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2010年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大全)
黄泥塘镇中心小学
2010年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省、地、县教育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2010年我校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主题,以巩固“两基”成果、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水平为主线,以提升校长教师素质为核心,努力实现全镇小学教育从增量到提质、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从整体推进到重点突破的转变,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全镇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和谐黄泥塘、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围绕上述总体要求,2010年的工作重点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巩固“两基”成果。为实现以上工作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巩固两基成果
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依法治教,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毕地教发【2010】1号}文件,我校2010年以规范办学行为启动年为契机,提升办学水平,巩固“两基”成果。
(一)、成立黄泥塘镇中心小学“规范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学明黄泥塘镇中心小学校长
副组长:马世云黄泥塘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司泰光黄泥塘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成员:简常明
冯浩
曾宗涛
陈永发
刘安发
杨登阶
杨登荣
李航航
张务清
肖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中心校。
(二)、规范办学行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1)
1、规范招生办班行为
(1)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
(2)严格控制班额标准
(3)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确因教学改革需要举办的实验班、特长班需报地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4)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复读学校、复读班,不得招收往届插班复读生。不得为社会上各类重复教育办学机构提供教学设
施、场地和师资。
2、规范办学管理行为。
(1)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学校内部管理。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3)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4)坚决制止违规补课行为。
(5)加强考试考核管理。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
(6)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3、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1)认真落实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践行地区教育局关于“十个不”的承诺,进一步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加强教师职业行为管理。
(2)健全完善教师考评和交流机制,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将减负增效情况纳入教师和班主任考核的内容。
4、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收费的各项政策规定。
(2)加强学校收费和代收费管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允许向学生收取任何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
5、规范教辅征订行为。
(1)学校必须在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按照规定的程序选用教学用书,不得选用目录之外的教学用书。
(2)教学辅助资料只能在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范围内推荐使用版本,遵照学生自愿购买原则,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不得以任何名义胁迫、引诱学生统一订购。学生作业印刷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生每学期每学科不超过一套。
(3)学校选用的专题教育读本,必须经省中小学教材省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作为学校图书馆用书,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开支,不得强制学生个人购买,也不得代为统一订购。
(三)、规范办学行为分阶段工作任务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宣传动员(2010年1月下旬—3月底)学习宣传有关文件,召开专题会议,营造规范办学行为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全面部署,自查自纠(2010年4月初—6月底)
(1)各校按照《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十个不”承诺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规范办学行为自查自纠活动,认真查找办学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切实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的各个环节。
(2)组织开展规范办学行为集中整治活动,对重点问题和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整治,各片区将自查自纠情况书面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集中整治,专项督查。
二、凝心聚力,全力提高教育质量
三、大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升校长教师队伍师德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四、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做好安全维稳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五、下大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篇:嘉善县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嘉善县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社区教育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加强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知识经济加快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区思想工作、加快社区建设和发展文明社区的灵魂和载体,为此,根据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关于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浙教职成[2003]2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社区教育工作实际,现制定嘉善县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终身教育,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建设学习型社区为重点,以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为途径,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创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社会学习氛围,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我县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社区教育为载体,完善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延长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年限,提高受教育水平;加强企业职工、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以社区教育为载体,完善和强化上去服务功能,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创建服务完善、社会和谐、崇尚公德、居民素质较高的新型社区。
以社区教育为载体,不断开发、整合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教育培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终身教育需求,营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人人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环境,促进 1
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三、实施步骤
根据我县社区教育的总体目标,确定以下实施步骤:
(一)建立我县社区教育网络
依托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嘉善学院建立嘉善县社区学院,作为我县社区教育的办学网络的龙头,充分发挥其对本地社区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服务、辐射、带动作用;各镇依托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立各镇社区教育中心,接受县社区学院的指导,组织开展本镇社区教育工作;各村(居委会)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在镇社区教育中心指导下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二)分阶段推动我县社区教育工作1、2005上半年为组织规划阶段,主要抓好社区教育的调研,建立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网络,制定好社区教育实施意见。
2、2005年下半年—2006年为试点实验阶段,在全县11个镇中确定2—3个镇先行开展社区教育试点工作。
3、2007年为全面实施阶段,全县所有镇全面实施社区教育,形成全社会参与社区教育的新局面。
四、我县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根据确定的总体目标,结合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不同群体学习的实际需要,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开展社区教育要和成人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着重抓好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三方面的统一。
2、广泛开展针对全区内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培训,即从幼儿到老年各个年龄层次都要纳入教育范围,还包括外来人员。充分依托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社会实践、法制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失土农民培训等教育,有组织地开展群众性的读书活动和以普通话、日常用语、电脑、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活动,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服务,使每个居民在一生的各个年龄段都有学习教育的机会。
3、建立各类学习型组织,构筑学习型社区的支柱框架。学习型组织是社区教育的基础,是学习型社会的细胞。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学习型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评估机制,使众多的学习型组织构成一个学习型社会。各镇及有关部门要围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与运行机制创新,优化我区的发展环境。
4、建立相互沟通的开放式的现代教育学习制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各级各类学校要带头把自身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教育工作者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教育机构和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教育设施、图书资料等要积极向社区开放,为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学习场所。
5、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结合党的方针、路线,对社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教育,公民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使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6、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不断丰富社区成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群众喜欢、健康有意的活动,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五、保障措施
社区教育涉及到社区内各种组织的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作,必须建立健全协调、平稳、高效的运行机制,这是保证社区教育目标和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网络。把广泛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切入点,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建
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级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由办公室具体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实施工作,各镇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本镇的社区教育工作。
2、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组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根据《浙江省社区资源共享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利用社区内各单位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各类学校、文化体育设施等,要面向社区成员有序开放,形成资源共享,社会与教育互动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同时,整合各类人才资源,组建一支专(兼)职及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对社区教育工作者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学习社区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要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向村、企业延伸的研究工作,形成社区教育工作网络,真正使社区教育满足广大农民对文化、教育活动的需求。
3、建立社区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评估机制。各镇建立社区教育中心以后,研究探索建立各教育中心的目标责任制,开展学习化社区评选活动,从社区教育规划(计划)、组织、管理、基地网络建设、成效等方面对进行评估、考核,以进一步推进全县的社区教育工作。
4、增加教育投入,改善社区教育办学条件,确保社区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省厅要求,社区教育经费应按照每年不低于人均1元的标准划拨,经费列入政府经常性开支,各镇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各自职责和所承担的任务,落实相应的经费。要在社区建设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社区教育。通过采取采取“政府投入、部门分担、社会捐助、受教育者承担一部分”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办法,妥善解决好社区教育办学经费。
2005年1月25日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院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第二条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以成长和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与成长成才的知识,传授心理调试的方法、技能,强化大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理念,帮助大学生缓解和调试学业与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预防心理疾病、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以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二)适应性的心理咨询:对部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惑和心理矛盾的学生以及具有某些心理弱点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干预,排解他们在情绪与情感、择友与恋爱、环境适应、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困扰,减轻压力,改善和提高适应能力,防患于未然,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和预防严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发生;
(三)障碍性诊断与处理:识别和初步诊断有较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的学生,视情况转诊或协同专科医疗机构进行干预矫治;
(四)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发生重大事件后的当事人或目击者,发生异常行为的当事人,有自杀意向或行为的当事人,情绪、行为失控的当事人等主动发现、识别,及时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性的危机干预处理措施;
(五)前瞻研究:立足本院的学生群体特点,研究心理健康工作规律和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心理健康的诊断标准和心理诊断应用技术,对进一步的工作设想和决策提供依据,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部门提供依据;
(六)全面规划与指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发展和各阶段的工作目标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具体指导。
第三条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每年新生心理普测
每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对于筛查出的心理状况不佳的学生,心理辅导员及时给与咨询辅导,对于属于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建立档案,并反馈给相关,进行进一步的干预和处理。
(二)每学期重点人群排查工作
每学期初,心理咨询室组织,各系落实,辅导员具体实施,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对重点人群进行排查。
重点人群包括:新生中第一次课程不及格、大二多门课程不及格、大三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存在严重或慢性生理疾病的学生;既往发生过心理障碍的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失恋应激反应明显的学生;近期发生人际冲突的学生,等等。
(三)重度心理问题学生心理档案
对新生普测筛查出并谈话确定的、每学期重点人群排查后确定的、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和心理咨询过程中确定的重度心理问题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及时在院、系两级档案中同步更新学生情况和干预辅导情况。
(四)院心理工作例会
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教师和各系心理工作负责人每1-2月召开心理工作例会,沟通信息、交流经验。
第四条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与干预;
(二)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三)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
(四)进行专题讲座或开展小型心理辅导培训班;
(五)培训、指导以及协调各系学生工作人员和骨干学生;
(六)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七)编写相关文字材料,利用学院广播、计算机网络、校刊、宣传手册等媒体或载体进行宣传。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
第五条 学院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系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全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学生骨干人员组成。
第六条 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由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统管,实行以学生处和各系分工管理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第七条 努力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学院辅导员队伍及学生心理骨干队伍组成,建设符合我院实际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
(一)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隶属于学生处心理咨询室,由学生处和教师所在系共同管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职责是设计、组织和实施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训指导学院辅导员队伍和学生心理骨干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心理测评和咨询服务、预防和处理重度心理问题学生等工作。
(二)学院辅导员队伍是本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是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常识,积极开展生命教育,配合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好大学生的个体咨询及团体辅导,在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院、系内、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网络建设。另外,每个系全体辅导员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并选定一名辅导员为“系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该负责人在本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下,在学生处心理咨询室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学生心理骨干队伍由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宿舍长构成(可由班级生活委员兼任),心理委员按照每班1-2人的数量配备,各班心理委员、宿舍长受辅导员领导,负责组织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个系各班心理委员、宿舍长组成本系的学生心理组织——“心灵小组”,“心灵小组”在“系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开展面向本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八条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训,专职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我院师资培训计划,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其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并逐步建立培训机制和制度;按上级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
第五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职责规范
第九条 心理咨询工作中的职责规范:
(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禁止宣扬和采用迷信、虚幻、神灵等一切非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热情、真诚、耐心、认真地全心全意地为来访者服务;
(三)对来访者一视同仁;
(四)要尊重来访者的人格、权利、个人意愿和隐私,对来访者个人的资料予以保密,确因工作或研究需要而使用咨询资料时,应以确保当事人的隐私权等民事权利不受侵害为前提;
(五)严格执行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的道德要求。在实施有关人格、智力、情绪和心理健康等心理测试时,均应向受试者说明测试的目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在测试后应结合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及适用性将结果向受试者做出反馈和客观适当的解释,但解释时不得使用极端的词汇,不得夸大心理测量工具的效用,不得随意给来访者做出有关精神疾患的诊断,不得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妄下结论;
(六)在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或实施心理治疗之前,应告知来访者此次咨询或治疗的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对问题的界定、预期的目标、采取的措施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应当告予当事人,并与当事人协商以求达成一致意见;若治疗属实验性或研究性的,应经当事人同意之后方可进行;
(七)在咨询过程中,如发现来访者情绪不稳、行为反常、有自残、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倾向以及其他危机个案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学生所在系和有关部门;
(八)在咨询过程中,如感到无法帮助来访者或来访者问题已超出心理咨询室的服务范围时,应及时终止咨询关系,转给专家或其他有关机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或通报;
(九)与来访者保持适当的人际关系。在咨询工作中坚持客观性原则,注意保持角色的一致性,不将个人的情感、好恶掺杂在工作之中,不代当事人作决定,不与当事人发生非咨询的或不正当的关系;
(十)努力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事。第十条 系级辅导员心理工作中的职责:
(一)全面负责本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认真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及心理学理论,掌握切实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对轻度心理问题能进行处理。
(三)组织本系新生心理普测,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四)指导本系心理委员、宿舍长组织各项活动,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活动,适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五)经常与本系辅导员、学生联系,及时掌握材料,随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不等不靠,不受时间影响。
(六)确定具体辅导对象,并作长期观察辅导,做好辅导的内容记录,整理备案并妥善保存。
(七)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转介到心理咨询室;发现学生危急事件及时向系负责人汇报。
(八)每月填写并上交《系级学生心理状态汇报表》;经常、及时地与心理咨询室保持工作上的沟通联系。
(九)每学期写好工作总结,并上报心理咨询室。
(十)做好有关保密工作。第十一条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人格修养,不断研究新问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
第十二条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第十三条 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定期轮流选派专业人员参加校外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定期邀请专家对从业教师的心理咨询与培训等工作进行专业督导,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促进专业人员的身心健康与个人成长。
第四篇: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7·5”事件发生后,按照地委、行署的安排部署,迅速开展对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服务人员的宣传教育疏导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了乌鲁木齐“7·5”事件的真相、性质和本质,有效维护了地区稳定大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维护稳定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国际上,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和纵容下,境外以热比娅为首的分裂势力不断调整策略,进一步加大了“文煽”的力度,大肆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大肆攻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歪曲、篡改新疆历史,蓄意挑拨民族关系,大造分裂舆论。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正是由境外热比娅等民族分裂分子与境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境外策划指挥,境内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当前,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仍在极尽造谣、诬蔑、蛊惑之能事,加紧对我进行反动宣传,企图在全疆乃至全国制造更大事端。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要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和国际局势变化的大背景来认识新疆的反分裂斗争,进一步认清这场斗争的性质。
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地区关于维护稳定的指示精神,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三爱”、“三个不忘”、“六好”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弥合民族团结关系裂痕、促进民族团结和睦的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做好舆论宣传和社会面的宣传教育,大力营造维护稳定、共克时艰、科学发展、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地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服务人员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进一步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为实现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和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目标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主要原则。一是联系实际、务求实效。把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部署与地区行政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开展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走过场,着力在提高思想认识、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二是广泛动员、全面覆盖。要将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建立横向到边、覆盖所有人群,纵向到底、落实到城乡基层的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网络,不留死角和空白点,务必使所有对象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三是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以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解疑释惑,澄清模糊思想,形成正确认识。
工作目标。一是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觉悟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认清“7·5”事件的真相、性质和本质,一是认清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险恶阴谋,认清以热比娅为首的“三股势力”的丑恶嘴脸和反动本质,自觉抵制各种分裂渗透活动。二是有效遏制民族分裂主义思想渗透。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上敌人挑起民族仇恨的当,及时发现、处理散布民族分裂思想、破坏社会稳定的人和事,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坚决堵住各类噪音、杂音和传播渠道,使民族分裂主义思想渗透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接受正面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和完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管理,为抵御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思想渗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总体安排和步骤
这次开展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总体按照学习教育、深入揭批、自查反思、整改落实、检查验收五个步骤进行,时间为6个月,从2009年7月开始至2009年12月底结束。(一)学习教育(8月31日前)。学习教育要贯穿整个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的始终。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深入学习所规定的文件内容,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关于维护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着力加强各族干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三爱”、“三个不忘”、“六好”教育。
主要学习内容有:
1、中央、自治区和地区领导就“7·5”事件所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
2、《正确认识“7·5”事件宣传提纲》(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
3、法律知识、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4、《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6、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自治区、地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学习教育中,各部门要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保证学习教育的参与率。每个党员干部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二)深入揭批(9月10日前)。在认真抓好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各部门要广泛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召开座谈会、声讨会,联系新疆反分裂斗争实际,结合“7·5”事件深入开展揭批活动。一是要深入揭批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制造的“7·5”事件的真相,深刻认识这次事件使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到的巨大损失,深刻认识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遭受到的严重破坏,使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二是要充分揭露热比娅及境外分裂势力甘当西方反华走狗、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极力在新疆煽动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破坏各族人民幸福安宁生活的反动本质,使全体工作人员彻底认清热比娅之流“假人权、假民主、真暴力、真恐怖”的丑恶面目;三是要联系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自治区、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运用翔实的数据、生动的事实,理直气壮地回击热比娅之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对社会主义制度、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所进行的诬蔑和攻击,有力驳斥“三股势力”散布的各种反动谬论,进一步肃清其流毒和影响,把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地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
通过揭批,使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认清真相,明辨是非,把仇恨集中到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和严重打砸抢烧暴力犯罪分子身上。在揭批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积极主动地站出来,亮明态度,表明立场,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与民族分裂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强大声势。
(三)自查反思。在深入揭批的基础上,要认真做好自查反思工作。全体地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要从思想深处对照检查自己在反分裂斗争问题上立场是否坚定,态度是否鲜明,鉴别力和敏锐性是否增强,做到“四想、两查摆”。“四想”:想自己对民族分裂主义的认识是否到位,想自己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渗透破坏和各种表现是否清楚,想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强不强,想自己是否对暴力恐怖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存在知情不报等问题。“两查摆”:一是认真查摆自己在思想上是否有错误认识和行动上的暧昧表现,二是认真查摆存在问题的根源和危害。要认真查找反分裂斗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找工作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认真查找责任和制度不落实的原因,认真查找是否建立和完善了长效工作机制。每个人都要认真对照检查和深刻反思,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对照检查材料于9月底前交由各支部。
(四)整改落实。地区各级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要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来进行,突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措施,切实拿出管住阵地、管住人的有效办法,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一要解决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问题;二要解决责任落实的问题,真正形成谁主管、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局面。
(五)检查验收。各县(市)局、法律服务机构要按照本实施意见认真制定本单位的宣传教育方案,抓好本单位的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工作。同时在宣传教育活动后要及时向地区局政工科报送总结。地区局要认真抓好督查工作,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确保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向前推进。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
针对乌鲁木齐“7.5”事件前后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新动向,加强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各级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自觉,按照地委的要求,切实把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周密部署,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要有安排、有部署、有落实、有总结。
(二)加强社会面宣传教育
各级行政机关要把开展维护新疆稳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结合正在开展的“法治六进”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机关公务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人员中组成法制宣讲队,采取走访入户、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沟通交流等多种宣传教育疏导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家入户开展宣传教育疏导工作,做好社会面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大社会主义法制宣传,重点宣传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法治秩序,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保持清醒头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正当诉求。
(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力度
各级行政机关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从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上,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把可能发生的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健全重大社情报告制度、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反馈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准确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和苗头,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要及时向基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助释疑解惑、理顺情绪、排忧解难,防止矛盾积累激化或处理不及时转化为信访问题或群体性事件。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要积极参与涉法信访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不规避法律,不曲解法律,做到案结事了,避免和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各级行政机关要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进—步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各项部署,大力宣传地区维护稳定工作的有关安排部署,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遵纪守法,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新疆的成功实践,使各族群众倍加珍惜和维护今天来之为易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和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日
第五篇:学校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按照《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和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法律素质的通知》的要求,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内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普法工作,增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依法施教水平,在中小学校园中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现根据我市中小学校的实际,特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加强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为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决策,立足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工作大局,继续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学习、贯彻教育法律法规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法机构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深入开展宪法、教育专业法和其它法律的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
二、目标、任务与对象
(一)总体目标
加强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达到: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质,增强他们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全面提高他们依法治教、依法施教、依法教书育人,加快中小学校教育法制的建设步伐,使之早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二)主要任务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江泽民同志有关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实现由提高中小学教师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
2、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宪法》及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基本法律的教育,注重培养广大中小学教师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制观念,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增强广大中小学教师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遵守国家法律的自觉性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意识。
3、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及教育中心工作,继续深入系统地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与教育工作相关的、与本职工作中常用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校),依法教书育人。
4、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的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通过教育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执法与监督力度,完善教育执法与监督的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使中小学教育工作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三)教育对象
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全市教育系统所有的中小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校的领导。
三、法制教育工作的要求
1、各地教育局、中小学校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工作,各地各校的普法工作机构或法制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要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在“四五”普法期间,分阶段地逐步推进中小学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要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宪法、基本法律知识及教育专业法(原市教委编印的《教育常用法律法规汇编》),增强广大教师自身的法制观念,提高相应的法律知识与素质。
3、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突出重点,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使用内容准确、编写规范的教材,以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的严肃性。
4、在对教师普法内容的选择和课时的安排上,应当围绕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实际,侧重专业法律知识、兼顾基本法律常识、突出权利与义务观念。
5、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针对教师依法施教的需要,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而且要突出教师应当首先成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的要求,帮助教师比较全面地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法规,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意识水平。
6、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所涉及的有关学校安全职责、学生伤害事故的性质、处理原则、伤残的鉴定和赔偿标准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强化学校的安全意识,提高对事故处理的依法水平。
7、要重视并加强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的培训与进修。
在教师提高培训、进修或继续教育等培训中,要将法制教育列为必修课或考核内容,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法律知识,要特别加强对中小学中承担法制教育任务的教师和主管此项工作的学校领导的法制培训,使他们成为推进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教工作的中坚力量。
四、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进一步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党委领导,把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摆上议事日程,指定专人分管、充实普法工作队伍,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四五”普法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普法治理机构要负责本实施意见的具体组织实施,要进一步健全办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意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等经费要列入正常的业务预算,以供经费保障。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并根据实际制定实施意见组织实施。
4、要建立和实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工作制度,做到职能分解到位、任务落实到人、实行目标管理,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5、建立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基层学校的积极性,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各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人事部门要把领导、全体教师学法用法情况和履行工作职责,开展法制宣传的情况作为中小学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各执检科要把实施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的情况纳入“一票否决”的考核内容。各普法依法治理主管机关和职能部门要加强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