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已发表,《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第二期)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江学良
(湖南城市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变为“大众教育”阶段,然而,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却越来越弱。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高校管理体制、传统文化、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理论、规律与方法、学生从众心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的趋势特征日趋明显,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也越发显著,东西方文化在广阔的范围和平台上进行交流、碰撞、融合,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转为“大众教育模式”。这一系列的变化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比较低,表现为: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虽然比较扎实,但观察分析能力差,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创新意识薄弱,更加谈不上创造性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与高校的管理体制、社会文化环境、学生心理因素以及教学环境、教育方法、专业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弄清楚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
一、高校管理体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体制和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依然主导和支配着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并且当前的高校管理行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各级管理部门领导也都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甚至以高校行政级别的高低来衡量办学质量的高低,倡导多年的“教授治校”与“专家治校”的理念更多的停留在口头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并没有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得到落实,高校的教学仍然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素质教育仍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继基础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断层”之后的又一个“断层”。另外,高校管理体制中存在政府包揽办学,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弊端,使高校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创新精神的发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建立与完善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的教育体制。高校管理制度应该“一切以学生为核心”进行建设,“以学生为核心”绝不是让学生千篇一律,严格规范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扼杀他们的个性,而是在适度规范的基础上,更多的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自我发展。高校应该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制度创新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该只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尽量减少行政干预,提倡“教授与专家治校”,扩大高校自主权。高校只有在拥有了更多地自主权的条件下,才能合理的制定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体
制,才能更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一)、重群体,轻个性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重视群体诉求,轻视个性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偏颇。在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教育上,教师经常教导学生如何摆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训诫学生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往往被培养成为一个个听话、顺从、守成、安于现状的人,他们不敢冒险,不敢有个性的全面释放,没有主体意识,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害怕自己的想法与主流思想相悖。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与选择上,教师们也缺少个性与特色。目前,大学的教材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重点本科、一般本科与高职高专。三个层次的教材的主要不同主要表现为知识点的多寡与详尽程度的差异,但却都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主体意识。
二是对于师生情感因素的忽视。高校对于学生情感因素的忽视已成为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不信任学生,认为学生必须严格管理,如果没有经常不断的督促与检查,学生便不能令人满意地学习。这些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学生的学习基础变差了,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更弱了使教师的这种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不信任教师的动机、诚意和能力,再加上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与社会上一些腐朽观念的影响更加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上共鸣,学生只关注学习结果,只关心考试是否能够顺利通过与是否能够拿到毕业证,缺乏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好奇心,或对未解决问题不安的情感体验;部分教师也只关心上好课,在课堂之外缺少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三是对于个性意识倾向性因素的忽视。个性意识倾向性因素的成分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有理想、动机和兴趣等。在当前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大学校园缺乏理想教育或理想教育过于空洞与功利,没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和一种学习中得到的快乐与满足。当前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追求的动机与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创新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创新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
[1]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与个体价值的智力品质。有关研究表明,创
造性与人的智力因素有关,但智力与创造性之间不存在正比关系,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先决条件,在智力因素相同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而创新人格的主要特征是独立性与主体性。我国重群体,轻个性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开放性思维模式的建立与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聚合思维的培养,而且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个性发展,营造活跃、宽容、健康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独立、自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校园文化求同性的影响
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儒学大师荀子提出了“群居和一”的思想,这一思想认为个人是从属于家庭、国家、民族、社会的,这些群体单位是个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个人应在社会群体价值为主的基础上建立群己和谐的社会关系。这种重群体的观念虽然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但是对于个性的束缚十分明显,严重阻碍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这种观念中,他人成为个体自我确立、自我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观念的长期熏陶下,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设计时,“知足常乐”、“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畏首畏脚,害怕失败”成为他们不自觉的选择,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观念与行为的守成性。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宽容失败与错误,营造个性张扬、独立、创新、批判的校园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传统儒家文化这种群己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
(三)、教学过程求同性的影响
教学过程的求同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师权威与教材的尊崇上。在大学,学生接受的是一种被教师“解读”了的课程知识,大学教师的职能在一定意义上成全了教师的权威性,这种权威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行为、价值观的影响与定向作用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与定向作用上。目前,高校主要采用讲授方式授课,将教材也置于一种权威的地位,使得学生在无形中强化了教师与教材是绝对正确的这样一种意识,学生不敢怀疑教师和教材出现的错误,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勇气与动力。为此,高校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以充分展现自身才能的均等机会和平等权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改变只注重学习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只重知识讲授,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新性与自我体验的现状。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去探索、追求、发现未知的知识,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
三、创新理论、规律、方法研究不足的影响
创新型人才从本质特征看应该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它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层面的,即创新精神;二是操作层面的,即创新能力。要造就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要培植形成创新能力的思想基础。创新能力必须以人的创新精神为支撑,所以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创新精神。目前,高校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讨论,过分的强调了创新能力这个技术与操作的支持系统,而没有对其所需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价值支持系统给以足够的重视,人们最多只是把创新精神视为对创新能力的一种必要的道义约束,而非创新能力提高的内在需要,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更多地表现为对创新型人才的显性特性的关注上,人为地割断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土壤”,没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根本无从谈起。然而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内涵与本质特征,各类研究资料中很少提及,目前对于创新精神存在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创新精神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一个人的创新素质的一切因素,即指人的全面的创新素质。另一种看法认为,创新精神主要指人的创新勇气、胆识等,是一个人在创新上表现出来的志气、意志力量。我们认为创新精神是指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团结奋斗的合作意识,都是创新精神的内涵,而且创新精神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特点,在结构构成上应该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感与意志、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德、创新美感与创新技法等许多
[2]方面。在当前高等教育实践当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创新精神的研究,没有把握住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割裂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单纯强调培养创新能力,以致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极易导致实利主义风气和利己主义冲动,滋生违背社会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创新”和把个人获利作为唯一目标的“创新”,这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危害。教育工作者应该戒除浮躁,静下心来认真把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掌握创新精神的特点与组成,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有了创新精神的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创新能力这株大
树。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把“创新”引入经济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主要包括五种情况:一是生产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市场创新;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即材料创新;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组织管理创新。在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之后,这一理论在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中不断地得到研究与传播。如今,创新事实上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江泽民认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一些学者据此把创新概括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性或研究性创新,第二层次是应用性创新,即把第一层次的探求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及生活,它包括产品及技术创新、社会生活领域的创新、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创新等内容。另外,创新并不是一个人自然而然的行为,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创新有着自己的作用机制,而且创新还受到环境的约束。创新的主体必须具备精深、广博、创新的知识,具备优秀的创新才能,具备优秀的个性品质,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适于创造的个性特征等。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创新。此外,创新环境对于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按照创新环境作用的效果和好坏,它可以区分为优良的创新环境的和不良创新环境,优良的创新环境对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不良的创新环境会阻碍创新。再者,创新活动也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方法[6-7][5][4][3],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这些规律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学者对创新理论、规律与方法等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大学教师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并不了解创新理论及有关研究成果,所以根本无法准确把握创新理论以及相关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根据自己对创新的理解来设置相关培养环节,没有依据创新理论与创新规律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导致培养措施与培养目标错位。另外,由于教师对创新理论缺乏了解,自己缺少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依然依据自己在学校受教育时的同样方法教育学生,没有根据创新理论与规律的要求有意识的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手段的调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得教出来的学生很听话、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是独立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首先塑造出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要造就创新型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创新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只有掌握了有关创新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的设置相应培养环节,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2]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教育科学,2006,22(2):7-9.[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07.[5]王茂林.关于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1):36-38.[6]王通讯.创新能力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上篇)[J].中国人才,2009,(10):64-66.[7]王通讯.创新能力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下篇)[J].中国人才,2009,(11):30-32.[8]殷明,朱昌平.从众心理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2009,26(7):128-130.
第二篇:影响制约创新能力的瓶颈因素分析
影响制约创新能力的瓶颈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科技人才的创新性不足,仍是我国人才队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为什么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不足?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应试教育导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强,有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但也反映了我国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误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属于应试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往往存在着“知识有余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2人才评价标准不完善。现有人才评价模式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虽然简便易行,但也存在着评审标准不统一、主观随意性大、不易操作、能力与业绩难以准确衡量等问题。同时,又过于强调学历、资历、论文、外语、计算机等因素,特别是学历导向严重。在人才评价特别是职称评审过程中,按资排辈、靠印象、凭人缘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职称名不符实,失去意义,成为待遇的象征,资格证书也不能有效说明持证人的实际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这种评价标准往往导致科研人员特别是高校中的科研人员为科研而做科研,对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关注不够,其结果就是高校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低。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想出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制:建立自主创新体系重点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各种研发机构;进一步深化国有科研院所改革,提高其科研活力和能力;加快部分军工科研院所向社会科研机构转变的步伐,或开展军民科研机构的合作,尽快将军事科研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基础理论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上的作用,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设立各类民办科研机构,发挥各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或社团研究机构(如研究会、学会等)的作用;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设立一些区域性创新组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促进其不断升级;大力发展科研中介服务机构等。其次,应该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主要要做好如下工作:从“科教兴国”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完善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将科技部及其他相关科技管理机构(如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的有关职能进行整合,减少内耗,提高效率;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建立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协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科技管理部门与各类创新主体的联系机制;转变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强化公共服务,为各类科研主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共性技术开发的资助机制,使国家财政有限的经费落到真正能开展创新研究的人和机构手中;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科研成果申报、审批和评审制度,为各类主体公平竞争提供保障等。
如果我国完成这些建设,我们就可以尽快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国民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三篇: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来临多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100万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1953年的我过高等院校仅148所,在校学生仅有21万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推进,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翻了几十倍,质量上也比最初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很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领头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跻身世界第二的位置,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就不断的扩招学生,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过的教育规模与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也从原来的精英化转向了大众化,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这个时候的大学生从来没有为就业的问题而烦恼过,而到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显然没有之前那么的抢手,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问题,原本为大学生分配工作的制度也逐渐取消,目前的就业现状已经不再是单项选择了,不在是大学生选择单位了,单位也有了选择大学生的权利,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的危机意识逐渐加强了。
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加,市场的需求量却增长缓慢,同时由于社会待业人员、考研人员也处于不断的扩大,导致我国就业率下降明显。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和部委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相同,一般能够在85%左右,但是地方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要低得多,一般在50%左右。
从社会单位用人需求来看,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本科生需求正常,但具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对专科毕业生的需求量严重不足。
从社会市场需求方面,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对外英语、市场营销、生物工程这些专业毕业生较为热门,但是由于此类院校过多,毕业生人数太多,市场需求跟不上生源增加的速度。整体来说,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据调查统计显示出的每年不同学校的就业人数已经比前几年下降很多,尤其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呈上升趋势,即便是211、985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了一段时间工作无果之后选择了考研,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个职位有几千人在竞争,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指出仅招三五个人,但是投递简历的人却又成百上千的大学生,而且招聘信息中明确规定必须是本科生,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其实职位所给出的岗位职责是一个专科生就能担任的,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多严峻。
3.大学生就业趋势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示,社会工作岗位在2014年比2013年增加36%左右,而大学生毕业人数方面,2014年毕业生比2013年同比增加了将近130%。毕业生人数增加速度十分迅速,这成为社会上“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因素。
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双向性,在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同时,企业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也觉得十分困难。实际上,大学毕业生虽然增加,但是企业依然觉得招聘困难,某一大型的事业大内在招聘过程中,每年会招收超过500名员工,但应届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仅为4%左右。另外,一家私人企业老板在接受访问中表示:大学生是企业的骨干,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是在每年的招聘过程中,基本上排除了应届毕业生。
基于现阶段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状,企业为了牟取小利,在招聘过程中给出虚假的招聘广告,开出诱人的待遇,但巧设名目、乱收应聘人员的费用,应届毕业生在试用期结束后就面临辞退的危险。另外,大学生获得招聘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但是有效的信息面却十分狭窄,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4.男女大学生就业基本现状
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女生比男生更加难以就业。很多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标出仅限男性,有的企业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仅限男性,但是,最后通过的确实男性,并不是因为男性不女性更优秀,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这对女大学毕业生而言难度又增加了很多。就调查显示,男性的就业率要高于女性,但是女性的学历层却比男性更占优势,学习成绩也普遍比男性好,人力资本几类程度也要高于男性,然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所获得面试机会却比男性少很多,最终结果就是女生的就业率远低于男性,无业的持续时间要比男生长很多,总体来看,性别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非常的大。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如果不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必然会为高校、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改变大学生就业现状是现阶段我过高等院校与国家的当务之急。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除了高等院校持续大规模扩招外,还包括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毕业生自身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以及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缺失、就业体制不完善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衡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市场对以下几类人才的需求。一是劳动技能型人才。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然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本不可能学会这些技术技能,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这些技术型工作。二是农业人才。据统计,我国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数量及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业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三是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在我国的西部、在农村、在基层、在工作条件艰苦的行业急需引进大量知识型人才,帮助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然而却乏见大学生的身影,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非常小。
(二)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调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虽然在软硬件设施建设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并不能缓解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压力。
1.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凸现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逐渐滞后以致错位。此外,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能力不足,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高校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原因。
2.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
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因此,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缺少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引导,职业生涯模糊,自立自信心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力较差,这些都对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职业生涯模糊,就业准备不足
其实,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应该对大学四年学习做出明确的目标计划,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中,上了大学的很多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没有“生涯”的概念,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
2.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很多大学生没目标、没准备,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忽视了对广博知识的积累和对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其次是对家长的依赖性强。我国部分大学生在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完全独立靠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大学生不足一半。
(四)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近几年,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户籍因素、生活需求等,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重。总体上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性政策可行性较差。另外,国家关于高校扩招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虽然国家从许多方面为大学生设立岗位,但与庞大的毕业生规模而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多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办法。
(一)政府部门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近年来,中央政府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总体情况上来说,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扶持的力度,或者说是方式还不够正确,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欠缺。社会应
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实习机会,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政策建设,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就业指导。社会中可以创建各式各样的就业培训机构,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好就业规划,帮助学生能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不会对自己的就业感到迷茫,帮助其找到就业大方向。
国家还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创业贷款、创业环境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到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基层进行锻炼,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理想为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开展人事和社会保险事务代理的全程服务。再次是使就业服务深入人心,在开展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要特别加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竞争就业的需要。最后是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在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与团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组织的联系,通过他们调动各方资源深度挖潜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的有序流动。
(二)高等教育机构深化教学教育改革
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各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及时地调整专业安排和制定招生计划,并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应用型人才。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使得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择业观,增强择业实力。
1.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一是与产业结构结合。要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拓宽专业适应性,依据企业反馈的信息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二是与发展形势结合。当前,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开设大学生创业选修课程,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政策和知识,如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谈创业经历,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创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与实践能力结合。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知识面,改革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大实训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四是与兴趣特长结合。加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允许确有特长的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五是与生涯规划相结合,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为必修课,通过“入学到毕业”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确定自身的职业方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用请进来的方式,高校可以邀请用人单位进驻校园进行现场招聘,或举办大型的招聘见面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企业,促进学 生与企业之间的纤细,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的岗位要求。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培训基地和订单式培养方式,定期请用人单位到校作讲座,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教育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专业课程、专业测评、专业辅导、网上指导等专业手段,开展团体辅导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灵活就业,多渠道就业,主动创业。简化环节、减低成本,方便快捷地为毕业生办理各种手续,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关系,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纠纷,培养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依法维权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三)社会通力营造大学生就业支持环境
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用人单位、社会与学校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1.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首先,用人单位积极接纳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其次,用人单位用人既要讲究单位的当前效益,又要讲究远期效益。在设置聘任条件时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毕业生的潜力发展。再次,用人单位应加强人才储备,解决企业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最后,用人单位应加大与高校的联动程度。相互利用各自的智力、资金和岗位技能优势,共同谋求人才又快又好的发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2.社会媒体要坚持健康的舆论导向
尽管社会媒体不可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可以还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本来面貌,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社会媒体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舆论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正面宣传,引导和帮助人们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就业观,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2、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入手,帮助大学生适时调整就业心态,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宣传与解读政府为推进就业而制定的相关措施和制度,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借鉴。
4、积极传播就业信息,为大学生求职与创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通过大型策划与活动组织,为大学生和就业单位搭建桥梁等。
3.家庭成员要发挥积极的鼓励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应该主动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家长自身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对孩子求职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引导和鼓励,以朋友的角色与孩子多沟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确看待上大学和找工作的关系,找第一份工作和终身职业的关系。同时,要配合学校,发挥自己在激励学生成才、确立价值取向、设计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点、开辟就业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大学生努力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当然,政府、学校和社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重要保障,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努力转变就业观念,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增强提升自身就业力的意识,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
1.确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
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大学生就应对自身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发掘自身潜力,不断调整发展目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好准备。
2.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额希望所在,是民族发展的后备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在高校学习过程中,与国家技术社会一道,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积累知识,提升专业性知识的同时,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对生活充满信息和希望。另外,在大学实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提高自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累更多的社会工作经验。同时,大学生需要给自己做好就业定位,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要目的。
3.提高自主创业的本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尽一切可能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自主创业则可以成为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一种主动性的现实选择方案。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结 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做了调查分析,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对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做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能够为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提供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然而也正是这一现象的出现,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困难,我们不能否认接受高等教育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谋求一份好的工作,还是提高个人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就业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也要考虑在内,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动力的,而不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带来阻力。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现阶段主要的因素做出了相应的总结,所提出的措施也仅仅是针对已经出现的因素,未发觉的因素依然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究,这也将是笔者未来工作与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毕云飞.大学生就业压力[D].河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论文,2008 [3]张彦,陈晓强.劳动与就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宇红,江光荣.大学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2009 [6]张国金,高洪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疏导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2009
第四篇:影响和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分析
影响和制约我国科技创新
能力的社会因素分析
摘要
分析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结果显示:科技体制的弊端、教育改革体制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全、新文化尚不完备是科技创新新绩效的核心要素。关键词:社会因素;科技创新;
内蒙古工业大学结业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还存在着明显差距,科技创新上的竞争力还不是很强。事实上,近些年来我国科技竞争力在世界上的排名还有下滑迹象。这一点,我们只要从瑞士洛桑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就可见一斑。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洛桑《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1998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为第十三位,1999年则下滑到第二十五位,而2000年又滑至第二十八位。而从由美国研究机构“信息科技暨创新基金会”于2009年2月25日公布的最新全球创新及竞争力评估报告的结果看,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该报告从创投基金投资情况、科学研究、研发经费及教育发展等方面,对全球四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及竞争力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在四十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在第三十三位,排名更加靠后。
科技竞争力实质上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科技产出的能力,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说我们近几十年的发展更多地是依靠技术转移和技术模仿的话,那么,在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已经到了必须依靠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能力的提升来增强后劲的时候了。
2006年1月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国家提出了要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的持续平稳发展指明了道路,同时,也对加快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认为,要构建创新型国家,必须首先准确地查找出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分析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原始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唯有如此,国家的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创新型国家的理想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实现。
总结
对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学术界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比如,有的学者从体制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科研体制存在的弊端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的学者从传统文化角度作了分析,认为“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科研道德规范的缺乏”叫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潜在因素:也有的学者从创新活动所处的环境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究,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孙健敏教授就将创新活动所处的各种环境概括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并提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综合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现行科研体制自勺弊端、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科研道德失范,是导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状况不是由单一元素决定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对科技创新产生合力和影响。本文对其他学者提出的分析持赞成态度,但认为这些因素有的是本,有的为末:有的为因,有的是果。因此,有些方面还不能相提并论。比如,现行科研体制的弊端、教育改革体、市场经济发育不全主要因素。而在科技之风盛行的今天,就不能简单地将传统思想的束缚算作是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至于科研道德失范还应该归为科研管理体制的弊端所致,不能看作是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1 科技体制仍存弊端, 创新道路十分不畅
投入固然不足, 但我国知识分子科技创新水平低下的原因还不是一个/ 钱0字就能说得清的。不健全的科技体制给知识分子的科技创新带来了诸多制约因素, 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原因, 我国科技界沿用了前苏联的科技体制, 形成了独立研究院所与高等院校两大基本队伍。行政部门隶属的科研机构规模庞大, 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存在着多头管理、不能协调等弊病,近20 年来尽管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科技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严重地妨碍着知识分子的科研和创新。
一是机构的重复建设, 科研人员的冗多, 研究方向、任务的雷同, 各自为政, 缺乏横向联合与协作, 造成了科研课题重复、分散, 有限的科技投入被瓜分成若干份, 显得杯水车薪, 投资的分散制约着知识分子创新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导致了极为有限的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是在人员结构上, 我国科研院所的在职人员中, 科研人员、工程师仅占50%, 大量的行政、服务人员被国家的皇粮养着, 使有限的科研投入不是用在科研上而是用在养人0上[7] , 因而科技知识分子的科研经费更显短缺。
三是科研院所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科技知识分子的科研和创新。在我国较老的一些大学、研究院所(当然也包括企业)中, 亲戚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同学关系盘根错节, 异常复杂, 互相交织, 难解难分。不谙关系学的知识分子很难适应这种局面, 不易获得科技创新的良好心境。四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领导在人事、用工等方面受制太多, 在发现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合理使用和配置科技人才、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以及为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等方面考虑甚少, 有用的人进不来, 无用的人出不去, 管理上难以做到科学化, 人浮于事, 工作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就在所难免。五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知识分子缺乏约束机制, 他们所在的机构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 他们的工资是由国家发给的, 其科研项目是由国家立项审批的, 科研成果是由国家审定的。国家既没有规定科研院所的知
内蒙古工业大学结业论文
识分子必须搞科研, 也没有规定每个知识分子至少必须完成多少科研任务, 更没有规定至少要取得什么级别的科研成果才能领取国家的工资。这样, 事业心强的知识分子可能会拼命地干, 取得丰硕的科研创新成果, 事业心不强的知识分子可能懒懒散散, 一事无成, 也同样能领到国家的工资, 照样活个潇洒。教育体制改革滞后, 创新基础相对空虚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教育是科技之母, 科技知识由教育传授, 科技人才靠学校培养。要发展科技, 就要优先发展教育, 只有教育的土地肥沃了、根基扎实了, 才会开出科技创新之花, 结出科技创新之果。我国现行的教育尽管培养了大批人才, 但在21 世纪的严重挑战面前, 其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与社会主义现代教育所应着力培养具有强大人格魅力和创造性才华的实践主体之间相距甚远。
在教育观念上, 教育者往往把个性鲜明、独立性强、自信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视为异己, 将老实听话、循规蹈矩、老成持重等作为好学生的重要衡量标准。不利于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萌发强烈的创新欲望。在一些理工科大学中, 还存在着五重五轻的现象: 重理工, 轻人文;重专业, 轻基础;重书本, 轻实践;重业务, 轻思想;重功利, 轻素质。这一状况更不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结构上, 中学的教育过早划分了文理科, 冲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大学的教育分科更细, 专业口径过窄, 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单
一、思维的封闭和视野的狭窄。
在教育管理上, 总体上还沿袭着改革之前的全国统一形式, 无论课程设置, 还是教材选定、学习评定方式,都过于强调同一性, 忽视了地区的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造成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 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知识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更不能迎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在教育内容上, 课程体系结构单薄、松散、封闭、僵化, 缺乏弹性, 专业课过专, 基础课面过窄, 教育内容主要是以易于学生接受为标准的线性知识结构, 基础不牢, 知识支撑不稳, 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更新和对世界最新科技成果与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的学习吸收, 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课程内容陈旧老化、更新周期长、速度慢, 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 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工作, 大多没有完全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的的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体系的基本构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 教师、教材、课堂的三中心。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播, 忽略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
由于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
一、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管理过于集中, 给学生带来了过弱的文化陶冶, 过窄的专业教育, 过重的功利导向, 过强的共性约束等缺陷, 削弱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 限制了个体创新潜能的充分发挥。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 比诸国外, 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自然相形见绌, 技不如人。市场经济发育不全, 技术创新动力不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由于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阶段,产权不够明晰, 体制还没理顺, 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缺乏。
a.技术创新缺乏产权的推动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 伴随着一系列产权的转移, 而产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利益主体最关注的问题, / 能否建立起一套富有激励机制的产权制度, 关系到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形式是国有产权, 产权的转移变化主要是经营权的不断变更, 即国家委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再委托投资主管部门, 各投资主管部门再委托企业, 在这一串的委托代理中, 各委托或受托主体只是代理人, 与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受托人或委托人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用不着关心, 对企业技术创新也就无所谓。
b.技术创新缺乏市场的牵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技术创新的各个主体还没有充分地感受到市场的压力, 还可在延续的计划经济中苟延残喘。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来说, 目前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的冲击, 但是, 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而不是市场, 科研人员的投入主要依赖于财政也不是市场, 市场的规律、规则和机制对其技术创新产生的激励作用不大。就企业而言, 本来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 处于主导地位, 但我国的企业并非一定要依靠技术的创新求得生存和发展, 它还可以依赖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低素质的人力资源, 通过提供低质量数量型产品来弥补市场的空缺, 获得生存甚至发展的机会, 因而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功能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而难以发挥。新文化尚不完备, 创新氛围遭受干扰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强烈的创新欲望, 敢于超越今天, 敢于超越自我, 敢冒风险, 敢拼敢闯。为此, 全社会应该/ 大力提倡在科学上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 逐步建立起鼓励在研究开发上冒险和容忍失败的文化,鼓励创新人才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这样才有可能出现有重大意义的甚至革命性的创新成果, 实现跨越式发展, 否则, 容易扼杀有新意或根本性的创新。然而, 目前这种鼓励创新的文化尚不完备, 撇开社会上有人对善于异想天开的人看不惯, 甚至对其讽刺挖苦不说, 就连少数培养人才的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也并不强烈, 创新精神并不饱满, 有的人教学改革意识差, 现代教育理论基础薄弱, 对学术的新发展置若罔闻, 教学方法陈旧, 惯于应试教育, 疏于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 轻于思想教育, 只要求学生记笔记、背笔记, 不欢迎、不鼓励学生的异议和新见解, 只是充当着现代知识的搬运工, 故步自封的教书匠, 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削弱和淹没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师怎能有效地培养出创新人才呢?
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创新人才、一流成果产生的前提。目前创新氛围倍受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干扰,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风问题, 越来越严重的学风问题, 困扰着学术界和教育界, 使不少知识分子并不显示出与其层次相应的素质, 而且不良学风又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让许多本来很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的青年流于一般。学风问题的突出表现是缺乏求实的态度和求是的精神, 不重视学术的扎实基础, 不讲究治学的深厚底蕴,追求于做表面文章, 满足于浅尝辄止。受社会上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之风的影响, 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一些人士做学问想一举成名。与这种气氛相呼应的是: 有的人出钱买文凭、买文章、买著作, 作为自己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资本;有的人动辄就著出或编出大部头著作或丛书,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精疲力竭, 也难以领悟出其中深厚的学术价值;有的人承接科研课题不是靠学术优势,而是凭关系和活动能力, 以致许多有实力、有工作条件而缺乏活动能力的人争取不到科研课题或项目;还有的鉴定会、论证会都是虚假的, 实际上是请客吃饭, 胡吹瞎吹, 鉴定的成果级别与成果的实际水平相差甚远;有的课题评审组实际上是分钱组,这种日益浓厚的市场气氛, 日渐淡化的学术风气, 致使不少人的专业技术职称与其学识能力大相径庭,内蒙古工业大学结业论文
也使不少人得到的荣誉、奖励名不符实。这样的学术风气怎么鼓励我们的莘莘学子去开拓创新呢?
第五篇: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论文写作
题目: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
2014 年11月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
2摘 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短信使用情况的调查及手机依赖症相关分析,使今后社会更加关注在校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减少手机引起的亚健康;使学校制定有效的手机使用管理方案,促进教学活动事半功倍;为学生如何使用手机提供导向,合理安排手机的使用情况。方法:此次调查采用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一定量的访谈,调查显示,手机过度使用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性,男生手机依赖率36.7%,女生手机依赖率22.4%,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结论: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多为自发行为,缺乏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科学引导,应加强相关政策制定,进行合理干预,为大学生营造良好手机使用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使用,短信,依赖 引言
手机首先是作为移动通讯工具进入现代生活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初步完成从3G发展到4G过度,更强大、更新奇的功能伴随着渐趋平民化的通讯服务价格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而无收入、无职业却拥有无穷消费潜力的特殊消费群体———学生手机族,已经成为手机消费市场中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通讯技术的发展和通讯设备的普及使得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拥有手机和使用手机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时代的象征。在手机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健康使用手机带来的问 题也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由于手机短信具有速度性、互动性、保密性等优势,方便灵活,且价格低廉等特点,能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快速传达信息,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使得短信在大学生人群中被广泛使用。短信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已深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感情交流等各个方面,为了解大学生的短信使用现况,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方便调查研究。青少年易于接受新事物且心理发育不成熟,更易受到其负面影响。国内外专家认为部分人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情绪的极端变化,如烦躁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成瘾的表现,并将其称之为“手机依赖症(Mobile Phone Dependence,MPD)”。但“手机依赖”在国内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关于这方面的系
统研究也不多,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的报道更少,且多集中在手机短信的研究。最近几年手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已成为。了社会特别关注的对象出现“手机依赖”的主要人群是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故将在校大学生定位为研究对象是可行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相关情况(以短信使用情况为中心)与手机依赖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指导学生(尤其是在校学生)健康使用手机,避免手机依赖提供依据。
一、调查对象
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一定量的访谈,在宿舍在校大学生,合计220人。实际发放问卷220份,收回218份问卷,应答率99.1%,但其中有效卷共214份,废卷4份,有效回收率为97.3%。
二、关于手机使用的调查
(1)调查的总体即为要想达到调查的目的所关注的集合。由于我们的目的是了解在校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因此,我们调查的总体就是在校的在校学生。(2)制定抽样调查方案时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抽样方案时,总体必须划分成一些抽样单位,这些单位是相互不重叠的,而且能完全覆盖总体.我们在此次抽样中以地区为单位进行抽样。(3)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一定量的访谈形式进行调查,并在调查前进行了20份预调查,完善调查问卷。
(4)抽样调查方案采取简单随机方便抽样方法。(5)此次抽样关于手机使用的调查问卷如下。
三、手机短信使用情况调查
此项调查共设有8个问题,目前是否单身、收发短信主要内容、收发主要对象、每月发送短信量、发送内容有无健康相关信息传播、是否需要一个短信平台可以为他们解答有关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表》,在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学生的顾虑,保证调查的可靠性。被调查者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当场收回调查问卷。
1.2.3手机依赖征相关调查 手机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参照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教授关于手机依赖综合征的描述,结合相关研究,有下述表现6项及以上者,判定有手机依赖倾向:(1).你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有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的事情, 甚至还有些害怕,但自己也说不清怕什么;(2).如果你没带手机,被告知今天没有任何工作,就是出去玩,但是你也会觉得很不踏实,坐立不安;(3).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这种错觉。听到钟表的声音,会当成自己手机的声音;(4).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幻觉,比如长期对手机特别敏感,可能没有任何的声音刺激,经常会感觉自己手机在震动或者在响,要不停地去看自己的手机;(5).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地拿出手机来看看,有时候甚至手机老攥在手里才踏实;(6).手机没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7).如果手机铃声长时间不响或来电明显减少,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心烦意乱;(8).在与人沟通时过分依赖手机,明明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却要发短信或打电话;(9).吃饭的时候要把它放在桌子上,总是怕漏过信息或者漏过电话;(10).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即便是没有什么事情也经常开着手机;(11).你对别人看自己的手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非常地反感,非常地恼火;(12).你最近经常有那种手脚发麻、心悸、头昏、出汗、胃肠道功能不好的现象。根据上述判断是否为手机依赖症患者,并结合前面的调查进行综合分析。
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思想大都比较开放,在大学里谈恋爱也越来越普遍,而手机就成为了恋人之间联系、沟通情感的工具,故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率提高了。
四、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增长迅速,手机日渐普及。低年龄层手机普及率的增长要明显高于中年层的居民,而且,手机潜在消费群有低龄化的趋势。现在在校园里,手持手机边走边通话的大学生、高中生已是屡见不鲜了,甚至在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某些初中生中也出现了许多“吃螃蟹”者,且这股手机潮仍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手机短信及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已成为大学生网络应用的重要补充。在访谈中,不少学生认为短信、手机网络使用方便省钱,常用短信、手机QQ微博联系能增进自己和朋友、亲人间的感情,而且可以快速的获得新闻、天气预报、就业信息、通知等信息,再者可以用来储存一些比如账号、密码一类等重要信息,有利于生活学习。但由于短信的特性和广泛使用性,像上课发短信,利用手机短信逃课、作弊等一些行为也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学校老师应该针对新形势合理制定相关制度,维护正常教学活动。再有就是黄色短信、反动短信、诈骗短信等垃圾短信的泛滥,多数人认为自己虽然对此类诈骗短信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但此类短信也对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访谈中还有个别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曾经被诈骗短信骗取过一定数量的财物,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及政策,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自己言行多加约束,合理使用手机,使其成为有助于学习的新型工具。
本研究发现手机依赖存在性别、专业类型、家庭所在地及是否单身等方面的差异,表明手机过度使用带来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性。尽管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各年级依赖率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笔者认为,人们常说大学如社会,大学生需要独自面对生活、学习、情感等各方面的新事物、新挑战,当遇到挫折失败就需要一种可以倾诉、可以获得帮助支持的情感迁移的途径,具有丰富功能的手机就自然成了学生仅次于电脑的首选工具。这可能是由于很多人认为市场经济下,“人的社会网络越大,社会交往越频繁,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并因此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本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毫无疑问手机成了时下最高效便携的获取资本的工具于是大学生们过度使用手机以致产生依赖具有普遍性。
综上所述, 大学生手机普及度和短信使用频率均较高,使学校建立健康教育短信平台具备可能性及可操作性。恋爱中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更加频繁,可对此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本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今后在学校建立健康教育短信平台提供科学依据,望政府、学校及相关部门加大建立此平台力度,为学生建立包含科学知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的健康教育短信平台,满足其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其次,手机依赖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教育学生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行自我监控,趋利避害,发挥手机最大用途。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体验社会生活,感受自身的价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群体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愉快地学习与生活。参考文献:
[1]黄玉莉.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及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2(11).13-16
[2]王芳,李然,路雅,等.山西大学本科生手机依赖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8,24(5):381-384.[3]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 19(2): 138-139.[4]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05,(12): 34-38.[5]书铭,颜美艳.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管理版), 2009,(z1): 49-50.[6]刘传俊,刘照云,朱其志,等.江苏省513名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5): 357.[7]邹云飞,邹云青,姚应水.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症的横断面调查[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1):77-80 [8]姚应水,高尘,周访华,等.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4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