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根源的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根源的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也蓬勃的发展起来,并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性。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这种区域性的差异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越来越强。而对于这种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国内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主要的观点包括东部旅游市场差异、区域资源条件、市场客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的自然、人文因素、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因素与之相关的差异考虑。在以上国内学者对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产生原因的探讨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我国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旅游业区域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差异的存在。
关键字:区域旅游 区域差异 制度经济学
一、区域旅游发展差异产生的背景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旅游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由来已久,而对于形成这种区域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基本上要从差异产生的几个背景进行分析:
1、我国旅游业发展特点
我国旅游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初期东西部的差异化并不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执行,旅游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从而使得中东西部差异化越来越明显。根据我国学者的数据和计量分析结果说明,我国东西部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仍在继续扩大。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也就是旅游的天然条件,许多的旅游资源也都分布在西部,但是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经济严重落后,当地交通不便,技术落后使得当地旅游业开发力度和资源丰度之间极不相称,西部地区这样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开发。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有着政策上的优势,技术先进、交通便利,使得当地有限旅游资源能得到最大的开发,能够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这种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就必然造成了我国东西部的旅游资源出现严重的区域性差异。
2、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
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经济发展的适当刺激,形成最终需求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也要依赖与其他产业的巨大投入,这样也就使得其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厉以宁将我国分为四类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第一类直辖市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类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三类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第四类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这种经济发展地区分类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地区多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于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存在的巨大差异,也就必然的造成了东西部旅游经济出现差异。
3、旅游动机与经济发展水平
理论上我们认为,旅游动机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动机也是促成旅游行为发生的关键。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东西部人们旅游需求的差异,从而导致东西部旅游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
4、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在经济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变动的情况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建国后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西部地区的三大产业结构中农业远高于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有的农业主导转化为现在的工业主导,同时第三产业也保持着高比例的快速增长。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占消费行业的比例较大,这就需要工业的带动,东部地区在工业发展中占有优势,这样也就能极大的拉动旅游的需求,同时产生相应的旅游供给。而旅游业自身的强关联性使得东部地区其他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对的西部地区农业的较大比重而言,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能力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当地的旅游业只能单纯的依靠旅游资源来提供,这种单一的结构也就在客观上限制了旅游业的充分发展,长期下来的积累必然就造成了东西部旅游区域的差异越来越大。
5、政策优惠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东部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东部地区在人、物、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比西部多的多的国家支持,东部先发展后带动西部发展的格局使得东西部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我国建国后设立的五大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的实施形成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沿海开放地带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进而在我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式的格局,这就使得东西部的旅游经济也必然会在这种格局下产生巨大的差异。
综上,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国家政策倾向东部产生的必然结果,国家政策倾向是正是制度的最终实施表现;产业结构是国家政策在经济领域中的布局,涉及到产权制度与所有权制度问题;国家优惠政策其实质就是制度,它是国家
在某一区域特殊的制度表现。因此,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因素差异。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新制度学派的学者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系列约束。根据这一观点,分析我国东西部旅游区域经济差异有着更合理的理论基础。哈罗德·德姆塞茨指出,制度引起经济绩效的改变。制度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是造成我国东西部旅游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下文将具体分析制度因素是如何导致我国东西部旅游经济的差异,并同时根据制度的组成部分的相关内容对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进行客观剖析。
1、制度因素中观念、习俗等因素影响旅游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诺斯认为,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观念、道德等意识形态。而我国东西部地区由于长期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观念、习俗、价值等方面都产生了差异,长期的发展使得意识形态所受到的约束程度也就存在差异。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基调,东部地区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了与各地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形成了融通的整体文化,这种主流的文化基调能强烈的促使东部人们在价值观、金钱观、竞争观发展上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相对的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整体文化相对封闭、滞后。两种不同文化基础也就使得东西部人们对待旅游业的发展上产生不同的观念和意识。东部人们从分利用自身的开放意识发展经济并带动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西部地区却还在为如何发展农业而思考,同时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全方位的规划和布局。上文提到过,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发生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观念上的滞后也就必然会影响到西部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的绩效。
2、制度因素中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合理度影响旅游发展
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差异将会影响区域制度,即区域制度会受制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而供给与需求匹配的合理度将直接影响到制度的变迁,并进一步的影响到旅游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旅游业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匹配的合理度较高,一旦需求出现,就会相对应的随即出台制度供给,部分地方政府甚至会在国家的制度安排前就在自身管辖的区域内实施制度供给,这种超前的制度供给能够极大的满足东部一些地区的制度需求,目前这种地方政府自主创新的行为也就已经基本上被国家默许。而相对来说西部地区,观念、意识不但影响了西部人们,同时也必然的影响了西部的地方政府行为,长期的非正式约束造成西部地方政府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固步自封的思想使得西部根本无法制定出高效的甚至超前的制度供给规划,这就使得西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严
重不足。一旦西部的旅游需求变得极为强烈时,地方政府根本无法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出匹配的制度供给。
3、制度因素中制度安排的及时度影响旅游发展
在我国,由于长时间的受到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影响,强制性制度创新成为我国制度变迁的主流。而制度安排本身也属于公共产品,很难通过诱制性制度创新过程建立,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促进,制度安排将很难在社会中存在,而合理、高效的制度安排也将会决定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效果也就与当地政府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旅游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并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于此同时区域旅游经济的差异却严重制约着我国整体产业的优化升级,要消除这种差异就必须要在制度安排上做出切实合理的布局。东部地区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在高效的制度安排下发生的,每出现一种旅游需求,就会出台合理的制度安排,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甚至会在国家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以保证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支撑。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制度安排的节奏与步伐明显落后与东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已经进行了制度革新的同时,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却还是在旧的制度安排下缓慢的前进,西部地区的诱导性的制度供给动力存在严重不足,这就使得西部的制度安排的合理程度十分低下。制度安排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帕累托改进,但由于制度安排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以及官僚机构的问题、集团利益的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新制度的实施总会遇到障碍,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正如我国东部地区在实施一种制度安排时,所遇到的阻力必然比西部要小的多,这也是西部地区旅游经济严重落后于东部的原因所在。
三、总结
制度因素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也就是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一方面,制度因素将会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度因素也将会限制或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制度因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制度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但并不是说制度因素都会对生产力发展有利,只有那些高效率的制度因素才能真正的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东西部制度因素差异,西部地区的差在于有效的制度因素供给不足,无效率的制度因素供给过剩,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制度因素的制定不是数量的多少问题,而是要重点考虑制度因素的质量和性质。
参考文献:
[1]王汝辉,杨辉.西部旅游区域市场的弱根基性[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2, 11(3)
[2]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 2006, 32(3)
[3]王颖.中国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研究[D].硕士论文, 2007
[4]朱俊杰,丁登山,韩南生.中国旅游业地域不平衡分析[J].人文地理, 2001, 20(1)
[5]万绪才,丁敏,宋平.南京市国内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J].经济师, 2004, 3(1)
[6]王文瑞,伍光和,曹忠祥.甘肃省旅游业区域差异性分析及发展建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11(3)
201113034周新凤
第二篇: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
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
1105023 110502237
臧珂雨
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今协调资源、环保与发展关系,可见社会对环境的重视是不容小觑的,人们应当重视经济环保的生产方式。
今年年初,严重的雾霾席卷了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国74个城市从1月1日起公布PM2.5数据,在过去的十几天内,有33 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为严重。从北方的石家庄、北京,到南方的南京,以及中部的武汉,大半个中国浸泡在浓雾中。
北京气象台发出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尘霾橙色预警,城区多数地方的PM2.5浓度一度超过700微克/立方米。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周嵘向中外对话解析了雾霾成因:“首先是由于冬季北方采暖煤炭增加带来整体污染排放增加;周四至周六区域冷空气减弱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大气层),京津冀的本地污染不断向近地面持续累积;同时周五从西北方向的山西、内蒙等煤工业区还有部分远距离输送,周六晚南部河北的重工业区和煤电厂污染也缓慢传输至北京。”北京市环保局判断:10日到13日,北京地区扩散条件极端不利。在地面闭合低压控制下,地面风速减小,湿度加大,致使逆温层形成,导致污染的持续累积。”
然而,无论其间有多少具体的气象因素,如此严重,大规模的恶劣空气质量,足以累积至此的空气污染物,已经使2013年1月中旬成为一个新的节点,对中国的整体环境质量再次发出警示信号。
与此同时,山东排污地下的时间也引起轩然大波,先有网友微博爆料山东某地许多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至1000多米的水层,污染地下水。又有网友作证“山东广饶大王镇造纸厂就是典型的地下排污,用压力泵把造纸的恶臭毒水拍到地下水系里”一时之间,“地下排污”成为众矢之的。无论此事真假虚实,地下排污引发了众多人们的共鸣。据媒体报道,“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严重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这些残酷而冰凉的数据,让人遽然惶恐之余,不免黯然感叹,如果连作为生命之源的水都惨遭污染,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存活,当一名因饮用污染水而染上沉疴,当一个个乡村沦为癌症村,惨烈的事实已经向我们发出最后的哀鸣和警告。再也不能容忍水污染了!
面对以上的环境问题,我想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曾经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而这两个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公共资源配置不均,从而导致市场机制紊乱,经济混乱。
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其次,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地下水为例,由于地下水属于共有资源,任何企业都可以随意掘井取用,同时为了避免因污水而向政府缴纳各种费用,许多企业把污水偷偷排入地下,导致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对我们的地下资源,甚至土壤、植被、动物、人都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些影响都是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地下水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首先,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其次,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
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化工厂向空气中排放污染气体,致使北京雾霾天气。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因此,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综合利用资源。我们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还要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更要加强对资源内涵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我们还可以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21世纪的技术观应当是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的含义为: 科技发明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技术的单一性目的与多元性目的的统一,即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双重目的,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多重目的。科技成果的应用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内在承受性和外部承受性,如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环境无害技术,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综上所述面对现在的环境现况,正确的厂商经营模式的建立是必然趋势,经济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形成资源有效利用、合理利用并实现安全生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和环境污染事件来看,资源的不合理运用造成了人均资源日趋匮乏,污染物不合理排放造成了人员事故。自此我们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先发展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过去,环境与经济的双方结合才是发展之道,正确之道。
第三篇:物流产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物流产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物流涵盖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所有的工农业产品除加工与生长期间外,几乎都处于物流过程之中。从社会再生产的流通角度看,凡是转化为商品的工农业产品都需要通过物流实现资源配置。区域物流产业的概念
国民经济各领域的物流经济活动在横向上构成了物流产业。这个产业以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业为主体构成,同时还包含商业、物资、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的一些领域,涉及机械、电气化中的物流装备生产行业和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活动中的物流活动。其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非常突出,若按国民经济现行的分类管理办法,物流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管理之中,但为了对现有分类管理体制加以补充,确定物流产业的分类还是很有必要的。区域物流产业的构成事实上,社会分工和区域分工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的形成、发展和替代使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进而推动产业水平不断提高。从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广义地讲物流产业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物流基础产业
这个产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运输线路的交汇点与节点以及理货终端构成,为各个经济系统运行提供物流基础设施,是整个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等,主要物流设施包括车站、货场、港口、码头、机场、铁路线、公路、仓库等。充分整合物流运力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和增量资源浪费是其重要的设计原则。
2.物流装备制造业
这是物流生产力中提供劳动手段要素,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大体上可划分为集装设备生产行业、货运汽车生产行业、铁路货车生产行业、货船行业、储存与搬运设备制造业等。物流装备制造业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
3.物流信息业
这个产业由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及系统管理等产品与服务的行业组成,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有机结合。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它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
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
区域物流产业的性质
物流产业涉及多种行业,它具有三个性质,即基础性、服务性和综合性。
1.基础性
物流产业是基础性产业。物流对所有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都有影响,它通过运输、仓储等生产、流通条件与手段对国民经济起基础性作用。物流产业通过不断输送各种物品使生产者获得原材料、燃料、零配件;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又不断将产品输送给不同的需要者,使这些需要者的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这些互相依赖的关系需要物流维系,国民经济也由此得以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基础性有时也可以看作战略性,物流要素中的许多重要载体如铁路、邮政、电信等一直被认为是关系国民经济、人民生命财产及国防安全的战略性行业和部门。
2.服务性
物流产业是服务性产业,它本身并不提供物质产品,而是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说物流产业是服务性产业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就供应链与客户的关系而言,物流产业强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现由供应方到需求方的高效流动;二是就物流服务供需双方的关系而言,物流产业强调增值服务,仓储、运输等基本功能之外的附加服务是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综合性
物流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它既是一个庞大的纵向经济领域,也是一个为其他所有经济领域服务的横向经济领域,横跨多个基础性、服务性行业,涉及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区域物流产业基本特征
区域物流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地区物流、地方物流,主要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空间资源分布的差异性
空间资源分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物流的经济基础。空间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天赋的,如土地、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矿产、耕地、水源、日照、风雨雷电等,并非人力所能轻易改变;社会资源指劳动力、资金、科技教育、各种知识、经营管理、专门人才、工艺水平、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乃至思想观念等,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地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个不同的区域都存在由特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空间资源。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资源分布都不可能完全等量、均质,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区域物流就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当然,在一个物流区域内部,空间资源分布也是有差异的,但大体相同,否则就不会成为同一个物流区域了。
2.物流发展程度的差异性
物流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是划分物流区域的重要标准。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因此,物流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程度来确定,而经济发展程度又主要考察GDP(GNP)、人均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社会消费水平、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指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的地区将形成各自不同的物流区域,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物流区域内部,物流在不同地方的发展程度是相近的,而不同的物流区域其物流发展程度往往差距很大。物流发展程度与空间资源分布状况联系紧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物流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充足的社会资源则是提高物流发展程度的经济基础。
3.物流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毫无疑问,区域物流尤其是地区物流、地方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每个区域或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区域物流的形成与物流水平的提高是区域或地区经济利益的反映,因而,区域或地区之间的物流竞争是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应当受到鼓励、保护和正确引导。但在一国之内,区域物流应当接受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之间的支持,帮助也是必要的。即使经济发达地区,长期以来也得到了经济落后地区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等多方面的帮助,其发展起来后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义不容辞的;另外,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也会产生生产要素由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流动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物流系统的完整性
在当今信息时代,区域物流内部由于自然资源基础和社会资源现实的不同,都形成了自身的物流系统,而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每一个区域物流都追求区域内各种物流活动结构上的合理组合与功能上的互补配套,对区域内外资源进行调剂余缺、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区域整体物流的增长与发展,产生任何单一经济组织都无法取得的物流效果。因此,尽管不同区域物流系统内涵和完整性有所不同,区域物流实质上是由区域内各种物流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特色的物流系统。换言之,有的区域物流系统完整性可能高一些,有的区域物流系统完整性可能低一些,但都有一定的物流系统。
第四篇:区域旅游策划发展优势分析
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与主要客源市场之间的距离与方便的交通,是这个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基本条件。旅游策划专家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宏观环境的分析,在结合大安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大安市旅游资源、市场、竞争、经营和经济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主要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应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大安市区位优势明显,道路状况良好,可进入性强,是吉林西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铁路、公路的重要连接点。
从地理位置上看,大安处在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交界地区,距离长春、哈尔滨、大庆等东北地区大型城市距离都在300公里范围内。从交通区位上看,大安市域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长白、通让铁路在境内相交,大安站和大安北站均为国家二级站,珲乌(珲春—乌兰浩特)公路和安乾(安广—乾安)公路是市内公路主要干线,珲乌国家一级公路由东至西贯穿全境。大安港是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水路口岸,经过两期改造,已成为黑龙江水系现代化港口之一。由大安港可直抵俄罗斯五个开放港口,并可进入日本海,是吉林连接中、俄、日三国江海联运通道,成为吉林省连接世界的水上桥梁,被誉为“黄金水道”。
第五篇:教师工资的区域差异分析
教师收入问题一直广受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教师工资有了较快增长,但与此同时,教师工资分配中也存在一些亚待解决的问题,工资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仍然存在,域差距尤其引人关注。
很多研究者对全国范围内的教师工资区域差异情况作了较为全而的比较调查研究。杨建芳(2009)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收入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各职级教师的总收入和津补贴都低于相应职级
教师的全国平均水平;教师基木工资的省际差异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津补贴上,进而影响总收入的差异;省级津补贴政策对教师津补贴影响最大,县级津补贴政策也处于主导影响地位;中、东部省内工资收入差异受当地经济水平影响较大,西部地区省内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明朗。栗俪云(2009)对中国第四次工资改革后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教师工资水平进行的定量研究表明,教师工资呈现出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背离的现象。日已有研究更多地是从微观层而上,研究了我国各级教育的教师工资水平差异、工资结构差异以及差异的影响因素。而我国宏观层而的教师工资区域差异如何、如何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等方而的研究却相对薄弱。为此,木文试图利用离差法、相对比率法、极差法、标准差法、变异系数法、基尼系数法、泰尔指数法等多种衡量差异的方法,对我国教师工资的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两者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如卜。
表1歹J出了1997年~2009年全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均教师工资。从总体上来看,不管是全国教师人均工资,还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均教师工资,都呈现逐年增长的变化趋势。从纵向比较来看,1997年到2009年13年间,全国人均教师工资增长了4.32倍,东部地区增长了4.37倍,中部地区增长了4.01倍,西部地区增长了4.46倍;从横向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均教师工资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均教师工资13年的平均值是中部的1.52倍、西部的1.33倍。
表2显示,全国及分区域人均教师工资环比增长速度趋势呈现“波浪形”。1997年一2001年间,教师工资环比增长速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01年达到最高峰值;2001年一2003年间,增速呈现卜降趋势;2003年尸2007年间,增速又呈现上升趋势,到2007年又达到最高峰值;2007年一2009年间,增速又呈现卜降趋势。2001年和2007年教师工资环比快速增长背后有着明显的政策效应。200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同年中央则政每年安排5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补助中西部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以确保其按时足额发放,因此当年教师工资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7年教师工资普遍大幅度增长,则得益于以“限高、稳中、托低”为原则的新一轮全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全国各地落实法律精神和改革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大大提高了代写论文教师工资。教师工资绝对差距是由全国或该区域最高的教师工资减去全国或该区域最低的教师工资得到的,它可以粗略反映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程度。从表3可以看出,1997年尸2009年,全国及三大区域教师工资绝对差距呈现逐
年加大趋势。全国、东部及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均超过了两万元,而中部地区绝对差距仅为5000元左右。可见,全国、东部及西部地区教师工资分布很不均衡,中部地区教师工资分布比较均匀。
从极差指标来看,全国教师工资的绝对差距从1997年的7517元增加到2009年的40382元,增加了4.37倍。从标准差指标来看,全国教师工资的绝对差距从1997年的1947元增加到2009年的10703元,增加了4.49倍。根据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我们计算出了全国及分地区教师工资的基尼系数,并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从总体上看,全国教师工资基尼系数均不超过0.2,说明我国教师工资分配的水平总体上是均匀的。但是,从分区
域情况来看,东部和西部教师工资的基尼系数远远大于中部地区(以2009年为例,东部为0.129,西部为0.213,中部为0.022),这说明,东、西部教师工资的分配不平等程度高于中部地区。根据基尼系数的分解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了全国教师工资基尼系数、区域内教师工资基尼系数和区域间教师工资基尼系数。结果显示,区域内教师工资的基尼系数平均为0.049,区域间基尼系数平均为0.088,区域内差距小于区域间差距,这说明区域间差距是造成帮写论文工资总差距的卞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