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合同”何以成了挡箭牌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劳动执法监察,竟强迫就业者签订虚假劳动合同———
给职工上“三险”,节假日上班有加班费,等等,这些在劳动合同上的白纸黑字,实际上只是做做样子。遇到有关部门的执法监察,员工们也是缄口不言。
签订了劳动合同,却不按劳动合同执行,只是把合同当做应付执法监察的挡箭牌。这是近日在河南省某医院发现的咄咄怪事。
一位业内人士说:类似该医院的这种做法,在全国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就业者维权意识淡薄
当前,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求职者在职场上成了弱势群体,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他们不得不屈服于用人单位。一位劳动问题专家指出:更重要的是,许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对《劳动法》知之甚少或根本不了解,不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加班加点不加薪、福利待遇低、劳动安全保护设施不健全等违法现象,一味迁就忍让,不敢理直气壮地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河南省某医院招聘的一些护士,劳动强度大,每月仅能休息两天,单位也没给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面对如此不公正待遇,这些护士却在有关媒体采访调查时,迫于单位的压力拒绝提供线索。
用工者惟利是图
“现在就业竞争激烈,不怕招不到工人,不愿干走人!”这是许多用人单位的“口头禅”。
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一些用人单位抓住求职者找工作难的弱点,不仅提出的招聘条件十分苛刻,而且还强迫职工签订“霸王条约”。有的单位为了应付和逃避劳动监察,甚至采取了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的卑鄙伎俩。劳动合同明明写着给职工办理“三险”,每月休息8天,法定假日加班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等条文,可在实际工作中却拒不执行,并威胁职工说:“谁敢说出去,一切后果就由谁承担!”
河南省郑州市一个外人看起来还比较正规的单位,今年招聘了几十名职工,双方按有关规定签订了劳动合同,可单位根本就没按劳动合同办事,随意加班加点,肆意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这家单位不仅没按规定给职工办理“三险”,而且还拒不支付职工的加班工资,并规定职工每月只能休息两天。今年国庆节期间,该单位仅让职工休息了一天,却只给了职工50元的“加班费”,远远低于国家规定。
标本兼治是良策
虚假合同往往比较隐蔽,一旦被劳动执法部门发现,这些单位又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逃避责任。
笔者呼吁,有关部门要标本兼治,加大《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敢于通过正当渠道向有关部门举报单位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对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现象,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王琼杰)
来源:工人日报
第二篇:农民何以成了“唐僧肉”?
本文关键字:
农民何以成了“唐僧肉”?
“几十顶大盖帽,围着一顶破草帽。”近日国家发改委披露,在上半年涉农收费专项检查中,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两万多件,查出违法所得金额4.57亿元,其中教育乱收费3.57亿元。收费的部门之多、名目之繁,令人瞠目结舌。(据7月23日《中国青年报》)
读罢新闻,笔者联想起了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取经之难,不在山高水长,难在沿路各霸一方的妖魔都想吃他的肉。农民好比唐僧肉,而本应为农民服务的某些政府部门、垄断行业却常常在想方设法要吃“唐僧肉”。
何以争先恐后要吃唐僧肉?“利益驱动”使然: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一些部门、行业竞相向农民乱收费,也是要在农民身上捞取好处,与民争利。在这些部门、行业看来,他们收取的费用“不多”,但中国的农民人口多,无数的“不多”汇集起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些部门、行业岂能轻易放弃这笔收入?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或者根本不愿意想到,众多部门、行业的“不多”汇集起来,对于原本就艰难的农民来说,已经是一种难以承受的重负。
何以敢吃唐僧肉?因为唐僧只是一个老实善良的僧人,没有无边的法力,失去保护只能任人宰割。中国的农民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劳善良、老实本分,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国家的法律政策知之不多,而且远离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这些因素为一些地方和部门坑害农民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打出各种名目、找出各种借口向农民伸手。还没有充分掌握自我保护武器的农民对此敢怒而不敢言,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
唐僧是观音菩萨的“特派使者”,而且还有三位武力高强的徒弟沿途护卫,可他为什么还是一次次陷入了妖魔的洞穴?这是由于观音毕竟“天高菩萨远”,而妖魔各有各的绝招,连孙悟空之辈也无可奈何。党中央国务院包括“一号文件”在内的保护农民、让利于民的好政策、好制度不少,但具体落实起来还要考基层组织。一些下级的部门、行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手中特有的权力,变魔法似的用“对策”应付上级的政策,他们钻空子、打擦边球,甚至不惜采取欺骗、威胁等种种卑劣手段,使得好政策到了基层就走样变形。
唐僧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得力于观音菩萨一次次地“亲临指导”、“现场办公”。可是中国地广人多,情况复杂,解决涉农乱收费问题不可能般般件件靠高层领导“特事特办”、“重点批示”,而主要靠法律制度来管理。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推行农村“费改税”改革,五年内还将取消农业税,教育“一费制”也正在全面落实。这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的制度保障。
第三篇:农民何以成了“唐僧肉”?
“几十顶大盖帽,围着一顶破草帽。”近日国家发改委披露,在上半年涉农收费专项检查中,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两万多件,查出违法所得金额4.57亿元,其中教育乱收费3.57亿元。收费的部门之多、名目之繁,令人瞠目结舌。(据7月23日《中国青年报》)
读罢新闻,笔者联想起了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取经之难,不在山高水长,难在沿路各霸一方的妖魔都想吃他的肉。农民好比唐僧肉,而本应为农民服务的某些政府部门、垄断行业却常常在想方设法要吃“唐僧肉”。
何以争先恐后要吃唐僧肉?“利益驱动”使然: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一些部门、行业竞相向农民乱收费,也是要在农民身上捞取好处,与民争利。在这些部门、行业看来,他们收取的费用“不多”,但中国的农民人口多,无数的“不多”汇集起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些部门、行业岂能轻易放弃这笔收入?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或者根本不愿意想到,众多部门、行业的“不多”汇集起来,对于原本就艰难的农民来说,已经是一种难以承受的重负。
何以敢吃唐僧肉?因为唐僧只是一个老实善良的僧人,没有无边的法力,失去保护只能任人宰割。中国的农民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劳善良、老实本分,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国家的法律政策知之不多,而且远离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这些因素为一些地方和部门坑害农民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打出各种名目、找出各种借口向农民伸手。还没有充分掌握自我保护武器的农民对此敢怒而不敢言,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
唐僧是观音菩萨的“特派使者”,而且还有三位武力高强的徒弟沿途护卫,可他为什么还是一次次陷入了妖魔的洞穴?这是由于观音毕竟“天高菩萨远”,而妖魔各有各的绝招,连孙悟空之辈也无可奈何。党中央国务院包括“一号文件”在内的保护农民、让利于民的好政策、好制度不少,但具体落实起来还要考基层组织。一些下级的部门、行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手中特有的权力,变魔法似的用“对策”应付上级的政策,他们钻空子、打擦边球,甚至不惜采取欺骗、威胁等种种卑劣手段,使得好政策到了基层就走样变形。
唐僧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得力于观音菩萨一次次地“亲临指导”、“现场办公”。可是中国地广人多,情况复杂,解决涉农乱收费问题不可能般般件件靠高层领导“特事特办”、“重点批示”,而主要靠法律制度来管理。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推行农村“费改税”改革,五年内还将取消农业税,教育“一费制”也正在全面落实。这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的制度保障。
第四篇:虚假劳动合同何以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劳动法》的实施和劳动执法监察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劳动执法检查,竟玩起了让就业者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的把戏—
签订了劳动合同,却不按劳动合同执行,只是把合同当作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挡箭牌。这是记者近日在河南省某矿山企业发现的咄咄怪事。其实,类似这家企业的这种做法在许多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随着《劳动法》的普及和劳动执法监察力度的加大,这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做法呈蔓延之势。那么,虚假劳动合同缘何能如此猖獗,并能安全地逃避执法检查呢?
就业者维权意识淡薄
当前,随着就业压力日益加大,一些就(从)业人员成了弱势群体。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他们不得不屈服于用人单位开出的一些不合理的条件。尤其是在矿山工作的许多从业人员,大都来自比较落后贫穷的农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对《劳动法》知之甚少或根本不了解,不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加班加点不加薪、福利待遇低、劳动安全保护设施不健全等不利于自己的违法现象,只能一味地迁就忍让,不敢理直气壮地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更令人难以置信和痛心的是,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大中专毕业生,竟然对违反劳动法现象也漠然视之,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河南省某医院招聘的一些护士都是大中专毕业生,她们虽然劳动强度大,每月仅能休息两天,单位也没给办理劳动保险、失业保险等,可面对如此不公正的待遇,这些护士不仅不敢或不愿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在有关媒体就此采访调查时,迫于单位的淫威,拒绝提供线索,不愿配合采访。
用工者无视法律规定
“现在就业竞争激烈,不怕招不到工人,不愿干走人!”这是许多用人单位的“口头禅”。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一些用人单位抓住就业人员找工作难的这个弱点,不仅提出的招聘条件十分苛刻,而且还强迫职工签订“霸王条约”。有的单位为了应付和逃避劳动执法部门的检查,甚至采取了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的不地道手法。劳动合同明明写着给职工办理“三险”,每月休息8天,法定假日加班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等条文,可在实际工作中却拒不执行,并威胁职工说:“谁敢说出去,一切后果就由谁承担。”
河南省郑州市一个外人看起来还比较正规的单位,今年招聘了几十名职工,双方按有关规定签订了劳动合同,可单位根本就没按劳动合同办事,随意加班加点,恣意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这家单位不仅没按规定给职工办理“三险”,而且还拒不支付职工的加班工资,并规定职工每月只能休息两天,有事请假超过两天的要扣罚工资。今年国庆节期间,该院仅让职工休息了一天,却只给了职工50元的“加班费”,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标本兼治是良策
虚假合同严重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但因为比较隐蔽又往往能侥幸过关,不易被劳动执法部门发现和查处,有时即使被发现了,这些单位又以签订有劳动合同为由逃避责任。
记者呼吁有关部门要标本兼治,加大《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敢于通过正当途径向有关部门举报成反映单位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劳动执法部门要硬起腰杆,对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现象要发现一起,依法严厉打击一起,并在劳动执法检查过程中,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当中,少听单位汇报或只看材料,多听听职工的呼声,仔细调查研究,以便于全面掌握单位的用工情况,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王琼杰)
来源:中国矿业报
第五篇:何以成了道菜心情日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就仿佛真的进入了一个盛产作家的时代。有人参演了一部不知是主角还是配角的戏,当了几天不知是好是坏的节目主持人,就开始以大名鼎鼎的名人自居,就开始写一些粉红情调的小册子了。那架势,那模样,俨然一位才高八斗灵气横溢的作家。
其实,名人写不写书与能不能写书,或者是不是以作家自居,这对读者并不重要,问题是,一些爱写书的名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事没事总要拉扯出一些事情来,比如将自己的隐私做成一道莱,和盘托出,来吊读者的胃口,将读者当成这道莱热心的食客,这就不能不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心存难过,甚至不得不有几分愤怒了。
因为名人的特殊身份,见多识广,偶尔写本书,也不泛真知灼见,这一点应该肯定。可是有些名人,才疏学浅(前不久就有报道说某文化单位组织一批一级演员参加高考,成绩最差的仅得了28分,可为一证。),名利思想却深得不行,见别人写书了,自己就也得想办法弄出一本来。只是,囿于学识、文笔等缘故,并不是人人都能写。怎么办?凑!凑不出来了,便开始不择手段。于是乎,大胆揭露自己的隐私,便成了一件相当时髦的事儿。
在反复审读了倪萍的《日子》和其他一些名人写的书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这种判断。
在《日子)里,倪萍一反自己作为国家电视台名牌主持人在现众心目中的淑女形象,以极不正常的笔墨大肆渲染着自己的一段与情人“同居”的生活,将自己那段同居生活毫无顾忌地卖给了读者。怎么怎么屈辱,怎么怎么失去了自尊,怎么怎么丧失了女人在性生活中的“道德地位”。写得声色俱全,声泪俱下。难怪有人惊嘘:哇,一个王牌主持人竟然也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偷情生活!
话又回过头来说,在大胆抖落个人隐私这个问题上,倪萍不过是个“后来者”。自《我的路》一炮打红之后,刘晓庆又有了《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书中的核心内容,便是她与第二任丈夫陈国军的恩恩怨怨,与姜文的聚聚散散。其实,赶在刘晓庆之前,东北女子张味一本《偷哭的心),就已经是抖落隐私的始作俑者。书中,她动情且伤感地忆起自己十几岁即失去初夜怀上孩子的旧事。那份大胆,令“须眉”都望尘莫及l
诗人顾城杀妻自戕以及遣作《英儿)问世,曾是新闻媒界关注的焦点,作为那个血雾速蒙的旷世情案的唯一幸存者,“英儿”站出来了,她以杀妻自戕的红颜知已的身份,著书立说,将自己如何成为第三者,顾城又是如何失去理智的个中情由昭示天下。不仅如此,她还将自己另外两次更为奇异的情感经历也一一公开于众。且毫无害羞地坦言:“我的私人生活已不可能成为私人的”。与此事有牵连的北京一位曾相当有名望的诗人,据说还为此开了一条热线。
漫步书市,这种以抖隐私“痛快”的,几乎可以信手拈来。随手翻开陈国军的《不得不说的故事》也是。该书作者对《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一书进行全面“补充”和“纠正”,将自己与刘晓庆夫妻一场的私人恩怨,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一场夫妻之间的恩怨情仇居然达到以写书的方式来相互抨击的地步,实在够了规模。至于出版社在当前严肃文学书籍出版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自降品位,甘为其推波助澜,怎么说都是件憾事。
如此游刃有余地操作自己的隐私做为卖点,也许可以算是实现名利双收的一条捷径。(这方面,女名人似乎比男名人更具有先天的优势,似乎比男名人更精通于此道。)只是,为了几个钱和那些徒有的虚名而不惜将自己灵魂最隐秘处的疮疤,都戳得鲜血淋淋,谁能保证这人还有起码的羞耻感?而如果连一点羞耻感都没有,这样的名人对读者又意味着什么?j
利用一些读者对名人的猎奇心理,以隐私作迷人的幌子,用隐私当成一道可口的莱卖,来赚取名利双收,不愧是一条绝妙的途径1只是,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当羞耻感甘愿被孔方兄康价地出卖,当名利变得比道德更重要,我敢肯定,那时,这将绝不仅仅是名人个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