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调研报告一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调研报告一
根据中共县委13号文件(关于在全县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我镇扎实开展制度建设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是强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就制度建设而言,我镇现有的一些制度如党政班子议事规划、党委民主
生活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或一段时间内对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干部的廉洁务实行为,以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及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现行的一些制度已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当前的农村基层工作需要,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对于深入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都将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为有效开展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使我镇各项制度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本人利用一段时间深入到村组及镇直部门和单位,就制度建设工作进行了相关的调研活动,现就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一、当前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制度过于笼统,缺少实际性要求,操作较难。有些方面的制度照抄照搬,不切合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度乏力,无法落实。如民主议事制度是以村民会议和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少数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对应该议的事情不同意或不去议,导致了应该做的事情做不起来,目前农村“一事一议”等议事制度很难操作,有的根本操作不起来,有些村干部干脆不“议事”,造成农村公益性事业难办。
2、有些制度不健全,约束力不强。村务公开制度是一项重要廉政建设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就大忙一阵。个别村甚至还弄虚作假,所公布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主要是因为责任主体不明,落实检查不够,监督不到位。
3、基层干部待遇低,素质低,执行较难。目前我们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特别是村干部待遇低,素质低,干部本身对工作要求不高,加上村集体(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经济薄弱,经济收入很少,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足,认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没有什么可抓的。农村干部和群众素质较低,主动监督少,不愿意监督,不想监督。如村干部任前谈话制度,勤廉双述制度,在学习贯彻文件内容,少数干部无所谓,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再如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很难执行到位。主要表现:一是“零”招待很难实现,有的村招待费逐年上升;二是少数村竭力逃避镇财政监督,搞帐处帐,体外循环;三是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度执行不力,在一些村仍然是少数人说了算。
4、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主体,乡镇纪委很难充分履行职责。乡镇综合改革后,乡镇纪委书记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形式上提高了乡镇纪委的地位,表象上加强了乡镇纪委的力量。而由于综合改革后,乡镇党委副书记的职数减少,且副书记在乡镇班子中充当主力军的作用,分管或分工的事多而杂,很难坐下身来专心抓纪检工作。而配备的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多为兼职,人权、事权、财权均不隶属县纪委,他们更多地是尊重其条条即主管其命运的上级部门。因些,乡镇纪委在抓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制度监督方面很难形成合力。
5、现行的制度过多、过杂。现行制度有效的是针对当时某种特定情况而制定的,时过境迁,很少有人去过问或加以清理废止。导致现行制度乱复杂、执行和监督难度加大。
6、制度执行严重不到位。一是一些制度只是写在文件上、喊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有些制度的涉关部门工作人员甚至不了解其相关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二是责任追究流于形式。存在不愿追究、不敢追究和追究干部级别偏低的问题,责任追究名存实亡。三是制度考核的效果不明显。年初布置,年终考核,形成了程序化,考核过程中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肯定的多、指出问题的少,致使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二、加强制度建设的对策
1、提高认识,列入工作中心。目前乡镇村对制度建设缺乏紧迫性和责任感,认为是软指标,有制度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真正的把这项工作列入中心工作来抓。
2、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宣传力度。广大干部群众既是制度的执行者
第二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调研报告二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调研报告二
市纪委法规研究室
近两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省委“制度建设年”和市委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配套体系”的要求,切实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为深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构
建特色的惩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近两年来我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200年以来,我市各级党政部门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特别是以制度建设年为载体,紧紧围绕本地本部门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据不完全统计,以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以及市纪委已出台反腐倡廉制度规定20多个,辖市区纪委和各部委办局下发的规范性文件近200个,既提升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也为深入推进我市的“两个率先”提供了法规制度保障。
(一)统一思想,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成为全市各级的自觉行动
去年,省委、省纪委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出部署。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范燕青同志连续多年在市纪委全会上强调,“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就约束到哪里”,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要在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的同时,针对实际,围绕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和制约,一手抓制度的完善,一手抓制度的执行,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把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构建惩防体系纳入全市“十一五”规划之中,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考核。市纪委组织专门班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系统分析了我市在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制度体系还不健全,有的制度缺乏相应的配套和细化措施;有的制度内容落后于实践,一些好的制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的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和执行,造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老办法不管用,新制度又没有及时建立,致使实践起来无规可循,无距可蹈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分应继续坚持和巩固的、迫切需要进行修订完善的、需要重新制订的三个方面对现有关于反廉倡廉工作的68项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对需要完善和重新制订的制度,明确了责任单位,规定了制度出台时限,形成《关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的建议》,明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要亲自负责,并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同时要明确具体承办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又先后召开了惩防体系动员部署会议、责任分解会议和制度建设重点部门座谈会,强化对各级制度建设情况的督查,落实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的各项要求。各地、各部门对这项工作都予以高度重视,把制度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具体意见》的关键举措,作为推进反腐倡廉的重要途径,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的“一把手”工程。市纪委还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反腐倡廉工作要靠法制已经成为全市各级党政组织的共识。
(二)严把质量,注重反腐倡廉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制定制度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标准,增强制度建设的实效性;坚持遵循与中央、省、市法制建设相协调,注意与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相衔接,确保反腐倡廉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辅相成,相互协调,避免出现相互抵触的情况,使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坚持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以“防患于未然”为目标,做到适度超前,预防在先,关口前移。如在制定《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审理中保障党员和监察对象民主权利的办法》、《中共市纪委对党员不服党纪处分首诉必办的暂行办法》等制度时,都严格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及相关行政监察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结合实际制定。在具体制订过程中,把握“三个环节”:首先,突出制度的现实需要。制定制度之前,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当前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强调制度的必要性和针对性。针对近年来农村干部尤其是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较多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发现村、镇工程建设资金缺乏有效监管是发案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牵头建设、审计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审计法》和《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村镇工程建设实际,制定了《关于村镇公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对村镇工程建设从立项、招投标、监理到验收、审计进行了全面规
第三篇:反腐倡廉制度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思路逐渐成熟,法规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取得明显进步,但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有的法规制度缺乏相应的配套和细化措施,有的法规制度内容落后于实践,许多好的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制度建设仍然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根据我们调研,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
一是廉政规定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合力。有的廉洁从政规定是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有的是党和政府的文件,如《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旅游的通知》等;而有的是领导讲话中关于廉政自律的一些具体要求。这些廉政规定是零散的,有的甚至是重复的,这就使国家工作人员难以清楚的认识到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违反规定将要承担的后果。不利于从心理上强化廉政主体的法律意识,约束自身可能产生的不廉洁行为;也不利于群众监督和纪检监察机关实施检查、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因此,亟需对廉政规定进行整合,通过国家立法程序,使之成为廉政法律。
二是有的廉政规定重复强调较多,弱化了权威性和约束力。如制止公款吃喝的问题,据有的同志统计,1986年整党结束之后,仅中央下发的关于禁止公款吃喝的文件规定就达36个之多。而且每年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还要专门下发反对奢侈浪费、制止公款吃喝等方面的规定性文件,重复强调太多,容易造成人们心理上的麻木和行动上的我行我素。
三是有的廉政规定缺乏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有些制度和规定,标准模糊,如公务接待没有规范性的标准,公款大吃大喝没有定性依据和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不好操作,不易把握,给执纪工作带来了困难,致使一些制度和规定难以落实。
(二)有的法规制度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程序性规定。
1、《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关键性和根本性的党风廉政建设基础性法规制度,贯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不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和细则,不同程度的存在照抄、照搬的问题。一些条文仅满足于将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和责任分解下去,考核的形式和方法特别是关于责任追究的程序办法没有相应的刚性规定,弹性很大。二是责任追究流于形式。存在不愿追究、不敢追究和追究干部级别偏低的问题,责任追究名存实亡。三是责任制考核的效果不明显。每年年初布置,年底考核,成了一种程序和惯例。考核中往往是肯定和表扬多,指出问题和提出批评意见少,致使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为此,需要尽快制定出台比较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和相应的程序性规定,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2、《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报告主体范围狭窄。除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外,县级法院、检察院、公安、金融、税务、工商、海关等单位关键岗位上的中层领导干部以及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也应向党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二是从目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来看,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范围还应扩大。
3、《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该《规定》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一是该《规定》同样存在主体范围狭窄的问题。申报主体除应增加县(区)、乡(镇)级关键部门和岗位上的中层领导干部外,还应考虑国家工作人员在离退休后一段时间内财产收入的申报,以杜绝“事后受贿”的问题。二是该《规定》的申报事项还不够严密。在现实中“收入申报”成了工资表的翻版,对一些投资股票、证券收入、房屋出租收入等不能真实反应。对“灰色收入”,甚至非法收入无法实行有效监督,容易给申报者规避法律留下可趁之机。三是《规定》明确半年申报一次的日常申报登记制度,不能对领导干部收入状况进行全程监督。为此,应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此外,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都需尽快制定配套的规定。
(三)有的制度的内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的制度标准落后于实践,如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公务费的2%的标准和差旅费报销标准,十多年不变,与市场经济和变化了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不但给执行制度带来了困难,而且成了一些违规者违规的“借口”,为违规者提供了可趁之机。
(四)许多好的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领导重视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抓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二是对一些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不够充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法规制度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依靠制度反腐倡廉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三是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不严格按制度办事,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制度只是写在文件上,挂在墙上,喊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还有的地方和部门搞形式主义,对上级的制度满足于照抄照转,甘当“收发员、播音员和复印员”,至于贯彻落实措施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甚少。为此,一定要在制度的落实上狠下功夫,对反腐倡廉各项法规制度的落实情况,要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严厉查处违反法规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使法规制度成为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有的地方性法规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等部门的规定发生矛盾。
前不久我省出台了《**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条例》,《条例》第36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审批获准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旅行社办理交通、住宿、餐馆、会务等事项”。中纪委、监察部、外交部、财政部等部委有过规定,不准通过旅游渠道出国(境)。据我们了解,许多省市也有类似情况,类似的问题应积极研究解决对策和措施,等等。
上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法规制度执行不力。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再好的法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也会形同虚设。许多法规制度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一个重要原因是执行不力。”应该说,我国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成效是明显的。近年来,法规制度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数量不断增加,涵盖的领域不断扩展,可以说,法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却十分突出。一方面一些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设置了许多禁止性规定,但缺乏相应的惩处性规定。如,只强调“不准”,但违反了“不准”怎么办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另一方面,存在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问题。致使一些法规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思想上认识不足,理论上探索不够,实际操作上调研论证不够深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目标要求,把制度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但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对某些方面和领域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探讨不够,对一些基础性法规的调研、论证、起草和修订工作还不够深入。就现有的制度看,往往是在某一腐败问题发展成带普通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时,有关部门才组织力量制订有关制度,只开应急的“单方”,而对整个制度建设没有统筹考虑,往往造成有的制度内容冲突,甚至相互矛盾,导致一些制度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制度的执行和贯彻落实出现问题。
二是立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够。一方面一些法规、制度的内容没有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进行修订完善,及时剔除失效的法律法规,整理合并有效的法律法规,致使有些制度落后于实践。另一方面,对一些新兴的或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如党员领导干部参与直销、期货交易、房地产开发、土地出让等),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的法规制度比较少,而且不具体,缺少可操作性。有的甚至是空白,无法可依。
三是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指导不够。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不够,法规工作部门的相互联系交流、沟通也不够,对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更不够。致使许多好的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四篇: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调研报告
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在全县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结合西部大开发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工作要求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总结做法、吸收区内兄弟市县制度建设经验的基层上,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自2009年以来,乡镇(街道)、部门领导重视制度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普遍能遵守、执行多项制度,工作中坚持“一岗双责”,开展了对党员干部的制度宣传和廉洁从政教育,大部分乡镇、部门进行了制度汇编,下发到每个干部手中,提高了制度的知晓度,同时,在调研中,各乡镇(街道)、部门注重财务、工作纪律、公务用车、廉洁自律、反腐倡廉谈心谈话、信访接待、党员干部管理等项制度的执行和督查,并进行了制度更新和完善,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执行《关于在全县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乡镇(街道)、部门新制定、创新了部分制度,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反腐倡廉质询制度;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制度;反腐倡廉廉政承诺制度;工作人员行政履职行为规范;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制度等,2010年6月,通过制度清理、制度修订和完善,对全县2000年以来颁布实施的54项党风廉政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废止12项,保留38项,完善4项,提高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工作中的创新、亮点和好的做法
1、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严格执行《永宁县廉洁从 1
政六条规定》,在因公外出报批、公车管理、县领导调研检查工作时不上水果、工作餐不上烟酒、庆典评比控制、政府集中采购、办公期间不酗酒等方面做的比较到位,取得了良好的办公经费支出节约、干部形象提升效果,群众的满意度较高。
2、大宗财务支出领导集体审批,并能进行公示;日常票据报销主办人、主管领导、局长(书记)三级审批、招待费包干管理;村级财务 “村财乡管”收支逐笔公示等财务制度的严格执行,杜绝了暗箱操作、一支笔审批的现状,实现了阳光财务支出的效果。
3、廉洁从政通过签订廉政承诺书、廉政合同等形式,规范了行使权力的行为,在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工程设计变更、工程质量监督、工程交竣工验收等敏感问题和重点环节上产生了良好自我约束效果。
4、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当行为问责、领导干部集中报告个人重大事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个人档案等制度的执行,加大了“小事问责、违规查处、违纪追究”的工作力度,使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不能违、不敢违,进一步筑高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堤防,标示了不能作为的“高压线”。
5、廉政风险点排查、预警信息按月报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工作人员行政履职行为规范、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干部办事公开、岗位值班、机关干部考勤、挂牌上岗、去向牌标示等制度的贯彻执行,进一步规范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起到了促进公开、教育干部激情干事、集思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干事能力。
6、干部任前廉政谈话、领导干部廉政述职述廉、干部民主评议、民主议事等制度的执行,提高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议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规范了权力的运行。
7、在村级集体资产处置中实施“阳光财务”,实行集体资产公开拍卖,即做到办事公开透明,又实现了集体资产的增值。
8、廉政短信、廉政文化进设施园区、领导干部包村入户主动排查收集各类矛盾纠纷等做法,警示教育了干部群众、化解了矛盾纠纷,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地方稳定。
9、卫生系统工程建设中“双公示”制度,使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及时明确资金到位情况、拨付情况,产生了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作用,规范了工程建设程序,起到了预防违纪违规事件发生的效果。
10、家庭助廉联席会议,院长家庭助廉一封信、全体干警廉政格言、警句提示,形成法院、家庭、干警、家属共促廉洁保公正的合力。
三、存在的问题
制度的执行在人,如果执行制度的自然人存在以下心态和动机,则制度的执行将大对折扣,主要表现在:
1、对照思想、对比心理。制度的执行人不深入宏观思考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长远后果,多看其他部门、单位在制度执行中的做法,不是按制度的要求去做,而是根据本单位、本人的利益去执行。
2、规避心态、侥幸心态。以制度定人、以制度定事。不认真对照制度解剖自己的所作所为,只要求别人如何执行制度,在发生问题时,尽量绕开制度,搞“下不为例”。
3、“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制度的执行遵循管外不管内,管下不管上的策略。
4、“一把手”制度执行监督的缺失。部分领导干部带头违反制度,使制度的平等性产生偏差,影响了制度的公平。
5、部分制度强制性要求少、弹性大,只规定不能做什么,缺少做了规定不能做的事后如何处罚,使制度执行缺乏可操作和时效性。
6、随意更改制度。分“亲疏关系”执行制度,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7、制度执行不到位缺少评判标准。单项制度多、综合制度少。
此外,制度宣传力度不够、用文化传承制度、违背制度的处罚量化等方面的不足,同样影响制度的执行。
四、提高制度执行效果的对策及措施
制度的权威来自刚性,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的价值源于实效。在制度建设中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制度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强化现有制度的执行力。要重视和加强已保留和更新党风廉政制度的学习宣传,提高制度的知晓面和可信度,使制度在广大群众中产生文化沉淀,演化成一种内在的行为准则。
2、建立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及时对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修补,不给钻制度空隙的人提供机会。同时要注重制度之间的协调配套,既要充实完善惩戒性、约束性规定,又要建立健全激励性、保障性规定;既要重视实体性制度建设,又要重视程序性制度建设,发挥整体效能。
3、建立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制度。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加大对人、财、物管理制度的细化和量化,形成关键岗位的监督制度,形成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有效机制,防止权力滥用。
4、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追究机制。加强制度执行的明察暗访,重点检查领导干部职位、职权、职责的履行,监督“一把手”制度执行的到位和效果;逐步形成制度执行的考核细则和标准,并将制度执行考核结果纳入乡镇(街道)、部门年终党风廉政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年终奖励、评优、评先、领导晋升结合;对发生违反反腐倡廉制度的重大案件、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制度措施不力、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部门和单位,追究有关领导制度执行不利的责任。
5、树立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制度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认真,切实以身作则、率先执行制度,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努力做学习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表率;使墙上、纸上制度成为准则、规范,不讲在嘴上、流于形式、成为摆设。
6、维护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是要明确追究的主体,对受追究的行为进行明确化、具体化、规范化,制订出客观、公正的制度和办法,做到追究责任人人平等。二是在追究过程中要严格区分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以及领导责任和非领导责任,合理掌握追究“度”。三是把责任追究与对干部的考核、提拔、使用等制度结合起来,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责任制的整合功能。
7、学习他人经验,进行制度创新。要善于总结最基层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类和提升,形成不同于以往、有别于他人的创新点,并学习区内兄弟市县区制度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本县实践创新制度。
8、强化问责制度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行政问责暂行规定》、《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当行为问责部分》,加大小事的问责力度,发挥“小事问责、违规查处、违纪追究”的制度执行效果。
9、建立和完善机器管事、人机结合、机控人防的监控机制。针对一些重点部位、薄弱环节采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监督,用指纹识别系统、计算机监控设备等现代手段进行制度执行监督,减少人为因素对违反制度的处罚效果,实现制度执行的公开、公正、透明,使监督制约在阳光下运行。
第五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调研对策
近年来,**县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权力制约、监督管理、法纪约束等工作机制,积极创新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发生率。
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现状
1、党
员干部教育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逐步增强。一是不断健全反腐倡廉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阶段工作,查找存在问题,解决具体困难,研究部署工作。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纪委、组织、宣传、文广等成员单位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坚持将干部教育纳入乡镇千分制和部门百分制考核,半年督查,年终检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积极抓好干部廉洁教育,增强廉政勤政意识。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电教片,学习孔繁森、焦裕禄等先进事迹,同时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反面典型案例,积极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为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三是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坚持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了定期廉政培训制度、廉政谈话、诫勉教育和打招呼教育等各项制度。抓住易发生违纪违法现象的关键时期,开展预防教育,坚持在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向全县领导干部赠廉政寄语进行打招呼、敲警钟,防止节日不廉行为发生。
2、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机关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推进,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以机关作风教育为契机,切实抓好各级各部门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部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县机关内部建立新制度126个,完善涉及车辆管理、财务管理等了系列制度476个,使机关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结合全县机关作风建设,在全县机关开展了作风教育整顿,积极开展了公车整治、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六项专项治理”工作,县纪委监察局制发了系列文件,努力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3、体制改革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党员干部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有效防止了权力失控。在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积极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了《政府工作规则》,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不断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全面实行预告公示、差额考察、常委会票决、试用期制等一系列制度,不断规范干部任用行为;制定了《处置不胜任不称职领导干部实施办法》、《末位淘汰制》和《领导干部任期制》等制度,在疏通干部“下”的渠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建立了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制定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了“乡财县管”。
4、重点领域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权钱交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建立健全了《提前备案制度》,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监督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监督制度》、《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制度,不断规范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监督,确保工作程序严谨、公开透明,防止暗箱操作。制定了《工程项目巡查制度》,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后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能、工程进度及资金拔付、农民工工资支付、项目业主的廉洁等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堵塞了工程项目“一招了之”的漏洞。
5、监督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遏制了权力滥用现象。围绕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居、院、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努力增加人民群众对权力运作过程的了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和操作。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党务公开,制发了《党务公开工作制度》,把群众监督延伸到党内。积极探索公开形式,制发了《村(居)务点题公开工作意见》,由公开什么群众知道什么转变为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收到了良好的的效果。坚持抓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制度,不断疏通和拓展群众监督渠道,提高了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营造了对权力运行有效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
近几年,我县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制度的决策、制定、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来看,还不够健全有力。一是制度建设缺乏整体性、超前性和预见性,缺乏用系统性,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倾向。二是执行制度不够严
格,有的流于形式。一些单位在执行制度时,往往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单位有利的照章执行,对单位没利的则应付而过。三是监督制度执行时失之于宽的现象,有的单位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往往搞心照不宣,管外不管内,管下不管上,下级监督上级和同级之间的监督难以开展,达不到监督的真正目的。四是对权力的制约还不到位,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有的领导凌驾于法律和制度之上,以权代制、以权代法,下级不敢也不能监督上级,造成制度本身对领导干部没有约束力。从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件看,几乎没有一个领导干部案发前,真正置权力于监督之下,这种现象极易滋生腐败。
三、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对策
1、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制度创新。源头治腐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创新体制,完善法律,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要坚持管理体制创新,健全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是源头治腐的主要保障。要深化干部人事体制改革,逐步规范用人体制,切实管住“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切实管住“权”;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坚持收到两条线,切实管好“钱”。腐败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根源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和私欲的膨胀、放纵。要将重点放在监督机制上,建立对权力的制约机制和权力配置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和严密的权力监控机制。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防止“一言堂”和独断专行。要切实清理现有工作制度,积极探索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工作制度,要体现制度有客观性、整体性、系统性。要完善制度反馈机制,及时修改工作制度,保证制度的切实可行。
2、坚持四个原则,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要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原则,切实抓好制度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二是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既要坚持和发展反腐倡廉宝贵经验,又要注意借鉴当代世界防治腐败的有效做法;既要充分重视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注重制度的开创性和前瞻性,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通过观念的创新来带动制度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三是要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既要形成总体方案和长远规划,又要设计好单项具体制度,做到相互衔接、相互照应;既要立足当前、着眼实际,又要着眼于长远,加强前瞻性谋略和筹划。四是要坚持层级构建原则。要处理好制度建设的宏观与微观、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要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制度体系的总体框架;要把制度建设同一系列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制定、同步实施。
3、解决五个问题,规范制度建设。一是要讲求科学高效。要深入分析当前腐败形成的深层次动因,加强制度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努力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制度建设的实效性。二是要不断提升体系化、法制化水平。要遵循国家的法制统一性原则和党在政治上、组织上集中统一的要求,把制度建设置于党纪国法建设中统筹安排,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党内法规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基本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要广泛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高群众参与制度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要通过群众的自身实践激发他们参与制度建设的热情,从而真正把群众的意愿转化为具体制度。四是要把制度的理念渗透到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多种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中。要将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通过适当的程序上升为制度,反过来又运用制度的规范作用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五是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建立健全制度教育机制,丰富制度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纠,切实维护好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分工、考核方式、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确保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