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邮博览用稿)打造特色集邮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荐)
打造集邮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 杨文杰)
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沱两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因出产闻名遐尔的泸州老窖和郎酒,成为中国著名的酒城,并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今年7月,又成功入围“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最后评选。集邮为泸州争得了第一块文化类“国”字号金牌,集邮文化已成为泸州的特色文化品牌,为泸州市实现科学发展,推进“四个四”发展战略更好地提供支撑、凝聚力量。
一、集邮对泸州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集邮是一项健康、高雅的社会文化活动,吸引了我市十余万集邮爱好者陶醉其中,形成了氛围浓厚、内涵丰富的集邮文化,对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集邮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我市文化建设内涵。集邮活动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广博的知识性、高雅的艺术性和浓郁的趣味性,在我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集邮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现阶段倾力打造的又一城市特色品牌。我们通过发行《鼎盛中国 辉煌泸州》、《魅力泸州》系列题材邮票邮品,举办集邮展览、集邮知识培训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带动和促进了城市文化交流发展,成为城市品牌和酒城经济文化建设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1
(二)集邮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先进文化主流,大力宣传集邮、倡导集邮,共举办各类集邮、收藏品等展览近40次,接待观众共计130000余人次;着力发挥集邮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加强对青少年集邮知识的普及,狠抓青少年集邮队伍培育,以开展“集邮进校园”活动为切入点,培育了一批高校开展集邮活动的先进典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被四川省集邮协会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通过一系列集邮活动的开展,陶冶了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情操,为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集邮文化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集邮具有文化价值的基本属性,也具有经济价值的内在特性。近年来,我市注重挖掘集邮文化的内在经济价值,将集邮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立足我市集邮事业的优势和基础,利用邮票、邮资信封、邮册等重要载体,积极推动邮品开发,促进集邮文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举办一系列集邮活动,带动了我市相关服务行业发展,仅去年以来举办的几次大型邮展,就为我市带来了上亿元的服务性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泸州市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基础扎实
跨入“十一五”以来,泸州市经济实现了强劲增长,连续五年各项经济增长指标位居四川省前列。泸州要实现跨越发展,既需要提升经济的“硬实力”,也需要提升精神文化的“软实力”,所以,今年泸州市委、市政府将集邮作为“文化强市”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并于1月份正式启动“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创建工作。
泸州市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具有非常扎实的基础。第一,泸州的集邮拥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成立了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等基层协会26个,吸收邮协会员3179名,占城市人口的3.78‰,吸引了集邮爱好者10万余人,成为最有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一支力量;其次,泸州的集邮活动极其丰富。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很多集邮展览、集邮讲座、集邮知识竞赛、集邮学术研讨、集邮珍品鉴赏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特别是泸州题材邮票、邮品的发行,在弘扬城市文化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泸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第三,泸州的邮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泸州邮政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经营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整体推进,实现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已连续两年荣获四川省邮政行业一类局第一名,在服务大众、服务地方经济上作出了贡献。这三个因素为创建工作打下了牢靠的体制堡垒。此外,泸州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美酒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长江文化,为集邮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白酒文化、泸县彩龙和分水油纸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邮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题材资源。我们非常重视集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其作为文化产业的突破口,有决心也有能力推动集邮事业的大发展。
三、倾力打造四省市结合部集邮中心
集邮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产业和一个平台。创建工作使我们充分感受到集邮的文化传播能力和经济带动能力在泸州愈加彰显。所以,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集邮中心,积极引导集邮文化走创意化、精品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推动集邮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集邮中心的打造首先要建立平台。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更是城市的名片,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申请“国”字号邮票,如果一套“国”字号邮票面值以10元计算,发行2000万套就相当于国家投入了两个亿为泸州作宣传,这还不算邮票的增值空间。邮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这个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是其他方式无可比拟的。我们还将发行更多的邮品,举办更丰富的集邮活动,当我们有了这个平台,集邮产业将会给泸州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
集邮产业还能撬动经济市场。泸州已经具备了承办国际性大型邮展活动的条件和能力,我们要通过集邮活动构建和打造区域性、跨区域性、甚至国际性的交流、交易平台,推进第三产业的繁荣。所以,我市正在积极申办2011年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如果申办成功,泸州明年将会迎来10万宾客,带动会展、旅游、金融、服务等产业发展,这对宣传泸州、发展泸州,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条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诸如酒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具有泸州特色的文化及文化队伍都要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强化基础、凝聚和谐、搭建平台、扩大交流、提升文化、推动发展”的目的。
第二篇:集邮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集邮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前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党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实现美好社会的最高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共同的心愿。在这一宏观背景和视野中,对高校提出要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要求。集邮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离不开集邮文化。集邮文化对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集邮是一种文化。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进步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集邮文化作为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宗旨的大众文化,其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
校园集邮是集邮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集邮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校园集邮文化同时也是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校园的集邮,对促进整个校园文化和谐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集邮文化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是由集邮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创建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并使三者良性互动,立体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而集邮文化具有社会性、创造性、民族性、群众性等特点;并具有怡情、益智、增识、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集邮文化的这些特性,从根本上符合了发展和谐校园文化的需求。
集邮文化具有社会性、时政性。邮票是一部宏伟的史书。时代的发展总能在它上面找到相应的痕迹。每当社会上一件重大的事情发生,我们总能找到相应的邮品制成邮集,来反映时代的主题,例如2007年暑假,将在广州大学城举办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我们华南师范大学集邮协会就举办了一次“邮动青春,拥抱大运”的专题邮展,迎合当前时事。这既体现了我们集邮爱好者对时政的敏感度,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集邮文化具有创造性。营造和谐校园文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集邮文化恰好完美地诠释了这一主题。无论你是制作一个贴片、一部邮集,抑或只是简单的一个极限片,都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需要发挥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在芸芸作品中脱颖而出,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可以说,不懂得创新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邮者的。由此可见,集邮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功不可没。
集邮文化具有民族性。集邮被誉为“国家的名片”。小小方寸,却向我们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述说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激发起我们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切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据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集邮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因子。集邮文化具有群众性。集邮协会是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自发成立的组织。它不像团委、学生会那样有严密的组织架构、有硬性的任务规定,它举办任何活动都是发自于集邮者的内心,都是以集邮者的需要作为依托,所以能够得到校园中广大同学的支持。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上,具有它得天独厚之处。
综上可知,集邮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和谐发展,是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蓬勃发展的校园集邮文化正是集邮文化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有力证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邮组织的数目逐渐增加。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学、中学、大学通过评定,被授予“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的光荣称号。小学、中学、大学成立集邮协会、开设集邮课程的数目也在稳步地提升。
二、集邮活动日益规范化。这主要体现在少年邮局、大学生邮局的成立。而各大高校及中小学集邮协会的组织架构、制度逐步完善也标志着青少年的集邮活动日益规范化。
三、集邮活动日益品牌化。在多年的集邮实践活动中,各级集邮组织意识到打造集邮品牌活动的重要性。并且将这种设想付诸于实践,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例如,每年一度的羊城集邮文化节中的青少年集邮日、广州市青少年集邮论坛;主要面向大学生的“广州高校集邮知识竞赛”、广东省高校集邮联合会每年一度的活动等。这些活动凭借其广泛的参与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社会的关注。除此之外,各高校的集邮组织也在极力地打造自己校园内的品牌活动,如“集邮文化周”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集邮活动形式多样化。在讲座、展览和比赛三大活动形式的基础上,现在集邮活动又融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如“举办集邮辩论赛、集邮论坛、集邮话剧表演、集邮文化之旅、集邮漫画比赛”等,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集邮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的作用,这些崭新的形式的加入,丰富了集邮活动的内涵、增强了参与性和趣味性。
丰富多彩的校园集邮活动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一个集邮爱好者和一个大学集邮协会的负责人,处于校园集邮的第一线,当代大学校园集邮活动的现状促使我思考:如何进一步营造和谐校园集邮文化,继而发挥集邮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集邮观,保持健康的集邮心态 集邮是一项兴趣、爱好类的活动。集邮的目的在于增长知识,欣赏艺术,陶冶情操,丰富课余生活,增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而集邮活动是一项群众性活动,集邮爱好者要放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草民”的心态、平和的心态,才能真正享受集邮带来到的快乐。集邮爱好者只有在正确的集邮观和健康的集邮心态指导下,才能更好的参与集邮活动,体会到集邮活动带给人的乐趣和无穷魅力,在营造和谐校园集邮文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提升学生集邮文化素质,加强学生集邮道德教育
邮票被誉为小型的百科全书。而集邮活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门专门的学科“集邮学”。对集邮的研究越深入,集邮者需要掌握的集邮知识还有其他学科的知识越多。现实情况迫切要求我们提升学生集邮文化素质,只有懂得集邮的人才会真正热爱集邮,只有真正热爱集邮才能更好地发挥集邮活动的积极影响,才能更好地实现集邮对营造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推动作用。
德与才是相互依存,一个集邮爱好者光有很高的集邮文化素质,而没有良好的集邮道德,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集邮者,更谈不上一个优秀的集邮者了。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加强学生的集邮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当前校园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要求。加强学生集邮道德教育,也是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体现。
三、鼓励学生走“专业+集邮”道路,展示集邮活动的学术意义。
新时期的集邮活动要多联系学生的实际,鼓励学生做与自己专业有关的集邮研究和邮集制作,这样一方面能增进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另一方面使我们的集邮活动更富于现实意义,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集邮活动中来,才能充分展现集邮文化活动的特殊魅力
四、开展公益活动,让集邮活动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集邮活动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大学生成立义教队,利用假期“送邮下乡”,在广阔的范围内传播集邮文化;也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去参加一些与集邮活动有关的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让集邮者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集邮爱好者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出贡献。
五、重视发挥高校集邮协会的作用,加强高校集邮协会的建设。
集邮协会活跃在校园文化的平台上,集邮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正是依靠高校集邮协会体现的。所以要重视高校集邮协会的作用,不断完善高校集邮协会的组织建设,培养集邮生力军。才能保证集邮活动对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长期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集邮文化。集邮文化是校园文化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更好的实现集邮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在实现的方式上,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探索。营造和谐集邮文化环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但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经过我们共同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校园中谱写出和谐集邮文化的新篇章!
第三篇:台湾邮票的特色及两岸集邮文化的交流
台湾邮票的特色及两岸集邮文化的交流
台湾邮票的特色
台湾邮票,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台湾地区邮政发行的邮票。在此之前,从1888年3月刘铭传创办的近代邮政至1895年日本侵台前发行的邮票属于清代邮票;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收复至1949年9月发行的邮票属于民国邮票。
台湾邮票是中国邮票的一部分。台湾集邮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化,有许多专题邮票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台湾邮票能吸引海峡两岸众多集邮爱好者的鉴赏收藏兴趣,主要在三个方面: 1.热爱祖国的同胞亲情源远流长
1950年6月台湾邮政推出的第一套普通邮票,主图是两岸祟敬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肖像,全套共13枚。接下去发行的常用邮票也颇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专题信息,例如先圣先贤邮票,展现出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和孔子尊容。
台湾邮政从1951年3月发行第一组纪念邮票至今,已经发行了200多组纪念邮票,其中有些内容如纪念辛亥革命、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和逝世、纪念古代教育家孔子、古代人物林则徐、现代教育家蔡元培等等。海峡两岸同题材发行邮票,层出不穷,各具特色。充分反映出台湾同胞热爱祖国的同胞亲情源远流长。2.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台湾邮票最值得称道的当属中华传统文化题材,其中尤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品为图的“故宫古画”、“古物”、“历代名瓷”等主题邮票系列最具代表性。
从1960年开始发行的中国古画邮票,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画为素材,选其久为人知的精品,如《清明上河图》、《百骏图》、《百子图》、各种扇面画乃至张大千的遗作„„等等,浓缩于方寸之地,反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古色古香的瑰宝,发行之后,广受欢迎。
1978年发行的《中国书法艺术》邮票,选印历代书法精品,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1979年发行《中国文字源流》邮票,反映我国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四千多年历史。邮票设计典雅华美,让人爱不释手。台湾还是首次发行生肖邮票的地区,从1968年11月12日就开始发行第一轮鸡年生肖邮票。
1982年开始发行《中国古典诗词》系列邮票,第一组是唐诗邮票,描写春夏秋冬四时佳景的四首唐诗,配以水墨淡彩的山水或人物画。接着发行宋词、元曲、诗经、楚辞和乐府等,图案设计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倍受集邮者欢迎。3.邮票内涵及外形的典雅华美
海峡两岸文化交融,台湾邮票选题十分广泛,多反映中华民族的人与事、文学古典,有不少是反映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划龙船、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
台湾邮政还发行《古城会》等戏剧邮票和戏剧脸谱邮票,除舞台戏剧外,还有一些家喻户晓的三大民间传说故事如:“梁山伯和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等,以及寓言、童谣等邮票。
台湾邮政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陆续发行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邮票,同时还发行“元杂剧(汉宫秋、西厢记等)”和“明代传奇(浣纱记、拜月亭等)”等戏曲文化邮票,还有石狮、乐器、体育、童玩、天工开物、神话、民间故事、建筑,以及“二十四节气”、“星座”和“吉祥”等系列邮票。
最后讲述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历经了“台湾”邮票票铭修改之历程。
阿扁执政,于2007年2月28日发行第一套票铭为“台湾”之邮票。2008年5月20日,台湾邮政计划发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萧就职纪念邮票。为此,马萧办公室在发行之前表示,票面下方应将“台湾”票铭改回“中华民国邮票”。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马萧办公室强调,若以上建议,“行政院院会”不同意,致使邮票票面上的文字仍有合法性争议,马萧办公室主张暂缓发行,俟就职后再研议是否发行。为此,台湾邮政公司总经理吴民佑表示,一切尊重马萧阵营的意见。经过台湾邮政与“行政院”沟通后,台湾邮政提供新版就职纪念邮票的设计稿,票面下方文字为“中华民国邮票”、“Republic of China”,邮票所附的边框上则印有“台湾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字样。对于邮票所附连的边框上印有“台湾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原先应是‘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等文字,马萧办公室指出,该发行单位名称虽然也有合法性争议,但文字系印于邮票附连的边框,并非邮票票面,并不影响邮票本身的合法性格式,所以马萧办公室仅对该边框上文字的合法性持保留意见,不因此反对纪念邮票发行。
据报:520马萧就职纪念邮票发行之时,台中邮局集邮中心专员陈金城表示,自从2007年邮局更名为台湾邮政之后,邮票就再也没有“中华民国”字眼,但领导人坚持要冠上中华民国才愿意发行纪念邮票。
自从2007年2月28日发行第一套票铭为“台湾”邮票后,在马英九上台前已发行26套;5月20日发行的马英九萧万长就职纪念邮票因为尊重当事人意见,票面文字改以“中华民国邮票”发行;5月29日发行的“台湾博物馆建馆百周年纪念邮票”又回到票铭为“台湾”邮票,据统计至8月1日的“台湾原住民文化邮票(续)”,票铭为“台湾”邮票共计发行33套。
据台湾“交通部邮电司”表示,在最后一套台湾邮票“台湾原住民文化邮票(续)”8月1日发行后,票铭为“中华民国邮票”将自8月20日的“义民节邮票”开始恢复发行。
两岸集邮文化的交流
从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由于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从此,大陆各部门进行了不懈努力。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此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开展,推动了“三通”进程。
1979年5月,大陆邮政部门全面恢复收寄邮往台湾的函件。1988年3月,台当局也相应宣布台湾民众给大陆亲友的信件,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经香港邮局转寄大陆。1989年6月,台湾邮政部门开始直接收寄到大陆的信件。两岸邮件总包互相直封并经香港转运。1993年4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签署了《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从此两岸开始了互办挂号函件业务。两岸邮政部门相
互封发航空和水陆路函件总包,开办平常信函、挂号信函、明信片、航空邮简、印刷品及盲人读物等邮政业务。截至目前,两岸邮政部门已经相互封发航空及水陆路函件总包,开办平信、挂号信函、明信片、航空邮筒、印刷品及盲人读物等邮政业务。据统计,1994年最高峰时达1911万件。至2001年,两岸间互寄邮件达6000多万件。
两岸的恢复通邮,让中断了40年的两岸集邮交往开始逐渐恢复,带动了两岸集邮爱好者的交流,以及集邮组织的交往与集邮文化的研讨活动。
1988年11月13日至14日,台湾大学集邮笔友社在校内举办“大陆邮票特展”。这是大陆邮票首次在台湾公开展出。
1990年10月25日至29日,北京集邮协会在北京举办“海峡两岸集邮家首届邮展”。由厦门市同安区集邮协会主办的会刊《银城邮苑》,于1994年-1998年新春佳节之际,推出彩色专版“拜年特刊”,以两岸集邮文化为内容,刊登两岸集邮资讯,图文并茂,深受海峡两岸邮友欢迎与喜爱。台湾《大明报》特于1994年3月1日以彩色专版,介绍首期的“拜年特刊”给当地读者。
2001年12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在厦门隆重举行。福建省集邮协会与台湾集邮界联合在厦门举办“闽台集邮展览”。台湾集邮界选送了3部15框邮集参加了本次展览。同时举行闽台集邮学术交流会,会上海峡两岸的集邮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叙邮谊,进行集邮学术交流。学术论文有福建省方友德、王东声、赖茂功分别撰写的《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九十年两岸相关邮票品研究》、《我对“中华民国”邮票的看法》和《“光复纪念”邮票发行始末》三篇论文。台湾省陈继勋、郑玉藩、唐存政分别撰写的论文《显现史实的辛亥革命后之相关明信片》、《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集邮论文之黄花冈烈士篇之币卷篇》和《存政谈邮》。来自全国集邮联、福建省集邮协会的集邮专家和台湾集邮界的六名集邮专家对这些论文展开学术交流。
200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为此,海峡两岸“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集邮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市邮政局会议厅隆重举行。该学术研讨会由福州市集邮协会、台北市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福州市台办、福建省集邮协会、福州市邮政局、福州市集邮协会相关领导;台北市集邮协会会长俞兆年先生、名誉会长陈继勋先生率11名台湾集邮名家;以及福州市集邮爱好者,共有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0篇,其中台湾3篇,大陆7篇。分别如下:百城版孙中山像邮票的点点滴滴(台湾俞兆年);孙中山像常用邮票版铭及纸张(台湾 陈继勋);1949年以前在台湾所发行之孙中山像邮票(台湾 高瑜廷);伟人映方寸(大陆王东声);光辉形象,高山仰止——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两岸相关票品研究(大陆 方友德);孙中山先生参与设计的邮票(大陆 苏文土);三枚造假的孙中山像邮资片(大陆 吴更);孙中山轶事初探(大陆杨耀);中山纪念堂历史风云(大陆 陈忠仁);“中山”风景日戳赏析(大陆 杨顺虎)。
2005年7月23日下午,由厦门市教育局、市邮政局主办,市邮协、同安第一中学承办、金门县教育局、金门高级农工职校协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学生集邮夏令营在同安一中学术厅隆重开营。共有40名两岸中学生集邮爱好者参加,其中厦门和金门各20名。大会由蔡秉旋主持。同安区副区长郭永辉、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十方、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校长陈水芳出席了开营议式。出席开营式的还有:朱斌(市邮政局副局长)、徐志宏(市邮协秘书长)、曾金国(市青少年集邮协会会长),以及高炯贤(同安一中副书记)、洪志荣(同安一中副校长)等。江坚智主任在会上宣
读了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组织名单及两岸邮界、集邮名家发来的贺信、贺电。
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校长陈水芳在会上代表金门县长李炷烽向大会赠送了贺礼、贺词,同时发表讲话,感谢在各方组织与领导的支持下,有这个机会一起参加首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让两岸中学生在联谊活动中得以相互了解,促进两岸友谊。
两岸营员代表在会上发表了参加首届集邮夏令营的感言:我们有缘相聚于鹭岛,在这美丽的海滨城市上共同欣赏厦门的优美风光,共同学习集邮这门艺术课题。同安一中与金门农工学校在会上相互赠送了礼品。
会后,金门营员参观了同安一中集邮活动室。电视台记者釆访了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校长陈水芳及金门中学生营员。
为期四天的夏令营活动,两岸学生营员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进行与厦门邮票主题原地的釆风活动,参观了宋代宰相苏颂的故居、苏颂科技馆;参观了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故居及集美学村;参观了明代驿站,以及游览了海上花园“鼓浪屿”。让大家尤其是金门朋友对邮票中的厦门风土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在老师的悉心讲课与精心指导下,掌握了集邮的基本知识,学习了邮集贴片的制作技巧。让两岸中学生集邮爱好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观赏到各种邮票,开阔视野,加深对邮票的理解和兴趣,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通过四天的共同学习和生活,金门与厦门的青少年朋友们欢聚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6年8月4日至6日,首次在金门举办的台湾地区2006集邮展览与海峡两岸第二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在金门县体育馆共襄盛举,是金门的一大盛事,也是金门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由吴亿年校长带领同安一中师生27人,于2006年8月4日上午搭乘鼓浪屿号客船抵达金门,参加海峡两岸第二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此届夏令营由金门县政府、台北邮局主办,厦门市集邮协会、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金门邮局等协办,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承办。金门高级农工职业学校和同安第一中学两校师生60多人参加交流,时值台湾地区2006集邮展览在金门揭幕,邮展成为交流的最佳舞台。金门县长李炷烽表示,这一次邮展,不仅为地区乡亲而办,为两岸邮艺交流而办,„„。特别是青少年朋友透过邮展的观摩学习,激发集邮的兴趣,培养正当的休闲与嗜好,当然也从邮展之中,从方寸之美可以看到天地之大、领会山川之美,也可以了解历史悠久,集邮、观邮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乐事。此外也邀请到大陆相关单位来共襄盛举。台湾中华邮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清祺指出,此次集邮邮展四十多年来首次在金门举办,也希望藉此让两岸集邮人士打开交流管道。海峡两岸第二届中学生集邮夏令营全体营员参加了台湾地区2006集邮展览开幕典礼。同安一中“海峡两岸集邮文化研究会”送给大会的贺词是“祝台湾地区集邮展览圆满成功:弘扬中华文化,倡导休闲活动;振兴集邮风气,提升集邮水准。”同时致赠大会“海峡两岸集邮文化研究会”编印的大型彩色会刊《海峡邮苑》。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学生集邮夏令营在金门县体育馆举行。金门县长李炷烽主持开幕式并为集邮夏令营授旗。台湾中华邮政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清祺、台湾中华邮政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民佑、台北邮局经理陈赐得,金门高级农工职校校长陈水芳、同安一中校长吴亿年出席了开幕式与闭幕式,并发表感言。两岸学生代表也分别在会上发言,对两岸同种、同文、同根生感触颇多。会上双方互赠了纪念品。金门县教育局长李再杭、厦门市集邮协会秘书长徐志宏参加了开幕式与闭幕式。
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给两岸的师生及集邮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看邮展,一起切磋集邮贴片制作技巧,一起看太武之巅的天光云影,一起感受风狮爷的神圣与威严„„一枚小小的邮票架起了海峡两岸的连心桥。在集邮夏令营活动中,营员
们参观了在金门举办的台湾地区大型集邮展览,还按图索骥去寻访了与金门邮票图案主题相关的莒光楼、得月楼、金门风狮爷、小金门、太武山等原地景区,并举办了集邮知识交流课程。
两岸三地邮政、邮界及各界朋友们为此届发来了贺信、贺词,其中亚洲集邮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全国集邮联副秘书长刘佳维题词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丰富多彩的集邮夏令营活动,让两岸中学生学到更多的集邮知识,增长见识,增进了两岸师生情谊。同安一中的郑小云同学感慨地说,此次金门之行,让她学到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也让她深深感到厦门、金门两地是如此相似,令人备感亲切,特别是在马山观测所用望远镜看厦门时,才真正体会到“咫尺天涯”的含义。
海峡两岸同文同宗、同根同源,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中华民族意识,有利于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邮票又那么巧妙地把整个中华民族盼统一的荣辱历史联系起来。我们期盼,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小小方寸邮票,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第四篇:打造文化精品推动旅游发展
打造文化精品推进景区发展
7月8日晚,2012“镜泊胜景”大型多媒体歌舞秀首场演出暨“镜泊胜景”中国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在镜泊湖举行。市长林宽海宣布活动开幕;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沙广华与参会嘉宾为“镜泊胜景”中国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剪彩。来自国家、省、市领导,各界嘉宾和全市1500多名群众现场观看了这场浓缩镜泊湖地域历史民俗特色与人文景象的文化盛宴。市领导王同堂、沙广华、周景隆、葛民、王育伟、梁桥、杨明、侯鸿雁、张海华、闫子忠、王福顺、庄乾良、李自亲、张国君观看演出。
2012“镜泊胜景”大型多媒体歌舞秀由市委、市政府主办,黑龙江省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斥资3000多万元承办,黑龙江电视台承制,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旅游演艺公司、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中心、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参演。演出将镜泊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融于一体,旨在让“镜泊文化”更自然地融入旅游文化之中,将镜泊湖的独特魅力全面展示和呈现给广大游客,进一步提升镜泊湖旅游线路的美誉度和观赏性。作
为镜泊湖之夏旅游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深度融合,必将对提升牡丹江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2012“镜泊胜景”大型多媒体歌舞秀首场演出由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周巍、袁哲主持,演出主要分为三大篇章:《宇宙鸿章》、《历史韶光》和《盛世华章》。将3000年前博大精深的肃慎文化、“海东盛国”的昔日辉煌、抗日英烈在镜泊湖畔英勇斗争、林业工人为支援祖国建设爬冰卧雪、辛勤劳作的壮丽场景和热情欢快的俄罗斯民俗风情舞蹈表演等内容一一呈现。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旅游旺季里,每晚19时30分,游客们都将准时在镜泊湖演艺广场欣赏到精彩的表演。
为广泛宣扬镜泊湖地域历史文化和人文艺术的魅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贸旅牵动”战略发展目标,由镜泊湖管理委员会主办这场“镜泊胜景”镜泊湖大型多媒体歌舞秀。整场演出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实景演出场地,由省电视台专业人士策划编排执导,集纳全市优秀舞蹈专业团体,组成了强大的编导和演出阵容。这也是我省景区实景演出的首次尝试。是牡丹江地区投资最大、档次最高的艺术精品。接下来,镜泊湖管委会将组建演出公司,进一步整合全市演艺资源,将《镜泊胜景》大型歌舞秀打造
成为的文化精品,为繁荣全市、全省的文化创作再立新功。同时以文化为引领,带动龙头景区建设,全面实现大发展、大变化的既定目标。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牡丹江籍朝鲜族歌唱家、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金曼也专程赶到现场演出。首演正式开始前,著名军旅摄影家、国家风景名胜区协会、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宋举浦少将向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颁授“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镜泊湖摄影基地”牌匾。
第五篇:打造特色板块推动农业发展
打造特色板块 推动农业发展
仇平贵
2009年第5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孝南区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蔬菜、水产、林果、畜禽等五大特色板块,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孝南区是全省优质稻工程示范县(市、区)之一,优质稻面积达到35万亩;是全省316国道蔬菜产业带重要组成部分,精细蔬菜面积达到12万亩;是全省“水产大县”之一,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6.5万亩;是全国“四大名桃”基地之
一、全省六大经济林板块之一,早蜜桃、黄栀子面积分别达到4万亩、4.2万亩;是全省最大的鹅苗供应基地,年供应鹅苗40万只。2008年,在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区农业增加值仍然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34元,同比增长19.8%。
加快结构性调整,立足优势建基地
我们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思路,发挥比较优势,选准特色产业,采取一个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发展规划、一个对口科研院校、一个龙头企业、一笔扶持资金、一个目标任务“七个一”的办法,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发挥孝南区传统种植优势,大力发展以香稻、糯稻为主的优质稻板块。围绕发挥北部岗地和南部湖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早蜜桃、黄栀子、茶叶为主的林果板块和以小龙虾、螃蟹、甲鱼、鳄鱼为主的水产养殖板块。全区小龙虾野生寄养达到4万亩,集中连片规模全省最大;怡盛公司温控人工繁育小龙虾基地达到3000亩,养殖规模全国最大;鳄鱼养殖达到1万条,养殖规模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围绕发挥百余里府澴河滩涂草场优势,大力发展以蛋鸡、肉鹅、肉鸭、肉牛、生猪为主的畜禽养殖板块。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畜禽养殖小区 17个,其中万头猪场9个。围绕发挥孝南位于武汉、孝感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莲藕、小香葱、丝瓜、毛豆、大蒜、秋茄等为主的蔬菜板块。针对肖港镇沙性土壤面积大、适宜种菜的实际,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发挥蔬菜种植技术较高的优势,大力推进小香葱板块建设。目前,肖港小香葱已发展到2.5万亩,面积全省最大,产品远销上海、长沙、南昌、九江、株洲、武汉等20多个大中城市,年产值2.7亿多元,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壮产业
我们坚持依托特色板块经济,采取外部引进、内部培植等办法,千方百计培育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区区级及区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最大的龙头企业——南大市场,水产品市场“买全省、卖全国”,水果市场“买全国、卖全省”,年交易额达到10亿元,被列入全国同类百强企业。大基地联结大龙头,大龙头催生大产业。以南大水产市场、三汊水产良种试验站、天佳集团、顺利特种养殖公司为龙头,拉动了名特水产业发展;以正大集团孝感种猪场、武汉六和食品有限公司、百龙猪场、罗威鹅业公司为龙头,拉动了现代养殖业发展;以春晖米业、万丰米业和一批麻糖米酒企业为龙头,拉动了优质稻产业发展;以御金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大水果市场、杨店早蜜桃集团为龙头,拉动了林果业发展;以沙沟市场、熊咀市场和一批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拉动了蔬菜产业发展。2008年,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板块建设51万亩,网络农户16万户,销售、加工、转化特色农产品38万吨,实现产值30.2亿元。
实施标准化生产,注重质量树品牌
我们注重把推行标准化生产作为增强特色板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推动板块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区里先后制定了包括早蜜桃、黄栀子、莲藕、糯稻、小龙虾、肉鹅等农产品在内的20多项生产技术标准,主要农产品基本上实现了有标可依。杨店早蜜桃基地被国家批准为第二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加强农产品产地认证,全区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覆盖率达100%,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第一。通过实行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培育了一批农业品牌,提升了孝南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如焦湖莲藕、浐川龙剑茶、肖港小香葱等10多个农副产品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桃花驿”牌早蜜桃被列入“全省十大名果”。在2008年第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孝南区的“佬米酒”、“孝感香米”、“凤港虾蚱”、“恒源优质米”又被评为金奖产品,获奖总量位居孝感市第一。朱湖糯米基地通过制定生产标准后,“珠莹寿糯米”品牌效应明显扩大,糯米价格由原来的1.20元/斤提高到现在的1.90元/斤,涨幅近60%。
加强社会化服务,推广科技增效益
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较多,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整体素质不高与建设特色板块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实际,我们创新涉农部门服务方式,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着力提高务农人员的科技水平,进而提高了特色农业板块发展的科技含量。目前,全区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达90%,新技术利用率达80%以上。全区测土配方施肥、“三元猪”养殖技术、水产精养鱼池平均单产、小龙虾温控人工繁殖技术和酵素菌高效生物鱼肥用量、渔业科技进村入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数,均在全省、全市排位靠前。全国机防工作现场会、全国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应急防控现场会、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研讨会、全省粳稻生产现场观摩会、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会议等先后在孝南区召开。孝南区成立的全省首家民营植保机防服务队,服务效果非常明显,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区共网罗机防手3000人,机防面积30万亩,机防化率80%。相比人工防治,机防1亩所需时间可节约1—2小时,工效提高10倍以上,一季作物可少打1—2次药。在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连续多年暴发的情况下,孝南区优质稻生产仍然实现了稳定高产。出台扶持性政策,营造环境促发展
近年来,孝南区逐年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并实施一系列“以奖代补”措施,主要用于奖励优质稻种植、鱼池改造、畜禽养殖、农产品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塘堰建设等,引导乡镇、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农民等共同推进特色板块经济发展。为做大做强香稻产业,我们争取省政府支持,整合资金2000万元,选育开发推广香稻品种。区政府拨款100多万元,用于育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1万亩香稻核心示范区实行购种补贴,每亩落实种子补贴30元;投资50万元,扶持楚丰米业、万丰米业等加工企业改造色选设备,提高香米加工质量;组织龙头加工企业与农民开展订单生产,每斤按照高于市场价0.20元收购。经过不懈努力,全区已实现了“四个一”目标,即打造了1个“楚爽牌”香米品牌、建设了100亩香稻原种基地、培植了1万亩集中连片高产示范样板、推广了10万亩香稻种植面积。目前,正在向建设全省香稻生产第一区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