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学院动物科学系专业介绍(推荐)
高职学院动物科学系专业简介
1、特种动物养殖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特种动物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具有特种动物营养、养殖、繁育、疾病防治及产品开发利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毛皮动物饲养学、珍禽学、药用动物学、动物普通病学、动物传染病及寄生虫学、企业管理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特种动物饲养、驯化、动物保护、特种动物资源调查、动物饲料生产、动物产品加工、质量鉴定及进出口检疫等工作。直接服务于特种动物养殖企业,针对养殖企业提供繁殖育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产品加工、营销等职业领域。
2、畜牧兽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畜牧兽医专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重点掌握从事畜牧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基本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病理学、生物统计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微生物检疫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育、牛羊生产、动物传染病、禽生产、猪生产、动物内科病、动物寄生虫病、动物产外科病、动物临床诊断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畜禽养殖、饲料加工与销售、兽药生产与销售、生物制品生产与经营、动物诊疗、动物检疫检验、畜禽繁殖改良等工作。在动物养殖场、兽医站等部门从事动物饲养及动物疾病治疗、防疫、繁育等技术或管理工作。在大型饲料厂、兽药厂,营销及售后技术服务工作。
3、食品加工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掌握食品加工技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食品生产技术、品质控制、新产品开发、食品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食品工程原理、工程制图、机械基础、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卫生、乳品加工技术、果蔬贮藏加工技术、淀粉及其制品、陪烤加工技术、肉品加工技术、酿酒加工技术、软饮料加工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事食品生产与开发、食品质量与控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从事食品品质监控、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工程设计、食品开发、食品营销、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等职业领域的工作。
第二篇:水产科学系专业介绍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水产科学系
一、水产科学系简介
水产科学系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教师结构合理: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7人、讲师9人、助教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硕士16人。教育层次合理: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专业设置合理:设有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学、农业推广(渔业领域)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水产养殖技术、水生动植物保护、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3个专科专业。校内设有鱼类增养殖实验室、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实验室、鱼类生理生态等多个实验室,一个校内教学实验场和二十多个校外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现有在校生591人,其中研究生11人、本科生198人、专科生382人。
往届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每年有40多家水产相关单位来我系招聘人才,毕业生一直保持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的进入省地市畜牧水产局、水产技术推广站、渔政站、饲料工业办公室、动植物检验检疫局、渔业公司、饲料厂、兽药厂、渔药厂、育苗厂、水产养殖场等。近3年来,有100多名专科毕业生考入本校或其他院校继续攻读本科学位,有30多名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水产科学系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先后承担省、部、市级科研项目40多项,获奖项目包括日本对虾越冬养殖及活虾运输技术、中华鳖腐皮病及穿孔病免疫学防治技术、生理调节剂调控中华绒螯蟹性早熟效果及机理研究、白斑狗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漠斑牙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00余篇,出版教材和科技著作50多部。
二、专业介绍
(一)硕士研究生专业
1、水产养殖专业(3年)
培养能从事水产学基础研究、渔业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水域环境综合研究等的专业高层次人才,设置以下3个研究方向:
(1)水产经济动物繁育方向:运用生理学、生态学和生物技术、动物繁育技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机理和变化规律、养殖生产技术以及水产经济动物优良品种引种、驯化、选育、保种等。
(2)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研究主要营养物质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免疫抗病的影响;消化生理与营养物质的代谢机理;饲料配方技术与饲料加工工艺;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开发等。
(3)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方向: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途径、主要病原的致病机理;水产动物免疫学防治和免疫学诊断技术;病原体的快速诊断;渔用药物的开发利用等。
2、水生生物学专业(3年)
培养掌握水生生物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够从事水生生物和水产科学教学、科研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设置以下2个研究方向:
(1)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方向: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珍稀物种的保护;对种质资源进行合理的建库;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基因转化系统的建立、抗逆基因分离及抗逆育种等。
(2)渔业环境及其调控方向:研究渔业水域生态和渔业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渔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质量监控;环境胁迫对水生生物生理生态的影响;水域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等。
3、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在职攻读,3年)
培养能在渔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渔业技术研究、应
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渔业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
(二)本科专业
4、水产养殖学(4年)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苗种培育、增养殖、病害防治等生产、开发和管理能力的应用性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化学、水产动物生理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增养殖学、贝类养殖学、海藻栽培学、海水鱼虾蟹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等。
5、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4年)
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熟悉有关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海水养殖、捕捞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在海洋渔业科学研究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新技术推广与新产品开发、懂现代化经营、管理的高科技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海洋生物学、鱼类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海洋生态学、海洋学、捕捞学、海洋鱼类增养殖学、海洋法规与渔政管理、船舶原理与结构、航海技术等。
(三)专科专业
6、水产养殖技术专业(3年)
培养具备水生生物学、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水质分析、病害
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或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养殖水化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鱼类增养殖技术、贝类养殖技术、虾蟹增养殖技术、海藻栽培技术、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生产、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技术等。
7、水生动植物保护专业(3年)
培养目标具备水域生态学、水环境科学、水生动植物保护、水生动植物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渔业资源评估、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水质分析、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渔业、环保、渔政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部门或单位从事科研、行政管理、科技推广、生产经营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生物化学、水化学、水生生物学、渔业资源生物学、渔业资源评估、水域生态学、水域环境保护与监测、水产动物病理学、药理和毒理学基础、水产动植物疾病诊断及防治技术、水生动植物检验检疫、水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等。
8、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专业(3年)
培养能在水产养殖业、环保、渔业、船舶检验、渔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渔业资源管理与利用、水域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渔业等方面的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水域环境保护与监测、环境法、渔业企业经营管理、管理学原理、渔政管理、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渔业资源生物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业资源评估、水域环境检测与保护、水域生态学等。
三、学生工作和就业去向
1、学生工作
创造性地开展具有新意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活跃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组织班级规划大赛,促进班级内部团结意识,加强班级间竞争意识,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建立。根据年级特点积极引导社会实践,在专科
二、本科大三的暑假我系学生亦可以结合自己专业特点或兴趣爱好,积极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检验学习效果。举办创业策划大赛,促进学生建立创业、就业意识,提升创业、就业能力。
积极举办业余党校,让同学们认识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共产党,今年顺利从业余党校结业的有194人。引导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在实践中提升思想境界。学生思想工作进入宿舍,和毕业生聊工作、聊未来,与低年级学生谈学习、聊生活。
2、就业方向
毕业生管理更加系统化,建立公用邮箱,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开展专题讲座,提供劳动合同样本,制作课件进行就业知识讲座,建立模版,面试技巧等;建立联系机制,加强了解与沟通,我系实际就业率的提升,实际就业率名列前茅。在水产、水利、渔政、海洋、动植物检疫、生物制品、兽药、饲料、环境保护等有关研究机构、高校、行政部门或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
第三篇:动物医学科学系教学改革探索
动物医科系教学改革探索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动物医科系相关专业提供以下教改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任务。根据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就中专学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畜牧兽医人才作一探讨。
一、中专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畜牧兽医工作有条件艰苦,待遇低,工作环境脏、苦,地点偏僻等特点。长期以来,畜牧兽医行业存在着大学毕业生不愿去、高层次人才难以留住的实际问题,即使愿意到畜牧生产第一线的大学生,限于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足,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而中专毕业生虽能吃苦,但理论知识不足,难以胜任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由于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极度缺乏,畜牧兽医行业发展受到阻碍。特别是我国当前畜牧业呈现出集约化、综合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工厂化的发展趋势,更需要培养既懂养殖业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中专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一)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对本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以及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改革,使中专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畜牧业生产实践对人才的需求。(二)教学改革内容
改革培养目标定位,积极根据市场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尝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旧的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以经验为主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 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社会与行业的需要,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加大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与讨论式、启发式等常规教法有机结合,以利于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消化。经过实践探索,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完善教师聘任制,强化教师实践技能训练,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改革旧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改变传统的知识记忆型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岗位技术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改革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丰富考核内容和方法,建立灵活的考核机制。
三、中专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建立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
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的任务是: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人才需求论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招生规模;确定岗位能力;开发教学计划;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学生专业技术岗位能力训练,协助学校搞好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指导,为学生讲课,使教学更贴近生产一线;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
(二)完善教学文件
制定适应中专教育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等系列教学文件,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在教学计划的开发上,根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确立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时数,突出技能教育特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达到1: l。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增加投入,组建显微镜实验室、流行病学实验室、饲料分析检测实验室和饲料电脑配方实验室,模拟企业现场操作规程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对外设立动物科技服务中心、兽医院,筹建1000头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和小规模的中西药兽药厂。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省内外多家畜牧业大、中型企业签订协议,使其成为稳定的学生实训基地。
将实验实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三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改造为实验、实习、实训、实岗四环节教学体系,每一环节都有各自独特的要求,重点强化专业实训,对学生应该达到的关键专业技能进行反复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除了对专业技能进行认真学习和实践外,还要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务实、进取、立业、创业精神,立志成为名企业家。
(四)加强教学研究
以教研室为单位,引导教师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立项工作,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立项由单纯的理论研究转向生产实践服务转化,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
(五)培养双师型师资
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兽药厂、饲料厂、养殖场等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实践锻炼。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补充新知识,学习企业文化,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等技术型应用人才奠定基础。
(六)筹建课外兴趣小组,丰富课外活动
组织校内课程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按照实习计划,带领学生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好的实习活动。具体过程是先由教师示范完成有关应用项目的设计、操作和分析,然后再指导学生各自独立完成有关应用项目。
通过安排讲座、辩论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这些活动改变了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课外活动小组的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畜牧业生产、经营、供销、成本、产值、利润及工程设计、立项、预算等情况,使学生在生产实际中理解所学专业的实用性。
动物医学科学系
2009年5月15日
第四篇: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1.培养目标和理念
本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物理基础,具有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较为深入的高分子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既能从事科学研究,又能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与高分子学科相关的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等化学学科、物理学科和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较全面地掌握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艺等专业理论及实验技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选修、辅修等方式向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医学等交叉领域拓宽知识面。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十分重视本科生课程体系建设,并且始终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题,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注重协调发展。另外,高分子科学系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立足于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知识和才能的综合性人才。
2.专业设置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设置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
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
3.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并开发新
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利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5.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3.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40学分方能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4学分,文理科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60学分,任意选修8学分。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工艺、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程序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4.能力训练
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FUROP)(如莙政学者、望道学者、曦源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研究和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上述科研能力训练计划与创新试验行动为本科生提供了体验学术研究的平台以及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通过这些科研训练和创新实验也大大锻炼和提升了本科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以及科研兴趣。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亲身参加实验来学习实验的基本设计思想、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技能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科学精神。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在完成化学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我系还对学生进行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工艺等实验课程训练,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做到厚基础,重技能,强素质。
高分子科学系对生产实习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极大的支持,不仅每年提供了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而且还配备了多名正副教授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实
习形式上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查资料、写报告、参加项目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对金山石化,高桥石化及上海塑料厂的参观,使同学对当今高分子工业和未来发展有了基本的认识。
5.出国交流
我系每年会公派5-6名优秀本科生出国进行学习与国际交流,为期一般为3个月至两年。近5年已有近30余名本科生获得了出国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6.毕业论文
我系毕业论文实行课题和导师双向选择。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有实验室工作的经历或已经获得直升研究生资格,很多学生已经基本确定研究课题,很快能够进入课题研究。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后,要经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答辩三个环节,毕业设计一般历时大约4个月,导师负责对学生的科学研究管理。毕业论文环节的加强管理对学生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
7.本科生教育管理
教育部对于本专业教学内容都提出了基本要求,高分子科学系对基础课程和实验课程的以高标准要求,除了涵盖所有的基本内容外,充分发挥本系的特色教学内容。如“现代高分子科学专题”采用多名教师授课的方式,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中科院院士、青年骨干教授、国外知名教授等组成的强大教师队伍授课。
8.毕业去向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的本科教学始终把为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大型跨国、合资、独资公司培养一流的高分子科研和管理人才作为最主要的培养目标,教学质量在社会中有较好的口碑,加上上海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达,就业形势好。我系本科生五年的平均一次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推免攻读国内外研究生、各类公司、企业单位(包括德勤、巴斯夫、GE、拜耳、杜邦、陶氏、上汽、宝钢国际、中芯国际、上海烟草等著名企业)、高校、政府机关等。
第五篇:重庆科创学院---数控专业介绍(精选)
重庆科创学院---机电学院专业介绍2
数控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控编程与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编程、产品加工与检测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CAD、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加工工艺、CAM、自动编程等。师资设备
机械类专业目前拥有专兼职教师100余人,中高级职称占62%,硕士、博士占71%,双师型教师占75%。
学校投入2000余万元进行硬件设施建设,建有数控编程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车间、数控设备维修实训车间、焊接实训车间、数控铣床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车间、数控设备维修实训车间、焊接实训车间等。
培养特色
强化动手能力,实施“双证”培养。本专业学生在校可考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程机械制图员、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加工中心、电气设备安装技师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
就业岗位主要有大中型企业机械零部件及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编制、数控加工设备的安装与系统调试、厂(线)的质量控制及技术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