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落实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任务要求,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现就我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目标
1.重要意义。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础。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全面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是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起点,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
2.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我县家庭教育事业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到2025年,在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完善家庭教育政策措施,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效果,防止家庭教育工作部署和实践“两张皮”。巩固发展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含职校,下同)建立家长学校的比率达到100%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新媒体服务阵地,搭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基本满足普惠性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需求。
二、全面推进重点工作
(一)落实家长的主体责任
3.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充分发挥县德育共同体、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邀请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和服务,为家长设计开展各类亲子实践活动。引导家长利用好各级各部门家庭教育公益网络服务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和个性,创设适合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境,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性;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榜样作用,与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护、教而不当,切实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指导家长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性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积极学业态度,避免焦虑情绪、盲目攀比,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选择,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等现象。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在学期初,要利用好《新学期家长第一课》,分别为幼儿园小班至初三12个年级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5.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鼓励广大家长使用中国教育协会组织编写的、教育部宣传推广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等指导书籍,帮助广大家长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端正的育儿观、成才观、成人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间,不断创造家庭教育机会,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孩子情况,支持孩子参加适合的社会实践,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要积极开展“晒家风、传家风”活动,通过诵读中华传统优秀家训、讲述家风故事、评选“好家风、好家训”“好家长、好家庭”,树立优秀家庭和家长典型。
(二)充分开展家校合作工作
6.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教育局要加强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用好用活校园网络、QQ群、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时代各种沟通交流媒介。逐步建立以分管德育工作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德育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教育局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将学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
7.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按要求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开展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指导;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经验交流会,通过优秀家长现身说法、案例教学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实践、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8.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主任由校(园)长兼任,主管校(园)长为常务副主任,与学校、幼儿园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家长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家长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要依据章程,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学校日常工作。家长委员会要邀请有关专家、学校校长和相关教师、优秀父母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面向广大家长定期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9.共同办好家长学校。教育局及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要积极配合妇联、关工委等单位,在队伍、场所、教学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要落实好家长学校建设“十有”标准,即:有负责人、有牌子、有教室、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教师、有活动经费、有工作制度、有考核评估、有档案资料。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帮助和支持家长学校组织专家团队,聘请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设计较为具体的家庭教育纲目和课程,开放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动指导手册。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
(三)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
10.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教育局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题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要推动建立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开展工作,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将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教育体系。鼓励中小学、幼儿园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街道、社区(村)挂职,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11.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依托青少年宫等公共服务阵地,为城乡不同年龄段孩子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青少年活动中心要担负家长学校总校相关责任,指导各学校家长学校工作。鼓励和支持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家长提供及时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12.给予困境儿童更多关爱帮扶。教育局和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要指导、支持、监督家庭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特别是关心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特别关注他们的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以城乡儿童活动场所为载体,广泛开展适合困境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志愿者开展适合儿童特点的志愿服务,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
13.发展专业化的指导服务队伍。在发展壮大家庭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专家队伍、志愿者队伍、“五老”队伍的基础上,成立县、校两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招募热爱公益事业,热心于家庭教育工作,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参加,着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
14.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指导服务机构。鼓励发展从事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社会组织,在家庭教育服务站点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常态化、规范化的指导服务。指导各类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开展服务,推进家庭教育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积极创设有利于家庭教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宏观环境,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15.创建家庭教育示范校。鼓励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要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树立先进家庭典型,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健全完善保障措施
16.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推进的领导协调机制,定期沟通工作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联合开展督导调研,切实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工作格局。
17.加强督导评估。教育局要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督导考核机制,科学制定测评体系,探索评估方式,对家庭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
18.加强科学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新途径,解决家庭教育实践和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19.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校园网络、QQ群、微信等媒介开展公益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分类指导、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