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十二五劳务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2 22:3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祝县十二五劳务产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祝县十二五劳务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篇:天祝县十二五劳务产业发展规划

天祝县十二五劳务产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大战略,三大支撑”和发展“五大产业”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西进东出保本埠”战略,进一步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实现农牧民稳定增收,特制定天祝县十二五劳务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培育壮大劳务经济产业,狠抓技能培训,广建务工基地,争创劳务品牌,强化维权服务,积极推进劳务输出由自发型向组织型、体能型向技能型、粗放型向品牌型转变,努力实现劳务输出质量和数量的“双提升”。

二、目标任务

(一)稳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继续大力拓展劳务基地,扩大劳务输转规模,提高劳务输转质量,实现劳务输转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在“十二五”期间,劳务输转人数以每年2%的幅度递增,在2010年4.6万人的基础上,2011年输转人数达到4.7万人,2012年达到4.8万人,2013年达到4.9万人,2014年达到5万人,2015年达到5.1万人;有组织输转率以2%的增幅,2011年达到50%,2.35万人,2012年达52%,2.5万人,2013年达54%,2.6万人,2014年达56%,2.8万人,2015年达58%,2.85万人。劳务收入实现逐年增加,到2015年达到

5.1亿元。

(二)着力提高劳务培训质量。依托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贫困妇女培训计划”等重点培训项目,形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扶贫、发改、教育、妇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进一步整合公共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大力培育和充实我县职业教育“双师型”职业教师,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就业培训中等公共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城乡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中主渠道作用,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各类培训机构要培育各具特色的优势工种。

2011—2015年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分别达到0.2万人、0.23万人、0.26万人、0.29万人、0.32万人。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达到0.2万人。各乡镇依托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开展每年不低于2万人的引导性劳务培训。

(三)不断扩大劳务基规模。在巩固已建劳务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向沿海和境外开辟新的劳务基地。县劳务工作机构和乡镇要按照“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以驻外办事机构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省际间、地区间的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劳务协作,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2011年新建1个百人以上、2个50人以上的劳务输出基地,2012年建成2个百人以上、3个50人以上的劳务输出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县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和新疆等地区力争建成6个百人以上、20个50人以上有影响、相对稳定的劳务基地。

(四)努力健全市场运作机制。鼓励支持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带头人积极参与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支持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创办集培训、输转为一体的劳务中介组织。按每年扶持建立1个年组织输出300人以上的劳务中介机构和2个年输出100人以上的劳务中介机构,到2015年,全县力争扶持建成5个组织输出300人以上的劳务中介机构和10个年输出100人以上的劳务中介机构。

(五)极力打造天祝劳务品牌。坚持以品牌提升质量,以品牌占领市场。以技能培训为着力点,积极挖掘和培育具有我县特色的劳务品牌。在已申报注册的“华锐冶炼工”劳务品牌的基础上,重点培育电气焊、天祝唐卡绘画、驾驶员、厨师、缝纫、保安、铁路养护、电子技术等优势工种,力争每年培育和确立1个劳务品牌和特色工种,到十二五末全县争取培育和确立5个天祝劳务品牌和特色工种。

(六)强化劳务信息体系建设。到2015年底全县所有乡镇劳务工作机构全部配齐电脑并实现联网,同时建立起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培训、就业状况

台帐,形成“人人有卡、户户有表、村村有账、乡镇有库、县乡联网”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七)积极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十二五期间,要从土地划拨、资金支持、工商税收收减免等措施上进一步完善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和服务机制,鼓励农民工回乡创办冶炼、农产品深加工、特色种养殖业、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内容的企业,到十二五末全县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每年力争达到0.2万人。

(八)不断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以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为重点,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加强劳动监察工作为核心,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着力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同时,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县工会配合在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农民工维权服务组织,切实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护、计划生育等各项相关公共服务工作。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劳务工作机构。县劳务工作机构专门负责和管理全县城乡劳务输转工作,负责制定全县劳务输转计划与工作规划,配合县委县政府督查机构考核各乡镇劳务输转工作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指导和管理城乡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搞好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指导各乡镇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设,负责输转前后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认真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及时收集、发布外地用工信息,并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详细考察,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建立劳务基地;协调处理劳务纠纷,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2、设立驻外办事机构。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东稳西进保本埠”的战略部署,在新疆设立“天祝县政府驻新疆办事处”,通过广泛联系在疆各类社会关系,统一开展移民、劳务、商务等活动,促进劳务、移民工作上台阶;开拓特色

无公害蔬菜销售渠道;开展经济协作和信息交流,为两地资金、技术、项目、特色产品销售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负责本县公民赴驻地城市及区域上访的维稳工作;组织两地经贸交流活动,加强宣传,促进天祝对外开放。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逐步建立“驻山东青岛劳务工作站”、“驻苏州劳务工作站”、“驻内蒙古劳务工作站”等驻外劳务联络机构。通过建立驻外劳务机构,形成与劳务输入地的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与输入地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主动的配合处理好涉及我县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强化基层劳务机构建设。要大力支持乡镇劳务工作站和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使其真正达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充分发挥村委会的职能作用,建立村级劳务专管员队伍,使劳务输转工作向村、组延伸,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工作,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4、狠抓技能培训,提高输转质量。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进由县劳动保障局统筹协调,采取“政府抓总、部门负责、乡镇落实、培训机构实施”的分工负责制,乡镇组织输送生源,县就业培训中心、职教中心、农牧机械学校负责培训和民办定点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增强务工人员自主择业的竞争力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一要加强技能培训。采取基地培训、订单培训、项目培训等形式,对城乡富余劳动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特种车辆操作、汽车驾驶、机械加工、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电气焊、瓦工、宾馆餐饮服务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力争使技能培训后稳定就业率达85%以上。特别要采取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方式,按照“以需定培,长短结合,以短为主”的原则,做好“两后生”培训工作。二要注重引导性培训。根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同情况和市场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切实增强务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就业竞争能力。三要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充分利用县内冶炼企业优势,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工作。四要下移工作重心。通过政府财政补助、争取项目支持等方式,在人口较多的华藏寺、打柴沟、赛什斯、炭山岭、哈溪、朵什等乡镇,逐步筹划创建符合各自实际的劳务培训基地,积极为本辖区及周边乡镇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五要加强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劳务输转培训,做到专款专用。县财政预算专项经费,对劳务输转工作中基地建设、技能培训、有组织输转等方面成效显著的乡镇和部门予以经费补助;政府组织的对农民的培训一律免费;对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并已签订合同成功输转的学员,按职业技术工种给予培训机构或者学员一定标准的补助。

5、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要加强对劳务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和定期会商制度,负责协调解决劳务经济工作中的政策、资金等重大问题。明确部门职责,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步推进的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自觉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形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劳动保障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劳务输转工作格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协调指导劳务输转工作。发改部门要把劳务输转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农牧部门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严格按照“四个办法”(基地认定办法、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及检查验收办法)和 “五项制度”(公示制度、第一节课制度、台账制度、月报制度及检查验收制度)要求,优化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教育部门要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落实劳务输转专项资金。扶贫部门要把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法律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法制教育、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民政部门要为农民工参与社区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建设、安监、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在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安全生产、职业病预防、计划生育等方面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要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在丰富农

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维护农民工权益和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6、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按照统一、规范和效能的原则,整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资产、人员、服务和信息资源,建立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明确服务职责和范围,合理确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帮助解决人员和经费不足等突出问题,积极组织、统筹安排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前的培训、失业职工、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信息咨询、小额担保贷款服务,指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做好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就业事业的发展。

7、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要把劳务经济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体系,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制定保障措施,全县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每年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相关部门和县劳务工作机构参与的督查小组对乡镇劳务经济工作的各类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劳务工作平台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并按《天祝县劳务经济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进行年度全面考核,做到奖惩兑现。

8、完善舆论宣传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发展劳务经济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体,采取举办板报、开设专栏、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服务台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广劳务工作中涌现出的好机制、好模式、好经验、好典型,激励人们的创业就业热情;要借助“春风行动”、“创业带头人巡回宣讲活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农民工维权服务活动”等方式,开展集中宣传和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发展劳务经济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天祝县人民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天祝县人民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讨论稿)

第一部分 天祝人民医院“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广大卫生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执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医疗工作为主体,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向管理要效益、向改革要出路,使得医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先后被甘肃省卫生厅表彰为‚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支援‛单位;被武威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单位‛称号;被武威市卫生局、环保局评为‚环境达标医院‛称号;被武威市总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工作实绩突出单位‛;2008年,获先后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荣誉称号;2009年,省卫生厅授予‚中央补助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定点医院‛;2010年,荣获武威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一)医院改革稳步推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院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强化依法执业,理顺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院科两级负责制,明确科主任的权、责、利,并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

124例;甲流防治共诊疗发热患者2105例,其中留观病人1338例,发热病人962例,住院治疗7例,疑似重症1例,转院1例,均治愈出院。践行公益职能,为帮扶点、汶川地震、泥石流灾害、全县教育基金等累计捐款30万元,为贫困病人减免医疗费用25万元,为特困职工捐款3万余元。‚120‛急救中心在无人员编制和经费的情况下,承担全县的突发事件的急救和各乡镇急诊病人的双向转诊工作,投入资金50 余万元,开设绿色通道,垫付‚120‛中心运行费用年均20余万元,医疗救治费用 10万元。可以说,五年来,我院为提升县城服务功能,为天祝县人民奔小康、保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实施学科人才战略,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十一五‛期间,我院坚持巩固优势学科、扶持薄弱学科、推动新兴学科的原则,加强学科遴选工作,投入专项经费,培养学科梯队,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十一五‛期间,医院从深化认识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用人机制等方面入手,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原则,在人才的引进、培养、稳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新进职工80名,投入34.6万元派遣医疗骨干15人进修、培训。‚十一五‛期未,我院共有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7名,中级职称57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2人,大学专科学历85人。

(四)深化后勤改革,医院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基础建设不断发展。为改善人民群众对就医环境的需求,诊就医服务指南,优化服务流程、工作环节,方便病人就医,严格控制临床用药等。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病人费用明显下降,为病人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调查为满意、较满意的达95%以上。

干部、群众工作有声有色。‚十一五‛期间,我院进一步加强党政干部和行政队伍建设,充实了临床及行政后勤一线干部,一批有活力、有思路、有干劲的年轻干部走上管理岗位。五年间,相继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干部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医院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十一五‛期间,1人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1人获得甘肃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称,号2人获得甘肃省优秀护士称号,1人获得武威市劳动模范称号、2人获得武威市十佳医生、十佳护士称号。

‚十一五‛期间的五年是改革的五年,发展的五年,飞跃的五年,更是辉煌的五年,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在看到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更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管理体系还不尽完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管理的重心还没有完全从以‚问题‛为主的应急式管理模式转移到系统管理、战略管理上来。

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后劲不足,重点学科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新兴学科亮点不多,成果不显著,部分学科梯队建设不得力,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分配制度未充分考虑风险、质量和向临床一线倾斜,考核体系不完善。

三、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仍落后,跟不上市场竞争的需要;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主人翁意识不强,成本控制不尽人意,浪费现象仍在一些

思路,根据我省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我县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满足人民健康需求;通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在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水平、医院管理和院容院貌方面整体再上一个台阶,较好发挥在黟县医疗指导中心的作用;在精神文明、行风建设、医院文化建设方面要有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在落实政府要求,有效遏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方面,切实将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药占比等指标达到省厅要求的标准。医院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力、美誉度明显提升,为创建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在‚十二五‛期末,争取年出院10000人次,每年递增10-15%,年手术量3000人次,年门急诊量15人次的规模;在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收入年增长5-10%,病床使用率达到90%以上,人均住院费用控制在3500元以内;完成公共卫生领域内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救治以及支农等各项医疗任务。

2、依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医院大力倡导自主创新,通过交流与合作,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并通过邀请专家讲学、手术演示等,全面推进新技术新疗法广泛运用。在整体推进临床医技科室建设的基础上,完成门诊及医技大楼项目建设,优先发展、重点扶持传统优势学科,着力建设好急诊科、ICU重症监护,骨脑科、工作。

6、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才结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十二五‛期间,医院立足后备骨干力量的培养,注重培养专业方向和专业之间的配合,做到‚院有专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最终形成‚梯形‛人才结构。同时,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的培训,使医院进入良性发展的现代化管理的快车道。

7、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根据中央、地方有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以医院整体搬迁工作为契机,继续推行并逐步完善中层管理干部竞聘上岗工作;认真扎实做好定编、定岗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全员岗位聘用制制度;立足‚以岗定人、岗职分离、按岗聘用、岗绩考核、岗酬结合‛的改革目标,合理设置科室部门和岗位,定编、定岗、定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健全岗位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岗位考核制度,以客观、真实的业绩评价职工;建立起按岗、按绩定酬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做到重业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全面实施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8、医疗是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工程‛,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也牵动着政府的心。一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通过采用适宜技术、合理选择药物、规范诊疗方

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坚决纠正‚红包‛、‚回扣‛等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形成党风带政风促医风的良好局面;努力创建学习型医院,进一步强化学习理论、学习科学技能、学习管理技能, 形成浓厚的创新意识,营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创新环境。积极构建和谐医院,大力弘扬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精神风貌,妥善解决职工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树立持续改进理念,确保病人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重视医疗质量管理,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完善医疗、护理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度,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严格落实三级医师责任制、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及全院性会诊制度等;加强‚三基‛训练及考核,根据我院常见病种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我院适用的临床路径,同时做好十个单病种限价工作试点,促进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对人员、新业务等实行准入制,加强医疗关键环节的管理,增进急危重症的反应能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重点保障规章制度、监管程序与措施的落实,服务设施符合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开展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进一步探索建立‚人性化‛与健康服务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的权益,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3、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凸现学科特色与优势。加强传统

112-

第三篇: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2012-02-22 15:41:52 信息来源:上海有色网

为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部组织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

2012年1月4日

目 录 前 言 1

一、发展现状和趋势 2

(一)产业现状 2

(二)发展趋势 3

二、总体思路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5

(三)发展目标 6

三、发展重点 7

(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7

(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9

(三)先进高分子材料 11

(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3

(五)高性能复合材料 14

(六)前沿新材料 16

四、区域布局 17

五、重大工程 19

(一)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19

(二)碳纤维低成本化与高端创新示范工程 20

(三)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专项工程 21

(四)高性能钢铁材料专项工程 21

(五)高性能膜材料专项工程 22

(六)先进电池材料专项工程 23

(七)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示范应用专项工程 23

(八)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24

(九)生物医用材料专项工程 25

(十)新材料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 25

六、保障措施 25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 25

(二)制定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26

(三)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 26

(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27

(五)培育优势核心企业 27

(六)完善新材料技术标准规范 28

(七)大力推进军民结合 28

(八)加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28

(九)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29

前 言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材料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引领材料工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配置政府公共资源和引导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专栏1 新材料的定义与范围

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其范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化。为突出重点,本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领域:①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声、光、电、热、磁等性能的金属材料。②高端金属结构材料。较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的金属材料。③先进高分子材料。具有相对独特物理化学性能、适宜在特殊领域或特定环境下应用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新材料。④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上新出现的具有耐磨、耐腐蚀、光电等特殊性能的材料。⑤高性能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型、异性材料(一种作为基体,其他作为增强体)复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新型材料。⑥前沿新材料。当前以基础研究为主,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新材料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材料。

一、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产业现状

经过几十年奋斗,我国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具备了良好发展基础。

新材料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发端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新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品种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约20%。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

部分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自主开发的钽铌铍合金、非晶合金、高磁感取向硅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超硬材料、间位芳纶和超导材料等生产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新材料品种不断增加,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自给水平逐步提高。

但是,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材料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型材料企业创新动力不强,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不足;产学研用相互脱节,产业链条短,新材料推广应用困难,产业发展模式不完善;新材料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研发投入少且分散,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二)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新材料产品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材料换代步伐加快。新材料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趋势明显,材料的低碳、绿色、可再生循环等环境友好特性倍受关注。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完善的技术开发和风险投资机制,大型跨国公司以其技术研发、资金、人才和专利等优势,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构成较大压力。

从国内看,“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工程,需要新材料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原材料工业规模巨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能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强化,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

专栏2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部分新材料的需求预测 01 新能源

“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6000万千瓦以上,建成太阳能电站1000万千瓦以上,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预计共需要稀土永磁材料4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50万吨、高性能树脂材料90万吨,多晶硅8万吨、低铁绒面压延玻璃6000万平方米,需要核电用钢7万吨/年,核级锆材1200吨/年、锆及锆合金铸锭2000吨/年。02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万辆,需要能量型动力电池模块150亿瓦时/年、功率型30亿瓦时/年、电池隔膜1亿平方米/年、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盐1000吨/年、正极材料1万吨/年、碳基负极材料4000吨/年;乘用车需求超过1200万辆,需要铝合金板材约17万吨/年、镁合金10万吨/年。03 高端装备制造

“十二五”期间,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预计需要各类轴承钢180万吨/年、油船耐腐蚀合金钢100万吨/年、轨道交通大规格铝合金型材4万吨/年、高精度可转位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材料5000吨。到2020年,大型客机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需要高性能铝材10万吨/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比重将大幅增加。04 新一代信息技术

预计到2015年,需要8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约800万片/年、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480万片/年,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约1亿平方米/年,TFT混合液晶材料400吨/年。05 节能环保

“十二五”期间,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年产量将超过30亿只,需要稀土荧光粉约1万吨/年;新型墙体材料需求将超过230亿平方米/年,保温材料产值将达1200亿

元/年;火电烟气脱硝催化剂及载体需求将达到40亿元/年,耐高温、耐腐蚀袋式除尘滤材和水处理膜材料等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06 生物产业

2015年,预计需要人工关节50万套/年、血管支架120万个/年,眼内人工晶体100万个/年,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医用金属等材料需求将大幅增加。可降解塑料需要聚乳酸(PLA)等5万吨/年、淀粉塑料10万吨/年。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加快材料工业升级换代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政策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重视新材料推广应用和市场培育。准确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加强新材料产业规划实施和政策制定,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组织协调、政策引导、改善市场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突出重点。新材料品种繁多、需求广泛,要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在鼓励各类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突破新材料规模化制备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加快发展产业基础好、市场潜力大、保障程度低的关键新材料。

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和保护企业创新积极性,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新材料产品开发,提升新材料产业创新水平。

坚持协调推进。加强新材料与下游产业的相互衔接,充分调动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和终端用户积极性。加强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在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中,不断催生新材料,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中,不断带动材料工业升级换代。加快军民共用材料技术双向转移,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重视新材料研发、制备和使役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材料可再生循环,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的传统材料工业发展模式,走低碳环保、节能高效、循环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对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到2020年,建立起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主要品种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部分新材料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材料工业升级换代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变。

专栏3 “十二五”新材料产业预期发展目标 01 产业规模

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02 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明显增加,重点新材料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建成一批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03 产业结构

打造10个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新材料销售收入超15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培育20个新材料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建成若干主业突出、产业配套齐全、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04 保障能力

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达到50%,实现碳纤维、钛合金、耐蚀钢、先进储能材料、半导体材料、膜材料、丁基橡胶、聚碳酸酯等关键品种产业化、规模化。05 材料换代

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种,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三、发展重点

(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稀土功能材料。以提高稀土新材料性能、扩大高端领域应用、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壮大稀土新材料产业规模。大力发展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积极开发高比容量、低自放电、长寿命的新型储氢材料,提高研磨抛光材料产品档次,提升现有催化材料性能和制备技术水平。

稀有金属材料。充分发挥我国稀有金属资源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高纯稀有金属及靶材,大规格钼电极、高品质钼丝、高精度钨窄带、钨钼大型板材和制件、高纯铼及合金制品等高技术含量深加工材料。加快促进超细纳米晶、特粗晶粒等高性能硬质合金产业化,提高原子能级锆材和银铟镉控制棒、高比容钽粉、高效贵金属催化材料发展水平。

半导体材料。以高纯度、大尺寸、低缺陷、高性能和低成本为主攻方向,逐步提高关键材料自给率。开发电子级多晶硅、大尺寸单晶硅、抛光片、外延片等材料,积极开发氮化镓、砷化镓、碳化硅、磷化铟、锗、绝缘体上硅(SOI)等新型半导体材料,以及铜铟镓硒、铜铟硫、碲化镉等新型薄膜光伏材料,推进高效、低成本光伏材料产业化。

其他功能合金。加快高磁感取向硅钢和铁基非晶合金带材推广应用。积极开发高导热铜合金引线框架、键合丝、稀贵金属钎焊材料、铟锡氧化物(ITO)靶材、电磁屏蔽材料,满足信息产业需要。促进高强高导、绿色无铅新型铜合金接触导线规模化发展,满足高速铁路需要。进一步推动高磁导率软磁材料、高导电率金属材料及相关型材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提高电磁兼容材料产业化水平。开发推广耐高温、耐腐蚀铁铬铝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满足高温烟气处理等需求。

专栏4 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 01 稀土功能材料技术

开发高纯稀土金属集成化提纯、磁能积加矫顽力大于65的永磁材料、高容量大功率储能材料、稀土合金快冷厚带等生产技术。02 稀有金属材料技术

开发多元合金熔炼、大型合金铸锭成分均匀化控制、中间合金制备、超高纯(≥6N)金属加工及清洗、大尺寸超高纯金属靶材微观组织控制、硬质合金全致密化烧结及涂层沉积定向控制等技术。03 半导体材料技术

实现8英寸、12英寸硅单晶生长及硅片加工产业化,突破12英寸硅片外延生长等技术,开发多晶硅绿色生产工艺。04 其他功能合金技术

开发新一代非晶带材高速连铸工艺、薄规格(0.18-0.20mm)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技术、超细超纯铜合金制备加工工艺。05 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关键装备

12-18英寸硅单晶生长的直拉磁场单晶炉,线切割机,高频电磁感应快速加热装置,等静压成套设备,大尺寸、超高真空、超高温烧结炉,熔盐电解精炼设备,高功率电子束熔炼炉,大型化学气相沉积炉等。

(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高品质特殊钢。以满足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发展高性能和专用特种优质钢材。重点发展核电大型锻件、特厚钢板、换热管、堆内构件用钢及其配套焊接材料,加快发展超超临界锅炉用钢及高温高压转子材料、特种耐腐蚀油井管及造船板、建筑桥梁用高强钢筋和钢板,实现自主化。积极发展节镍型高性能不锈钢、高强汽车板、高标准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材料。专栏5 重大装备关键配套金属结构材料 01 电力

核电用汽轮机转子锻件、发电机转轴锻件、承压壳体材料、换热管材、堆内构件材料、锆合金包壳管等;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管、叶片、转子;燃机用高温合金叶片、高温合金轮盘锻件;水电机组用大轴锻件、抗撕裂钢板、薄镜板锻件等。02 交通运输

轨道列车用大型多孔异型空心铝合金型材、高速铁路车轮车轴及轴承用钢;车辆用第三代汽车钢及超高强钢、高品质铝合金车身板、变截面轧制板、大型镁合金压铸件、型材及宽幅板材等。03 船舶及海洋工程

船用高强度易焊接宽厚板、特种耐腐蚀船板、货油舱和压载舱等相关耐蚀管系材料、殷瓦钢等;海洋工程用高强度特厚齿条钢、大口径高强度无缝管、不锈钢管及配件、深水系泊链、超高强度钢等。04 航空航天

高强、高韧、高耐损伤容限铝合金厚、中、薄板,大规格锻件、型材、大型复杂结构铝材焊接件、铝锂合金、大型钛合金材、高温合金、高强高韧钢等。

新型轻合金材料。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为发展方向,发展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重点满足大飞机、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装备需求。积极开发高性能铝合金品种及大型铝合金材加工工艺及装备,加快镁合金制备及深加工技术开发,开展镁合金在汽车零部件、轨道列车等领域的应用示范。积极发展高性能钛合金、大型钛板、带材和焊管等。

专栏6 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 01 高品质特殊钢技术

开发超高纯铁(S+P<35ppm)冶炼、大规格铸锭熔铸、大锻件最佳化学成分配比、成型和热处理工艺技术,低成本、低能耗高品质特钢流程技术。续表

02 新型轻合金材料技术

发展高洁净、高均匀性合金冶炼和凝固技术,大规格铸锭均质化半连铸技术,大型材等温挤压、拉伸与校正技术,复杂锻件等温模锻、铝合金板材新型轧制、中厚板(80-200mm)固溶淬火、预拉伸与多级时效技术,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及高强韧变形镁合金制备、低成本镁合金大型型材和宽幅板材加工、腐蚀控制及防护技术,钛合金冷床炉熔炼、15吨以上铸锭加工、2吨以上模锻件锻压、型材挤压、异型管棒丝材成型和残料回收技术。03 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关键装备

开发高功率(单枪功率≥500Kw)电子束炉和等离子炉,大型特钢精炼真空电渣炉,高纯净大规格铝锭半连铸装备,等温模锻、等温挤压、固溶淬火、三级时效等装备,大型厚板预拉伸、时效成型热压及超声摩擦搅拌焊接装备,8吨以上钛合金熔炼真空自耗电弧炉,30MN以上镁合金压铸机和挤压机,大面积等温焊接等成套装备。

(三)先进高分子材料

特种橡胶。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举,走精细化、系列化路线,大力开发新产品、新牌号,改善产品质量,努力扩大规模,力争到2015年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70%。扩大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R)、异戊橡胶(IR)、聚氨酯橡胶、氟橡胶及相关弹性体等生产规模,加快开发丙烯酸酯橡胶及弹性体、卤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橡胶、耐寒氯丁橡胶和高端苯乙烯系弹性体、耐高低温硅橡胶、耐低温氟橡胶等品种,积极发展专用助剂,强化为汽车、高速铁路和高端装备制造配套的高性能密封、阻尼等专用材料开发。

工程塑料。围绕提高宽耐温、高抗冲、抗老化、高耐磨和易加工等性能,加强改性及加工应用技术研发,扩大国内生产,尽快增强高端品种供应能力。加快发展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醚(PP0)和聚苯硫醚(PPS)等产品,扩大应用范围,提高自给率。积极开发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新型聚酯、特种环氧树脂和长碳链聚酰胺、耐高温易加工聚酰亚胺等新产品或高端牌号。力争到2015年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

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巩固有机硅单体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硅橡胶、硅树脂等有机硅聚合物产品。着力调整含氟聚合物产品结构,重点发展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及高性能聚四氟乙烯等高端含氟聚合物,积极开发含氟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加快电解用离子交换膜、电池隔膜和光学聚酯膜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进程,鼓励液体、气体分离膜材料开发、生产及应用。大力发展环保型高性能涂料、长效防污涂料、防水材料、高性能润滑油脂和防火隔音泡沫材料等品种。专栏7 先进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 01 核心技术

加强基础聚合物制备、集成创新和成套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分子结构设计、分子量控制及工艺参数控制等先进聚合技术。加快PA6高压前聚工艺技术、PBT直接酯化法生产技术、PC酯交换和PI技术产业化。突破φ4000mm甲基流化床、φ1200mm苯基沸腾床等有机硅单体合成技术。开发反应体系配方设计和后处理工艺,材料改性和加工成型技术以及配套助剂,可降解及回收材料技术等。续表 02 关键装备

开发大型在线检测控制聚合反应器、流化干燥床、脱气釜、汽提釜、直接脱挥装置、螺杆聚合反应器、先进混炼机、专用模具、高速挤出和大型注射成型设备、大型无水无氧聚合反应器等。

(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先进陶瓷。重点突破粉体及先驱体制备、配方开发、烧制成型和精密加工等关键环节,扩大耐高温、耐磨和高稳定性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生产规模。重点发展精细熔融石英陶瓷坩埚、陶瓷过滤膜和新型无毒蜂窝陶瓷脱硝催化剂等产品。积极发展超大尺寸氮化硅陶瓷、烧结碳化硅陶瓷、高频多功能压电陶瓷及超声换能用压电陶瓷。大力发展无铅绿色陶瓷材料。建立高纯陶瓷原料保障体系。

特种玻璃。以满足建筑节能、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需求为目标,加快特种玻璃产业化,增强产品自给能力。重点发展平板显示玻璃(TFT/PDP/OLED),鼓励发展应用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涂膜玻璃、真空节能玻璃及光伏电池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TCO)超白玻璃。加快发展高纯石英粉、石英玻璃及制品,促进高纯石英管、光纤预制棒产业化。积极发展长波红外玻璃、无铅低温封接玻璃、激光玻璃等新型玻璃品种。

其他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巩固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超硬材料、激光晶体和非线性晶体等人工晶体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功能性超硬材料和大尺寸高功率光电晶体材料及制品。积极发展高纯石墨,提高锂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质量,加快研发核级石墨材料。大力发展非金属矿及其深加工材料。开发高性能玻璃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高性能摩擦材料和绿色新型耐火材料等产品。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壮大新型建筑材料产业规模。

专栏8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 01 先进陶瓷技术

开发高纯超细陶瓷粉体及先驱体制备、陶瓷蜂窝结构设计技术。02 特种玻璃技术

开发超薄玻璃基板成型、低辐射镀膜玻璃膜系设计与制备、高纯石英粉(≥5N)合成和光纤管(金属杂质<1ppm)制备技术、电子专用石英玻璃及制品制备技术、6代以上TFT-LCD玻璃基板及OLED玻璃基板制备技术。03 其他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

开发高纯石墨(≥4N)电加热连续式化学提纯、高温连续式绝氧气氛窑生产、柔性石墨碾压法和挤压法加工技术,半导体用石墨保温材料加工技术,人工晶体生长及加工等技术。04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关键装备

开发6代以上TFT-LCD用玻璃基板窑炉,气氛加压陶瓷烧结炉,超硬材料用大型压机、大功率(30-100kw)微波等离子体和超大面积(150-300mm2)热灯丝CVD金刚石膜成套装备,高纯石墨用高温(3000-3500℃)各项同性等静压机,(炉内氧含量≤1000ppm)连续式绝氧气氛窑,石墨负极材料包覆和炭化装备等。

(五)高性能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以低成本、高比强、高比模和高稳定性为目标,攻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原料制备、工业化生产及配套装备等共性关键问题。加快发展碳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提高树脂性能,开发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构材料的一体化制备工艺,发展风电叶片、建筑工程、高压容器、复合导线及杆塔等专用材料,加快在航空航天、新能源、高速列车、海洋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专栏9 高性能增强纤维发展重点 01 碳纤维

加强高强、高强中模、高模和高强高模系列品种攻关,实现千吨级装置稳定运转,提高产业化水平,扩大产品应用范围。02 芳纶

扩大间位芳纶(1313)生产规模,突破对位芳纶(1414)产业化瓶颈,拓展在蜂巢结构、绝缘纸等领域的应用。0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积极发展高性能聚乙烯纤维(UHMWPE)干法纺丝技术及产品,突破纺丝级专用树脂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04 新型无机非金属纤维

积极发展高强、低介电、高硅氧、耐碱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大力发展连续玄武岩、氮化硼和岩棉等新型无机非金属纤维品种。05 其他高性能纤维材料

积极发展聚苯硫醚、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芳砜纶、聚酰亚胺、对苯基并双噁唑纤维等新品种。

碳/碳复合材料。以耐高温、耐烧蚀、耐磨损及结构功能一体化为重点,加强材料预成型、浸渍渗碳及快速制备工艺研究。积极开发各类高温处理炉、气氛炉所需要的保温筒、发热体和坩埚等材料,推广碳/碳复合材料刹车片、高温紧固件等在运输装备、高温装备中的应用。

陶瓷基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特种陶瓷基体和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铝等增强纤维,以及新型颗粒、晶须增强材料及陶瓷先驱体制备技术水平,加快在削切工具、耐磨器件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纤维增强铝基、钛基、镁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进一步实现材料轻量化、智能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加快应用研究。专栏10 高性能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 01 核心技术

重点突破聚合、纺丝、预氧化、碳化等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芳纶纤维聚合、纺丝及溶剂回收技术等。开发陶瓷基复合材料烧结、渗透等制备加工技术,碳/碳复合材料液相浸渍、渗碳及快速制备工艺,开发纤维增强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缠绕、铺放、热融预浸、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成型(VARTM)技术。02 关键装备

重点突破碳纤维用大容量聚合釜、饱和蒸汽牵伸、宽口径高温碳化、恒张力收丝装置,芳纶用耐强腐蚀高精度双螺杆聚合装置,复合材料用多轴缠绕机、热融预浸机、纤维铺放机、超高温热压成型设备。

(六)前沿新材料

纳米材料。加强纳米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纳米材料及制品的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积极开发纳米粉体、纳米碳管、富勒烯、石墨烯等材料,积极推进纳米材料在新能源、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绿色印刷、功能涂层、电子信息和生物医用等领域的研究应用。

生物材料。积极开展聚乳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研究,加快实现产业化,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和生物基绿色化学品产业发展。加强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大力发展高性能、低成本生物医用高端材料和产品,推动医疗器械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智能材料。加强基础材料研究,开发智能材料与结构制备加工技术,发展形状记忆合金、应变电阻合金、磁致伸缩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和磁流变液体材料等。

超导材料。突破高度均匀合金的熔炼及超导线材制备技术,提高铌钛合金和铌锡合金等低温超导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水平,发展高温超导千米长线、高温超导薄膜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满足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电缆、无线通信等需求。

四、区域布局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立足现有材料工业基础,结合各地科技人才条件、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新材料,加快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新材料产业有序、集聚和快速发展。

推进区域新材料产业协调发展。巩固扩大东部地区新材料产业优势,瞄准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着力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中部地区雄厚的原材料工业基础,加快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不断壮大新材料产业规模。积极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依托重点企业,加快促进资源转化,推进军民融合,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有序建设重点新材料产业基地。特种金属功能材料要立足资源地和已有产业基地,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提高技术水平;高端金属结构材料要充分依托现有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严格控制新布点项目;先进高分子材料应坚持集中布局、园区化发展,注重依托烯烃工业基地,围绕下游产业布局;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应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高性能复合材料原则上靠近市场布局,碳纤维等增强纤维在产业化和应用示范取得重大突破前原则上限制新建项目。专栏11 重点新材料产业基地 01 稀土功能材料基地

重点建设北京、内蒙古包头、江西赣州、四川凉山及乐山、福建龙岩、浙江宁波等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02 稀有金属材料基地

重点建设陕西西安、云南昆明稀有金属材料综合产业基地,福建厦门、湖南株洲硬质合金材料基地。加快在中西部资源优势地区建设一批钼、钽、铌、铍、锆等特色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03 高品质特殊钢基地

以上海、江苏江阴等为中心,重点建设华东高品质特殊钢综合生产基地。依托鞍山、大连等老工业基地,打造东北高品质特殊钢基地。在山西太原、湖北武汉、河南舞阳、天津等地建设若干专业化高品质特殊钢生产基地。04 新型轻合金材料基地

重点建设陕西关中钛合金材料基地,重庆、山东龙口和吉林辽源新型铝合金材料基地,山西闻喜、宁夏石嘴山新型镁合金材料基地。05 特种橡胶基地

重点建设北京、广东茂名、湖南岳阳、甘肃兰州、吉林、重庆等特种橡胶基地。续表

06 工程塑料基地

重点建设江苏苏东、上海、河南平顶山工程塑料生产基地及广东改性材料加工基地。07 高性能氟硅材料基地

重点建设浙江、江苏、山东淄博、江西九江、四川成都高性能氟硅材料基地。08 特种玻璃基地

重点建设陕西咸阳、江苏、广东、河南洛阳、安徽特种玻璃基地。09 先进陶瓷基地

重点建设山东、江苏、浙江先进陶瓷基地。10 高性能复合材料基地

重点建设江苏连云港、山东威海、吉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基地,重庆、山东泰安、浙江嘉兴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基地,北京、广东、山东等树脂基复合材料基地,湖南碳/碳复合材料基地,四川成都综合性复合材料基地。

五、重大工程

“十二五”期间,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突出解决一批应用领域广泛的共性关键材料品种,提高新材料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和示范应用,扩大产业规模,带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一)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标:力争到2015年,高性能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生产技术迈上新台阶,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推广应用达到70%以上。

主要内容:组织开发高磁能积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等产品生产工艺,推进高矫顽力、耐高温钕铁硼磁体及钐钴磁体,各向同性钐铁氮粘结磁粉及磁体产业化,新增永磁材料产能2万吨/年。加快开发电动车用高容量、高稳定性新型储氢合金,新增储氢合金粉产能1.5万吨/年。推进三基色荧光粉,3D显示短余辉荧光粉,白光LED荧光粉产业化,新增发光材料产能0.5万吨/年。加快高档稀土抛光粉、石油裂化催化材料、汽车尾气净化催化材料产业化,新增抛光粉产能0.5万吨/年、催化剂材料0.5万吨/年。组织开发硬质合金涂层材料、功能梯度硬质合金和高性能钨钼材料,新增高性能硬质合金产能5000吨/年、钨钼大型制件4000吨/年、钨钼板带材能3000吨/年。推进原子能级锆管、银铟镉控制棒材产业化,形成锆管产能1000吨/年。

(二)碳纤维低成本化与高端创新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到2015年,碳纤维产能达到1.2万吨,基本满足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运输装备等需求。

主要内容:组织开发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的原丝产业化生产技术,突破预氧化炉、高低温碳化炉、恒张力收丝机、高温石墨化炉等关键装备制约,开发专用纺丝油剂和碳纤维上浆剂。围绕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及其配套原丝开展技术改造,提高现有纤维的产业化水平,实现GQ3522 型(拉伸强度3500-4500MPa,拉伸模量220-260GPa)千吨级装备的稳定运转,降低生产成本。加强GQ4522(拉伸强度≥4500MPa,拉伸模量220-260GPa)、QZ5526(拉伸强度≥5500MPa,拉伸模量≥260GPa)等系列品种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化。开展大功率风机叶片、电力传输、深井采油、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等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示范。

(三)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标:到2015年,关键新合金品种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形成高端铝合金材30万吨、高端钛合金材2万吨、高强镁合金压铸及型材和板材15万吨的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大飞机、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需求。

主要内容:组织开发汽车用6000系铝合金板材,实现厚度0.7-2.0mm、宽幅1600-2300mm汽车铝合金板的产业化;加快完善高速列车用宽度大于800mm、直径大于250mm、长度大于30m的大型铝型材工艺技术,促进液化天然气储运用铝合金板材等重点产品产业化;积极开发航空航天用2000系、7000系、6000系、铝锂合金等超高强80-200mm铝合金中厚板及型材制品,复杂锻件及模锻件。开发高强高韧、耐蚀新型钛合金和冷床炉熔炼、型材挤压技术,推进高性能Φ300mm以上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厚度4-100mm、宽度2500mm热轧钛合金中厚板,厚度0.4-1.0mm、宽幅1500mm冷轧钛薄板,大卷重(单重3吨以上)钛带等产品产业化。推进低成本AZ、AM系列镁合金压铸,低成本AZ系列镁合金挤压型材和板材产业化,开展镁合金轮毂、大截面型材、宽幅1500mm以上板材、高性能铸锻件等应用示范。

(四)高性能钢铁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标:到2015年,形成年产高品质钢800万吨的生产能力,基本满足核电、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船舶及海洋工程、汽车、电力等行业对高性能钢材的需要。

主要内容:组织开发具有高强、耐蚀、延寿等综合性能好的高品质钢材。重点推进核电压力容器大锻件508-3系列、蒸汽发生器690传热管、AP1000整体锻造主管道316LN等关键钢种的研发生产,实现核电钢成套供应能力。提升超超临界锅炉大口径厚壁无缝管生产水平,形成年产50万吨生产能力。加快开发船用特种耐蚀钢和耐蚀钢管,分别形成年产100万吨和10万吨生产能力。开发高速铁路车轮、车轴、轴承等关键钢材,形成年产5万套生产能力。开发长寿命齿轮钢、螺栓钢、磨具钢、弹簧钢、轴承钢和高速钢等基础零件用钢,形成年产300万吨生产能力。开展DPT、TRIP、热成形、第三代汽车钢、TWIP等高强汽车板生产和应用示范,形成年产300万吨生产能力。大力实施非晶带材、高磁感取向硅钢等应用示范。

(五)高性能膜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标:到2015年,实现水处理用膜、动力电池隔膜、氯碱离子膜、光学聚酯膜等自主化,提高自给率,满足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的发展需求。

主要内容:积极开发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等各类膜材料和卷式膜、帘式膜、管式膜、平板膜等膜组件和膜组器,满足海水淡化与水处理需求。提高氯碱用全氟离子交换膜生产工艺水平,组织开发动力电池用高性能电池隔膜、关键装备和全氟离子交换膜及其配套含氟磺酸、含氟羧酸树脂,实现产业化。建成氯碱全氟离子交换膜 50万平方米/年、动力电池用全氟离子交换膜20万平方米/年、及其配套全氟磺酸树脂和全氟羧酸树脂,加快发展聚氟乙烯(PVF)太阳能电池用膜。

(六)先进电池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标: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产业化取得突破,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高效利用等需求。

主要内容:组织开发高效率、大容量(≥150mAh/g)、长寿命(大于2000次)、安全性能高的磷酸盐系、镍钴锰三元系、锰酸盐系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新增正极材料产能4.5万吨/年,推进石墨和钛酸盐类负极材料产业化,新增负极材料产能2万吨/年,加快耐高温、低电阻隔膜和电解液的开发,积极开发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材料,着力实现自主化。开发高转化效率、低成本光伏电池多晶硅材料产业化技术,研发新型薄膜电池材料。加快推进超白TCO导电玻璃等关键产品产业化,形成产能5000万平米/年。积极发展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推动太阳能光热利用。开展大容量钠硫城网大储能电池研究,完成大功率充放电,电池寿命10年以上,实现10MW示范电站并网。

(七)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示范应用专项工程

工程目标:到2015年,高强度钢筋使用比例达到80%,建筑节能玻璃比例达到50%,新型墙体材料比例达到80%,加快实现建筑材料换代升级。

主要内容:组织推广400MPa以上高强度钢筋、高效阻燃安全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超薄型陶瓷板(砖)、无机改性塑料、木塑等复合材料、Low-E中空/真空玻璃、涂膜玻璃、智能玻璃等建筑节能玻璃。提高建筑材料抗震防火和隔音隔热性能,加快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扩大应用范围,推动传统建材向新型节能环保建材跨越。

(八)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标:提高相关配套材料的国产率,获取原创性成果,抢占战略制高点,力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主要内容:着力突破大尺寸硅单晶抛光片、外延片等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化瓶颈;大力发展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及石墨和碳素系列保温材料,推动以碳化硅单晶和氮化镓单晶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4英寸以上蓝宝石片、大尺寸玻璃基板、电极浆料、靶材、荧光粉、混合液晶材料等平板显示用材;促进碲镉汞外延薄膜材料、碲锌镉基片材料、红外及紫外光学透波材料、高功率激光晶体材料等传感探测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提升;突破超薄软磁非晶带材工程化制备技术,加快高频覆铜板材料、BT树脂、电子级环氧树脂、电子铜箔、光纤预制棒、特种光纤、通信级塑料光纤、高性能磁性材料、高频多功能压电陶瓷材料等新型元器件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步伐。推动材料标准化、器件化、组件化,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九)生物医用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生物医用材料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

主要内容:大力发展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医用金属及合金等医用级材料及其制品,满足人工器官、血管支架和体内植入物等产品应用需求。推动材料技术与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融合发展,降低研发风险和生产成本,提高产业规模。

(十)新材料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

工程目标:提升新材料产业主要环节自主创新能力。

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关键实验仪器、研发设备、控制系统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多学科融合的高层次新材料研发中心,重点开展材料的组份设计、模拟仿真、原料制备等基础研究,研发推广材料延寿、绿色制备、纳米改性、材料低成本和循环利用等共性技术,开发氧氮分析仪、高温测试仪、超声检测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专用设备。在重点新材料领域,建立和完善30个新材料研究开发、分析测试、检验检测、信息服务、推广应用等专业服务平台,推动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设计规范制订,促进新材料创新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要求,建立和完善新材料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新材料产业政策与科技、金融、财税、投资、贸易、土地、资源和环保等政策衔接配合。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发布重点新材料产品指导目录,实施新材料产业重大工程。推进组建新材料产业协会。建立健全新材料产业统计监测体系,把握行业运行动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避免盲目发展与重复建设,引导和规范新材料产业有序发展。

(二)制定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通过中央财政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渠道,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力度,开展重大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填补国内空白、市场潜力巨大、有重大示范意义的新材料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各有关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入。充分落实、利用好现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开展新材料企业及产品认证,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范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支持政策。

(三)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

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逐步形成“政产学研金”支撑推动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新材料产业,研究建立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型和成长型新材料企业,加大对符合政策导向和市场前景的项目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合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新材料产业开发专项贷款,积极支持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企业、项目和产业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加强新材料学科建设,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完善创新型人才评价制度,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建立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围绕材料换代升级,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点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创新发展、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和创新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新材料产业全面发展。

(五)培育优势核心企业

发挥重点新材料企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比较优势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的新材料企业。鼓励原材料工业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新材料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传统材料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高度重视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作用,支持新材料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中小企业对大企业、大项目的配套能力,打造一批新材料“小巨人”企业。鼓励建立以优势企业为龙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的产业联盟,形成以新材料为主体、上下游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

(六)完善新材料技术标准规范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立足自主技术,健全新材料标准体系、技术规范、检测方法和认证机制。加快制定新材料产品标准,鼓励产学研用联合开发重要技术标准,积极参与新材料国际标准制定,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加强新材料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建立重要新材料专利联盟。加快建立新材料检测认证平台,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建立新材料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七)大力推进军民结合

充分利用我国已有军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优化配置军民科技力量和产业资源,推进国防科技成果加速向经济建设转化,促进军民新材料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生产采购等环节有机衔接,加快军民共用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优势新材料企业积极参与军工新材料配套,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实现寓军于民。建立军民人才交流与技术成果信息共享机制,积极探索军民融合的市场化途径,推动军民共用材料技术的双向转移和辐射。

(八)加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高度重视稀土、稀有金属、稀贵金属、萤石、石墨、石英砂、优质高岭土等我国具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加强战略性资源储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与利用,优化资源全球化配置,为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合理规划资源开发规模,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法打击滥采乱挖,提高资源回采率。积极开发材料可再生循环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再生与综合利用。加大短缺资源地质勘查力度,增加资源供给。

(九)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展人才交流与国际培训,引进境外人才队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新材料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新材料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申请国家科研项目。支持企业并购境外新材料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参加国际技术联盟,申请国外专利,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国际化经营。

第四篇:全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以技术引进为主,重点突破,要重点发展电解镍、金属锂及制品、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及各类复合材料,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的发展,打造全国红土镍矿湿法提锂研发生产基地。充分发挥镍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镍基合金钢、高镍合金钢、镍基合金、镍铬合金等高新镍基材料,加快镍基新材料的产业化进程。以杰事杰公司、江西中材、善诺纳米等企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新型模板、沼气池模板、石英陶瓷坩埚、碳化硅磨料、氮化硅涂层粉、原油减阻剂等新材料产品。大力引导赣锋锂业、珠江矿业等企业,延伸做粗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锂基材料以及钨精粉、超细钨粉、碳化钨粉和硬质合金生产等钨材精深加工项目。同时注重引进新的新材料企业,不断壮大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将新余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规划

1、规划到2015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利税总额40亿元。

2、到2015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主要产品力争形成5万吨电解镍、10万吨镍基材料、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锂盐、各类锂基材料10万吨、3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50万只石英陶瓷坩埚、4万吨碳化硅磨料、其他钨材精深加工产品1万吨的产能规模。

3、重点新材料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目标规划:培植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0户以上。其中过百亿和过50亿的企业各1户。

4、新材料主要项目目标规划:五年组织实施重点新材料项目13个以上,完成投资160亿元左右。

5、新材料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目标规划:一方面拓展我市新材料产业新领域,另一方面主攻镍、锂、钨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配套项目。

6、新产品开发目标规划:五年共组织开发新产品30个以上,其中省级新产品10个以上,国家级新产品2-4个。

7、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江锂湿法提镍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赣锋锂业争创国家级研发机构和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杰事杰新余公司争创世界级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和研发基地;江西中材争创世界级石英陶瓷坩埚等光伏产业用配套新材料和制品生产基地。在赣锋锂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在相关企业组建多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第五篇:黔西南州十二五茶产业发展规划

黔西南州“十二五“茶产业发展规划

前 言

我州有着悠久茶叶生产历史,茶叶在我州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晴隆、普安等茶叶生产县,茶叶规模种植已有5万多亩,涉及茶叶生产经营的农民4万多人,该区域的种茶3至4亩的农户,每年茶叶纯收入基本都要超过5000元,发展茶叶是我州宜茶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茶叶产业是一项能大量吸纳就业人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为做优做大做强我州茶叶产业,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及我州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黔西南州2009—2015年茶产业发展规划》,以指导我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现 状

1.1生产现状

1.1.1种植现状。全州茶叶种植总面积有9.89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万余亩,低产面积4万余亩,幼龄面积0.9万余亩。各县(市)茶叶种植面积分别为:晴隆县2.74万亩,普安县2.32万亩,安龙县0.75万亩,兴义市2.57万亩,贞丰县0.9万亩,兴仁县0.6万亩,册亨县、望谟县0.04万亩。茶叶总产量2500吨,总产值5000万元。

1.1.2 产品现状。全州现有国营茶叶加工企业3个、民营茶叶企业15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12个(包括正在申办)、一定批量生产加工个体农户200余户。产品主要有:晴隆县茶业公司 “贵隆”和“贵翠”注册商标的“一级云岭绿茶”、“贵隆绿茶”、“贵隆毛峰”等产品;普安茶场 “普天”和“金雀”注册商标的“细寨银芽”、“普天云峰”等产品;新桥茶场注册商标 “新桥牌”的“春螺”、“新桥绿茶”、“御茗”等产品;其余的还有兴义“七舍茶”,兴仁“龙角茶”,贞丰“坡柳茶”、“娘娘茶”等地方传统茶。

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先后组织州内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参加了北京第四届国际茶博会,贵州省第二届“万人品茗”活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活动。我州嘉宏茶业公司生产的“七舍·涵香”和晴隆县茶业公司生产的“贵隆翠芽”分别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和银奖。

1.1.3 销售现状。我州茶叶销售主要以外地为主,春茶中的名茶原料80%以上是浙江、安徽、河南、云南等地的茶商到我州茶区直接收购茶青,就地初加工后作为“龙井茶”、“信阳毛尖”、“黄山毛峰”“普洱茶”销售。春茶一般茶青及夏秋茶青,主要由本州加工能力较强的茶厂加工成炒青绿茶标准包装后直接销售省内外市场,烘青茶为花茶原料销往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重庆、成都、山东、北京等地,供加工花茶。

1.2 自然条件

1.2.1 地理位置。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之间,距北回归线不到300公里,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77公里,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国土总面积16804平方公里,全州总人口309万人。

1.2.2 规划区气候。北部茶区,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0-1500小时,常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无霜期290天;中部茶区,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0-1600小时,常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无霜期330天。

1.2.3 规划区土壤。茶区土壤以砂页岩发育的棕黄壤为主,PH值5-6之间,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我州属欠发达地区,工矿企业少,茶区土壤、空气、水质洁净,茶叶生产安全。晴隆、普安、兴义三个茶叶主产县(市)的30万亩新建茶区土壤已取样进行检测,大都符合无公害、绿色产地要求。

1.3 茶叶资源、历史、文化

1.3.1 茶树资源。1980年7月,当地科技人员在晴隆县与普安县交界处笋家箐发现茶子化石一块,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茶科所等有关专家到实地考察和对实物鉴别,认为该化石为新生代第三纪时期茶树种子,是目前世界唯一发现迄今100万年的茶籽化石。1982年,贵州省茶科所对我州范围内的茶树资源进行了调察,分别在晴隆、普安、贞丰、兴仁、兴义等地发现有10余万株种类各不同的野生茶树分布。

2008年黔西南州茶叶产业办公室再次组织相关县(市)业务部门对全州古茶树资源进行调查,进一步掌握了我州现有古茶树的分布、数量、种类情况,充分证明了我州是茶树的重要发源地和茶树资源丰富的地区。

1.3.2 栽培历史。自古以来,我州的先民在茶园经营上,主要利用野生茶树自然生长,自然传播形成的野生茶林进行一定管理,沿用用传统方式生产青毛茶、沱沱茶、娘娘茶、糯米茶、坡柳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制品,供自用和出售。建国后,50年代开始从云南引进大叶茶种植;70年代初期,国营新桥茶场在外贸、农业部门协助下,先后从云南引进大叶茶、福鼎大白茶、浙江小叶茶种植;80年代中后期,相继建设了晴隆县和普安县茶场,标致我州茶叶集规模化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

1.3.3 茶文化。本州有一定的茶叶历史文化底蕴,据《晴隆县志》记载,明朝总兵邓子龙在安南现在的晴隆县驻防时,喜好当地的茶叶,并在晴隆县南门外的“莫忙亭”留下“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这一脍炙人口的楹联,并广为传颂至今。茶籽化石、古茶树、历史人物、古老茶俗等等构成了本州独特的茶文化风情。

1.4 存在主要问题

1.4.1茶园单产不高。据调查我州近60%的茶园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中期所发展的,当时由于技术和投入所限,建园质量不高,品种现已落后,加之多数茶园管理粗放,以致我州茶园良种化程度不高,低产茶园面积大, 茶叶平均单产低。

1.4.2 加工设备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尽管我州生产的茶叶内在品质好,是加工名优茶的很好原料,但缺乏市场竞争实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加工设备落后,工艺水平低等致使产品附加值不高。

1.4.3 组织化程度低。由于行业组织薄弱,茶叶产销农户分散经营占主体地位,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没有品牌优势,茶农之间组织化程度低、势单力薄、规模小、难以进入大市场参与广泛竞争。

1.4.4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茶叶产业化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也是我州茶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茶叶产业链长,涉及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建设方方面面,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茶叶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各自为战,品牌创建缺乏动力和实力。

第二章茶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2.1 基地初具规模

我州茶园统计面积有9.89万亩,晴隆、普安、兴义、安龙四个主产县(市)茶园面积占全州总面积85%,上千亩的连片茶园有20多处,种植相对集中,便于生产加工。

2.2 茶叶内在品质好

我州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2000米的区域,属低纬度高海拔种植,茶区雾日多,工矿企业少,山青、水清、空气洁净,由于我州茶区生态环境好,以晴隆为代表的茶叶,经多年检测,茶多酚含量高达35%(一般为20—33%),水浸出物高达45%(一般为35—40%),茶叶香气浓郁,内在质量好。

2.3 茶园开采早

我州的大部分茶园每年2月中旬即可开采,比江浙一带提早20天以上,比省内其他地方提早10天以上,对生产名优春茶,抢占早市非常有利。采摘期长,每年的11月份还可采摘,“早”有高价,只要加工能跟上“晚”也有好价。

2.4 原料丰富,产品开发空间大

上世纪50年代,我州开始从省外和本省其他地区引进茶叶良种种植,逐步改善了州内茶树品种的结构。先后引进的有云南凤庆大叶种、黔湄系列(419、502、601)、云抗10号、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金华小叶种、鸠坑种、龙井

43、乌牛早等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种植。由于品种的多样性,茶叶产品开发空间大。

2.5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

由于发展茶产业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近年来贵州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茶业发展,省、州相继出台了茶产业鼓励政策和措施,2007—2009年州财政及兴义、晴隆、普安三县(市)财政即拿出1000万元,加上整合林业、扶贫、土地治理、水土保持、综合开发等方面的5000多万元,共6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极大调动了社会各届人士参与茶产业开发的积极性。仅2008年以来,我州就有华曦、嘉宏、莫忙、富洪、生良、云峰、绿蕊、朝林等27家民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茶产业开发,不少农户也自发种茶。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途径,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提升茶业地位、效益、品质、品牌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技兴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和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加快茶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茶业,逐步引导我州茶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3.2 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2009年—2012年,新增植茶园24万亩,全州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34万亩,产量达0.5万吨,产值达1.5亿元。

中期目标:2013年—2015年,新增植茶园16万亩,全州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产量达1万吨,产值达3亿元。

远期目标: 2020年50万亩茶园全部投产,产量达5万吨,实现总产值15亿元。

第四章规划与布局

4.1原则

以体现集中度,3000亩为规划单元;生态环境好,产地安全;良种区域化;早、中、晚品种搭配合理;围绕公路干线、围绕风景区、围绕劳动力集中地区;基地水、电、路、加工设施、茶青市场配套。

4.2 规划区域

兴义市、晴隆县、普安县、安龙县四个县(市)。

4.3 布局

4.3.1 早生绿茶、红茶、花茶胚产业带。在晴隆、普安海拔1000——1300米的区域,以大、中叶茶品种为主,以形成早生绿茶、红茶、花茶胚产业带。该区域涉及晴隆县砂子、碧痕、大厂、安谷、紫厂等乡镇,普安县江西坡、地瓜、新店、高棉、罗汉等乡镇。2009年—2015年两县茶叶规划种植面积25万亩,其中,晴隆县15万亩,普安县10万亩。

4.3.2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在兴义市海拔1500——2000米区域,以小叶茶品种种植为主,以形成“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该区域涉及本市七舍、捧乍、猪场坪、雄武、白碗窑、泥凼等乡镇。2009年—2015年茶叶规划种植面积15万亩。

4.3.3特色绿茶产业带。在安龙海拔1000——1400米区域,以发展中、小叶茶品种为主,形成“新桥茶”、“娘娘茶”、“坡柳茶”为主的等地方特色绿茶产业带。该区域涉及龙广、新桥、洒雨、海子、兴隆等乡镇。2009年—2015年该县茶叶规划种植面积10万亩。

4.4 进度

2009——2012年,晴隆县由现有2.74万亩,发展到10万亩;普安县由现有2.32万亩,发展到8万亩;兴义市由现有2.57万亩,发展到10万亩;安龙县由现有0.75万亩,发展到6万亩,合计34万亩。

2013——2015年,晴隆县发展到15万亩;普安县发展到10万亩;兴义市发展到15万亩,安龙县发展到10万亩,合计38万亩。规划期末全州实现50万亩茶叶规划的总体目标。

4.5 关键环节

一是引进优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茶园改良和新植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型的优质原料基地。

二是提升品质和创建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升级。

三是积极应对国际“绿色壁垒”,主攻有机茶、绿色和特色产品,走高效生态茶业之路,把我州茶业融入到国际茶业大市场中去。

四是以建设清洁化、标准化名茶加工厂为载体,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全面推广茶叶无害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行QS产品认证制度,加快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步伐,确保茶叶优质、安全。

五是加强名茶机械加工、机采机剪、茶树病虫害监控、茶叶精深加工等实用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产品附加值。

六是以专卖窗口和茶叶茗品市场建设为突破,运用现代营销和管理手段,拓展市场,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第五章 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基地、加工、市场等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以“54321工程”,即“建设50家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改造4万亩低产茶园”,“建设3000亩无性系良种苗圃”,“建设20万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功能的“西南茶市”,为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全州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5.1 建设50家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

在规划期内,鼓励扶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50家年产干茶不低于100吨的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以此带动茶区茶叶清洁化加工,使我州茶叶加工逐步实现“三化”,即清洁化、标准化、无害化。

5.2 改造现有4万亩低产茶园

对现有4万多亩低产茶园进行调查,对属品种落后,茶树年龄老,已衰退无改造价值的茶园更新种植;对品种好,茶树年龄未超过15年,且有改造价值的低产茶园,采用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进行改造。

5.3 建设3000亩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

建设3000亩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保证规划期茶园建设对种苗的需要。

5.4 新建20万亩生态高效良种茶园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争取在规划区域和规划期内新建20万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茶园力求规划科学,做到林茶相间,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农残、重金属不超标,品种搭配合理,茶园管理标准化,路、沟、渠配套设施完善。

5.5 建设“西南茶市”

争取在规划期内,选择在交通、区位、城市影响具有优势的兴义市,建设一个集茶叶、茶具、包装、器械、茶艺、茶展、住宿、物流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能充分体现黔西南州茶叶特色的茶叶交易市场,暂称“西南茶市”。

第六章投资概算

6.1重点建设项目

6.1.1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50个。200万元/个,计1亿元。

6.1.2低产茶园改造4万亩。800元/亩,计0.32亿元。

6.1.3无性系良种苗圃3000亩。1.5万元/亩,计0.45亿元。

6.1.4无性系良种高效生态茶园20万亩。3000元/亩,计6亿元。

6.1.5西南茶市。占地4万平方米,造价1.6亿元。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概算合计:9.37亿元。

6.2 一般无性系良种茶园

20万亩,2000元/亩,计4亿元。

6.3 基础设施

6.3.1茶区交通。作业干道——按每1000亩配置1公里,50万亩规划茶园,需500公里,造价10万元/公里,计0.5亿元。作业支道——按1000亩配置3公里,50万亩规划茶园,需1500公里,造价2万元/公里,计0.3亿元。

6.3.2 水利设施。主要是蓄水池,按每10亩配置容量20立方米1座,50万亩规划茶园,需5万座,造价0.3万元/座,计1.5亿元。

6.3.3 电力设施。加工供电设施(电杆、动力线、变压器)计0.5亿元。

投资概算总计:16.17亿元。

6.4 资金筹措

规划建设总投资16.17亿元。采取以下方式筹措:一是申请国家和省级财政农业产业项目专项资金。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三是整合交通、林业、扶贫、电力、土地治理等可用于茶产业的资金。四是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且稳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州内外企业,以及社会各届人士投资。

第七章对策措施

7.1 加强领导,建立茶产业组织机构

州委、州政府牵头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为成员。负责研究制定全州茶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协调和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茶产业规划区内的县(市)也要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乡镇考虑成立茶叶工作站,要将茶产业的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认真作好切合本地区实际的茶产业发展的详细规划,明确职责、统筹协调、引导,并精心组织实施茶产业发展的有关项目。

7.2 培育扶持茶业龙头和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是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型、带动型的茶业龙头,积极鼓励茶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争取规划期建成省级龙头企业5一8家,州级龙头企业15—20家。

二是州县财政要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投入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茶叶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持,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组建股份企业,壮大企业资本,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茶业集团,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成功对接。

三是加快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有、民享”原则,积极鼓励发展以农户为基础的茶叶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充分发挥其在组织茶农、服务茶农、示范带动生产、开拓市场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引导茶农走向市场,争取在规划区内建立一批规范的茶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四是建立行业协会,围绕茶叶行业,推动各种形式的联合,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在行业自律、统一标准、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7.3 加强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州内有形市场的建设和州外无形市场的开拓。

7.4培育龙头市场

加快本州茶叶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强化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拓展茶叶市场的信息功能、服务功能、辐射功能、文化交流和质量监控功能,将“西南茶市”建成周边省区的品种多、功能齐的茶叶集散中心。

7.5 加快我州茶叶与全国大中城市的对接

鼓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到大中城市兴办茶叶销售窗口,开办我州品牌茶叶专卖窗口或专卖店,重点拓展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拓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市场,拓展以广州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市场,扩大黔西南州名茶在这些市场的占有份额。

7.6 强化科技兴茶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内外茶叶机构的交流合作,吸引各方面的茶叶专家为黔西南州茶业发展服务;加大茶叶研发经费补助力度,用于茶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创新,研究我州品牌茶产品的制作加工工艺规范。

7.7 造就茶叶人才队伍

通过不同方式,造就一支由善于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科技人员、经营人员、农民组成的茶叶人才队伍。

一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二是强化茶农技能和创业培训,使更多的茶农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

三是加强茶叶经营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鼓励茶叶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和茶叶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品茶师”、“茶艺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定。

四是加强茶叶加工厂工人岗位技术培训,逐步推行茶厂工人持证上岗制度。

7.8 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是加快原料要求相对较宽松、可以全程机械炒制的卷曲类名优茶的开发与推广,以相对缓解劳动力缺乏日益突出的制约问题。积极推广名茶组合生产,充分利用茶树原料,根据茶树鲜叶原料老嫩程度的不同,采制加工相应的茶类,组合生产风格独特的名茶品种,如春茶前期制高端名茶,中后期制卷曲类毛峰茶,夏秋季制中低档名茶或珠茶,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叶生产的比较优势。采用适当的农艺措施提高春茶比重,减少夏秋茶,特别是夏茶的产量,从源头上提高茶叶质量,从而提高茶业效益。

二是做好QS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的组织申报,积极进行ISO9000标准、ISO14000标准、GMP、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争取2020年,全州获得QS认证的企业和专业协会要达到20个以上,有机茶认证的企业和专业协会超20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的企业和基地达到20个以上,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0家以上。

三是对原产地域保护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和品牌监管,以稳定的质量保证品牌的声誉,以良好的品牌形象占有稳固的消费群体。鼓励茶叶企业创名牌,力争在规划期内创全国茶叶品牌1—2个,争创贵州省甚至全国驰名商标8—10个。

7.9重视茶产品的营销策划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探索运用各种媒体和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等不同的方式,宣传我州茶叶品牌,扩大其知名度;强化和促进品牌营销的深度和广度,针对不同产品,从产品包装、目标市场定位、消费者信心塑造、营销方法、文化内涵等角度,研究营销方案,进行专门策划。

7.10加强茶文化宣传

加强我州茶籽化石、古茶树、二十四道拐(抗战遗址史迪威公路)、莫忙亭等与茶文化相关的历史研究,挖掘如:“坡柳茶”、“擂面茶”、“娘娘茶”等古老动人的茶传说和茶的趣闻轶事,发展传统特色与现代风貌相结合的黔西南州茶文化,以及形式丰富的民间茶礼,建造“盘江茶”文化博物馆,做深做透“盘江茶”的文章。将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开辟茶乡游旅游和自娱休闲项目,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以举办茶文化节、茶摄影、茶诗会、茶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播茶文化,巩固培养新的茶叶消费群体,努力实现茶经济与茶文化的繁荣,不断培育和提升茶产业新的增长点。

7.11 内外合力,做强产业

从长远来看,黔西南州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必须有几家领军企业对全州茶业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因此,应考虑对现有国营茶叶企业进行改制重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经济实力强、经营理念先进、市场营销好的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品牌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尽快实现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升级,将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

7.12 加强和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

为促进全州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保证政策到位并具有连续性,着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在产业政策方面,州委、州政府要坚持把茶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发展、鼓励,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是在发展环境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三是在土地使用方面,从支持茶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分散在农户手中的茶园,理顺权属关系,搞活土地流转机制,逐步使千家万户的零星茶园,向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人的手中集中,形成集约化经营,重点茶区在集中规划用地时,应优先考虑茶厂建设用地。

四是在财政扶持方面,政府要加大茶叶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与财政同步增长的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茶业扶持资金。加大部门资金整合力度,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石漠化防治专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土保持等方面可用于茶产业的资金,投入茶产业。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金融资金投向茶产业。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茶叶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的宣传,加强茶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的宣传,加强茶叶先进典型的宣传,在全州营造积极发展茶叶生产,打造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其目的,就是努力造就一个有利于各届人士能致力于茶产业发展的平台,让大家齐心协力来做好茶叶这项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产业。

下载天祝县十二五劳务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祝县十二五劳务产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昆明市“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昆明市“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目 录 一、产业现状分析 (一)“十一五”回顾 (二)主要经验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规划背景和依据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依据 三、......

    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11年08月17日09时36分 稿源: 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 安徽省“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

    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确定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是衡量一个国......

    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引导促进茶叶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茶叶是农业居首位的主导产业,在我县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成为占全县42%涉......

    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出 台 王永强 内资企业迎来节能环保新机会 开栏语/ 中国经济发展当下正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如何从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方......

    平阴县“十二五”阿胶产业发展规划

    平阴县“十二五”阿胶产业发展规划一、我县阿胶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阿胶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闻名的阿胶生产基地,年阿胶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京山县“十二五”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

    京山县花卉苗木产业 发展规划 (2011--2015) 花卉苗木产业是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也是城乡绿化美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效生态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

    武功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武功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县政府“三年翻番、五年跨越”的总体要求,结合武功县十一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