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贯彻实施劳动法情况汇报
县贯彻实施劳动法情况汇报
某县贯彻实施劳动法情况汇报
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年10月××日)
尊敬的李副主任,尊敬的检查组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某人民政府对州人大执法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根据州人大办明传电报要求,下面我就某县贯彻实
施《劳动法》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劳动法的重要性
劳动法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贯彻执行好劳动法是进一步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保证,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劳动法》的贯彻实施,把整治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用工治理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了部署;积极关心劳动就业和职工劳动技能培训;对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的贯彻实施劳动法涉及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管理等重大问题,及时研究,及时决策。从促进政府和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规范劳动关系双方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了《劳动法》的重要性。
二、坚持学习,夯实理论,增强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自觉性
㈠将劳动法列入“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采取集中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学习《劳动法》,不断提高劳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操作水平。
㈡认真组织企业开展劳动法学习。通过学习,一方面,使企业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贯彻《劳动法》的意义和贯彻《劳动法》与企业改革、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关系,以及企业应负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让职工群众更加明确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需要履行的义务。
㈢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劳动法》进行了广泛宣传。二是结合各种宣传日和民族节日,积极开展“劳动者权益保护活动”、“春见行动”、“再就业政策实效行动”等宣传活动。通过上街设咨询,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共发放宣传资料××××余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余人次。
三、克难求进,务实创新,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创出佳绩
㈠劳动关系协调和维权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自《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县把劳动合同管理和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作为长期的源头工程来抓,积极对各种劳动用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进行鉴证,每年劳动合同签订(鉴证)率都有提高。2005年我县共鉴证劳动合同××××份,其中鉴证机关单位工勤人员××份,鉴证事业单位职工劳动合同××*份,鉴证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份,鉴证集体企业职工劳动合同××*份,续订劳动合同××*份,劳动合同鉴证率达到了××。规范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二是加强劳动年检,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增强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以“清欠维权”为重点,采取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将劳动执法年审制度化。2005年共办理劳动执法年审××××户(国有企业××*户,集体企业××户,其他用工单位××××户),涉及劳动者人数××××人,补签劳动合同××*份,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推动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三是积极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工作,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按照“重在源头预防,重在基层调解”的方针,积极协调、调整各种用工关系,逐步建立起企业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类型的调解制度,积极组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成的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因劳动争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005年以来共接待来信来访××件,口头回复和书面回复××件,答复率达××*;受理群众举报案件××件。立案处理××件,结案××件,结案率××;调解仲裁劳动争议案件*件,结案*件(未结案*件,是因被除名的职工没在规定时效内提出上诉,县仲裁委没有受理)。为××名打工者追回被克扣拖欠的工资××多万元,讨回工伤致残医药费(含欠发工资)××万余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处理了用工矛盾,维护了边疆社会的和谐稳定。四是加强劳动技能开发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素质。2003年以来报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培训××*人(高级工××人,中级工××*人,初级工××*人),通过培训全部发放了培训等级证书。
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救助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2001年以来建立起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员从××××人增加到××××人,净增××××人,领取养老金由××××人增加
到××××人;参保范围由国有企业职工扩大到非公经济、个体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年间共征缴养老保险基金××××万元,发放养老金××××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社会化发放率均为××*。有××*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社区管理,有××*名企业退休人员暂由县养老中心和乡镇劳动保障所实行了社会化管理,全县××××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
×*。二是失业保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年间充分发挥其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作用,为××名下岗职工按时足额发放了××.××万元的基本生活费和××.××万元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从××××人增加到××××人,净增××××人,*年间共征缴基金××*万元,共有××××人次享受了××*.*万元的失业金。三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全县由传统的公费医疗向基本医疗保险改革过渡,建立起与我县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医疗保险配套政策和服务管理不断完善,基本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参保职工达××××*人,征缴基金××××.××万元,支付医疗费××××.××万元。四是工伤保险自2003年启动以来,不断探索前进,参保职工达××××人,征缴基金××.××万元,支付工伤医疗费*.××万元;生育保险稳步推进,全县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从单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向企业扩大,参保人数达××××人,征缴基金××.××万元,支付××.××万元。五是乡镇、社区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积极作用不断显现。全县××个乡镇全部建立起劳动保障机构,*个社区建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选配了××名专职干部和*名协管员。六是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和多元化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和自强自立等新的就业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七是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发展,就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努力开辟就业门路,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十五期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累计达××××人,实现就业××××人,就业再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效控制在*.*以内。流动就业作为新的劳务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建起了劳务输出基本工作框架,成功开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八是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再就业优惠效应明显。十五期间发放《再就业优惠证》××*本,使××*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工商费优惠,免去*.××万元的登记费,××.××万元的个体管理费;××*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收优惠,减免了××万多元的税费,××名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小额担保贷款,获得了××万元的贷款。九是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成为促进就业的有力手段。*年间共举办再就业培训班××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名,培训结业促进再就业××*人,培训再就业率达××.××。
四、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宣传尚不到位,用人单位遵守执行《劳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不强。
㈡我县劳动保障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系统建设不适应工作的需求,影响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提高。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和街道社区平台迫切需要投入人力财力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㈢劳动关系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群体性事件和信访案件数量增多,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我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大批能源项目的开发,大量的外地和本地农民涌入我县各个建筑工地,业主或项目承包方无故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㈣社会保障基金弹性收入与刚性支出的矛盾突出,社会保险扩面潜力有限,企业单位社会保险群体意识不强,困难企业无力参保和拖欠保险基金现象仍严重。财政拨付的医保基金不足,机关事业单位统筹基金的个人自付比例过高。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难统一,五保统征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
㈤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滞后,国企改制与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不来接续社会保险,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中有不少人仍游离于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致使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有减难增,加之现有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不能满足不断规范、不断增大的工作需求,多种原因牵制着我县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进一步展开。
㈥支柱产业单一,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就业矛盾尖锐。㈦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劳动者职业技能整体水平偏低,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㈧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场地有限,限制了其职能的发挥,不能满足不断扩展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工作需求。
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劳动法》的贯彻力度,推动劳动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㈠加强劳动执法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劳动执法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和创新意识,改变管理缺位现象,从组织上保证《劳动法》的顺利贯彻实施。
㈡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督促所有企业招用职工均签订劳动合同,重点抓好非国有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对其他国有企业,重点促进其建立内部协商机制,明确相应的形式和程序,加大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按照“重在源头预防、重在基层调解”的方针,逐步建立起企业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类型的调解制度,健全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组成的三方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健全工作制度,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因劳动争议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围绕本县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和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进行调研,集思广益,对实行阶段性就业制度和弹性工作制后,大量出现的非全日制工、季节工、短期工、临时工等多种就业形式中的劳动关系的认定、劳动权益保障、劳动争议处理等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二是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抓好促进就业、劳动合同管理、企业工资支付和欠薪处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等方面的政策的研究和执行;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劳动保障部门系统内部执法监督;积极转变行政职能,实施依法规范行政、公正执法。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实行办事项目、程序、依据公开,逐步实现政务全面公开;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察,以日常巡视监察为主要方式,实行“定期、定人、定区域、定指标”制度,重点对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工资发放、执行工时制度和女职工、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等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投诉举报制度,推行劳动年审及社会保险登记年审制度,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实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制度;规范劳动监察办案程序,加强劳动监察档案管理;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目标考评制度,提高执法监察效率。
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保障方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社会保障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增值;依法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
㈣抓紧建设劳动保障的各业务系统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现有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系统,结合“金保工程”的实施,建成全县互连的劳动保障信息化服务系统。
㈤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水利资源,抓住当前电力开发的机遇,在发展电力工业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努力增加本县劳动力就业。
㈥充分发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公共和公益性就业服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扩大再就业培训,做大做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我县劳动者素质,增强我县失业人员、农村富余人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各位领导,我县宣传贯彻《劳动法》的工作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劳动法》的要求,离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很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劳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力度,进一步建设规范的用工秩序和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建设和谐某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关于贯彻实施《劳动法》有关情况的报告1
关于贯彻实施《劳动法》有关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通知要求,我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我市贯彻实施《劳动法》情况,请予审议。
一、贯彻实施《劳动法》主要工作情况
《劳动法》1995年1月施行以来,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市劳动保障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不断加大宣传普及和执行工作力度,在促进就业、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制度,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开展职业培训,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组织机构不断健全
《劳动法》颁布实施后,市政府就把贯彻实施此项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劳动服务机构,健全劳动监察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成立了劳动就业局、劳动仲裁院、劳动监察大队,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劳动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基层组织。进一步完善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动市场管理等服务体系。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出台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一系列的实施办法。这些机构的建立和办法的出台,为贯彻实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广泛宣传发动,法制意识普遍增强
自《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市始终把《劳动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常期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对《劳动法》的宣传力度。一是抓好队伍学习。市政府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多批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劳动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培训班,为全面准确、深入领会法律精神奠定了基础,也为《劳动法》的宣传培训了业务骨干。二是组织“三进”宣讲。市政府组织成立了宣讲团,“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宣讲《劳动法》,先后举办了两批次共16期培训班,对200多名机关和事业单位负责人、2000多名企业法人代表或劳资干部进行了宣讲和解答,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三是利用基层平台进行宣传。在19个乡镇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和17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窗口张贴《劳动法》宣传画,在各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5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四是注重媒体宣传。编制了《劳动法》宣传材料,在**电视台和《**通讯》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在**电视台和《**通讯》开辟了六个专栏或专版,讲解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五是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劳动法》颁布以来,市政府每年都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
(三)落实就业和培训政策,就业工作强力推进 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就业。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先后成立和及时调整了市就业再就业、普惠制培训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为了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2010年5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对乡镇、村(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机构设臵、工作职责、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四个明确,使我市劳动保障平台网络达到城乡全覆盖,建设率100%。二是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就业。2010年,我市以全员招商和全民创业为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供了就业岗位1.8万个,有效缓解了城乡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三是积极落实政策,促进就业。2010年,我市就业资金支出1996万元;办理小额担保贷款67人,贷款134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安臵就业困难对象150人。发放“4050”人员社保补贴9386人次,发放补贴资金1376万元。四是强化技能培训,助推就业。为了保证培训工作质量,市政府对培训机构进行了公开公平招投标,保留了5家培训机构作为普惠制培训基地。制定了更加明确的培训基地管理制度和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在抓好基地培训的同时,重点抓好“校企联合”培训工作,开展定向专业技能培训。2010年普惠制培训2069人,其中通过“校企联合”方式培训1884人,进一步增强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五是鼓励全民创业,带动就业。2010年,我市围绕全民创业战略制定了《**市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和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4123户、私营企业775家,就业人数9120人。六是建立帮扶机制,援助就业。2010年,重点开展了三次大型用工招聘会,共有318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9480个,现场有2474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为165家企业免费发布用工信息186条,提供就业岗位2657个,有1508人因此达成就业意向。
通过以上促进就业各项措施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市就业工作的开展和任务指标的完成。2010年,实现实名制就业7208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办理小额担保贷款67人134万元,扶持创业带头人45人,带动就业29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臵就业困难对象150人,上传空岗信息5048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5%。
(四)强化社会保障,五项保险稳步发展
经过不断的改革与探索,我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逐步建立起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体现公平与效益相结合、社会救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原则的社会保险体系,实现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达到了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管理服务规范化的要求。
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173户,参保职工10.6万人,其中:参保自由职业者4.8万人,离退休人员3.1万人,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全市共有医疗保险参保单位797户,参保职工7.6万人,参保率达96%;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7万人,参保率为98%,总参保人数达到11.3万人。共有定点医疗机构30家,定点零售药店31家,实现了公费医疗向社会保险的平稳过渡。共有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107户,参保职工3.2万人。共有工伤保险参保单位898家,参保职工2.6万人。共有生育保险参保单位786户,参保人数已达3万人。
(五)积极行使维权职能,劳动用工日趋规范
1、以建立和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为重点,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劳动合同,依法建立劳动关系。2010年,我市签订劳动合同的私营企业873户,职工34628人,签订劳动合同32897人,签订率95%;签订劳动合同的外资企业26户,职工5030人,签订劳动合同4836人,签订率96.1%;签订劳动合同的个体工商户204户,职工2683人,签订劳动合同2581人,签订率96.2%。
2、以解决拖欠劳动者工资为重点,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市切实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任务,以查处非法职业中介、非法使用童工、拖欠社会保险费及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等行为为重点,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的力度。结合《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先后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活动,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200家,涉及各类劳动者2.2万人次。同时,以建筑领域为重点,认真做好清理拖欠劳动者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工作,严厉打击随意延长工时、恶意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08年至今,累计清理拖欠劳动者工资231万元。
3、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能力,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针对劳动争议案件逐渐增多的情况,从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能力建设入手,不断改进办案方式,规范仲裁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劳动争议案件结案达95%。同时,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工作,加强重点监控,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2010年,劳动争议仲裁院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7件,结案198件,结案率96%,为劳动者讨回工资和各类待遇447.3万元,切实维护了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六)认真落实劳动工资调控政策,劳动工资调控有力 为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市政府每年都做出部署,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工资调控等相关工作。2010年,核发企业工资总额使用手册300余家,及时调整我市企事业单位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500元/月提高到650元/月),并向全社会予以公布。按政策及时为2728名职工办理正常退休手续,为2.8万名离退休(职)人员办理了调资手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贯彻实施《劳动法》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意识不强,对贯彻实施劳动法比较消极,存在抵触情绪,守法意识淡薄,片面追求企业利润,忽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形势仍然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同时存在,就业和再就业人员择业观念滞后,自主创业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三是劳动者合法权益未完全得到保护,仍存在劳动用工关系不规范现象。随意拖欠克扣工资、不缴或欠缴养老保险、安全卫生措施不到位、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变相少付加班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大力宣传《劳动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使各项政策法规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使广大职工群众学会知法、守法,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应享有的权益。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注重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考核督查,制定和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目标的落实。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保证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3、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我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强社会保险各险种的协调发展,在巩固养老、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快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力争今年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100%。
4、推进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劳动合同签订工作,重点做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力争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不断深化企业工资分配收入制度改革,指导企业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收入能高能低,按劳分配与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加大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力度。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切实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抓紧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积极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和调解工作,努力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6、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培训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全面带动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引导各类培训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层次。
第三篇:***县妇联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县妇联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情况汇报
《劳动法》颁布实施十年来,***县妇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与劳动社会保障、法院、工商、工会、经贸委、安全生产等部门密切配合,在依法维护劳动妇女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促进了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成立领导班子,确定专抓力量
维护劳动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妇联维权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县妇联长期以来就将贯彻实施《劳动法》作为维权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领导班子,由县妇联主席亲自挂帅,分管维权工作的副主席具体抓,并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确保这一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发展规划
为保障《劳动法》中规定的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县妇联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其中将女性就业和女职工劳动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在每年县妇联的年初工作意见中,也将该项内容在“巾帼建功”活动中进行了规划和安排。这些计划的制定为我县实施《劳动法》中有关女性劳动规定打下了基础。
三、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1、举办培训班进行宣传。为提高全县妇女的法制意识,妇联系统每年都举办了各类培训班,如,镇妇联主席培训班、村妇代会主任培训班、下岗女工培训班及各类技术培训等,在这些培训班上都开设了《劳动法》课程,增强了妇女的法制观念。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级妇女组织10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30余期,培训妇女1万余名。
2、结合普法教育进行宣传。县妇联结合司法部门开展的“三五”、“四五”普法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宣传小手册等形式进行宣传。10年来,全县各级共发放《劳动法》等法律知识宣传资料9万余份。
3、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宣传。为增强广大妇女接受法律知识的趣味性,县妇联每年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宣传。活动形式主要有:演讲赛、知识抢答赛、文艺节目等,如,2002、2004年“三八”节举办的知识抢答赛中都有《劳动法》方面的知识内容。另外在每年的“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中,通过发放资料、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大力宣传了《劳动法》。
4、通过宣传媒体、阵地等多形式进行宣传。县妇联每年在祁阳电视台开辟了女性专栏,主要宣传一些优秀女性典型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同时,还通过宣传专栏、黑板报、墙报、横幅、标语等进行宣传,每年,全县各级共办法律宣传专栏30余期,黑板报和墙报70余期,悬挂横幅20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
以上各项宣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用人单位的劳动法律意识和劳动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全社会对保护劳动妇女正当权益的认识,为她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深入贯彻落实,切实维护权益
1、认真做好日常信访工作。县妇联认真做好每一件信访工作,尽力为她们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接待劳动关系方面的上访户,我们做到仔细听取她们反映的情况,认真作好记录,主动找有关部门协调,力争她们的合法权益。10年来,县妇联共接待这类上访案件50余件,办案率、结案率都在95%以上。如,2004年7月一上访户李某,为县氮肥厂的一名职工她反映在她休产假期间工厂停发了部分工资,我们接待后,立即找到该领导,向他们宣传了《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当时该厂以单位效益不好为由予以搪塞。我们又将这一情况反映到县经贸委等部门,通过多方努力,最后该厂纠正了这一违法行为,落实了李某的产假工资。
2、充分利用法律援助机构维权。贫困下岗女职工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我们重视依托自身的职能优势,建立健全下岗女工再就业维权组织,为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2002年,我们联合司法部门成立了***县法律援助中心,明确了将贫困下岗女工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建立了法律援助的接待、指派专人办理、督办、回访、考核、和上门服务等制度,较好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维权效果。三年来,县法律援助中心共为6名下岗再就业女工提供了法律援助,为21名女职工提供了法律咨询,发挥了女职工维权工作的主阵地作用。
3、深入调查研究,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县妇联每年针对《劳动法》落实情况在全县各单位,特别是企事业单位中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女职工孕产期医疗费用和产假工资发放、执行孕期、产期、哺乳期有关休息休假规定情况、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有否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有否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有毒有害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用人单位的女职工权益保护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立即研究对策,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依法纠正了违法行为。
十年来,县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切实维护劳动妇女的合法权益。通过多年努力,我县绝大部分单位,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执行《劳动法》中有关规定,落实了女职工的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四期”保护、卫生费等,有效保护了女职工的合
第四篇:关于贯彻实施《劳动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贯彻实施《劳动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10年来,重庆市各级工会始终坚持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重要契机和突破口,切实履行《劳动法》赋予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积极参与劳动关系的调整,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为我市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从2005年4月至8月,我们针对工会贯彻实施《劳动法》的主要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一、重庆工会贯彻实施《劳动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重庆工会贯彻实施《劳动法》10年来所取得成效表现在:《劳动法》赋予工会的职责职权得到进一步落实,推动了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立和作用发挥;推动工会工作重心实现了重大转移,工会组织得到发展壮大,《劳动法》逐步深入职工人心,广大职工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基本形成。
(一)始终把立法参与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臵。参与立法,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10年来,尤其是重庆直辖以来,市总工会先后参与了《工会法》、《破产法》、《公司法》、《婚姻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最低工资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条例》、《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立法和修改论证工作,提出了工会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和推进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先后重点全过程参与了《重庆市工会条例》、《重庆市厂务公开条例》、《重庆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重庆市集体合同条例》(该条例于今年9月29日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等法规的调研、起草和制定,反映了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提出了工会的建议和主张,使职工的意见得到直接的法律表达。
同时,努力推进贯彻实施《劳动法》的制度建设。10年来,为了推进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市总工会从制度建设入手,自2000年起,市政府与市总工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市政府吴家农、童小平等副市长都亲自出席会议,通报有关情况,陆续研究解决了“三条保障线”、困难劳模补助、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等涉及职工权益的重要问题;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司法局、安全监察局等建立了涉及职工权益重要问题的信息交流制度,互通信息,沟通情况,不定期研究解决职工反映的有关问题。建立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征集制度,坚持每年下达调研课题,对涉及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对重点课题,还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调研论证,形成调查报告,通过人大、政协中的工会代表,用议案和提案等方式反映涉及职工权益的突出问题,为市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劳动法律执法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二)积极推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2000年,市总工会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委、市企业家协会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近年来,三方着力配合推行了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商机制“三项基本制度”。到2003年,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市)建立了这一制度,目前还延伸到了部分乡镇。同时,还以“双爱双评”、创建和谐劳动关企业(工业园区)等活动为载体,促进企业协调劳动关系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目前,我市集体合同建制工作已初具规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三资企业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市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达2.81万户,占应建制企业总数的81%。其中,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建制率达95%;外商投资、私营、乡镇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建制达70%。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稳步发展。全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有2119户,占应建制的8%。
(三)加大参与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力度。全市各级工会积极配合人大和劳动行政部门,开展了多次《劳动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1995年10月,市人大牵头组织市总工会和市劳动局开展了《劳动法》的第一次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全市宣传贯彻情况。之后,市总工会陆续参加了市人大、市政协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劳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积极参与了对企业拒缴养老保险费、拒签劳动合同、化学危险品管理等突出问题的检查和专项治理。最近三年来,市总工会连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支付农民工工资专项执法大检查。去年5-7月,为纪念《劳动法》颁布10周年和《重庆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实施1周年,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六个部门联合开展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执法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用人单位发出了“劳动保障监察指令书”,要求限期整改。
市总工会十分重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检查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参与劳动法律监督检查能力。近年来,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了180多名兼职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员,颁发了监督检查员资格证书。截至2004年底,全市基层工会建立了劳动法律监督组织799个,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3338人,受理安全生产违法、违纪案件114件,其中工会直接处理的案件67件。
(四)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参与力度。为解决好发生在基层的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市总工会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近年来重点抓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员的培训,以及劳动争议的调处工作。到2004年底止,全市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443个,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7535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096件,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60件。此外,市总工会加大了直接参与重大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协调处理力度,参与了涪陵区12起职工工伤、多家商业银行分流安臵出现的劳动争议纠纷、重庆化妆品厂等多起集体仲裁案件的处理。近三年来,全市共参与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200多件,为缓解劳动关系矛盾做出了积极努力。
(五)努力促进全市扩大就业工作。1995年以来,全市工会始终把促进扩大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臵,努力构建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从1992年开展的单纯为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已经发展到2002年的为困难职工、下岗职工送观念、送技能、送服务、送岗位的“四送”活动。三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共为下岗失业人员送观念13万人次、送技能5万人次、送服务12万人次、送岗位7万余个。通过成立工会再就业中心、建立再就业基地、开办下岗职工夜市、举办现场招聘会、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等形式,千方百计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全市各级工会自办或参与举办专场招聘会383场,22.3万人次进场求职,有6.36万人达成用工意向性协议;全市工会还通过建立市、区县、企业不同层次的多个职工消费合作社,为下岗职工直接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扩大了就业。
(六)大力开展宣传贯彻劳动法的教育培训活动。《劳动法》颁布以来,全市各级工会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把40多万册《劳动法》、《劳动法释义》及其劳动法配套法规文本等学习材料送到职工和基层工会干部手中。基层工会利用闭路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广泛组织广大职工反复学习《劳动法》,把《劳动法》作为职工“三五”、“四五”普法的主要内容;市总工会开展的百万职工学习《劳动法》知识竞赛活动,参赛单位达到5000多个,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全部参加了竞赛,参赛职工超过100万人。1995年,市总工会组织13个行业、15个代表队参加的《劳动法》知识决赛,在电视台直播后引起全市职工巨大反响。据统计,全市参加学习《劳动法》的干部、职工达到了90%以上。与此同时,市总工会还对区县市工会和各产业工会、大中型企业工会、基层工会三个层次的工会干部举办了100多期、1200多工会专兼职干部参加的《劳动法》专业性培训班;另外,全市各级工会会同市劳动局等部委陆续开展了《劳动法》咨询日、宣传月等活动;近两年来,市、区县总工会与人大、劳动、法院、司法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律援助在工会”、“12.4法制宣传日”、“纪念《劳动法》颁布十周年、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宣传”等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对上百万市民进行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政策的现场解答,发放了《劳动法》、《工会法》、《重庆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法律援助条例》、《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手册》等法律文本和宣传资料100多万份。今年7月,在市总工会组织的以《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四五”普法考试中,全市近20万职工和工会干部直接参加了考试,及格率达到100%以上,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10年来,职工学法、懂法、用法蔚然成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日益成为自觉行动,《劳动法》逐步深入职工人心。
(七)《劳动法》推动工会工作重心实现重大转移。按照《劳动法》关于“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的规定,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的“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和突破口,带动工会各项工作”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市总工会成立了贯彻实施《劳动法》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职责分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劳动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活动,建立了情况汇报制度,按照《劳动法》的内容对工会职能进行了调整,使劳动法律的宣传、贯彻实施和监督检查逐步成为工会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注意总结推广工会贯彻实施《劳动法》中的先进典型。近年来,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多,维权难的状况,推广了南川市总工会建立“4+X”进城务工人员维权联动机制的经验;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等问题,推广了重庆广厦一建集团善待进城务工人员的“四好”经验;针对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的状况,推广了嘉陵、ABB电器公司等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经验。另一方面,注重畅通职工反映情况的渠道,提供服务。在市、区县两级工会开通了“12351”职工维权热线电话,为职工利益诉求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窗口,今年3月开通以来已受理职工热线电话2000多人次;还在市和区县两级建立了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为3250多名职工提供了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咨询,以及劳动仲裁和法律援助代理等服务。
10年来,《劳动法》的贯彻实施,推动了工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市总工会按照《劳动法》关于“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规定,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作为重要任务,在巩固国有和国有控股、集体企业等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全市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4年底止,全市40个区县市和2个开发区新建工会组织累计达到3.57万个,发展会员70.45万人(截至2004年底,全市职工为237.49万人,会员215.20万人),全市131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工会工作委员会或工会联合会,全市有658个社区组建了工会,在进城务工人员中也着手建立了工会,使他们有了自己的“家”。
总之,10年来,全市工会在全面、深入宣传贯彻实施《劳动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活动型工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基本职能的重大转移。
二、贯彻实施《劳动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0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劳动保障等部门和工会为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侵害职工劳动经济和社会保障权利的情况仍然突出。此次调查发现,职工反映的以下问题比较突出:(1)一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在签订的合同中,试用期过长、基本内容不完备、不公正、未经双方协商等问题突出;不少合同包含违法的霸王条款,有的连工资和基本的福利待遇都只字不提;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极低,据我市化医工会调查,某化工企业全部3552名职工中,仅有1.3%的职工与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91%以上的职工签订的都是3年及其以下的劳动合同;企业不按合同执行,随意处罚和辞退职工的情况时有发生。(2)有的企业变相延长工作时间,劳动定额偏高,迫使职工加班加点,有的工作时间长达18个小时,职工超时劳动的状况比较严重,而且有的企业不支付或不按标准支付加班工资;(3)以各种名义或变相克扣、拖欠职工工资,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和私营企业拖欠严重,据调查,有的区县50%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都不同程度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4)在部分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一些新兴行业,如保安公司、物业管理、保健娱乐行业及大型商场的专柜人员大多未参加社会保险,一些亏损困难企业拖欠养老金现象也比较突出。在参保企业中,医疗、工伤、生育等参保险种不完全,少报缴费基数、基数不清、人数不清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私营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不到20%。在这些企业中,参保的一般都是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市总工会去年在对41家企业的劳动保护调查中发现,仅有8家企业为职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率为19.5%。(5)侵犯女职工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在招工时,明确告诉女职工在合同期间不能怀孕。另据市总工会女职工部今年4月份对34户不同类别企业的调查,劳动合同中涉及女职工权益条款比较全面的,仅为1.17%。(6)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情况参差不齐,私营企业几乎没有得到落实。(7)有的企业在改制、破产过程中,未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二是职工劳动保护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状况有待改善。一些企业在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很少载明和告知职工有关安全生产、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职工拒绝违章指挥权难以实现;有的企业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处于弱势的职工往往不敢抵制,因为一次合法的抵制,后果可能就是失业;安全技措工程、安全设备和安全教育费用投入少,或者根本没有投入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单位不重视、不支持工会的群众监督。《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原来劳动行政部门管理和安全部门、卫生部门新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职责职权不清和交叉现象比较突出,给工会参与“三同时”的职责带来了较大影响。
三是企业职工基本医疗制度改革滞后矛盾突出。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老职工多,欠账多,资金缺口大。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职工未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制度改革矛盾突出,有职工形容医改是一座“围城”,没有参加医保的想参加,而参加了的又想退出,认为得不偿失。职工普遍对目前的医改不满意,“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成了患病职工的口头禅;医患矛盾突出,“医保药拖命,自费药救命”,“小病不看大病拖”等说法和现象反映出患病职工的不满和无奈。职工普遍反映,一些医院在抗菌类药上大做文章,动不动就开头孢,廉价的青霉素却说没有,甚至出现了打青霉素找熟人开后门的现象;一些完全不必要的检查检验项目,让职工难以承受。目前职工因为医疗费、住院费不能及时报账、大病统筹制度未建立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稳定。另外,对于参加医保后,职工直系供养亲属报销50%的医疗费规定被取消,困难职工反映很大。
四是劳动关系中的新问题亟待解决。工程项目承包和分包等无用工主体资格招工比较普遍,造成职工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举证困难,合法权益难以主张;非全日制用工、退休人员再工作后的劳动合同、工伤保险亟待规范;劳务派遣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用工主体资格尚需确认;有的用人单位钻社会保障制度的空子,单位本应按20 %承担社保费,但实际却按10%的钱返给职工,让职工自己到社保局建立个人账户,逃避另外10%的社保费,导致退休时与同工种和同年龄职工的养老金差距较大,社保基金缺口加大;另外,由于企业困难,长期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在个别企业还出现了满60岁的职工领不到养老保险金,而不能退休的现象。
五是建筑施工企业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情况复杂。据市总工会上半年对主城区19户建筑施工企业调查,拖欠金额达进城务工人员工资8000万元的主要原因:(1)未完工程垫资、业主未按约定给付工程款,企业无力支付工资;(2)建设单位在工程完工后以种种理由不办理或拖延办理工程决算,工程尾款不能及时回收;(3)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工程成为烂尾楼,施工企业前期工程款收取困难;(4)分包单位与施工企业签有垫资合同,分包单位未按合同支付进城务工人员工资造成拖欠;(5)一些地方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建设项目拖欠部分工程款;(6)部分包工头受农民工亲属委托扣下部分工钱,年底交与其亲属,以免农民工在外乱花钱。
三、对存在问题原因的简要分析
一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就业压力严峻。发展经济的中心工作与职工就业、劳动权益保护的矛盾,是贯彻实施《劳动法》中长时期存在的突出矛盾。重庆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劳动者争取合理劳动报酬、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择业自主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存在实事上的不平等三大矛盾突出。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薄弱,技术、资本、人才匮乏,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特别是三峡库区企业关闭、破产量大面广,产业层次低,还没有形成新的产业带和产业链,职工就业门路狭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周边土地被征用的农民、其他进城农民工约6500万人(其中市内约320万人),以及新增城镇劳动力增长较快,都给就业工作带来严峻形势,给《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是个别地方和一些企业对贯彻实施《劳动法》的认识不到位。个别地方领导认为,要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牺牲职工利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片面强调推动改革,发展经济,忽视或漠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的把不缴、少缴、缓缴社会保险费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在一些地方招商引资、企业在争取生产订单时,往往忽视了职工利益,还津津乐道于工资低成本的引资比较优势。三是区县劳动保障监察力量薄弱,执法难度较大。我市从去年以来加强了市一级劳动保障监察力量,但区县劳动保障监察力量仍很薄弱,目前我市区县的劳动监察人员受编制限制,一般只有3人左右,只能应付日常的职工投诉,没有足够的力量及时有效处理和制止众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跟踪整改和处罚很难到位。在区县劳动保障监督执法中,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阻力大,包括有些地方领导和执法部门上级单位的干预,导致执法难度增大。
四是《劳动法》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如对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合同产生的纠纷处理、拖欠工资和养老金,侵犯休息休假权和加班加点不给报酬等,缺乏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又如在企业改制、破产中劳动者安臵和分流方案缺乏程序性规范;还如目前出现的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灵活就业人员、退休职工再工作后的劳动合同和工伤保险等问题都缺乏规范。
四、对进一步贯彻实施和修改《劳动法》的有关建议 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只有建立起规范、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发展、推动改革、保持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此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劳动法》的力度,形成依法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社会共识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舆论工具,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大《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在全社会继续深入进行《劳动法》的普及宣传。特别要通过劳动保障、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行政部门和工商联、私企和外企协会等组织,对用人单位和经营者进行重点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经营、尊重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把《劳动法》、《工会法》等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纳入地方党政和企业干部的培训内容,作为“五五”普法重要内容。同时,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实改变目前部分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意识淡漠的状况,提高他们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
二是整合力量,进一步加大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
增强区县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力量,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查处;广泛强制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重点督促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督促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通过人大代表视察、政府执法检查、社会舆论等方式,加大对用人单位拒签劳动合同的监督和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劳动关系领域的各类违法行为,依法惩处恶意和蓄意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典型案件中的单位和个人。继续开展专项治理,努力从制度安排和源头上加大对劳务工工资的清欠力度。加快完善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步伐,加大对企业拖欠职工各项社会保险的查处力度。增强职工社会保险交纳透明度,规范缴费基数,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行五项保险“一卡通”制度。我市高新区建立的“五险合署”的社保机构,对此作出了积极的探索。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督促非公有制企业与工会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逐步形成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三是修改完善《劳动法》,加快配套法律法规立法步伐 《劳动法》是在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的时期制定的,所涵盖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因此应当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对如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等方面做出新的明确规定。同时,要加快与《劳动法》配套的《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促进就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条例》等立法工作步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快《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这两项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法律关系到所有劳动者的最根本和长远的利益的实现,更关系到社会政治的基本稳定。
四、加强各方协调配合,完善《劳动法》贯彻实施机制 从立法、执法、法律监督等环节进一步完善劳动法的贯彻实施机制,是贯彻落实《劳动法》的重要保障。这些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企业市场准入机制和诚信机制;建立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拖欠工资、社会保险先行抵扣、追偿与处罚机制;劳动争议处理协调机制;劳动法律监察与监督机制;执法检查机制;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等,为《劳动法》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第五篇:关于《农业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
关于《农业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
现就**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以下简称《农业法》)的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农业法》贯彻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学习宣传。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电视、网络、乡村广播、标语、横幅、板报、简报等宣传形式,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送法下乡、法制集中宣传月、发放明白纸等活动的开展,深入宣传《农业法》,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农业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了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在大力开展宣传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农业法》的学习培训力度,组织各乡镇及部门农业执法人员参加了省、市、县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班,增强了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的自觉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依法管理农业的本领。五年来,累计组织各类宣传活动100多次,发放明白纸6万多份,开展法律咨询500多次,培训农业执法人员2000多人(次)。
(二)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了落实《农业法》关于“增加农业投入”的要求,我们采取新增、整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向农业投入的倾斜力度。五年来,全县共拨付各类支农资金3.5亿元,其中县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348万元。今年1—6月份,共拨付较县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130万元。驻会农业银
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机制,为龙头企业提供大额贷款,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五年来,全县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支农贷款近5亿元。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8亿元,较2003年分别增加9.6亿元和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5元,较2003年增加461元。其中农业收入634.61元,非农业收入1170.39元。
(三)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抗旱,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实施地膜覆盖、高产创建、良种、沃土、植保等工程,主攻单产,提高总产,增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推广半膜平铺、小垄膜侧和全膜双垄沟播等增产技术,地膜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总动员,大干一个月,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22.28万亩,地膜覆盖面积达到75.12万亩。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品质好、增产幅度大的农作物良种,全县种子(马铃薯种子除外)统供量达到400万公斤,小麦、玉米供种实现包衣化,玉米、胡麻种植实现良种化,种子精选率达到100%,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以马铃薯、玉米、冬小麦等农作物为主,累计落实测土配方施肥170万亩,提高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2007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00.8万亩,较2003年增长7.9%,总产量达到17.66万吨,较2003年增长5.6%。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08.9万亩,创历史新高。
(四)壮大基地规模,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实施百万
多公里。农村能源建设,建成农村户用沼气8100座,同步完成改圈、改厕、改厨。农村电网改造,改造面达到55%,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六)完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提高三农服务质量。一是依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认真开展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承包耕地总面积为220.89万亩,发放《土地经营权证书》111939册,占应发农户的99.8%,续签《农业承包合同书》111602份,占应签农户的99.5%。不断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妥善办理和解决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五年来,共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9335亩,其中农户间流转8777.5亩,受理土地纠纷案件51件,结案51件。二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在各乡镇成立了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机构,确定农经员为代理会计,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村民监督机制,使村级财务按照委托代理的要求正常运转。三是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扶持发展马铃薯、小杂粮和肉羊、肉牛养殖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截止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6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专业协会30家,固定资产达5149万元,年销售收入2.4亿元,带动农户4.2万户。四是逐步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在28个乡镇分别建立了农业服务中心,内设农技站、林业站、水利水保站、农机站等机构,现有编制303人,实有人员253人。
查各类化肥2800余吨,种子180万公斤,农膜600多吨,送检不合格化肥2批次,450公斤;送检不合格农膜2批次,243公斤。五是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加强对城区肉食品市场、定点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检疫,对检出的病肉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畜进行规范化处理,累计检疫各类肉品180万公斤,定点检疫屠宰猪1.75万头,检出各类病畜210头(只);设立蔬菜、肉食品快速检测点,对鲜活农产品进行检测,发放临时通行卡1万多张,开通绿色通道。六是开展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防疫,以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为主,进行整村推进式全覆盖强制免疫,加大免疫力度,提高免疫密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开展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工作,五年来累计投放各类防治药品160吨,防治面积1000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近10万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在贯彻实施《农业法》中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对《农业法》的普及还不够广泛,学习宣传还不够深入,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农业法》的内容还不够了解,一些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强。二是我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财政困难,重点项目配套资金不能落实;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四是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假冒伪劣坑农害农
现象时有发生,农民负担随时可能反弹;五是农口部门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造成机构分散,力量不足,手段落后,水平不高,力度不大,社会认同度差,执法阻力大。
三、今后工作思路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农业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宣传学习《农业法》,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结合“五五”普法,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农业法》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农业法制意识,为深化农村改革、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现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二)继续加大农业投入,稳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重视、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切实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确保农业财政支出比例逐年提高。要扩大投资渠道,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充分调动集体、个人和社会等各方面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扶持特色突出、市场前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方式,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培育知名品牌,拓宽销售市场,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