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5篇)

时间:2019-05-13 19:2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

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

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2007-02-02 23:03:0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我区劳务输转超常规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劳务输转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以来,省、市对劳务输转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明确提出要把劳务输转作为一个

产业抓紧抓好。省委书记苏荣在天水调研时强调:“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当前最大的项目来抓。劳务输出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第一产业。县、乡党委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第一位任务来对待,拿出一半以上的精力来抓好这项工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9件大事之一,做出了实现劳务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总体部署。目前,我区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虽然城市经济近几年快速发展,但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增加收入渠道窄,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加快组织劳务输转,已经成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城乡经济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的迫切需要。因此,全区上下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进

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劳务输转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劳务输转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劳务输转工作要以调整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确立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坚持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狠抓输转输入双向对接,发挥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的效应,以有组织输转带动多元化输转,推进劳务输转工作在规模、质量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今后每年输转富余劳动力50000人(次)以上,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大幅度增长。

三、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1、加强农民工培训的统筹管理。农民工培训采用“政府抓总、部门负责、乡镇落实、培训到户”的分工负责制,实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管理。要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不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适应能力。结合实施“10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建筑、餐饮、电焊车钳、电器维修、美容美发、交通运输等方面,力争使每个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下功夫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切实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重点推行“四种模式”:即订单培训、引导式培训、项目定向培训和企校联办培训。切实做到先培训后输出,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要把培训和技能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对考核鉴定合格

者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职业能力证书,帮助农民拿到寻求技术岗位的“通行证”,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把培训和输转更好地结合起来,根据输入地的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针对输入地的产业发展,有计划地开展储备式培训,全面提高我区劳动力就业的竞争能力。

3、实施积极的培训政策。切实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力度,对经过培训按期取得合格证书并已签订合同成功输转的学员,按职业技术工种给予补助。具体标准为美容美发、计算机培训每人补助200元,缝纫、烹调每人补助300-400元;摩托车修理、电气焊和电子技术每人补助500-600元;汽车驾驶员每人补助800元。

四、加大工作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1、大力开拓本地劳务市场。继续把**集团公司等驻区企业作为劳务输出的主要基地,进一步加强地企合作,通过与驻区大企业开展劳务协商、签订用工协议等形式,及时掌握驻区大企业用工需求状况,有计划、有组织地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2、努力推动异地劳务输转。把国内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友好县区及新疆等周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省区作为劳务输出的主攻方向,逐步扩大有组织输转的规模和范围。组织人员到农民打工比较集中的地方考察劳务市场,利用挂职锻炼、商务洽谈等机会推介劳务,掌握劳务信息,千方百计与驻在地政府和中介组织联系,并与其建立长期劳务输出合作关系,畅通输转渠道,促进本地劳动力外转就业。

3、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通过培育一批、发现一批、壮大一批、引进一批的方法,把层次较高、组织能力强、收益较好的务工农民培养成为劳务输出产业经纪人。充分利用亲缘、血缘、地缘关系,对外出务工人员中的成功人士、知名人士进行调查摸底,分类建档,通过登门拜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沟通,以现有的经纪人为纽带,通过能人“一帮一”互助共进活动,全力扩张劳务经纪人总量。

五、强化管理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1、认真开展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各镇要尽快组织人员深入村社,摸清村社自发劳务输转中介人、组织者和劳动力底子,对富余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项目详细记录,逐人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计算机管理。同时要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主要掌握外出去向、男女比例和经济收入等情况。

2、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以区劳动力中心市场建设为基础,加快全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扩大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力争在2006年底前与各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所(站)实现信息实时联网和信息共享,形成职业供求、劳动力价格等信息

收集发布平台,向社会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

3、强化输转服务。各镇在做好信息宣传、人员组织工作的同时,逐步走开辟基地、收集用工信息、组织输转、输后管理的“一条龙”路子。区劳务办要加强与省、市劳务办驻外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展跨省劳务协作,大力推进劳务派遣,提高有组织输转比例。建立健全劳务输转工作激励机制,从2006年开始,对有组织输出并工作一年以上的务工人员,按实际输出人数由区财政按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给劳务经办机构予以经费补助。

4、切实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严格检查对务工人员的收费项目,制止各种乱收费。要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督促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引导务工人员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务工人员要发放《外出务

工人员联系卡》,方便务工人员进行咨询、投诉。各级劳务机构要设立务工人员维权电话,受理务工人员维权请求,提供法律援助。要加大力度清理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劳务输转工作任务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促考核。区劳务输转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做到牵头抓总,负责制定全区劳务经济工作思路,明确任务、措施,协调各部门加强配合,搞好服务,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各镇要切实加强对劳动力培训输转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拿出足够的人力和精力抓劳务输转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社,要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严格工作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区上把劳务工作纳入重要经济指标的考核范围,年终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区劳动力培训输转领导

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人员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对各镇劳务站的具体业务进行指导,跟踪问效,确保劳务输转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2、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设实区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为副科级机构,增加编制5人,归口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专门负责统筹管理全区城乡劳务输转工作,下达各镇、街道劳务输转计划,制定工作规划,考核各镇、街道劳务输转工作,建立培训基地,搞好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做好全区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设,负责输转前后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协调处理劳务纠纷,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各镇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劳务输转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劳务工作站,由镇长担任站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站长,配备2-3名干部任专职工作人员(不增加编制,人员在内部调整)。主要职责是制定符合本镇实际的劳务培训及输转工作方案,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摸底,组织本镇范围内劳务输出,负责本镇富余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广泛搜集劳务信息,并通过信息快报等形式随时向农民传递劳务信息。各村设立劳务组织联络点,由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负责,要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村委会的一项职能确定下来,长抓不懈。同时,配备1名劳务信息员,负责本村劳动力开发计划制定、统计报表、定期培训、劳务输出等相关工作,并按每月100元给予补助(市上补助50元,区财政补助50元)。各社确定1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收集和上门入户动员宣传工作,并定期向村级劳务组织联络点报告人员组织情况。

3、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工作落实。劳务输转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部门多,仅靠劳动保障部门难以独立完成。因此,各职能部门要搞好协作联系,特别是劳动保障、农牧、财政、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密切联系和协调配合,各镇劳务站要加强同劳动

力市场的衔接,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的动态,在第一时间把信息送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手中。同时要注意加强与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和协作,发挥他们在劳务输转中独特的作用,不断推进劳务工作。

4、加大宣传,典型引路。运用各种媒体和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法规,宣传劳务输转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突出能人辐射带动效应,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坚定外出务工的信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典型事件进行曝光,为农民外出务工营造良好氛围。同时,按照建筑业、制造业、缝纫业、服务业等各种类别,与市场经济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媒体宣传劳动力品牌,取信于劳务市场,占居劳务市场。

第二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

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

工作的通知

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2007-02-02 23:02:

31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我区劳务输转超常规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劳务输转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以来,省、市对劳务输转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明确提出要把劳务输转作为一个产业抓紧抓好。省委书记苏荣在天水调

研时强调:“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当前最大的项目来抓。劳务输出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第一产业。县、乡党委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第一位任务来对待,拿出一半以上的精力来抓好这项工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9件大事之一,做出了实现劳务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总体部署。目前,我区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虽然城市经济近几年快速发展,但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增加收入渠道窄,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加快组织劳务输转,已经成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城乡经济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的迫切需要。因此,全区上下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劳务输转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劳务输转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劳务输转工作要以调整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确立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坚持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狠抓输转输入双向对接,发挥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的效应,以有组织输转带动多元化输转,推进劳务输转工作在规模、质量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今后每年输转富余劳动力50000人(次)以上,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大幅度增长。

三、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1、加强农民工培训的统筹管理。

农民工培训采用“政府抓总、部门负责、乡镇落实、培训到户”的分工负责制,实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管理。要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不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适应能力。结合实施“10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建筑、餐饮、电焊车钳、电器维修、美容美发、交通运输等方面,力争使每个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下功夫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切实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重点推行“四种模式”:即订单培训、引导式培训、项目定向培训和企校联办培训。切实做到先培训后输出,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要把培训和技能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对考核鉴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

职业能力证书,帮助农民拿到寻求技术岗位的“通行证”,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把培训和输转更好地结合起来,根据输入地的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针对输入地的产业发展,有计划地开展储备式培训,全面提高我区劳动力就业的竞争能力。

3、实施积极的培训政策。切实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力度,对经过培训按期取得合格证书并已签订合同成功输转的学员,按职业技术工种给予补助。具体标准为美容美发、计算机培训每人补助200元,缝纫、烹调每人补助300-400元;摩托车修理、电气焊和电子技术每人补助500-600元;汽车驾驶员每人补助800元。

四、加大工作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1、大力开拓本地劳务市场。继续把××集团公司等驻区企业作为劳务输出的主要基地,进一步加强地企合作,通过与驻区大企业开展劳务协商、签订用

工协议等形式,及时掌握驻区大企业用工需求状况,有计划、有组织地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2、努力推动异地劳务输转。把国内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友好县区及新疆等周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省区作为劳务输出的主攻方向,逐步扩大有组织输转的规模和范围。组织人员到农民打工比较集中的地方考察劳务市场,利用挂职锻炼、商务洽谈等机会推介劳务,掌握劳务信息,千方百计与驻在地政府和中介组织联系,并与其建立长期劳务输出合作关系,畅通输转渠道,促进本地劳动力外转就业。

3、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通过培育一批、发现一批、壮大一批、引进一批的方法,把层次较高、组织能力强、收益较好的务工农民培养成为劳务输出产业经纪人。充分利用亲缘、血缘、地缘关系,对外出务工人员中的成功人士、知名人士进行调查摸底,分类建档,通过登门拜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沟通,以现有的经纪人为纽带,通过能人“一帮一”互助共进活动,全力扩张劳务经纪人总量。

五、强化管理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1、认真开展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各镇要尽快组织人员深入村社,摸清村社自发劳务输转中介人、组织者和劳动力底子,对富余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项目详细记录,逐人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计算机管理。同时要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主要掌握外出去向、男女比例和经济收入等情况。

2、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以区劳动力中心市场建设为基础,加快全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扩大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力争在2006年底前与各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所(站)实现信息实时联网和信息共享,形成职业供求、劳动力价格等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向社会提供劳动力市场

信息。

3、强化输转服务。各镇在做好信息宣传、人员组织工作的同时,逐步走开辟基地、收集用工信息、组织输转、输后管理的“一条龙”路子。区劳务办要加强与省、市劳务办驻外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展跨省劳务协作,大力推进劳务派遣,提高有组织输转比例。建立健全劳务输转工作激励机制,从2006年开始,对有组织输出并工作一年以上的务工人员,按实际输出人数由区财政按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给劳务经办机构予以经费补助。

4、切实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严格检查对务工人员的收费项目,制止各种乱收费。要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督促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引导务工人员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务工人员要发放《外出务工人员联系卡》,方便务工人员进行咨

询、投诉。各级劳务机构要设立务工人员维权电话,受理务工人员维权请求,提供法律援助。要加大力度清理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劳务输转工作任务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促考核。区劳务输转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做到牵头抓总,负责制定全区劳务经济工作思路,明确任务、措施,协调各部门加强配合,搞好服务,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各镇要切实加强对劳动力培训输转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拿出足够的人力和精力抓劳务输转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社,要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严格工作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区上把劳务工作纳入重要经济指标的考核范围,年终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区劳动力培训输转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人员做好监督检查工

作,对各镇劳务站的具体业务进行指导,跟踪问效,确保劳务输转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2、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设实区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为副科级机构,增加编制5人,归口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专门负责统筹管理全区城乡劳务输转工作,下达各镇、街道劳务输转计划,制定工作规划,考核各镇、街道劳务输转工作,建立培训基地,搞好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做好全区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设,负责输转前后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协调处理劳务纠纷,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各镇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劳务输转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劳务工作站,由镇长担任站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站长,配备2-3名干部任专职工作人员(不增加编制,人员在内部调整)。主要职责是制定符合本镇实际的劳务培训及输转工作方案,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摸底,组织本镇范围内劳务输出,负责本镇富

余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广泛搜集劳务信息,并通过信息快报等形式随时向农民传递劳务信息。各村设立劳务组织联络点,由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负责,要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村委会的一项职能确定下来,长抓不懈。同时,配备1名劳务信息员,负责本村劳动力开发计划制定、统计报表、定期培训、劳务输出等相关工作,并按每月100元给予补助(市上补助50元,区财政补助50元)。各社确定1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收集和上门入户动员宣传工作,并定期向村级劳务组织联络点报告人员组织情况。

3、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工作落实。劳务输转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部门多,仅靠劳动保障部门难以独立完成。因此,各职能部门要搞好协作联系,特别是劳动保障、农牧、财政、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密切联系和协调配合,各镇劳务站要加强同劳动力市场的衔接,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的动

态,在第一时间把信息送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手中。同时要注意加强与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和协作,发挥他们在劳务输转中独特的作用,不断推进劳务工作。

4、加大宣传,典型引路。运用各种媒体和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法规,宣传劳务输转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突出能人辐射带动效应,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坚定外出务工的信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典型事件进行曝光,为农民外出务工营造良好氛围。同时,按照建筑业、制造业、缝纫业、服务业等各种类别,与市场经济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媒体宣传劳动力品牌,取信于劳务市场,占居劳务市场。

第三篇:做好劳务输转工作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春节过后的近两个月时间是我县大量劳务工外出务工的高峰期,也是全面做好全年劳务工作的关键时期,为了扎实做好当前的劳务输转工作,给广大农民工创造宽松和谐的务工环境,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二、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组织输出。县劳务部门和各乡镇要紧紧抓住农民工出门务工的黄金时期,广泛联系用工企业,落实就业岗位,印发用工信息,邀请用工企业来我县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同时,要加强县内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管理服务,鼓励他们组织广大农民工外出务工。今年,县劳务办通过考察,选定了部分信誉好、劳动报酬高、适合我县群众务工特点的优秀企业作为我县新的劳务输转基地,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把县劳务办近期发布的用工信息进行重点宣传,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开展组织动员工作。县上将把这次阶段性有组织输出工作纳入各乡镇劳务工作责任书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各乡镇务必在3月15日前将落实人员情况报县劳务办,以便组织输送。

三、及早谋划,扎实做好农民工培训调查摸底工作。农民工培训工作是现阶段农民工增收的主要措施,抓好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也是我县劳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有效提升培训效果,帮助广大农民工不断增加收入,各乡镇要及早谋划,提前行动,扎扎实实做好今年农民工培训的摸底工作。一要对常年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进行调查摸底,造册登记。今年县上将免费开办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美容美发、计算机操作等技能培训班,各乡镇要抓紧进行调查摸底,将真正自觉自愿参加以上专业技能培训的群众造册登记,并及时和县劳务办联系,在适当时间安排培训。二要提前谋划开展年底集中培训摸底登记工作。连续开展了六年的冬季农民工培训工作,是我县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有针对性的开展今年冬季农民工集中培训,各乡镇要提前谋划,认真做好调查摸底造册登记,确实将愿意参加一定专业工种培训的农民工统计上来,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切切实实增加培训实效。

四、加强部门协作,全方位搞好服务。一是做好信息传递工作。最近一个时期,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县劳务和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好以劳务宣传、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现场招聘、组织输送、维权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春风行动”,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有关乡镇开展春季劳务宣传咨询招聘活动,认真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和出门务工常识,向农民工提供真实可靠的用工信息,解答农民工凝难问题,开展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各乡镇要紧密配合、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好“春风行动”,乡镇劳务工作站要充分发挥基层劳务输出的阵地作用,通过村级劳务信息员,将劳务信息广泛宣传,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要积极为务工人员开辟安全绿色通道。公安、计生、劳务等部门要在农民工办理身份证、境外签证、计划生育证明、务工证明等相关证件时,尽量简化手续,及时办理。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要急农民工所急,想农民工所想,想方设法组织可靠运力,全面加强安全管理,精心检修出行车辆,对驾驶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杜绝车辆带病上路和驾驶员违规操作,确保农民工安全出行。县宣传、广电部门要精心安排,深入乡村、车站等地采访、报道我县劳务输出的典型事例,在全社会营造劳务输出工作的良好氛围。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

区政府:

上半年我区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一手抓就业再就业,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就业,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提供服务帮助就业,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一手抓劳务输转,采取找门路、搜信息、建基地、扩队伍,注重领导抓、信息引、典型推、服务促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巩固老基地、开辟新领域,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了全区劳务输转健康快速发展。截止6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7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失业人员再就业39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6,再就业率为48,开发公益性岗位797个,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14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5.6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1.6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80,培训农民工2.1万人,创劳务总收入1.01亿元,完成全年总任务的50,有力维护了××的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作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劳务输转和就业再就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安排,专题研究步署,同各乡镇、街办、两个职专都签订了2008年劳务输转和就业目标责任书,靠实了责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我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区今后劳务总体目标任务及各项措施。目前,我区已建立了以区就业服务局为中心,23个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及7个乡镇劳务站为依托,8家民办职介所为补充,以陇东职专、××职专及35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阵地,以省劳务办驻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的办事处为安置点所构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在全区各乡镇行政村聘用了97名兼职劳务信息员。还建立了月汇总、季汇报制度,对就业和劳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统计、汇总,并严格按照目标责任制兑现奖惩,逐步形成了级级靠责任、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

2、打造服务平台,完善服务职能

我们利用中心劳动力市场大厅设立的从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金发放、档案托管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开展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还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在“191”(要就业)互联网站设立了最新就业信息、政策法规查阅、人才资源库等窗口,累计访问人数1万多人次;中心劳动力市场共为189户用人单位和2458名求职人员提取供了咨询服务,进行职业指导1667人(次),市内介绍成功403人(次),组织劳务输出860人(次)。其次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各街办社区普遍建立了企业用工、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失业登记、优惠政策落实、开发公益性岗位、企业离退休人员等动态管理台账,实现了“职责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在××城区开发了797个共益性岗位,组织愿意从事公益性岗位的550名下岗失业人员(含市直)参加再就业培训班,随后安置483名就业困难人员(含市直)从事社区卫生保洁、治安巡逻、社区服务等公益性岗位,随后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逐一落实了符合条件的“4050”人员的养老保险补贴。

3、创新思路,成立机动车辆看护队

由区政法委牵头,区人劳局、就业服务局积极配合,选聘的50名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经培训后已上岗对××城区机动车辆停放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协助理顺城区交通秩序,维护良好的城市形象。看护队员工资除每月领取公益性岗位补贴225元外,还可从停车费中按比例提成,月工资高于320元。队员由市公安局××分局城交队配发标志袖章,并负责日常管理。

4、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是带动就业,扩大再就业的源泉。我区把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家政服务、信息服务业、房地产、通讯业等新兴服务业,同时区上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依法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全面进入各个行业和领域,培养壮大民营经济带头人队伍,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使金塬公司、百佳超市、陇运三力快客公司等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区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648个新的就业岗位。

5、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发展后

我区在农民工培训中首先是劳动保障、教育、农牧、扶贫、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培训机构和资源,把全区的农民工培训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其次是积极动员××职专、董志职专及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转变观念,使他们能够在重视学历教育的同时把短期技能培训作为重头戏来抓;再次各培训单位在培训中,一是突出务工前引导性培训,坚持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择业观念、竞争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他们适应城市环境的能力;二是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各培训单位对外出人员进行了电动缝纫、电气焊、电工、微机、汽车驾驶、烹饪等14个专业的技术培训,并组织参加技能鉴定;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区共开展农民工培训214期,总计2.1万人,通过培训极大的提高了我区农民工竞争力。

6、加强组织输转,打造劳务品牌

我们充分调动乡镇劳务站、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庆安劳务派遣公司、××职专、陇东职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区劳务办公室通过××区电视台的《就业之窗》和劳动就业服务网站为外出务工的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为全市20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发放了春风卡、《农民工维权手册》18000多份,还为280名特困农民工每人发放路费补助50元,同时委托省劳务办驻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新疆、江苏等地办事处在输入地车站设立了接待站,实现了“输出有人送、输入有人接”的一条龙服务,有力地改善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促进了我区劳务输转健康有序发展。

7、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环境

我们坚持把强化宣传做为最强劲的有力抓手,在改进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上下功夫,采取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新闻媒体与会议宣传相结合。我们借助全区再就业援助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再就业政策咨询活动周的大好机会,先后在××城区人员密集的地点设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政策咨询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咨询点,悬挂宣传条幅89条,咨询群众达4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为就业和劳务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我们还通过《甘肃日报》、庆阳电视台、《陇东报》、××电视台多次报道我区劳务和就业,在社会上营造了人人关心劳务和就业的氛围,各乡镇劳务站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政策咨询和信息宣传活动,后官寨等乡镇还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机会,请他们现身说法,召开了劳务座谈会,把劳务输转这个投资少、见效快的绿色经济产业宣传到农户的心坎里。

二、存在问题

由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部门组织得力,群众参与积极,使我区就业再就业、劳务输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滞后;二是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三是劳务经费困难;四是部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三、下半年打算

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发[2005]36号、甘政发[2005]96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区实际,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区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各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要尽快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居民住宅楼,对辖区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项目详细记录,逐人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实行计算机管理,着重做到劳动力情况三清(即技能状况清、家庭情况清、就业现状清)。

2、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集中力量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操作难点,进一步释放政策促进就业效应。切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搞好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税费减免的一条龙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环境。

3、进一步加强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组织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所(站)推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动。下半年集中组织全区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一次培训,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对本职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措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证书的职业培训模式,举办2期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班,举办30期农民工培训班。

5、主动同长庆油田各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为其举办3次专场招聘会,为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

我区在农民工培训中首先是劳动保障、教育、农牧、扶贫、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培训机构和资源,把全区的农民工培训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其次是积极动员××职专、董志职专及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转变观念,使他们能够在重视学历教育的同时把短期技能培训作为重头戏来抓;再次各培训单位在培训中,一是突出务工前引导性培训,坚持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择业观念、竞争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他们适应城市环境的能力;二是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各培训单位对外出人员进行了电动缝纫、电气焊、电工、微机、汽车驾驶、烹饪等14个专业的技术培训,并组织参加技能鉴定;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区共开展农民工培训214期,总计2.1万人,通过培训极大的提高了我区农民工竞争力。

6、加强组织输转,打造劳务品牌

我们充分调动乡镇劳务站、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庆安劳务派遣公司、××职专、陇东职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区劳务办公室通过××区电视台的《就业之窗》和劳动就业服务网站为外出务工的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为全市20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发放了春风卡、《农民工维权手册》18000多份,还为280名特困农民工每人发放路费补助50元,同时委托省劳务办驻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新疆、江苏等地办事处在输入地车站设立了接待站,实现了“输出有人送、输入有人接”的一条龙服务,有力地改善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促进了我区劳务输转健康有序发展。

7、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环境

我们坚持把强化宣传做为最强劲的有力抓手,在改进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上下功夫,采取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新闻媒体与会议宣传相结合。我们借助全区再就业援助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再就业政策咨询活动周的大好机会,先后在××城区人员密集的地点设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政策咨询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咨询点,悬挂宣传条幅89条,咨询群众达4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为就业和劳务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我们还通过《甘肃日报》、庆阳电视台、《陇东报》、××电视台多次报道我区劳务和就业,在社会上营造了人人关心劳务和就业的氛围,各乡镇劳务站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政策咨询和信息宣传活动,后官寨等乡镇还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机会,请他们现身说法,召开了劳务座谈会,把劳务输转这个投资少、见效快的绿色经济产业宣传到农户的心坎里。

二、存在问题

由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部门组织得力,群众参与积极,使我区就业再就业、劳务输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滞后;二是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三是劳务经费困难;四是部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三、下半年打算

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发[2005]36号、甘政发[2005]96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区实际,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区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各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要尽快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居民住宅楼,对辖区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项目详细记录,逐人进行登记建档,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实行计算机管理,着重做到劳动力情况三清(即技能状况清、家庭情况清、就业现状清)。

2、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集中力量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操作难点,进一步释放政策促进就业效应。切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搞好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税费减免的一条龙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环境。

3、进一步加强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组织乡镇、街办(社区)劳动保障所(站)推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动。下半年集中组织全区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一次培训,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对本职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措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训力度,逐步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证书的职业培训模式,举办2期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班,举办30期农民工培训班。

5、主动同长庆油田各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为其举办3次专场招聘会,为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

第五篇:关于农村劳务输转工作的调查报告

按照工作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月时间,深入原安、灵芝、城川、雷大、治平和贾河6乡18村,采取走访农户、座谈交流、听取乡村汇报及核算对比等点面结合、归纳梳理的方式,对XX年以来农村劳务输转情况进行了调查。为确保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分别选择县域内位于北、中、南不同区域的好、中、差村进行了调查,共走访农户414户,填写调研资料432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务输转现状

所调查的6乡18村共有109个村民小组,4106户1.9万人,现有劳动力8270人,耕地6.1万亩,人均3.2亩,现有果园1.7万亩,饲养大家畜 3930头。调查显示,2011年,18村共输出劳动力2030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4.5%,户均输出0.5人,实现劳务纯收入144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757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4%。

(一)劳务输转规模。调查村XX—2011年三年来输出劳动力分别为2264人、2147人和2030人,整体上人数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年均递减 3.6%,输出人员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中南部山区贫困村。但灵芝乡苗堡、原安乡乔岔、水股、雷大安乐、曹河等果品产业发展滞后的部分山区村劳务输转人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劳务仍然是实现其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占其家庭收入的70%以上。

(二)劳务输转人员构成和输入区域。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81.3%,女性占18.7%;年龄构成上,18—35岁占52.6%,35—45岁占 38.5%,45岁以上占6.1%,18岁以下占2.8%,整体上中青年男性劳力是劳务输出的主流,但45岁以上务工人员主要来源于山区贫困村;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6.5%,高中(含中专)及以上占13.5%;从就业地点看,主要分布在省外宁夏、新疆、内蒙、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省内兰州、静宁等地。

(三)劳务输转方式和从事的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劳务输转从自发无序的流动,逐步开始向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市场化的输转方式转变。有组织输出和县内“北劳南移”的劳务输转人员比例开始增长。据调查,2011年,有组织输出占输出人数的5.2%,较XX年的3.1%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自发性输出和亲朋介绍输出仍是我县目前劳务输转的主要方式,分别占输出人数的61.2%和33.6%。在务工行业种类上,输出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工业、加工、餐饮、家政、汽车驾驶、社会服务等行业为主,以泥瓦工、技术工、缝纫工、服务员、保安、保姆、司机等职业为主。调查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占73%,工厂技工和服务行业占14.7%,其它行业占12.3%。

(四)劳务输转人员培训、就业时间和维权情况。在就业时间上,2011年,在外就业6—12个月的占输出总数的57.7%,务工兼务农,就业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占27.2%,一年以上的占15.1%(含整户外出打工者)。其中,源自中南部乡镇的务工人员就业时间普遍在6—12个月内。在就业培训方面,培训后输出的不到输出总数的2%,主要以职教中心等机构培训的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在权益维护方面,劳务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约有90%的务工人员就业时仅签订了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签订者仅10%左右,在劳动保障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调查中出现的5位工伤人员中,用工方仅为他们开销了医院费用,补全了工伤期间工资,对于后期治疗和劳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农村劳务输转工作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就我县西北部、中南部山区两大贫困片带的劳务输转工作而言,在干部群众的重视下,一年一度颇具规模的劳务输转队伍,正在拓宽农村生产力发展领域,成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调查显示,劳务输转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劳务收入明显增加。近年来,劳务输转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捷径,劳务收入已是农业和农村收入的半壁江山。被调查的18村,XX—2011年三年分别实现劳务纯收入1164万元、1258万元和1442万元,务工人员人均劳务纯收入分别为5141元、5859元、7103元,无论总收入还是人均收入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当然,务工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用工单位普遍提高工资待遇有关,据统计,近三年农民工工价依次为30—50元/天、40—60元/天、40—80元/天。所调查的灵芝、原安、雷大3乡9村2011年劳务输出 1264人,实现劳务纯收入829.4万元,农民人均劳务纯收入1095元,接近所在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收入水平看,基于外出就业时间长短,中南部较西北部务工人员人均劳务纯收入高出1000元左右。

(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近年来,许多农民靠劳务收入修建了新房、购置了家电家具和生产工具,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劳务收入弥补了农业投入的不足,大部分农户实现了劳务脱贫,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城川乡陈马村2011年劳务输出260人,劳务收入200多万元,63%的农户依托劳务收入修了新房或对旧房进行了改造,拥有手机200多部、安装固定电话78部,有摩托车、三轮车、旋耕机等140多辆(台),通过劳务脱贫50多户、232人。该村五社李世军一家8口人,2人长期在外打工,近年来年均劳务收入3万元左右,近年翻修房屋10间,购置摩托车1辆、手机2 部,家电一应俱全,引进基础母牛3头,新发展果园4亩,依托劳务收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发展载体。

(三)群众观念和素质得到转变和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入城镇务工,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进而则增强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劳动技能,最终将改变过去“死守一业、死守一家、死守一方”的传统观念。在此过程中,通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熏陶,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并逐步成长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一代劳动者,其结果自然是减轻土地生态负荷,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调查统计,64%的家庭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如早婚、早育、超生现象明显减少;劳务人员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自觉遵纪守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求助有关机构进行维护,尽量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调查村约有186户整户外出就业家庭,勤学苦干,掌握一定技能后,在外站稳了脚,带着家属、亲戚、朋友务工创业,过上了殷实的异地生活。

(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工的再次创业。一是促进了果、畜、薯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据统计,随着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调查村有71%的务工家庭新发展了果园和洋芋产业,43%的家庭加大了养殖规模,依托劳务收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培育了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调查村186户整户外出务工后,腾出耕地2100多亩,通过反租倒包、协商代耕等方式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30%的栽植了果园,60%的发展了洋芋等产业,使农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为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再次创业,加快了劳务人员的资本积累和资金运转。据统计,近年来,调查村约有69名务工人员实现了再次创业,在县城及所在乡镇创办了建筑工队、商品销售、饭店、运输等个人企业和经营实体,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了一条“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奔小康步伐”的良性循环的路子。尹岔一社村民张爱学,外出打工20多年,利用劳务收入,在县城开办商品批发和品牌鞋业专卖店已有6年时间,从曾经的农民工发展成如今的小老板,年收入8万元以上。

(五)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极大作用。劳务输转通过解决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消除了不安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稳定。据统计,18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113人,通过劳务输转使大多数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谋生岗位,喝酒、打牌、滋事的人明显减少。同时,部分务工创业人员多年来在捐资助学、济困救穷、扶助弱疾、修桥铺路及城建环保等事业中慷慨解囊,造福于民,通过捐献资金给当地公益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贫困地区公益事业的发展,如段党斌等。实践证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转就业,对创建平安乡村,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北劳南移”县内输转创建了就地输转的新模式。针对我县北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南部果园劳动力缺口较大的情况,在县乡各级组织的协调指引下,围绕果园施肥、疏花蔬果、果实套袋、采摘、销售及相关产业链发展的机遇,采取了“北劳南移”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新模式,取得了劳务就地转移的初步成效。据调查,雷沟村XX年输入的短期劳力400人左右,主要来自通渭县及县内甘沟、红寺、四河、新店、雷大、古城、威戎等周边乡镇,做工1万多个,用工支出达40 万元,户均支出1060元,劳务人员人均收入1100元左右,其中男工约30元/工时(一天),女工25元/工时。按照乡政府的统计,治平乡全年输入短期劳力达4800人(次)以上,其中与古城等乡镇联系协商实施有组织输入300人(次)。全乡用工支出300万元,常津公司等气调库用工支出150万元,农户支出150万元。通过“北劳南移”工程实施,积极、科学地引导县内西北部富余劳动力向县中南部果品大乡转移,实现离土不离乡,做到了长期输转与季节性输转相结合,县外输转与县内输转相结合,闯出了在县内就地输转的新路子。

三、存在的问题

1、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文化程度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6.5%;专业技能水平低,73%以上的务工人员从事的工种仅局限于各种粗重的体力劳动和机械性劳动,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由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的要求很不适应;部分富余劳动力安于现状,宁可在家闲散受穷也不外出务工,既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也制约了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2、劳动力市场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县、乡(镇)劳务机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未完全理顺,劳务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覆盖面窄,时效性差,工作效率低。专业中介组织稀少,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中介服务、信息反馈和跟踪管理工作微弱。劳务市场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当前劳务工作需求极不对应。

3、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有效维护。农民工维权方面的体制和政策还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劳动力转移的自发行为较多,缺乏跟踪管理。农民工法制意识比较淡薄,用工单位没有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不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拖欠克扣农民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的现象仍然存在,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工伤和职业病得不到有效防治,劳动纠纷时有发生。

4、劳动力培训和组织输转不到位。劳动、农业、教育等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农民工培训资源管理比较分散,投入少,规模小,与农民工培训的需求相差悬殊。有组织输出规模小,组织输转工作不到位,致使务工保障和跟踪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无法到位。

5、劳务输出致使潜在矛盾出现。劳务输出产生“空巢家庭”,孩子监护教育出现空档,爷爷奶奶隔代教育,溺爱多于管教,“留守儿童”的管理教养存在很大风险,不利于农村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并且老人抚养不能到位,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荒芜,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也显得不足。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培训力度,形成人力资本,提高输出质量。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是影响农村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此,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加大培训力度,是一项十分必要和及时的重大措施。要以劳务市场为导向,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挥劳务培训中心、职教中心、靳寺职中、农广校、农业机械化学校、党校及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能力,采取定向培训、联合培训、委托培训,代培代训,技术培训,业务培训,长短期结合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要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兴办民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重点进行汽车驾驶、电焊、建筑、缝纫、电子装配、厨师、护理、家政服务、保安等市场急需专业岗位技能培训;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加强与各技校、技术学院的联系,加大“订单”培训规模,不断调整培训重点使输出的劳动者都有一技之长,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把人力包袱转变为人才优势,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要加大农村“两后生”技能培训的投入,整合师职资源,争取农村初高中贫困毕业学生辍学不返乡。通过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智能型”、“专业型”转变,提高输出质量,树立地方劳务品牌,使劳务输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积极拓展劳务输转空间,围绕产业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一要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瞄准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省区,积极开拓新的劳务基地,加大有组织输出规模,鼓励“技能型”、“智能型”、“专业型”劳务人才大规模输出,切实提高输出质量,增加劳务产业效益。二要充分结合我县实际,围绕产业开发,积极开展“北劳南移”工程,扩大县内输转规模。要促进“北劳南移”规模,必须加大果品标准化生产规模,拓展延伸果品专业村、专业乡和专业经济带区域,大规模引导农户进行果品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加大的同时劳动需求量相应增加,县内劳动力输转就业空间增大,无疑会带动周边乡镇富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有利于果品和劳务两大产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潜在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种养业基地建设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民争取更大的就业空间和利润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强化职能,提高效益,加快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各级劳务机构建设,强化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益,搭建信息平台,尽快形成县、乡、村三级上下联通、覆盖面广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把各种劳务信息传输到基层和农户,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开展劳务输出和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形成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劳务输出工作网络。二要扶持建立和完善劳务协会等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涉农部门、经济实体和社区积极兴办各类中介机构,鼓励创业人员、农村能人、劳务经纪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创办集信息收集、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有序输出为一体的农村劳务输出组织,健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劳务输转体系。通过政府的主导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建立和形成劳务组织化输出格局,提高劳务效益。

(四)积极维护农民工权益,不断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宣传和贯彻《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为切入点,加强对县内劳动用工单位的监察执法力度,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认真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督促用工单位依法将务工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并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同时,政府主导,中介组织、民间组织及群众积极参与,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维护和保障力度。

(五)发挥劳务机构的主动性,进一步抓好返乡创业工程。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成功人士的衔接沟通,大力宣传静宁优惠政策,利用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他们获取资金后回乡“落地生根”,创办、经办企业和经济实体,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返乡创业在劳务输转工作中有新的突破。

总之,劳务输转工作量大面宽,各级组织和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劳务输转对农村经济工作产生的深远意义,要看到劳务输转有利于解决本地经济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应把此项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为构建小康静宁、和谐静宁、活力静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