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要以人为本
创新要以人为本
2012年6月12日
翻译:李绮斌
2012年6月12日,哥本哈根,丹麦高等教育部部长莫滕(Morten Østergaard)在“人文研究、教育的创新和创造力”会议上演讲。
大家好:
欢迎大家,因为你们的到来,今天的会议气氛格外热烈。在人文研究和教育领域,创新和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只有一个简单解决方法的问题是几乎不存在的,因此,当我们寻求问题的答案时,应当尽力深层次地了解问题本身和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而人文主义在这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在巨大的压力下解决全球能源危机、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健康问题,并完善福利体系,单纯依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要探讨解决方法,应对社会挑战,需要运用社会科学、人文知识去关爱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应当知道在这个社会生存和生活的法则。如果不了解人类的自然行为和社会行为,便无法解决健康问题。
举个例子,健康专家可以为病人提供建议和治疗方案,而要想使病人痊愈,首先要保证病人有配合治疗的意愿和能力,否则最好的药物也不起作用。这就是意愿的力量。
福利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有在充分考虑民众需求的情况下,福利才能发挥作用,否则便形同虚设。
同样,如果我们在竞争中处于下风,不能理解用户的需求,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就会失去创造效益的机会。所以,如果一个工程师能够同人文科学的研究生合作进行智能电话的研发,将会得到可观的收益。
在座的各位都是日常生活中观察、分析和行动的专家。我们都清楚,工程师要做的是为技术本身提供保证,而人文科学能够保证每一个人、任何人都会使用这项技术。
创新要以人为本,这是丹麦的发展原则,过去如此,将来也不会改变。我们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以功能、审美和人文的方式发展我们的技术,解决各种问题。
〃国家创新战略
挑战推动创新的发展,这正是我们发展的机遇。因此,当前丹麦面临的挑战就是未来解决方法的一部分。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关键,正因如此,我们在三月就开始制定联合创新战略。我们要加强国家创新能力,把工作重心放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所谓更强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提高每个劳动者和每个公司的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这需要多方合作、优先发展。
我们希望,在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架起一座合作的桥梁,在研究、开发、教育和创新领域缩短从公共投资到开发就业的链条。
这需要构建起全球性的创新网络,通过大学、知识机构、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来实现。我们需要踏平公私部门之间的障碍,使私营部门成为公共部门的一种资源——反之亦然。
丹麦要在国际创新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发言权,就必须建立牢靠的合作伙伴关系。有针对性的创新并不等同于研究和经济政策的领域限制和规范限制。相反的,创新战略是对当前框架和思维方式的解放。
跨学科的问题需要用跨学科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方法来解决。我们要继续发扬独立研究的传统优势,同时,政府也要提供必需的经费,对独立研究进行支持。把工作重点从微观研究转移到实际应用中来,因为对于创新而言,纸上谈兵是不现实的。
我们必须承认,丹麦在创新方面具备独特的潜力。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到解决方案的发展和实施,用户参与无处不在。在研究解决方法,应对全球挑战,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要时刻牢记丹麦的这种优势。
〃创新人文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身体里的创业基因原本十分强大。然而可惜的是,教育体制束缚了他们创业的欲望。而现在,我们要改变这一切。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学习各种报告和理论知识。他们更需要接触现实世界。他们需要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融入到产品、服务和新的运营方式中去。这就需要国有企业
和私营企业以及教育部门进行合作。同时,教育部门还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工具,给他们体验创新和锻炼创造思维的机会。
近些年来,人文学科制定了战略性的目标,把确保教育方式和课程设计符合现代劳动市场要求作为工作重点。比如,在人文学科的课程设计上,已经实施了很多改革,体现了教育的多学科性、创新性、创业性、业务合作性和就业性。
这种发展形式是积极的、重要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文学科潜力巨大。
今天的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知识依赖性,这种市场最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分析能力,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方法的人文技术性人才。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对人文学科毕业生需求的变化印证了这一点:
1980年,只有3.5%的人文学科毕业生能够在出口公司中找
到工作。
2007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8%。今天,40%的人文学科毕业生能够在私营部门找到工作。
〃“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科研和创新计划和人文主义
创新不仅仅是丹麦的发展规划,两个星期前,欧盟研究和创新部部长们确定了“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科研和创
新计划的第一个重要规划,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倡议,经费预计达到6兆克朗。
“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科研和创新计划是一个标志,是通过应对全球性社会挑战而对战略研究进行反思的标志。可喜的是,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社会学家和人文学者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应对社会挑战需要应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而这种方法的发展要依靠社会学家和人文学者提供新的现实方法和解决方案来实现。
因此,在得知委员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跨学科发展时,我的喜悦之情无法表述。
现在,丹麦已经得到了2.34%的规划任务,如果能够在整个“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科研和创新计划中占有同样的任务比重,丹麦平均每年将会从欧盟得到20亿克朗的研究和创新经费。
利用这些经费,有必要开展人文学科的竞争,因为人文学科的发展本身就是创新的一部分。
〃人文主义与工程在这令人激动的会议上,我郑重地对奥尔堡大学、南丹麦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的人文学院表示感谢,他们是本次会议的组织者和主办者。同时,我非常希望本次会议的讨论结果能够尽快地投入应用,推动国家的创新战略的实施。
上周,我参加了“创新工程师”创新会议,并发表了演讲。参加人员大都是工程师和自然科学研究生,会议十分有趣。的确,工程师的工作就是制造新产品,进行创新。但我总觉得会议上缺了点什么。我认为,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也应该参加那次会议。
也许下一次,各路的专家一同参会,用跨学科的方法解决跨学科的问题,将会发生这些有趣的事情:
书呆子遇到了生物工程师 电子专业的书呆子遇到了民族学家 食品科学工程师遇到了哲学家
最后,我再次强调,创新需要以人为本,这是永恒的主题。谢谢大家。
第二篇: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要坚持深入群众、集中民智,多倾听基层声音,多一点解决问题,少一点解释问题;要坚持体察民情、改善民生,多办为群众解决问题、老百姓感受到的实事;要坚持廉洁奉公、顺应民意,任何时刻不能放松廉政建设,特别在换届过程中要严肃纪律、风清气正。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前一段时间,我市集中开展了系列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了“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主题教育,同时结合工作安排,先后组织开展“解决问题月”、重大课题调研、“七一”走访慰问和干部下基层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杨善洲同志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他的事迹撼动了我的心灵。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牢记一句话:“监管不到位”就是犯罪。因为,药品、医疗器械它直接关系到大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公共健康问题上冒风险,就是草菅人命。为使命而工作,坚持公众健康第一,应该成为药监人一个响亮的口号。我们的责任感减弱一份,就会使公众健康利益受到的损害有十份,党和政府把守护公众健康的重任交给了我们,我们就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懈怠。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建立在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之上。只有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把老百姓的事
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才有可能怀有深深地同情感,才会把他人的幸福作为自己幸福的必备条件,才会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
在狸桥我走访了近200户人家,多为低保户、五保户、老党员、老干部,以及部分村民代表和一般群众。他们的家庭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随着与每一户交流的不断深入,对我教育就越来越大,感触也就越来越多,我真切地感受到:如果要在情感上与当事人有某一程度的对应和调和,首先必须尽可能努力把自己置于当事人的情境中,用心体会当事人可能感受到的每一个苦恼的细节;其次要把当事人的处境当作是自己的处境,努力使自己进行处境转换的想象工作。只有这样,被走访群众才会真正在情感上接受你,信任你,才会和你说真话,说心里话,说实话,你也才能知道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你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利为民所谋。
第三篇:工会工作要以人为本
工会工作要以人为本
摘要:本文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工会如何在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深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学习型的工会组织,培育知识型员工、做好职工的娘家人和守护神。
关键词:神华 工会 以人为本 民主管理 厂务公开 学习型工会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神华集团提出“科学发展,再造神华,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发展战略。这就让我们的企业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就就要求企业工会工作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局面。工会只有在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下,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投身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在实现神华集团的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发挥应有的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要做到以人为本,工会必须在一下几个方面下苦功夫、下大工夫:
一、结合企业实际。
结合企业实际,统筹兼顾,处理好企业发展和民主监督管理的关系,协调好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并不断深化企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
1、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企业民主管理一般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行的,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职代会企业首先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通过有效方式督促职代会、民主对话会意见建议的落实,切实畅通民主管理渠道,保障职工知情权、监督权,不断提高民主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企业在召开职代会前,要组织职工代表专门就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任务及权利、民主管理、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维权等方面进行专题讲课,使广大职工代表对自身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加强了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实践证明,广大职工在会上,都能够畅所欲言,正确反映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职代会提案,工会都应认真对待,积极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职工代表。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民主建设。
2、深化企业厂务公开制度。
厂务公开作为职工群众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关心企业发展蓝图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目标、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产品销售情况、重大技改项目、重要人事任免、重要规章制度和大额资金使用情况等,要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开,并定期召开公开工作调度会、联席会、职工代表座谈会等,搭建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平台,做到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做到了企业生产经营重大事项让职工知情,经营管理让广大职工参与,权力行使接受职工监督,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切记虽然制定了完善的厂务公开制度,确切的公开时间、内容、方式、方法等,但只是当作一种摆设,既没有“厂务公开栏”,也从无公开过,即使公开也不是职工身边的想要关心的问题,起不到民主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的作用。
二、建设学习型的工会组织,培育知识型员工。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利益的忠实代表,工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了其职能的充分发挥和职工的利益,乃至社会的稳定,因此建设一个具有高素质的学习型工会是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社会权益实现的重要途径,同时工会还要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做一名知识型的员工,进一步适应神华集团发展战略的需要。
1、建设学习型的工会组织,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工会自身建设全过程,努力建设一支讲政治、知法律、精业务、会管理、善协调的企业工会队伍。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争取企业党委的支持与重视,夯实工会组织基础,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规范。
2、在学习上统一思想认识要使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学习和沟通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理念,增强其学习的自觉性。对于那些在学习中遇到瓶颈无法超越、无法取得突破进而有意放弃学习的职工,工会要加强引导为他们雪中送炭,帮他们排忧解难。
3、学习型工会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竞争和奖励机制,设立公平竞争的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练兵活动,对那些学有所成、贡献突出的职工给予
奖励。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互帮互助的氛围。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创建学习型工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可好高骛远,针对目标认真研究制定科学的学习步骤,循序渐进的执行,不可过于偏激,最后导致一无所获。
三、做好职工的娘家人和守护神
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职工的维权和帮扶工作
《工会法》中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企业工会是企业工会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维权是工会的天职,工会组织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固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之观念,时刻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点,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良好氛围。在企业管理方面要维护职工的参与权;在企业政策方面要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在安全生产方面要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要维护职工的受教育权;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要维护职工享受权。工会要贴近职工、关心职工,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善于发现职工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矛盾,切实认真的加以解决,要有强烈责任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为职工排忧解难,扶贫帮困。把出现紧急困难、特重大病困难的职工作为重点对象,建立了特殊人员档案。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真正做到贴近职工,关心职工,使职工感受到工会的温暖。
2、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 还可以营造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工会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如踢毽子比赛,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赛等,既锻炼了身体,缓解了职工的工作压力,又加强了相互间交流和友谊,身心得到愉悦,促进了身心发展和谐。通过各种形式为职工搭建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促进职工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使职工的创造个性与天赋得到张扬,进一步增强工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工会不是远离职工的怪物,而是职工的贴心人和代言人,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积极发挥工会作用,切实为职工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只有这样,工会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确保自己的地位,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热情拥戴,工会工作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才能在集团的大发展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四篇: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军队要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牢固地确立起来。建军之初,我军就强调,官兵一致、不打骂体罚士兵,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对于促进部队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
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就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官兵的首创精神,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凡涉及部队全局性的工作和官兵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坚持公正公开,严格程序,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教育的对象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思想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生动具体,把道理讲透彻。这就要求我们政治工作者讲究方法,科学策划。教育时把官兵切身利益考虑进来,思想政治工作讲究务实就是尊重人性。把教育对象看作简单的上下级工作关系,忽视他们的利益和需求,教育就言之无物,没有说服力。解决实际困难其实是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只有把大道理讲得具体,教育双方才能在共同的话语背景中达成共识,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顺利开展。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教育各级官兵,帮助他们进步,实现其人生价值。如面对有的官兵遇到困难、工作热情不高的情况,就要帮他们超越自身局限去分析问题,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爱,从而有信心克服实际困难。同时,教育要贴近实际,引导他们自我教育,把教育内化为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
二、以人为本,就要关注官兵的长远发展
关注官兵的长远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打牢政治合格的思想基础。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价值观念多样的特点,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引领官兵,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部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让官兵们看到国家经济繁荣,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而这与军队稳定是分不开的,教育干部战士树立岗位成才观念,履行好职责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捷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树立官兵们的责任感与自豪感。关注官兵长远发展,还要结合事业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关心其成长进步。着力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业务技能,抓好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搭建岗位成才的平台,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搞教育,不能离开岗位空谈责任。要为人才提供做事的平台,在开展事业过程中发现问题,针对人才的特点展开思想政治工作。
三、以人为本,就要努力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
随着基层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官兵的实际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突出,个性化特征日趋明显。我们要正确认识、积极应对这种变化。信息社会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软硬件配置要保障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官兵们的心理动态,积极协调团队建设与个人发展,最大限度利用好部队资源。为满足官兵需求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应该看到,当前社会物质文化水平还不高,军队也在建设发展之中,艰苦奋斗始终是我军必须坚持的建军原则和优良传统。要使广大官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思想上保持高昂饱满的斗志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为军队和国防建设奋斗不息。
第五篇:作文要以人为本
作文要以人为本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似乎写作文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他们感觉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写不出新意,得不到高分,得不到老师的欣赏与表扬,久而久之,写作文成了一道最怕完成的作业,但又不得不完成,怎么办?于是就胡编乱造,乱写一气,作文中充满了假话、大话、套话、空话,如此作文,其质量可想而知。究其根源,实际上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有问题,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我们的作文应当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应引导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作文训练僵化死板,按照单元训练要求,一板一眼,题目永远是那些题目,内容永远是那些内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样的作文训练根本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教材为本,方向搞错了,作文教学又怎么不引起学生的厌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先从思想上解决教师的观念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放开手脚,敢于在文中抒写个性,表达真情,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学生的文章质量才能提高,才可能写出真正好的文章来。
在本期的作文教学中,我努力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做了一些探索,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一改过去怕写作文的思想,开始对作文感兴趣起来,在本期的一次作文训练中,一位以往作文从来都写不到300字的学生,居然破天荒地写了五六百字,其实原因很简单,兴趣使然。下面就谈谈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开放性作文练习激发学生兴趣
本期我接手的是两个比较特殊的班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成绩分列年级倒数第一和第二,与其他班级有明显的层次差距,教学困难可想而知,作文更不用说,在开始的几周中,一些学生连周记(随笔)都懒得写,或写上三四行字就交上来。怎么办?如果按常规的教学方式去进行作文训练,我估计收效甚微,只会越来越糟糕。要调动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首先必须解决学生的作文兴趣问题。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作文训练放开,不局限于教材要求,首先必须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记得《钱江晚报》在前年曾经有几期搞过“不可思议的写作”,即提供几个毫无关联的词语,要求写者把它们串成一篇情节流畅合理的文章,当时我把这些文章剪下来读给前一届的学生们听过,他们都很感兴趣,有些学生还在周记中自己命题进行了写作练习。于是我决定以此思路设计我的第一次作文训练,在我给他们读了几篇《钱江晚报》上的类似文章之后,我要求学生以“桌子、猪八戒、哈利·波特的扫帚、铅笔盒、老鼠”五个主题词为内容,发挥想象,自己写一篇文章,情节合理流畅即可。这次作文训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不仅对此次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出现了不少想象丰富的佳作。有些学生还意犹未尽,希望老师多来几次这样的作文。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之后,我又在思考,第二次应该如何练习呢?显然,如果还是像第一次那样练习,可能学生的兴趣会逐渐降低,必须寻找另外一种既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兴趣,又有训练效果的练习,参照第一次练习,我意识到,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这需要我们去努力开发,既然他们如此喜欢想象作文,我何不投其所好,再来一次想象作文练习呢?只是把训练方法改变一下罢了。于是我仍以调动兴趣、开发想象力为目的,设计了我的第二次作文训练:我找了两篇情节曲折,结尾颇具戏剧性的小说,把结尾删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小说内容补写小说结尾,看谁补得和原著最接近,谁的结尾又能超越原作,并设立了“最佳结尾奖”和“超越奖”,学生们的兴趣又被调动了起来,交上来的作文当中,结尾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理由,但大都有自己的思路,既有和原著接近的,也有比原著更好的,我对其中许多优秀的作品进行了表扬,学生的热情更加高涨。第三次作文训练,我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我共提供了三个题目(任选其一),一是根据提供的两个片段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二是将一段文言故事改编成现代文,并写一篇读后感,三是将课文《桃花源记》改写成现代文,要求对原作内容进行丰富,突出人物描写,可以增加情节。这次作文难度教大,但因有前两次成功的激励,所以这次作文学生同样也练习得非常认真,当然也取得了成功。通过这三次开放性的作文练习,学生的作文热情被调动起来,达到了我事先期望的效果。
二、给材料周记(随笔)巩固学生兴趣
我们知道,学生一学期的大作文训练是不多的,不可能经常进行。前面的三次开放性作文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但这种兴趣还需要我们时时巩固,否则,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所以,平时的周记(随笔)练习就非常重要了。作为一块重要的写作阵地,我们必须把它利用好。刚开始时,我也只是布置每周一篇周记而已,并未做过多要求。但很快我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抄袭作文书的有,不写的有,写两三行交上来的也有,甚至有些成绩较好的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换句话说,认真完成的可能只有一半左右。如此下去,周记恐怕会流于形式,起不到练笔的作用。怎么办?这又是一个问题。我私下了解几个完成不够认真的学生,询问原因,答曰:不知道写什么,无话可说,总不可能每周都写思想汇报吧,那是班主任的要求。原来如此。我决定对周记写作进行改进,针对学生感觉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问题,我一是每周选取一些优美的、有趣的、富有哲理的文章经常读给他们听,要求他们以我读的文章为材料进行写作,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听后感;二是我选取了一些比较有讽刺意味的漫画印发给他们,每周一画;此外,我每周根据情况给他们提供3个题目自由选择,也可以写一周见闻、感受等。总之,周记写作做到既不规定死,也不什么都不规定,既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又不说空话,胡编乱造甚至抄袭。
三、课内作文,利用兴趣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问,你这样练习作文,那么,教材要求的作文训练就不用练了。当然要练,但宜巧练、精练。其实,我们前面所做的工作都是为课内作文训练做准备的。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了,我们的课內作文训练才会有效果。另外,我认为教材要求的训练不一定要完全照着练习,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只要目的一致,效果达到就行了。我本期上的初中语文第三册课本,重点是说明文,其次是记叙文。写作当然也不例外。课内作文我只进行了两次,一次是说明文,一次是记叙文。都是在前面的三次开放性作文之后。我是在教学生学了《向沙漠进军》这篇课文后布置说明文写作的,事前我要求学生去了解京杭大运河,参照课文去分析大运河的现状及原因,并思考如何采取治理措施,然后我组织学生模仿《向沙漠进军》列写作提纲,最后完成《向大运河进军》这篇作文,由于有前面的兴趣支配,加上又有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次学生的写作完成同样是成功的。另外还进行了一次记叙文训练,即传记单元要求练习的《我的小传》,这是写自己的,学生的完成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本期的作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主要表现在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怕写作文了。如前所述,要想提高作文质量,让学生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写作之乐趣,所以,我们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真正使我们的作文训练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