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周村区委、周村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意见
中共周村区委、周村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意见
中共周村区委、周村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意见2007-02-02 23:05:2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区经济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失业、下岗职工呈上升趋势,截止五月底,全区共有下岗职工人,其中,区属企业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由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全区已安置下岗职工人,占,对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不可能在近期彻底解决。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宣传,引导劳动者更新就业观念
充分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教育和引导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彻底摒弃“重国营、集体,轻个体、私营企业”的陈旧观念,增强“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树立只要社会需要,只要为社会做贡献,只要通过诚实劳动取得报酬,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念。要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二、拓宽渠道,加大分流安置力度。
⒈坚持企业或系统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各企业系统的失业、下岗职工原则上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要以企业和系统内部分流消化为主,年内再就业率必须达到以上。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下岗行为,实行企业职工下岗申报备案制度。企业拟下岗职工人数超过职工总数或者超过人的,必须报经区劳动部门批准。有下岗职工的企业需新增人员,要首先从下岗职工中招用。劳动、工商、城建等职能部门要积极为失业、下岗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
⒉大力发展劳服企业,支持失业、下岗职工参与社会化服务。要大力发展劳服企业,鼓励失业、下岗职工到乡镇(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就业或到农村开发“四荒”资源,从事种养加工项目。要积极支持失业、下岗职工发挥一技之长,围绕各类商品市场和中小型产品企业搞好配套服务,发展家庭工业。同时,要积极兴办环保、植树、种草、养花、道路交通等公共事业,积极开展行业、企业间的劳务合作,鼓励失业、下岗职工参加各类公益性、临时性、突击性劳动和各种形式的劳务输出。
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支持失业、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结合我区轻纺行业集中,职工从事的工种单
一、文化偏低和技能水平差的特点,要大力兴办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密集型、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企业。充分利用闲置的车
间、厂房等设施,进行群体性行业转移,发展生产急需的第三产业。鼓励失业、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自救自立。积极组织失业、下岗职工从事餐饮、托幼、修理、搬运、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开办类似“劝业街”形式的专业批发市场、旧贸交易市场及午市、夜市等。原定“劝业街”政策要继续执行。
三、强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⒈在前段对部分企业发放《企业职工待岗证》的基础上,在区属企业中全面实行《企业职工待岗证》制度,并将此作为职工下岗的唯一的凭证,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企业职工待岗证》不再作为领取政府救济金的证件和条件。
⒉失业、下岗职工组织起来就业或当年安置失业、下岗职工达到企业职工总数以上的各类城镇企业,经劳动部门认定,可享受劳服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享受劳服企业政策期满后,劳服企业当年安置失业、下岗职工占全部从业人员以上的,增值税的由区财政先征后返二
年。
⒊对从事社区服务的下岗职工生产自救组织或其它劳动组织,要简化办证手续,经劳动部门认定,税务部门批准,三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行政性收费。
⒋下岗职工开发“四荒”,从事农业生产,年免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免税期满后,纳税有困难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可继续减免。
⒌对城镇各类企业使用农民工进行全面清理。①对企业已经使用的农民工,只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没有大的影响,要坚决进行清退,腾出岗位,安置下岗职工。②企业继续使用农民工的,原则上不准岁以下职工下岗。③确需使用农民工的,要缴纳就业调节费。对经劳动部门批准使用本区农民工按每人每月元,区外农民工的按每人每月元标准,由用人单位缴纳,劳动部门按季收取。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按每人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并限期清退,逾
期不清退者,再次征收就业调节费。④凡是本企业下岗职工,未得到妥善安置的不得使用农村劳动力,有下岗职工仍然使用农村劳动力的,下岗职工生活保障费一律由企业全部支付。
⒍为失业、下岗职工代交养老金,解决其后顾之忧。利用周村区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失业、下岗职工代交养老保险金,并开展为下岗职工的档案挂存业务。由劳动部门负责档案工资调整等工作,以解决失业、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
⒎开展转岗培训,增强再就业能力,要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工种和专业。充分发挥技工学校特别是校企联合办学发展委员会的作用,重点在饮食、服务、理发、裁剪、修理、经营等第三产业上加大培训力度,使职工掌握更多的技能,增强竞争就业能力。各企业要兴办再就业基地,接受各种培训,开展生产自救、职业介绍、劳务输出等,防止和减缓下岗职工直接流向社会。
⒏加快改革步伐,盘活就业岗位。要加大改革力度,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兼并、破产、重组、改组,使停产、半停产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使优势企业膨胀规模;通过租凭承包,把部分企业出租给私人或法人机构;通过出售。把部分企业的产权转让给自然人或法人,以优化资本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增加就业岗位。
四、实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制度
按省、市提出的“三三制”原则,资金筹集主要渠道是:⒈财政部分:区政府在每年财政预算内安排生活保障资金的三分之一。⒉社会部分:①失业保险金上年结余部分的;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按工资总额的1%比例捐献,作为社会捐助纳入保障资金。③对使用农村劳动力的单位收取的再就业调节费。④每年收取城市增容费的。⒊企业部分:企业承担保障资金的三分之一。对企业承担资金不到位的,政府保障资金原则
上不予拨付。保障资金的筹集要分工负责;财政部分及社会部分的第二项由区财政局负责;社会部分第一、三项由区劳动服务公司负责;社会部分第四项由区公安局负责;企业部分由企业负责。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用的三分之二部分。
五、建立健全再就业服务中心
要建立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有下岗职工的企业要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本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为其发放基本生活费,代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组织对下岗职工进行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尽量吸收下岗职工参加,其管理费用和人员经费都不得占用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
劳动部门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与劳动服务公司合署,负责对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指导、协调和服务,人员从现
有人员中调剂。
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对象,主要是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员(不含临时工、合同工)中,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且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职业的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参加工作且合同期满的人员,可依法终止劳动关系;合同期未满而下岗的,要安排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有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企业需新增人员,要首先从下岗职工中招用。
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下岗职工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作变更劳动合同处理。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年,期间发放基本生活费,其标准第一年至第三年分别按最低工资标准的、和发放。年期满解除劳动关系的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劳动关系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企业要加强对进入再就业服务中
心下岗职工的管理。一年内,要安排以上的下岗职工上岗或再就业。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两次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再就业培训或不服从介绍就业的,企业可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停发其基本生活保障金。
六、强化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工作
要将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情况作为考核企业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拒缴、拖欠社会保险基金的企业不得新购置小汽车,不得进行非生产性建设。严重拖欠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及其法人不得评先进评奖,法定代表人不准提职晋级,停办其核增工资。区政府不定期组织财政、税务、审计、劳动等部门对拖欠严重的企业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弄虚作假的进行严肃处理。
七、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搞好服务
要做好再就业工作,政府各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和失业、下岗职工服好务,做到多服务、少干扰,多支持、少制约,多调研、少添
乱,并做到勤政、廉洁、务实、高效。
再就业工程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地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地全方位支持。社会各界要齐抓共管,为再就业工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区委、区政府号召全社会都来支持再就业工程,保证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
第二篇:中共淄博市周村区委组织部
中共淄博市周村区委组织部
中共淄博市周村区委宣传部
中共淄博市委周村区委区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文件 淄博市周村区人事局
淄博市周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淄博市周村区司法局
淄博市周村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周法治办【2009】 2 号关于组织参加2009全省普法考试的通知
各镇党委、政府,街道工委、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萌山风景旅游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区委各部委,区政府各部门,各人民团体,驻周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我区“五五”普法、“四五”依法治区规划,检验我区干部学法用法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测评,根据淄法治办字(2009)5号《关于组织全省普法考试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区组织参加2009全省普法考试工作通知如下:
一、参加考试人员
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
在职工作人员。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
1、考试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宪法、刑法、诉讼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选举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产权法、就业促进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和信访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
2、复习范围:以《山东省“五五”普法读本》和《山东省“五五”普法法律法规汇编》为主,副县以上领导干部及需要集中考试的有关单位人员的复习资料,由省普法办统一编写印发。其余单位人员的复习资料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复习资料,2009年12月2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邮箱(zcqsfjxjk@163.com、密码6195147)中公布复习资料,届时请各有关单位下载。
三、考试时间、方法和试题类型
1、考试时间:全省统一定于2009年12月5日(星期
六)上午9:00-11:00。
2、考试方法: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统一考试;区法院全体人员由区法院组织在区法院六楼会议室集中考试;区教体局机关工作人员及区属学校主要负责人由区教体局组织在周村区中和街小学集中考试,区教体局系统其余人员由所在单位组织统一考试;区法院、区教体局务于12月2日上午将参加集中考试的人员
名单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余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参加考试人员由所在单位组织统一考试。
3、试题类型:试卷分A、B卷,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区法院全体人员、区教体局组织集中考试人员试题为A卷,试题由省普法办公室统一命题。其余单位参加考试人员的试题为B卷,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命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四、试题发放
1、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区法院、区教体局参加集中
考试人员的试卷,于12月5日早8:30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放。
2、其他单位参加考试人员的试卷,于2009年12月 4日下午,由各单位从邮箱(zcqsfjxjk@163.com、密码6195147)中下载并印制试卷(8K正反两面试卷)。
五、考试阅卷
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试卷由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批阅,省普法办公室将对区党政主要领导同志的试卷调阅抽查。12月5日下午2点,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电子邮箱(zcqsfjxjk@163.com、密码:6195147)中公布答案后,区教体局组织人员对集中考试以外人员的试卷进行批阅,区卫生局组织人员对本系统下属单位人员的试卷进行批阅。其他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试卷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批阅。
六、有关要求
1、要精心组织。这次考试是2009年全国“12.4”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考试情况将作为2009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记入各单位总分,同时本次考试成绩将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考核的依据,考试不及格者不得晋升职称及评为先进。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保证取得好的成绩。
2、要及时报送有关材料。考试结束后,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务于12月5日上午12:00前,将参加考试人员试卷和《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名单》、《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统计表》(加盖公章)及电子版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12月 15 日下班前,区教体局和区卫生局务必将由本单位组织阅卷的参加考试人员的《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名单》(包括考试成绩)、《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统计表》(加盖公章)及电子版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3、要认真搞好总结。12月15日下午下班前,所有参加考试单位要将这次考试情况形成总结(包括参考率、组织情况、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以电子版、书面形式(加盖公章)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考试情况通报。联系人:芦永辉。联系电话:6195147。电子邮箱:zcqsfjxjk@163.com、密码:6195147。
附件:
1、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名单2、2009周村区参加全省普法考试统计表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 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
意见
泉港委〔2010〕3号
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 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 关于2010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山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山腰盐场,区直各单位: 2010年是贯彻落实《福建省“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项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决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提高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的创建成果,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任务,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在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实施综合治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狠下功夫,推动人口计生工
作整体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为建设现代化石化港口新城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目标任务
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统计准确率达95%以上;出生性别比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或比上年趋向正常值;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 92%以上;计生知识群众知晓率达到87%以上,干部知晓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历年二女户当年巩固率达到100%,当年二女出生占二孩出生比例40%以上;计划生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计划生育事业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区级人均投入不低于33元,镇级人均不得低于8.5元;依法征收管理和使用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征收面达到100%,征收额达到70%以上;婚检率达到99%以上;农村每轮查环查孕到位率达到100%;育龄夫妇的综合避孕率达到87%以上,当落实节育措施中,长效节育措施占95%以上,服务对象知情同意率100%;术后随访率和药具随访服务率达95%;节育手术并发症率控制在0.5‰以下;已婚育妇人流率控制在2%以下;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婴幼儿系统保健管理率巩固在80%以上;对流出人口的办证率和流入人口查验率均应达到100%。
二、工作措施
1、坚持责任落实,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艰巨性、复杂性和严峻性的认识。始终坚持计生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稳定人口计生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坚持“一票否决”,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人口计生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地方和部门工作实绩、干部政绩和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不重视人口计生工作,有问题不解决,弄虚作假、不负责任,造成生育失控、工作滑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认真贯彻《福建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闽人口发„2009‟100号),在理顺体制、完善制度、修订规范、确立标准上下功夫,进一步消除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逐步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实行平时督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农村人口继续按千人1例下达“二女”扎任务指导数,并列入年终专项考核内容。坚持“抓大抓难抓后进促平衡”的工作思路,建立帮促会制度,集中力量解决困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的突出问题。继续推行成员单位挂 3
钩联系帮促计生后进村(居)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特点和优势,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帮扶,促进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平衡发展。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级要按照中央《决定》要求,继续完善人口计生事业投入保障机制,保证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计生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和技术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计生经常性工作所需的经费。
2、坚持宣传倡导,有效转变婚育观念。突出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依托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公益短信、电子屏幕等媒介,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其影响力,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促进群众婚育行为的有效转变。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和计生纪念日,积极举办育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服务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人口计生舆论氛围。大力实施关爱女孩工程,开展“关爱女孩成长、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组织广大育龄群众学习“关爱女孩”相关法律法规,广泛宣传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重要性和人为选择性别的严重危害性,通过正面教育,形成尊重妇女、男女平等、女儿也是传后人和“生男生女一样好,关键在培养”等新型婚育理念,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以提高群众知晓率为重点,结合入户访视、查环查孕、生殖保健等
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宣传访视制度。以宣传政策法规、科学知识、优生优育优教、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为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服务,满足需求,强化普及”的宣传访视目标,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的计划生育需求。巩固提高全省第二批“百乡千村万楼(院、中心户)新型生育文化示范基地”和 “计生新农村新家庭示范乡镇(村)”建设。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树立我区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形象。
3、坚持多措并举,着力解决重难点问题。一是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要有明显成效。要把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重点放在孕情跟踪和案件的处理打击上面,建立持生育证育妇的孕情跟踪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出生人口、孕妇B超检查和终止妊娠实名制,加强出生人口性别监管,实行B超检查和新生儿出生、死亡及14周以上终止妊娠信息登记和报告制度,做到关口前移、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在注重防患的同时,要加强处理和打击,卫生、人口计生、公安、药监、工商等相关部门,要组织专项联合检查,重点整治医疗市场、技术服务市场,坚决取缔非法行医和地下B超点,重处非法谋利者,严厉打击溺弃、贩卖女婴以及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生育环境。要探索建立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重点镇(街道)动态管理制
度,进一步强化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的责任。各镇(街道)要认真完成区下达的打击“两非”案件任务指导数。建立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打击“两非”专项活动资金,用于有奖举报和奖励查案有功人员。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不定期进行专题调查和重点检查。二是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要到位。要认真贯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坚持户籍地、现居住地共同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流出育妇办证率和流入育妇登记管理率。坚持完善流动人口“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公安、民政、规划建设、人口计生、卫生、工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部门基层管理制度中,落实流动人口信息采集、通报制度。进一步明确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的计生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审验、登记、办证、清查等关键环节,加强对流入人口的计生常规服务管理。严格执行流出人口“四个一”管理制度,抓好流出人口的跟踪管理服务工作。按照“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要求,积极推进流出育妇“两查”指纹验证和网上通报工作,建立与完善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互动
协作机制,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4、坚持优质服务,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一是继续推进技术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按照“四优一满意”要求,加强区镇村计生服务站所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所功能,着重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技术服务质量。今年要创建1个“市级示范所”。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免费药具发放模式,全面实现“乡有网点、村有专人、户户有人管”的要求。二是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以严重多发的致愚、致残和可以防治的出生缺陷为突破口,以农村为重点,初步建立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卫生部门要落实育龄妇女常见病检查项目,指导已婚妇女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补服叶酸。人口计生部门要发挥计生服务网络优势,以一级预防为主,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积极做好婚前和孕前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继续开展“温馨相伴,牵手母婴行动”,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扎实推进优生促进工作。三是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活、生命质量。认真落实免费“三查”、四项手术、咨询服务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加大避孕节育、生殖健康
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避孕药具的供应和管理;积极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提高避孕节育长效措施的落实率;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响应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体系,全面推进优生、优育、优教工作。
5、坚持利益导向,逐步完善计生社会保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补充为辅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救济、扶助、补贴、激励、惩罚等措施,保障计生家庭基本权益。做好计划生育政策与相关公共政策的衔接,重点抓好计生户优惠政策与新农保政策的衔接,创造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政策环境。提高奖励扶助标准,今年农村部分计生家庭由原来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200元。实施小额贴息贷款,区财政要拨出10万元贴息金帮扶50户计生户发展生产,增加财产性收入。抓好新农保试点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增加财政补助政策的落实,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计生家庭的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扩大致富、安居、成才、保障、亲情五大工程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开展“二女”户养老保险试点,全面推行计生女儿户就业保障制度,各镇(街道)要切实解决辖区内计生女儿户的就业困难问题。要继续把“二女户”安居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区、镇(街道)两级要投入50万元,解决50户“二女 8
扎”贫困户居住问题。要继续实施“二女户”子女中考加分政策。深化“生育关怀行动”,区财政拨出3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各地创建“生育关怀”基地的补助。全面落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党团员挂钩帮扶农村“二女户”制度,帮扶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维护权益、提高社会地位。
6、坚持重心下移,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2009‟58号文件通知精神,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信息核查工作,严肃查处出生瞒报、漏报和调整出生人口性别比等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夯实计生底子,为“六普”打好基础。严格落实“两查”制度,对提前或推后“两查”和连续两轮“两查”未到位的育妇要进行重点跟踪管理。严肃查处持护照假出(国)境、假离婚、假迁移、假“两查”、假避孕节育等各种逃避计生管理的行为。通过抓好“两查”、避孕节育措施、孕情监测、村级例会等常规性基础工作和完善统计制度、深化统计监测网点建设、开展统计数据比对剖析以及出生统计清理工作,努力提高统计质量。积极探索村(居)民自治新途径,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计生民主听证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自治,逐步构建政府推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权自律的计生村民自治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全区村(社区)
计生服务员“教育培训年”活动,加强以微机信息化管理为重点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探索建立村(社区)计生服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考评奖励机制,以保持村级计生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7、坚持依法管理,提高计生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计生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搞好计生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严格遵守 “七不准”规定,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耐心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以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社会稳定为代价来完成人口计生目标任务。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区级人口计生部门重点抓好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执法信息平台的应用,更好地完善监督制约制度,推进执行工作。依法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努力扩大征收面,提高征收率。组织力量加大征收力度,及时清理历年的征收拖欠,对违反政策超生的富人和公众人物,实行高限、从重征收,各镇(街道)要如期完成区下达的社会抚养费大额征收任务指导数。加大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力度,对有偿还能力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判决生效后又拒缴的,符合“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罪”条件的由人民法院依法给予判刑,从而形成强大法律震慑力,促进人口计生
工作健康开展。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和乡镇计生办创文明窗口建设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区人大、政协要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每年组织一次对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情况督查。
8、坚持三级联创,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继续重视和支持计生协会工作,加强各级计生协会班子和队伍建设,帮助协会解决人员待遇、活动经费、办公场所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为计生协会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各级计生协会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国计生协会《科学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省计生协会的《实施意见》,切实发挥计生协会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的生力军作用。通过加强分类指导,及时调整和落实创建规划,大力培植和推广先进典型,持续推进基层计生协会“三联创”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抓好宣传教育,努力转变群众婚育观念;持续抓好拓展服务,做大做强生育关怀行动;持续抓好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行独立型、联合型、挂靠型的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的组建模式,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建设;发动广大理事、会员参与制定并带头遵守计生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参与推广计生村(居)民提议民主听证制度,发挥各级计生协会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作用。
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 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 2010年1月27日
主题词:计划生育 2010年 意见
抄
送:市委、市政府,市人口计生委,区人大办、政协办、纪委办、人武部、法院、检察院,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存档(4)
中共泉港区委办公室
2010年1月27日印
第四篇:中共信阳市平桥区委 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政府
各级党委、政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从战略的高度来谋划文化产业,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就是抓发展的观念。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上重要议事日程。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同时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选准突破口,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我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宣传部,负责日常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有“一盘棋”的思想,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真正把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宣传、文化、广播、旅游等部门,要努力推进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研究落实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思路及举措,把工作重点转到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上来,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发改委、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建设、商业、工商、税务、统计、通信管理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各单位每年应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举办文化体育活动、购置图书和添置文化设备;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支
持文化发展,文化单位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文联要进一步健全组织,积极引导作家、艺术家创作优秀文化作品,为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内容支撑,并争取把全国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甚至全国作家协会的创作基地引到我区;新闻宣传部门要积极宣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好的思路和做法,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推动全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
【发布单位】82101/82102 【发布文号】川委办[2000]34号 【发布日期】2000-04-26 【生效日期】2000-04-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
(二000年四月十六日川委办〔2000〕34号)
去年,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全面开展专项工作大检查,依法规范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些地方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税强行征收代金;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费)变相平摊;中小学乱收费,结婚“搭车”收费等“三乱”禁而不止;层层分配以劳折资任务;农民上交资金尾欠日渐突出,乡村负债十分沉重;个别地方甚至发生农民死亡的恶性案件,严重地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今年,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民负担确有减轻、因涉及农民负担引发的案件确有减少两个目标开展工作,坚决把农民不合理负担减下来。为此,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特作如下通知:
一、一、继续执行集体提留统筹费“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今年各地在编制集体提留统筹费预算方案时,绝对数不得超过1997年的预算额,要控制在当地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确定的预算方案要张榜公布,逐项填入农民负担监督卡,发放到农户手中;要凭卡向农民收取资金,开具统一的四川省农民负担专用收据;乡镇农经站要加强对集体提留统筹费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平调挪用;农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要以出劳为主,农民自愿以资代劳的,折资数要控制在总工日一半以内,每个工日折资标准不超过5元;各地要组织力量对农民群众反映问题突出的乡镇进行专项审计。
二、二、严格依法据实征收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生猪屠宰税(费)。必须坚持依法治税的基本原则,据实计征,不得超额征收或预征税款。农业税的征收方式要尊重农民意愿,以征收实物为主,不得强行要求农民折征代金。农业特产税和生猪屠宰税(费)要依法据实征收,不得以支定收、层层加码,也不得变相按人头、田亩平摊或承包征收。
三、三、加大对农村“三乱”和各种摊派的专项治理力度。各地要在对涉及农民的收费项目进行彻底清理的基础上,将收费项目和标准向农民公布;农村教育集资要依法由县(市、区)人民政府严格审核审批,但不得超过农民的承受能力,人均年集资额不得超过7元,除此之外禁止其他一切集资行为;禁止非法向农民罚款和变相开展要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今年要重点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结婚“搭车”收费和农民建房、用电乱收费等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各地对此要组织专项工作检查,务必取得明显的成效。
四、四、坚决精简机构,人员,压缩不合理开支。各地要按照地方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转变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依法行政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采取坚决措施精简乡镇机构和清退超编人员。要精简村、社(组)干部人数,压缩日常行政开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尽可能“一肩挑”,村、组干部要交叉兼职。农村中、小学校应合理布局,可以几个村联办小学,坚决清退不合格民办教师,不准再请代课教师。
五、五、积极稳妥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农村税费改革是当前农村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切身利益,这是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治理农村“三乱”、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有关县要积极搞好试点工作,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试点方案,摸索经验,为全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提供借鉴。
六、六、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制。各地要继续抓好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件大事。今后,凡是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地方,首先要追究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的责任。各有关涉农部门都不得向下级提出过高过急、不切实际的工作要求,取消一切形式主义、脱离实际的规定。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机构,要充实力量,强化职能。同时,要认真做好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建设先进县(市、区)活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民主意识和政策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不得动用警力和组织“小分队”强行向农民收款收物,坚决杜绝因逼迫农民而造成的恶性案件发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做好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增强法制观念,学会通过正当途径与方式反映意见和要求,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自觉履行对国家、对集体应尽的义务,主动缴纳合理税费。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