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
区政府:
上半年我区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一手抓就业再就业,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就业,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提供服务帮助就业,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一手抓劳务输转,采取找门路、搜信息、建基地、扩队伍,注重领导抓、信息引、典型推、服务促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巩固老基地、开辟新领域,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了全区劳务输转健康快速发展。截止6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7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失业人员再就业39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6,再就业率为48,开发公益性岗位797个,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14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5.6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1.6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80,培训农民工2.1万人,创劳务总收入1.01亿元,完成全年总任务的50,有力维护了××的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作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劳务输转和就业再就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安排,专题研究步署,同各乡镇、街办、两个职专都签订了2008年劳务输转和就业目标责任书,靠实了责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我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区今后劳务总体目标任务及各项措施。目前,我区已建立了以区就业服务局为中心,23个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及7个乡镇劳务站为依托,8家民办职介所为补充,以陇东职专、××职专及35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阵地,以省劳务办驻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的办事处为安置点所构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在全区各乡镇行政村聘用了97名兼职劳务信息员。还建立了月汇总、季汇报制度,对就业和劳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统计、汇总,并严格按照目标责任制兑现奖惩,逐步形成了级级靠责任、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
2、打造服务平台,完善服务职能
我们利用中心劳动力市场大厅设立的从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金发放、档案托管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开展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还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在“191”(要就业)互联网站设立了最新就业信息、政策法规查阅、人才资源库等窗口,累计访问人数1万多人次;中心劳动力市场共为189户用人单位和2458名求职人员提取供了咨询服务,进行职业指导1667人(次),市内介绍成功403人(次),组织劳务输出860人(次)。其次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各街办社区普遍建立了企业用工、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失业登记、优惠政策落实、开发公益性岗位、企业离退休人员等动态管理台账,实现了“职责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在××城区开发了797个共益性岗位,组织愿意从事公益性岗位的550名下岗失业人员(含市直)参加再就业培训班,随后安置483名就业困难人员(含市直)从事社区卫生保洁、治安巡逻、社区服务等公益性岗位,随后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逐一落实了符合条件的“4050”人员的养老保险补贴。
3、创新思路,成立机动车辆看护队
由区政法委牵头,区人劳局、就业服务局积极配合,选聘的50名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经培训后已上岗对××城区机动车辆停放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协助理顺城区交通秩序,维护良好的城市形象。看护队员工资除每月领取公益性岗位补贴225元外,还可从停车费中按比例提成,月工资高于320元。队员由市公安局××分局城交队配发标志袖章,并负责日常管理。
4、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是带动就业,扩大再就业的源泉。我区把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家政服务、信息服务业、房地产、通讯业等新兴服务业,同时区上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依法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全面进入各个行业和领域,培养壮大民营经济带头人队伍,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使金塬公司、百佳超市、陇运三力快客公司等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区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648个新的就业岗位。
5、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发展后
劲
我区在农民工培训中首先是劳动保障、教育、农牧、扶贫、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培训机构和资源,把全区的农民工培训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其次是积极动员××职专、董志职专及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转变观念,使他们能够在重视学历教育的同时把短期技能培训作为重头戏来抓;再次各培训单位在培训中,一是突出务工前引导性培训,坚持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择业观念、竞争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他们适应城市环境的能力;二是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各培训单位对外出人员进行了电动缝纫、电气焊、电工、微机、汽车驾驶、烹饪等14个专业的技术培训,并组织参加技能鉴定;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区共开展农民工培训214期,总计2.1万人,通过培训极大的提高了我区农民工竞争力。
6、加强组织输转,打造劳务品牌
我们充分调动乡镇劳务站、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庆安劳务派遣公司、××职专、陇东职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区劳务办公室通过××区电视台的《就业之窗》和劳动就业服务网站为外出务工的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为全市20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发放了春风卡、《农民工维权手册》18000多份,还为280名特困农民工每人发放路费补助50元,同时委托省劳务办驻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新疆、江苏等地办事处在输入地车站设立了接待站,实现了“输出有人送、输入有人接”的一条龙服务,有力地改善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促进了我区劳务输转健康有序发展。
7、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环境
我们坚持把强化宣传做为最强劲的有力抓手,在改进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上下功夫,采取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新闻媒体与会议宣传相结合。我们借助全区再就业援助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再就业政策咨询活动周的大好机会,先后在××城区人员密集的地点设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政策咨询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咨询点,悬挂宣传条幅89条,咨询群众达4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为就业和劳务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我们还通过《甘肃日报》、庆阳电视台、《陇东报》、××电视台多次报道我区劳务和就业,在社会上营造了人人关心劳务和就业的氛围,各乡镇劳务站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政策咨询和信息宣传活动,后官寨等乡镇还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机会,请他们现身说法,召开了劳务座谈会,把劳务输转这个投资少、见效快的绿色经济产业宣传到农户的心坎里。
二、存在问题
由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部门组织得力,群众参与积极,使我区就业再就业、劳务输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滞后;二是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三是劳务经费困难;四是部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三、下半年打算
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发[2005]36号、甘政发[2005]96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区实际,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区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各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要尽快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居民住宅楼,对辖区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项目详细记录,逐人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实行计算机管理,着重做到劳动力情况三清(即技能状况清、家庭情况清、就业现状清)。
2、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集中力量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操作难点,进一步释放政策促进就业效应。切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搞好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税费减免的一条龙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环境。
3、进一步加强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组织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所(站)推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动。下半年集中组织全区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一次培训,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对本职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措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证书的职业培训模式,举办2期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班,举办30期农民工培训班。
5、主动同长庆油田各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为其举办3次专场招聘会,为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
劲
我区在农民工培训中首先是劳动保障、教育、农牧、扶贫、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培训机构和资源,把全区的农民工培训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其次是积极动员××职专、董志职专及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转变观念,使他们能够在重视学历教育的同时把短期技能培训作为重头戏来抓;再次各培训单位在培训中,一是突出务工前引导性培训,坚持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择业观念、竞争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他们适应城市环境的能力;二是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各培训单位对外出人员进行了电动缝纫、电气焊、电工、微机、汽车驾驶、烹饪等14个专业的技术培训,并组织参加技能鉴定;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区共开展农民工培训214期,总计2.1万人,通过培训极大的提高了我区农民工竞争力。
6、加强组织输转,打造劳务品牌
我们充分调动乡镇劳务站、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庆安劳务派遣公司、××职专、陇东职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区劳务办公室通过××区电视台的《就业之窗》和劳动就业服务网站为外出务工的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为全市20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发放了春风卡、《农民工维权手册》18000多份,还为280名特困农民工每人发放路费补助50元,同时委托省劳务办驻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新疆、江苏等地办事处在输入地车站设立了接待站,实现了“输出有人送、输入有人接”的一条龙服务,有力地改善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促进了我区劳务输转健康有序发展。
7、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环境
我们坚持把强化宣传做为最强劲的有力抓手,在改进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上下功夫,采取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新闻媒体与会议宣传相结合。我们借助全区再就业援助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再就业政策咨询活动周的大好机会,先后在××城区人员密集的地点设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政策咨询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咨询点,悬挂宣传条幅89条,咨询群众达4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为就业和劳务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我们还通过《甘肃日报》、庆阳电视台、《陇东报》、××电视台多次报道我区劳务和就业,在社会上营造了人人关心劳务和就业的氛围,各乡镇劳务站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政策咨询和信息宣传活动,后官寨等乡镇还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机会,请他们现身说法,召开了劳务座谈会,把劳务输转这个投资少、见效快的绿色经济产业宣传到农户的心坎里。
二、存在问题
由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部门组织得力,群众参与积极,使我区就业再就业、劳务输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滞后;二是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三是劳务经费困难;四是部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三、下半年打算
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发[2005]36号、甘政发[2005]96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区实际,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区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各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要尽快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居民住宅楼,对辖区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项目详细记录,逐人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实行计算机管理,着重做到劳动力情况三清(即技能状况清、家庭情况清、就业现状清)。
2、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集中力量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操作难点,进一步释放政策促进就业效应。切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搞好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税费减免的一条龙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环境。
3、进一步加强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组织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所(站)推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动。下半年集中组织全区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一次培训,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对本职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措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证书的职业培训模式,举办2期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班,举办30期农民工培训班。
5、主动同长庆油田各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为其举办3次专场招聘会,为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
第二篇:某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总结(模版)
区政府:
上半年我区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一手抓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就业,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提供服务帮助就业,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一手抓劳务输转,采取找门路、搜信息、建基地、扩队伍,注重领导抓、信息引、典型推、服务促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巩固老基地、开辟新领域,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了全区劳务输转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截止6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7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失业人员再就业39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6%,再就业率为48%,开发公益性岗位797个,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14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 5.6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1.6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80%,培训农民工2.1万人,创劳务总收入1.01亿元,完成全年总任务的50%,有力维护了**的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工作作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劳务输转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安排,专题研究步署,同各乡镇、街办、两个职专都签订了XX年劳务输转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靠实了工作责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我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区今后劳务工作总体目标任务及各项工作措施。目前,我区已建立了以区就业服务局为中心,23个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及7个乡镇劳务工作站为依托,8家民办职介所为补充,以陇东职专、**职专及35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阵地,以省劳务办驻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的办事处为安置点所构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在全区各乡镇行政村聘用了97名兼职劳务工作信息员。还建立了月汇总、季汇报制度,对就业和劳务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统计、汇总,并严格按照工作目标责任制兑现奖惩,逐步形成了级级靠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2、打造服务平台,完善服务职能
我们利用中心劳动力市场大厅设立的从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金发放、档案托管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开展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还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在“191”(要就业)互联网站设立了最新就业信息、政策法规查阅、人才资源库等窗口,累计访问人数1万多人次;中心劳动力市场共为189户用人单位和2458名求职人员提取供了咨询服务,进行职业指导1667人(次),市内介绍成功403人(次),组织劳务输出860人(次)。其次依托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各街办社区普遍建立了企业用工、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失业登记、优惠政策落实、开发公益性岗位、企业离退休人员等动态管理台账,实现了“工作职责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在**城区开发了797个共益性岗位,组织愿意从事公益性岗位的 550 名下岗失业人员(含市直)参加再就业培训班,随后安置483名就业困难人员(含市直)从事社区卫生保洁、治安巡逻、社区服务等公益性岗位,随后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逐一落实了符合条件的“4050”人员的养老保险补贴。
3、创新工作思路,成立机动车辆看护队
由区政法委牵头,区人劳局、就业服务局积极配合,选聘的50名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经培训后已上岗对**城区机动车辆停放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协助理顺城区交通秩序,维护良好的城市形象。看护队员工资除每月领取公益性岗位补贴225元外,还可从停车费中按比例提成,月工资高于320元。队员由市公安局**分局城交队配发标志袖章,并负责日常管理。
4、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是带动就业,扩大再就业的源泉。我区把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家政服务、信息服务业、房地产、通讯业等新兴服务业,同时区上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依法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全面进入各个行业和领域,培养壮大民营经济带头人队伍,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使金塬公司、百佳超市、陇运三力快客公司等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区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648个新的就业岗位。
5、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发展后劲
我区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首先是劳动保障、教育、农牧、扶贫、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培训机构和资源,把全区的农民工培训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其次是积极动员**职专、董志职专及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转变观念,使他们能够在重视学历教育的同时把短期技能培训作为重头戏来抓;再次各培训单位在培训工作中,一是突出务工前引导性培训,坚持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择业观念、竞争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他们适应城市环境的能力;二是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各培训单位对外出人员进行了电动缝纫、电气焊、电工、微机、汽车驾驶、烹饪等14个专业的技术培训,并组织参加技能鉴定;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区共开展农民工培训214期,总计2.1万人,通过培训极大的提高了我区农民工竞争力。
6、加强组织输转,打造劳务品牌
我们充分调动乡镇劳务工作站、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庆安劳务派遣公司、**职专、陇东职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区劳务办公室通过**区电视台的《就业之窗》和劳动就业服务网站为外出务工的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为全市XX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发放了春风卡、《农民工维权手册》18000多份,还为 280名特困农民工每人发放路费补助50元,同时委托省劳务办驻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新疆、江苏等地办事处在输入地车站设立了接待站,实现了“输出有人送、输入有人接”的一条龙服务,有力地改善了农民工进
城务工环境,促进了我区劳务输转工作健康有序发展。7、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环境
我们坚持把强化宣传做为最强劲的有力抓手,在改进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上下功夫,采取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新闻媒体与会议宣传相结合。我们借助全区再就业援助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再就业政策咨询活动周的大好机会,先后在**城区人员密集的地点设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政策咨询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咨询点,悬挂宣传条幅89条,咨询群众达4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为就业和劳务工作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我们还通过《甘肃日报》、庆阳电视台、《陇东报》、**电视台多次报道我区劳务和就业工作,在社会上营造了人人关心劳务和就业的氛围,各乡镇劳务工作站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政策咨询和信息宣传活动,后官寨等乡镇还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机会,请他们现身说法,召开了劳务工作座谈会,把劳务输转这个投资少、见效快的绿色经济产业宣传到农户的心坎里。
二、存在问题
由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部门组织得力,群众参与积极,使我区就业再就业、劳务输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滞后;二是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三是劳务工作经费困难;四是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发[XX]36号、甘政发[XX]96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区实际,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区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各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要尽快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居民住宅楼,对辖区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项目详细记录,逐人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实行计算机管理,着重做到劳动力情况三清(即技能状况清、家庭情况清、就业现状清)。
2、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集中力量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操作难点,进一步释放政策促进就业效应。切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搞好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税费减免的一条龙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环境。
3、进一步加强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组织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所(站)推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动。下半年集中组织全区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一次培训,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措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证书的职业培训模式,举办2期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班,举办30期农民工培训班。
5、主动同长庆油田各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为其举办3次专场招聘会,为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
二○○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某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某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
作总结
区政府:
上半年我区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一手抓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就业,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提供服务帮助就业,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一手抓劳务输转,采取找门路、搜信息、建基地、扩队伍,注重领导抓、信息引、典型推、服务促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巩
固老基地、开辟新领域,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了全区劳务输转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截止*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全年任务的**%,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完成全年任务的**%,再就业率为**%,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安置“****”人员再就业***人,完成全年任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 ***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培训农民工***万人,创劳务总收入****亿元,完成全年总任务的**%,有力维护了**的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工作作法: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劳务输转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安排,专题研究步署,同各乡镇、街办、两个
职专都签订了****年劳务输转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靠实了工作责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我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区今后劳务工作总体目标任务及各项工作措施。目前,我区已建立了以区就业服务局为中心,**个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及*个乡镇劳务工作站为依托,*家民办职介所为补充,以陇东职专、**职专及**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阵地,以省劳务办驻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的办事处为安置点所构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在全区各乡镇行政村聘用了**名兼职劳务工作信息员。还建立了月汇总、季汇报制度,对就业和劳务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统计、汇总,并严格按照工作目标责任制兑现奖惩,逐步形成了级级靠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打造服务平台,完善服
务职能
我们利用中心劳动力市场大厅设立的从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金发放、档案托管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开展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还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在“***”(要就业)互联网站设立了最新就业信息、政策法规查阅、人才资源库等窗口,累计访问人数*万多人次;中心劳动力市场共为***户用人单位和****名求职人员提取供了咨询服务,进行职业指导****人(次),市内介绍成功***人(次),组织劳务输出***人(次)。其次依托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各街办社区普遍建立了企业用工、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失业登记、优惠政策落实、开发公益性岗位、企业离退休人员等动态管理台账,实现了“工作职责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障
到位”。在**城区开发了***个共益性岗位,组织愿意从事公益性岗位的 *** 名下岗失业人员(含市直)参加再就业培训班,随后安置***名就业困难人员(含市直)从事社区卫生保洁、治安巡逻、社区服务等公益性岗位,随后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逐一落实了符合条件的“****”人员的养老保险补贴。
*、创新工作思路,成立机动车辆看护队
由区政法委牵头,区人劳局、就业服务局积极配合,选聘的**名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经培训后已上岗对**城区机动车辆停放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协助理顺城区交通秩序,维护良好的城市形象。看护队员工资除每月领取公益性岗位补贴***元外,还可从停车费中按比例提成,月工资高于***元。队员由市公安局**分局城交队配发标志袖章,并负责日常管理。
*、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是带动就业,扩大再就业的源泉。我区把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发展现代
[1] [2] [3] 下一页
第四篇: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徽大政发[2009]69号
关于上报大河乡劳务输转工作总结的报告
县劳务办:
我乡劳务输转工作在你们的精心指导下,圆满完成各项
工作任务,现对2009年劳务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工作
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请审核:
特此报告
附:2009年大河乡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二OO九年十二月五日
抄报:县劳务办存档
(二)2009年大河乡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2009年我乡劳务输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
绕我县劳务经济发展三年规划为目标,将输出工作作为农业
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
措施来抓,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劳务办的精心指
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乡劳动工作始
终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劳务输出
工作,结合我乡实际,充分发挥我乡劳动力资源优势,全面
掌握全乡劳动力资源现状,努力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劳动资
本,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好我乡农民收入问题,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将劳务输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劳务输出基本情况
2009,县劳务办下达到我乡劳务输出任务是229
5人,现已输出2295人,占任务的100%,其中有组织输出
1100人,已输出1230人。2009年,全乡外出打工实现经济
收入达1396.7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16.58%。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为做好2009的劳务输出工作,乡党委、政府于2009
年4月11日专题召开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对2009劳务
输出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由于乡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我乡劳务输出和各项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
三、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工作
1、抓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宣传与广大劳动者切实利
益相关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就业再就业的实际事例,着力
报道改善进城农民工就业环境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
障问题的做法,着力反映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好经验等。
2、营造环境。要形成氛围,鼓励外出务工,应旗帜鲜
明,大张旗鼓地宣传外出务工人员艰苦创业、建功立业的先
进事迹,表彰奖励发展劳务经济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能
人,形成“尊重务工人员、争当务工能人,保护务工成果”的良好氛围。
3、改进宣传方法,增强宣传亮点。坚持把宣传工作和
劳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劳务中心工作和阶段工作
重点。增强宣传计划性和针对性,提高劳务宣传工作的力度。
4、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利用乡区各生
产企业和灾后重建等用工需求积极组织就地转移。
5、建立健全输出网络。加强乡、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
络建设,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及管理服务机构,多渠道拓展劳
务输出空间。
6、加强管理和服务建设,完善跟踪服务制度。积极为
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确保在外务工人员的合法
权益得到保障。
7、充分发挥境外务工优势,加大境外务工工作力度,打造新亮点。
8、努力完成县劳务办下达给我乡的各项任务。尽心尽
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与时俱
进,真抓实干,扎实抓好劳务输转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全
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乡党委、政府及县劳务办的正确领
导和指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劳务输出工作,要始
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劳
务输出活动为契机,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为动力,为全乡的“打工经济”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而努力工作。
总之,2009年劳务输出工作,虽取得一点成绩,但离上
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力争把下
年的工作做得更好,圆满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
任务,为我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大河乡劳务站
二OO九年十二月五日
第五篇: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焦家庄乡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继续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输转思路,坚定不移地培训和输转农民。针对30岁以下的初高中、中专毕业生,通过金川公司技校、新华技校等社会培训机构,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并有组织地输往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成为离土离乡的产业工人;对31—45岁的农民,动员他们就近输转,针对46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鼓励他们发展特色种养业。2011年,全乡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人,其中有组织输出 人,实现劳务收入 万元。
一、劳动力摸底调查情况
为全面掌握全乡农村劳动力状况,乡上组织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全乡的农村劳动力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摸排调查,通过走村入户,逐一核对,对我乡的劳动力情况有了全面掌握。调查数据显示,我乡现有农村劳动力14235人,占总人口的65%,其中男劳动力7411人,占52%;小学文化及以下占34%以上,初中文化占5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35岁及以下的劳动力占51.8%,35-45岁的劳动力占28.2%,45岁以上的劳动力占20%。同时,乡上还成立了以乡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经联委主任为副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为成员的劳务输转信息领导小组,并指定各村文书为专职信息员,对有组织输出的务工人员,建档立卡,设立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并以电话询问、家庭了解和实地调查等形式,掌握务工者的生产生活、思想动态、维权现状及劳务收入等基本情况,并规定对信息报送实行月报制,及时掌握存量农民的务工信息,摸清增量农民的就业方向。
二、劳动力培训情况
在农村劳动力输转中围绕增强农民的择业竞争力,按照“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思路,把扩大职业技术培训,作为劳务输出的一项长远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首先,加强对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由乡政府经联委、农技中心牵头,邀请专家或技术员授课,对采矿、选矿、塑编及农产品运输、保鲜、加工、包装等专业技能进行了实地培训。其次,依托金川公司技校对近年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从源头上减少新生农民。今年,向金川公司、中科、新华等技校输送培训人员102人。第三,对长三角、珠三角有组织输出的务工人员进行进城前就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他们提高择业能力,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好输转前的心理准备。第四,抓好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本领,提高劳务输转的经济效益。尤其注重帮助贫困农民学习技能,增强其就业本领,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加快转移,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今年,全乡已举办装载机、挖掘机、电焊工、特色种养业等各类培训班 场次,共培训农民 多人,其中技能培训 人。
三、劳务基地建设情况
自2005年开始,我们就着手域外劳务输出联络基地的建设,先后建立了青岛双星集团、北京天釜服装有限公司、北京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和广州肇庆中杰鞋业公司等4个劳务输出基地,并与镇江市振华职业学校达成意向性意见。目前,在劳务基地的务工人员已达43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7万元左右。我们在已输出的务工人员中选择了4-5名联络人员作为信息管理员,明确工作职责,给予经费保障,及时、准确地为乡政府提供基地劳务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劳务输出的质量、效益和管理水平。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基地联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多年来,乡政府对其家庭成员及其家属在上学、工作和发展家庭副业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相关的资金扶 持,让他们在他乡异地安心工作,为我乡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劳务工作呈现的新特点
一是劳务输转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用工需求急剧增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良好条件,乡党委、乡政府抢抓机遇,积极主动与用工单位、培训学校签订合同,劳动力转移工作逐步实现了有序转移。通过政府组织引导或自发输出,一部分人在劳务带头人的带动下,常年外出或者季节性外出,主要从事一些高风险、高收入的行业,如:南沿沟村劳务带头人,每年带动全乡450多人到全国各地打隧道,创劳务收入600多万元。2011年,全乡有组织输出 人,占输出劳动力的 %。
二是形成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体。近几年在劳务输转过程中,有一部分人通过在发达地区对先进的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的学习,成了回乡创业的技术骨干和致富带头人。目前,全乡资产累积达20万元以上的有79人,其中:20-50万元25人、50-100万元28人、100-500万元20人、500万元以上6人。乡政府将在今后五年内再建3-5个工业项目,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收入。
三是输转人员从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全乡现有富余劳动力7266人,其中常年外出(季节性转移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达5281人,占转移劳动力的80.9%,是真正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男劳动力占72%,占到了多数;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了65%,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务工者仅占8%;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27%,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68%,到外地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5%,转移到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运输业和服务业的比重高达84%;输出到外省市的占75.93%,外出人员多流入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新疆等地区,尤其是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居多,占输出人员的63%。
四是各类专业社规模和效益逐步突显。近年来,我乡充分依托资 源优势和便利条件,积极引导发展蔬菜运销、鲜食花菜腌制、客运出租、货运出租、沙石料运销、废旧物品收购、家政服务等各类专业社,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以楼庄子村为主搞废旧回收的农民,分布在金昌、武威和永昌等地,每年有180多人,创劳务收入200多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4%;以双磨街村为主开各种车辆搞运输的农民,有150多人,每年创劳务收入260多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8%;以北泉村为主的搞砂石贩运的农民,有90多人,每年创劳务收入150多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8%。另外,还有以河滩、杏树庄村为主的家政服务专业社、以陈家寨村为主的拆迁搬运专业社、以北泉、双磨街村为主的房屋装修专业社等,都是农民增收的好渠道。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我乡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5%以上,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4.7年,刚达到小学毕业水平。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文化以下水平的人占85%,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务工者仅占8%。显然,这一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
二是农村劳动力务工的层次比较低。由于文化水平低,加之农民追求的短期利益,专业技能培训任务非常繁重,劳动力转移中体能打工、临时性打工的多,技能打工、常年性打工的少,招工报名应聘的多,录用合格的少,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是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得不到完全保障。由于外出务工多为青壮年劳动力,留守农村的大多是妇老幼弱群众,全乡“空巢”家庭有738户,占总户数的13%,这部分人除几亩地外,没有其它生活来源,生活非常困难。一部分困难群众已经纳入了低保,但还有部分生活得不到保障。
四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在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一部人员是由公司招工或民间中介组织介绍出去的,缺乏组织管理,就业难度大、务工时间不稳定,部分务工者生活困难,给 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同时违犯计划生育政策、耽误农业生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六、今后的打算
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紧紧抓住技能培训、组织服务、基地建设三个关键环节,依托县内外培训机构,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特别要针对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上学的学生,加大培训力度。
二是要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在劳务输转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把外输富余劳动力和内安老弱病残工作结合起来两手抓。针对留守老人和贫特困户群众劳动能力差和经济能力差的现实,动员扶持发展以家庭养殖绿色环保为主的“过腹加工”小项目。乡上通过选择有劳动能力的贫特困户、五保户、二女结扎户和留守老人,试行这个项目。
三是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有效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对务工人员的家属尤其是老弱病残家属,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级其他组织对他们在春耕、苗灌、秋收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发动党团员要采取“一对一”或“几对一”的帮助形式积极帮助解决。特别是在苗灌时,村、社干部对外出务工,无法及时赶回灌溉农田的家庭要切实关心,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对待,保证外出务工家庭苗灌正常进行,绝不能出现因缺乏主要劳动力而耽误灌溉的现象。对整户迁入城镇的居民,我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合理”的原则,适当进行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