的心声,从他们的视角出发选树榜样。
一是要针对大学生的榜样观、需求等展开摸底调查。掌握大学生对榜样教育相关的态度,并搜集他们的意见建议等。要重视调查结果反馈的问题,合理处理和采纳大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学生参与榜样选树过程,积极发挥大学生在选树榜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让大学生充分参与榜样的评选环节中。即让学生自己选出自己需要的榜样,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体现大学生在榜样教育中的积极价值。
由大学生自己选树榜样,这样评选出的榜样往往更容易被大学生广泛认可、接纳。但是受学生学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选树的榜样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因为学生不成熟的榜样观而缺乏合理性。例如有学者研究得出:道德榜样在大学生榜样教育中的作用呈弱化趋势[13-14],因此教师要在大学生选树榜样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适当增加道德榜样示范。
(三)通过音像等形式宣传榜样事迹
同时代的榜样,或者跨时代的榜样皆可以音频、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大学生的电子产品上,结合新媒体发展需要,可将榜样音像化,以取代传统的文字、图片等形式。可通过高校电视台、微视频等渠道播放纪录片、电影、访谈录等音像视频,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人物事迹。对于能够亲临高校巡回演讲、作讲座的优秀典型,则可以邀请榜样人物到校讲座,近距离地与学生展开互动对话,榜样现身说法,更能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让榜样深入人心,获得大学生更多的认可和学习。
(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与榜样展开交流互动
作为公众人物,很多榜样有责任和义务适当解答公众的疑惑、难点等,进一步促进榜样与大学生展开交流互动,可以更好的提升榜样的教育价值,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微博、微信盛行的当下,榜样人物也乐见自己有一支庞大的“粉丝”群,公开榜样的微博、微信,方便与大学生交流互动,进而可以通过留言、跟帖等便捷的方式与学生探讨问题,解决思想困惑。榜样人物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粉丝”QQ群,在线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交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充分发挥榜样的教导作用。
(五)注重选树本校先进典型
身边的榜样既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同时又更能发挥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因为他们更亲民、更真实,更容易被周围大学生接触、了解和学习。其原理基于同伴教育,即用年龄相仿、环境相同的同学来引导、鼓励其他大学生。同伴教育的优势在于容易让同龄人产生共鸣,因此榜样的学习方法、奋斗经历、价值追求等也更容易被其他大学生接受、认可[15]。选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本校先进典型,不需要榜样有什么卓越的功绩,但凡在“德、智、体、美、劳”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皆可成为同龄大学生的榜样。要注重从学生会、学生社团等与学生接触较多的领域选树先进典型。
(六)注重客观发挥榜样的启发价值
过于完美的榜样往往让人觉得不切实际、高不可攀。人无完人,榜样也存在一些不足,切忌将榜样塑造为完美的圣人。一方面要弘扬榜样的优秀事迹和高尚品德,同时也应该客观地呈现榜样的全貌,展示榜样的一些缺点、失败经历等,往往可以产生共鸣,更能鼓励处于人生低谷的学习者振奋精神,更加鲜活地发挥榜样力量,多角度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可见,榜样越接近现实生活,越容易被公众接纳,这就需要客观展示榜样真实面貌。
(七)在校园内开展相关研讨活动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榜样,对各类榜样持什么看法?往往是各抒己见。而通过围绕相关榜样主题开展研讨活动,围绕具体人物的问题探究,可客观的展示大学生的榜样观、价值观,使大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统一思想,树立正确的榜样观。一是开展辩论赛。通过校园电视台、网站播放辩论视频,通过辩论形式形成观众的客观认识。二是开展征文比赛活动,让大家通过文字形式书写自己心目中的榜样形象,了解对榜样的看法态度,交流心得体会。
(八)注重发挥高校榜样的精神激励价值
社会上各类人物评选活动众多,但其共同点是侧重人物的表彰奖励。有些榜样侯选人受名利诱惑,不惜夸大自己的事迹与成果,进而出现拉票、买票、贿赂评委等不良竞争行为。高校榜样的选树应更加注重精神激励作用,宣传榜样优秀事迹本身就是对榜样的精神鼓励。
(九)注重提炼榜样成功的经验教训
选树榜样,主要是学习榜样的经验教训等,以帮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心怀正能量,绝不是像背课文一样死记硬背榜样的名字和故事。因此,相关部门在编写榜样教材时,应重点剖析、提炼出榜样成功的路径、经验、方法等,既有实际价值,又能提升教材的可读性,更容易被学习者重视和关注。
(十)注重开展反面警示教育
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单纯宣扬优秀典型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中常常出现一些失德事件,这些负面形象也可成为教育引导学生的资源。例如一些影视明星,在专业上获得成功后,毫不注意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吸毒、赌博、嫖娼等行为普遍存在,还有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形象,这些负面事件和人物往往也是良好的警示教育教材。当今社会乱象丛生,引导大学生科学看待负面人物同样具有很好的警示教育意义。只有通过正反人物的比较学习,才能将正确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辨识能力。
第五篇:《寻找教育新支点》学习心得[定稿]
《寻找教育新支点》学习心得
今天上午,听了曲青亚老师的讲座:关于寻找教育的新支点并兼谈课堂教学的艺术!学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的工作方针和教学过程与重点;如何上好一堂理想成功的课程等等。
听完曲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述后,让我开始认识到作为刚步入教师行业的新老师,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班级管理经验的欠缺,教育科研能力的不足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用时间去弥补,去学习。
曲老师说:“学生兴趣的激发比分数更重要;习惯的养成比分数更重要;方法的习得比分数更重要;能力的形成比分数更重要;个性的张扬比分数更重要。” 细细回味一下这句话,这里强调的是更重要,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分数是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项指标;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坐标;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所以说,分数重要但是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就拿兴趣和个性来说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做任何事情,如果只是一味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那么时间一久就会产生厌倦,然而,如果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做,那么不管时间多长都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会像红酒越放越香一样变得越来越感兴趣,这点很重要,特别是对我们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心理学上我们都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就算集中了时间也不会长久,最多坚持十五至二十分钟,但是他们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了,那么这个时间的持久性就很难估计了,所以说兴趣的激发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再说说个性,我们教师培养的不是统一规格的“零部件”,我们培养的是有感情有思想有个性的祖国花朵,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变成“乖乖儿”,我们要使他们在共性中体现出个性,很多事实证明,个性张扬怪异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蠢材,他们也可能是天才,在鸡窝里孵蛋的爱迪生、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的爱因斯坦等等,他们只是在看待问题的视角上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所以碰到这类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耐心一定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总的来说,我们在评价和看待一个孩子的时候不能陷入“唯分数论”当中,我们要全面客观的看待,“术业有专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