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时间:2019-05-12 21:2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工业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工业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第一篇:南京工业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南京工业大学:走协同创新高校改革之路在服务国家战略中

快速崛起

2012-06-11 14:26:59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协主席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欧阳平凯

“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出台实施是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作为地方工科大学,我们倍感振奋,地方高校终于有了宝贵的公平参与的机会,实属弥足珍贵。但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一份责任和压力,近年来学校贴近区域与行业经济发展的脉搏,在高端人才、科技成果、创新载体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结合的品牌,但与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存在差距,与区域与行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驱动的要求存在差距。在区域与行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南京工业大学作为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积极抢抓机遇,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从服务国家需求的后台走到前台,从面向经济发展的明天、后天更加面向今天,认真实施协同创新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体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创新型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科学发展。

一、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业型大学的不断涌现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面临整体下行的严峻挑战,我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GDP增速连续五个季度持续减缓。除外贸保持

平稳外,投资、消费均在回落,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业转型的压力巨大。因此,世界各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把科技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发展战略,我国更是如此。党中央明确提出,在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2050年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宏伟,难度巨大。“十二五”已经成为改革的攻关时期,也是创新能力建设的攻关时期,更是经济结构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国家对整个经济与科技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迫使我国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之相适应。近十年来,我国大学大都完成了跨越式发展,一般都有几万人的规模,几十亿的资产,但由于大学的长期封闭运行,传统的大学制度、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变化较少等弊端凸显,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深井”现象,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需要回答“钱学森之问”,中国需要出现“比尔•盖茨”、“乔布斯”。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我认为中国高等学校迫切需要改革,尤其要强调特色,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的多样性,国家对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需求决定了高校要多样发展。向南京工业大学这类高校积极面向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现实瓶颈问题,培养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催生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并加速转化,引资创办高技术公司,孵化、兴办新兴产业,承担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及地区竞争力的重任,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有特色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协同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2/8定律,现阶段国家需要一大批有特色创新创业型大学,党和政府有必要也有责任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强重点建设,引导高校以服务

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

二、协同创新是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战略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强调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为我国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高等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科教与人才资源丰富,而最突出的问题却是科教与人才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归根结底是资源集聚、整合与转化能力不强。资源集聚、整合与转化能力是一所大学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只有通过协同创新推进改革,才能得以提升。协同创新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的再思考,促使大学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更加凸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协同创新是大学改革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向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借力”,引进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大学制度,精简机构编制,激发创新活力,构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体系;协同创新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新模式,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内部资源,形成协同机制,注重协同过程,最终达到协同目标,向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人才和成果,助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国家战略已把大学推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在目标和路径上与我校创业创新型大学建设既具有高度一致性,又往前拓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创业创新型大学建设要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其重大使命,将科技创新作为其基本战略,将创业精神作为其核心文化,将协同创新作为其关键举措,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着力将学校打造成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创新型大学,形成“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绿色”的五维校园特色;形成顶天立地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学科特色;形成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开展研究的科研特色;形成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内改外协推动创新创业大学的快速崛起

大学的快速崛起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集中体现和强劲动力,大学内部的改革是创新创业大学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大学和外部社会的协同则是创新创业大学建设的必然条件。为服务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南京工业大学将坚持既定的办学理念和创业创新型大学建设目标,确立“外部协作、内部改革、强化特色”发展思路,采取科学化的举措、精细化的管理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成为创新的生力军和新经济的发动机。

强化外部协作,通过部省共建、与特大型央企共建、省市共建、国际合作、创业型大学联盟创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广泛整合各类优质资源,使学校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展,切实将各种现实资源或潜在资源真正变成可以支撑学校发展的有效资源。致力内部改革,通过组织重整、制度改革、氛围营造和绩效评估,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构建多元任务、多类人才、多样发展、多维评价的生态组织体系,充分发挥行政、学术、市场三个要素的混合作用,分类指导、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生态的组织结构;强化绩效、聚焦成果、注重效益、满意度等方面促进学校管理部门、学院和学术基层组织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引进企业家精神,弘扬创新文化,构建文化育人体系等营造鼓励探索、勇于创新的校园氛围。持续强化特色,通过政策统筹、学科优化、人才引领、平台搭建、成果转化等措施,强化学校特色塑造和资源整合,构建利益捆绑的政产学研机制,真正实现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深入学习、借鉴并探索斯坦福与硅谷结合发展之路,以南京科技九条为蓝本,出台更为开放的科技创新政策;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导向,努力实现优势学科群与战略新兴产业链的紧密结合,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广泛的智力和科技支持;继续推进“三创”载体建设,打造各类人才的承接地;重点建设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技术转移中心,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使其成为科技与应用、生产消费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科技成果快速向现实生产转化的重要推进器,和培育具有科学精神和商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的必要载体。

四、实践协同创新,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型大学

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全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协调发展,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成为江苏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高校。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实验与科研都凸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被社会所需要,这种办学的方向也是对的”。1995~2005十年间新增3名院士(全省高校第五),“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名(全省高校第二),6人入选国

家“千人计划”(全省高校第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2名(全省高校第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全省高校第五);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平台;主持7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江苏第二;“十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专利、SCIE论文、EI论文分别列全国高校36、47、54位。学校参股、控股了以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环境等为核心技术的100多家学科型公司,其中常茂生化公司在香港上市、中圣集团在新加坡上市、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小板上市,同凯兆业、九思高科、工大数控等进入上市辅导期。学校先后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会议、全省教育改革会议上作为江苏高校唯一代表作典型发言。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其发展被媒体誉为“南工大现象”,最适宜创新创业高校品牌已经初步形成。

第二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XX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四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建立一批“20XX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点任务。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三)协同创新中心类型。

根据“20XX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四)实施范围。

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五)实施周期。

“20XX计划”自20XX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XX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二、实施原则

(一)统筹部署,分层实施。

各类高校应按照“20XX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制订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先行先试,积极培育。鼓励各地设立省级20XX计划,结合当地重点发展规划,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协同创新环境氛围。发挥行业产业部门的主导作用,利用行业产业部门的资源与优势,引导和支持高校与行业院所、骨干企业围绕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协同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此基础上,国家每年评审认定一批“20XX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分层实施、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分类发展,择优支持。

根据不同需求协同创新的任务和要求,分类型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明确有针对性的建设要求、准入条件、评审标准、管理机制以及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在高校、地方、行业等前期充分培育的基础上,每年择优遴选出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的协同创新体,认定为“20XX协同创新中心”。

(三)广泛聚集,多元投入。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充分汇聚现有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面向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和投入,形成集聚效应;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优质资源,吸纳社会支持,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经评审认定的“20XX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可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和引导性、奖励性的资金支持。

三、计划管理

(一)领导机构。

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20XX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

(二)专家咨询委员会。

由来自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国际的知名专家组成“20XX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评审认定、监督评估等提供咨询。

(三)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

引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开展论证评审、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

评审专家选取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国内具有较高威望的战略科学家;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的知名专家;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国内外专家;同时,评审专家还必须对协同创新有较深认识和了解,为人公正,精力充沛。

四、实施方式

“20XX计划”的实施分为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三个步骤。

(一)培育组建。

依据计划实施原则,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产业和高校组织前期培育。重点开展协同创新方向确定、协同创新体组建、创新资源与要素汇聚、创新环境与氛围建设等,逐步形成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1.确定协同创新方向。从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行业、产业、地方的重大需求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方向选择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体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避免成为单纯的研究项目。

2.组建协同创新体。由高校牵头,积极吸纳国内外优势力量,形成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体。建立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管理机构,并结合协同创新体的特色与能力,切实地选择协同创新的模式与类型。制定整体实施路线,明晰各方职责,确定具体分工,建立协同创新的新平台。

3.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发挥协同创新的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行业等方面的资源,积极吸纳地方、企业以及国内外社会的支持与投入。以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快与基地、平台、资本、信息、成果、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4.构建创新环境与氛围。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完善高校学生培养机制,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二)评审认定。

在培育组建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教育部、财政部按照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和综合咨询的程序,每年认定一批“20XX协同创新中心”。

1.申报条件。

(1)方向选择应符合重大科学前沿或国家、行业产业和地方的重点发展规划,协同创新模式选取合理。

(2)已建立了实质性的协同创新体,各方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建立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机制和形式,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3)从协同创新的实际出发,在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科研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方案具体,措施得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4)按照新的人才选聘机制,已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具备解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所有聘用人员不得在其他协同创新中心兼聘。有充实的科研任务,主持承担了一定数量在研国家、行业、地方以及企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有效地整合了相关的各类创新要素,形成了较强的资源汇聚能力,相关各方面的支持落实到位。

(5)牵头高校和主要参与高校,协同创新方向依托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建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或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具备组织开展协同创新的能力和实力。在基础设施、研发平台、仪器装备、日常运转等方面,能够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与保障。

2.评审程序。

(1)组织申报。采取限额推荐的方式,经牵头高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其中,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和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可直接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2)专家评审。经形式审查合格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按照申报的类型,采取答辩的方式对申请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评审。评审专家组按一定比例择优提出建议名单,并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

其中,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以学术同行和管理专家为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和境外专家参与;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充分发挥行业产业部门、企业管理和研发人员的作用;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突出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与同行专家的有机结合。

(3)综合咨询。由“20XX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采取会评的形式,在听取汇报、审阅材料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咨询意见。

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综合咨询意见,提出拟认定的建议名单,报领导小组审议后,批准认定为“20XX协同创新中心”。

3.评审要求。

除上述申报条件中提出的共性要求外,针对不同类型协同创新中心,设定具有针对性、特色化的评审标准。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且我国在该方向的研究具有较好基础。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水平,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与能力。

――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

――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队伍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主要负责人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前1%,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或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需求。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学术和人才培养水平。

――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在人员聘用考评、人才培养以及管理运行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了跨学科、跨高校乃至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机制。

――已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任务明确,分工具体。主要负责人具有较高学术威望、较强的开拓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在该方向上应具有较强的学术积淀和较明显的学科优势,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建有相应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切合国家及行业产业的重点发展规划,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得到行业产业部门的充分认可和有力支持。

――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机制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有组织创新的模式。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主要负责人在行业产业中具有较高声望和影响。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须在行业产业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行业企业的影响实力,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并建有相应的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基地。

――参与企业、研究院所等应是行业内领先、影响力强,具有较好研发基础和对重大技术创新的需求与接受能力。有效地聚集了多方资源,得到了参与企业的实质性投入。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规划,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并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牵头高校在该方向、该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具备协同创新的牵头实力,参加企业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产业影响力。

――已开展了相关的机制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化的人员聘用与流动方式,形成了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新模式,改革成效明显。

――牵头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切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并建有相应的国家级或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

――得到省级协同创新的支持,在支撑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绩效评价。

“20XX协同创新中心”坚持动态、多元、融合、持续的运行机制,建立由协同创新体以及其他方面代表组成的中心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设立相应的组织和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中心成立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把握学术方向、指导人才培养、参与人员遴选、推动国内外合作等。牵头单位应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在人、财、物等方面为中心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条件,在政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以确保中心的良好运行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加强对“20XX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建立报告和周期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检查以协同创新体自查为主,牵头高校应在每年年初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中心上一的进展报告。中心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委托第三方组织评估。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对于成效显著、评估优秀的中心,可进入下一周期的实施。对于评估不合格的中心,国家将要求其整改或予以裁撤。

五、支持措施

(一)政策支持。

经批准认定的“20XX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应在自身现有的条件和能力范围内,给予中心充分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在此基础上,国家、地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给予中心新的、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使之成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汇聚区,成为高校改革优先发展的实验区。

1.在人员聘用与评价制度、人才培养机制、招生模式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赋予“20XX协同创新中心”改革的相对自主权。

2.在研究生招生、优秀人才计划、公派出国学习和交流等相关资源配置方面,给予“20XX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和倾斜支持。

3.在组织申报国家相关科技、文化、人才以及行业重点任务时,给予“20XX协同创新中心”优先支持。

(二)经费支持。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XX协同创新中心”,可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主要用于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和形成协同创新机制直接相关的开支,不得用于与协同创新中心无关的支出。具体开支范围和资金核定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在资金管理办法中另行规定。

牵头和参与单位须严格按照国家财政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将作为中心检查和阶段评估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违规违纪现象,将从严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可直接撤销“20XX协同创新中心”。

六、其他

“20XX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评审认定办法、绩效评价办法等另行发布。

概述(2000字内)

1.建设背景

2.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3.前期培育组建情况

4.下阶段计划开展的重点工作

5.预期成效与社会贡献

一、建设依据、背景与意义

1.1协同创新方向选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2该方向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1.3我国在该方向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机制体制问题

1.4开展协同创新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二、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2.1近中期发展目标

2.2整体发展思路

2.3重点建设任务

三、申报基础与培育组建情况

3.1牵头和主要参与单位的已有基础与影响力

注:在人才、学科、科研等方面的基础和代表性工作

3.2协同创新体的基本形式、主要构成与任务分工

3.3已开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和主要措施

3.4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3.5创新要素的汇聚情况

注:包括国家级或教育部重点平台、基地整合,现有用房、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后勤保障等基础条件

3.6已获得的相关支持情况

3.7前期培育取得的其他主要成效

四、下阶段计划开展的重点工作

4.1新的机制体制改革计划与措施

4.2拟开展的主要研究计划与重点任务安排

4.3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计划

4.4新的资源汇聚计划与措施

4.5实施周期与计划安排

五、中心组织管理保障与政策支持

5.1组织机构与职责

5.2管理运行方式

5.3骨干人员介绍

六、政策支持与保障

6.1已建立和落实的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

注:包括部门、行业、地方、高校等已给予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以及已有的各类国家级基地和教育部平台等

6.2希望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

七、经费需求与筹措方案

7.1总体经费需求与测算依据

7.2经费筹措及落实情况

注:部门、行业、地方、企业、985工程、211工程以及高校自筹和其他方面的投入等

表1:

来源

支持方式

(含项目名称)

金额

(万元)

支持

年限

可使用的主要范围

7.3专项经费总体使用计划

注:须扣除筹措经费中可解决的部分后,详细说明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总需求和使用计划、需求和使用计划以及协同创新体间的分配计划等。

八、预期成效

8.1科技产出

8.2人才培养

8.3学科发展

8.4社会贡献

8.5可持续发展能力

九、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高校、地方或行业组织的自评意见

主管部门意见

国家、地方等有关部门意见

相关附件和证明材料

注:主要包括协同创新体组建与分工协议、联合牵头单位协议、已开展机制体制改革的文件、相关行业/地方/企业/国际/其他社会支持的证明、在研相关各类科研任务清单、现有人员名单、培育组建阶段的代表性成果与实施成效证明以及其他材料等

第三篇: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实现一流的战略选择

安徽大学校长程桦

2012-06-02 10:05:5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高校均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地方高校,在学科水平、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整体实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与一流大学相比还有明显差距。“2011计划”是以“国家需求、国际一流”为根本要求,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的战略工程,地方高校已具有参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积极参与协同创新计划,将是地方高校特别是“211工程”高校实现一流的战略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2011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及时出台,将协同创新带向了具体实施阶段。“2011计划”的实施必将为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一、“2011计划”实施的意义重大

实施“2011计划”,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是继“985”和“211工程”后,国家

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 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高校正在由外延式发展向高水平、有特色内涵式发展转变,“2011计划”的实施,恰逢其时,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地方高校而言,实施“2011计划”更具重大战略意义。其一,“2011计划”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通过长期的积累,部分地方高校在某些领域和学科方向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通过“2011计划”,完全有能力冲击世界一流。其二,“2011计划”的核心要义是打破国内高校等级层次,鼓励特色发展。地方高校的区域属性加之长期的精心培育,特色发展已成为各地方高校的战略追求,“2011计划”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百舸争流、特色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其三,“2011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就是力争突破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二、落实“2011计划”的基本思路

(一)发挥协同创新的引领作用,实现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根据“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根据我校特色和

基础,筛选若干国家特别是地方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聚集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形成安徽大学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模式。

(二)发挥协同创新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2011计划”旨在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地方高校天生的地域属性和长期的地方文化滋养,必将是面向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我校将充分利用服务地方的长期积淀,以共建高等研究院、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等为抓手,将政府、行业及企业的研发中心建到学校。使安徽大学成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文化繁荣中重大问题的“智囊团”、“思想库”。

(三)发挥协同创新的联动效应,推动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落实好“2011计划”必须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我校将以“国家和地方急需”根本出发点,选择若干领域方向,先行先试,重点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学校将从层顶设计入手,系统探索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并将学生吸引到协同创新中,着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三、落实“2011计划”的具体做法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经过“211工程”建设,学校目前学科门类齐,涉及理、工、文、管、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一流,已成为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安徽大学作为“211工程”大学,经过“九五”、“十五”以及“211工程”三期建设,为迈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2011计划”的基础条件已初步具备。

(一)多方联合,建设文化强省的核心智库。安徽省正在努力建设文化强省,我校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且学科基础良好,在汉语言文字学和徽学等学科方向上,已汇聚了创新队伍、搭建了一流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拟联合国内外有关高校、政府部门、有关行业企业,以实质性协同基础,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汉语言国际传播与推广为重要,组建“安徽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将该中心建成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打造充满活力文化强省的核心智库。

(二)行业协同,打造电力节能协同创新中心。我校建有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高节能电机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合肥节能研究院,拟联合安徽省电力和电机行业,建成面向安徽电力行业和全省高校开放的工业节电技术与电能质量控制共享研究平台,共建科技创新及研发基地,在电能质量测试、评估、治理,电机效能等领域开展研究,努力成为区域电力节能技术创新的发源地。

(三)校地合作,建设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以解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任务,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打破学科界限,成立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下设安徽发展数据中心、安徽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安徽政策评估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中心,以新机制引进高水平人才,挑选精兵强将组建创新团队,强化机制体制创新。该研究院旨在解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重大问题,成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

(四)深度融合,服务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发挥我校在两淮煤矿沉陷区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已有的特色与优势,联合省内外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和主要矿业集团,以复杂条件下安全开采综合技术、矿区污染治理与修复、矿区塌陷区综合治理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探索煤矿沉陷区环境综合治理新途径,努力成为生态强省的重要支撑。

第四篇:吉林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吉林大学:按照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推动协同创新

2012-06-02 10:20:19 按照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推动协同创新

吉林大学 赵继 郑东

研究型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新文化的策源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为研究型大学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表明国家将引导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之间对创新资源进行汇聚,着手建立创新资源从分散到有组织、从分割到集成的创新模式,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合理流动与互动共享。可以说,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战略任务,是大学实现四大职能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生产关系的创新

协同创新是以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为目的,通过整合系统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各种创新要素,使其结构功能优化,从而实现创新成果(学科、人才、研究)产出的最大化。协同创新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隶属两个维度,前者是科技生产力的创新,而后者的本质是管理创新,重点解决创新主体的“生产关系”问题,从而更好地放大创新要素中的“生产力”。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的关键在于利益协调,政府和产学研各方均须站在国家的高度确认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共同构筑协同创新平台,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必要时辅以一定风险投资机制。协同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大学之间的协同、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大学与企业间的协同、大学与区域发展间的协同、国际协同合作创新等等。

就大学而言,协同创新的任务是建立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模式,探索建立以任务为驱动、与国际接轨的人事聘用和分配制度,建立以创新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实现各创新主体间的功能互补、联合互动、形成合力,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

大学推动协同创新一般需要经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是要实现大学内部学术创新要素间的协同,即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统筹考虑并构建集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创新团队、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适应高等学校发展的知识创新与传播体系;第二阶段是要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的外部需求驱动机制,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改革试点,促进研究资源深度共享、促进科教结合或产学研合作;第三阶段是要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改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评价制度,促进大学、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体系协同运作,构建创新型国家科技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二、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

大学在知识创新和传播过程中,不同学科在各自的领域内,自发地形成了以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群体,依托科研创新平台或研究基地,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通过承担重要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开展研究和创新工作,通过项目汇聚创新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在创新研究中培育创新人才,从而促进学者的自主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形成,又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成为学科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撑。其中,学科建设是龙头,包括重点学科及学科群建设、特色学科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基础学科建设以及学科布局与调整等;科研平台是支撑,包括国家与部委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985创新平台(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等;科研项目是抓手,包括国家资助的各类重大项目、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项目以及其他各类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项目等;研究团队是依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创新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以及其他各个层次的合作团队等;创新人才培养(包括学生和学者)是落脚点,包括“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目前正在实施及将要实施的各种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质量工程等。

多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经费用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创新平台、研究项目、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工作均获得不同渠道的各类专项支持,形成了一颗颗既有一定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璀璨珍珠”。特别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后,进一步加速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步伐。但就大学整体而言,上述各要素之间的结合尚需进一步加强,迫切需要“协同”机制这一“金线”将“珍珠”形成闭环且良性循环的学术创新链,从而提高大学创新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效能。在建设方面,应重视各要素间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问题,使其中重要因素能够得到优先的关注和支持,以确保整个系统目标的最优和实现。

三、协同创新对大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大学开展协同创新是学校内部知识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协同创新的推动下,上述创新要素中的一颗颗“珍珠”可以形成一条闭合的逻辑循环链。这条链既可以是正向的螺旋式上升递进过程,也可以是逆向的螺旋式上升反作用过程,由此构成了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主线,也是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她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相互支持的互动性和互补性。

大学应以协同创新为契机,充分认识协同创新的重要性,优化创新要素,实现创新功能最优。作为系统工程,应在政府的引导下,高屋建瓴的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着力构建以高水平学科(群)为引领、以各类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重要项目为抓手、以汇聚优秀团队为支撑、以培育各类创新人才(优秀学生和学者)为落脚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卓越计划,创新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努力做到:坚持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和区域发展重大需要构建优势学科群,推进学科的实质性交叉和融合,依托学科群推动协同创新。坚持实施开放发展战略,联合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推进实质性合作。注重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级科研基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公共科研资源的作用,整合形成能够持续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创新教育平台、面向企业和区域开放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改革人员聘用、资源配置、学生培养、学术评价等机制,倡导创新文化和协作文化,以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创新探索的研究环境。坚持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领军人物及其骨干队伍,使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协同创新的落脚点。

(赵继系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

第五篇:西南财经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西南财经大学:把握机遇、勇于实践,提升学校协同创新的能力

2012-06-02 10:54:31

把握机遇、勇于实践,提升学校

协同创新的能力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张宗益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精辟地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既是积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大举措,也是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高校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与现实路径,必将推动高等教育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一、统一思想,凝神聚力,形成多方推进“2011计划”的良好氛围

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创新力量自成体系、相互分割,创新资源分散重复、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然而,提升创新能力的时代内涵和重要意义早已超出单一主体、单一领域、单一行业的范畴,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共进,从而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因此,“2011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企业、地方的密切配合,在多元协同的基础上保持整体协同,在开放协同的过程中推进持续协同。高校也要积极争取多方支持,集成有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积极为计划的实施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二、认真思考,深刻领会,全面把握“2011计划”的科学内涵

“2011计划”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根本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目标,两类评价标准,三大战略重点,四项载体类型。

——一个核心目标即促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带动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两类评价标准:一是“国家急需”,即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二是“世界一流”,即坚持学术标准,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

——三大战略重点:一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重点学科优势,聚合国内外有效资源,打破学科阻隔和行政壁垒,形成促进学科强强联合、交叉融合、集成共生、竞相发展的学科生态格局,带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步提升,增强重点学科综合实力;二是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多方参与、深度融合、动态开放、相对独立、可持续发展的实体组织,通过这一载体,培育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三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必须突破长久以来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以及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外部体制壁垒,充分激发多方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果共用,构建良好的产学政研用互动链。

——四项载体类型。“2011计划”初步界定了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开展协同创新的四种基本载体类型,同时鼓励高校勇于探索,创新模式,努力使各类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行业进步的发动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营。

三、科学谋划,大胆实践,切实保障“2011计划”取得实效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西南财经大学将紧抓这一重要发展契机,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的要求,紧密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将协同创新平台培育与建设同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战略目标和重点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凝炼协同创新方向,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组建协同创新组织载体,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培育建设力度,助推学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着力点,夯实协同创新的基础。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根本。拥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提供一流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西南财经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经、管、法、文、理、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了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结构,一方面为有效进行协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实力。另一方面因为学科结构相对单一,优势重点学科集中在经、管、法等学科门类,学科分布面狭窄,又制约多学科协同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国家“2011计划”的启动,为更大范围跨学科协同创新带来极佳机遇。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大力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注重创新团队的多学科背景,鼓励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单位的紧密合作,在围绕重大问题的多学科、多单位协同攻关中促进重点学科的突破、优势学科的跨越、支撑学科的崛起、新兴学科的培育,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以与行业、区域深度合作为重点,搭建协同创新的平台。

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独特的金融学科优势、出色的行业影响力,决定了学校协同创新的重点是服务金融行业发展。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与金融机构和行业部门合作共建的研究机构的作用和优势,汇聚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继续深化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及各大金融机构协同创新。学校积极发挥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审计学)、政治经济学和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优势,同国家相关部委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联合研究,如与国家审计署科研所共同组建“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部等部委协同研究“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等重大课题,上述与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奠定了协同创新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另一方面,学校是西部唯一“211工程”重点建设财经大学、中国西部财经智库,决定了学校协同创新的重点是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成渝经济区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反贫困和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等重大战略问题,学校将切实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充分集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及企业创新资源,联合筹建协同创新平台,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以健全、完善合作机制为保障,提升协同创新的水平。

为切实做好“2011计划”实施工作,学校在现有与政府、行业部门、科研机构、其他高校及大型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取得实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金融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加强协同创新方向的凝练,突出项目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避免短期性、盲目性和临时拼凑;建立学校协同创新申报程序和相关制度,以开放、务实、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鼓励组织校内外创新力量协同攻关;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探索构建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搭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健全项目评价机制和办法,实施项目分类管理,择优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协同创新项目,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倾斜、重点培育,积极创造条件、适时申报国家“2011计划”的评审认定。

下载南京工业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工业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8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五篇范文)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由于未见到全文,根据有关新闻报道将其要点整理如下: 即将启动实施的“2011计划”,其指导思想是:深入......

    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东北农业大

    东北农业大学:“2011计划”助添地方院校创新新活力 “2011计划”助添地方院校创新新活力 ——东北农业大学的探索与构想 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徐梅 2012-06-04 19:3......

    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大全五篇]

    企业聘不到所需员工,学生就不了业,说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萎缩现状,指出了学生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 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教技[201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

    能力提升计划

    能力提升计划 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没有计划的生活是盲目的,凡事都务必有计划,时刻紧自我的脚步,跟随时代的步伐,透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我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以使自我能更好的适应......

    能力提升计划

    工作能力提升计划 通过近期车间发生的异常情况处理及多晶车间组织的技能考核,我知道自己工作做得很不够,处理问题能力不足,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急需尽快提高。为了能更好的完成......

    河南农业大学2011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河南农业大学2011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级别:2010级 学号:1006108057 姓名:王坤河南农业大学2011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内容提要:为贯彻落实......

    就业能力提升计划

    就业能力提升计划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自我分析 性格: 我性格开朗,在校期间能自己遵守学校及班级纪律,热爱运动,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热爱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