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3 12:5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篇: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确定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十二五”期间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新材料产业作为当今科技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产业发展具有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已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提升企业、地区竞争力的源动力。我市材料产业资源广,加工能力比较强,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明显优势。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有机高分子材料、高技术陶瓷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金属新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截止201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已达1800多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五分之三,全市新材料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约560家,全市19家上市公司中有14家新材料企业。拥有新材料领域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3家(国家级3家),院士工作站15家。我市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部分领域技术规模全国领先,在高技术陶瓷、化工新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领域,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总量,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尤其依托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在国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2010年9月,中国材料领域最高学术机构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正式命名淄博为全国首个“新材料名都”。

尽管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我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和要求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大部分新材料产品处于中低档次,很多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尚未突破。二是产业链条短。基础材料生产能力相对较强,材料应用和后续加工少,制品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综合配套能力不强。三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新材料产品市场开拓工作相对落后,一些档次高、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产品不能及时推广和应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方式、调结构主线,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支撑,加强产学研联合,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拉长产业链,加快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有效集聚,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加工体系,做大、做优、做强新材料产业。

(二)基本原则

市场化发展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新材料产业的调节和推动作用,着力向深加工和下游产品发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优化,加快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化发展原则。立足自主创新,高起点的开发关键技术,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材料工业,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形成和巩固我市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和特色。

集群化发展原则。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快新材料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加快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原则。用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使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际化发展原则。立足利用全球资源,引导外资投向,加强与国外企业集团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化水平。

(三)目标

研究开发一批新材料领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拉长产业链,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加工体系;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实现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建立一批支撑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到“十二五”末,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新材料产业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总体上接近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新材料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成为全市竞争能力强、强势企业多、发展后劲大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5大类19种新材料,突破制约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拉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新材料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

(一)化工及新型有机高分子新材料

全氟离子膜。重点加快推广东岳集团全氟离子膜应用,提高产业化水平。围绕盐化工、能源等产业,加快ETFE膜、PVF膜、PVDF中空纤维膜、锂电池用PVDF复合膜、溴化物等新型阻燃剂的发展。

氟硅材料。依托东岳集团,重点开展有机氟硅材料生产技术和有机氟硅精细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发展新型氟材料,研究开发汽车、电子和信息技术、医学等领域用高端含氟材料。重点加大氟硅材料的研发力度,以磺酸树脂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研究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催化剂;重点拉长6F含氟芳族高聚物系列高分子工程材料和功能材料及其中间体的产业链,加快研发氟橡胶(FKM)、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或F46)、四氟乙烯与乙烯共聚物(ETFE或F40)等含氟高端聚合物,形成氟硅产业链。

工程塑料。以清源集团、齐鲁塑编、蓝帆塑胶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酰胺、改性聚丙烯等通用工程塑料,进一步提升高质化性能,积极开发具有耐寒、耐热、阻燃等性能的ABS工程塑料,推进在电子电器、汽车、建材及包装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聚氨酯。依托蓝星东大、东大一诺威公司等企业,重点开发第四代新型MDI成套技术,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关键生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发展高性能聚氨酯材料下游产品,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汽车及高速列车等用高性能聚氨酯表面材料、水性聚氨酯树脂及绿色聚氨酯发泡剂和催化剂等产品。

新型化工助剂。大力发展新领域专用精细化学品,重点研究开发塑料、橡胶、纺织、造纸、制革鞣剂等轻工纺织助剂;高效阻油剂和处理剂、耐高温阻水剂和防砂固井剂等油田开采、选矿用化学品;研究开发用于石油加工和化工生产的新型高效催化剂,重点发展系列裂化催化剂、系列加氢处理催化剂及特种催化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金达管业、齐鲁科力化工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及制品,满足冶金、电力、石油、纺织、造纸、食品、化工、机械、电气等产业领域的应用。

(二)陶瓷新材料。

依托中材高新、硅苑科技、淄博华创等骨干企业,以工程陶瓷应用制品研发为重点,研究开发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和电子陶瓷三大系列陶瓷新材料及制品。

结构陶瓷。重点发展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碳化硅等氧、氮、碳化合物陶瓷制品。在应用方面,扩大陶瓷挤压模具、陶瓷内衬件、陶瓷轴承、刀具和活塞等产品的规模。

功能陶瓷。重点发展红外隐身、热敏、压电等材料,在应用上发展陶瓷过滤器、尾气净化材料及陶瓷传感器、陶瓷汽车制动材料等系列产品。

电子陶瓷。重点发展陶瓷真空开关管及管壳、氧化铝陶瓷基片、陶瓷压力传感器等产品;加快节能环保陶瓷研究开发,积极推进无铅、无镉以及纳米基瓷料的研究和生产。

(三)金属新材料

高档铝合金材料。以三林集团、德诺铝业、松竹型材等企业为依托,围绕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包装、印刷、建筑装饰、电子家电、军工等领域,开发高精铝板带箔、铝合金压铸件以及管、棒、型、线等系列产品。

粉末冶金。支持淄博海州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研发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冶金新材料产品,解决钢铁粉末冶金材料生产及应用的共性技术问题,积极开发高压缩性铁粉、预合金钢粉、铁粉软磁材料、粉末冶金结构件、电机磁芯等钢铁粉末冶金产品。

(四)建筑新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节土、节能、利废、环保、多功能墙体材料。重点发展多孔模数空心砖、陶瓷釉面瓦、工业废料空心砌块、轻质石膏板等内外墙体屋面材料,提高墙体材料的保温、隔热和防渗性能。

建筑节能玻璃。以金晶集团为依托,采用超薄技术、在线镀膜、氧气燃烧、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现有生产线,加快发展优质浮法玻璃,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平板玻璃、电致变色玻璃等高科技深加工产品。同时积极适应新型建筑需求,发展易洁镀膜、低辐射镀膜、TCQ导电基板、光复建筑一体化玻璃。

环保型涂料。开发高着水性、耐气候变化性、抗污染建筑涂料及其配套的高性能胶粘剂,积极发展调湿涂料、灭虫涂料、高级萤光乳胶漆、多彩花纹涂料、彩绸幻彩涂料、天然真石漆等新品种。

(五)其它新材料

玻璃纤维。以中材庞贝捷、金晶集团为依托,加快电子级玻璃纤维以及节能产品的研发,发展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电子纤维、聚丙烯复合纤维纱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突破玻璃纤维燃烧节能技术、大卷重拉丝机与自动化控制等前沿性和关键性技术;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示范线。

高性能隔热材料。依托淄博工陶、山东鲁阳、淄博裕民等企业,以节能降耗为关键,发展环保型玻璃窑用耐火材料,无污染、长寿命水泥窑用耐火材料,钢铁冶金用高级功能性耐火材料、化工行业用新型特种耐火陶瓷纤维及制品,半导体衬底和高功率激光晶体生长用高温氧化锆系列耐火材料。

纳米材料。鼓励发展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硅、纳米无机陶瓷涂料、纳米碳酸钙、纳米结构膜材料、纳米抗菌剂等纳米粉体,以及纳米纺织功能助剂、纳米改性环保水性涂料、纳米改性塑料、纳米稀土永磁材料等纳米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加快发展高档电解铜箔、电子级玻璃纤维、覆铜板、钕铁硼磁性材料、纳米电子涂层材料、液晶材料、氧化铝陶瓷基片等材料,壮大规模,重点在显示器材料、电路材料、光电子材料、电池材料、硅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等产品领域形成优势。

食品新材料。充分利用高青县被划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大好机遇,依托富欣生物等企业,研发酶工程技术,以淀粉为原料,重点发展结晶麦芽糖醇、低DE值糊精、L-乳酸及L-乳酸盐等系列产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和完善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争取更多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共同推动的合力,统筹推进,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开展新材料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加强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加强对各地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引导,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材料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财税扶持。充分发挥企业投入主体作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总收入5%,重点企业占3%,一般企业占1%的要求。加大政府投入,各级财政应积极向新材料产业倾斜,加大对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认真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技发展方向的新材料项目,积极申报国家和省有关专项。全面落实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针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对新材料生产企业授信额度,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新材料生产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三)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依托骨干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创新平台,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材料产业,组织实施好新材料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实现新材料产业工艺装备、产品和生产方式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整个材料产业的层次。

(四)强化人才支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快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支持国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加快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针对企业需求设置相关新材料专业,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完善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推进大学教授进企业挂职、企业人才进大学深造等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切实落实好各项有关人才激励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切实发挥作用。

(五)加强产学研联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成创新联盟,鼓励企业与国内新材料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特别是要根据产业特点,注重与全国一流的创新团队建立紧密联系,联办研发机构,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由原来单一的项目合作转变为全面合作,形成可持续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合作模式,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吸收更多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管理要素投资入股,构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产业化,支持新材料技术发明专利申请,维护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建立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靠标准占领产业链的高端,形成先导型的地方标准体系,开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品。

第二篇:淄博市“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精选)

淄博市“十二五”残疾人事业

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及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残疾人组织和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为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康复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全市共有11.12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实施共享阳光光明工程,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7313例,创建为省级白内障无障碍市;为441名低视力患者配用了助视器;培训156名低视力儿童家长;实施共享阳光助行工程,装配假肢554例,发放轮椅1250辆;对246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培训聋儿家长290名;系统训练智残儿童650名;对2.08万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监护;为残疾人发放辅助用具1.4万件;帮助1.3万名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建立各类残疾康复指导中心45处,提高康复服务能力,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进一步健全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建设,推动基层卫生机构开 展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组织肢体残疾人在社区和家庭开展康复训练。加强残疾预防和宣传教育,减少残疾发生。完善新生儿筛查制度,实现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广泛开展“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预防出生缺陷日”、“防治麻风病日”等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全民科学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2、特殊教育持续发展。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5%。全市已建特殊教育学校10所,现在校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1600余人,其中新建功能比较齐全的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1所。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了“三免一补”优惠政策,对120余名考取大中专学校的残疾学生实施了资金扶持及奖励政策。城镇登记求职的残疾人和农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普遍接受职业培训或职业教育。

3、残疾人就业和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全市残疾人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个体从业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共安置2.56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有6.79万残疾人在业。集中安置11782名残疾人,分散安置7510名残疾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按照政府支持、残联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利用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20处,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 技术培训,培训残疾人12000余名。依托街道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107个,就地就近安排残疾人就业。建立托养机构33处,对精神、智力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和就业训练。对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进行政策及资金扶持。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对重残、一户多残和有特殊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实行“普惠加特惠”的政策。对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地方,制定倾斜政策保障残疾人老有所养。

4、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把残疾人扶贫纳入政府扶贫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扶持贫困残疾人15000余名,使4000名残疾人解决了温饱。全市共落实康复扶贫贷款875万元,扶持700多户贫困残疾人脱贫。自2006年起,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880万元,为2400户贫困残疾人解决了住房困难。积极探索和推动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建设,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经验,全市建立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97处,安置残疾人就业3285 人,带动4849户残疾人家庭脱贫。

5、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举办了4次全市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举办第5届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并参加山东省评选和汇演,均取得较好成绩。举办第六届全市残疾人运动会,并组团参加第七届、第八届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选派1名运动员参加北京残疾人奥运会,为国家争光。

6、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创建《共享阳光》期刊,累计发行12期5万余册,市及区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了残疾人专题节目,宣传了一大批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典型。表彰了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 100余个,表彰全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300余个。成功组织了全国助残日活动,各区县、高新区普遍推行了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7、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件8万余个,107个乡镇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干事,3102个村残协配备了残疾人联络员,按照“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要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市及各区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0处。

全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是: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一些残疾人生活还相当困苦,残疾人贫困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残疾人事业基础性工作相对薄弱,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还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要,城乡和地区之间残疾人事业发展很不平衡,基层尤其是农村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亟待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加强两个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开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2、主要目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基本生活普遍达到小康水平;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实施重点工程,使3.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帮助可以扶持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和安居工程,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含职业教育),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就业需求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性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不断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状况得到切实改善;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指导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残疾人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残疾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2)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围绕满足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和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要,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和融入大局、同步推进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与残疾人事业相关的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密切协作。

(4)坚持社会化工作方法。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动员支持社会力量开办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托养、文体、法律维权等服务机构,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5)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经济较发达的区县要发挥自身优势和龙头作用,使残疾人率先走上小康之路;其他区县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使残疾人基本实现小康。

(6)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的原则。建立、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依托社区和乡镇开展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7)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的作用。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三、“十二五”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康复

1、建设并完善淄博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具体内容见《市残联“十二五”时期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

2、认真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深化社区康复示范区、示范县培育成果,完善充实社区康复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康复整体质量,使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在社区得到满足。

3、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力度,认真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及实施细则要求,着力推动康复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课堂、进医院、进社区。

4、积极推动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做好强基固本工作。

5、认真做好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切实实施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

6、加强残疾预防工作,积极宣传和普及康复知识。

(二)教育

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使应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 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当地健全儿童少年同等水平,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在“十一五”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城镇登记求职的残疾人和农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普遍接受职业培训或职业教育。

(三)就业与社会保障

1.进一步加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力度,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和管理。

2.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万人培训工程,每年为2000名以上残疾人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3.促进和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争取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家庭残疾人、大龄残疾人、中重度残疾人就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福利性托养机构,对精神、智力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和就业训练。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逐步解决“低保边缘户”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适当提高无业、重残、一户多残和有特殊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低保”补助标准。凡“三无”残疾人都要进入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实施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鼓励个体从业的残疾人参加 社会保险。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要确保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5.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地方,研究制定倾斜政策,确保残疾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四)扶贫

1.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制定出台残疾人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建立残疾人扶贫长效工作机制。

2.进一步规范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基地建设,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从业脱贫。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掌握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

3.继续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

(五)舆论宣传

1.宣传、新闻出版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安排组织有特色的专题节目。

2.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围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节日和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重点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形成规模效应,营造舆论声势。

3.总结、推广、宣传优秀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激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和残疾人工 作者爱岗敬业,使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关心、帮助残疾人。

4.加强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建设。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宣传工作激励机制,开展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

5.市及有条件的区县级电视台要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广播电台要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社会综合性刊物要开辟反映残疾人事业的专栏。

6.将扶残助残纳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要有扶残助残的具体内容;认真组织“志愿者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

(六)文化

1.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便利服务;市级公共图书馆和区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要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

2.加强对残疾人文化艺术创作和各级残疾人艺术团(队)的指导,开展残疾人艺术培训,培养特殊艺术人才,推动特殊艺术的发展,逐步建立市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组织,认真办好第七届全市残疾人艺术汇演。

(七)体育

1.办好第七届全市残疾人运动会和第三届残疾人特殊 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团参加第九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

2.各级要依托现有的社会体育场馆,建立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并进一步规范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管理。

3.培养、选拔优秀年轻残疾人运动员,壮大后备力量;搞好残疾人运动员的注册、训练、组团、参赛及管理工作,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库,为国家、省输送更多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2012年伦敦残奥会。

4.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有较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培养一定数量的残疾人体育裁判员和医学分级人员;逐步建立残疾人体育教练员、裁判员、医学分级人员等级制度。

5.把残疾人运动员培训纳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制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上学、就业、保险、表彰奖励等有关政策,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八)组织建设

1.建立健全社区残疾人协会,全部配备残协专职或兼职委员。

2.加快县级以上残联中青年干部和残疾人干部的培养、选拔、配备进度,提高残疾人的参政议政能力。

3.制定大型企业残疾人协会工作规则,明确其性质、职能、组织架构、经费来源、工作方式。

4.干部培训工程,建设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5.组织好“全市自强模范”、“全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残疾人之家”和“全市残联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

(九)维权

1.完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认真落实新修订的《淄博市残疾人优惠扶持规定》。

2.加大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各级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加大对侵犯残疾人权益重大恶性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

3.推进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在基层法院、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援助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设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示范岗。

4.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加强信访干部培训,制定落实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切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

(十)无障碍建设

全面实施全国无障碍城市创建工作,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道路、建筑物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部进行无障碍配套建设;既有道路、建筑物和公共服务设施要按照无障碍的要求逐步改造;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逐步配置无障碍设备;加强 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建设。

(十一)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完成淄博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任务,完善功能,优化服务,强化管理,为残疾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十二)信息化建设

开发利用好残疾人证管理系统,实现持证残疾人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全市残疾人事业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加强市和区县残联公众信息网站建设;建立县级统计台账,推进残疾人事业统计电子化,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十三)经费保障

为确保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残疾人事业投资格局。各级财政要不断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建立淄博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同时拓宽募集资金渠道,逐步增加基金的积累,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力度。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残疾人事业。

为保证本规划的实施,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将对“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市残联“十二五”时期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

一、项目名称:淄博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二、建设单位:市残疾人联合会

三、重要意义:

(一)建设残疾人康复机构是我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举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科学训练等”。《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5-2010)》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省级、地(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扩展康复业务,扩大服务领域,发挥技术示范和指导作用”。《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发【2009】12号)要求:“到2010年,基本建成省、市、县(市、区)残疾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二)建设淄博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是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形势的要求。

从目前全国情况看,大部分省、市级残联均建有残疾人康复机构。从发达城市来看,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近5万平方米,宁波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近3万平方米,能集中开展 各种康复训练和服务。从经济落后地区来看,甘肃省残疾人康复医院1.5万平方米,是三级甲等康复专科医疗机构。从省内情况看,从九十年代开始,大部分市建起了残疾人康复中心,济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2.2万平方米(1998年建),青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2万平方米(1993年建),烟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2.4万平方米(2003年建),潍坊、泰安、威海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也早已建成,规划都在1万平方米以上。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已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区,是全省四个没有建立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市之一,与我市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和发展水平极不相适应。

(三)建设淄博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是我市广大残疾人康复的迫切需要。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市有28.1万残疾人,占全市人口的6.73%,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近20万人,约占残疾人总数的70%。而曾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的仅占8.41%,接受过辅助器具的配备与服务的仅有7.78%。近几年,全市加快了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区县已通过各种形式设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乡镇和社区也普遍建立了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但由于市级缺少集综合技术研发、指导和示范引导、专业人才培训于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残疾人康复机构,直接制约了我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四、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建筑总量9200平方米,其中康复业务部分用房,面积不低于8000平方米,设计规模200张病床,可容纳300人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业务管理及附属设施用房1200平方米。组建淄博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负责指导残疾人康复业务工作,安排康复训练计划,组织业务培训,实施救助项目等。

(二)建设规模及投资计划:设计规模200张病床,最多可容纳300名患者同时进行康复训练。

五、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总投资3276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576万元,医疗康复设备投资700万元。拟申请中央补助1000万元,省级补助500万元,其余1776万元,列市政府投资计划。

六、实施年限:2010年立项,当年完成基本建设,购置部分设备,招聘人员,部分项目开始运行,2011年全面投入使用。

七、社会效益:

康复中心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肢体康复训练,聋儿听力语言训练,脑瘫康复训练,智力及孤独症、自闭症康复训练,低视力康复训练,心理及精神康复咨询,假肢装配,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等(具体业务附后)。可为肢体、视力、听力、语言、脑瘫、弱智等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康复养护、辅助器具供应等多种康复服务,特别是为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训练。同时承但全市康复机构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术研发、技术指导和服务,对基层康复机构起示范和引导作用,推动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市残联“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负责科室:办公室 联 系 人:周小龙

联系电话:2166336 2182477 18

第三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社区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顺应社区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

一、主要目标

(一)在2011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的目标。并对过去的5年进行了总结及肯定,并对未来的5年提出了实施“三步走”的工作步骤,即一年完善规划布局,三年取得显著成效,五年实现规模提升。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社区工作方面,强调了安全生产及消防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及消防应急预案,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及消防事故。要求社区着力做好民生民计工作,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稳定工作,推进辖区全域城

市化进程。

(三)关于自身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着力强化队伍自身建设,以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保障”的目标。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造出一个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构建一支积极向上的干部员工队伍,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将通过各自形式的活动大力加强社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举办党课等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通过推行“阳光工程”,完善党务、政务、站务、财务“四公开”制度,加强对街道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树改革创新之风。二是要树学习钻研之风。三是要树调查研究之风。四是要树敢抓敢管之风。五是要树团结协作之风。六是要树勤俭廉洁之风。

(二)加强和完善社建处功能,突出重点,强化保障。要立足于高新区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更好地完善和发挥好社建处的职能;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请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多支持和指导,加强和完善社建处功能,重点做好社区建设管理、民族宗教、综治维稳等重点性工作。

(三)提高认识,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关注高新区马金铺新区规划启动的大势,用新的理念、思路、途径、方法、手段来建构社区管理新体制机制。为此,要推进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结合我区和谐社区创建试点工作,以基层党建为核心,构筑“四合一”公共服务新模式,即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作为议事机构,依托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力量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新型公共管理服务机制。为了使组织构架在“四合一”管理服务模式中建立更强

有力的联席机制,凝聚各方力量的作用,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要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公共户单位代表、片警中通过依法民主选举产生,采取双向任职的形式。

(四)夯实基层基础,全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是最终落实我们各项工作的基本单位,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基层社区实现了和谐稳定,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才有了保障。和谐社区建设要求到每个社区都要达到“六好”、“十无”、“两满意”等要求,“六好”就是“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标准; “十无”就是楼栋无矛盾、邻里无纠纷、群众无上访、小区无火灾、校园无违法、青年无吸毒、卫生无死角、生产无事故、交通无违章、居民无邪教;“两满意”就是社会各界满意、居民群众满意。经党工委研究后决定,我们正在以国际花园社区设立为创建和谐社区试点。按照“两委一站”的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社区,“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推开。在夯实社区基础工作方面,一是要开展好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二是组织辖区公职人员、街道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站党员积极参与居住地业委会的选举,担任居住地的楼栋长,参加社区义工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共建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快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各个社区办公用房优化升级建设工作。四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工作模式,创新党组织在社区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五)抓好社区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社区。高新区在建设发展中造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很多问题已经演变成或者正在酝酿成社会矛盾,使我们在维稳工作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只有通过有效地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把矛盾和冲突消化在基层,才能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将建立及强化各项制度,充分发挥联合调处机制、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出租屋综合管理及服务长效机制、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应急工作机制、司法联席会议机制等系列制度的作用;建立及整合队伍,成立维稳突发事件“青年突击队”、“信息收集队”等队伍,加强培训工作以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维稳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工作,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格化”巡防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抓好社区矛盾的排查和调解工作,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

(六)重视和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高新区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却相对滞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城中村脏乱差、违法建筑大量存在等不协调现象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对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已经由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入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和机制,不断地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素质,更好地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在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全面推行备案(档案)安全监管模式,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管理,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七)继续关注和解决民计民生问题。民计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构建和谐社区,就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只有时刻把居民的利益牵挂心头,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作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大限度地帮助辖区居民解决好面临的实际困难,才有可能扎扎实实地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三、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各次重要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把高新区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努力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实现高新区“十二五”规划工作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服务基层的思想,共同营造推动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社区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

(六)做好动员和协调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社区的基础性建设,以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快社区各项工作完成的步伐,并使“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居民群众。

第四篇:十二五发展规划(模版)

晋庙铺中心卫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院在为晋庙铺镇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卫生、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农村居民对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这与做好晋庙铺中心卫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基层卫生院的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医院各科室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建设和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医院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方面,要科学规划近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近期发展目标要合理改善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思想文化机构,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医疗服务,远期目标应着眼于人才,技术,设备,环境,文化的长期效益,走在学科,专业发展的前列,满足未来的服务群体的医疗需求,做到社会化,区域化,个性化等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发展,服务,管理水平,特制订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单位基本情况:

晋庙铺中心卫生院成立于1953年,位于晋庙铺镇政府所在地,属一级甲等医院,占地约4300平方米。现有职工44人,其中卫技人员32人,后勤管理人员5人,病床25张。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发展这个主题,认真分析国内卫生发展趋势,在国内大背景下,准确把握乡情和卫生发展阶段特征,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创业发展,坚持生态发展,坚持和谐发展,明确“十二五”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全镇未来五年卫生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工作目标:

以农村公共卫生为中心,着力抓好防疫保健各项工作,做好辖区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增添新设备,改善旧设施,并以优质高效的人性化医疗保健服务,为我镇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保障。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加强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确立了心脑血管病、痔漏科为重点建设专科,到2014年,各重点专科将建成融医疗、预防、康复为一体,在全镇及周边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专科。今后5年,医院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资金投入,优先满足重点专科发展的需要。单位安排在省重点医院进修外科2人,妇产科1人,器械护士1人,麻醉师1人,进修时间分别为1年,计划进修经费2万元,邀请上级医院来我院指导会诊经费1万元。

1、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学

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

2、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市级医院、县人民医院等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中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酶标仪,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胎心监护仪、洗胃机等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建立独立的放射楼,使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努力开创一种“院有重点,科有特长,人有专长“的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为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增添活力。建立标准化发热门诊、预防接种门诊,不断完善我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二、积极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全员素质

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市场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兴院,关键是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积极为科技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和提高全员素质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注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医院各级人员整

体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我们将根据我院卫技人员的现状和业务特点,分层次地制定全院继续教育实施规划。对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卫技人员、各科主任,继续教育的重点放在使他们了解国内最新进展和动态,重点安排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参观考察,对于各科中青年业务骨干则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并由医院承担外出进修人员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卫技人员,医院鼓励他们参加成人教育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2、抓好业务人员的基础培训。对中青年卫技人员从抓基本素质入手,通过举办基础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练习、书面考试等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护理部门每年组织护士进行护理知识技术训练,定期组织“三基”考试,通过组织“三基”学习,训练和考核,巩固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较快地提高中青年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三﹑加强医院外科和妇产科手术室的建设

今后五年,单位计划新建一间正规的普通外科手术室和标准化产科。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全面推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在五年之内辖区内所有城乡居民实现建立健康档案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城乡居民健康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居民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进一步规划好村卫生室和培养乡村医生。

目前我镇29个村卫生所都有40平方米以上的业务用房,计划在5年内,全镇村卫生所全部达标,全面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计划在5年内全镇乡村医生31名均取得执业助理以上资格。根据村级卫生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乡医到州、县级医院进修学习,努力提高乡医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村级医疗、防疫、保健工作服务。

六、继续巩固合作医疗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德政工程,能够缓解老百姓因病还贫、因病致贫的现象。计划在5年内,我镇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100%,真正做到政府得政绩,病人得实惠。

七、进一步做好辖区内防疫保健及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进一步做好防疫保健工作是预防重大传染病发生和降低孕产妇、儿童死亡率的措施。计划在5年内我镇十五苗、二十八针,特别是十五苗接种率达98%。各种传染病报告率达100%,初始结核病转阴率98%以上,传染病发病率低于393/10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小时内处置率100%,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98/10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10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7%,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5%,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8%,新生儿防视率达到95%。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

防治艾滋病工作。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深入,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不断的解放思想,积极进取,认真贯彻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综合性乡镇卫生院,为晋庙铺镇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晋庙铺中心卫生院

2010年5月26日

第五篇:街道“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梳理今后五年xx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xx街道今后发展战略目标,对于xx街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承接和促进“xxx”以来的快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总 纲一、十二五发展背景

(一)发展现状

截止XX年末,xx街道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招商引资1.8亿元,同比增长2%;完成综合治税600万元,同比增长400%;完成商品零售总额500万元,同比增长180%;完成工业产值4.2亿元,同去年持平。

从指标完成及xx综合发展情况看,问题和优势并存,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慢。吉航维修公司作为xx地域的主要经济支撑,产值长期徘徊在2亿元左右,近三年来呈现负增长,而且目前看不到有好转迹象;全区域范围内经济总量严重不足,注册工商户280家,而且多数未达起征点,地方税收总额不超万元;居民收入水平低,年均不足万元。二是基础设施差。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处“村中城”城市建管资金长期投入不足或没有投入,导致街路破损、棚户区大量存在,无路灯、无绿化,并进而引发环境脏乱、秩序混乱。三是服务功能弱。xx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通道,没有很好地起到吸纳集聚人口,服务周边乡镇及开发区的引领作用。

(二)发展环境优势分析

优势一:发展空间大。xx是为周边乡镇及经开区提供重要生产生活服务的区域,服务人口多达20万,服务企事业单位多达200家;xx地域内有可供开发土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其中67万平方米为工业用地;随着哈达湾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逐步外迁,xx将成为离城市中心最近的工业企业布局地。

优势二:产业门类全。吉航公司具有较强的机械加工能力;xx航校与铁路配件厂合资兴建的精密机械加工基地也很具规模;域内30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企业两家;各类银行五家;入驻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三家。这对一个人口只有1.3万人的地域来讲,已经显得很热闹。

优势三:投资门槛低。由于距离中心城市远,所以房价低、租金低、投资成本也低。特别是随着去年“xx商贸中心”的落成,周边很多农民到这里投资创业,发挥了很好的小城镇集聚功能。

优势四:交通便捷。离高速公路入口只有七分钟的车程,域内还有尚待启用的飞机场和铁路专用线。水电气等设施也一应俱全。

二、十二五时期xx区域发展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xx街道“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在共性中存生存,在特色中求发展,紧紧把握xx区域优势,以加强区域经济实力为目标,努力在特色优势产业、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等方面有新的发展,稳步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坚持原则

--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加快发展,兼顾质量效益。

--把握机遇,转变区域发展。

--营造环境,促进改革开放。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三)发展定位

建设聚合、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特色新城;建设以维修制造为主、依托吉航优势的北部工业新区;建设为周边乡镇及开发区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商业中心。

区。三、三大发展板块

(一)聚合、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特色新城。

1、发展优势

XX年xx东博会上,xx街道与中航xx瑞塞和xx瑞融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xx地区综合改造”项目,总投资4亿元,可实施多个项目开发,通过对xx地区进行综合整治,可带来整体区域变化。

2、发展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作用,实施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建成一个建筑面积达到19万平方米,商住楼多达180栋,常住人口突破5万。商气、人气异常凝聚的新型中心城镇,其中3万人。

3、发展重点

--XX0平方米xx商贸中心

--90000平方米的金街名苑

--XX0平方米的平房区改造

--50000平方米的老中学商住楼

--5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以及衍生的特色美食街

--水上乐园、文化广场、棚膜种植园区、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果菜批发市场等项目,(二)以维修制造为主、依托吉航优势的北部工业新

区。

1、发展优势

哈达湾重点企业转移已成定局,随着哈达湾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逐步外迁,xx将成为离城市中心最近的工业企业布局地。xx未来的工业发展除虹园外,xx应是最好选择。

2、发展目标

依托吉航公司较强的机械加工能力,建好四个小区,实现域内工业产值12亿元,为现有基础的3倍。

3、发展重点

--一是飞机“维修区”。发展吉航公司主营业务,年产值可达2.7亿元。

--二是民品“加工区”。重点为大庆石油、哈飞集团开展配套服务。

--三是汽车“配套区”。利用吉航公司闲置的67垧建设用地,以中航集团和xx省政府签署的合作意向为契机,摆放工业项目,做好汽车文章。

--四是农产品“生产区”。沿吉孤公路向西,在道路两侧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发展一批农产品特色加工项目,并逐渐使xx、孤店子连为一体,集群发展。

(三)为周边乡镇及开发区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商业中心。

1、发展优势

2、发展目标

3、发展重点

一是完善服务功能。除传统商业、餐饮、娱乐项目外,深入考虑金融、担保、物流等项目。

二是规范服务环境。提出了规范服务环境的三年规划设想:第一年清脏治乱,第二年改善设施,第三年建设新城。明确了环境优美、街容整洁,停车有位、出入顺畅,市场繁荣、管理规范,平安祥和、宜商宜居四个整治目标。确定了改造棚户区、治理通溪河、批建停车场、改造市政设施、治理环境卫生、新建农贸市场、整顿治安秩序等七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

三是配套商业设施。重点是建好四个商场、建好特色美食街。

四个商场包括:农机具销售商场、蔬菜批发市场、建筑材料销售市场、农贸商场。

下载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二五”发展规划

    盐源县中医院肛肠痔瘘科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医院的统一安排协调下制定本规划。 一, 科室规模 (1开设病床20张 (2)年门诊量600人次,床位使......

    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西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学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更快更好地实现办人民满意的......

    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

    开鲁县民族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民族幼儿园在上级领导支持和教育专家帮助指导下全体员工通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为幼儿园赢得了较好社会声誉和集体荣誉,十一五期......

    浅谈岑巩“十二五”发展规划

    浅谈岑巩“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省委、省政府关于东南特色经济区的规划布局以及州委、州政府作出的“四圈一区”发展战略,这些都将......

    “十二五”特殊教育发展规划

    “十二五”特殊教育发展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促进我县特殊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拟《##县......

    国际贸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为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国际贸易系依据上海金融学院“......

    个人十二五发展规划

    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个人十二五发展规划一、自我剖析我从1992年工作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钻研教材,对小学语文一至五年级的教材比较了解。班级......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新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民营医院、股份制医院的异军突起,对共立医院的位置产生巨大冲击,由于历史原因,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