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时间:2019-05-13 12:5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第一篇: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首先,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

而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目前还尚有1.8亿文盲。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和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农村文盲或半文盲劳动者比重占总数的8.5%,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3.9%,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6.2%,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0.1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3%。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6.5年,只有小学水平。而这些数据在西部等贫困地区更令人寒心。由于这些贫困地区农民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其次,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目前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这是一种根植于自然经济的思想观念,源自于中国社会长期的小农经济形态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由于自然环境的封闭和经济的相对落后,这种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至今还顽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习惯于沿袭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对生活的要求比较低,更缺乏长远眼光,满足于“红薯苞谷兜根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自给自足式的生存状态,自觉不自觉地排斥新生事物。二是目光短浅,消极悲观。部分干部群众思维比较狭隘,只看到贫穷落后和条件不利的一面,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认为自然条件太差,不可能有改变的希望,只好“认命”,终日无所用心,怨天尤人。三是见事迟缓,求稳怕乱。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想求发展但又怕担风险,常常左右观望,疑虑重重,以至行动迟缓,错失发展良机。

2、机械僵化的计划经济观念。其主要表现是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上级的计划和安排,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不能正确领会其精神实质,也不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地和他人的成功经验,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对市场经济知识和市场规律知之不多,不善于运用市场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工作职能和工作方法难以转变。

3、腐朽封建的官本位思想。过分崇拜和迷信行政权力,进机关、当干部成为许多**县人的首要选择,不仅在职的机关干部一心想牢牢抱住“铁饭碗”,社会的择业取向也是想方设法挤进机关,争取编制,而不是投身市场自主创业谋求发展。个别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看重的是官位,追求的是仕途升迁,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基至虚报浮夸,欺上瞒下,为个人和小集体谋私利的主意多,为地方和群众办实事的办法少。

4.,自然资源贫乏。

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内陆边远山区或戈壁荒漠地段,自然资源相当匮乏。在边远山区,山陡地少,加上近些年来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土地更成为稀缺资源。在戈壁地段,水资源匮乏,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受气候制约严重。

最后,各种体制不健全。

在现行教育投资体制下,由于贫困地区地方财政薄弱和因高考不断向发达地区输送人才而形成地方教育财政流失,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严重缺乏经费保障。

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于医疗保健体系建设,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医疗服务人员的收入与处方和医疗检查挂钩;政府对医疗体系的监管不够;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大医院集中了主要的医疗设备和人才,社区和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缺乏投入;卫生资源分配不公,据中科院的一项调查,在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

5,广大农民根本就不懂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其次,农村干部素质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或文盲,基层腐败严重,仅从乱收费,拒发直补金等都足以说明

总之,要克服这种阻碍脱贫的因素,须发展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优惠政策引导等,使贫困地区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第二篇: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十五”计划的制定 ,无一不涉及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从输血式扶贫转到开发式扶贫后 ,扶贫工作成绩斐然。但是 ,贫困仍然是人们叹惜的话题。扶贫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工程。“工程”进度除了直接受一些经济因素的制约外 ,还受一些非经济因素影响。到底是什么非经济因素?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

而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目前还尚有1.8亿文盲。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和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农村文盲或半文盲劳动者比重占总数的8.5%,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3.9%,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6.2%,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0.1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3%。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6.5年,只有小学水平。而这些数据在西部等贫困地区更令人寒心。由于这些贫困地区农民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广大农民根本就不懂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其次,农村干部素质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或文盲,基层腐败严重,仅从乱收费,拒发直补金等都足以说明

其次,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目前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这是一种根植于自然经济的思想观念,源自于中国社会长期的小农经济形态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由于自然环境的封闭和经济的相对落后,这种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至今还顽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习惯于沿袭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对生活的要求比较低,更缺乏长远眼光,满足于“红薯苞谷兜根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自给自足式的生存状态,自觉不自觉地排斥新生事物。二是目光短浅,消极悲观。部分干部群众思维比较狭隘,只看到贫穷落后和条件不利的一面,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认为自然条件太差,不可能有改变的希望,只好“认命”,终日无所用心,怨天尤人。三是见事迟缓,求稳怕乱。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想求发展但又怕担风险,常常左右观望,疑虑重重,以至行动迟缓,错失发展良机。

2、机械僵化的计划经济观念。其主要表现是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上级的计划和安排,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不能正确领会其精神实质,也不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地和他人的成功经验,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对市场经济知识和市场规律知之不多,不善于运用市场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工作职能和工作方法难以转变。

3、腐朽封建的官本位思想。过分崇拜和迷信行政权力,进机关、当干部成为许多**县人的首要选择,不仅在职的机关干部一心想牢牢抱住“铁饭碗”,社会的择业取向也是想方设法挤进机关,争取编制,而不是投身市场自主创业谋求发展。个别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看重的是官位,追求的是仕途升迁,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基至虚报浮夸,欺上瞒下,为个人和小集体谋私利的主意多,为地方和群众办实事的办法少。

在现行教育投资体制下,由于贫困地区地方财政薄弱和因高考不断向发达地区输送人才而形成地方教育财政流失,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严重缺乏经费保障。

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于医疗保健体系建设,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医疗服务人员的收入与处方和医疗检查挂钩;政府对医疗体系的监管不够;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大医院集中了主要的医疗设备和人才,社区和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缺乏投入;卫生资源分配不公,据中科院的一项调查,在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措施及建议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非经济因素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避免由于非经济因素而影响到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科教事业,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劳动技能 一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投入。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滞后,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而这一比率在农村贫困地区更低,因此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科技投入势在必行。要在贫困地区建设农业实用技术和扶贫开发示范工程项目,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山区,普及和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实现科技兴农,科技致富。

二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投入,改善人口素质。脱贫先脱盲(文盲),致富先治愚(愚昧)。贫困地区经济之所以很难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素质低,地方政府应着力发展本地工业,办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留住本地的青年劳动力。我国正处在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高科技创新的路子更适合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备的大中城市,积极欠发达地区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源优势。如果都能正确引导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力的就业方向,就可以吸引城镇的加工业向贫困地区转移,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量贫困地区劳动力外流至东南沿海,沪宁杭,京津冀地区,导致大城市人口过多引发交通环境等问题。本处举一例,我国春运问题近些年越来越引人关注,其原因不仅是铁道部的问题,更是人们就业方向的选择问题。仅就北京市来说,目前两千多万的人口已使北京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新出台的房地产政策“京十三条”出人意料的用限制外地人口在京买房的办法限制炒房引起的房价过高和人口过剩。北京房产政策的出台势必影响其他大城市的政策制定,人口向次一级城市和乡村已发展机会。这给次一级城市甚至大城市周边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医疗措施,吸引本地老人从大城市“告老还乡”。毕竟老年人对故乡的感情以及不适合在大城市生活都是他们从城市迁移至城镇乡村的原因。

三是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统筹安排人力财力物力,突出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缺医少药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要从完善基本医疗设施建设、搞好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入手,恢复和健全贫困山区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普及卫生基本知识,推广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四是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引导贫困地区群众转变落后的生育观念,采取措施鼓励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如加大对贫困乡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的投入,健全乡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切实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等。

(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必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通过国家进一步建立针对贫困地区的“输血、造血、养血”相结合的发展机制,解决好贫困地区不能解决的各种问题,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总之,要克服这种阻碍脱贫的因素,须发展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优惠政策引导等,使贫困地区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贫困地区的贫困是有原因的,但是发展也是有道路的。

第三篇:阻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分析

阻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分析

□ 经济与管理学院0903陈霞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曲折发展、规模不

断扩大。但是,总的说来,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仍然受到制约阻碍。本

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个体私营经济生存发展的环境,阐述了个体私

营经济发展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个人素质、社会环境、国家政策

前言

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曲折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整体上说,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不健全的。一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国家出台了多种政策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者在困境中努力发展,找到自己的主路,在国家的扶持、个人的努力下,发展势头良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体私营经济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调查发现,被采访的个体私营经济者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了64.02%,仅有7.41%的人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个体私营经济者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这些受访者大多处于30-40岁年龄段,他们年轻的时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经济较为落后,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改革开放风潮兴起,为创业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这些年轻人就全心投入到创业中去,在实干中取得经验和生存的法宝,文化知识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于是被忽略掉。现在事业起步,正是忙的时候,他们就既没学习的心、也没学习的时间了。于是,众多个体私营经济者文化程度偏低,既是那个特定时代造成的,也是自身认识不够影响的。并且,文化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时代在发展,推动时代前进的是科学技术。掌握前沿的技术,无疑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份不变的优势。文化水平不高使得更新技术难以实现,技术市场日新月异,落后就以为着将要被淘汰。相比于“财大气粗”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只有总科学技术入手,在技术上取得一席之地,才不至于被挤出市场。

唯一不变的就是时刻在变,能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可以为下一步迈向哪里、怎么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不高的文化水平使得经营者获得信息途径十分有限,这就影响了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决策,无法对市场作出正确判断,无法对前景进行估计,只能关注眼前利益,由此看来,这就影响了个体私营经济的长远

发展,阻碍了其做好、做强,就更不要说是推动社会发展。

二.受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影响的体私营经济

09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对如何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七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力求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调查发现,57.89%的受访者对该文件毫不了解,只有3.55%的人清楚这个文件的内容。国家虽然为个体私营经济做了很多,但是在文件下达和实施的时候,并没有传达到底层的个体私营者那里,而处于底层的他们,却又是最需要政府帮助的。

调查中,受访者反映,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的政策和体制,大多是强制性收费和行业垄断。事实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三乱”现象,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如果说税收利国利民,交税那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乱立名目的强制性收费,就是属于不正常现象了。若是不交费,各项检查就不能通过,于是就又会开始另一项——罚款了。国务院颁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依法规范行政管理,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坚决制止‘三乱’现象”,可以算得上是切实保护了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利益。

出去国家政策。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就是社会因素了。如今社会普遍缺乏诚信,各商家与个人都以利为本,互不信任,使得市场经济循环减慢甚至受阻不前。受访者认为,企业服务体系、行业协会和商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保护好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利益,没有为个体私营经济者做有实际意义的事,反倒有“乱检查、乱培训、乱评比”的“新三乱”现象。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通货膨胀导致成本上涨,经济萎靡不振,没有强大靠山的个体私营经济的生存也受到强大冲击。相比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个体私营经济的市场具有灵活的市场应变力,但是抗风险能力差,大多个体私营经济者他们筹集资金的方法是自己出资、亲戚筹借,数量较小,并且使用偿还都有压力。许多受访者都表示“生意不好做”“不赚钱”等,物价在变,但老百姓手中的钱却没变,老百姓不愿花钱,商家自然生意难做。

三.个体私营发展的现状

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都需要乐观、充满希望。对于来年的个体私营经济的 发展形势,一半以上的受访者都还是比较看好的。国家个项政策偏向于个体私营经济,使其有了更为广阔、宽松的发展空间,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众多个体私营经济者看到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发展的动力,我相信个体私营经济会越来越好的。

同事,受访的个体私营经济者认为,政府的支持重点应该放在实行公平合理的税费政策和提供优惠条件上。这表明个体私营经济者认为政府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上做的还不够,在利益上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地位还不够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纵然现在仍有不足,但在以后的持续发展中一定会做的更好。

四.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及问题的对策

个体私营经济者的个人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由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国家好个人的重视。对个人来说,应该主动去接触新的知识和观点,关注各个媒体的信息,在资金、时间等因素允许下,去参加各种只是和技能的培训,勇于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和道路,不要跟风创业。对于国家而言,首先就是重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巩固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由商协等组织举办有实用性培训活动,提高个体私营经济者的技能、文化素养,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如果说个体私营者提高自身能力是关键,那么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就为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地发展、变强变大提供了一个好的条件,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国务院的文件不能只是一个名而不实的空头文件,各地方也不能“上有决策、下有对策”来敷衍了事,这需要各个次层、各个领域的积极配合。全国应该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一齐努力把经济搞上去,老百姓钱多了自然会乐于消费,才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拉动内需后全国经济也就会迅速回暖,这一良性循环一举多得。

中国经济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加入WTO后,经济各方面与国际接轨,中国的消费市场庞大,各方面因素都导致中国不能只有公有制,我们要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发展私有制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

如何更好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就成为了个人和国家共同努力的大事。个人提高职业素质,规范生产经营,积极配合组织的管理和号召,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形式。国家应从长远考虑,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规范行政管理,组成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与个人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力求把个体私营经济做大、做活做强。

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弥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漏洞,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了多方面的努力,个体私营经济一定会越做越好,这是笔者在调查后得出的不可否认的趋势。

参考文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

见》·国发【2005】3号·国务院·2005年02月19日

第四篇: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出发点,对影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7)02创新版-0045―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在“二十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宽裕是目标,乡风文明是内涵,村容整洁是表现,管理民主是标准。“二十字”方针的提出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机遇。但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依然很多,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一、“生产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根本上讲,“生产发展”解决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保障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贫困地区,影响“生产发展”的具体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资金投入不足。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先城后农”的发展模式,造成农村经济总量长期在低位运行,工业经济体系不发达,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人均GDP达800美元至1000美元,便开始由工业“反哺”农业。虽然就全国经济总量来说,我们已具备一定的“反哺”能力,但在贫困地区,人均GDP远低于800美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能力非常脆弱。同时,由于国家在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长期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不但无法依靠外部促其发展,其“内生性”发展能力也相当弱。

(二)自然资源贫乏。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内陆边远山区或戈壁荒漠地段,自然资源相当匮乏。在边远山区,山陡地少,加上近些年来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土地更成为稀缺资源。在戈壁地段,水资源匮乏,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受气候制约严重。

(三)技术水平落后。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会有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由于历史传习下来的自然经济模式还占据经济主导地位,对技术的要求低,不但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即使是与我国技术总体水平相比也相当原始。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附加值低、产量低,生产成本在产值中所占比例过大,农民增收空间受限,农村经济乏力。

(四)人员素质急待提高。劳动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而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目前还尚有1.8亿文盲。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和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农村文盲或半文盲劳动者比重占总数的8.5%,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3.9%,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6.2%,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0.1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3%。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6.5年,只有小学水平。而这些数据在西部等贫困地区更令人寒心。由于这些贫困地区农民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五)市场发育不健全。在贫困地区,长期的交通闭塞、信息闭塞,强化了农村经济的“自然”特色。再加上农民素质较低,对市场的了解、把握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形成市场发育不健全的现状。农民无法了解到市场有用信息(或者了解的非常有限),也就无法根据市场信息来调整生产,更无法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进而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六)产品难以形成规模。就传统种植业来说,由于贫困地区大多处于高山、丘陵地段,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严重受限,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使用的生产工具简单,以人、畜力为动力,靠单纯的经验组织生产,生产自给和半自给比重比较大,传统的农产品商品率比较低。就传统养殖业讲,由于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交通瓶颈制约问题严重,与外界沟通联系受限,养殖业需要的饲料输入与成品输出都存在很大问题,要使其形成规模,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要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需要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需要资金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市场的开发,而这些条件在广大贫困地区现时都还不具备。

(七)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贫困地区,目前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种养业仍然占据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由于目前农村资金困难、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等原因,很多都还停留在构想阶段。目前有些地区虽然已发展了一些龙头企业,但规模小、带动力弱。一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刚刚起步,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

二、“生活富裕”的影响因素

“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当前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一)缺少稳定的收人来源。一是传统的种养殖业增收空间有限。在贫困农村地区,传统的种养殖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产品附加值低,增收稳定性差。二是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在贫困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给农民增收带来实惠。三是劳务输出的增收效益下降。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比例逐年增加,但由于这些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大多数人仍从事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导致其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困难。虽然国家自2005年起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由于粮价低,生产资料价格高,生产成本上升,依靠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增收空间非常有限。而且,在广大贫困地区,其本身就是地少人多或土地贫瘠,更压缩了其增收空间。

(二)固定支出过大。在贫困地区,由于农民收入来源有限,收入水平低,虽然日常生活开支比例较低,国家还在贫困地区率先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高中以上教育层次当期或预期费用的攀升等因素影响,农民每年用于固定支出呈上升趋势,没有更多收入用于消费。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后。据统计,到2002年,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仅及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的1/22。无疑,由此引发的农民就业难、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

三、“乡风文明”的影响因素

在贫困地区,它受如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

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对乡风文明工作的忽视,相关工作相当薄弱,不但缺少“文明工作者”,还缺少“文明渠道”。农民业余生活单调,娱乐性的活动主要是看电视为主,看电视主要也是选择一些娱乐性为主的节目,对新知识并不感兴趣。由于缺乏政府的相关引导,农村“乡风文明”目前还处于无序状态。

(三)缺少“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娱乐活动不仅需要业余时间,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在贫困地区,农民生活还处于贫困线上,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

四、“村容整洁”的影响因素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它的实现仍然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

(一)生活方式落后。一是传统农居布局散乱,环境脏差。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农民的居所大多与土地耕种相结合,从而形成目前的散居格局。特别是在山区,这种特点更为明显。即使是聚居形式,也由于缺少规划、环保意识,整个村落的布局、环境呈散、乱、脏等特点。二是生活方式落后。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每一户的生活区与生产区(主要是养殖区)连为一体,人、畜、厕所等所有生活、生产区域都集中在仅有的两百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其脏乱差的环境不言而喻。

(二)缺少改造资金。农村的散乱布局使新农村“村容整洁”改造成本大。对仍然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来说,无疑是一项长期工程。

(三)受土地政策的制约。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还有土地调整问题。由于当前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农村建设用地会直接涉及到耕地问题,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极小。如何合理规划以及国家对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是以后农村“村容整洁”工程的又一重要课题。

五、“管理民主”的影响因素

尽管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已历时二十多年时间,但它与人们的期望值仍然差距很远。在贫困地区,农村的民主自治工作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一)宗族观念影响。贫困地区的封闭性较强,宗法势力很强。村落里的每个姓氏都有辈份最大、年龄最老的人作为最高权威,而且等级非常严格。一个村民可以不听村干部的,但不能不听这些老年人的,否则就有被歧视的危险。而且这种封建性的宗族力量还会利用宗族势力来影响村民选举。导致那些人数相对较少的村民参与意识淡薄,从而削弱农村基层民主。

(二)不能正确运用民主权利。由于农村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对“民主政治”不可能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正确运用和发挥其民主权利。

(三)基层民主建设缓慢。虽然在国家的倡导下,农村基层民主意识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缓慢。主要表现在:村民委员会没有独立性,只是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在村委会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村民没有或者不能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虽然这些地区也存在村民选举,但由于选举受上一级政府影响较大,农民的不胜任感强,群众基础较差,民主程度无法提升。

总之,在贫困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但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还需要中央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总的说:需要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重点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需要中央政府在资金、公共政策等方面做好东中西部、城乡等多环节的统筹工作;需要正确考评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效果;需要督促落实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宣传工作。

(责任编辑:方 玉)

第五篇: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收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收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宏杰 李东岳

来源:《老区建设》2013年第20期

摘要:利用收入满意度测量公式,对湖北省英山县4个村庄308个农村居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收入是影响收入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外,年龄、受教育年限长短、家中老人数量、近年家庭收支情况、近年家庭有无糟糕的经历以及家庭是否享受到扶贫政策都对农村居民收入满意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满意度,增加其收入水平仅是提高收入满意度的一个方面,除此外,政策还要向增加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引导农村居民适度消费、建立完善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倾斜,效果才更佳。

关键词: 贫困人口;收入满意度;可行能力;贫困线;逐步回归

作者简介: 王宏杰(1973—),女,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政策;李东岳(1990—),男,华中农业大学2009级工程管理学生,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湖北武汉 430070)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Z027)的资助。

实现物质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质疑GDP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性追求指标问题,转而关注人们的幸福和快乐。各国政府纷纷转变政策的导向,中国政府也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高人们满意度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政策主要向增加收入导向倾斜。“十一五”时期,最低工资标准累计调整了3.2次,年均增长了12.9%(苏海南,2012?雪。在国家提高收入政策的导向下,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10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国家统计局,2011)。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10年增加1058元,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国家统计局,2011)。这就给人们传导了一个信息:增加收入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满意度。在这种假设下,关于收入的政策导向就是不断提高全国各个行业人民的收入水平,以此提高全体人民的收入满意度,事实上是否如此呢?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为政策的合理导向寻求依据,课题组于2011年12月就收入满意问题对湖北省英山县四村庄308位农民居民进行了实地调查。

下载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阻碍英语发展的因素

    阻碍英语发展的因素 根据这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及近几年的实际观察,英语一直是农村小学所开设课程中一道过不去的坎。英语的教学成绩将直接影响到我县农村小学的教学成绩。......

    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与阻碍因素分析

    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与阻碍因素分析 快递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购物的快速增加,对快递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创业投资的热点行业之一对于快递的含义,新《邮......

    阻碍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因素

    中国最权威的执行力学习门户网站阻碍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因素一、 企业体制问题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体制不顺对企业执行力产生负面影响。超强计划性的遗疾是企业执行力阻力之一......

    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五篇材料)

    (已发表,《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第二期) 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江学良 ( 湖南城市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摘要: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

    中国公务机市场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优秀范文五篇]

    近几年,中国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务机增长的核心市场之一。据统计,2008年在中国内地注册的公务机仅为32架,2011年已经增加到132架;2011年全国机场的公务机航班量已经达到13400架次。......

    因素分析

    公共态度:刘家饺子馆位于红花村,距离学校近,处于红花村入口第一家。便于我校学生假期等活动时进行聚餐。餐馆以东北菜为主,吸引校内北方学生光顾,当地村民也不时前去品尝。餐馆内......

    伊朗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中阻碍吸引外资的几个因素及其规避方法分析

    伊朗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中阻碍吸引外资的几个因素及其规避方法分析 本世纪初,伊朗在几乎完全禁止外资的基础上开始重构自己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目前,虽然伊朗颁布了《鼓励和保......

    关于建立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稳定脱贫致富长效机制的提案

    关于建立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稳定脱贫致富长效机制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14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