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精选]

时间:2019-05-12 22:4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精选]》。

第一篇: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精选]

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劳动保障

张家口市桥西区属经济欠发达区,是典型的“城市老区、工业小区、财政弱区”,开展劳动保障工作阻碍多、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省厅部署精神,区委、区政府唱响了“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劳动保障工作主调,着力以高效率的工作、高质量的服务,弥补人力

不足和财政拮据的局限,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强化组织发动,严肃责任追究,落实便民措施。省厅《二十六条便民措施》下发后,我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学习贯彻落实。一是强化领导。明确了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区劳动保障部门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负责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追究网络体系。二是制定措施。结合区情实际,制定出台了《张家口市桥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二十五条便民措施》,打印成册,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人手一册,以便于具体工作的落实。三是对外公开。将《二十五条便民措施》制作成展牌,张贴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并对外公开了监督电话和服务热线,方便各方面人员监督。四是严肃责任追究。区委、区政府明确,对接到服务对象投诉或在检查中被发现有违反便民措施现象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年终不得评优评先,不作为入党提拔的培养对象,并视情节由纪检监察部门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强化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夯实工作基础。将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增强素质。在劳动保障系统开展了“练内功、提素质、树形象”专题活动。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平时学与工作中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系统干部加强对劳动保障相关文件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力求做到融会贯通。如:对就业再就业工作有关政策和业务流程进行了科学、直观的图解设计,制作出两块展牌,使工作人员和前来咨询、办事的人员对政策一目了然,这一作法在全张家口市劳动保障系统进行推广。同时,区委、区政府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组织有关人员带着课题赴上海、南京、济南、石家庄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引进外地劳动保障工作先进经验和管理方式,为我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采取措施,鼓励上进。在系统内部多次组织开展专业技术知识竞赛,要求45岁以下干部全部参加,邀请专业老师出题、评卷,考试成绩作为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干部进修,并为劳动保障干部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三是竞争上岗,营造氛围。在劳动保障系统内部率先引入竞争上岗机制,经过测评、报名、推荐、纳谏、答辩、公示等程序,公平、公开、公正的择优选拔出4名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在全系统形成了人人自我加压、个个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学习上级的政策、借鉴外地的经验、总结本区的工作”,建立健全了劳动保障工作的四方面制度。在作风方面,建立了“12345”制度,即:“一卡”(佩带胸卡),“二制”(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四办”(热心办、主动办、马上办、办的好),“五部曲”(一起立、二让座、三让水、四办事、五送行)。通过“12345”制度的推行,全区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的工作作风得以根本改观。在效率方面,建立了“五个快办”制度,即:树立快办意识,实行快办程序,严肃快办纪律,提高快办能力,保证快办质量。如:前阶段“补发历史拖欠养老金”前期数据摸底上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区政府分管领导的组织下,区劳动保障、经贸等部门及各办事处数十名干部连续工作6昼夜,及时、准确的上报了数据,统计金额达5500多万。在业务方面,建立了“三办”制度,即:符合政策规定的立即办,可办可不办的先办后汇报,政策规定不明确的集体研究探讨着办。如:我区西驼号幼儿园某职工反映因缴费年限不足十五年无法办理退休手续问题,区委、区政府立即责成区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经分析研究,区委、区政府认为是由于政策不衔接、不完善造成的,最后提出:“凡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职工在冀劳社[2002]47号文件下发前招工的,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满十年不足十五年的,允许其按现行缴费工资现行比例补足到十五年后办理退休手续,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在扶贫济困方面,建立了“五个一”制度,即:政府买岗高看一眼。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全部用于安置“4050”人员;重点关注厚爱一层。劳动保障平台针对辖区内重点援助对象的就业愿望开发岗位,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岗位录用优先一步。组织招聘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重点援助对象,企业招聘积极推荐重点援助对象,腾出机关、事业单位后勤岗位全部安排重点援助对象;结对帮扶解困一方。开展了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活

动,一对一结对子对重点援助对象进行帮扶;节日慰问激励一生。组织全区干部职工解困捐助,并开展节日期间领导访贫问苦,将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爱与资助送给重点援助对象,激励其自强不息,改变现状。好范文版权所有

近年来,尽管我区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桥西区与发达城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基础

薄弱、档次不高、社会化程度低、服务层面不宽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保持团结凝聚、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把“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做为我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执政理念在实践中进一步引向深入,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我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政府

第二篇:强化人才队伍培养促进交通事业发展

强化人才队伍培养促进交通事业发展

人 劳 科(2012年4月28日)

兴化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决战五年,投资百亿,突破攻坚,通江达海”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如何圆满地完成这一宏伟规划,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这是摆在我们兴化交通人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重视、培养、使用和拥有人才,是完成交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为兴化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充分说明人才资源是发展第一要素,当今社会是竞争社会,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上至综合国力,下到一个行业,一条公路的竞争和建设,越来越凸现在人才资源的开发、竞争和使用上,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使用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1.增强人才培养的紧迫意识。从我市交通运输系统来看,人才队伍的建设还比较薄弱,专业人才数量偏少,全系统现有从业人员近万人,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只有71人,占0.71%,在职高级工程师4人,交通运输的大投入大发展与现有专业人才队伍奇缺的矛盾日益呈现,已严重制约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今年实施的S333、S351、X203、S233连线线、得胜湖园区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工程专业人才奇缺,出现“争抢”人才的现象,一些专业人才身兼两个以上项目工程建设任务,专业人才已成为能否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人才培养的战略意识,牢固树立抓工作与抓学习是统一的,抓人才培养就是从根本上抓工作质量和效益的意识,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自觉性。

2.制订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使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进行统一筹划。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要建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人才库,研究制定人才培养发展的规划,作为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我们要认真研究适合兴化交通“十二五”人才发展的规划,尽快出台人才培养发展管理的细则,今年要结合我局的实际,研究设立局总工程师办公室,由总工办研究制定职工队伍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主要措施,统一管理各类专业人才。

3.落实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要针对今年交通运输项目多、规模大、任务重、要求高等特点,积极落实人才培养的措施。一是搭好总工办的班子。可设立一名副总工程师为总工办主任,配备1-2名副主任,办公室成员以兼职为主,主要由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人员担任。二是明确人才培养的职责。总工办承担人才培养教育职能,主要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组织科研开发和科技进步,解决在交通运输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承担交通工程建设技术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负责指导交通工程建设的立项、审查、工程可行性报告及前期工作的初审和报批工作,负责公路工程设计图、资料的审定工作,参与指导交通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等工作。三是研究人才培养教育的方法。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可以从本系统内聘请一些具有较高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或退休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业务知识培训,也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有目的的走出去参观学习提高技能,要舍得花经费将优秀员工送出去培养,局人劳科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对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单位每年给予报销书报费500-800元,鼓励人才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在全系统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素质教育,建立一支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队伍

复合型人才既掌握某项专业知识又通晓相关专业知识的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加强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要提升人才的思想素质。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境界等方面,而思想素质是重要的素质,要通过政治思想工作,使人才在思想上、政治上得到全面锻炼,爱岗敬业、秉公办事,永远保持坚定的正确方向,努力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其次,要强化人才的继续教育。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随着兴化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对交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队伍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知识积累、知识更新,要与时俱进,要通过继续教育,促使知识创新,了解最新科技动态,补充和掌握新科技知识与技能,使人才队伍由基础层向复合型发展,促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再次,要强化人才引进。“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投入百亿,将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完成这些项目的建设除资金保证外,还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工程技术管理队伍,如何面对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对交通工程建设的严格要求。如何围绕工程BT建设模式,强化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如何解决投融资所遇到的困难,解决资金制约的矛盾等等,都需要专业人才去研究加以解决,而现有人才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引进人才,对引进人才单位要给予奖励,同时考虑到人才引进的体制性障碍应该形成一种开放式的人才进出机制,加强人才的柔性流动,通过外聘专家、采用编外合同制管理等有效办法,加大引进工程管理类、专业技术类、金融管理类等高层次急需人才。

三、完善激励机制,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重视和使用人才,最关键的一条是激励人才。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一个人的若没有激励,他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若施以激励,则一个人的能力可发挥到80%-90%。由此可见,激励的功能不容置疑。通过激励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工作激励,就是要给专业人才施展工作才华的平台,让人才充分证明自己价值所在。二是情感激励。就是注重人情味和感性投入,人才往往都存在着一些不拘小节的问题,作为一个单位一名领导要充分给予理解,给人才家庭式的情感,从工作上、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制度激励。就是用制度保障人才的安全和归属。从制度上保障人才年龄愈大、工龄愈长、技术愈高、工资也应愈高。如果人才经常跳槽,一切就会从头开始,如果用制度作保障时,人才就不会轻易跳槽,人才队伍才能稳定,激励人才不断创新奋斗。四是物质激励。就是给人才多样化、个性化的福利。良好的福利保障是留住人的基本基础,要在带薪休假、住房补助、进修资助、医疗保险、退休保障等方面给予关心,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分配机制。五是考核激励。就是解决干好干差一样的问题。对技术拔尖、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要及时给予表彰,在提拔使用、外出考察给予优先考虑,重奖优秀人才。同时要加大对人才的考核力度,将人才岗位、工资、福利引入竞争机制,使人才有压力、有危机、有动力,增强竞争意识,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我县劳动保障事业快速发展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大悟劳动保障事业快速发展

——大悟县劳动就业管理局

大悟县位于鄂东北,是全国著名的老苏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国土面积1986平方公里,辖3乡14镇,359个行政村,总人口6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2万人,城乡劳动力高达36.8万人,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社会劳动力较为丰富的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劳动保障部门一系列关于加强基层劳动平台建设的指示精神,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探索新思路,不断完善功能,使我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劳动保障事业呈现出了崭新的局面。

一、政府重视,财政支持。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县劳动保障工作特别是就业工作缺乏基层工作平台和手段,触角一直难以延伸到乡镇基层,工作上也存在断层断档,管理不到位等俱多问题。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基层劳动保障服务

平台”的有利契机,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县委县政

1府的高度重视,着力解决基层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编织,并将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同时,在“大悟县劳动就业工作小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大悟县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常务副县长陈东同志任组长,成员由劳动、财政、土管、工商、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立后,曾先后三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我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相关工作。今年8月16日,在刘集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召开了现场工作会,总结推广城关镇、宣化镇、刘集镇三个劳动保障服务所的建设经验(这三个所今年已全部达到了“六到位”和“六统一”的标准),进一步将我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引向了深入。

如果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我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那么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就是我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保障。因为县财力问题,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的办公服务场所一直未得到切实解决,成为制约我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发展的瓶颈。我们也一直在为此事不停思索,绞尽脑汁寻找解决的途径。我们想到乡镇机构改革后,农业税取消,乡镇财政所职能进行了调整,工作简化了,场地资源丰富,而且各乡镇财政所面临人员需要重新安臵的难题,我们能不能充分利用各财政所资源,实现合署办公呢?这样既能解决我们场地不足,人员不齐的问

题,又能解决财政所人员裁减带来的重重矛盾,为此我们请示县政府后,多次与财政进行了沟通协商,终于在去年11月20日举行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协调会上,得到了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并就场地、人员、职能、经费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实现了合署办公,形成“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为我县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

二、建好平台,选好人员。

根据孝劳社办(2009)18号文件规定,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办公和服务场所面积要与实际需要相适应,办公场所应不少于80平方米,其中直接用于服务对象的使用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经过财政所和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所的合署办公,今年8月,我们组织了专项检查,全县17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和6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的场地面积全部达到了此项要求,其中城关镇、宣化镇、刘集镇三个劳动保障服务所的面积都在90平方米以上,并且符合“六到位”和“六统一”的要求。并逐步形成了以点到线,以线带面的良好效果,全县6个社区也先后全都创建为“充分就业社区”。2008年10月,县政府又拨付2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各所(站)的办公和设施条件,增添了微机、打印机、传真机、办公桌椅等必要设备设施。

经过建设,目前,我县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已初步具

备了专业、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办公条件,那么选好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工作人员就是做好基层劳动保障的关键。为此,我们根据劳动和财政达成的意见,从各乡镇财政所选定了一名副所长任劳动保障服务所所长,并选调1—2名财政所工作人员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选定的人员既要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要有较好的文化素质,更要有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热情,这为我们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选定,又有不同之处,他们全来自本社区内,每个社区配备工作人员2人,其中站长从社区内各破产企业的人事科长中选定,因为他们熟悉社区的状况和环境,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目前,全县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共52人,全都落实了编制和工作经费,40周岁以下占8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45%,是一支年青的充满活力的队伍。

同时,县委组织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悟组通[2010]39号),专门就选聘365个行政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定出台了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以县就业服务中心为主体,辐射全县17个乡镇、6个社区和全县365个行政村的网络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体系。

三、明确职责,制定目标。

根据省、市对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制定和印发了《大悟县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

职责》和《大悟县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职责》,以及两项工作制度,并要求各所、站将职责、制度上墙,向基层民众和服务对象公开。

在制订了职责的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做好“五清楚”,建好“六本帐”,抓好“七送到”的具体工作要求。“五清楚”即:摸清本辖区失业人员的失业时间、技能状况、家庭情况、就业愿望、就业去向;“六本帐”即:建立失业人员台帐、就业安臵台帐、用工信息台帐、就业困难人员跟踪服务台帐、职业技能培训台帐,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登记台帐;“七送到”即:为服务对象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送技能、送温暖、送信心、送服务。

然而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手少,业务广,任务重,环境差等客观因素,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就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人力资源状况、就业服务等主要指标纳入各乡镇政府目标管理范围,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乡镇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劳动保障服务所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我局还制订了年终具体考核(验收)办法,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查,落实奖惩制度,对成绩优异的乡镇给予不低于1万的奖励资金,并组织全县各所(站)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参观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对完成任务不及时,年底考核不达标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随着基层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不断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职能不断明确,功能逐渐完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我县的就业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8月底,全县实现创业314人,带动就业1337人;城镇新增就业安臵6732人,再就业1625人,组织免费再就业培训731人,就业前培训655人,在乡镇开展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达3219人。今年我们共组织劳务输出6951人次,在组织输出过程中,从宣传动员、组织报名、购买车票,沿途护送、岗位安臵、跟踪服务等环节,都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

我们还指导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完成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这是我县有史以来,第一次真实、全面、准确、实时的掌握了我县人力资源的状况,并以镇、村组为单位建立健全了电子和纸质两种台帐,其中纸质台帐达10万份。假如没有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没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全力投入,这项浩大复杂的工作仅仅依靠我们劳动保障部门,是绝不可能这么快速准确的完成。

第四篇: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事业申论范文: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当履行的义务。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本系统发展规划,将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重点扶持。

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培育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要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和队伍建设,支持残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各级残联要秉持“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把温暖、快乐和方便送到残疾人心中。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残疾人数量多、困难程度大,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残疾人总体状况与全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残疾人工作又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残疾人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必须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途径:把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为残疾人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放在各项任务的首位,强化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等制度安排,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明确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发展思路,大幅度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对重度残疾人、农村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保障与服务;加强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提出实施残疾人预防的工作措施。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形成有利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放在重要的位置,对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加强残疾人组织、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提出要求;明确政府、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各有关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责任,制定主要约束性指标评价体系,强化对规划实施监测和绩效评估。

1、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2、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3、康复国际第23届世界大会在苏格兰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将在27日的闭幕式上正式就任该组织主席。

4、《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已经2012年6月13日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5、王勇出席第五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时强调:切实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 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是发展的动力。最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国家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残疾人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2013年9月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总书记两次出席残联组织的活动并且专门致贺信、发表讲话,对推进残疾人事业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特别是十八大报告关于“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的要求,为推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科学发展,树立大局意识

残联作为残疾人的代表组织,其历史使命是通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三大职能来实现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的目标。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处理好残疾人事业与国家大局的关系。

在大局面前,坚持跟进而不是掉队。我们正迎来残疾人事业发展最好的历史机遇期。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发展残疾人事业”,并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坚持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最可贵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自觉并善于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我们的工作,借助这个大背景推进我们的事业。中国残联“四代会”提出“团结和带领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赴小康”,“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正是体现了我们应有的政治诉求。

三是服从服务于大局,坚持跟进而不是超越。国家大局既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遵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即坚持跟进而不是超越。一味片面地强调要“优先”、“跨越式”地投入和发展,不仅在客观上难以实现,而且也违背残疾人事业发展内在规律。毕竟,残疾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作为人和社会价值的真正实现,是一个需要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过程,应该还它一个正常发展态势。

毋庸置疑,残疾人工作必须依托政府而不能够完全“设计”成社团远离开政府,不能够完全地“ngo”(非政府)。首先因为政府具有管理属性。残疾人工作本质上是人的工作,残疾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残疾人工作的广泛性,必须依托政府来协调诸多部门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纳入政府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必须体现政府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其次因为政府具有资源属性。政府是社会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开展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物力和财力的不断投入,残疾人作为特殊弱势困难群体对社会各种资源拥有不足,由此决定残疾人在注重效率的第一次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通过注重公平的第二次分配来取得生存保障。再次因为政府具有服务属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决定着我们的政府将逐步退出很多领域而进一步支持和发展社会公益事业。wto规则更是要求各级政府由过去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又要求各级政府更加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但是,任何政府都是“有限”的和“非全能”的。相对而言,社会和民间力量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残联组织定位于“亦官亦民”,正要求我们的工作在紧紧依托政府的同时,必须注意开发社会和民间的力量,始终坚持官民并重。

三、坚持转变作风,树立公仆意识

(一)从战略高度全面把握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前进方向

强化让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地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宗旨意识。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要以制定实施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政策措施为抓手,完善残疾人基本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当前,尤其要从那些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兜住底、补短板、保基本、全覆盖的具体政策和制度抓起,从关乎残疾人小康进程的生活救助、扶贫解困、社会福利、权益维护、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文化发展、体育健身等具体实事抓起,从事关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残疾人家庭增加收入的实事抓起,从影响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全社会关爱残疾人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具体实事抓起,把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残疾人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树立残疾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支重要力量的残疾人观。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不断健全残疾人保障制度,推动全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同时解放和发展蕴含在广大残疾人中的社会生产力、增强和提升残疾人及残疾人组织社会活力,更充分地展示残疾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

(二)帮助残疾人实现个人理想,也是中国梦的实现

1、带领残疾人把实现自身的梦想自觉地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实践之中。

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中国梦,是包括8500多万残疾人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没有残疾人这个群体的梦想成真,中国梦就不完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追求进步的不竭动力。残疾人只有把自己的人生梦想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紧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真正成为时代和生活的强者。

2、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这是对广大残疾人提出的殷切希望,更是对各级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帮助残疾人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需要大力弘扬蕴含在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中的伟大精神。

总书记指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残疾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那样的自强模范,他们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弄潮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激励了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助残先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堪称楷模,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

3、通过不懈努力,推动残疾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总书记对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为推动残疾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帮助残疾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各级残联组织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积极推动政府和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帮助残疾人的重要责任。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须紧紧围绕“四个着力”抓实工作:着力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改革创新,着力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维护好残疾人权益,着力加强各级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强化残疾人事业基础管理建设。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1、始终坚持残疾人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总书记明确强调,残疾人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一重要指示,是对党政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残联组织的激励和鼓舞。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上了一个大台阶,开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努力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各项建设之中

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关心重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把它看作分内的责任,在各项建设中都把残疾人事业纳入进去。一是残疾人事业要纳入大局。不断强化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努力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格局中,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不偏离方向,不脱离轨道。二是残疾人工作要融入大局。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绝不搞脱离中国国情的那一套。三是要坚持中国特色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是中国特色残疾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践证明,这一领导体制符合中国国情,在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推动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

总书记强调,各级残联要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履行职责,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团结带领残疾人继续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这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新要求,更是激励我们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动力。好传统、好作风,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毫不动摇地大力传承和弘扬。

四、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法治意识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必须走依法发展的道路,这是由我们依法治国这个大的方略所决定的。

为了将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国家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形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另外,正在研究制定或已列入立法规划的有《无障碍建设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社会福利、特殊劳动权益及就业保护规定》等。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10多年来,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开展。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残疾人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人民的重托,也是残疾人的期盼。

(一)完善和发展保障残疾人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的制度

由于残疾人的特殊性,使之成为最需要民生保障和社会帮助的群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涉及残疾人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的制度不断完善。同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保障广大残疾人基本权益的制度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推动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权利以及教育就业、文化发展等需求为导向的制度创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推动以保障残疾人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一是完善和发展覆盖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普惠制度,诸如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和法律体系及各种体制等。二是完善和发展针对残疾人特殊情况的特惠制度,包括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基本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康复服务制度、特殊教育保障制度、残疾人无障碍融入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残疾人的基本就业促进制度、残疾人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制度等。通过制度完善和发展,为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贡献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提升残联组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残联组织切实提高组织治理和自治能力,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求,自觉把残疾人事业有效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有效承担代表、服务、管理残疾人职能,有效承接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责任。

1、有效增强履行管理职能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焕发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领导体制的活力。有效提升残联组织的组织治理和自治能力,努力在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更好地配合党和政府,更好地调动其他残疾人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各负其责,共同构建稳定可靠的残疾人基本保障安全网,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共同健全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残疾预防,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积极推动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保障;共同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共同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权利和发展机会,依法维护残疾人各项权益,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同时,通过提高残联组织自治能力,增强广大残疾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能力。

2、围绕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目标努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创新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法律规章、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制度框架。有效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学风、会风、文风、作风持续改善,为实现残疾人工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提供有力的思想作风保障。围绕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奋斗目标,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

3、构建与落实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的安全网。立足健全和落实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民生托底服务”的保障目标,结合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细化落实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的总体框架、具体内容、推动措施。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统筹协调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的政府托底、社会保险、慈善捐助等资源,合理整合政府引导、残联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机制,重点推进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等工作。

4、落实残疾预防措施和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项目。立足构建和落实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的目标,抓住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残疾预防两个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提高康复机构服务能力,强化康复人才培养力度,创新抢救性康复服务模式,推动政府部门、残联组织、社会机构中有关残疾人康复资源的整合利用,壮大残疾人康复服务业。

5、提升依法维权、协商维权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突出依法维权、协商维权、政策维权、自治自律、信访维权等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和构建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的工作体系、沟通渠道、内容机制、追责问效、督查办法,努力为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公平参与社会创造有法律保障、有政策支持、有工作联动、有跟踪问效、有基本服务的条件和环境。

6、普及残疾人特殊教育、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统筹推动残疾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特殊教育、残疾人参加普通教育的引导政策与教育体系。重点推动特教教师、康复护理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等专门人才培养,逐步解决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残疾人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就业能力相对较弱、按比例就业增长缓慢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特困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努力发挥政府、残联组织、社会、市场、残疾人个体多方面积极性,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

7、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文化事业。着眼于构筑中国特色残疾人宣传文化体系,遵循宣传工作重在向外、文化工作重在向下的工作思路,整体谋划、重点推进价值传播、媒体宣传、舆论引导和繁荣事业、激活产业等工作。巩固已有成果,拓展新的领域,创新推介方式,提升传播效果,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动残疾人宣传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残疾人自强健身和竞技体育工作,围绕以体育促进残疾人自强健身工作重点,完善和发展残疾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8、提升残疾人服务信息化和残联组织服务实力。围绕提升残疾人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水平,大力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服务平台、信息无障碍建设。围绕进一步提升残联组织服务实力,努力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辅具适配、文化发展、体育健身、就业指导、残疾预防等服务实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围绕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加强规范引导,争取更多社会资金,落实更多助残项目。

9、提升自身服务管理能力、激发协会等社会组织活力。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认真研究落实涉及残疾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措施。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素质,建设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专兼职工作者队伍。激发残疾人专门协会、残疾人社会组织、志愿助残组织活力,进一步壮大和规范残疾人专门协会和相关社会组织。围绕社区、农村残疾人的不同需求,推动相关服务纳入社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中。

通读多、精读少,笼统地学多、联系实际少。学习的计划性、针对性不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二是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由于残联组织成立时间较短,在体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一些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客观上制约了残疾人事业的长远发展。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残疾人表达诉求的渠道还不畅通,依法维权还有一定难度。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立。面对为残疾人提供的有限资源和残疾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存在畏难发愁情绪。

三是思想解放不够。就县残联班子自身而言,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形势发展需要的现象,往往停留在一些惯性思维上,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和传统的观念来开展工作,落实在具体工作上,特别是制定计划、谋划措施,还不能完全做到事事处处以残疾人为本。在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发展领域,推动事业发展,维护残疾人权益还不够主动和自觉。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动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办法还不够多等。

四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虽然领导班子成员有明确的调研任务和分工,但由于忙于机关事务,有时不能沉下心,深入基层,深入到残疾人身边,倾听残疾人的呼声,体察残疾人的民情,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基层工作指导不够。存在看表面现象多,看实质内容少,注重近期效应多,考虑长远机制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对基层工作科学指导和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考虑得比较少。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还亟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三、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残联工作的全过程

残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残疾人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为残疾人服务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新认识,推动党员干部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残疾人事业各个方面,不断提高残联组织推动事业发展、服务残疾人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上下功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必须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将发展残疾人事业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布局,在大局下研究残疾人问题、开展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级残联工作中去,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领域、强化发展措施,通过加快发展,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努力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上下功夫。残疾人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平等一员,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以着眼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本,以残疾人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成效的唯一标准。我们必须立足满足残疾人的各种需求,制定政策法规,从维护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出发,体现对残疾人的特殊关爱。谋划事业发展,要从实现残疾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营造社会环境,要从消除残疾人的参与障碍出发,努力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残疾人各方面的需求,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三)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参谋和助手。因此,切实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努力营造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开拓务实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意义十分重大。要加快建立健全各乡镇(社区)残疾人工作台帐,加大残疾人事业工作力度,及时掌握了基层残疾人基本情况;及时为解决残疾人家庭困难和其他实际问题发挥积极作用;要广泛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残疾人事业。

(四)在基层残联组织建设上下功夫。统一建立各乡镇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残联、民政、卫生、财政、妇联、共青团、教育、计生、公安、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镇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开展和落实。要求党政领导每月听取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亲自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并且做到组织、人员、资金和场地“四个保证”,形成了残疾人工作不但有“网”,而且有人;不但有站,而且能“转”的工作机制和上下联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五)在争取社会支持上下功夫。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残疾人事业,不仅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还要争取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六)在加大志愿者助残联络站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医疗、娱乐等系列化服务力度上下功夫。全县各乡镇团委、妇联、卫生院等单位的干部职工,要踊跃担当助残志愿者,利用“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等节日,采取捐款献爱心、送节目进村、为残疾人义务健康体检等形式,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第五篇: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规划

多年以来,在市局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劳动保障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形成了一个以促就业、保民生为目标,以五大险种为基本框架的劳动保障体系,并且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一、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今年以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303人

;实现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就业援助“962110”服务体系,“962110”援助上岗成功率超过90%;城镇登记失业率2.2%;开设各类技能培训班172期,共培训9480人;创业培训1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264796人,其中输出规模181459人,劳务外派432人,转移劳务收入154958.58万元,其中输出劳务收入106189.78万元;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5020人;直接组织劳务输出1550人;就业型企业新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安置937人,其中社区就业610人。

(二)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4万人(其中退休人员2.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3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73万人;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2万人。

(三)城乡医疗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总人数为635064人,参保率92.37%,其中城镇居民参保19332人,农村居民参保601076人(含农村学生儿童),城镇学生儿童参保14656人。

(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2%;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16户;工资集体协商企业80户;做好劳动保障维稳、综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并按规定报送相关信息和材料,目前2个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社区也正在积极创建中。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环境

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即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按照“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县将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新**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条件

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正处在重要转型期,与过去相比,管理和服务的面有很大延伸,工作范围、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涉及到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多,具体业务量成倍增长,任务十分繁重。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1、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一是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将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城镇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有序劳务输出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股份制企业深化改革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艰巨,部分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许多行业技能人才短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三是落实法律和政策规定还需下大功夫。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的落实不到位,公共就业服务还不完善,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

2、社会(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保障工作压力加剧。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不高,参保率、缴费率不高。二是统筹层次低、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基金出现缺口,就会危及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当务之急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的基本养老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按照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协调推进各项基础工作,全面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

(二)发展目标

1、劳动就业工作城乡就业持续增长。“十二五”末,全县开发就业岗位达到1.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到“十二五”期未,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万

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万人;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四、保障措施

(一)实行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责任。把实现充分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与经济增长同

等重要的指标,列入对各级人民政府的政绩考核内容,确保全县“十二五”时期劳动保障各项主要目标的完成。

(二)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劳动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大对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等工作的投入,形成与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安排财政性资金和政策性贷款,扶持技工学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学习基地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提供补贴。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支出监督、全面落实企业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上,明确各级财政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平衡的责任。在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继续施行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

(三)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要求,大力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强化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劳动监察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建立覆盖全县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劳动保障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办理,为劳动保障各项工作提供多层次决策支持和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应用信息化技术深化劳动保障统计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应用系统。

(四)加强劳动保障事业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加大劳动保障宣传工作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我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作用和经验,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劳动保障事业,引导人民群众更新就业观念,强化参保意识,增强公民守法维权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宣传投入,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有利于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五)加强劳动保障系统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加快社会保险服务窗口建设,建立健全安全、规范、高效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和管理水平。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推进信用和谐社区建设,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就地掌握街道、社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状况,开展社区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四是进一步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社区退休人员活动服务场所建设,提高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率和社区管理服务率,提高服务水平,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五是加强劳动保障工作调研,了解和掌握基层情况,促进决策、管理、服务科学化。六是加强劳动保障队伍教育培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其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劳动保障工作队伍,为我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下载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劳动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劳动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乡劳动保障、卫生、计生、文化、广电事业的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

    乡劳动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劳动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乡劳动保障、卫生、计生、文化、广电事业的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

    *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文章标题:*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我市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洪洞县政协委员、苏堡镇联络组组长朱江平反映:残疾人是社会上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事业发展

    浅论优秀企业文化提炼和文化的制度落实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一种“灵魂守则”,是一种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没有企业文化,经营战略和管理......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民政事业发展(2010)范文大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民政事业发展 ---竹溪县民政局党风建设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材料 竹溪县民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纪委及政法系统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

    注重人才培养,促进事业发展

    注重人才培养,促进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就必须要建设一支强硬的人才队伍,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就必须解放思想,这就需要经营决策者一手狠抓经济建设,一手狠抓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两......

    保障粮食安全 也要促进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 也要促进发展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区域的粮食主产区在千方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