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培育法院文化
浅谈如何培育法院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法治文化的简单嫁接,形成了近年来情与法难以交融的社会现象。近百年西方法治思想的引进,也抵挡不过上千年的历代皇权文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文化建设,也难以摆脱“一言九鼎”形成的人治阴影。百年来,我们引进的西方法治思想,只是引进了法治的骨架,并没完全注入“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识”这个灵魂。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公平、正义、平等强调得多,仁爱、诚实、宽容等我国传统的人性价值理念强调得少。法,高高挂在民众头上,难以让基层民众理解,难以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导致了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的因素。
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法并不是立法者有意创制的,而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①。萨维尼所想象的“民族精神”,乃是透过共同的生活习惯所积淀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识”,才是实在法的真正创造者。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注入“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识”这个灵魂,增强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这考验着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曾有法律工作者呼吁: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需要法治思想的传播、法律制度的构建和法治的实践,更需要法律文化的培育。
法院是法治文化的执行者之一,是法治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法官作为司法者,通过对个案的审判、释明,分配着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调节和平衡着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公正的审判,维系着法律的权威。法官在立法、司法和守法的法律运行三个环节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说白了就是一种需要大众严格遵守的规则。如何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融入这些规则中,让民众能理解、遵守、自觉维护这些规则?如何将这些规则恰当运用于定分止争中,将“纸面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规则”是当前急于解决的课题,是快速提升法院形象的契机。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课题,应从搞好法院的法治文化建设,培育法院文化方面入手:
一、树立特色意识,搭建沟通桥梁
法治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包括两点:一是有优良的法律;二是优良之法得到民众普遍遵守②。这个思想得到了后来者的发扬,并构成了当代法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我们现在虽制定了许多法律,但确实谈不上优良,所以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其原因一是法律不够完善和人性;二是法制宣传不到位,没深入人心,没得到民众的普遍遵守。法院是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有责任保障司法的公信力。所以,法院对内应以开展“案件大讨论”为主线,对外应以“以案说法”为平台,多提司法建议,大力完善法治,主动和媒体联合,多讲老百姓身边的事情,让民众从身边的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从而达到宣传法律的目的。法院应把“案件大讨论”和“以案说法”固定下来,形成法院独特的文化。通过“讨论”和“说法”,加深理解法律的内涵,剖析法治的不足,从而提出更多的、实用的司法建议,帮助完善法律。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为内容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法院应创造这种文化,下力培育在法律的框架下,将这种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等巧妙地融入案件中的优秀法官,让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以及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每一位法官所在辖区内普遍实现,让正气、温暖、仁爱、诚实、宽容感染每一位法官所在辖区的每一位民众,用法来搭建与民众的沟通桥梁,使民众从心里敬仰法院、尊敬法官,从而自觉遵纪守法。
二、摆脱认识误区,建立考核机制
法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力军。法官既是法治文化的践行者,又是法律法规的宣传者。法院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搞好审判工作,多办、快办几件案子;不仅仅是搞搞文体活动,唱唱歌、跳跳舞,组织几场比赛所能体现,而应该是有全体法律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具有法院特征的意识和价值观念。法院的徽章、法官的制服、依法有据的裁判文书等等,系法院的特有特征,法院应高调亮出自己的特征,如:干净明亮的徽章,整齐统一的着装,说理深刻、有理有据且言简意赅的裁判文书,精神抖擞、奋发有为的干警。法院还应将法院文化制度化,把法院文化的具体内容纳入考核机制并细化奖励政策。如:用调研文章促学习、以司法建议促思考、以案件讨论活氛围、以物资或精神奖励促有为。通过这些活动,让全体法律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法官群体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崇尚得到提升,让他们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得到整合,从而增强法院凝聚力,展现法院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挖掘培育途径,完善法院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经典的早期的狭义文化。他说: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给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受其启示,笔者认为法院文化可从物资、制度、知识和习俗、礼仪和心理四个层面培育: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法院物资文化包括两庭建设、警车警具、网络信息、制服设计等等,是一种看得见、摸的着的文化。这些文化彰显了法院特有的特征,它向民众传递着法律的权威、公平和公正。法院两庭建设的是否庄严、经济、实用;警车警具是否滥用、扰民、规范;网络信息是否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与好处;制服设计是否能体现法官职业特点,工作人员的着装是否干净、整齐、规范,无不影响着法院的形象,所以法院物资文化建设是树立法院形象的窗口,是培育法院文化的前提。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法院制度文化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组织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和审判监督制度。其中,组织管理制度是规范组织行为的制度,包括法院章程、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岗位分配等内容。专业管理制度是规范各业务部门的制度。如:文件管理、档案管理、车辆管理、会务管理、财务管理、公章管理等归办公室管理;工资晋升、干警培训、各类招聘、绩效考核等归政治处;审查案件流程、审查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归审判监督庭管理等等。各类制度是否简洁、实用、高效、统一;制度的起草、审批、执行、修订和废止等各环节是否规范,是维护法院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是国家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的顺利执行的保障。
3、知识和习俗:知识既包括法律文化知识,也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习俗则是习惯,风俗。在法律实践过程中,社会生活中的情与法经常“打架”,如果单纯地就案办案,会使法律显得机械、空洞,不能让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统一。法官除恰当运用程序法、实体法外,综合运用当地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社会学,是现代法官必须储备的知识。正如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中,大学生阿洛与老法官老冯在处理“猪拱罐罐山案件”中的不同做法及由此产生的截然相反的法律后果,印证了大法官霍姆斯的那句经典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还有一个让我们的心被刺疼的案例: 一个贫寒的农民到城里打工,因没找到工作,一时饥寒交迫,便偷拿了饭店的两捆葱,被警察当场抓住,并在法庭上被控犯盗窃罪。农民辩解到:“我是拿了点葱,可我没有偷。”法官说:“人家告你偷窃,你为什么抵赖?”农民说:“饭店里没有人说我偷葱,而警察说我偷葱,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去问饭店的人,我偷没偷葱。”法官说:“现在人赃聚合,用不着去问。”最后农民还是被判坐牢3个月。农民只好下跪求饶。法官说:“不能饶恕,这是法律。”农民最后说:“在我们老家,我可以到别家园子里吃点果子和菜,别人也可到我的院子来吃点东西。这都算不了什么,那里说得上偷?说得上犯罪?”但法官坚持说:“不要再狡辩了!法是无情的,这就是法律!。”这个法官与农民的故事,让我们在心痛之余,不得不思考法官应掌握“民风民俗”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法官断案不仅要准确适用法律,更要通过向民风民俗学习,向社会生活学习,积极获取办案所需的、丰富的人生阅历、逻辑和经验,法官根据这种阅历、逻辑和经验,将仁爱、诚实、宽容等民风民俗、社情民意融入案件的审理中,案件结果才能广被民众接受、认可,法律才更具生命力。犹如二战后的日本法院,通过发展诚实信用原则,才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取得了一致。因此,法官只有掌握了一种处理社会生活事务的实践理论,才能将枯燥、死板的法律注入灵魂,才能更好地体现“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识”,使法律文化得到完善。
4、礼仪和心理:著名的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正昆教授说:“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③。尊重别人,就是一种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良好的礼仪,能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礼仪的缺失,会影响人的心理。而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法院的文化建设中离不开礼仪。《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31条、32条、33条都对礼仪做了较具体的规定。实践中有些法官举止不雅、穿着随便,以权压人、态度蛮横,使当事人丧失对法院、法官的敬重感。所以,法官讲究礼仪,认真耐心地听取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意见,使用规范、准确的文明用语,应是法官必备的素质,也是法官与当事人交流中应当遵守的一种礼节,关系着法院对外的社会形象。另外,法院干警心情的好坏,也能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也能影响当事人对法院、法律的看法。法院干警均是人,不是神,同样存在心理问题。四川省高院龚小玲和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张庆林在四川省中基层法院所做的心理调查中发现,法院干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普通人群④。法院干警长期吸收的是当事人的纠纷、痛苦、心灵垃圾,加之在办案过程中严格的流程管理,滞后的职称、职级待遇评定,社会舆论、案多人少等职业压力,使部分干警长期处于高压和郁闷状态,久而久之,难免将焦虑、消沉等情绪带入案件审理过程中。所以,培育法院文化,应重视干警的心理健康,在从严治警的同时从优待警,帮助干警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乐观、豁达、真诚、坦然,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
综上所述,培育法院文化,应以调研文章、案件讨论、司法建议、法制宣传等为主线,以物资文化为前提,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知识和习俗为灵魂,以礼仪和心理为精髓,高调开展一系列活动,指引干警热爱学习、钻研法律,主动了解民风民俗、掌握社情民意、注重涵养培养、规范日常行为、提升政治和业务素质,大力营造“以院为荣、以我荣院”的健康工作氛围,逐渐让社会关注法院、认可法院,并以此来搞好法治宣传,树好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为推动和完善我国的法治建设,使社会步入依法办事的良好状态尽微薄之力。
注释和参考文献:
①、出自萨维尼的文章——《使命》; ②、出自亚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学》; ③、金正昆的商务礼仪讲座;
④、龚小玲、张庆林,《中基层法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期。
第二篇:浅谈法院文化
浅论法院文化建设
江巴草
【摘要】法院文化就是以法官为核心的法院群体。先进的法院文化是法院的灵魂和血脉。法院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如何建设更加先进的法院文化?在此,笔者谈一谈对法院文化建设的认识。
【关键词】法院文化 建设 功能
一、文化的渊源与界定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文化”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人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该,然后加诛”。而这种解释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相差甚远。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是享有“人类学之父”美誉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提出的,他在其所著《原始文化》将文化作如此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自此之后,文化一词开始被用来隐喻人类的发展。后来,随着人们对“文化”概念的探究日益深入,对其定义也因研究思路或角度的不同而众说纷纭。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我国的《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综合多种文化定义,笔者认为文化即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经过长期积累下来包涵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
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总和。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二、法院文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法院文化同文化一样,无一精确的定义,在学术界充斥着各种说法。笔者仅从本文论述的角度,将法院文化作一粗鄙的理解。法院文化是在法院这个特定区域内,形成的带有明显法院特征的,包涵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内容的精神总和及它们的外在物质体现。法院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方面。法院文化的主体为法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
三、法院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与信仰观念
此种作用来源于法院文化的导向功能。文化首先是一种认知,不是单纯认知或个体认知,而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同一的认知。位于此文化体系内的个体成员受到这种认知的影响,必然以已作为文化存在的价值观念或理想目标作为自我价值的评价和衡量的标准,从而确保自身与整体的一致。正由此,法律至上的价值理念及公平正义的信仰观念完全可以作为法院文化的一部分,深入法官思想内部,成为法官个人的信念与目标。
(二)有助于法院内部团结
凝聚人心是文化特有功能之一。一个国家、民族、社区、单位的文化对其内部都有一种或大或小的向心力、凝聚力,其优秀文化会将其内部各成员凝集到一块,团结协作,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起着巨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使中华民具有了很强的向心力、凝聚力,长期保持了大统一的局面。众所周知,通用电气推崇“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三个传统;沃尔玛坚持“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顾客,每天追求卓越”的基本信仰;诺基亚信守“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些世界著名企业的独特文化无疑凝聚了其员工的人心,使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虽然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但当面临传统与现代、本地与外来、积极与消极等各种不同文化的矛盾冲突时,一个国家、民族、社区、单位的优秀文化会对其进行整合,使其逐渐融合,形成自身新的文化
体系,重又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因此,法院文化可调动法院一切积极因素,同舟共济,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规范司法行为,遏制腐败
这一作用来源于文化的规范教化功能。文化的规范教化功能通过不断纠偏来实现。文化以其树立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某个特定阶段、领域的奋斗目标及道德规范、法律制度为坐标,对外地文化、外来文化、历史文化及现有文化的各个环节进行把脉、评鉴,若发现偏差,就加以纠正。不断通过人类所特有的反思能力省察制度文明自身。文化批判不是一种简单的否定方法,也不是单纯地指责或抱怨,更不是诋毁,而主要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反观自照。文化批判不仅可以消解制度文明中一些消极因素,还可以激发人本来就拥有的价值创造活力,开辟制度文明发展新的空间和可能性。人们正是通过对制度的文化批判性的反思活动,来寻找制度创新的深层原因的,在此基础上去寻求制度创新的突破口,以此来推动制度文明的发展。司法行为一般有法官法或“禁令”、“准则”来规范,但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个体行为复杂多变,有些边缘性行为不断地考验法官,如何规范它们,预防边缘行为转变成违法、违纪行为,道德、习惯、氛围成为了有力的防线,而这些就来自法院文化。
(四)展现法律权威,传播崇法思想
这种作用源于文化的辐射功能。文化天生就具有感染与影响的功能,它向围绕在周围的其他不同领域无时无刻传达着信息。通过法院、法官、审判行为等这些法院文化的建设,可以让普通民众了解司法,知晓应然行为,预知反之后果,从而达到普法的目的,将仅在法院内部形成的崇法、尚法的信仰,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逐步地成为全社会人的共同信仰。
四、现行法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院文化建设片面化
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核心,而当下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轻视精神文化建设,是普遍现象。将物质文化建设等同与法院文化建设,认为只要硬件过硬,文化就建设得好,一时间建筑办公大楼、审判法庭之风盛行,有许多辖区贫困地区的法院,建筑带来的巨额负债导致法院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法院干警的待遇更加低下,法官职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法官队伍素质停滞,甚至倒退,成为制约法院发展的桎梏之一。
(二)法院文化建设功利性
有些法院将法院把法院文化简单化、功利化。认为多搞几次所谓的“创新活动”,多搞宣传活动,就是建设好了法院文化,讲究基础好不如革新好,建设好不如宣传好。花大量的时间、金钱在对外宣传及“改革项目”上,将法院文化建设看作在位就职的政绩的一部分,作为实现政治前途的工具。
(三)法院文化建设政治倾向严重
政治学习与廉正教育无疑是法院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但它决不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现下政治学习和廉正教育却成了文化建设的主流。每年各种政治学习不断,廉正教育不停,这些占去了法官相当的精力与时间,还要参加各种政治考试与廉正学习活动。
五、如何进行法院文化建设
法院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它必须是长期不断地累积而成。法院文化建设要在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平衡,才可达到合理、有效的效果。
(一)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不仅是指办公楼或法庭建设,它包括如审判礼仪、执法行为、法言法语、裁判文书等等一切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加强法院基础建设、淘汰旧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审判细节等,从而加强物质文化的建设。
(二)精神文化建设
万物不离根本,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法官法律信仰的建立与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官是一个社会的精英群体,肩负执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神圣使命,如果没有这种优秀的精神品质,即使是再丰富的专业知识,都有可能成为玩弄法律者的帮凶。所以,作为法官群体,不仅要有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感和良知,还要有法律至上的法律人的理念。培育法律信仰,提高审判能力,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
主要途径有如下几条:
1、改善司法环境,净化法官审判工作。在司法行政化日渐严重,行政权对法官独立审判的干涉越来越深入的情况下,如何在这种不利环境下,保持法官的自主审判,不仅需要法院自身的努力,同时更需要来自社会、政府的支持。
2、创造条件,鼓励法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针对当前法院系统总体知识层次、业务水平还不高的现状,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帮助法官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开办图书馆,购买和订阅法学和其他
各种书刊杂志以供法官学习;出台奖励政策,鼓励法官参加学历考试;鼓励法官总结审判经验,加强调研,多向专业刊物投稿,对调研成绩突出的法官,要给予通报表扬甚至记功等奖励;利用局域网、互联网等载体,选取典型案例、优秀裁判文书供广大法官学习,开通法官博客群;积极组建法官调研小组,法官文学社,组织各种文学沙龙、开展征文比赛、书法、绘画、演讲比赛等。
3、人性化管理,用理解和真情凝聚人心。人性化管理,是现代法院发展的必然方向。法官要求独立,但法官也需要独立之外的理解。法官精神的积极向上,还呼吁法院领导的人文化管理回应。在法官生日、子女升学时道一声祝福,在法官困难时伸出组织的援助之手,用理解融化困惑,做好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集体的真情,必然换来法官的敬业与责任。
总之,法院文化建设是长期、系统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目标明确的,持之以恒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巴格比 :《文化:历史的投影》,夏克、李天纲、陈江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版;第87页。
[2][英]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3]百度百科。
[4]杨英法:《文化的功能分析》。
[5]同上。
[6]唐时华:《法院如何有文化》。
[7]唐时华:《法院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困难及对策》。
第三篇:法院文化
(四)法院文化的主要内容从比较的角度审视法院文化,之于其他文化的显著区别就在于法院文化具有鲜明的审判色彩,其以法官群体共同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及与之相关的物质载体无不印上审判的印记,或者说,一切关乎审判——这个法院独有的活动中所形成的本质精神及表达这种精神的物质器物都是法院文化的当然内容。
循着这个思路,笔者试对法院文化的主要内容作如下概括:
1、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念。
公平正义是司法活动的永恒主题,是法治文化的核心,更是社会公众追求的理想和对司法活动的期望。因此,对于法院文化的主体、行使正义的法官来说,公平正义已然是最基本的、现实的道德要求,或者说是法官的本能良知。只有这样,法官才能获得崇高的权威和信任,才是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应有的、正常的、健康的社会现象,实现如英国丹宁勋爵所说:“如果我们必须相信某些人的话,那就让我们相信法官吧”⑦。
2、法律至上的价值理念。
依法办事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法律至上应当而且必须成为社会正义守卫者的基本价值取向。具体地说,法院群体中的法官应当以法律的价值标准、用法律的逻辑观察、分析和解决矛盾纠纷,惟有如此,方能使法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裁判主体,还社会一个公正的、合乎法治规则的秩序,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体现法律的价值。
3、超然中立的思维模式。
从本质上说,审判权是一种判断权,是基于法律的标尺,对矛盾、纠纷的双方进行度量,从而作出合乎法律的评判。作为一种评断双方是非的权力,其基本要求就是中立、超然。因此现代司法理念要求法官的思维是法律思维,就是要求法官惟有以法律为根本,如马克思所言:“法官除了法律之外不再有别的上司”⑧这样一种超然中立、不偏不倚、居中裁判的思维模式进行思维,而不受来自法律以外的因素干扰、影响。当然超然不是漠然,中立也不是中庸,而是立于法律基石之上的超然中立。
4、廉洁高效的行为规范。
西方有句法谚,“正义如果有声音的话,裁判才是正义的声音”。在由人治向法治推进的转型时期,社会公众一方面期望和追求公正,另一方面,囿于个体或集团的利益又想方设法干扰阻挠公正,这就使得法院群体成员始终存在被腐蚀的可能,因此,公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法院群体成员的廉洁;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迟到的正义即是非正义,人们的合法权益不能及时保护,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制止,难以谈得上社会公正,因此效率原本
baidu 这样一种超然中立、不偏不倚、居中裁判的思维模式进行思维,而不受来自法律以外的因素干扰、影响。当然超然不是漠然,中立也不是中庸,而是立于法律基石之上的超然中立。
4、廉洁高效的行为规范。
西方有句法谚,“正义如果有声音的话,裁判才是正义的声音”。在由人治向法治推进的转型时期,社会公众一方面期望和追求公正,另一方面,囿于个体或集团的利益又想方设法干扰阻挠公正,这就使得法院群体成员始终存在被腐蚀的可能,因此,公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法院群体成员的廉洁;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迟到的正义即是非正义,人们的合法权益不能及时保护,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制止,难以谈得上社会公正,因此效率原本就是社会正义的题中之义。
5、庄重庄严的物质载体。
法院文化中的物质载体,是司法理念的一种外在的物质表现,是社会公众可以直接通过感官感受的具体实物,其所表达的意义或象征应能凸显国家审判机关的庄重、庄严与神圣,体现法院审判的权威性、独立性和便民性。这不仅是维护法院审判权威和形象的需要,更是捍卫法律尊严之必需。
综上所述,法院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蕴含“公平、公正、中立、文明、廉洁、高效等丰富的内容。
按照上述对“文化”概念的勾勒和定义,法院文化就是以审判为职业的一群人,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审判色彩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以及承载这些精神产物的物质载体的总和。
依文化学理论,文化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物质要素,行为要素和心理要素,分别表达文化的物质实体,行为方式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法院文化亦不例外,概由此三种要素构成。
1、法院文化的物质要素。
法院文化的物质要素是以实物形态显露于外,能被人们直观感受,并能反映审判活动特点的物质实体,包括法院整体环境、审判建筑特征、法庭格局装备、人员服饰仪表、生活娱乐设施以及裁判文书风格等。这些客观的物质实体凝聚审判工作特点,形象地表达审判理念的实质。
2、法院文化的行为要素。
法院文化的行为要素是法官及其辅助人员基于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管理理念、群体精神以及思维模式等意识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包括审判行为、社交行为、内部管理行为、宣传教育行为以及思维模式等生活、职业行为规范。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这些行为方式是法院文化本质精神的折射。
3、法院文化的精神要素。
法院文化的精神要素是法院在审判、管理、教育等活动中形成的独具法院特征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管理理念、群体精神等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反映了法院群体的共同认识和追求,决定法院文化的本质。
由此笔者认为,法院文化犹如三个同心圆,外层圆是物质文化,是人们直接感知的,因而是法院文化的基础;中层圆是行为文化,是法院文化本质外张的具体表现,也是人们评判的重点,因而是关键;深层圆是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本质,不仅体现现代司法理念,而且主导法院现代司法理念的实质与方向。无论物质文化,还是行为文化都是以其为基础而发散出来的外在表现,因而处于核心和灵魂地位,也是法院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最高境界。
二)法院文化的特有功能
法院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必然具有一般文化之共性,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群体的文化也必然具有这个群体独特的个性特征,体现在功能上也是如此。笔者认为,法院文化独特的功能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公正的功能。
法治社会的真正权威是公正的司法。作为行使惩治犯罪、定纷止争职能的法院,是以公正的判决实现对公平正义的诠释,从而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而法院的判决也正是法院文化公平正义理念的体现。在法治社会里,社会公众往往将法院视为实现公正的地方,冠以“公平正义化身”之美誉,因此,实现公正不仅是社会公众对法院的美好期望,更应该成为法院文化着重外现的应有功能。
2、昭示公平的功能。
如前所述,法院是以公正的判决实现对公平正义的诠释,从而向社会昭示公平、正义的模式,这种集法院文化中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于一体的群体精神意志必将对社会公众产生广泛的、现实的、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自觉地以法院昭示和倡导的公平正义方式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与社会主流意志相一致,这正是先进的、健康的法院文化作用的最好体现。
3、示范崇法的功能。
法院是由法官及其辅助人员组成的特殊群体,法院文化中的群体精神一定程度上必须仰仗法官的具体行为加以表现。从文化的角度上看,只有法官的正义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社会意识的每一个角落,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当然如此”的认识时,法官才能获得崇高的权威和普遍的信任,因而法官的公正理念是实现法治的最终保障,所以,公正被“普遍认为是法官和执法者所应具有的品质”⑨,从这个意义上说,法院乃至法官理应成为忠于法律、捍卫法律、遵守法律的模范,从而发挥尊崇法律,依法办事的示范作用。
4、遏制腐败的功能。
在社会公众的眼里,法官是生杀予夺、定纷止争的仲裁者,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象征。随着依法治国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一个个腐败的高官从案发到最后均交由法院最终审理判决,不仅反映了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依法治国的明朗态度,同时基于法院特有的职责,也激发了公众寄希望于法院在遏制腐败上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心理需求,作为体现公平正义本质的法院文化当然不应忽略这种社情民意。
5、宣扬程序的功能。
在现代社会,法治与公正的程序是密不可分的,任何“良法”无不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公正的法律程序不仅能够吸收和释放公众对司法裁判的不满情绪,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限制恣意专断的裁量,因而程序成为当今各国法治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共同趋势,也是识别法治与人治的基本标尺。对于法院和法官而言,程序正义已然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最佳选择,更应该成为法院文化着力宣扬的一种功能。
(一)法院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和法官职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法院的整体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现代司法理念初步树立,群体素质和整体形象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总体上说,法院的现实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素质大众化。
目前大多数法院尤其基层法院的法官主体,是《法官法》实施前的人员,来源复杂,高校分配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十分弱小,如笔者所在的法院,直至今日,全日制高等院校法律本科毕业生仅有1人,占2%.大多数法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法律教育,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不高,法律
baidu 的路径,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出培育之策。
(一)法院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和法官职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法院的整体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现代司法理念初步树立,群体素质和整体形象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总体上说,法院的现实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素质大众化。
目前大多数法院尤其基层法院的法官主体,是《法官法》实施前的人员,来源复杂,高校分配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十分弱小,如笔者所在的法院,直至今日,全日制高等院校法律本科毕业生仅有1人,占2%.大多数法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法律教育,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不高,法律综合素质偏低。虽然通过自学、电大、函大、业大以及党校等途径提高了学历层次,但这种学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国民教育,即知识传授型教育,与全日制高校法律专业毕业生相比,缺乏系统的法律理论的学习和综合法律素质的培养,换句话说,既是国民教育,一般的公民也完全可以通过类似的途径获得教育,因而是大众化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国民教育提升的学历数量,很大程度上仅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以此作为法官素质提高的佐证尚显勉强。另一方面,学习培训虽然逐年增多,但仅靠短期的灌输仍无异于 “蜻蜓点水”,更何况这类学习培训不仅次数少,而且受制于法院财力。
2、管理体制行政化
由于我国传统上实行以行政权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因而在构建司法体制时顺理成章地沿用了行政化管理模式。法院对审判的行政化管理使得法官“独立”、“中立” 形同虚设;作为法院最高裁判组织的审判委员会“判而不审”,使得合议庭“审而不判”,不仅违背了司法活动的亲历性的要求,与程序公正相背离,而且诱使部分法官一遇难题就推向审委会,甚至成为一些法官推脱责任的借口;上、下级法院之间名为指导、监督的关系,实际上早已成为一种行政隶属关系,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所发的文件、进行的种种形式的考评,早已不是指导性意见,而完全是一种行政命令式指令,下级法院也早已习惯按照上级法院的指令去完成,鲜有人提出异议。
3、行使权力地方化。
从法院现实情况看,审判权依赖行政权存在的现象十分普遍。法官的任免、职务职级完全由地方掌管,这就使得法官在具体办案时,不得不考虑地方领导的意图;法院没有独立的财权,经济保障完全由地方财政供给。没有经济的独立,就没有身份的自由。所以,法院乃至法官的切身利益与地方利益就有了割舍不掉的牵扯,地方法院成为“地方的法院”,每遇涉及地方利益的案件,法院或者法官往往以牺牲公平正义来确保地方利益,这也是法院和法官的无奈;法官主体来源本地化,使得法官在承办具体案件时,时常考虑的是关系,否则就有可能使自己家人、亲属、朋友受到影响或求人办事时遇到刁难,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行使审判权往往成为一句高调。
4、社会地位淡漠化。
《法官法》实施已整整十年,法官的职业保障和待遇仍可望不可及,而《警察法》颁布后,有关规定早已落实,其实根本不用与公安系统相比,在法院内部,法官的待遇比法警待遇低早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法院提高“门槛”严把入口关,其主观愿望是为了选拔优秀法律人才进入法官队伍,但现实情况是,真正符合条件的法律人才更愿意选择收入较高、工作轻松、自由自在的律师职业或其他行政部门,鲜有人愿意进入比一般公务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大,要求高,待遇也不好的法院,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法院。笔者所在的法院面向社会招考时,竟出现无人报名的现象,与工商、税务报名点火爆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状一方面使得法院尊荣感、吸引力丧失,另一方面,极大地挫伤了现有法官的积极性,以至年轻的、优秀的法官辞职改行干律师的现象屡有发生。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或者说是感受: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单位或者城市,首先会对其物质外貌、整体环境产生一个直观感受,进而对主人的言行举止、行事作风等行为特征产生一个基本判断,最后,综合直观感受和基本判断,对其整体的精神面貌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这个过程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由表及里的一般规律。人们感受文化、接受文化到最后受到文化影响的过程,同样也是这种规律的反映,因此,培育现代法院文化也应当遵循这个规律。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法院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现有的社会环境及社会条件下,法院文化建设应当立足法院自身,首先做好法院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从基础做起,打牢法院文化建设的基础,完成法院文化建设初期的各项准备。这些准备应当从营造法院内部的学习氛围、优化法院环境入手,引导和规范法院群体的行为,进而向更高层次迈进。
1、营造学习氛围,优化法院环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环境对人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在一个单位或群体中,如果有八成以上的人员自觉勤奋敬业,那么另外二成的人员必然受到影响,反之亦然。因此,在法院内部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引导和促进群体成员“以学习为荣、以学习为乐”,进而纯洁法院风气,优化内部环境,对于提高法院群体素质、培育先进法院文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法院状况而言,应当树立“惟有学习,才能提高素质”的观念,大力倡导和鼓励学习,积极营造“要学习、讲学习、爱学习”的浓厚氛围,影响群体成员将学习变成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只有学习成为人的工作、生存需求,并进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变成一种愉悦需求时,群体成员的学习潜能就会得到极大的发挥、学习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整体素质自然就会提高。
2、强化程序意识,规范群体行为。
当代公正理论集大成者罗尔斯将公正分为“实质公正、形式公正和程序公正三大类”。⑩程序公正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限制、遏制法官的恣意与擅断,而且使公众产生对法官、法院乃至国家司法制度的普遍信任和尊重。在中国,人们向来对规则的遵守缺乏自觉意识,相反却以超越规则为荣,案件一进法院门,送礼说情者就上门,交警刚刚查扣一辆违章车,腰间的手机立马就响,而且这些人往往被视为所谓的“有关系”、“有本事”。如此,建设程序公正不仅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更是建设法治国家之必需。基于法院的特殊职能,程序对于法院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因此,培育法院文化,尤应强化法院群体的程序意识,培养严格遵守程序,严格按程序办事的行为习惯,并以此为主线,构建工作和生活的行为规范,完善相应的制度,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以达到规范群体行为的目的。只有如此,方能使社会公众从法院群体的行为中感受公正,进而产生对法律的信任和尊崇,以实现示范崇法、宣扬程序之功能。
3、狠抓制度落实,强化内部管理。
客观地说,绝大多数法院在内部管理上,都不乏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且基于法院共性,其内容也不尽相同,然而,法院之间仍然存在整体素质、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差异,其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各法院在制度贯彻执行态度上的差异,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度的有效执行比制度的制定更为重要。因此,培育法院文化,要将内在管理与外在管理有机地结合,注意培养群体成员的自律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不仅要注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更要注重制度的贯彻执行,只有各项管理制度得到切实的遵守,管理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4、重视司法仪式,树立司法权威。
“司法仪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仪式是通过法律活动或法律适用的程序化方式和过程,使司法活动、法官以及法律获得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地位和权威”。11 包括开庭仪式、法庭布置、法官服饰等。司法仪式的意义在于它不仅通过庄严、神圣的形式,激发出一种心理冲击,使人对法律产生敬畏、尊崇,而且强化了法官对公正司法的角色体验,提醒法官慎重履行职责。正是这种看似形式化的仪式,产生和体现了司法权威。现实中,一些法院的法官不注重司法仪式,在开庭时不穿制服、随意走动、接听手机、不按规范使用法槌等现象,不仅损害了自身和法院的形象,更损害了司法权威。因此,为了维护法院和法官的形象,维护司法权威,必要的司法仪式不容忽视。
5、提炼法院精神,展示法院形象。
法院精神是法院群体本质精神的高度浓缩,是法院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法院精神能够激发群体成员的责任感、尊荣感,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在建设法院文化的过程中,许多法院十分重视法院精神的培育。但是,笔者注意到一些法院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考虑是否符合群体精神本质,是否为群体共同认可,盲目模仿、刻意制造,提出偏离法院发展实际的“法院精神”,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为群体成员所抵制。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立足自身实际,认真总结、精心提炼最能反映群体共同意志,符合群体成员共同愿望的本质精神作为“法院精神”,同时还要广为宣传,细心维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用,以向社会展示法院整体形象。
结语:
法院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尽管
baidu 感、尊荣感,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在建设法院文化的过程中,许多法院十分重视法院精神的培育。但是,笔者注意到一些法院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考虑是否符合群体精神本质,是否为群体共同认可,盲目模仿、刻意制造,提出偏离法院发展实际的“法院精神”,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为群体成员所抵制。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立足自身实际,认真总结、精心提炼最能反映群体共同意志,符合群体成员共同愿望的本质精神作为“法院精神”,同时还要广为宣传,细心维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用,以向社会展示法院整体形象。
第四篇:初探法院文化
初探法院文化
最近各行各业文化建设可谓如火如荼,各界人士都在绞尽脑汁的“创建”、“构建”、“打 造”、“重构”所属领域的所谓“文化”
谈及文化一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它下一个严格精准的定义确非易事。古今中外,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试图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界定文化一词的概念,但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其实,文化一词之所以无法定义,是人类活动的广泛性所决定的,因为,文化其实质就是人类的生存方式,由于人类生存方式所涉领域包罗万象,所以,试图从一个领域来界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只能是盲人摸象。
那么什么是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与人,具有统一性,是社会发展相依相存的结合体。
人一出生不可避免的会面临着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联系,人处理上述关系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形成的过程,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只要有人存在,必然有文化存在,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个人,均是有文化的国家、有文化的民族、有文化的人。当个人的生存方式被他所在的群体所接受,就成为这个群体的文化,当群体文化通过历史的积淀被传承下来,就形成了群体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当这个群体的某种传统被多个群体所认同和接受,就形成了某种普世的文化,这就是 1
文化的由来及转换形式。
文化一词其本身应为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会说这个人没有文化,这就好比明明有好多人在房间里呆着,来者却说这个房间没有人一样,这是人们在面对不是同一文化群体时所表现出来的本能排他反应。人们相互指责对方没有文化,其实质是由于个体生存方式的差别,导致的人们在思想、认知、行为层面上的异化,这就是文化差异,因此,我们不能指责一个半文不识的人没有文化,因为文化不能等同于渊博的知识、文化不能等同于良好的修养,尽管知识、修养均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其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接受与不接受、认同与不认同的差别。人们常将文化人为的划分为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其实是人们对一种文化接受与否,认同与否的直接体现。
法院文化,是文化域苑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反映文化载体的鲜明个性。综观法院文化的各种特征,人同样是法院文化中的决定因素。所谓法院文化,当然也就是法院的“人化”了。法院文化是以法院工作为着点、以法官为主体和代表的法院队伍所共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其在物质上的体现,包括信仰、理念、价值、制度、行为以及穿戴、谈吐、社交、生活等。法院文化一般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三者之间,精神文化是灵魂是基础,行为文化是主体是内质表现,物质文化是辅助是表层载体。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源泉和“根”,决定着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法院文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 2
机关,代表党和人民行使审判权。法院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其工作思路的确定、工作方案的拟定、工作措施的落实都应朝着追求进步、力争上游、争创一流的目标努力。二是公正效率的价值观念。”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主要工作,这是一个法治化的科学命题,其基本内涵是:人民法院的全部司法活动,要做到审判公开,程序合法,审限严格,裁判公正,依法执行。人民法院要把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作为新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人民法官应当树立起“公正、效率”的价值观念,把锲而不舍地追求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作为新世纪人民法官最崇高最光荣的职责。三是公正清廉的职业道德。要求做到:忠于职守,精通业务;清正廉洁,克己奉公;谨言慎行,保守秘密;刚直不阿,实事求是;严肃执 法,举止文明。人民法院要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上下功夫,把“执法如山,清廉似水”作为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体现,牢固树立公正清廉的职业道德观念。四是科学严谨的管理规范。法院的自身管理主要包括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而行政管理又包含队伍管理。整个管理结构集中体现了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制度是保证、激励机制是创新的意义、目的和作用,并由此构成了制约机制的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的、严谨的流程管理模式,通过制度的滚动运行,规范工作形式,加快工作节奏,突出工作效果,实现制度建院。管理规范应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严格有序,在奖惩机制的调节作用下,使人受制于有形的制度,遵循于无形的规范。
法院发展目标是法院行动的旗帜,文化的提升是实现目标的必然要件。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和队伍素质能不能上一个新层次,首先在于是否具备现代化的司法意识和理念,说到底就是能否铸造一种先进的文化。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共同意识,是法院群体成员共同参与审判与管理实践的结果,它必须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和期待。公正与效率 3
是司法永恒的主题,也应当是法院文化建设永恒的主题。
人本思想是营造法院文化的重要准则,法院精神是法院文化的灵魂,它具有继承民族文化精华、吸纳世界优秀文化、追求共同远大目标、体现科学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法律至上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公平公正精神、开拓务实精神、超强竞争精神、廉洁勤政精神、一心为民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物质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外化、直观和感觉形象,对于社会公众有着无以替代的感知、影响和接纳作用。美国最高法院仿希腊神庙式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前有两尊著名雕塑,名称分别是“正义的沉思”和“法律的捍卫”,寓意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权威至上”。雕塑蕴含着一种很强的法文化底蕴。我国法院进行的“两庭”建设及现在的法袍,使用的法锤营造的气氛凸显了法院及法官地位、角色的极端重要性。威严的法庭、黑色的法袍与沉静内敛、庄严肃穆、充满思索的司法气质浑然一体,正如“思想只在缄默中孕育,美德只在幽居中产生”。近几年来,物质建设和司法礼仪的重要性日趋得到法院内外部乃至全社会的认同和重视。
法院文化建设的“根”,深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指针与核心要求之中。培育法院队伍牢固树立和真诚实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法院文化建设的首要战略任务,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精神核心,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孕育法院文化的土壤,是法院队伍精神、法官灵魂素养的“核动力”。
文化之能在于化人,化人之功在于潜移默化之中。审判管理、职业道德、司法作风、4
司法礼仪、司法廉洁建设、业外自律等,是法院文化的内外表现形式,是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基本保障。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坚持司法公开,坚持人民司法群众路线,坚持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法院文化属性特色,是人民审判事业发展的方向。树立和宣传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是传扬法院文化展现人民法官的良好精神面貌,增进社会各界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理解和认同的文化引领。法院文化建设只有着力于这些方面,才能准确地找到法院文化的植根之处。
法院文化要植于根,更要付诸实践。法院文化的立足之根应当是服务于队伍、服务于审判、服务于法治。我们知道,法院文化也是理性的,这种理性是法官在对审判活动认识、实践的长期积淀,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相关联的物质载体。这种理性的法院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般性和法律文化的特殊性。法院精神文化、司法行为文化、法院物质文化、司法制度文化等等都是其的丰富内涵。文化是一种精神的集合,精神文化是核心,是精髓,是灵魂,是法院文化建设立足的“根”。推进和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就必须突出精神文化这个核心,抓好了人民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就抓住了法院文化立足的“根”,抓住了这个“根”,不但可以激发法院队伍守住共同精神家园的昂扬斗志,而且必然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迎来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局面。法院文化建设要植根和内化于“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之中,更要将将这一核心价值观付诸于真诚的实践,不仅根植牢固,而且法院文化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旨在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和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最终是要实现提升司法公信力,用先进的司法文化引领全社会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崇尚法治。法 5
院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和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文化建设载体,教育引导法院队伍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伟大建设洪流之中,既做建设者,又当捍卫者;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使“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成为法院队伍坚定不移的思想准则和实践指南;要大力弘扬和真诚实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和载体,不断强化对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始终做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法院文化建设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实践核心价值观,法院文化建设才能见成效。文化的魅力,在于造就人的灵魂和人的灵魂再造。把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努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己、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自己,无疑是人民法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抓住法院文化建设的“根”,践行核心价值观,坚持贴近审判、贴近法官、贴近基层的法院文化建设原则,法院文化就一定有大繁荣大发展的基础;发挥法院队伍的主体作用,全员参与,使法院全员都成为法院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法院文化建设就有广泛群众基础,就有极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法院文化品牌也就自然发挥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第五篇:班组文化培育“文化班组”
班组文化培育“文化班组”
49路无小事
大众二汽控股的申新巴士公司所属49路车队,是沪上公交的一面红旗。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车队逐步形成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以“49路无小事”的管理理念统领全局,形成了独特的管理风格。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有一些融汇,细品49路“高、全、严、情、诚、实”的六字管理方针,会发现它与大众企业文化有许多的神似之处。
抓好管理人的人
在大众企业文化的导入中,经常提到“二八”原理,强调企业的骨干需要优先凝聚。49路车队班子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要想保持领先地位并再上台阶,导入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首先必须“抓好管理人的人”。车队要求干部和管理人员“尽职在现场、尽心到车厢”,切实承担和落实管理责任,为车队的经营管理提供思想观念和人力资源的保证。2003年4月,车队接到上海森大木业有限公司的14辆特约车,为了保证特约车的安全与准点,安全经理曹鸿生提前两天对行走线路及停车场地进行实地勘察,画好详细的行驶路线、停车方位,还自己带队前往。人事经理徐妹华是个有心人,对员工的脾气性格和家庭情况十分了解,每次安排人事配备,司乘搭班是否有利于稳定、安全,是否有利于车辆清洁,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生活作息,都会被她在表中调整到最佳状态。新任行管员的薛军和楼剑云原是全国青年文明号车组的驾驶,到管理岗位后他们善于动脑、敢于管理,逐步摸索总结出“在日常管理中寻找管理重点”的心得,有效提高了管理质量。
立好做事的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49路而言,要保持在公交的领头羊地位,就更应立好做事的规矩。这一点,与大众的“从严管理”不谋而合。
为了保证严格管理的有效性,车队除建立齐全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外,还重点控制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每月评估他们的工作实绩,奖罚分明;并以队务公开的形式让员工监督,让员工了解“规章制度不仅仅只针对老百姓”。2001年的一天,47岁的车队调度长周国芳按照车队关于调度员每月上路线测两次客流的规定,准备出门去离家仅两站路的陕西路站测客流,不料胆结石急性发作,疼痛难忍,怎么办?是先测客流还是先去医院?身为调度长的她知道,客流变化的资料对车队的资产经营至关重要,了解得越及时、越多、越好。她打的前往陕西路站,足足咬牙撑了两个小时,完成任务后,才又打的到中山医院挂急诊,此时她已经疼得浑身是汗。她的行动真实体现了车队“现场管理要做到人到、心到、口到、手到”的要求。在2002年初的一次管理例会上,分管经理在统计分析中发现车队有一位机务员的例保检查不到位,对修复车辆的验收不到位,而且又有多名员工反映他在工作中对员工的管理态度粗暴。鉴于上述情况,车队认为他的失职程度和员工对他的负面反响已经危及了车队的正常管理,他的行为与车队的六字管理方针相去甚远,最终将他调离了车队。
多年来,49路车队形成了安全、机务、调度、服务、车辆清洁、快慢误点、班别公里、弹性工时、分段整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车不清不出场,车未净不下班”已成为49路建章立制、长效管理的有力见证。车队三星级乘务员黄君英的丈夫薛孝狗是从外路线调到49路的,对车队“车辆清洁四个一”的标准一时理解不到位,影响了车辆清洁的质量。为了帮助丈夫尽快进入角色,黄君英每天早上提早跟他进场,手把手地教、挽起袖子帮,并认真把关,薛孝狗很快有了心得体会,被获准“单飞”。
重视信誉事件苗子
49路服务好、品牌亮,获得的荣誉越来越高,但社会和市民乘客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严,有些现象在其它路线没有问题,但在49路就极有可能成为服务信誉事件而遭投诉。2001年10月《新民晚报》登载了有关49路营运服务供应偏紧的报道,引起了公司和车队的高度重视。针对反映的问题,车队当即查阅了原始调度报表,了解实际情况。从调查核实的情况看,报道与事实存有较大出入,车队既没有发生违反营运规定的现象,满载系数也尚未超标。尽管如此,车队还是认为在这一事件中驾驶员的服务艺术、服务水准还须加强。为此,车队专门对全体驾驶员举办了增强职业道德和提高服务技艺的教育培训班,要求全体驾驶员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对公交驾驶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开好安全车,更要讲究服务水准。车队还专门组织过一次别开生面的“劳模透视镜”,请来的嘉宾全部是曾对49路有过投诉的乘客和记者,他们对49路车队这种“无小事”的理念和做法大加赞赏,《新民晚报》曾以《疙瘩人议疙瘩事》为题作了报道。在2003年的行风评议中,当了解到有乘客提出了意见和不满后,车队干部及时上门访问沟通,虚心、耐心地听取意见,站在乘客的角度换位思考,使服务信誉的苗子得到及时控制。
作为上海公交的领头羊,49路车队就是这样,以“无小事”的管理理念,认真对待来自社会和市民乘客的监督,无事当有事、小事当大事,体现诚信和实在。
兼顾好有情操作
49路尽管是上海公交的一面红旗,但员工的收入并不高。在要求高、制度严、压力大的情况下,员工仍要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这就对车队干部和管理人员提出了“严格管理与有情操作相结合”的要求,尽可能在严格管理的同时维护好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保持和调动好员工的积极性,在车队营造一种人和、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这与大众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有人情味的从严管理”理念又是英雄所见略同。
49路车队平时管理要求比较高,考核比较严,难免引起部分员工心中不快,情绪受到影响。有员工认为,同样拿这点工资,在49路做压力太大,情愿到其他车队去做。为了让考核、分配更公正合理、更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支部建立了“党群连心桥”,倾听员工的心声;车队成立了“分配考核民管小组”,给员工申诉、解释的通道。2003年10月,驾驶员王祖胤因慢误点造成大车距,调度员开出了三联单。他到民管小组提出申诉,理由是“身体不适,且路面堵塞。”民管小组经了解得知,当天他的前后车到站时间均正常,说明路面没有特殊情况,按理应予以考核。但考虑到小王平时工作表现一贯不错,而且因妻子下岗,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决定这次对其免于考核,但明确说明“如今后再犯,从重处理”。王祖胤相当感动,表示今后一定尽最大的努力,保证正常的营运秩序。为了让营运一线的驾驶员开好安全车,车队还专门建立了驾驶员风险互助基金。驾驶员王震在行驶途中发生追尾事故,经有关部门认定,事故费用是3650元。按规定,该驾驶员得到了730元的互助金。他激动地说:“虽然发生事故是不幸的,但能得到大家的帮助,我心情好多了。”2001年11月《劳动报》头版头条专门刊登了题为《开49路车很放心》的文章。车队也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局面,相互关爱的多了、要求学习技术的多了、认真做好例行保养的多了,抛锚少了、你追我赶的危险镜头少了、相互埋怨也少了。
49路无小事,这是车队的管理理念,它体现在观念中、细微处,体现于责任感、凝聚力,更体现出49路车队这个先进群体的自我要求和自我超越。当49路车队融入“大众”,大家欣喜地看到它们彼此的滋长和交汇的光亮。海纳百川的大众企业文化,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大众三汽公司五分公司129路,有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班组——王雅英班组。他们把班组建设作为一条发展人、完善人,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班组的每一次活动、每一个创举都与“文化”息息相关,形成了一种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多方面、多角度地促进着班组成员素质的提高,激励他们共同进步。
“家庭”学习会 班组成员小刘刚迁入桃浦新村的新居,班组的30位兄弟姐妹就一个不落地赶来贺喜。新居的客厅墙上拉着一条醒目的横幅“从粮票到金卡,学报告奔小康”,原来,班组把乔迁贺喜的身边事与学习十六大报告结合起来,既有意义,又别开生面!班长王雅英拿出一本收藏册,里面排列整齐的粮票、油票、布票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众人的眼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那个基本生活必需品全靠计划供应的年代,谈到现在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的繁荣景象;从人们过去仅满足于温饱,说到现在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从车辆的破旧,谈到“申沃”豪华车的引进;从以前简单的“你付钱我给票”,说到如今推行人性化服务„„大家越谈论越热烈,无不感谢党的正确领导带给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大家一起唱起了《今天是个好日子》,动情的歌声在宽敞的新房里久久回荡。
互帮互助网上行 尽管这些平日里手握方向盘、身背票袋的司售人员平均年龄已有40岁,但他们仍然保有一颗年轻的心,渴望了解社会、与世界沟通。耳闻目睹了网络的种种便利,他们也想上网去“冲冲浪”。30名成员组成了网络兴趣小组,每人身边多了一本《教你发E-mail》。班长王雅英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网络基础知识培训,回到班组里自告奋勇地当起了教员。没有经费,没有电脑,他们就在“东方网吧”最便宜时段人均2元钱租上一个小时。尽管起步相当艰难,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渐渐摸出了门道。现在,这些原来的“门外汉”个个都跨入了神秘的数字世界,打印文档、网上浏览、收发E-mail样样都在行。他们通过网络与党委书记说说心里话,为公司的改革发展出谋划策,与公司劳模相互切磋服务技能„„值得骄傲的是,通过班组学习,15位班组成员在市政府组织的“百万市民网上行”活动中通过了网络等级考核,获得了证书。
唱出心中的旋律
30位班组成员用汗水创造着车厢文明,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生活,更追求着精神上的充实。他们走出家门,走进博物馆、走进科技馆、走进大自然,汲取更多的养分。在一次野外郊游时,一位班组成员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情不自禁地一展歌喉。大家的嗓子都有些“痒痒的”,不知不觉间,独唱变成了合声。班长王雅英灵机一动,“不如我们成立一支演唱队!”这个适时的建议得到了一致响应,一支寓意着“大众三汽”的3D演唱组成立了。仅有歌声,没有伴奏,有些美中不足,大家又分别报名参加了电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培训。现在班组学习又多了一个保留节目,大家会骄傲地拿出乐器,来上一段“汇报演出”,当真是其乐融融,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