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面试:加强科技普及培育创新文化
公务员面试:加强科技普及培育创新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19日在出席2012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普及科学知识,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群策群力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刘延东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切实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要着力解决关系农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科技问题,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刘延东强调,开展科技普及、发展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学术民主、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氛围。要广泛宣传我国科技发展伟大成就,激发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和创新热情,让“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科普与教育、科技、文化等有机结合,发挥好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平台的作用,更好地展示科技魅力、推动科技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中央有关部门、北京市负责人,首都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生、企业职工和群众代表等1000余人在京参加了开幕式。据悉,科技活动周自200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1届,直接参与人数超过6亿人次。本届活动周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重点内容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生活同行”。
第二篇: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言稿: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江苏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产业的深化融合,既是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产业,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需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新兴产业。在‚十二五‛到来之际,加强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是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总体看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产业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市场份额、竞争实力等方面,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还存有差距。我们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加强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着,只有创新,产业才有连续发展的活力、产品才有持续推动的市场、产出才有陆续突破的效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社会、政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努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江苏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政府要为企业充分提供创新因子,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重点在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产业实现迅速突破,壮大和培养一批省内创新型龙头企业。
二是要积极推进政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加快组建一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单位组成的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支持与鼓励省内龙头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学府合作,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运行高效有序的科技创新体制。
三是加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府组织成立能够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的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催生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催生新兴战略性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善体制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体制改革与进步的过程,我们要逐步建立起能够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和体制。
一是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建立有序的产业进入和退出的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同时也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形成成熟的市场化发展和盈利模式。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由政府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如企业研发配套补助、购进高新技术设备补贴、成立研究院补助等;同时要充分发挥银行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由政府主导,在银行设立专门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贷款,开办科技贷款业务。还要充分调动企业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
三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坚持以产业优惠为导向,以项目优惠为重点,实行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的税收优惠措施。另外要放宽对科技创新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除减免税额和降低税率等手段以外,还要从税基、应纳税额以及优惠税率等方面入手,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激发创新积极性。
三、实施新兴产业人才战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一是制定人才引进策略。建立创新型人才、海外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项目奖励基金等,把人才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工程来抓,建立长效的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同时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领域,面向国内外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支撑,打造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运用教育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途径,构建相互协作的多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可通过财政、税收等方式,引导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作合理布局人才高等教育、在职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机制。利用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基础技术型人才,利用高等教育、企业培养体系培养技术骨干型人才,利用国际交流提升技术骨干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战略眼光,逐步完成新兴产业人才梯队的建设。
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为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创造优良条件和施展才华舞台。政府出台并落实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引进人才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问题;优化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提供配套服务;建立实行优惠收税政策,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设立高科技项目风险基金,对人才开展高科技项目、技术创新研发进行投资或资金赞助等。
四、鼓励发展三网融合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随着新兴战略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产业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抓住新兴战略产业机会,发展主导产业优势,找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成为区域面临的首要问题。三网融合的提出,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三到五年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将有超过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我们应借助三网融合机遇,顺势而为,促进江苏省产业升级,催生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网融合’的经济效益在三到五年后会显现,其中最有潜力的是IPTV,未来三年,用户将达到3000万元,今后这将是一个可以达到几千亿元产值的市场‛。
一是重点扶持一批江苏省本土企业。三网融合试点工作,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运营商的主动出击,关键还需要广大三网融合产品提供商、集成商、服务商整个产业链的积极配合,需要有领军企业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本土企业贴近用户、贴近本地老百姓的需求,更容易提供最适合的产品、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因此,建议政府大力扶持一批江苏本土企业,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有一定自主研发能力的芯片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咨询服务等各领域企业,通过优惠政策、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等多种手段,帮助这些企业做强做大,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三网融合市场的开拓者和主力军!
二是积极打造三网融合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对于推动行业发展起到显著作用,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需要培育本土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
三是支持建设以三网融合为主题的智慧生活产业园。要充分借助和利用江苏在信息化、数字化产业领域的政策、环境优势,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在三网融合方面具有突出创新发展能力的企业汇聚江苏,支持建成江苏省三网融合智慧生活产业园。产业园要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创产业、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形成以打造百姓智慧生活为主题的三网融合发展产业链,为普通百姓提供智能消费、智能家庭、智能交通、智能社区、娱乐互动等智慧生活新篇章,从而推动江苏新型信息化人文产业大发展!
四是尽快成立三网融合产业研究院。三网融合工作,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也涉及到市场利益分配问题,运营机制问题,还涉及到一些新兴产业的融合,如物联网、云计算等,需要统筹规划,政府需联合各方优势力量,支持企业建立三网融合产业研究院的方式,加快推进技术标准的制定,抢在外省市之前实现试点目标,成为全国试点成功案例,进而在全国推广。
五、加强国际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一是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走出去,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与国外有关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二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通过与所在国的合资合作,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推进产业‚走出去‛进程。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借助境外资金、技术和资源,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三是引导和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和引导外商来江苏投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外资企业来苏设立研发机构。
实践将充分证明,谁能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机遇,谁就能引领新一轮产业大发展。江苏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发展战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机不可失,时不待我。
第三篇:依托科技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依托科技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始创于1952年,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完全中学,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办学历史,曾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1992年被评定为武进县首批骨干中学,2001年3月晋升江苏省标常州市重点高中,2006年12月,高标准晋升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近年来,学校把创办科技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学校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在校园内营造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浓郁氛围。培养师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科技教育方面硕果满枝,获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技基地、江苏省机器人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科技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常州市首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武进区科技教育基地等多项殊荣。具体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体制,建设队伍,强化管理
1、健全体制抓落实
健全科技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支事业心强、业务好、热爱科技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科技教育工作有序、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校建立了由学校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科技辅导员组成的学校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的管理体制,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陈忠良副校长任组长,庄常澄主任为副组长,每学期制定学校科技教育的工作计划,通过教研组或年级组进行操作落实、检查评估,学期期末进行活动评比反馈和期末工作总结,每次的计划总结、活动材料等进行存档。
2、队伍建设抓管理
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是科技教育成效好坏的关键。我们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讲座,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科技水平,在每年的开始,召集辅导员会议,明确分工,落实任务,达到目标,保障各人的活动经费,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各自制定好活动的计划、措施等,确保活动的顺利展开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目前全校已形成了一支以校科技辅导员为主、信息技术、物理等学科教师为辅的科技辅导教师队伍,为科技教育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辅导员负责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实施及协调,在校领导的支持和科技辅导教师的配合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科技教育活动,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及时反馈、互相沟通的作用。学校的科技辅导教师则根据自己的特长,开展学校的特色项目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制度完善重激励
积极支持教师参与校内外科技教育理论研讨、学习培训和竞赛活动;学校专门制定有素质教育奖励条例,将科技教育效果(成绩)纳入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之中。每年表彰和奖励在科技活动中积极参加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表彰奖励科技教育优秀教师,在评职评先时作为重要依据。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妥善解决科技教师待遇和工作量,从而为教师从事科技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4、经费保证搭平台
学校每学期在科技活动中投入较多的经费。师生科技获奖根据奖项和等第的不同都有不同金额的奖学金,每学期一次的科技讲座,还有许多科技活动或竞赛都在双休日进行,学校经常派车接送;学校参加市、区或举办各项科技活动,都需较大资金投入。
二、思想发动,营造氛围,巩固阵地
1、重视学校科技场馆建设,围绕科技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色,我校架设了宽带网、开通了校园网(内网、外网),建有4个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1个技术探究教室、1个机器人教育活动中心、5个微机房,1个科技活动室,配备了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基本能满足开展科技教育的需要。
2、加强校内科技阵地建设。
我们利用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国旗下讲话等形式,不断地宣传科技,加强对学生的科技教育,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每个人个性很好的途径。利用各种场合向教师宣讲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利用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向学生宣传科技专业知识;设立“科技长廊”、班级设“科技园地”,定期展示学生优秀科技作品(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气氛的有效烘托,提供了教师和学生不断投入到科技实践的原动力。
3、通过科技节、科技活动课、讲座、兴趣小组等一系列活动,使全校每位学生都参加到科技活动中来,也体现了我校科技教育总规划的初衷——为全校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构建课程,加强研究,注重创新
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按教学计划要求,开设了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纳入学校课程整体目标,在课程结构中加以实施,才能做到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保证科技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在各学科教学中,注重科学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充分发挥理、化、生、劳、微机等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科学教育,许多学科的科技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与本学科联系紧密的特色,如微机学科的电子制作,语文学科的科技小论文写作,艺术学科的绘画制作等。
四、开展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技活动是科技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一)丰富活动抓普及
1、专题性科技教育常抓常新 我校科技活动丰富多彩,内容新颖,深受学生的欢迎。科技教育活动以专题形式贯穿于一年的活动之中,有主题、有特色。充分利用植树节、爱鸟周、“六·五”世界环境日、“六·二五”土地日、科技宣传周等特定节日,开展全校性科技活动。还邀请县科协的专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科技培训讲座,普及科学知识,让学生尽量多地掌握一些科技知识,每年至少要进行2~3次定期讲座,内容根据科技宣传周的内容来定。不定期的是根据各组活动的内容来进行,时间是利用假期。
2、常规科技教育普及化
在平时的科技教育中,我们在全体学生中倡导科技“八个一”活动,即:读一本科技书籍,观看一部科技影视,参观一次科技展览,参加一次科技竞赛和活动,完成一件科技小制作,撰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据统计,全校参加“八个一”活动人次越来越多,达到了活动普及化、项目多样化和效果社会化的教育目的。
校园建有专门的科技画廊,每学期更新2次以上内容;班级板报每学期都要求出一期科技教育专版,并进行评奖;利用中午时间,组织学生去学校图书馆看科技读物,进行科技小论文的评比。
3、业余科技活动轰轰烈烈
除了课内和定期开展科技活动外,丰富多彩的业余科技活动也是学生全面提升科技素养不可或缺的渠道。我们组织起电子小报、科技小制作、航模、车模、摄影、机器人多种科技活动小组,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一个或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辅导员负责。每个辅导员在活动开始前,简略地制订计划,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使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宣传橱窗、黑板报等,都为学生提供了科技教育的活动舞台。
4、研究性学习有序开展
结合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利用节假日,由辅导老师带领,组织学生进行科技考察,进行一些必要的考察和参观,使学生的知识面更扩大了,同时让学生参与一些劳动,在具体的劳动中体会、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质疑,使其产生创新的意念。如:参观污水处理厂、水电站、博物馆、葡萄科技园等科技基地,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竞赛活动抓提高
我校每年都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为广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搭建了舞台,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项目,主动参与竞赛,经历了智慧与实力的较量,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找到自身努力的方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活动的质量与内涵,提高了科技教育的层次与效果。
其中机器人、航模、车模、飞机模型一直是我校的特色,自2005年以来,每年这几个项目比赛,我校学生都屡获大奖,学校也连年被评为“优秀团体奖”。
五、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任重道远 把参加省市区的各项科技活动大赛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中心工作,以“活动促进科技教育”。学校科技辅导员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精神溶入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近三年来我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1.“走近机器人,培养创造力”主题活动,活动对象为高一年级全体学生,通过资料展示、机器人表演,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科学伟人”图片展。通过图片展,吴健雄身在海外、心怀中华、情系明德的爱国情怀,她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卓越贡献,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实的治学方法、非凡的动手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校学生。
3.参观上海科技馆。为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组织高
一、高二年级同学赴上海科技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后同学们普遍感觉大有收获,学到了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
4、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科技大赛。三年来,在“三模”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得11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积极参加“金钥匙科技竞赛”,每年有10多位学生获区一等奖;近几年来,机器人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江苏省机器人竞赛中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常州市一、二、三等奖;2010年江苏省机器人竞赛中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市、区获一、二、三等奖;2011年江苏省机器人竞赛中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市、区获一、二、三等奖;2012年江苏省机器人竞赛中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市、区获一、二、三等奖。特别是在江苏省机器人普及比赛中我校有16人获一等奖,19人获二等奖,13人获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和团体一等奖。
当然,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将来。展望新时期,科技教育工作任重道远,现谈几点初步设想:
1、以科技课题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任何高质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老师,要想进一步把我们的基地做大、做强,师资是关键。我们将继续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为特色建设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源。同时,利用现有师资,努力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
2、以科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学生能力。
⑴在全校开展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全员“扫盲”活动。
⑵继续举办各项科技活动,参加各级比赛,力求新的项目有所突破。
⑶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发明创造,举行校级“科学小发明设计方案”,“科学小论文”评比。举办好校科技节。
3、以科技特色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准。
科技教育工作,已得到社会各界和各层面的共同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站在时代的高度,力争社会、政府及主管部门支持,加大硬件投入,全面规划科技教育的新思路,强化科技教育特色,强化学校管理,加强软件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造就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全面开创我校科技教育的新局面,在“常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向“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目标迈进。
第四篇: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2011年艺术普及教育计划
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2011年艺术普及教育计划“科文中心艺术大课堂计划” ——2011年艺术普及教育设想
(节目部 陈琪 XX年年8月)
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环境优美、功能齐备、定位高雅。她不仅仅是一座展示典雅艺术的殿堂和国内外高雅艺术交流的平台,更担负着向大众推广艺术、吸引更多市民走入艺术圣殿、提高群众艺术欣赏水平的使命。因此我们的艺术普及计划也越发显得意义深远。
首先,“艺术大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分为以下八类:
(一)免费参观日;
(二)经典芭蕾;
(三)市民音乐会;
(四)大师班;
(五)名家讲坛;
(六)梦想舞台;
(七)新奇体验;
(八)imax之旅。所有这八类内容,都以推广高雅艺术、提高全民艺术修养、扩大本中心的社会影响力为目标:
(一)免费参观日 【内容】 引导群众参观科文中心,包括大剧院、演艺餐厅、电影城、陈列馆等。由技术人员展示先进设备。如有需要,可以增加观看演出时的礼仪介绍等内容。【效果】 使更多市民了解科文,展现科文中心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为市民们顺利、有序、正确地观看演出打好基础。【时间】 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六,9:30~11:00 【票价】 免费公益活动 【支援】 客服部、工程部 【备注】 全年预计13次。暑假期间如有需要可在七月增加一次。11年适逢北京奥运会,八月暂不增加。
(二)经典芭蕾 【内容】 由《voyages》舞蹈团表演经典名剧选段。地点为科文中心大剧院舞台。【效果】 给爱好芭蕾舞的普通市民、或是正在学习芭蕾舞的少年儿童创造欣赏高水准芭蕾表演的机会。古典的芭蕾与华丽的舞台结合之后的美,是练功房中无法体会到的。定期的表演利于品牌的树立。【时间】 2011年三月起,每个月的第二或第三个星期日,上午9:30~11:00 【票价】 20~30元 【支援】 科文演出公司《voyages》舞蹈团 【备注】 2011年全年预计10次。
(三)市民音乐会 【内容】 以亲民的票价,邀请专业艺术家 / 团体来大剧院演出。演出形式可以包括交响乐、协奏会、独奏会、演唱会、舞蹈、话剧、戏曲等等。演出内容多选经典名段。【效果】 降低高雅音乐的门槛,以一张电影票的价格欣赏到专业艺术团体高水准的表演,必能吸引众多的普通市民走进大剧院、感受音乐魅力、亲近艺术。【票价】 20 / 40 / 60 元 【支援】 苏州及周边的专业艺术家 / 团体
(四)大师班 【内容】 由国际、国内的大师级艺术家开设大师班,为学生和艺术爱好者举行讲座、演示和现场指导(如XX年年10月的马友友大师班)。【效果】 能够亲近大师、得到大师的指导,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珍贵的经历。大师的从艺经历与人格魅力,可能将影响学生的整个艺术人生。【票价】 免费公益活动
(五)名家讲坛 【内容】 邀请省内外艺术教育家、艺术研究专家和艺术表演家,定期开设艺术讲座。对象为学生、教师、市民、青年艺术家,类别包括音乐、芭蕾、歌剧、戏剧等,教育方式包括讲座、视频、示范、互动。【效果】 这是一个面向任何人的艺术讲坛。讲坛的时间和专题可以大致固定,形成较为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也可以结合大剧院的演出,安排有针对性的讲解,能提高观众对演出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如果在艺术考级(钢琴、芭蕾、古筝考级等)之前安排此类讲座,也必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应。【票价】 20~30元(或免费)【备注】 2011年举办4~6次名家讲坛。
(六)梦想舞台 【内容】 联系、组织和筛选苏州和周边城市的艺术爱好者、民间艺术团体,登上本中心大剧院舞台,进行交流表演。【效果】 对于爱好艺术的学生和业余爱好者而言,大剧院的舞台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尤其结合了“免费参观日”活动之后,这个舞台或许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梦想。给他们一个表演的机会,也就是给他们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本中心在少年儿童、高校学生、普通艺术爱好者中的知名度和亲民度。【时间】 若涉及高校,则选择4月或11月(避开寒暑假),其他除避开考试期外基本无限制。【票价】 免费公益活动
(七)新奇体验 【内容】 对于一些特殊形式的演出(例如人偶音乐剧、影绘剧),除了艺术家的表演外,演出使用的道具也会让少年儿童觉得新奇和神秘。在引进此类演出时,安排小规模的讲解会,让孩子们接触道具、亲身体验。【票价】 免费
(八)imax之旅 【内容】 本中心电影城的imax影厅属江苏省首家。imax对绝大部分观众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因此计划结合中小学每年的春游和秋游,安排imax体验活动。据了解,联合院线的imax科教片有太空漫游和深海探险两类主题,每片时长约为40分钟,身临其境的震撼时空之旅寓教于乐,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观摩。
编辑推荐与《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2011年艺术普及教育计划》关联的文章:查看更多>> 德育工作计划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创新卫生摄影 培育医院文化
创新卫生摄影工作 培育构建医院文化
周宁人
【摘要】 介绍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创新卫生摄影工作和通过该项工作培育构建医院文化的经验和做法,剖析了当前卫生摄影存在的误区,结合传播学的有关原理对加强卫生摄影传播效果,培育和谐医院氛围进行思考和分析,建议:加强卫生摄影队伍建设,构建卫生摄影网络,开展议程设置,拓宽创作平台,积极开展交流,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传播效果。
【关键词】卫生摄影; 传播; 医院文化; 培育
摄影技术从诞生之时起,就被卫生医疗领域用来记录疾病的现象,或成为病案资料,或记录科研经过等等。卫生摄影狭义上也被称为医学摄影,卫生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健康传播的观点来看,卫生摄影属于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即视觉传播方式的一种。相对于艺术摄影、新闻广告来说,卫生摄影担负着特定的社会功能,它的题材与所有的卫生行业相关,并集中反映卫生行业的动态,与行业内所有从业人员及其服务对象息息相关。
医院的卫生摄影工作是新时期培育医院文化、和谐医患关系、彰显医院精神、提升医院形象的重要工作,也是医院健康传播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将着眼于医院里的卫生摄影工作,并以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为例,重点从培育构建医院文化的角度分析卫生摄影担任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并结合经验提出卫生摄影的创新方法。当前卫生摄影的现状与存在的误区
1.1卫生摄影的现状
我国医学摄影开始于20世纪初期,北京、上海、天津等医学院设立了专门的医学摄影部,主要从事医学实验、标本、临床病例等的拍摄。在20世纪60年代还向全国培养输送了一批医学摄影专职人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中国卫生摄影协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在医学科学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拍摄范畴也日益增宽,从医疗、科研、教学扩大到医学新闻报道、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医学科普宣传等与整个医疗事业相关的一切活动和人物事件。
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都有专门从事卫生摄影或负责卫生摄影的人员,所属部门也各不相同。一部分属于党委宣传部门,一部分属于行政部门下面的医院文化中心或者医院新闻中心,还有属于电化教育科。由于所属部门的差别,我国的卫生摄影人员的分工也存在着差异,卫生摄影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不同的侧重。
1.2卫生摄影的误区 1.2.1卫生摄影唯“工具论”
当前,不少卫生部门尤其是医院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专门从事卫生摄影的人员,但他们的作用仅仅体现在影像资料的留存,摄影人员与组织拍摄方沟通不够,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还极大影响了拍摄效果,对卫生工作的开展形成了阻碍。
一方面,表现在日常的会议拍摄、领导检查等各类活动的拍摄。不仅拍摄者没有任何的想法与策划,组织拍摄的负责人也仅仅将卫生摄影看成是一种工具。照片被作为一种单纯的记录手段,没有在形式、意义上提出要求,完全是为了拍摄而拍摄。拍摄结束后,数码照片占据了大量的硬盘空间,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另一方面,有些卫生摄影人员则成为临床科研机构的“工具”,被动地等待临床、科研的拍摄要求,如手术全过程、实验图像等,不少人不知晓所拍为何物,更不知道图片作何使用,而临床科室与科研机构在后期采用图片时往往因为数量巨大或者不符合要求而伤透脑筋。
1.2.2卫生摄影唯“画面论”
卫生摄影照片讲究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尤其强调照片反映真情实感。当前,不少卫生摄影工作者在拍摄图片时,过分强调画面艺术性与美感,忽略了照片的真实性与现场性。卫生摄影常常在形象中
寓含一定的医学科普知识,特别是卫生专题摄影、医学病理和显微摄影更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的,而目前在卫生摄影中违反卫生科学的照片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例如,有人拍摄医务人员给儿童打预防针,为追求光线和环境优美的效果,让医务人员从室内搬到室外公园去拍,这样照片虽然对用光、构图是增色不少,但却从根本上违背了医学科学中打预防针需要无菌操作的要求,甚至会使接种对象发生感染,危害健康;再如有人在手术室里拍的照片,手术医生手术帽、口罩戴的不规范,露出鼻子等,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不仅不真实,而且明显违反了医学科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此外,在一些人文场景如医患互动、交流中,虽然没有医学科学的严肃性,但过分的摆拍,被摄者直视镜头的照片显得做作,缺乏真情实感,情感反映不充分,照片自然也不动人。
1.2.3卫生摄影唯“自由论”
当前,还有一部分卫生摄影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的摄影技巧,也有着摄影构思与想法,但是他们忽略医院的中心与当前宣传的要求,而是单纯地进行自由创作。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卫生摄影是服务于广大职工,服务于广大患者,目的是要传播医院的文化理念、精神思想,传播科普知识、医学常识,和谐医患气氛,对内提供一个职工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平台,对外提升医院的形象。但是完全自由的摄影创作,就使得卫生摄影成为个人的摄影追求与展示,没有完成一个
组织应发挥的传播作用,这样的作品只会得到摄影艺术上的认可而不能发挥卫生摄影应有的功能。构建图像传播框架 培育和谐医院氛围
2.1 聚焦热点 围绕中心构建舆论环境
图像传播学认为,模拟真实是强调图像与符号这些非文字的内含式传播媒介,对于媒介受众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面对数量众多、教育程度不同的媒介受众时,如果使用符号、图像来进行沟通、互动、传递信息要比其他媒介手段来得简单和容易。人类目前面对的沟通和传播方式,大多数是以图像媒介的形式出现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习惯于运用图像方式来思考,图像已成为人类共通的语言。在人们呼喊读图时代已经到来的时候,实际情况是,人们久已身居图像的海洋里。
卫生摄影虽然带有一定的自身特点与传播条件,但是仍然属于传播行为的一种,符合传播学的诸多要素。与所有传播行为一样,有效、快速地通过摄影图片传达传播者的意图,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才是卫生摄影的传播目的。图像具有一种固有的表达力,这种表达力是透过人们的视觉阅读而呈现出来的,透过它可以使意义符号化。在图像再现时,需要将许多非常分散的元素聚集成一个明显的形式,这个过程被称为选择与建构。因此,正因为人们的视觉传播体系是一个非常复
杂的系统,视觉体系的社会建构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在进行图像传播时要充分结合传播主体的思想的基础上,选择能够有代表意义的传播语言与要素,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图像这种固有表达力得到增强,使传播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彰显。
例如,要在院内的公共空间针对患者进行“和谐医患”宣传,如果仅仅展示医院的发展历程和优势技术等是明显不够的,或者一味地传播医院理念和公益性也是不够具有说服力——即使这些图片再精彩、再生动,也不会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受众所接触到得拟态舆论空间会因为受其传播内容而改变,而从传播内容看,偏硬偏介绍类的传播内容不容易引起共鸣,更没有和“和谐医患”产生明显的联系,因此传播效果只能说是一般。很多科室将一些学科简介、科研成果至于橱窗位置,但是观者寥寥,没有取得希望的传播效果。
江苏省人民医院有一条玻璃构成的全明长廊,长约300米,连通医院的门诊、住院部和外科楼。针对传播的对象,在仔细分析了传播主题后,经过4个月时间的筹备,医院制作了一期名为“笑脸和笑脸背后故事”的文化长廊主题展板,通过近80块展板,400多幅照片,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照片还通过展示职工献血、社会爱心等照片,拓展了和谐医患的主题,彰显了爱心、奉献的社会精神,构建了主流的舆论环境。医务工作者、患者及患者家属每天穿过长廊,总是会驻足停留观看,通过文化长廊感受医院和谐的医患氛围,并不时对内容加以赞叹,还有的患者通过图片认识了医生,认识了病友,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互动,对增进疗效也有积极的
作用。
2.2 策划专题 整合信息强化传播效果
摄影作品是静态的艺术,是决定性的瞬间,单幅的摄影作品可能会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但是由于篇幅和表现手法的单一,在考察其传播效果时还是发现效果受限。同样,卫生摄影的成功与否,并不是单幅作品的艺术成就,而是要开展卫生摄影的受众分析,判定传播效果。
专题摄影是通过多幅照片来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地、深入地反映出事物发展进程和结果,能够细致、深刻地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它是画报、报纸和杂志甚至电视、电影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在开展专题摄影之前,首先要针对受众群体,做出必要的分析,例如,做什么样的摄影,从什么样的角度拍,用几幅照片来表现,后续有什么计划,都要仔细安排好。根据大众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在议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受众对议题的经验程度(间接经验的影响大)、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量对大影响越大)和人际传播的频度等。
江苏省人民医院近几年在院内外宣传报道中,都使用了专题摄影的形式来强化传播效果。例如,抗震救灾救治伤员报道、南京“7.28”爆炸报道、盛泽医院专题图片报道、救治“树枝入颅”男孩儿、“半脑男孩”神奇康复„„这些专题摄影既包括医院的大事要闻,也包括科普新闻,还有真情医患故事。例如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救治伤员的专题摄影报道里,我院分别有两名宣传工作人员在四川前线和江苏
后方分别开展摄影宣传报道,既有来自一线惊心动魄的战地救治,更有后方春风细雨的倾情救治,既有大地震带给灾区人民的苦难,更有医护人员呵护下的伤员们的欢声笑语。医院为此编撰了画册,发行了院办专刊,制作了网站专栏。虽然这是突发事件的专题摄影,但是在突发事件之后,医院作为传播者还是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积极拟定议程设置,并在结合文字报道的同时,通过大批量、多层次、不同角度的图片有机整合,在院内、院外媒体广泛传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医院的美誉度,扩大了影响力。
2.3 组织交流 营造和谐融洽医院氛围
医院卫生摄影作品传播的渠道主要分为医院内与医院外,在院外的主要通过大众媒介向广大的社会受众传播。而院内的卫生摄影作品的受众对象主要是上级部门领导、医务工作者、患者及患者家属、其他单位交流访问者,其传播性质属于组织传播。与文字不同的是,卫生摄影作品的传播直接而迅速,受众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便可以较为准确与全面地理解画面内容。正因为卫生摄影作品传播方便,易于交流,因此,经常组织医务工作者、患者与患者家属、医院与外单位的卫生摄影作品交流,可以迅速搭建沟通平台,凝聚人心,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医院氛围。
江苏省人民医院每年都面向医院职工、患者及患者家属征集作品,通过连续多年的积累,医院将这些卫生摄影作品展示在文化长廊、科室病区宣传栏、门诊布告栏、医院院报、医院网站等地方,提供了
大家一个院内交流沟通的平台,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医院团委还成立了以青年医务工作者为主题的摄影队,不定期开展活动、采风。每年,医院适时结合主题推出摄影展览、摄影比赛,如“建党90周年摄影比赛”、“秋天的故事摄影比赛”、“笑脸与笑脸背后的故事”等,均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很多患者从图片上认识了辛勤的医务工作者,专门来信、来电感谢,和谐了医院氛围,医患关系也更加融洽。
卫生摄影的传播结合了组织内传播的正式、非正式渠道,既有上下行传播与横向传播,也有兴趣小组与各种联谊会的传播,而这些传播方式丰富了卫生摄影的内涵,扩充了传播内容,增大了传播效果,密切了组织内部关系。建设卫生摄影队伍
拓宽摄影创作平台
3.1 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摄影网络
创新卫生摄影,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的摄影队伍,这支队伍除了宣传部门专业的人员牵头、组成之外,还有赖于一支分布在医院各个科室与职能部门的通讯员队伍,这样方可以做到“平战结合”,“群专结合”,使卫生摄影工作可以做深做细,同时,也加深了医院科室之间的关系。
江苏省人民医院宣传部门有1-2人专门负责摄影工作,应对平时的常规与突发事件拍摄,并有计划地安排专题摄影。除此以外,医院还有一支10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既有来自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也有医技部门的技师,还有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每个季度的培训、交流,这支通讯员队伍已经成为卫生摄影的生力军,对于在临床、科室发生的事件报道及时、细致、准确,大大促进了卫生摄影的传播力度。
3.2 开展议程设置 提升传播效果
卫生摄影报道的议程设置,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所拍摄内容和表现形式加以谋划,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卫生摄影的策划包括对拍摄题材的具体设计和角度的预先安排,对发表媒体的选择,对拍摄对象的引导与调整等,要按照预先的思路拍摄作品或者按照预先的拍摄方式产生作品,这样的策划都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与全局性的特点。
卫生摄影的议程设置对于作品的传播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江苏省人民医院在报道之前,首先选择发表的媒体,如同样拍摄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的议题,对于外发的媒体,我们着重于护理中的小发明创造,减轻患者痛苦的小举措这一切入点进行拍摄,对于院内的展示,则着重于医患的交流、互动,笑脸与真情的流露进行拍摄。其次,议程设置体现在拍摄的议题选择,是结合当前工作还是开展长期报道,是表现医务工作者还是表现患者;再次,是表现的方式,是用纪实手法拍摄,还是以艺术手法修饰,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3 拓展创作平台 积极开展交流
学科与技术的发展需要交流,卫生摄影的发展也需要加强交流,只有通过交流,卫生摄影的生命力才会进一步彰显,创作平台才会不断提高。除了医院内部交流外,卫生摄影还需要更加宽阔的交流平台。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卫生摄影人员不定期地与其他医院的摄影师、省疾控中心摄影师等开展业务交流,并与多家报社的摄影记者密切互动,并邀请他们开展讲座、介绍经验。此外,医院摄影人员还积极加入江苏卫生摄影影视美术协会、中国卫生摄影协会等,与央视、中央级媒体、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等都建立了友好关系。
参 考 文 献
[1]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G].2004,11(9):102-106 [2](英)麦奎尔(McQuail,D.)著.崔保国、李琨 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 2006,7(4):385-386 [3]韩丛耀.图像传播学:[M].第一版.台北:威士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58 [4]陈敏,张向阳,靳红岩,孔令占,等,当代卫生摄影在传播领域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2)
[5]刘植鸿.卫生摄影技术在医院宣传文化工作中的作用与实践[J].医学影像记录,20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