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天津城市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时间:2019-05-12 21:2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挖掘天津城市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挖掘天津城市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第一篇:挖掘天津城市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挖掘天津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赵佳璐

内容提要:天津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东北亚文化与经济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同时也遇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本文结合天津特色的文化资源总结出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独特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字:独特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体制改革

一、天津的地域特色与独特文化

天津“地处九河要津,陆通七省舟车”,是南北大运河的交汇处。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天津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归纳起来天津具有8个方面的独特文化现象:

(一)中西合璧的皇家贵族文化。清末民初,天津是北京的后花园,皇家的文化和西洋文化融合而生的中西合璧的皇家贵族文化特点,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鸦片战争以后,对外开放九大口岸中,上海和天津一南一北,上海对西洋文化的引进、吸纳构成了十里洋场,是投资者的乐园。而天津既有对外开放的早期外来文化的交流,更有清末民初倚仗北京皇家帝王文化,例如张园、静园,它们是西洋与中国古典文化的结合。

(二)天津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具有独一无二的教育文化历史强势。天津有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官办学——北洋大学堂和近代第一个民办大学——南开大学,这两所大学是全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积淀。

(三)天津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如近代化学工业、锻造业、机器制造业。上海市从2003年开始就想把上海打造成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有许多老厂房被保护起来,我们也要做好这方面工作。

(四)明清两代商埠文化的集散地,特别是南北大运河的交汇点,从而构成天津的历史,其中有老百货大楼、老劝业场、老估衣街等商业建筑。

(五)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的“租界文化”,天津是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传统建筑被保留完好,从而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如大光明桥、解放路、奥租界领事馆、日租界领事馆、马可波罗广场,此外还有一个极为独特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浓缩了百年中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利顺德大饭店。

(六)园林文化,历史上天津居北方园林之冠,如与苏州、杭州遥相呼应园林文化——水西庄。第七,蜚声海内外,以近代天津爱国人士霍元甲为代表的“精武”文化。第八,素有“曲艺之乡”传统的津味“市井文化”。

二、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

天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力大、空间大。目前,天津各区县围绕自身特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政策导向和支持措施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取得显著效果,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文化遗存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

天津历史文化悠久,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利用好、发展好这些文化遗存,使之能够与已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相结合,定能够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能,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层次。西青区的明清一条街、天津的五大道、近代金融街、水西庄创意产业园区等,都是充分挖掘了天津的文化遗存,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而生的典范。利用了天津的文化遗存,深入分析文化遗存的精神内涵,再将它们与现代的高科技手段紧密结合,支持了文化创意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工业遗存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

天津近代制造业发达,加之有较深的历史文化将二者融合起来共同为文化的发展铺路成为天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之处。用旧有的厂房、仓库加以改造,形成了一部分创意产业园,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依托,一些很典型园区有:6号院、3526创意工厂、意库创意产业园。目前,经过市有关部门的批准整体装修方案的调整,6号院创意产业园已逐步恢复了初建时的英式建筑风格。随着天津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逐步完善,处于起步状态的“6号院”将会与一些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田子坊、8号桥、798等相媲美,成为具有天津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也成为天津知名的现代艺术群落。旧的厂房仓库建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建设之初就有鲜明的主题和对创意业态的侧重。总的来说,基于旧厂房、仓库基础之上的创意产业园的建立,提高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加速了传统产业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三)民俗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

民俗文化在天津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的民俗文化有着深厚丰富的内涵和突出的特色,表现在生产、文化、饮食、民间艺术与游艺竞技等各个方面,民俗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亮点。天津的鼓楼一古文化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商圈、老城厢地区的民俗文化创意坊和创意体验区、杨柳青民俗文化产业园等,都是利用了天津的民俗文化,加上新的创意元素发展起来的。这不仅创作了民俗特色作品,提高了服务业发展的经济价值,而且也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

三、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清,观念落后制约发展

受经济和社会大环境的限制,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民间的文化创意活动不少,但是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从政府方面来说,对天津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有一些相关的文件出台,但是还缺乏对各类文化创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没能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到目前为止,天津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专著和理论研究成果都比较少,而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不但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很快,理论研究成果也不少,都相继推出了《文化创意产业蓝皮书》,促进了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政策不系统,相关配套性差

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提出的比较晚,而且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规划还不够完善,众多的经营单位,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比较低。分散的资源也没有统一的利用好,造成①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低下。

就己有的政策来说,缺乏完整性和稳定性。各区县制定的政策缺乏整体的思考,也缺乏 长远的考虑,从而不利于市场主体的稳定性,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天津在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并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激励计划,没有引入合理的竞争① 张彦霖.天津创意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机制,也没有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完整而配套的产业优惠政策。

(三)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模式落伍,管理水平低下

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影响了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首先,天津的 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行业范围没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界定,理论研究滞后,对于文化聚集区 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如何管理、如何定位、如何发展都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很多创意产业 园都按自己的方式管理,只考虑了自己领域内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计划,没有深入思考相关领 域的问题,因此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从管理方式上说,政府的管理手段相对单一,大部分就是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性的直接干 预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很少用法律手段或者其他的经济手段来调节,也忽略了市场机制和 价值规律在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所以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文化创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天津企业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能够发展的前提,也是制约天津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动漫产业是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但是动漫网游产业原创部分所依赖的电脑绘图环节使用的设备的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致使这一专业设备的价格在国内居高不下,动漫企业成本因此被迫增加。再如,还有天津的游戏企业,很大一部分承担的是北京、上海及日韩等企业的外包业务,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游戏产品品牌,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业务上的自主性不强。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群虽然初步成型,但产业集聚性不强,在目前天津已有的动漫企 业中,只有少数的几家公司具有从原创设计、独立制作到出售播出的能力。

(五)文化创意阶层尚未完全成型,人才与产业的结合仍不够紧密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创新型人才,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制作,还有一类人才就是经营管理人才。人才的缺乏是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性缺乏的根源。天津市从事文化娱乐业的从业人员,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由于人才的缺失,造成了天津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难以持续快速增长。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发展的时间较短,加上天津的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人才的缺失还很严重,那种既懂管理又懂创意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一些企业的运作者,他们只看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经济属性,重心放在加强企业管理,单向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上,而忽视文化产品的社会属性,势必会对好的文化创意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严重阻碍文化创意产业整个行业的发展。

(六)缺乏品牌效应,没有打造出天津独特的文化创意品牌

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获得足发展的前提,虽然天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发展也很快,但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立的文化创意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通常拥有一批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区,比如北京的798园区、杭州的国际动漫节等,已成为当地的“城市名片”之一。天津虽有“中新生态城”“意库”等产业园,但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和品牌效应,还不足以成为天津的“城市名片”。

四、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府引导,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政府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要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形成统筹规划和联动机制。其二,上下级之间要合理分工。下级部门在具体执行上级部门的命令时,要在弹性的范围内认真执行,不能使得上级的职权被侵犯。上级部门负责总体的规划和引导,下级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执行上级的指示。其三,要建立社会非赢利组织和政府携手发展 的运行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而可行的总体规划,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很大 的系统工程,文化创意产业要想快速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就必须要有一个 明晰的发展规划,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的目标,确定未来若干年的方针政策的导向,天津市政府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方向,组织力量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 文化创意企业在同一的规划下有序的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抓住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创新

文化创意与创新是文化生产的核心动力。因此在生产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一定将创新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要想保持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性,我们要考虑下面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与创新性对文化创意产品 的产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文化创意产品能否产生和能否延续的关键要素。其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实用性,创新产品,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 价值。

其三,在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手段上迫切需要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创意企业不 但应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努力的促进文化创 意产品的创新,还应该在产品创作出来后,重视传播手段的创新。

(三)依托传统,形成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

在天津的传统产业和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寻求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最佳融合点,才有取得文化创意产业取得高速发展的可能性。

一方面,天津的滨海新区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天津独具优势,它成为天津市最大 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区域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天津应该依据己有的优势条件,利用好适宜文化创意产业产生、成长的良好环境,紧紧地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天津的传统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将天津构建成为创意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城市。

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一直被称为“都市无烟产业”,多以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老建筑为载体。天津市除了“五大道’、“金融街”具有国内外知名的历史风貌建筑外,海河沿岸尚有一些可利用的旧厂房、旧建筑。这些建筑只要合理利用,都可建设成为“创意产业园区”。在市内各区还有许多科技、企业、现代服务业等不同类型的“园区”,如果能够加以调整,就能整合为创意产业的“聚集平台”。

(四)努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链

创意产业链强调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产品的制造,通过营销拉动分销产

②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后续产品的开发来拉动支持产业。产业链一条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链条,需要各方的相互配合与互动。

天津要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首先就要注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天津应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行业集中、功能完善、品牌经营”的基本原则,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已有的文化园区的现实情况,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资源整合,加快形成“一区多园”的文化创意产业布局,集中体现园区的“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的功能,以园区为载体,形成企业间的互通网络,打造园区的品牌,通过园区的集聚扩散,建立园区间的网络关系。

(五)加快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文化创意人才不仅是构成创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且是从事文化创意经营活动的重要

③资源,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文化创意活动无论从制作到管理还是到

销售,都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来完成。只有合格的创意人才才能把文化与科技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水平的根本提高。吸引更多的合格人才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② 张京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66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I.上海二学林出版社.2006年:119③

(1)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合格的文化创意人才。吸引合格的文化创意人才要从硬件、软件等多方面入手,努力为创意人提供宽广的发展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2)加强学校和社会各方的教育培训,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人才主要是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培养,高等院校通过吸引全国的师资和生源,不断发展和更新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高等院校来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战略。政府部门可以针对社会的需要,推出针对性较强的培训项目,缓解文化创意人才缺乏的局面,文化创意企业也可以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六)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天津地方特色

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产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核 心产品,用高质量的产品来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文化创意产品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发展 和竞争,只有坚持了品牌发展战略,才能使企业和产品尽快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只有塑造 了自己的知名品牌,才会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才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文化,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来源和原始的材料,要打造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就要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定位,哪些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在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际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率。天津市独有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遗存、工业遗存、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就是打造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冯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2]花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

[3]金元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

[4]胡惠林,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开发研究,2006年第1期:1一5

[5]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

[6]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问题[J].《中关村》.2005年第9期:119

[7]陈建军,葛宝琴.城市化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学刊.2008年第6期:165

作者:赵佳璐

工作单位:武清区委党校

职务:教师

职称:助理讲师

联系电话:82101891

联系地址:武清区八孔闸党校路1号

第二篇:挖掘城市文化

挖掘城市文化,延续地域文脉

读林正秋《杭州城市建设史研究》有感

而今,“挖掘地域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在各地城镇建设开发中已经蔚然成风,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每一方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地域文化,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与传承习俗。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中,如何延续城镇的历史脉络,延续人类的传承文化,在许多人心目中已经悄然成形,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往的岁月中,我们对于城市建设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也总结了一些教训。

实践中,人们深刻地理解到,开发建设,拓展城镇,“旧貌换新颜”,并非就一个“拆”字了得,并非简单的在“一张白纸”上就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了,无论是规划者、建设者,还是管理者,或者,普通的市民,必须了解这个城市建设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前人创造的灿烂历史,以及他们走过的曲折路途,从先人那里获得取之不竭的知识与财富,通过历史这面镜子,才能洞悉事物本质,才能少走弯路,才能避免“好心办坏事”。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间,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河山面貌焕然一新,举目望去,高楼林立,园林遍布…,新建筑层出不穷,成为一代人不懈努力的一张最亮丽的答卷。在大家欢欣鼓舞之余,也需要对这个地域的历史进程,民风民俗,建筑风貌,河山特色等等,进行细致的综合利用分析,理顺脉络,有道是“今天的成就,源于昨天的奋斗,明天的辉煌,源于今天努力”,只有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才能逾越障碍、减少挫折,才能不负历史的重托,才能避免发生一些后人看来“非常遗憾”事情的重演。

林正秋先生近作《杭州城市建设史研究》一书,正是杭州千年“城市发展建设”的一面镜子,从良渚先民的原始聚居说起,贯穿了数千年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吴越国、两宋,直至民国时期杭州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全书史料详实,证据确凿,浓墨重彩,其中对西湖十景的由来,街道巷陌的分布,宫殿贵戚的园林小筑,寺院道观的来龙去脉、河道市井的整治,等等,书中娓娓道来,令人兴趣昂然。而今,对于某些人来说,历史学,仿佛是一门“边缘”学科,或者说,一个“背时货”,一个“冷门”,在他们眼中,历史学与今天突飞猛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陆离斑驳的霓虹灯,风马牛不相及。也有人说,研究历史学,一生注定要钻在故纸堆里,成天与古人打交道,与现实生活相去远矣。

可是,林正秋先生不这样认为,他说:“毫无疑问,历史应当为经济建设服务,才有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杭州,一个千年古都,一个马可波罗笔下的‘华贵天城’,一个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的‘申遗’成功,‘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创立,那件事离得开对千年杭州城建文化的挖掘?我一生的心血,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这座文化历史名城添砖加瓦。” 因此,林先生的新书,不仅值得每一位城建工作者研读,而且,也值得每一位市民阅读,或许,人们能从他的书中,追寻这个城市进程发展的脉络,找到您所需要的灵感及知识,同时,您也将为先人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倍感骄傲。

(杭州北山路97号/邮编310007/龚玉和/***/2013-4-14)

《杭州城市建设史研究》,林正秋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第三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定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长期的探索中,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灿烂耀眼的中华文明文化。这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让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还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我们在实现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有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不够大;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要解决这些在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问题,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制度,做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现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形成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推进建设文化精品工程,活跃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使优秀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并建立各种评论和奖励体制以促进创作的积极性。

三·扩大发展文化消费。鼓励文化产业部门进行生产并降低文化产品消费门槛,使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得起。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四·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提高我国文化建设领域技术装备水平以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五·正确处理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加强与国际先进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并吸收借鉴外国中文化产业强国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

如今,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用优秀的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积极向上。

第四篇:深入挖掘龙州历史文化资源 全面促进文化统战工作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全面促进文化统战工作

摘要:龙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其中又以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与龙州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龙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还未能层层深入。挖掘与开发龙州历史文化资源,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培育文化产业上下功夫,这也正是龙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深入挖掘龙州历史文化资源全面促进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边疆和谐稳定。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 文化统战 文化产业 文化遗产

文化统战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优秀的文化资源为思想基础,寻求对文化的认同,实现社会各界民众的最广泛的联合与团结为内容的一种统战工作手段,其中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龙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其中又以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在龙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一座宝库。以下就围绕如何深挖龙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培育文化产业,从而更好地推动龙州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来做出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龙州历史文化资源及开发情况。

龙州县,一座具有1290多年历史的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因左江便利的交通及地缘优势,成为广西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也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贸易交往的重要门户,素有“边陲重镇”、“小香港”之称。

龙州县城三江汇集,左江贯穿县城而过,从县城至响水河段,分布有左江岩画、悬棺崖、紫霞洞、人间仙境等景观,风光让人流连忘返。龙州壮族天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含着浓厚的壮 1

族文化风情,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天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除了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外,龙州历史文化资源也尤其丰富。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胡志明展馆、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小连城、陆荣廷故居、苏保德衣冠冢、伏波庙、班夫人庙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使龙州县成为中央确定的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与龙州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深入挖掘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统战工作所用还存在较大的空间。

目前,龙州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情况参差不齐。开放较好的如龙州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原名“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5年2月1日,是纪念邓小平领导和发动龙州起义的专题纪念馆,2004年8月迁建后更名为“龙州起义纪念馆”。2010年,为纪念龙州起义80周年,龙州起义纪念馆进行陈列展览改造,改造后在陈列形式上除了利用珍贵的文物、重要的图文资料等传统形式外,配备了高科技声、光、电技术,重新更换画面及保护材料多种表现形式,如在序厅放置的导览语音功能多媒体控制系统、互动功能多媒体触摸屏、LED电子屏、幻影智能器等设备能真实地重现反帝风暴、红区建设、剿匪征战、龙州血战等龙州起义场景。高科技设备的运用,提高了陈列的整体效果,为游客们身临其境地展示了一幅幅壮丽恢弘的革命历史画卷。

为了充分发挥龙州起义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崇左市委统战部于2010年在该馆挂牌成立了崇左市党外人士政治交接教育培训基地。除龙州起义纪念馆外,龙州县其余历史文化资源因种种原因挖掘未深,如:陆荣廷故居业秀园已于2008年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维修,但因征地拆迁等问题一直未能竣工完全对外开放;苏保德衣冠冢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发利用,一直荒芜至今;班夫人庙修缮工程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等。以上所述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具备打造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条件,更应该深入挖掘为文化统战工作所用。

二、龙州历史文化资源与当前文化统战工作关系的探讨。

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推进文化统战工作。当前,龙州县正围绕崇左市城市建设三年大会战的战略部署,以“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升边关历史文化品位”的经营管理理念,挖掘边关历史文化内涵,提升龙州城市品位以打造边关历史文化名城。这是龙州县文化统战工作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

龙州县总人口27万,辖区内有壮、汉、瑶、苗、回、侗等民

族聚居,宗教信仰主要为基督教和天主教。一直以来,龙州县民族、宗教等工作都是统战工作的重点。

历史上龙州县各民族团结战斗有着光荣历史。龙州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以壮族为主的各族人民英勇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同时龙州起义高举反帝旗帜沉重地打击了法帝国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在祖国西南边陲树立起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旗帜,谱写了壮、汉、瑶等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篇章。

因此深入挖掘龙州历史文化资源,对我们今天更好地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作用。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等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龙州起义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更是在中华民族儿女共同抵御侵略、消灭剥削的民族精神的体现。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第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中越长期共结友好,促进两国经济文化交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成熟,广西与越南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宽广。龙州县作为广西崇左陆路东盟前沿城市,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龙州人民与越南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

1926年起,越南革命者便陆续来到龙州进行秘密革命活动。胡志明、黄文树、黎红风、长征、武元甲、周文晋等40多人,在龙州地区进行革命活动前后长达18年。他们得到了龙州人民的大力支持,与龙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2006年5月19日,越南革命者在龙州秘密机关旧址被辟为“龙州胡志明展馆”。胡志明展馆的开馆,为增强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与引导作用,更是成为中越两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近年来,随着龙州口岸建设的日趋完善,中越双方在外贸、旅游、文化等方面合作与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深入挖掘龙州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中越长期共结友好,更推动了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第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打造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文化统战基地发挥辐射作用。

当前,龙州县正全力开展边关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建设一批富有南疆边关城市特色的公共文化旅游设施成为建设的主要内容。

此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是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规划、修缮龙州古城四大城门、伏波庙、班夫人庙等历史文化项目,按照“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思路可丰富城市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修复完缮胡志明展览馆、中法战争博物馆等项目,充分整合与越南间的红色旅游资源,能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同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崇左市文化统战基地的辐射作用。崇左市文化统战基地建立在边城水口镇,通过挖掘陆荣廷故居业秀园和苏保德衣冠冢历史文化底蕴,依靠胡志明与龙州学术研讨会、中越母亲河保护行动、水口口岸中越商品交易会等平台,充分团结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切实践行“经济统战促边关,文化统战耀边关,和谐统战稳边关”的目标要求。

三、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统战工作的思考

文化资源是文化统战工作的基础。文化统战工作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从而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统战工作的开展。与龙州其它特色文化资源相比,龙州历史文化资源是最有利于促进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与龙州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深入挖掘与开发龙州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统战工作所用,本人认为当前应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紧抓“两个阵地”建设,营造文化统战和谐氛围。

龙州是一个边境多民族县,民主党派活跃,宗教信徒多,统战工作凝心聚力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我县当前文化统战工作应围绕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归属感,紧抓“两个阵地”建设。一是紧抓龙州起义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将党外干部爱国主义教育常规化。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党外干部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党外干部对党的光荣历史和政策的了解。通过培训增强了党外干部爱国主义精神;二是紧抓崇左市文化统战基地建设,通过策划开展中越友好文艺晚会、苏保德衣冠冢祭拜、水口旧街歌圩等文化交流活动,办好胡志明与龙州学术研讨会、中越母亲河保护行动、水口口岸中越商品交易会,实现文化统战耀边关,促进和谐统战稳边关。

第二,打造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群,设计特色旅游线路。

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边关历史文化名城三年大会战工作,其精髓就是要把文化发展作为龙州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特征,顺应城市发展趋势。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如何将文化发展为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就目前而言,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探讨和策划,整理、发掘、展示历史文化作为文化项目、文化工程;充实崇左市文化统战基地,营造集群效应;在旅游规划中,充分加入龙州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走产业化发展的新路等是当务之急。这些举措不仅是深化龙州文化旅游的需要,同时也是扩大对外文化统战工作的有利途径。

第三,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加强对外宣传与推广。

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相应的平台与机制,因此只有不断创新能充分展示与推广龙州历史文化的载体,不断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来进一步推动我们的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

就龙州历史文化而言,加大龙州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开发的力度,推出《天琴美女》等反映龙州历史文化的文学、影视与艺术作品,将文化界人士聚集到龙州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开发群体之中,以取得更广泛的宣传效应。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在龙州当前的文化统战工作中,我们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培育文化产业上下功夫,通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创作相关文艺作品,更好地保护与推广龙州历史文化。这不仅是当前龙州县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新课题,同时也将是我们进一步促进文化统战工作开展的新举措。

第五篇: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范文

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

“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还面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冲击。有效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

文化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和个人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认识不够,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种认为文化资源保护与追求经济效益是矛盾的,片面强调政府的保护资金投入,忽视甚至不考虑经济效益,导致文化资源保护处于政府单一投入的境地,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种认为经济发展大于一切,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文化资源保护甚至破坏文化资源。事实上,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代表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资源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科学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思想观念。对于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从业者而言,应进一步明确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双重属性,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关系,做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妥善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摆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位置,找准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找到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品的切入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双赢。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种专业划分格局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相对单一,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协调推进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整合相关专业,创新课程设置,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人才保障。

为文化企业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创造良好环境。相关部门应树立开放包容的观念,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体系和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文化资源的保有单位和个人将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化运作,不仅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实现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弘扬,而且可以通过相关收益为文化资源保护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当前,特别应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在文化资源保护领域实现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投入的对接,在经费保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资源利用、权益分享等方面有序推进,大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有效转化,在有效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下载挖掘天津城市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挖掘天津城市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4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王爷府蒙小 王景艳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

    挖掘湖湘文化__助推长沙文化产业发展(新闻稿)

    挖掘湖湘文化 助推长沙文化产业发展 ——中南大学暑期“研究生创新实践调研团”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实力与形象的良好展示,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座城市的内核与灵魂。长沙,一座具有......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一) 文化产业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

    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范文

    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挖掘特色资源推动红色产业

    挖掘特色资源推动老区建设 ——海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网站策划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海南革命老区同全国一样,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地理因......

    挖掘习作资源 写出农村特色

    挖掘习作资源 写出农村特色 沙家坳乡马家岭小学杨红昌农村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

    建设特色文化园区 促进区域发展(精选合集)

    建设特色文化园区 促进区域发展 2011-05-24 14:16:02祁述裕全国各地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特色文化园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本文所说的特色文化园区,重点是指近些年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