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时间:2019-05-12 21:0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蔡克勇 加强创业教育——21 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0 年第1 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五、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教育,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

我国是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口增长要到2050 年才能停止。据预测:我国人口到2005 年为13.32 亿,2010 年为13.81 亿,2050 年为15.82 亿⑤⑤李京文主编《: 走向21 世纪的中国经济》,经济出版社1995 年版,第367 页。按《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到2010 年入学率接近15 %。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可能提前实现。若按每年新出生人口为2000 万计算,入学率15 % ,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00 万,每年毕业生将在500 万以上。而高等教育入学率将继续增加,毕业生也必将相应增加。又据预测,到21 世纪30 年代,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一直保持在60 %以上。面对这样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是到社会上寻求工作岗位的就业观念,树立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自己创业,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了。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从发展职业教育的角度,深刻阐述了进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而不要造成未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普通中学生,只是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了农村和城市。由于所学的这些一般的基础知识不足以使他们在农村和城镇的生产活动中进行新的创业,不少人就加入了四处流动的求职大军,以至带来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回去,就拓宽了他们的立业创业之路,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李岚清同志在这次会议的报告中更是从政策措施上提出支持学生创业:“要探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设立小额贴息贷款,或借助社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大学生开办、承包和改造企业,特别是小型科技民营企业”。陈至立同志也撰写文章,要求“加强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我国农村人口占70 %以上,乡镇企业已超过2000 万个,第三产业急待发展,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是极其广阔的创业天地。

我国的国情,更加需要加强创业教育;同时,也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两个哲学思考 南昌工程学院 王水平姚爱民

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1卷).1867.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张晓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4、薛虹,谢立仁.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军工高教研究.2005(3).一、何以需要

这个命题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从实践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创业教育之所以能顺时而生,是因为教育工作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能拓展大学生的素质,即能促成大学生成为有创新品格的自由、全面的独立之个体。

实践的历史进程表明,从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历程”。诠释这个“历程”,从理论上理解和深刻反思这个“历程”,就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何以需要”的追问。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认知两个前提性问题:时代的变迁和人存在方式的转向。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扮演重要角色的世纪。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该国的创造力水平。正如江

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提高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人通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必经阶段。基于此,在1996 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都重要。”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发展主体的创造性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因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所以,培养高素质、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呼唤,这也决定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应以开发创造力为着眼点,全面促进人的现代化。

诠释创业教育的功能,它不但是对“就业教育”的一种辩证性超越,而且是市场经济所催生的促使人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一种时代产物。首先,从知识经济角度看,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是社会上素质最高的一个群体,掌握着最高级的知识,因此也就掌握了最有价值的资本和社会财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创业资源,对我国在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次,创业是繁荣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是创业的原始力量,他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通过创业来扩大就业,进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最后,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创业教育对于推进人才培养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

三、创业教育有利于高校整合办学资源,提高培养质量;

四、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五、高等教育扩招后,创业教育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

以上是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说了创业教育“何以需要”的问题以及创业教育本身的功能契合时代变迁的内在属性。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陈文华 关小燕 江西教育科研 2004年第12期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侧重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且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根据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创业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殊意义。

1、创业教育有助于解放思想,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创业教育本质上

是培养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培育务实趋利、理性进取的商业精神。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一贯重农轻商、贵官贱商。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次序,正好反映了商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低贱

地位。尽管一百多年前的洋务运动早就打开了中国开放的大门,1978

年后开始的市场取向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传统的中庸之道和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等、靠、要陋习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大力

发展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改变新一代创业

者基于文化、习惯的心智结构,有利于扩大我国开放、改革的成果;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创业家和企业家的孕育和成长

提供更适宜的环境。

2、通过在高校中推行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投身创业,可以在产业升级

和产业梯度转移中内生出一批素质更高的中小企业创业者,为我国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我国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产业

集群已发展为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知识经济加速了产业的更

替,在产业集群升级和扩展过程中,蕴藏着大量商机;同时#在沿海3、4、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由于中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的区位优势和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优势,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会给欠发达地区带来许多创业机会。这样,在沿海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一批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较强的创业者能在专业化分工协作和第三产业的需求中找到创业的机会。大学生具有文化知识方面的优势,且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今,这些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应该是我国创业者的主体,是在产业升级和转移中开展创业活动的主体。但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重学分轻能力的学历教育,许多大学生不具有起码的创业知识和理念。据调查,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有创业的愿望,但是,没有项目,没有资金,感到可望不可及,创业成功只是痴心妄想。创业教育正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适应性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学会捕捉商业机会,提高创业管理的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产业政策激励大学生开办自己的企业,能够借助产业升降和产业转移的契机,孕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升级,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创业教育为提升我国高校竞争力提供重要契机。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超过40%,这一势头将持续到2010年。强劲的需求拉动着我国高校快速发展。我国的高校无论公办还是民营,都在大规模建设新校区,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在未来高校竞争中#,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培养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教育部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就是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就是要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中,推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我国的高校中,只有少数有可能发展为研究型大学。在未来的竞争中,高校必须有正确的定位,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地方高校和民营高校,虽然目前招生火爆,但要保持现有的良好势头,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改革、提升能力。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创业教育可以改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促进

社会就业。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就业压力巨大。国际劳工局公布的《中国就业议程》报告称,中国正面临就业不足、农村高失业率和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等问题的困扰。2004年4月26日发布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确定了今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为新增就业900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00万,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中国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

1.5亿之巨。大学生就业形势同样严峻,去年高校毕业生为212万,初次就业率为50%左右。今年毕业生多达280万。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改变大学生进机关、当白领的传统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发挥大学生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创业,这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解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第二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随着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必然会发生变化,这会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农业问题;(2)能源交通问题;(3)教育、科学问题。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2)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加快经济改革步伐;(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4)加速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教育;(5)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6)积极推进政治法制改革;(7)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8)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9)不断改善人民生活;(10)加强军队建设。党的十五大,又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心得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心得200字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

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

新征程新目标催人奋进。2021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备受世界瞩目。这一目标充分考虑了全球风险因素,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中国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经济前景预期稳定。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是关键字之一: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搞粗放型发展。

奋斗者的前方没有终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我们必将行稳致远。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们要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的良好态势,不断增强老百姓蓝天碧水青山的获得感、幸福感。

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充满风险挑战。但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就有势不可挡的磅礴之力。我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一定能攻坚克难,在新的逐梦航程上前进。

第四篇:十二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摘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规划纲要首次明确了今后五年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重点,列出了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九大项。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基础

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二五”规划的蓝图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我深刻的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有两个特点很重要: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

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展望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那么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正确政绩,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下一个五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五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就必定能够书写我国发展史上又一个五年的崭新篇章。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的发展,这也是来几年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策性的意义,“十二五”更是关键的一程。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因为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然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让中国的富民之路又见曙光。

我们依然关注民生,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进展都是以民生为关注点,这会让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实际的好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政府也进一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中。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成为

中国社会经济未来五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次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包容性增长”,是对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次定调。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十二五”时期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扶持政策。

我们关注经济发展方式,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我们知道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一些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大幅提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高度重视民生、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取得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胜利。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已经‘赛程过半’,‘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作为共产党的后备军,应时刻关注党的方针路线,坚决执行,同时向大家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内容,让大家了解会议的议程。同时认真学习,了解会议主要内容,快速提升自己。当然,在学习、国家时事政治、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各方面,我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党支部能够多多关注我的成长和努力,并给予提醒和帮助和考验。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党支部的帮助和考验,我会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将牢牢记住自身使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服务他人的能力,为建设幸福校园尽自己一份力量。

形势政策论文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院:

系别:

学号:

姓名:

第五篇: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008年8月8日,当绚丽的烟花在北京的上空绽放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揭开了序幕。时隔一年有余,当那场无与伦比并震撼了世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悄然远去时,又一场世界性盛会即将在上海举行。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

每一场世界性盛会对其举办国来说,都会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北京奥运会虽然已渐行渐远,但“后奥运效应”正在越来越显示她的能量。同样,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想必也会有其意义,归结如下:

首先,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我国繁荣的经济、先进的科技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国外友人的好评。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向世界宣传我国,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据悉,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国元素”和反映现代经济崛起、文化繁荣、科技创新、民族兴旺的新的“中国元素”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得到高度体现,让更多的海内外观众在亲和中接受与喜爱“中国元素”,肯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

其次,大大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她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旅客前来参观。我国将借此契机增强与世界的交流,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同世界各国人民开展平等友好、富有感性的交往,面向世界,融入世界。据了解,在世博会期间,我国将利用开幕庆典、开园仪式、闭幕式、中国馆日和传统节庆,以及大量的演艺娱乐活动,真实、科学、有效地诠释和展示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繁荣昌盛的现代文化和中华文明魅力。

再者,她将极大地促进上海城市的发展,拉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发展。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她对周围的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2010年世界博览会,上海作为以城市为主题的举办城市,在筹备过程中,必然会建造更多的优秀建筑、面向未来的住宅区,丰富城市发展的理念,完善并提升城市的功能,创造城市未来发展的模式,推动城市化进程。而且,世博会,作为一个吸纳大量世界资源的创意产业,也将大力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处于瓶颈期的上海经济产业结构带来一个重大的转型动力。除此之外,申博成功之后,上海市民不断增强的外语能力、公民意识、公益理念、平等眼光等,无不逐渐凸显出作为国际都会的特征。而在社会治安、交通、环保等方面,上海市政府也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这些举措无疑对上海市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上海的影响下,我国城市的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各大城市亦会向前迈出一大步。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

2)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

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

其次,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提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

3、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 贸易的快速发展

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通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 可以通过上海举办世博会,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多方来客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

4、为国内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由申博为引擎、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的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给中国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在世博的作用下,综合实力的加强将赋予上海更大的优势,未来几年上海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时,申博成功所引发的“会展经济”更能带来滚滚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其利润率高达20%至30%。

5、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可以预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甚至辐射到全国。

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举办此次世博会将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以创新为基石,以科技展示和文化展现作为其实现教育功能的两大手段,以科技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行,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举办此次世博会将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以创新为基石,以科技展示和文化展现作为其实现教育功能的两大手段,以科技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行,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提出:21世纪上半叶,中国在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要以举办这一盛会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世界文明理念,提升文化吸引力。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集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瑰宝,成为中国这个千年文明古国在2010年世博会上的“国家名片”。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也将成为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又一重要形式。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提供平台,从而为中华文化吸引力的提升提供沃土。

上海世博会上,各参展国家的展馆及其展示,都是各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其间的2万场文化演艺娱乐活动中,将有许多是参展国组织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活动。通过建筑、音乐、戏曲、舞蹈等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华文明的精髓将在与世界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碰撞甚至摩擦中得以延绵,中华文化的内涵将得以丰富,中华文化的实体将得以发展。

要充分发挥好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提振市场信心、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关键要着眼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要进一步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加快国家文化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在筹备举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里程碑。

上海世博会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表达着现代人对新型城市、环保城市、更自然化城市,更人性化城市的追求和向往。世博会展示着经济的辉煌,科技的进步,低碳的新理念,建筑设计的最新成果等等。正像外国媒体所说的,中国利用上海世博会“约会全世界”,并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世博会是推动和平、友谊、和谐的盛会,世博会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国籍,其发展理念是“欢迎、沟通、展示、合作”。世博会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能够把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地集中起来,把那些零星的、分散的、还不完善的同类事物,通过主题思想将其集中起来,并加以完善化、系统化,艺术形象化;把人们共同关心的难题连同相关的各种解决途径集中起来,再生动地加以展现,给人们以最大的启示。我们相信,中国这次主办活动一定能让上海世博会成为推动“和平、友谊、和谐”的空前成功的盛会。中国上海,也充分利用世博会,积极的、全方位地与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和文化互动,从 4月30日晚世博会开幕,184天的世界“大聚会”无疑是中国积极促进国际和谐环境的大举动。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的理解。

财务管理0842班张卉

2010-11-20

下载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

    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看法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家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非常关心,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思考,我就四个方面的......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心得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心得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

    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差不多2千字的小论文!!!

    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意义 文城 上海世博会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表达着现代人对新型城市、环保城市、更自然化城市,更人性化城市的追求和向往。世博会展示着经济的......

    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2011年是第十二个国民经济与社会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已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计划,十一个五年计划伴随着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岁......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摘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基础,浅析当前我......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1]郭志刚. 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EB/0L].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讨会简报之二,2006-2-5.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2005年12月24日,“中国人......

    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讨会简报之二 2005年12月24日,“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经济学家谈人口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