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
(2012年8月27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于2004年6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现已实施8年。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县**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汇报我县贯彻实施《促进法》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促进法》颁布实施后,我县的农机化发展现状 XX县幅员XXXX平方公里,耕地XX万亩,农业人口XX `万,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全省农机化试点县。《促进法》实施八年来,苍溪农机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指引下,紧紧围绕着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总体目标,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管理,在农机政策法规执行、农机推广使用、基础设施建设、农机安全监管、农机质量监督、扩大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扎实推进,使全县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截止2012年6月底,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到67.9万千瓦,装备总值3.78亿元,农机总收入3.93亿元,农机从业人员达2.2万人。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等综合
- 1 - 作业机械2.6万台(套),全县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8.14%;全县拥有机电提灌站675处,可控灌面积17.9万亩,保灌率为77%;全县喷灌10处,可控灌面积3500亩;全县建设乡村机耕便民道13497公里(主要是村组道路),通达率为58%;全县共有拖拉机4398台;全县拥有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农机生产企业4家,经销企业7家,农机销售、维修摊点122个。本县生产的红驰牌、农利牌收割机、耕整机、脱粒机全部进入国家推广目录和补贴目录,畅销16个省、市,年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
二、《促进法》的贯彻实施情况
《促进法》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农机化法律体系,为促进和规范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自《促进法》颁布实施的八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贯彻实施各项工作。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农机产品质量及其市场监督、农机安全监理、农机技术培训及科研开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和农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宣传,为贯彻实施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为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快速了解《促进法》的立法背景、作用、意义和主要内容,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深入开展宣传活动。一是抓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在《促进法》颁布实施之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人大副主任等县领导和农机 - 2 - 局局长分别就《促进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作了电视专题讲话,引起了全县各级各相关部门对农机化工作的重视。在县电视台播出农机化宣传标语62幅,拍制播放了反映我县农机化成果的电视专题片——《金风扬帆正当时》,并在县电视台《科技之窗》栏目制作了《微耕机的使用与保养》、《微耕机的维修常识》和《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方法》等农机知识专题讲座,在《梨乡农事》栏目制作了《联合收割机助农增收》和《农机大户的致富路》等多期反映农机题材的节目。在县电视台、《XX周讯》和《XX党政网》上全文刊载了《促进法》的内容和宣传标语以及农户购臵补贴的申报程序。近两年来,有关农机方面的信息宣传,不仅在县电视台和《XX周讯》上播报,还频频见诸于《XX日报》、《XX日报》等报刊。通过电视和报刊等媒介,有效地扩大了宣传面,提升了农机化法规的影响力。二是抓会议宣传。充分利用全县大春备耕、抗旱双抢、平安农机创建推进会以及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会等农村工作会议,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让广大基层干部全面系统地了解《促进法》,进一步增强抓农机工作,发展农机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心。三是抓流动宣传。在《促进法》颁布之时和实施一周年庆典之际,录制宣传磁带,出动宣传车,在县城主要街道和各乡镇巡回流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在县城和各乡镇街道悬挂宣传横幅226幅;在公路沿线和各村组主要路口的石壁、墙体上书写宣传标语300余幅。四是抓农时季节宣传。在每个农时季节前,抓住农民关心农机、购买农机
- 3 - 具的有利时机,组织农机、工商、质检等部门,带领农机销售企业深入全县各大场镇,开展“送法律知识下乡、送农机科技入户、维护农民权益”活动共100余场次,发放农机化法规和农机信息、技术宣传资料3万余份,使《促进法》的精神和内容深入基层、深入民心。五是抓信息宣传。我们在大力宣传贯彻的同时,狠抓宣传信息的采集、上报和反馈工作,大力宣传《促进法》在我县的贯彻实施情况以及农机化工作的经验、特色、亮点。做到了报刊上有文、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进一步增强了《促进法》在我县的影响力和知晓面,巩固了宣传效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活动,为该法的贯彻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领导,确保贯彻实施工作落到实处。为将《促进法》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县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贯彻实施工作的领导。一是按照《促进法》的规定,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了我县国民经济“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其它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发展。二是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切实依法履行职责,大力支持我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县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一次全县农机化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我县的农机化工作,引起了乡镇领导干部对农机化工作的重视。三是分管农业的县领导多次带领农机部门的同志上广元、跑成都,到省市相关部门汇报我县的农机化工作,争取项目资金近1.8个亿。四是县政府将乡村机耕道和机电提灌等农机基础设施,- 4 - 纳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层层分解任务,纳入对各乡镇和农机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特别是从2006年起,县政府将农机推广任务下达到乡镇,纳入综合目标管理,实行倒扣分考核。由于政府重视,领导到位,措施有力,我县每年的农机购臵补贴任务都在全省率先完成,大大激发了我县农户购买农机、使用农机的热情,工作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狠抓推广,努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业机械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我们认真按照《促进法》的规定要求,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努力提高我县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一是狠抓项目投入。为引导广大农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激发他们对农机的投入热情,县农机局积极向省市主管部门争取国家农机购臵补贴项目。由于工作积极主动,截止2012年6月底,我县共争取到国家和省级财政农机购臵补贴资金7722.9万元,是全省享受补贴资金最多的县之一。为确保农机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县财政每年按到位补贴项目资金的10%配套工作经费,在补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县农机局因地制宜,创新方法,抽派业务骨干带上电脑等办公设备蹲守在农机补贴经销企业现场办公,将购机补贴的资格审查、合同签定、上牌办证、喷号建档等9个程序一次性办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为购机农户户均节约路费成本200元以上,真正做到了惠民便民。我县实施农机补贴的“一站式”服务的做法受到了省、市部门领导的充分
- 5 - 肯定和购机农户的普遍好评,并被省农机局在全省推广。购臵补贴政策实施七年来,共实施补贴农户31000多户,补贴机具31920台(套)。通过项目“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带动农户投入达1.5亿,购臵各类农机具3.64万台(套)。我县率先在全市推广世界名牌联合收割机“久保田”和插秧机,2012年我县推广机插秧机具24台,推广机插秧5020亩,经测算机插秧亩产692.4公斤,比普通水稻亩增产55公斤,增产率达8.6%。二是狠抓示范引导。农机新机具的引进和现场演示,是抓好农机推广的有效措施。七年来,共召开全县性和区域性农机推广现场会56场次,现场操作示范了联合收割机、耕整机和插秧机等新型农机具的作业情况,让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现场观摩、直观感受了农机新科技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巨大作用。三是狠抓技术培训。为使农民能买会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我们依托农机校,大力开展对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培训,共举办农机化培训班16场次,现场培训和以会代训达12000多人次。四是狠抓科研开发。县政府每年都在“县科技三项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农机科研开发。
(四)依法监管,规范农机产品市场。加强对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管是《促进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贯彻好《促进法》,每年农闲时节,县农机部门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工作组,大力开展农机质量大检查,全面清理整顿农机生产、销售市场,规范农机维修网点,严格农机产品准入,对全县 - 6 - 112家农机生产、销售企业(摊点)进行拉网式检查,八年共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38起,在有效打击经销伪劣农机产品行为,规范农机市场,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强化监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县农机监理部门认真履行《促进法》规定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切实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四川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和事故处理条例》的具体规定,严格执法,全面监理。一是抓源头管理。严把拖拉机和驾驶员入口关,严格办证程序,严格驾驶员和农机操作手培训、考试,坚持超标车辆不发牌、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办证。认真抓好一年一度的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年检年审工作,每年检审率都保持在95%以上,努力把农机安全隐患遏制在源头。二是抓优质服务。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的文化素质、法律常识和安全意识相对较差,仅靠强硬的法律手段开展工作是不行的,甚至会引发执法冲突。为此,县农机监理部门转变工作思路:以服务促执法,以执法强服务。在县监理机关大力开展“一杯清茶、一声问候、一脸微笑”“三个一”优质服务;一切从方便群众出发,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并在礼拜天和节日安排值班,方便群众办证取证;将农机监理办证程序、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上墙公示,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一目了然,明白清楚。由于工作出色,群众满意,县农机监理站被评为了省级“文明监理、优质服务”
- 7 - 示范窗口单位。三是抓路检路查。为严厉打击“黑车非驾”、无证驾驶和拖拉机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县农机监理执法人员常年奔赴在乡村路上,执法检查,纠正违章。八年共查处“黑车非驾”72起,纠正违章873起,强制报废拖拉机46台。四是抓安全常识培训。为提高广大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操作手的安全生产意识,县农机监理站把对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操作手的安全生产常识和法律知识培训,作为整个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针对我县联合收割机和耕整机等田间作业机械快速增加的实际情况,县农机局多次组织监理人员,在全县原9个片区,分别对所辖区域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操作手和水利农机员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开展安全生产常识和相关法规知识培训,印发安全宣传资料2万余份,赠送《农机安全法规知识汇编》5451本,在宣传农机法规的同时,有效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截止2012年8月,我县农机安全已取得连续17年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的优异成绩,县农机局也多次被省市主管部门评为农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五是抓内务管理。县农机监理站规范档案管理,及时清理已过期一年的驾驶人员档案,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车辆普查活动,对已报废但又销档案的车辆逐一排查核实。
(六)创新机制,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有效贯彻《促进法》关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规定,我们立足县情,坚持“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切实解决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农时季节劳动力紧缺的 - 8 - 矛盾为着力点,积极探寻新时期“农机为农服务”的新途径。以培植发展农机大户为突破口,引导农机户在农机具自用的基础上,还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我县现有农机资源,积极引导农机户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专合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通过近几年的引导发展,全县现有村级农机协会89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584个,其中生产环节的机收服务队12个,机耕服务队286个,机灌服务队183个;农机装备在1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10164户,5万元以上的1138户;仅靠农机作业服务,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的农机专业户就达2350户。尽管当前我县农机化服务组织的组织形式还较松散,规模还不大,但已初见成效,并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农机大户王咸秀,投资23.58万元购回一台世界名牌“久保田”联合收割机,并配购了一台价值7万余元的农用货车,用于运载“久保田”,每年参加省机收服务队开展省内外跨区作业,年实现纯收入达12万余元。成立了万丰农机合作社,其作业服务不仅覆盖南充、广元,还远至海南、河南,实现了机收和农户的双赢。
(七)夯实基础,着力抓好乡村机耕道和机电提灌站建设。为把《促进法》关于“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把以乡村机耕道和机电提灌站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来抓。特别是自2001年省政府明确将乡村机耕道建设职
- 9 - 能交由农机部门实施以来,我县的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八年来,共争取国家和省级乡村机耕道建设投入项目资金4963万元,带动群众自筹11000万元,全县建设乡村机耕便民道13497公里(主要是村组道路),新改建机耕道1036公里,整治硬化547公里,全县现有乡村机耕道14330公里(含田间道路),其中整治达标2219公里;共争取机电提灌站建设资金3462万元,新改建90处,10千瓦以上的机电提灌站675处,控灌面积17.9万亩;安装节水灌溉设备10处、控灌面积1729亩;新增农机库棚4.1多万间,共57.6万平方米。到2012年8月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67.9万千瓦,农机装备总值达3.78亿元,农机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八)农机工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农机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小型四号米机、小型玉米脱粒机、贮粮罐和针灌节水设施等农机具,已获国家专利17项;我县自主研发、生产的红驰牌、农利牌收割机、耕整机、脱粒机全部进入国家推广目录和补贴目录,畅销16个省、市,年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
三、《促进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复合型、高性能的农机具较少。农民对畜牧饲养、加工环节、果枝修剪等农业机械的需求空间还很大,对农机新机具推广的速度和力度还需加强。二是国家投入有限,地方财政配套能力较弱,对农机化发展的推动力还不能满足新农村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求,特别是机电提灌和机耕便民道的项目资金较少,离 - 10 - 实际需求相距较大。三是由于现行农机监理法制体制不顺,农机监理责任重、装备差、手段弱,监管乏力,农机安全生产隐患突出。四是企业贷款难。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投入先进的设备,同时还要加大人员技术的培训,但这些对于一个刚发展的企业来说,需要政府的扶持。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强化领导,加强协调,凝聚农机化发展的合力。继续加大对农机化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深化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并将每年的农机化重点工作纳入对各乡镇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提高乡镇对农机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与各级各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争取更大的支持与配合;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将本地的农机化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水利农机员职能作用,与县农机部门一道抓好他们的工作考核。努力在全县形成各级重视,上下联动,加快发展的合力。
(二)争取项目,加大投入,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县农机部门要广泛捕捉信息,积极主动地争取相关农机项目资金,特别是争取农机购臵补贴项目,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有力地提升我县农机装备水平,减轻农民负担;争取机耕便民道项目、提灌站项目,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县政府也将在地方财政配套和科技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最大限度地增加对农
- 11 - 机化发展的投入。
(三)围绕新村,突出重点,打造农机化发展示范片。紧紧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在条件较成熟的地方规划农机化发展示范区或农机示范园,在农机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继续探索适合我县山区特点的农机化发展新路子,引导示范区农民优先发展,并通过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其他区域全面发展。
(四)狠抓源头,严格监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要严格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四川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和事故处理条例》,切实加强源头管理等基础性工作,严把培训考试和入户办证关口,不断改善执法手段和设施条件,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切实开展依法行政。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农机校建设,提高对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操作手培训的质量和水平。要充分利用公安交警部门的执法优势,大力支持和配合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实现安全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坚决杜绝农机重特大事故,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促进法》提供保障。
(五)立足服务,创新机制,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要围绕新农村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立足“为农服务”,狠抓机制创新,充分整合农机人才、物质、管理和技术资源,积极引导原乡镇农机站人员改制组建新的农机经营实体,并以农机大户为依托,鼓励农民在农机维修、农机作业和农机加工等方面,大 - 12 - 力发展多元化、紧密型农机专合服务组织,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和农机户“配件、维修”“两难”的问题。县农机局要加强对各种农机作业收费价格的指导和信息服务,努力提高农机作业的普及率。
- 13 -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发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 【发布日期】2004-06-25 【生效日期】2004-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新华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04年6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4年6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2004年6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本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四条 国家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主选择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其指定的农业机械产品。
第五条 国家采取措施,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第六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负责农业机械化有关工作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化促进工作。
第二章 科研开发
第七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采取技术攻关、试验、示范等措施,促进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第八条 国家支持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加强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支持农业机械科研、教学与生产、推广相结合,促进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九条 国家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系列化、标准化、多功能和质量优良、节约能源、价格合理的农业机械产品。
第十条 国家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鼓励引进外资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
第三章 质量保障
第十一条 国家加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等标准。对农业机械产品涉及人身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强制执行的技术规范。
第十二条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根据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可以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进行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第十三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对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负责,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零配件供应和培训等售后服务责任。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在其生产的农业机械产品上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十四条 农业机械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农业生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农业机械使用者有权要求农业机械销售者先予赔偿。农业机械销售者赔偿后,属于农业机械生产者的责任的,农业机械销售者有权向农业机械生产者追偿。
因农业机械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十五条 列入依法必须经过认证的产品目录的农业机械产品,未经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禁止出厂、销售和进口。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农业机械产品。
禁止利用残次零配件和报废机具的部件拼装农业机械产品。
第四章 推广使用
第十六条 国家支持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推广农业机械产品,应当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农业机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可以委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对其定型生产或者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检测,作出技术评价。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应当公布具有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农业机械产品的检测结果,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选购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信息。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农业区域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并鼓励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等建立农业机械示范点,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第十八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根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加快农机具更新的原则,确定、公布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定期调整。省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根据上述原则,确定、公布省级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定期调整。
列入前款目录的产品,应当由农业机械生产者自愿提出申请,并通过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进行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鉴定。
第十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国家支持和保护农民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织区域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区域化、标准化种植为借口,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二十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应当按照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和管理。
农业机械使用者作业时,应当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农业机械,在有危险的部位和作业现场设置防护装置或者警示标志。
第五章 社会化服务
第二十一条 农民、农业机械作业组织可以按照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为本地或者外地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各项有偿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有偿农业机械作业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
国家鼓励跨行政区域开展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农业机械跨行政区域作业,维护作业秩序,提供便利和服务,并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应当根据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需求,提供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维修、信息、中介等社会化服务。
第二十三条 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
第二十四条 从事农业机械维修,应当具备与维修业务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具有农业机械维修职业技能的技术人员,保证维修质量。维修质量不合格的,维修者应当免费重新修理;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维修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维修者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自愿成立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 扶持措施
第二十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增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投入,并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制造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开发资金应当对农业机械工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 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补贴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可以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也可以采用贴息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八条 从事农业机械生产作业服务的收入,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国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安排财政补贴。燃油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农业机械化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信息服务。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依照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的,责令改正,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在鉴定工作中不按照规定为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进行鉴定,或者伪造鉴定结果、出具虚假证明,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违反本法规定,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对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鉴定的,由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截留、挪用有关补贴资金的,由上级主管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截留、挪用的资金,没收非法所得,并由上级主管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所在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法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情况的报告(范文)
关于全市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情况的报告
2014年12月29日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市农机局局长 刘建才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市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情况,请于审议。
一、我市农机化发展现状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颁布实施十周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实施《促进法》,坚持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总体目标,在农机政策法规执行、农机推广使用、农机安全监管、农机质量监督、农机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扎实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全国农机科普先进集体、全省玉米机收先进单位、全省农机化宣传标兵单位、全省农机修配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农机安全示范市、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06万千瓦,农机总值达到6.3亿元,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9万台,联合收获机2700台,各类配套机具达到3.8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6%,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5亿元。各类新型机具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由小型向大、中型,由单项作业向复式作业的转变,并呈现出高性能、高质量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有力保障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二、《促进法》的贯彻实施情况
(一)广泛宣传,大力营造依法促机的良好氛围。我市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活动。一是抓媒体宣传。在**电视台、《**日报》和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及时进行农机法律法规宣传。二是抓会议宣传。充分利用全市农机工作会议和各类农机现场会有利时机,发放宣传册4万余份。三是抓流动宣传。出动宣传车2辆,全年在各乡镇巡回流动宣传,每年3.15期间及时组织质量宣传。四是抓农时季节宣传。开展送科技下乡、送技术入户、农机专项检查和打假活动共90余场次。五是抓信息宣传。农机部门积极向中国、山东省、**市农机化信息网投稿,大力宣传我市农机化亮点工作,为《促进法》的贯彻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领导,确保贯彻实施工作落到实处。为将《促进法》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贯彻实施工作的领导。一是按照《促进法》的规定,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了我市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其它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发展。二是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切实依法履行职责,大力支持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三是分管市领导多次带领农机部门的同志到外地农机产业园和农机生产企业参观学习,到省和**市农机局汇报我市的农机化工作,积极争取农机补贴和项目。特别是从2014年起,市政府将农机推广任务下达到乡镇,纳入了科学发展观绩效考核。
(三)狠抓推广,努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认真按照《促进法》的规定要求,结合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一是狠抓对上争取。近年来,共争取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000多万元,补贴农户9600多户,补贴机具1.5万台(套),带动农户投入达2.2亿,购置各类农机具3.8万台(套)。在补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市农机主管部门实行公开公正,阳光操作,热情服务,真正做到了惠民便民。二是狠抓示范引导。建立各类农机化示范基地15处,召开各类农机推广现场会56场次,让广大群众现场观摩、直观感受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巨大作用。三是狠抓技术培训。近年来共举办农机化培训班和现场会180余场次,现场培训和以会代训4万多人次。四是狠抓机械化作业。按照四季农业生产的工作特点,及时组织机械上阵作业。仅今年就检修机具2.3万台套,组织上阵机械3.6万台次,完成小麦机收50万亩,玉米机收41万亩,秸秆粉碎还田67万亩,花生覆膜播种28万亩,花生机收16万亩,马铃薯机收3万亩,农机深松整地20万亩,组织跨区作业机械500台套,作业面积37万亩。农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节本增效。今年3月5日,**市在我市召开了农机深松整地现场会,省局领导参加了现场观摩。
(四)依法监管,规范农机产品市场。加强对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管是《促进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贯彻好《促进法》,市农机部门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和农机质量大检查,全面清查农机生产、销售市场,规范农机维修网点,严格农机产品准入,对全市112家农机生产、销售网点进行拉网式检查。近年来共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160起,净化了农机市场,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监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市开展了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和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工作中做到严格执法,全面监理,热情服务。一是规范源头管理。严把机车入户关、机手培训关、考试考核关、检审关,努力把农机安全隐患遏制在源头。二是抓优质服务。转变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为民服务 争先创优活动,将农机监理办证程序、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公示,实行一站式服务和上门验货服务。三是整治违章作业。市农机部门协同公安交警部门,加强路面监控,加大整治力度。近年来,共开展农机执法行动1400余次,查处黑车非驾1760起,纠正违章2870起,强制报废拖拉机693台,扫除了安全死角。四是搞好安全教育。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培训,印发明白纸10万余份,赠送农机杂志2万余本,有效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今年6月26日,省农机局在我市举办了全省创建全国平安农机培训班,全省9个地市、15个县市区农机局局长参加了培训,给予了我市高度评价。我市顺利荣获全省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单位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荣誉称号。
(六)创新机制,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构建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培植发展农机大户为突破口,积极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共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8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总数达到2400多台套,其中大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80多台,年总收入7200多万元,纯收入超过3000万元,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七)强力推动,促进农机产业快速发展。首先是规划建设现代农机产业园,筹建农机大市场。规划以国泰拖拉机集团为辐射带动中心,高标准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的现代农机产业园区,策划引进一批农机设备制造、农机配件生产、农机维修服务、农机销售市场等带动性强的大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吸引五征、常林、时风、东方红等国内知名农机大企业前来投资和从事销售、维修服务。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利税6000万元。其次是强力推进农机4S店建设。(1)依托国泰拖拉机集团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高标准的集销售、维修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泰农机4S店。(2)依托**市龙奎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600万元,建设龙奎农机4S店,占地面积10余亩,销售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3)依托顺峰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建设顺峰农机4S店。今年11月21日,**市农机4S店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站领导亲临现场指导。
三、《促进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贯彻实施《促进法》过程中,农机化工作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对照农民期盼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特色农业产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我市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粮食作物的机耕、机播、机收和农业运输等方面,经济作物、大棚设施、畜禽水产养殖等高效农业的配套机械的应用水平还不高,跟不上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农民对畜牧饲养、蔬菜种植、加工环节、果枝修剪等农业机械的需求空间还很大,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还需加强。
(二)地方财政对农机的扶持政策较少。各级财政扶持和投入对农机化发展的推动力还不能满足新农村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求,特别是对农机产业园、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4S店建设的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较少,与现代农机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三)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及其服务能力不足。一是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缺少建设用地,扩大规模用地难,发展壮大受到制约。二是农机合作社发展需要购置新型农业机械、支付建设用地和土地流转费用,资金需求量大,贷款和融资困难。三是土地流转经营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下一步农村土地确权领证完成后,土地流转必将加快,粮食收获后凉晒成为突出问题,亟需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合作社新上粮食烘干设备。四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人才缺乏,懂财务管理、种植技术、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的专业人才太少。
(四)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力量薄弱。面对在县乡道路上行驶的无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无证驾驶人,农机部门由于没有上路执法权而无权管,交警部门因法律障碍和警力不足而无力管,导致农业机械存在失控漏管的问题。加之,我市农机监理任务量大,工作人员缺乏且年龄普遍偏大,专业装备差,执法车辆少,严重制约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工作思路,突出粮食生产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4S店建设、平安农机建设五大重点,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落实农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组织农机化生产,持续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抓好农机化工作,促进全市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再上新水平。
(一)强化领导,加大扶持,凝聚农机化发展的合力。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深化干部群众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示范建设、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操作人员培训、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4S店建设的扶持力度,把农业机械化工作作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统筹规划考虑。三是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和林果畜牧业机械化发展。四是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将本地的农机化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形成全市重视,上下联动,加快发展的合力。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动,打造农机产业园。以立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规模化、功能化、集约化的区域性大型农机产业园区为目标定位,以国泰拖拉机为辐射带动中心,高标准规划现代农机产业园区,依托我市物流枢纽和机械制造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保税港区**保税功能区优惠政策,以大制造、大市场、大流通、综合配套来发展和提升农机产业。一是成立农机产业园重点项目指挥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二是依托国泰集团为龙头的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发挥全市矿山机械企业作用,研发新型大型农业机械,拓展工程机械和环卫机械,实现转型升级和集群式发展。三是依托山东农大、山东科大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结合。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大企,积极引进五征常林、**雷沃、**东方红等国内农机龙头企业,给予入驻企业土地免租、税收减免、代建厂房、购机补贴倾斜扶持、增设专项资金等多项优惠政策,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大力提升我市农机装备制造水平。
(三)狠抓源头,严格监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一是严格依照农机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源头管理等基础性工作,严把培训考试和办证关口,不断改善执法手段和设施条件,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切实开展依法行政。二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农机科教培训,提高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操作手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公安交警部门的执法优势,开展农机安全联合执法,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坚决杜绝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四)立足服务,创新机制,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机作业服务队伍。二是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帮助农机合作组织解决库房建设用地难、建设资金不足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以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为契机,将购机补贴资金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四是加快土地流转,促使广大农民与合作社建立利益共同体,实行规模化种植,建立高产创建和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随着我市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机化工作面临的压力和责任随着加大。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人大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工作、履职尽责,强化能力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不断开创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湖南衡阳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情况调研
湖南衡阳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情况调研
作者:湖南省衡阳县农机局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于2004年11月1日起实施,最近,湖南省衡阳县人大组织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对法律实施七年来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一、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成效及作法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以来,衡阳县以法律为准绳,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加强农机管理,强化农机推广、拓展农机服务,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机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实现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新式农机具增长迅速。至2010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63.51万千瓦、95428台套,是2004年末28.616万千瓦的2.21倍。农业机械原值3.54亿元,是2004年末1.42亿元的2.49倍。先进高效农业机械推广成效显著,增长幅度较大,至2010年底,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170台、旋耕机211台、水稻收割机1196台、油菜收割机29台、插秧机66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103台、谷物烘干机4台、池塘清淤机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466%、748%、164%,旋耕机、插秧机、谷物烘干机、池塘清淤机等新式农机具从无到有,全县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协调推进。2010年,全县水稻耕、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1.12%、81.71%,比2004年末分别提高29.4个百分点、66.2个百分点,水稻机插实现零的实破。全县油菜、烟叶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也取得了新进展,2010年完成油菜机耕面积21.61千公顷、机播面积1.73千公顷、机收面积0.22千公顷。烟叶生产耕整地基本实现机械化。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农机产业经营效益明显。《农机化促进法》实施六年来,农机生产、流通及农机作业服务快速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协会等新型社会服务组织不断涌现与发展壮大,至2010年底,全县发展农机专业户6762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9家,农机制造、流通企业28家,其中农机制造企业新恒发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年产值超千万元;农机流通企业惠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09年创建的农机超市经营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近两年共销售各类农机主机及配套机具7855台(套);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台源安邦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600多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1062台套,通过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目前,该县农机产业经营服务已经延伸到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既满足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迫切需要,又产生了良好的农机产业经营效益。2010年全县农机产业总收入达6.45亿元。四是农机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农机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六年来,全县农机管理体系不断改革完善,2007年6月完成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乡镇农机站人财物事由乡镇政府管理。2008年元月完成了农机监理工作改革,农用车业务及部分农机监理人员移交公安交警部门管理。2009年9月县编办批复县农机局成立法制股,依法行政不断规范化。几年来,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监管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农机市场管理有力有序开展,全县农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稳定下降,处于全省农机安全生产总体控制考核指标之内,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县农机局年年评为全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0年衡阳县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衡阳县在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工作中,面对新形势,采取新举措,取得了新成效,其主要作法是:
(一)坚持政府引导,促进农机科学发展。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农机科学发展,农机部门多措并举,促进农机科学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采取报刊电视媒体宣传、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印发法律政策读本、建立衡阳县农机化信息网站、创办《蒸水农机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机化促进法》,普及农机新政策、新技术、新机具。2004年以来,共编印发放法律读本13000本、农机科技图书1万余册,在各级报刊杂志、电视媒体宣传报道200次以上。二是加大管理考核力度。2009年起,县政府把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培训、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合作组织发展一并列入全县26个乡镇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并逐年提高考核记分比重。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09年,县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对达到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个奖励5万元,县财政共落实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奖补资金75万元。四是加大典型奖励力度。在近三年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先后授予金兰镇陈町村陈韩、西渡镇梅花村刘准、金兰镇高田村黄令三名农机大户为全县“种养加销十佳”,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经济奖励。五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六年来,共举办水稻机插、机收和油菜免耕直播、机收等农机作业示范表演36场次,观摩群众达近万人,促进了水稻收割机、油菜直播机、插秧机等多种先进高效农业机械推广。六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六年来,举办机插育秧、农机维修、农机驾驶等技术培训班48期,培训学员4500余人,为全县农机科学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坚持争项争资,促进农机快速发展。积极争取惠农政策项目,2005年来,共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农机项目资金2876万元,其中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606万元,分别为2005年60万元、2006年60万元、2007年70万元、2008年250万元、2009年1076万元、2010年1090万元;2007—2008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250万元;2008—2009年农业部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20万元。为充分发挥农机项目资金对农机发展的拉动效应,县农机、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实施项目,确保了惠农政策项目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农机项目资金共补贴各类农机具16719台套,受益农户16000余户,拉动全县近亿元的农机购置投入,促进了全县农机快速发展。
(三)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农机安全发展。坚持“依法兴机、依法管机”。一是依法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机制和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制度,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加强执法队伍教育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强化部门配合。县农机、工商、技监、交警等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联合执法,共同做好全县农业机械化促进工作。三是严查违法违规。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市场监管,严厉查处拖拉机证照不全、报废车上路、农机网点无证非法经营等违法违章行为。六年来,共检查拖拉机1.1万台次,纠正违章1600余台次,查处违法行为900余台次,检查农机经营、维修网点320次,受理农机商品投诉36起、作业纠纷34起,限期整改维修网点15家,查处“假冒伪劣”农机案件6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四是开展平安创建。自2006年起,衡阳县就着手开展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活动,目前,已建立“平安农机”示范乡(镇)8个、“平安农机”示范村149个、平安农机示范户2440户,平安创建的成效、经验和做法得到省农机局、省安监局等领导的充分肯定。五是实施互助救援。根据《农机化促进法》提出的办好农机安全互助协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全县发展农机协会会员860人,实施互助救援56起,落实救援资金18万余元,为农机安全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农机持续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农机服务体系,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一是积极扶持农机大户与合作组织。在政策、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加大对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机大户和合作组织开展耕地承包、租赁经营、跨区作业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服务,不断提高作业服务水平、提升作业服务效益。二是积极探索农机服务新模式。鼓励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试行订单作业、代理育秧机插等新的作业服务形式,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近年,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跨乡镇机耕作业15.4万亩、机收水稻60万亩,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三是积极开展农机化公益服务。农机部门组建农机维修服务小分队,每年农忙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农机具检修服务,确保农机具正常使用。六年来,先后组织农机技术人员维修农机具1.5万台套,满足了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二、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化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一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农村田间机耕道建设滞后,造成“有机无路走,有路路难行”;现有农田不规则、而且落差大,使机械田间转移不方便,降低了机械使用效率,对农机推广特别是大中型高效率农机推广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农机库棚建设滞后,目前多数拖拉机、收割机等大中型农机具露天停放,机械使用寿命缩短;农村动力排灌机埠多数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全县现有机埠243座,正常发挥排灌功能的仅98座;三是农机基层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按要求,县级农机化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场地及学员宿舍面积均应在200平方米以上,县级农机推广服务站应当配齐各种推广演示机械,而目前农机培训教学场地不到规定标准的三分之一,农机推广演示机械严重短缺;现有乡镇农机站中,只有原区公所所在的10个乡镇站有办公房,而且大多已破烂不堪,集兵、金兰等站办公房已属危房,其余16个乡镇农机站全部靠租房办公,农机基层服务设施现状堪忧。
(二)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相关体制机制问题。一是农机燃油补贴机制有待理顺。《农机化促进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安排财政补贴。燃油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民及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发放。而如今的农机燃油补贴是按土地面积以农资综合补贴的形式发放给农民。农用柴油价格已从过去3.5元/升上涨到7.34元/升,农机手作业未享受到燃油补贴,大大提高了作业成本,降低了作业效益。二是农业生产合作机制有待理顺。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分散小规模的农业种植模式和农民购机以满足自用为主的小农经营模式,制约了大中型高效农机的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有的农民不愿意流转,造成流转土地不连片,有的流转时间短,造成流转者不敢多投入,亟待探索完善有利于农机化发展的多样化农业生产合作方式。三是农机安全监管机制有待理顺。《农机化促进法》赋予了农机部门承担农机安全监管的职责,但是农机部门没有上路执法检查的权力,对从事道路运输的拖拉机安全监管工作造成现实不利影响。
(三)农机化发展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一是农机项目少。除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外,国家其他农机发展项目不但资金额度小,而且项目数量少。比如近两年重点推广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国家安排的项目资金只有10万元/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二是政策扶持少。《农机化促进法》规定各级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我县虽然出台了扶持措施,但财政支付能力有限,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的农机作业补贴政策也没有到位,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三是事业经费少。县农机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在编在职人员96人,但财政拨款仍按1991年核定的49人安排,经费缺口大。乡镇农机站2007年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由乡镇政府管理后,实行“以钱养事”,乡镇农机站在编人员173人,拨款编制98人,县财政拨款虽然由2007年的人平1万元/年增加到2010年的人平1.4万元/年,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岗人员年均工资待遇只有约8000元。由于事业经费不足,影响了农机化管理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进一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打算
(一)进一步争取上级对农机化发展的重视。通过加强调研、积极汇报、扩大宣传,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浓厚氛围。争取上级将农机化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研究制订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有力措施,形成法律保护、政策扶持、部门服务、农民参与的农机化发展新格局。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农机化惠农政策。按照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加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组织实施和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农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调动全县农民发展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更多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实惠。
(三)进一步争取加大对农机化事业的投入。一要积极争取上级农机化发展项目资金。二要争取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机技术推广的投入;三要争取加大机耕道路、农机库棚、农机抗旱排灌等基础设施的综合规划与建设力度;四要争取县、乡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事业经费。
(四)进一步抓好农机化重点环节新技术推广。一是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把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应用作为抓水稻“扩双增面”、防止土地抛荒的重要措施,将粮食生产资金安排部分用到机插秧技术推广上,稳定实施插秧机购置累加补贴,加大机插秧作业补贴力度,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二是推广油菜生产机械化。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不断改良油菜早熟品种,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进程。
(五)进一步探索农机化社会服务新形式。一是探索农村耕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农业机械化服务的有效形式,总结推广金兰农机大户黄令的代理农户育插秧服务模式,引导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包括代耕、代育、代插、代收等农机作业有偿服务,发挥机械高效作业优势,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继续实施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以奖代补”政策,提高奖补标准,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支持他们适度规模流转土地,组织区域化、标准化种植,引导农业机械化朝社会化服务和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三是引导乡镇农机站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走社会化服务、有偿服务、专业合作化服务的自我发展路子,提高农机部门自身服务发展能力。
(六)进一步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按照《农机化促进法》的要求,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农机产品市场监管,开展重点机具及零配件质量安全调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行为。积极推进农机产品质量投诉体系建设,协调生产、销售企业做好农机产品“三包”服务。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制度建设、执法装备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规范化、农机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合上路执法常态化。继续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切实加强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确保农业机械高效、安全生产。
第五篇: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实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又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加快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做出我们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