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阻碍企业创新决策的因素
阻碍企业创新决策的因素
一、企业在成熟期,整个企业处于惰性状态,缺少创新所需的内部条件;
二、企业可能受发展空间的制约,创新动力受阻,而一般的局部创新,从效益评估的角度看,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不大;
三、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滞后,影响创新决策实施效果;
四、企业高层决策者的创新意识薄弱,或者创新决策能力不强,害怕创新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五、企业员工不愿意创新,害怕企业创新后会给自己带来危害。
第二篇:阻碍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因素
中国最权威的执行力学习门户网站
阻碍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因素
一、企业体制问题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
体制不顺对企业执行力产生负面影响。
超强计划性的遗疾是企业执行力阻力之一。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简单机械的重复着生产
职能,完成计划任务,盈利和亏损由国家全部掌控,企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执行”观念,从而在员工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执行”顽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企,被推上了市场的浪尖,又由于一些配套改革未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使得国企执行力建设必将走过的一
段艰难历程。
潜规则的广泛存在是国企执行阻力之二。在国企中,由于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相对
于其它性质企业,潜规则要多,并且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比如山头主义、拉帮结派,逢迎领
导喜好,上下猜忌并刻意制造矛盾,用人多看资历少看能力等等。这些在明文后面潜藏的说
不清道不明但又无形存在的规矩,调整着企业的一些正常运行制度,使显规则受制于潜规则,进而强化了国企执行阻力。
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国企执行阻力之三。权力的高度集中给国企带来的负面后果是形成了
不少专于政治而不谙企业管理的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领导层人员,进而强行以人治方式治
理企业,往往造成企业执行力或执行的不可控。这样,资产所有者聘用任命的企业中高层管
理者,即便是恪尽职守的职业经理人,在推行企业执行力的过程中,碍于强大的压力,也不
得不顾及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的一些意愿与利益(尽管这些意愿及利益有时表现得近乎
荒唐)。这样,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当行使企业执行力与这些意愿及利益冲突的时候,多数
情况下,这种执行便表现出一种屈服与无奈,正常经营管理过程发生畸变(通常称变通执行),造成企业令难行,禁难止的困难局面。
二、企业发展战略愿景与经营目标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
因战略策略的不当所导致的执行阻隔,典型表现是企业制订的战略脱离实际,使得战略
执行“悬空”。企业制订战略,主要是为企业制订发展方针、目标,经营管理的办法措施(策
略),企业围绕总体战略制订分战略(职能战略),但由于制订战略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的原因,往往使企业在制订战略与战略规划时,很容易流于形式,脱离实际,随之而来的结果
是围绕这一战略制订出来的经营方针、目标、策略(措施、制度)等,随之变形,执行力受
阻。
这种情况在绝大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也就是我们通常遇到的“目标明确,措施
有力,但推行困难”这种常病。之所以出现执行受阻,战略目标无法“落地”,是因为尽管有
一套好的方法与策略,但它如果脱离了企业实际,没有和企业历史的、现实的、内部和外部的客观环境与条件结合起来,再好的战略目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更严重的后果是,这种战
略与策略的失当,方针与目标的虚置,会加重员工的迷茫情绪,对企业未来失去信心。
中国最权威的执行力学习门户网站
中国最权威的执行力学习门户网站
三、经营管理者与管理团队对执行力的影响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执行力的关键。执行力是企业战略、目标、决策以及管理职能的核心,而付诸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执行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中高层管理者的个人品格、素质、能力等密切影响着执行力的强弱。
企业经营活动往往是通过压力传递的方式把企业战略目标、方针、策略分解落实到各个
环节。压力传递之初必然要考虑传递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如果在中高层这个传递的起点就因
为弱化执行而出现压力不足的话,那么,在此出现的损耗必然在下一个传递环节出现放大效
应,结果是执行阻力在压力传递中逐步加大,而工作、管理的责任压力却逐步减弱,最后可
能还在中间环节就全部消失殆尽,压力传递失败,计划落空。
因此,在推行企业执行力的过程中,塑造坚定强有力的管理者队伍至关重要。
通常说的“雷声大、雨点小”,形象概括了企业执行不力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如果经反复
论证,使战略清晰,目标明确,实事求是,就应该坚定信念,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由此而产生的策略、方针、措施、制度。如果在中高层这个环节上首先出现执行隔阻,给企业造成的伤
害是致命的,深层次的并可能是无法弥补的。这就要求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个
人素质,品格与能力(这里的能力包含决断力、权变力、意志力与执行力)。
四、企业经营业绩对执行力的影响
企业执行力直接影响着企业,但并不是意味着执行力是经营业绩的全部前提,因为企业
经营业绩的好坏还受很多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客观环境与条件影响。但是,企业经营业绩的好
坏反过来会影响企业执行力。当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时,受冲击的是员工思想与情绪,这种思
想与情绪首先表现在收入降低时的浮躁与激动。
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生产经营一直顺利,稳步成长,突然遭致内外部各
种巨大因素影响而导致企业极度困难,这个时候员工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极低(长期在稳定之
中,对困难估计不足或者根本没有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这就容易产生不满或对立情绪,甚至缺乏对困难局面的深刻全面反思,有时还表现出某种过激行为,执行往往受阻,如果这
种情况出现在单个或少数员工身上,矛盾可能会化解,但事实上在这样的企业,表现时常带
有全面性,执行以及执行力受到挑战。另一种情况是企业长期处于一种困难状况,长期在一
种“冲出困境,振兴企业”的说教下生存,企业没有彻底关闭,但却长期低迷,企业员工往往
表现是麻木以及无归属感。这个时候企业单靠宏观的目标已经无法对员工产生有效激励,员
工关注的仅仅是当期企业状态。
战略落空以及目标实现成为泡影,导致对企业策略的不信任感加剧,直接影响员工价值
观与价值取向,在企业内部必然形成一股惯性的对抗执行的暗流。这个时候运用强力去制止
执行不力往往会事倍功半,形成更大的执行力阻隔。
五、组织制度的设计与规范对执行力的影响
企业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执行的依据与标准,制度的缺失或者放大都会对执行力产生隔阻。这
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中国最权威的执行力学习门户网站制度缺失,没有一整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规章制度。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结果是潜规则充斥着
管理活动的过程,造成企业许多管理活动无法正常推进,因为缺乏文本性的规则,各个环节的执行便丧失了执行的依据与评价标准,而这个时候,往往与之相对立的潜藏的一些惯性潜
规则对执行形成阻力,这种阻力在企业制度不完善和缺失情况下,似乎是显性的并且“合法的”。在一些企业中,由于积重难返,加之各种观念根深蒂固,要化解这种阻力绝非易事,必须从制度的清理分类,设计建设上下功夫,弥补制度“空洞”,以文本制度强制隔离“潜规
则”,才能逐步降低执行阻力。
同样,制度放大也会对执行带来阻力。所谓制度放大,主要是指企业的制度完全脱离实
际。空洞空泛,没有执行的基础,完全丧失可操作性,或者无法持之以恒执行下去。这样的制度,往往是束缚了制度制订者与执行者本身。通常的情况是,一个企业有一些看似很严格的制度,从出发点上,从最终目的上,都无可挑剔,奖罚力度不小,但往往不易兑现,缺乏
可操作性。这个时候,执行的过程甚至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过程。正式发布的制度不能有
效推行,执行遇到了制度设计者与管理者自设的障碍,执行遇阻。
六、人力资源因素与用工制度对执行力的影响
执行的过程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人的因素对执行力影响尤其突出。
首先,在人力资源因素方面,如果一个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在内部没有合理的人力资
源结构和充分的人才贮备,那么,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执行力肯定遇到较大阻力。
这种状况在许多企业即使是民营企业都通常存在,因为在企业执行过程中,往往碰触到的是
人的利益,整个执行的链条上全部是人的环节相扣,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如果执行遇阻,但又
不得不强力推进的话,很多企业往往是在左右思考权衡之后,放弃了执行或者弱化了执行。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迁就”,在针对一些特殊技术人才、专业业务关键岗位人才上表现得尤其
具体。
其次,企业在用工上如果没有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制度也会给执特带来巨大阻力。
一个企业,没有对企业员工进出、使用、晋升、降级等作出明确规定的话,那么员工队伍必
然是不稳定的,特别是那些在聘用、辞退员工上随意性较大的企业,员工缺乏稳定感与安全
感,归属感,而就业压力又表现得不是那么突出的话(员工可能在企业执行之初便出现对抗,之后炒掉企业),企业的执行当然会遇到强大执行阻力。
七、传统人际关系与情感因素对执行力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传统人际关系与情感因素对执行力的影响事实上就是习惯势力对执行的影
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情感与人际的因素往往优先于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出现相互对立与
矛盾的时候,很多问题总是从属于情感与人际关系。在一个企业也同样如此,特别在创立时
间较久的企业尤其突出:员工与员工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通过多年的相处共事,建立了
浓厚的感情与交织密布的人际关系,这种感情关系甚至延伸到了企业外部,与企业密切联系
中国最权威的执行力学习门户网站的组织或者个人身上,各种利益与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企业执行力的强大阻力。
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地顾及到这些人的情感因素与关系因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执行弱化现象便因此而不断出现,进而逐步加大了执行成本,阻力增大。
八、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设计对执行力的影响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业务流程设计上的不合理与缺陷同样对执行产生阻力。
从组织结构上看,它是执行渠道是否畅通的保证,许多企业,由于组织结构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或不合理,带来的结果是指挥渠道不畅通,有时甚至出现多头管理双重管理的情况,工作责任压力无法正常传递,管理上出现问题甚至无法快速对责任单位作出准确判断,这就
是通常遇到的责任无人承担的现象。
从业务流程上看,它与组织结构联系密切。组织结构合理或趋于合理了,但是,由于组
织结构的职能(业务)不明确或职能(业务)交叉又较多,也同样会导致业务流程的不合理。
这样,出现的问题是,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梗阻时,要么无法清晰快速地判断这种梗阻出现的原因,拿出解决的办法,要么就是找出了原因却因为流程混乱,职能职责交叉重叠而使责
任边缘化、模糊化,执行反而丧失了对象和依据,造成企业执行阻隔。
总之企业执行力问题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核心问题,影响执行力的因素较多,这里仅仅罗列
其中几项主要因素。而影响和制约执行力的因素又是多变的,所以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特定企业,这些因素也不尽相同,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在这里只对执行力影响因素作
一些肤浅的梳理,没有对解决执行力的基本对策与方法进一步论述。
第三篇:阻碍英语发展的因素
阻碍英语发展的因素
根据这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及近几年的实际观察,英语一直是农村小学所开设课程中一道过不去的坎。英语的教学成绩将直接影响到我县农村小学的教学成绩。而现在这个社会中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这是个人才型社会,而这其中最吃香的就是“十字形”人才,它是指钻研领域广,钻研程度深的一种人才,所以我们绝不能让农村的孩子在英语上止步不前。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农村小学英语的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中方县新建中心小学,以及岩头园小学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英语现状十分严峻,情况不容乐观
新建中心小学教师虽然不少,但英语却只有3位老师,两位专业英语教师,还有一位是不固定的非专业教师,流动性大。英语教师只占总执教老师人数的百分之8,相比于语文的百分之45、3,实在是有点惨不忍睹,但当我们认为这已经算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时,却发现岩头园小学的状况更是让人无法接受,岩头园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它没有先进的设备,甚至连一台作教具用的录音机都没有,这样差的教学环境自然吸引不来有能力的英语教师甚至是稍懂英语比较全能的教师,所以岩头园小学只有10位教师,其中有两位非英语专业但却不得不担任英语教学的中年女教师,教师资源极其缺少,根本无法与城里的英语教师相比。
通过与新建中心小学的校长的交谈,我们发现在学校里已成立专门的语文学习小组,数学学习小组,由此科目的教师一起交谈学习经验,但英语却被分在了综合学习小组,包括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几门课程。可见英语在农村小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于岩头园小学就更不用提了,只要你能教,你就可以顶上,虽然有几分不理智,但由于师资缺少却也是无奈之举。
而在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我们发现教师几乎不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教学,连教具也用得极少,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课乏味无聊,难以理解,不想学习英语的大有人在,学生的英语口语亦比英语写作要表现稍好,说明农村小学学生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朗读却不想记英语单词,或是在默写英语单词时采用作弊的手段蒙混过关,以致于英语单词词汇量过少,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句英语日常口语。
而通过与学校附近的家长的交谈,发现百分之85的农村家长会让本村稍微年长的孩子教他们的小孩一些关于语文数学方面的题目,却很少有关心英语的,就是各个家长坐在一起闲聊也只是相互吹嘘一下自家孩子的语文和数学成绩。
二、分析阻碍农村英语发展的因素
经过了两所小学的调查,我们看不到农村英语发展的希望,但凡事有果皆有因,为了找出农村英语停滞不前的原因,我们开始从最接近农村英语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一)、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体,可以说是离英语发展最近的因素,首先通过对小学三四六年级的英语听课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
1、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可农村孩子却似乎天生对英语没多大兴趣。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的活泼好学,农村小学的孩子却觉得英语青涩难懂,在其它科目上敢于大胆发言,讲出自己的看法,十分活跃。可一到上英语课时就变成了一个闷葫芦,一句话也不敢说,生怕一出声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甚至在教师提问时,干脆将头埋到桌子下面,好像这样就不会被老师点名。如此一来,一个小时过去,整堂课毫无生气,教师觉得无趣,学生也感觉无聊,从此就更不想学习英语了。而且人是一种极其懒惰的动物,孩子不想学习英语当然不会自动认为是自己的责任,而是找出诸多借口为自己开脱,比如:你英语考试不及格?这没有关系,因为你是中国人嘛。由此可遇见,英语得不到发展,不仅是单单影响孩子的成绩,更阻碍了孩子健康性格的塑造。
(二)、教师因素
学生英语成绩上不去,其中教师要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我一直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英语专业教师缺乏是每一个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剩下的教师可能会因为 没有人接手,任务繁重,或者是由于全校就他们几个英语教师,没有竞争压力,便对自己松懈了要求,不思进取。又或是因为工资待遇不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对英语教学产生厌倦的心理。总之不管是哪种原因,都会阻碍农村英语成绩的提高。还有一个原因无论是对于英语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是农村英语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那就是英语教师教学太死,不会灵活变通。比如一个简单的句型:I love you.大部分老师在教这个句子时,都只会对这个句型进行比较普通的训练,将you变成her,或者是I变成he,这样的教法会限制孩子的思维,不利于孩子更深入的理解这个句子,我们应给孩子思维留一块地。将I love you变为I miss you效果将会更好。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所有教师的家,家里的决定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多,但学校却分班少,一个年级只分为两个班,一个班大概有50到60多个学生,以致于教师没有办法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给了一些学生上课开小差的机会,也是影响英语成绩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改善方法
对于现今农村小学英语情势的严峻,我们针对以上因素制定了一些改善的方法。
(一)、作为学生,除了早自习用来读英语口语外,每天中午抽出15分钟来做英语语法练习。认真识记英语单词,积累词汇量,为初中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应用游戏教学法,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整个课堂活起来,教学时应灵活变动,不要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课堂上多创造情景练习英语对话,帮助孩子突破哑巴英语,敢想敢提问。
(三)、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在分班的问题上多与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交流,听取意见,根据教学要求来决定每班具体人数。
第四篇:什么阻碍了中国创新
之一中国的科技创新还缺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还不是一个创新型国家。这不仅仅是因为领导人自己承认,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可以看到,从日常应用的手机到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型工业设备,再到基础科研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不但原创的桂冠很少落到中国人头上,就是追踪模仿的高端产品或最高引用论文,也与我们的企业或科学家有一定距离。
那么,中国比起 “创新型国家”,到底还欠缺些什么呢?
是投入不足么? 相信在具体项目上感到钱不够花,这是科研工作者永远的痛。但就总体情况而言,中国的研发投入不但可以傲视所有发展中国家,就是与老牌科技大国相比也不算少。去年,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达到了 8600 多亿元,有人估计,按照现在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率,到 2015 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将达到 1.5 万亿元(相当于 2400 亿美元),考虑到货币升值的影响,届时中国的科研投入可达 3000 多亿美元。美国全国的研发经费在 2011 年是 4000 多亿美元。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2015 年后不久,中国的总科研经费就可以跟美国相当。
是政策不到位么?事实上,在 2006 年全国科技大会后,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一下子颁布了几十项政策或指导意见,从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到研发补贴,从增加人才引进到科技资源共享,单纯从政策扶持而言,可以说,中国已经具备了世界各国支持研发的各项政策。是中国企业实力不够么?这曾经是一个很大问题,但如今,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主力军之一,许多大型国企已经在世界 500 强的多个领域中名列前茅。我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访学时,接待、接触和见识了多个中国大型企业代表团,只是到这个新技术的摇篮去学习取经的多,收获了技术回来的却鲜有见到几个,更不要说像美日韩企业那样,在这里设立科研经费,让 MIT 的科学家进行前沿性探索。
那么我们到底欠缺什么?这一点其实在领导人的讲话中有很清楚的表述。温总理在其创新大会的讲话中表示: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要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要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要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建设规范的知识产权市场。说到底,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没有形成。
事实上,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着企业的科技创新。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个比较成功的科技企业,没有得到各种类型的政府支持,包括白给钱的经费支持。
那么,何以企业还难以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呢?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或政府投入不足已经很难解释这一点。根本的解释,是企业仍然缺乏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要让企业真正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核心第一在于科技创新比起其他条件更能够支持企业利润的增长;第二在于如果不搞科技创新,企业将受到市场以及体制的惩罚。
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年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崛起,其支撑力主要还是来自对包括低价熟练劳动力、矿产、能源和土地以及金融等资源的占有,甚至是垄断和排他性占有(特别是对大型国企而言)。其中,除了低价劳动力,维持其他各种资源的占有,首先需要的不是科技创新而是政府关系。反之,不进行科技创新并不会导致这些资源的丧失。就国企而论,每次国资委会议上都把科技创新喊得震天响,但你见过哪个企业老总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而被打板子、企业被吊销什么许可证么?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搞定国企或者国企的政府老板来获得这些资源,得到的回报恐怕也胜过累兮兮地搞研发。
最典型的恐怕就是 2009 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砸下的 4 万亿了,大部分钱都跑到了房地产这样的土地资源利用、圈地圈矿这种资源积累,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面(高铁的创新另文讨论)。
当然,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专利报表、生产程序和工艺环节上的创新还是硕果累累的。国企或得到政府支持的高新企业需要利用前者交差,民营企业则需要利用生产工艺与程序的创新维持低成本的量化生产。
我们不是否定生产工艺与程序创新的意义。而且,真正实现了这些领域创新的,目前还只有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只是,这些行为与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还相距甚远。
之二科技创新与国家意志 尽管科技界芸芸众生保持着矜持或批判的态度,但如果以此而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只是上层做做过场或者是政治秀,那就以偏盖全了。实际上,中国的国家创新体制,是非常明显的动员式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只是,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特别是在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日益丰富的社会中,国家动员是否能起到足够的作用,这仍然有待观察。其中,国家动员的集中体现——16 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际实施效果,尤其值得观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好像不太乐观。
正是因为科技创新的国家动员特点,由具有较高行政地位的科技界人士来代言科技界,也就顺理成章。这并非是因为这些人地位更高,或者更容易说出政治正确的话,而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大的动员能力,或者处在进行国家动员的关键环节上。
如果要进行国家动员,势必要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执行体系,伴以宣传机构的动员机制,同时相应地建立起一套自下而上的汇报体系,最终还需要一套自上而下的评估体系。
回头再来看中国的情况就可以发现,我们首先生产了一套汇聚全国各路精英制定的科技政策目标(包括项目预期目标),并通过科研资金的分配和倾斜将之转化成一套执行体系,而为了确保这一执行体系不会出现猫腻,就必然要设定种种极为细致的“防范措施”,主要是细化科研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如果看看新华社评论员和人民日报社论对科技创新大会的评论与报道,不难看出一套自上而下的宣传动员套路。
于是,在这种情景下,项目执行人就必然要将其成果量化成各种可以标准化的指标,基础科研主要就是论文,而应用研究则主要是专利。至于论文和专利实际产生的影响,则很难在标准化的程式中得到体现,因为可以标准化的衡量指标,如论文和专利的引用量,是不大可能在项目结题之前立刻能看出来的。
可问题在于,基础科研的影响力的核心——同行评价,以及应用化研究的核心影响——市场销售和利润,都很难在这一评估体系中得到体现,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参照。
在这一体系之下,基础科研中按照科学研究自身规律发展出的课题方向,并非会被完全排斥在动员体系形成的目标之外,但就几率而言,它们能进入预设的大课题重点资助对象的可能性,比起由科学界自下而上地课题申请,会大为降低。
而要让企业真正把科技创新作为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首先要确保科技创新成为支持企业利润的增长第一生产力;第二要让不搞科技创新的企业受到市场以及体制的惩罚。
然而,国家动员在企业创新方面实际上很难满足这两个条件。首先,组织动员可以给企业提供短期的研究经费,但这一研究经费如果不能结合企业自己的需求带来有市场的研究产出,并不能转化成企业的利润,即便可以通过做账的方式把这个钱变成利润,其数额比起企业的利润需求来,也往往是一个小数(国家支持的企业研究经费往往要依据企业自身的规模来确定一个比例)。
其次,像基础研究一样,依靠国家动员制定的战略目标往往并不能反映企业直接的市场和产品需求,而企业自身的产品改进所需要的技术创新需求,不仅难以进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评委们的法眼,往往也难以得到更加常规的支持,比如科技支撑计划或者 “863项目” 的支持。
第三,国家动员机制可以给企业研究补贴,但不能给不做创新的企业以惩罚。民企且不必说,就是国企,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并不会导致其丧失继续垄断和排他性占有巨额利润的矿产、能源和土地以及金融等资源的权利。
支持国家创新动员的专家可能会指出,在近年来通过国家集中资源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包括按照新华社官方通稿列出的 “太空漫步、蛟龙潜海、超级计算机、铁基超导、高速铁路、超级杂交稻、基因测序”,以及通稿没有提到但官方报道中多有提及的大飞机专项。
但让我们看一下,被诗化为 “太空漫步” 的载人航天工程确实产生了重要工程成就,但在应用科研领域,你很难看到这个成就被转变为大型工程设备的中国制造,而在基础科研领域,用 “shenzhou” 作为主题词来检测,你也很难找到高引用的论文。其他几个领域也有类似情况。
也许高速铁路是一个例外,如果不算刘志军、张曙光之流的腐败和去年的温甬线动车事故,通过国家意志支持的高铁确实实现了集成式创新,让中国人享用了世界上最广泛的高速铁路网。需要提及的是,一项或一组创新项目,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有了多好听的名义,或者有能够技术出口之类的炫耀;而在于能让广泛的老百姓受益,并通过百姓的受益实现了市场的价值。
但不要忘记,高铁发展远不止是国家支持的产物(并没有列入国家级的重大专项),而是市场发展和铁道部自身被逼的产物。君不见,早在多年前的大部制改革中,已经有不少将铁道部并入大交通部的呼声。换句话说,铁道部如果不整出高铁这样的 “瓷器活” 来为自己正身,真有可能丧失对铁道这一稀缺资源的垄断性占有。这种逼出来的情况,其实与上天入海那样的领域并不相同。
再比如,大飞机项目尽管承载了领导人和众多国民的期盼,但最近其首席科学家透露了研究经费仍有不足。这个放风固然是为了争取更多经费,也让我们从中看出,大飞机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市场的金融支持。按照研发计划,大飞机载人上天也就是几年的事情,如果市场需求真的足够强劲,本来不需要愁融资的问题。
不过,即便大飞机没有从市场上融到资,或者神州与天宫没有产出其他应用性的成果,它们也可以算圆满完成了国家动员的科技创新的任务。毕竟,国家动员体系需要的,首先是看得见的成绩,其次是可以接近标准化评估的交工与交差,而不是需要更多其他复杂因素来考核的市场销售利润与技术能力的提升。
之三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的科学研究?(文 / 宫鹏)印度总理曼莫汉 • 辛格最近悲观地表示,中国的科研水平已经领先于印度。辛格认为,印度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下降了,已被中国等国赶超。不过,尽管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很多人认为这些研究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学术不端固然是中国科研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在过去 2000 年里,有两个文化基因影响了无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第一个文化基因是孔子的思想。孔子提出,知识分子同时也应该是忠诚(于权威)的管理者。另一个文化基因是庄子的著作。庄子认为,要想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独立,这样就避免了交换和冲突。此外,庄子还认为应当回避技术,以抵御贪婪。总而言之,这些文化鼓励中国社会进行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实践,但却压制了好奇心、商业化和技术发展。孔子和庄子的思想导致了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处于科学真空的状态,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学术界的一个后果是学术界的研究人员都希望进行引领性的研究,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辅助性的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能力领导科学研究。这就导致了重复和冗余,造成浪费。研究人员用尽各种借口购买相似的设备,用类似的方法处理数据。
即使把目光放在整个国家的层面上,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所有中国的合作单位、大学、研究所以及独立的政府机构,都希望成为领导组织,这就让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很难共享数据。举个例子,中国的气象局有大约 2000 个气象站,这些气象站主要负责收集信息,预报天气。与此同时,中国水文局也有 2 万个左右的水文测量站,这些水文测量站也会收集天气信息,并且水文测量站的数据可以极大地改善气象局预报天气的精确度。不过,水文局从不公开他们的数据。
类似的,中国的文化还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缺乏分工。负责科研的行政管理人员倾向于给那些声称正进行原创研究的人以更高的评价和更多的奖励。这样,那些愿意从事支援性工作的人数就减少了很多,尽管这些支援性的研究也很有用。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除了图书馆和研究设备销售公司之外,中国的专业化科研服务机构如此稀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境内的科学实验室别无选择,只能自己一条龙包圆所有的技术工作,哪怕仅仅是一些日常的样本分析和数据库开发也不例外。如果不能根据不同机构和不同科研人员各自的特长合理分配研究职责,科研进度遭到延误将是不可避免的。
宫鹏:中国应该开始对研究工作进行分工,并且合理地把工作分配给合适的专家。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这些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呢?首先,中国的教育体系应该尽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中国已经通过模仿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模式改进了高等教育的质量。而现在需要做的,则是参照西方的基础教育模式改善中小学的教育方法。中国的中小学老师必须更加注意鼓励学生的好奇心,而科学教育也应当尽早开始。要完成这些改变,需要彻底改革中小学课程体系,同时斥资开展教师培训。
中国的科学家个人和政府科技项目监管人员,双方都应该在正式层面上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展开合作。对于成功合作的研究案例,应当给予经济上的鼓励,按照每个参与研究者的贡献大小增加经费,提高奖励,或者提升职位。
中国应该开始对研究工作进行分工,并且合理地把工作分配给相关的专家。无论是化学分析、计算机工程、实验操作、设备管理,还是专业数据提供,都应该为相关的专家提供相应的位置。
最后,中国需要让本国的科学家多参与国际项目,同时还需要吸引国外顶尖的科学家来中国工作。对于研究报告和研究计划,需要进行国际评估。在重大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完成阶段,引入批评可以起到正面作用。如果大学希望自己在国际上产生影响,也需要做同样的事情。中国应该从欧盟那里学习经验,为参与国际合作的研究人员提供经济支持。
举个例子,2009 年,中国政府拨款 4600 万人民币(700 万美元),用于一项 “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项目”。不过,中国政府同时规定,经费不能用于资助境外的合作者。一个全球性的项目理应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样本,但是因为中国政府的特殊规定,中国的科学家就不可能从很多国家获得样本了。中国必须意识到,自我隔离和自给自足的研究方法并不是发展现代科学的秘诀。改变并不容易,但也绝非完全不可能。改变的结果将会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和一个和平的世界,就像无数代中国人所梦想的那样。
原文刊于《自然》杂志的“世界视野”专栏,该刊登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评论,这些评论并非是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意见。
第五篇: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已发表,《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第二期)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江学良
(湖南城市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变为“大众教育”阶段,然而,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却越来越弱。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高校管理体制、传统文化、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理论、规律与方法、学生从众心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的趋势特征日趋明显,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也越发显著,东西方文化在广阔的范围和平台上进行交流、碰撞、融合,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转为“大众教育模式”。这一系列的变化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比较低,表现为: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虽然比较扎实,但观察分析能力差,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创新意识薄弱,更加谈不上创造性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与高校的管理体制、社会文化环境、学生心理因素以及教学环境、教育方法、专业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弄清楚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
一、高校管理体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体制和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依然主导和支配着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并且当前的高校管理行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各级管理部门领导也都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甚至以高校行政级别的高低来衡量办学质量的高低,倡导多年的“教授治校”与“专家治校”的理念更多的停留在口头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并没有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得到落实,高校的教学仍然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素质教育仍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继基础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断层”之后的又一个“断层”。另外,高校管理体制中存在政府包揽办学,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弊端,使高校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创新精神的发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建立与完善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的教育体制。高校管理制度应该“一切以学生为核心”进行建设,“以学生为核心”绝不是让学生千篇一律,严格规范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扼杀他们的个性,而是在适度规范的基础上,更多的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自我发展。高校应该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制度创新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该只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尽量减少行政干预,提倡“教授与专家治校”,扩大高校自主权。高校只有在拥有了更多地自主权的条件下,才能合理的制定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体
制,才能更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一)、重群体,轻个性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重视群体诉求,轻视个性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偏颇。在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教育上,教师经常教导学生如何摆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训诫学生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往往被培养成为一个个听话、顺从、守成、安于现状的人,他们不敢冒险,不敢有个性的全面释放,没有主体意识,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害怕自己的想法与主流思想相悖。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与选择上,教师们也缺少个性与特色。目前,大学的教材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重点本科、一般本科与高职高专。三个层次的教材的主要不同主要表现为知识点的多寡与详尽程度的差异,但却都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主体意识。
二是对于师生情感因素的忽视。高校对于学生情感因素的忽视已成为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不信任学生,认为学生必须严格管理,如果没有经常不断的督促与检查,学生便不能令人满意地学习。这些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学生的学习基础变差了,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更弱了使教师的这种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不信任教师的动机、诚意和能力,再加上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与社会上一些腐朽观念的影响更加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上共鸣,学生只关注学习结果,只关心考试是否能够顺利通过与是否能够拿到毕业证,缺乏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好奇心,或对未解决问题不安的情感体验;部分教师也只关心上好课,在课堂之外缺少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三是对于个性意识倾向性因素的忽视。个性意识倾向性因素的成分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有理想、动机和兴趣等。在当前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大学校园缺乏理想教育或理想教育过于空洞与功利,没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和一种学习中得到的快乐与满足。当前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追求的动机与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创新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创新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
[1]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与个体价值的智力品质。有关研究表明,创
造性与人的智力因素有关,但智力与创造性之间不存在正比关系,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先决条件,在智力因素相同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而创新人格的主要特征是独立性与主体性。我国重群体,轻个性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开放性思维模式的建立与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聚合思维的培养,而且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个性发展,营造活跃、宽容、健康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独立、自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校园文化求同性的影响
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儒学大师荀子提出了“群居和一”的思想,这一思想认为个人是从属于家庭、国家、民族、社会的,这些群体单位是个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个人应在社会群体价值为主的基础上建立群己和谐的社会关系。这种重群体的观念虽然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但是对于个性的束缚十分明显,严重阻碍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这种观念中,他人成为个体自我确立、自我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观念的长期熏陶下,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设计时,“知足常乐”、“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畏首畏脚,害怕失败”成为他们不自觉的选择,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观念与行为的守成性。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宽容失败与错误,营造个性张扬、独立、创新、批判的校园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传统儒家文化这种群己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
(三)、教学过程求同性的影响
教学过程的求同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师权威与教材的尊崇上。在大学,学生接受的是一种被教师“解读”了的课程知识,大学教师的职能在一定意义上成全了教师的权威性,这种权威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行为、价值观的影响与定向作用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与定向作用上。目前,高校主要采用讲授方式授课,将教材也置于一种权威的地位,使得学生在无形中强化了教师与教材是绝对正确的这样一种意识,学生不敢怀疑教师和教材出现的错误,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勇气与动力。为此,高校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以充分展现自身才能的均等机会和平等权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改变只注重学习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只重知识讲授,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新性与自我体验的现状。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去探索、追求、发现未知的知识,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
三、创新理论、规律、方法研究不足的影响
创新型人才从本质特征看应该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它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层面的,即创新精神;二是操作层面的,即创新能力。要造就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要培植形成创新能力的思想基础。创新能力必须以人的创新精神为支撑,所以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创新精神。目前,高校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讨论,过分的强调了创新能力这个技术与操作的支持系统,而没有对其所需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价值支持系统给以足够的重视,人们最多只是把创新精神视为对创新能力的一种必要的道义约束,而非创新能力提高的内在需要,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更多地表现为对创新型人才的显性特性的关注上,人为地割断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土壤”,没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根本无从谈起。然而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内涵与本质特征,各类研究资料中很少提及,目前对于创新精神存在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创新精神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一个人的创新素质的一切因素,即指人的全面的创新素质。另一种看法认为,创新精神主要指人的创新勇气、胆识等,是一个人在创新上表现出来的志气、意志力量。我们认为创新精神是指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团结奋斗的合作意识,都是创新精神的内涵,而且创新精神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特点,在结构构成上应该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感与意志、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德、创新美感与创新技法等许多
[2]方面。在当前高等教育实践当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创新精神的研究,没有把握住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割裂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单纯强调培养创新能力,以致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极易导致实利主义风气和利己主义冲动,滋生违背社会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创新”和把个人获利作为唯一目标的“创新”,这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危害。教育工作者应该戒除浮躁,静下心来认真把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掌握创新精神的特点与组成,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有了创新精神的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创新能力这株大
树。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把“创新”引入经济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主要包括五种情况:一是生产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市场创新;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即材料创新;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组织管理创新。在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之后,这一理论在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中不断地得到研究与传播。如今,创新事实上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江泽民认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一些学者据此把创新概括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性或研究性创新,第二层次是应用性创新,即把第一层次的探求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及生活,它包括产品及技术创新、社会生活领域的创新、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创新等内容。另外,创新并不是一个人自然而然的行为,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创新有着自己的作用机制,而且创新还受到环境的约束。创新的主体必须具备精深、广博、创新的知识,具备优秀的创新才能,具备优秀的个性品质,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适于创造的个性特征等。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创新。此外,创新环境对于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按照创新环境作用的效果和好坏,它可以区分为优良的创新环境的和不良创新环境,优良的创新环境对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不良的创新环境会阻碍创新。再者,创新活动也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方法[6-7][5][4][3],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这些规律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学者对创新理论、规律与方法等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大学教师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并不了解创新理论及有关研究成果,所以根本无法准确把握创新理论以及相关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根据自己对创新的理解来设置相关培养环节,没有依据创新理论与创新规律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导致培养措施与培养目标错位。另外,由于教师对创新理论缺乏了解,自己缺少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依然依据自己在学校受教育时的同样方法教育学生,没有根据创新理论与规律的要求有意识的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手段的调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得教出来的学生很听话、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是独立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首先塑造出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要造就创新型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创新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只有掌握了有关创新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的设置相应培养环节,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2]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教育科学,2006,22(2):7-9.[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07.[5]王茂林.关于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1):36-38.[6]王通讯.创新能力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上篇)[J].中国人才,2009,(10):64-66.[7]王通讯.创新能力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下篇)[J].中国人才,2009,(11):30-32.[8]殷明,朱昌平.从众心理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2009,26(7):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