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对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企业、劳动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用人单位规范了劳动用工,劳动职工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自我维权意识增强。职工权益维护不断加强,成功维权的案例日趋增多,社会法治意识有极大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根据对《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学习理解、平时职工信访中掌握的情况和对我县部分企业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所了解的情况,现将《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县总工会在推动《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县的劳动合同制度不断完善,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但是,在劳动合同的签订方面,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还比较低;在劳动合同的执行方面,仍然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等现象;在劳动合同终止、解除方面,存在不依法支付经济补 1
偿金等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不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一是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使用人单位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或是与职工签订不合法的用工协议。企业错误认为签订了劳动合同,意味着限制了随意解聘劳动者的行为,意味着需为劳动者提供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增加用工成本。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型私企具有“小、散、变”特点,用工不签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企业分期分批签,一年期合同较多,合同短期化不可避免。连续两次用工后,企业变相与劳动者解除合同,转向劳动派遣,降低连续用工的成本。
(二)出现企业规避经济补偿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一些企业无视政府颁布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把政府颁布的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企业的工资分配标准。对下岗失业职工发放的生活费扣除社会保险,一般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有一些企业尽可能压低员工的基本工资,在伙食、职务等其他方面给员工增加补助,以此规避因违反《劳动合同法》而须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降低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
(三)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合同全部在单位保管,未缴纳社会保险。《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有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检查,与职工签订了在劳动保障部门购买的规范劳动合同,但仍然不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有的合同均被单位保管,且合同上条款不完善,职工甚至不知道合同上到底写了什么,导致维权找不到依据。
(四)建筑领域劳动合同基本形同虚设。主要原因是农民工认为劳动合同只是形式,是公司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且“霸王合同”普遍存在,无暇顾及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否缴纳养老保险等,或对法律条文一知半解。有的农民工不关心也根本见不到合同,只关心工种和工资的高低,能按时领到工资就心满意足了;有的农民工认为不签劳动合同更自由,便于工作的流动。
二、进一步贯彻《劳动合同法》的措施
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根据实际调整工作思路,提高法律的贯彻力度。为此,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推进《劳动合同法》宣传活动的开展。通过定期提供劳动法律宣传活页、典型案例分析,阐述企业和劳动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违法企业媒体曝光,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一是针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举办面向企业管理者、工会干部的培训班,通过身边典型案例,提高管理者
法律意识和工会干部的依法维权能力。二是重点开展针对劳动者的普法宣传,开展大型法律咨询服务活动,举办普法培训班,与职工面对面,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
(三)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大力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要全方位、多层面、多渠道、多载体开展涉及《劳动合同法》实施问题的协商、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发挥三方机制,畅通职工投诉渠道,受理职工投诉和要求调解的案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四)发挥工会作用,促进劳动合同制度的落实。首先抓基层工会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设,发挥工会源头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帮助和指导劳动者依法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其次,建立健全工会全程参与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工会干部的参与意识和维权能力。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参与本单位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和管理,调动劳动者参与用人单位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其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发挥工会仲裁调解、案件代理、审理和特邀调解员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督促劳动合同制度贯彻落实。
第二篇:学习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
学习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
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第一个问题制定劳动合同法的背景、意义、及其立法宗旨
一、立法背景、意义
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制定劳动合同法是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需要。——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的需要。
——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完善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需要。
二、立法宗旨
(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第二个问题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建立劳动关系的具体标准
“用工之日”的规定,改变了《劳动法》以书面劳动合同为标准的规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附随义务
三.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
四.劳动合同的内容
五、约定劳动者违约金
六.劳动合同的无效
第三个问题关于试用期
一、试用期的概念及规定
(1)试用期期限;
(2)试用次数的限制;
(3)不得约定试用期的规定;
(4)对试用期工资的规定;
(5)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规定;
(6)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程序的规定
(7)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责任。
二、试用期有关问题的处理
第四个问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及履行
一、正确理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含义
二、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制
(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性质
(2)禁止约定终止条件
(3)四种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4)用人单位应订未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三、实际工作中注意把握的问题
第五个问题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
1、协商一致解除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4、对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
1、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2、对终止劳动合同的限制
三、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义务
四、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
第六个问题经济补偿
一、经济补偿金的含义
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
三、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1、年限计算标准
2、不再限定补偿年限
3、工资计算基数
4、针对高工资收入者的计算封顶
四、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
第七个问题关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一、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二、规章制度制定的要求
1、内容要合法且具体明确。
2、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的决定程序民主
3、规章制度的告知工作要细致
第八个问题关于劳动合同法过渡性条款
一、“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三、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四、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个问题关于劳务派遣
一、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
二、劳务派遣合同与一般劳动合同的区别
三、劳务派遣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四、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五、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关系
六、劳务派遣对象及岗位
第十个问题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性质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别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三篇: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的意见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_
(一)主体范围
1.本法第二条中的“等组织”是指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等组织。
2.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招用除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以外的劳动者,只要有用工行为,即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3.事业单位招用除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劳动者,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意见二:事业单位招用的实行聘用制工作人员是指招用的所有人员,都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意见三:以营利为目的的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事业单位和企业办的事业单位招用的人员,全部执行《劳动合同法》
4.本法所指的劳动者是指年满16周岁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范围内的公民。
5.用人单位招用外单位人员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对与其他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提出请劳动者解除与其他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
6.用人单位招用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可以签订书面聘用协议,明确双方的相关权利义务。
7.在校学生自己到用人单位打工的适用非全日制用工规定。
8.用人单位招用转业退伍自主择业军人(按月领取退役金的),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9.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应当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二)规章制度
10.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的民主程序凡是与本法冲突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执行。
11.制定、修改规章制度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用人单位可以决定规章制度。
12.集团公司以下发文件的形式要求下属公司执行集团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下属公司仍应履行《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的程序,该规章制度才能作为下属公司用工管理的依据。)
13.公司兼并时,兼并公司的规章制度自动适用于被兼并公司的职工,但
首先应公示或告知被兼并公司的职工,如被兼并公司的职工对兼并公司的规章制度有意见,可以按第《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3款提出意见。
14.公司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对新进员工具有约束力,但单位必须履行公示或告知新进员工的义务,若新进员工认为不适当的可以提出意见,与用人单位协商修改完善。
15.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内容违法、程序违法或者没有公示告知的,都不能作为处理职工的依据。
16.规章制度的公示可以通过劳动者人手一册、学习培训或者张贴等方式。
17.本法第四条中的“工会”是指企业工会,第五条中的“工会”是指企业外工会,第六条中的“工会”既指企业工会也指企业外工会。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18.职工名册的内容应当具备劳动者姓名、身份号码、用工之日、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19.本法第九条中的“其他证件”是指学历证明、技能证书、资格证等与劳动者就业相关的各类证件。
“担保”既指物的担保,也指人的担保。
“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是指与建立劳动关系有关的财物,如高档服装费、驾驶员风险金、保证金等。
20.同工同酬。意见一: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并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意见二:是指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相同的劳动量且取得相同的产出的劳动者,其获取劳动报酬的工资分配制度应当是相同的。
21.未在用工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实行分段处理原则。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从第2个月到第12个月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从第13个月开始,视为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一个月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间双方都有权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工超过1个月后双方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即使支付了2倍工资,也不能随意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应按照第39、40、41、44条的规定办理,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须按《劳动合同法》第87条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
2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约定终止条件。(固定期可以约定终止?)
24.连续工作满十年是从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劳动时开始计算。劳动者因组织原因在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之间流动,或者因业务划转而由一个子公司转
到另一个子公司的,其工作年限连续合并计算为最后一个子公司的工作年限。
25.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的职工,其在原国有企业的工作年限不合并计算为改制后非国有企业的工作年限。
26.劳动者原为用工单位职工,后转为劳务派遣工的,其前后工作年限不合并计算。
意见二:用人单位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缴纳社会保险,以及有其他劳动债务纠纷的,前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用工单位的工作年限。
27.由上级公司任命的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与其上级公司或与董事会签订劳动合同,工会主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国家组织部门管理的企业领导人不签订劳动合同。非公有制企业董事长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28.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指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初次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
29.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一、二项规定情形的,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提出不续订劳动合同或者继续与用人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0.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42条
(一)-
(四)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顺延后,若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此时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必须签订。
3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在同一岗位不能再连续签订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季节性、临时性的用工。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工作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终止劳动合同时,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项规定的情形支付经济补偿金。
32.本法实施以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或者续订的劳动合同作为计算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一次。
33.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到期后自动续延的,自动续延视同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劳动者连续工作满十年,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
34.《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中的“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35.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中的劳动报酬,可以是具体的数额,也可以是双方认可的薪酬制度。
36.劳动合同内容与《劳动合同法》相冲突的,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无效,适用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37.本法第十九条第一款中的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上”、“三年以上”不包含三个月、一年、三年;“不满一年”、“不满三年”包含一年、三年。
38.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依据第40条第3项和第41条解除劳动合同。
39.劳动者试用期的工资在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下,只要符合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这两种情形之一,都不违法。
40.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特殊福利待遇,约定的有关责任和义务,不属于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可以通过民事协议进行约定。
41.本法第二十二条中的“专项培训费用”是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超出企业年平均工资50%的费用的经费。培训费认定依据为有货币支付凭证的培训单据,以及培训期支付的工资和差旅费等。~
42.本法第二十四条中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43.《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未以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的,若发生劳动争议,以书面劳动合同确定的内容为依据。
44.国有企业改制劳动关系处理政策与《劳动合同法》不一致的,从2008年开始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2项、第三十三、三十四、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四、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
45.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意见一是指用人单位未缴纳和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意见二是指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46.因用人单位违法,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服务期规定追究违约金。
意见二:因用人单位违法,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劳动者仍须履行服务期约定,并支付违约金。
47.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的三类人员无先后顺序之分。
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重新招用人员时,应当履行优先通知被裁减人员的义务,对没有履行通知义务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48.用人单位未建立工会的,可以不行使本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49.被鉴定为5-10级的工伤人员,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用人单位除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外,还应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50.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按劳动者的应发工资计算。劳动者前12个月平均收入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51.客观情况、客观经济情况的含义?
5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解除劳动合同时,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以代替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的义务的,额外支付的一个月工资标准参照《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支付的工资标准计算。
53.劳动者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ZF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计发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不受12年的限制。
54.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赔偿金标准,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了赔偿金后,无须再支付经济补偿金。
55.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依法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金分阶段计算。计算本法施行前的经济补偿,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执行,计算本法实施后的经济补偿年限,按本法规定执行。本法施行之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计发年限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同时国有企业还要按《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生活补助费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
[2001]280号)支付生活补助费。
五、集体合同
56.集体合同的规定不适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六、劳务派遣
57.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不受本法第十四条第三项的约束。意见二,受约束
58.劳务派遣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适用本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
59.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金低于50万元的,《劳动合同法》施行后,应增资至50万元及以上。
第四篇:三亚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工作方案范文
三亚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在我市的全面实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按照省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为目的,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用工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稳定性,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
组 长:王诚安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吴景训 市人大法工委主任
林贻秀 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永敏 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成 员:李 瑜 市规划建设局局长
周高明 市财政局局长
蔡仁武 三亚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魏玉锋 三亚国家税务局局长
古镕彰 三亚地方税务局局长
杨少文 市司法局局长
杜丽银 市旅游局局长
陈运义 市商务局局长
李洪海 市房产局局长
关进敏 市国资委主任
张上真 市公安局调研员
苏琼瑛 市总工会主席
张蔚兰 市妇女联合会主席
邓化义 市广播电视台台长
黄淑贞 三亚晨报总编辑
文 整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林 海 三亚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陈 明 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副局长
龙 海 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副调研员
陶凤清 市信访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人事劳动保障局,主任由王永敏兼任。
三、工作目标
认真组织学习培训,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抓紧完善配套用工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预防劳动合同纠纷,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实施步骤
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按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总结表彰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7-8月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组织宣传。《劳动合同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进学校等形式进行大规模宣传。
(二)组织实施阶段。9-12月上旬开展执法大检查活动,按单位行业性质分类成立检查组,在各单位进行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开展检查活动。
(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中旬后,对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进行总结表彰。
五、推进措施
(一)全面动员部署,合力贯彻推进
要加大动员力度,促进各单位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重大意义,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形成合力,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
(二)加强学习宣传,推进普法用法
1、自7月起,在全市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劳动合同法》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通过建立专栏、专题等形式,在市区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及设立咨询宣传点,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
2、开展“送法进企业、到社区”活动,宣传劳动法律、法规,现场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普及劳动法制基础知识。
3、抓好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对新法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被动局面。
4、举办用人单位劳资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自觉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现场问答、问题调查等形式双向互动,答疑解惑,促进规范用工。
(三)找准重点难点,加强分类指导
1、通过《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在2010年劳动合同签订率要达到95%以上),促进全市企业在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管理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
2、督促用人单位对照《劳动合同法》进行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反映贯彻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书面自查报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3、把私营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小作坊及农民工密集的餐饮、建筑等企业作为重点指导对象,促使其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推广使用劳动合同示范文本,规范自身用工行为。
(四)做实“三个结合”,奠定工作基础
1、把《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与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结合,要求各用人单位向我局报送备案用工名册,建立企业劳动合同台帐。
2、把《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与创建“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示范企业”活动相结合,以榜样带动后进,促进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施。
3、把《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与加强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建设相结合,使三方机制成为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重要社会平台。积极探索建立劳动合同抽样调查、统计评价工作制度。
(五)强化监察执法,保护职工权益
1、在9月集中开展“劳动保障用工大检查”行动,组织公安、建设、工会等部门成检查组,着重做好四季度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巩固和扩大清欠成果。
2、从10月起,按旅游、房地产、建设、商贸等行业进行分类,由各归口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检查组深入各用人单位指导、检查、验收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情况。
3、自11月起开展2008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评价活动,逐步形成全面准确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及科学高效的诚信等级评价、信息公示制度。4、12月下旬开展贯彻《劳动合同法》表彰活动,表彰一批“劳动用工合格单位”,并对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进行曝光。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我市总体工作方案,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密切配合,确保《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实施。
(二)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此次行动时间紧、任务重,各有关单位要按统一部署,加大执法力度,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三)务实深入,注重效果。要加强对贯彻实施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工作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扩大工作效果。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了解掌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长效机制。
(四)加大投入,保障有力。确保人力、财力、物力到位,及时解决此次行动中遇到的困难,保障专项行动顺利开展。
第五篇: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成劳社办[2010]49号)精神,我区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取得明显实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制订方案
我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成华区《劳动合同法》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牵头协调工作,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贯彻效果到位,确保《劳动合同法》顺利实施。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在大力普及《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媒体优势,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进行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通过成华光纤、社区广播电台播放《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在《成华报》、《成华劳动保障信息周刊》开设专栏,解读《劳动合同法》疑难问题。二是进行政策咨询。在全区大型工业区、人流密集的商业区设立宣传点,开展政策法规咨询活动,现场为群众答疑解难,并利用投诉举报电话开通热线,与企业、员工探讨热点、难点问题,接受咨询。三是印制文本。认真做好各种劳动合同文本的印制和派发工作,共同印发各类宣传资料XX0万余份,指导企业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合同管理。四是张贴宣传资料。积极利用社区橱窗、报栏,张贴宣传资料,确保家喻户晓。五是开展培训。组织人员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对基层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开展《劳动合同法》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能力,督促、引导企业依法用工。
三、精心组织、注重实效
为确保《劳动合同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在宣传教育、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一、二级网格的作用,及时更新劳动保障监察数据库,对辖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围绕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坚持把贯彻《劳动合同法》与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行动结合起来,与整治劳动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各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下大力解决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非法使用童工等突出问题,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进行坚决查处,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合同法》全面实施。三是以劳动保障年检为契机,对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社会保险登记缴费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单位进行整改。四是全面实施合同制度。认真抓好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指导和监督,全面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抓好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签订和创建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规范用工行为,融洽劳资关系。
四、下步打算
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始终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为目的,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执法,科学管理,加快完善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使《劳动合同法》在我区全面实施,为促进我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努力。
成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