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QC七大手法试题
QC七大手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题)姓名得分
1、QC七大手法包括、、、、、2、特性要因图是当一个问题的 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3、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
4、应用到80:20原理的是QC七大手法中的5、造成质量波动并对过程起作用的因素分为
6、造成产品变异的原因可分为
7、查检表按用途分可分为、。
8、特性要因图,又称为、。
9、制作特性要因图时,须收集多数人的意见,多多益善,可运用原则。
二、判断题(共30分)
1、散布图适用于计数型数据。()
2、排列图是寻找引发结果原因的管理图形工具。()
3、产品合格率、产品外观尺寸、时间等数据是属于计数值数据。()
4、在解决日常问题时,在收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别法()
5、[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6、制作直方图时,所收集数据的数量应大于50以上。()
7、偶然原因,本质上是局部的,很少或没有,可避免的。()
8、计量型管制图,当每小组的样本10个或10个以上时,应采用Xbar-S管制图。()
9、当有点出现在控制图A区以外,即可判断改点对应的产品已不合格。()
10、不合格数图C-CHART属于计量型管制图。()
三.简答题/计算题(共3题)
1、2、简述制作特性要因图的五步骤。
答:。
3、分别列举计量型管制图和计数型管制图的种类(分别列举3个或3个以上)。答:计量型管制图
计数型管制图
第二篇:QC七大手法考试题答案
QC手法考試題
1.QC七大手法主要內容(25’)
一、查檢表(收集正確且有用的數據)
二、柏拉圖(發現問題的重心)
三、特性要因圖(找出要因)
四、散佈圖(原因與結果關系)
五、管制圖(及時發現問題)
六、直方圖(了解目前的品質狀況)
七、層別法(層別問題找出真因)
2.柏拉圖繪製方法(25’).確立調查目的2.決定分類項目.收集數據:
4.統計計算
5.排列大小並計算累積次數
6.計算累積百分比
7.繪圖:
8.繪入累積曲線
3.管制圖之功用及用途(25’)
決定製造工程所可能達到之目標或標準
被用為達到目標之工具
可藉此判斷是否已達到目標
作為對製造或購買之產品允收或拒收之依據
由小批產品中挑選一些產品,組成品質均勻之
大批產品之依據
作為判斷製造品質是否均勻
作為了解送驗之品質
用於非生產性方面之問題
4.寫出解決問題之一般步驟,並寫出各步驟中可能用到之QC手法
1.主題選定
2.選題理由
3.現況解析
4.要因分析,真因掌握,改善對策計劃
5.執行
6.效果確認
7.標準化
8.殘留問題
(25’)
第三篇:新旧QC七大手法实战培训
新旧QC七大手法实战培训
【课程背景】
QC七大手法是在品质管理工作最基本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品质问题的处理和数据的初步整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 QC 七工具的理解和运用,就可以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来了解各个过程中的绩效。通量改进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过程质量改进的初期,可帮助确定现象和改进的机会。另外,管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仅要掌握数据分析,更重要的是确定问题,制定计划和进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所以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从各方面获得语言文字信息,进行整理构思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新 QC 七种工具能够帮助对语言资料进行分解,从各种混乱的互相缠绕的因素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寻找新构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课程大纲】
一、全面品质管理
PDCA、戴明和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
TQM 和 ISO9000
二、依据事实的QC七大手法 1 查检表
如何作查检表
查检表的种类与内容
使用查检表之实例鱼骨图
鱼骨图的作法
两种类型的鱼刺图的运用
好的鱼刺图与不好的鱼刺图柏拉图
柏拉图的作法
柏拉图分析的应用
柏拉图使用实例层别图
层别法(Stratification)的意义
层别法的作法
使用层别法实例直方图
使用直方图的目的直方图的看法及使用法散布图
散布图的意义
散布图的作法
用散布图检讨的现场的问题
控制图流程决定计划图
何谓 PDPC 法
PDPC 的活用程序
活用事例 F 箭头图法
何谓箭头图法
箭头图法的事例
箭头图的活用程序矩阵数据解析法
矩阵数据解析法的主要用途
形态分析法的活用程序
应用实例
四、综合案例研讨及导师答疑
【讲师介绍】李老师
硕士,高级工程师,企业顾问师,李老师是企业管理专家,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其擅长 6 西格玛、精益生产、ISO/TS16949 五大工具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精通 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 等国际管理标准。在其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李老师有在国外学习考察和短期工作的经历,曾先后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汽车、机械制造、服务类企业从事管理工作,担任过质量经理、项目开发经理、采购部主管、物流部经理,熟悉国际知名 OEM 的特殊要求(诸如: VW,Ford,DC,BWM,GM...), 被聘为多家企业的高级管理顾问。
国际管理标准被引入国内后,李老师为一百多家企业(大多为汽车业)进行过管理标准的培训和现场辅导,对如何将标准有效地运用于企业实践,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际经验。李 老师作为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曾代表多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为近百家不同企业实施了现场审核,一些著名认证机构也经常聘请他为审核人员授课,在某些审核范围经过 李 老师的培训是审核人员得到认可的必要条件。李 老师的培训课程除了各类国际和行业质量管理标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内部审核和管理体系保持等方面之外,还有企业诊断、战略策划,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整合,系统论,方法论,信息论,运筹学,以及统计技术等。
李老师擅长采用互动交互式授课模式,学员全程参与课程的问题讨论,讨论过程中结合大量的企业实际的难点、疑点案例分析及练习,使学员能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从而能够运用在工作中;通过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使培训过程更加生动、幽默、活泼、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
服务客户有: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宁波三钻工业有限公司、欧科佳(上海)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发动机厂、法雷奥汽车自动传动系统(南京)有限公司、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爱克斯精密钢球(杭州)有限公司、凯模制冷配件(无锡)有限公司、江苏斗源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伟世通汽车饰件股份集团、TK 汽车安全部件集团公司、华懋纺织集团公司、上海永裕塑胶有限公司、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泰西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宁国中鼎密封件有限公司、富士和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西安昆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百余家大型企业。
第四篇:新QC七大手法培训总结
新QC七大手法培训心得
(邹义芳)
通过一天的学习,了解到QC新七大手法分别为:亲和图法(KJ法)、矩阵图法、箭头图法、PD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关连图法、系统图法。主要用于为生产计划阶段提供有效、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是管理人员制定计划,搞好协调和控制的有利工具。
新QC七大手法并不取代品管七大手法,与品管七大手法相辅相成,新QC七大手法更适用于管理人员,特点表现为:整理语言资料、引发思考,有效解决零乱问题,充实计划,防止遗漏,使相关人员了解、协助,确实表达过程等。
关联图法用于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比如用关联图法可以用来分析最近为什么客诉刮伤率很高,因为管理监督不到位,造成员工对设备保养不好,又因为对设备保养不好,造成滚轮不转,又因为员工缺少培训手势不正确,或者来料问题不良巡检未及时发现等等原因。最后我们找出最主要原因一一解决,刮伤不良率有所降低。就是将原因、结果、目的、手段等关系复杂的问题在逻辑上用箭头表示其相互关系,从而找到主要原因。
亲和图法用于从杂乱的语言资料中汲取资讯,比如在公司例会中厂长问为什么现在员工执行力不够,要求大家分析原因找出改善对策,因为这个问题原因比较复杂,大家一时想不出对策,会议陷入了冷场,后来厂长说大家列出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暂不要求现场分析,会议结束后对会议上大家提出所有原因进行分析排查归类,这样会议可以正常进行,问题也能找到原因和改进措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品质问题或是生产效率等问题的分析中。
系统图法用于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比如可以用来对品质部进行职能规划,品质部分几个岗位,化验员几人,表面处理检验人员几人等,分别岗位职责,要进行哪些技能培训,使用工具,SOP学校,表单填写。分层级,无遗漏的展开,使品质系统规划一目了然、效率化。也可用于系统的分析问题的原因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矩阵图法用于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数关系,比如每条生产线的PFMEA文件就是利用的矩阵图法中的变数关系管理,罗列出潜在故障,分别对严重性、发生性和检出度做出评估最后计算得到风险优先指数(RPN),RPN过高时,就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以降低RPN。
PDPC法用于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比如设备故障突然停线,首先联系维修人员到场、领取备件、更换备件、调试、恢复生产。这是一条正常的步骤,而PDPC法就是对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想出对应计划或进行另外方案从而达成最终目标。
箭条图法用于合理制定进度计划,比如化金生产的排程,前处理用时多久,来料检验用时多久,上板用时多久,每个槽用时多久等,哪一步先做哪一步后做,哪些工作可以同时进行,我们可以用箭条图法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产能最优化,各项工作也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矩阵数据解析法用于多变数转化为少变数的资料分析,在品质管理领域中属于较复杂的方法,使用几率不多。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老七大手法灵活运用,不能让QC新七大手法变得华而不实。以上为我对本次学习的一些见解,另外感谢公司给予本次培训机会!
第五篇: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 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实施步骤:① 确定研究的主题; ② 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 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 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
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
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
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 降低不良的依据;② 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 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3、实施步骤①
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②
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③
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④
绘制柱状图;⑤
绘制累积曲线;⑥
记录必要事项⑦
分析柏拉图要点:A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B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C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
4、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①
柏拉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柏拉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效果;②
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九可以了;③
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定得太少,5~9项教合适,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做柏拉图无实际意义;④
作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就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集数据再作分析;⑤
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项别已经清楚者,则无需浪费时间制作柏拉图;⑥
其它项目如果大于前面几项,则必须加以分析层别,检讨其中是否有原因;⑦
柏拉图分析主要目的是从获得情报显示问题重点而采取对策,但如果第一位的项目依靠现有条件很难解决时,或者即使解决但花费很大,得不偿失,那么可以避开第一位项目,而从第二位项目着手。
四、因果图所谓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主要用于分析品质特性与影响品质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是一种用于分析品质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又称为鱼骨图。
1、分类1)追求原因型:在于追求问题的原因,并寻找其影响,以因果图表示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的关系;2)追求对策型:追求问题点如何防止、目标如何达成,并以因果图表示期望效果与对策的关系。
2、实施步骤① 成立因果图分析小组,3~6人为好,最好是各部门的代表;② 确定问题点;③ 画出干线主骨、中骨、小骨及确定重大原因(一般从5M1E即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测Measure、环Environment六个方面全面找出原因);④ 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依据重大原因进行分析,找到中原因或小原因,绘至因果图中;⑤ 因果图小组要形成共识,把最可能是问题根源的项目用红笔或特殊记号标识;⑥ 记入必要事项
3、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①
确定原因要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集思广益,以免疏漏;②
原因解析愈细愈好,愈细则更能找出关键原因或解决问题的方法;③
有多少品质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④
如果分析出来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要想改进有效果,原因必须要细分,直到能采取措施为止;⑤
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主要性;⑥
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5W2H的方法逐项列出,绘制因果图时,重点先放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原因、结果”,分析后要提出对策时则放在“如何才能解决”;Why——为何要做?(对象)What——做什么?(目的)Where——在哪里做?(场所)When——什么时候做?(顺序)Who——谁来做?(人)How——用什么方法做?(手段)How much——花费多少?(费用)⑦
因果图应以现场所发生的问题来考虑;⑧
因果图绘制后,要形成共识再决定要因,并用红笔或特殊记号标出;⑨
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
五、散布图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系上,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及相关的程度如何,这种图形叫做“散布图”,也称为“相关图”。
1、分类1)正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增大;2)负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却减小;3)不相关:变量X(或Y)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并不改变;4)曲线相关:变量X开始增大时,Y也随着增大,但达到某一值后,则当X值增大时,Y反而减小。
2、实施步骤1)确定要调查的两个变量,收集相关的最新数据,至少30组以上;2)找出两个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两个变量描入X轴与Y轴;3)将相应的两个变量,以点的形式标上坐标系;4)计入图名、制作者、制作时间等项目;5)判读散布图的相关性与相关程度。
3、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1)两组变量的对应数至少在30组以上,最好50组至100组,数据太少时,容易造成误判;2)通常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自变量,纵坐标表示效果或因变量;3)由于数据的获得常常因为5M1E的变化,导致数据的相关性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数据获得的条件进行层别,否则散布图不能真实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4)当有异常点出现时,应立即查找原因,而不能把异常点删除;5)当散布图的相关性与技术经验不符时,应进一步检讨是否有什么原因造成假象。
六、直方图直方图是针对某产品或过程的特性值,利用常态分布(也叫正态分布)的原理,把50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分组,并算出每组出现的次数,再用类似的直方图形描绘在横轴上。
1、实施步骤1)收集同一类型的数据;2)计算极差(全距)R=Xmax-Xmin;3)设定组数K:
K=1+3.23logN数据总数 50~100 100~250 250以上组
数 6~10 7~12 10~204)确定测量最小单位,即小数位数为n时,最小单位为10-n;5)计算组距h,组距h=极差R/组数K;6)求出各组的上、下限值第一组下限值=X¬¬min-测量最小单位10-n/2
第二组下限值(第一组上限值)=第一组下限值+组距h;7)计算各组的中心值,组中心值=(组下限值+组上限值)/2;8)制作频数表;9)按频数表画出直方图。
2、直方图的常见形态与判定1)正常型:是正态分布,服从统计规律,过程正常;2)缺齿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3)偏态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4)离岛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5)高原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6)双峰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7)不规则型:不是正态分布,不服从统计规律。
七、控制图
1、控制图法的涵义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有静态因素也有动态因素,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即时监控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以便改善生产过程,减少废品和次品的产出?控制图法就是这样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法,它利用现场收集到的质量特征值,绘制成控制图,通过观察图形来判断产品的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控制图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控制图又叫管理图,它是一种带控制界限的质量管理图表。运用控制图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观察控制图上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状况,分析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消除,使生产过程恢复稳定状态。也可以应用控制图来使生产过程达到统计控制的状态。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是一种统计分布.因此,绘制控制图需要应用概率论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控制图是对生产过程质量的一种记录图形,图上有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并有反映按时间顺序抽取的各样本统计量的数值点。中心线是所控制的统计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界限与中心线相距数倍标准差。多数的制造业应用三倍标准差控制界限,如果有充分的证据也可以使用其它控制界限。
常用的控制图有计量值和记数值两大类,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每类又可细分为具体的控制图,如计量值控制图可具体分为均值——极差控制图、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等。
2、控制图的绘制
控制图的基本式样如图所示,制作控制图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按规定的抽样间隔和样本大小抽取样本;
②测量样本的质量特性值,计算其统计量数值;
③在控制图上描点;
④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并行。
控制图为管理者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生产过程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工序的质量情况,合理地选择管理点。管理点一般是指关键部位、关健尺寸、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对下工存有影响的关键点,如可以选质量不稳定、出现不良品较多的部位为管理点;
②根据管理点上的质量问题,合理选择控制图的种类:
③使用控制图做工序管理时,应首先确定合理的控制界限:
④控制图上的点有异常状态,应立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进行生产,这是控制图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
⑤控制线不等于公差线,公差线是用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而控制线是用来判断工序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
⑥控制图发生异常,要明确责任,及时解决或上报。
制作控制图时并不是每一次都计算控制界限,那么最初控制线是怎样确定的呢?如果现在的生产条件和过去的差不多,可以遵循以往的经验数据,即延用以往稳定生产的控制界限。下面介绍一种确定控制界限的方法,即现场抽样法,其步骤如下:
①随机抽取样品50件以上,测出样品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做控制图;
②观察控制图是否在控制状态中,即稳定情况,如果点全部在控制界限内.而且点的排列无异常,则可以转入下一步;
③如果有异常状态,或虽未超出控制界限,但排列有异常,则需查明导致异常的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使之处在控制状态,然后再重新取数据计算控制界限,转入下一步;
④把上述所取数据作立方图,将立方图和标准界限(公差上限和下限)相比较,看是否在理想状态和较理想状态,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平均位移动或标准偏差减少,采取措施以后再重复上述步骤重新取数据,做控制界限,直到满足标准为止。
3、怎样利用控制图判断异常现象
用控制图识别生产过程的状态,主要是根据样本数据形成的样本点位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失控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①样本点超出控制界限;②样本点在控制界限内,但排列异常。当数据点超越管理界限时,一般认为生产过程存在异常现象,此时就应该追究原因,并采取对策。排列异常主要指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③连续七个以上的点全部偏离中心线上方或下方,这时应查看生产条件是否出现了变化。④连续三个点中的两个点进入管理界限的附近区域(指从中心线开始到管理界限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域),这时应注意生产的波动度是否过大。⑤点相继出现向上或向下的趋势,表明工序特性在向上或向下发生着变化。⑥点的排列状态呈周期性变化,这时可对作业时间进行层次处理,重新制作控制图,以便找出问题的原因。控制图对异常现象的揭示能力,将根据数据分组时各组数据的多少、样本的收集方法、层别的划分不同而不同。不应仅仅满足于对一份控制图的使用,而应变换各种各样的数据收取方法和使用方法,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图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现了超越管理界限的异常现象,却不去努力追究原因,采取对策,那么尽管控制图的效用很好.也只不过是空纸一张。品管新七大手法☆ 关联图
☆ 系统图
☆ 亲和图
☆ 矩阵图
☆ PDPC法(过程决策方法)
☆ 箭条图
☆ 数据矩阵解析法质量管理八大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职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3.全员能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人,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的效率.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上的一个永恒目标.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以上八大质量管理原则形成了质量管理体标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