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用心理学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11.10.31
上海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测验
行政管理(本)专业 社会心理学 试题
一、判断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题义正确为“A”;题义错误为“B”,答案写在题目后的括号内。)
1、要了解人的心理规律,就要了解、预测、调节和改变人的行为。(B)P32、人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机的来源不同,因而两者之间无法相互转化。(B)P1373、思维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化就是把抽象概括出来的结果推广运用到其他同类事物上去的过程。(A)P974、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产生的。(A)P155、意义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A)P826、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的本质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B)P147、坎农—巴德理论强调情绪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B)P1278、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有关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A)P699、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外在的环境是无法影响动机的。(B)P13810、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因此,感觉和知觉截然不同,两者没有联系。(B)P253411、格式塔心理学有一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A)P131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脏的功能和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B)P313、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该学派强调人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生活环境中习得的。(A)P1414、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和日常用语中肯定、否定或简单一句话即可以回答的问题属于同一层面。(B)P9915、能力是发展的。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均势,又存在个别的差异。(B)P?
1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地洞”,这句俗语说明了能力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A)P17
3二、多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题目中的括号内。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1、人类心理现象包括(ABCDE)。P2
4(A)认知与学习
(B)动机与情绪
(C)心理特征
(D)社会心理与心里健康
(E)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DE)
(A)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P13
5(B)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P136
(C)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越强行为效果就越好P139
(D)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P115
(E)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P1263、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DE)P1
3(A)魏特墨
(B)柏拉图
(C)塞万提斯
(D)考夫卡
(E)苛勒
4、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ACE)
(A)本我(B)知我(C)自我(D)感我(E)超我5、下列说法中,表现知觉基本特征内容的有:(ABCDE)
(A)人在面临各种刺激时,只是把其中的少数刺激作为知觉的对象P36
(B)当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尽管它们在客观上是不完备的,但人却能依据知识经验全面地知觉它P3
5(C)知觉恒常性保证了人们在不同条件下仍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知觉P39
(D)同一个事物,知识经验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的理解会有差别P37
(E)时间和空间上相近的刺激易被组织在一起。P356、人的各种知觉都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ABCE)P3
4(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强制性
(E)知觉的恒常性
7、现代心理学中学习概念包括的含义有(ABCDE)P80
(A)学习是行为的变化
(B)学习是行为潜能的变化
(C)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D)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E)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8、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罗杰斯认为:(ABCDE)P87
(A)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其他人格的发展和自我的发展
(B)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着主要作用
(C)学习的结果应该由学习者自己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自己学到什么
(D)学习是学习者全身心参与的过程,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的参与
(E)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
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大致包括以下阶段:(ABCD)P99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E)修正假设
10、下列有关动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E)
(A)动机的产生只受内在需要的影响P138
(B)动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本身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只有通过个体外在的行为表现来推知他存在怎样的动机P138
(C)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即自我实现所驱使的动机P138
(D)工作动机的双因素理论将影响工作的动机因素分成两大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成长因素P150
(E)生理性动机是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P13611、下列动机中,属于社会性的动机有:(ABCE)P1
43(A)亲和动机
(B)工作动机
(C)成就动机
(D)生存动机
(E)权力动机
1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DE)P138
(A)自然动机
(B)社会动机
(C)生存动机
(D)匮乏动机
(E)成长动机
13、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其中成分性智力的构成成分包括:(BCD)P160
(A)新成分
(B)元成分
(C)操作成分
(D)知识获得成分
(E)精神升华成分
14、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ABCE)P15
5(A)抽象概括能力
(B)观察力
(C)想象力
(D)色彩鉴别力
(E)记忆力
15、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ABCE)P170
(A)发展水平的差异
(B)表现早晚的差异
(C)能力结构的差异
(D)能力类型的差异
(E)男女性别的差异
16、动机具有的功能包括:(ABE)P13
5(A)激活功能
(B)指向性功能
(C)概括功能
(D)信号功能
(E)维持和调整功能
三、论述题(要求:观点正确、论述合理、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
1、介绍一种学习理论,并举例说明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
(1)介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又称刺激反应理论。他们强调环境的作用,较少考虑内在的心理因素。其中有两种条件作用最具代表性: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a、例如:广告商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将自己的产品(条件刺激)在广告中与某些引起人们喜好的事伯——美女或婴儿(无条件刺激)联结起来。b、操作性条件反射被用于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当中,倡导教学要一步一步走,第一步都给以适当的强化,促进学习。同时,人的行为是可以随意塑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在解决临床心理学和行为矫正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2、试述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答:我国古代“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反映了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1)积极情绪所伴随的变化对健康有促进作用,而消极情绪则会起到破坏作用。如,癌症患者若能保持积极情绪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而积极情绪严重缺失会使人患严重的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或导致人形成病态人格。
(2)积极情绪的存在还能够缓冲和抵消消极情绪造成的损害,使人更快地从消极情绪的影响中走出来。因而情绪调节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强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如,在工作中,若积极情绪高涨的话,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3)如果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接纳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灵活运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情境的需要对情绪进行调节,就能够与别人维持满意的关系,拥有良好的人际环境,从而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四、运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和分析下述案例。(要求:分析理论依据明确;分析内容紧扣案例;分析结论合理清晰;分析推论符合逻辑。本大题共2题,每题16分。共32分。)
1、日本人提意见
这个故事,是一个到日本留过学的人讲的。有一位日本老人,那些日子每天早晨都在他窗前的一块地上扫,反反复复地扫,认认真真地扫。那块地方并没有杂物,实际上也很干净。开始别人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应该说他的一位中国邻居并没有意识到什么。老人每天扫的那块地方,只不过是每天晚上都停放着一辆小车。小车是一位中国邻居的。在日本,找一个泊车的车位是很贵的。这位中国邻居为了节省这笔开支,便把自己的车泊在了这位日本老人的窗前。老人显然感到不舒服,可日本人在处理邻里之间的小纠纷时,喜欢采取“暗”的方式交涉,表面上却永远是客客气气的。老人就是通过反反复复地认认真真地清扫那块空地的方式,来提醒中国邻居注意,提醒他不再为了贪小便宜而把车停在他的窗前,给他带来某种不便或者说是某种不舒服。这种中国邻居最终还是领悟到了老人的真正用意,他也就改正了自己的做法。那位日本老人,也终于露出了不易觉察的笑容。分析如下:
答:
一、理论背景:非言语沟通(P73)
1、非言语沟通是指运用除言语之外的其他渠道传递信息的沟通方式。
2、非言语沟通不是非声音,包含了有声的现象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3、非言语沟通一般包含:身体运动、姿势、面部表情、视觉行为、人际空间、接触行为、环境、嗅觉等方式
二、案例分析:本案例中,日本老人一方面很在意中国邻居占据她窗前的空位,另一方面有不想和邻居有正面的冲突,于是选择每天在自己窗前空位来回扫地的行为。老人希望通过她的这种行为让中国邻居自己能够意识到他占了老人的空地使他不快。老人采取的是一种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并未正面通过言语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三、结论: 非言语行为在人际沟通中有重要的作用如暗示效应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有的家长对孩子气的某种缺点或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与孩子一起观看,并与孩子沟通观后感受等。
2、优势与劣势
三个旅行者同时上路,一个带了一把伞,一个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则两手空空。晚上归来时,拿伞的人淋湿了衣服,拿拐杖的人跌得身上不少泥,而空手者却什么事都没有。空手者问拿伞的人,“你为什么淋湿而没有摔跤呢?”“下雨的时候,我撑开伞大胆地在雨中走,衣服还是湿了不少。泥泞难行的地方,因为没有拐杖,走起来小心翼翼,就没有摔跤。”再问拿拐杖者,他说:“下雨时,没有伞我就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或停下来休息。泥泞难行的地方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反而跌了跤。”空手的旅行者哈哈大笑,说:“下雨时我拣能躲雨的地方走,路不好时我细心走,所以我没有淋着也没有摔着。”
分析如下:
答:
一、理论背景: 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优势效应”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寓言,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在许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而忘乎所以,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因为优势,我们少了警醒和戒备,从而把优势变成了劣势。所以我们往往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了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二、案例分析:本案例中,打雨伞的人衣服湿了,拿拐杖的人跌了一身泥,唯独空手者衣服没湿也没有摔跤,这说明有雨伞和拐杖的人都是太仪仗自己的优势(即有雨伞和拐杖),有了雨伞或拐杖就忘呼所以、毫无顾及了,最终被淋湿和摔跤;而什么都没拿的人没有他们所拥有的优势(即雨伞和拐杖),所以遇泥路时会更加小心行走,遇下雨时及时找能躲雨的地方走,他在劣境中及时洞查优势,变不利为有利,以至于没有摔跤和被淋湿。
三、结论:
优势效应常常是人们的自足和虚荣的心理在作怪。
有些人自以为家财万贯或天资聪颖,所以忽略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最后坐吃山空,江郎才尽,完全是被先天的优势给害了。但也有人变不利为有利,因为不够聪明所以就刻苦用功,因为身体残缺所以就升华灵魂,最终成为成功者。
所以说,“塞翁失马,福祸相依”。当我们拥有优势的时候,要学会居安思危,同时要把自己的优势给“看好”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优势最大化,从而弥补弱势所造成的损失,这样才能用最高的效率取得成功。
第二篇:学前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1)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A.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A.直接刺激 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 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
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
3、同伴关系
4、能力
5、理智感
四、简答题(30分)
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2、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
3、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5、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30分)
1、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2、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2)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发射的是()。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D.游泳反射
2、下列关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达肌肉动作 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A.直接刺激 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 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
4、下列哪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6、下列属于幼儿中期心理特点的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爱模仿 C.好学好问 D.个性初具雏形
7、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分钟左右。A.15分钟左右 B.3~5分钟左右 C.20分钟左右 D.10分钟左右
8、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
C.自我中心性 D.具体形象性
9、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是()。
A.2岁半 B.3岁左右 C.4岁左右 D.5岁左右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 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
二、填空题(10分)
1、幼儿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 和 _______,其中_______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2、__________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
3、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4、_______和__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5、_________和 _______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三、名词解释(25分)
1、再造想象
2、自我中心性
3、道德感
4、同伴关系
5、遗传因素
四、简答题(30分)
1、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特点及研究方法是什么?
2、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社会化趋势。
3、简述幼儿初期直观行动思维发展特点。
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5、简述幼儿性格年龄特征。
五、应用题(25分)
试述造成幼儿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矫正“口吃”。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3)
一、选择题(10分)
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内容不包括()。A.自我意识 B.自我控制
C.自我调节 D.自我评价
2、智商在()之间称为超常。
A.90—110 B.110—130 C.70分以下 D.130—140
3、传统的气质类型不包括()。
A.活泼型 B.抑郁质 C.粘液质 D.胆汁质
4、儿童依恋发展的第四阶段是()。
A.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 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C.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D.对人反应无差别阶段
5、学前儿童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
A.1岁半—2岁 B.4—5岁 C.5—6岁 D.2—4岁
6、以下属于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A.思维的狭隘性 B.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C.自我中心性 D.具体形象性
7、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8、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 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D.概括性较低
9、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爱玩、会玩 B.好学、好问 C.个性初具雏形 D.爱模仿
10、视觉中枢位于脑()机能结构。A.枕叶 B.顶叶 C.颞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2、先学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上。
3、_________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4、儿童为脑皮质各区域成熟按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和 _______是实现由喜构思的基本手段。
三、名词解释(25分)
1、无意想象
2、抽象逻辑思维
3、理智感
4、亲社会行为
5、气质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幼儿想象夸张性的原因。
2、简述幼儿“说谎”的原因。
3、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4、为什么说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日期。
5、为什么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
五、应用题(25分)
试述四种教养方式中哪种教养方式最好?怎样做一位好父母。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4)
一、选择题(10分)
1、幼儿指的是()。
A.3—6岁 B.0—1岁 C.1—3岁 D.7岁 2、3岁儿童已能辨别()。
A.上下方位 B.前后方位 C.“自我”为中心 D.上下、前后
3、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叫()。A.思维 B.想象 C.记忆 D.情绪情感
4、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慢的。A.思维 B.想象 C.气质 D.性格
5、学前儿童颜色视觉(辨色力)何时发生()。
A.出生后三个月 B.1岁 C.6个月 D.2岁
二、填空题(10分)
1、学前儿童是_______岁的幼儿。
2、儿童与父母亲(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叫“__________”。
3、自我意识的萌发的时间______,发生的标志________。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有两种_______和_________。
5、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_________所设计的“三座山实验”是自我中心思维的一个最典型例证。
6、______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7、2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________。
8、一个人特有的心理活动、情感行为,反应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的动力特征叫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20分)
1、第二信号系统
2、思维
3、道德感
4、认知发展
5、性格
四、简答题(30分)
1、婴儿动作的发展有什么规律?
2、幼儿观察力发展有何特点。
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4、幼儿创造想象表现是什么?
五、论述(30分)
1、为什么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2、学前儿童(幼儿)思维发展年龄特点。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5)
一、选择题
1、()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A.出生后的第一年 B.出生后的第二年
C.出生后的第三年 D.出生后的第四年
2、()影响儿童行为的倾向性。
A.情绪 B.想象 C.记忆 D.思维
3、儿童言语的准备在()岁。
A.0—1岁 B.0—1.5岁 C.0—2岁 D.0—3岁
4、()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A.记忆 B.想象 C.思维 D.语言
5、()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A.个性 B.社会性 C.言语 D.情绪情感
6、()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A.言语 B.概念 C.情绪 D.记忆
7、儿童思维的发生时期在()岁。
A.0—1岁 B.1—2岁 C.1.5—2岁 D.1—3岁
8、两岁儿童能集中注意()分钟。
A.5—8 B.10—20 C.10—12 D.半小时
9、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是()。A.行为 B.思维 C.想象 D.感知觉
10、()的产生和发展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A.语言 B.思维 C.记忆 D.想象
二、填空题
1、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_______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婴儿发音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意想象是_______________的想象,这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__而进行的。
4、记忆态度是指记忆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注意具有稳定性、广阔性、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基本品质。
三、名词解释
1、再造想象
2、气质
3、直观行动思维
4、观察
5、有意注意
四、简答题
1、幼儿有意想象开始发展的表现?
2、幼儿判断发展的特点。
3、幼儿晚期心理特点。
五、论述题
试述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6)
一、选择题(10分)
1、新生儿出生时身高约为()。
A.30cm B.40cm C.50cm D.60cm
2、()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3、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
A.5岁 B.4岁 C.3岁 D.2岁
4、()是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5、()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A.遗传 B.遗传素质 C.生理成熟 D.生理特征
6、美国心理学家()用双生子楼梯的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A.艾宾浩斯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埃尔金德 7、3岁儿童已经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为中心辨别左右。
A.父母 B.同伴 C.自我 D.他人
8、()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思维
9、()是培养优而正确发音的关键期。A.2岁 B.3岁 C.4岁 D.5岁
10、()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 B.智商 C.想象 D.能力
二、填空题(1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_。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儿童大脑对_______能动的反映。3、3岁左右,幼儿已经能够掌握_________个词。
4、记忆的种类按目的分类,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5、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丰富和深刻化________。
6、___________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7、智利量表通常包括严格制定的标准化的________和_______的得分。
三、名词解释(20分)
1、亲子关系
2、道德感
3、个性
4、生理成熟
5、儿童心理发展动力
四、简答题(30分)
1、影响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3、为什么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
4、为什么幼儿有时会出现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情况?
5、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五、应用题(30分)
1、如何运用“同伴现场提名法”。
2、为什么推广普通话从小抓起?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7)
一、选择题(1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B.0-
6、7岁儿童 B.3-7岁儿童
C.0-3岁儿童 D.3-4岁儿童
2、婴儿最先发展起来的动作是()。
A.颈部动作 B.头部动作 C.大肌肉动作 D.小肌肉动作
3、()是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4、()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A.品质 B.人格 C.性格 D.气质
5、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中,()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B.遗传和生理成熟 B.环境 C.教育 D.环境和教育
6、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A.5岁 B.4岁 C.3岁 D.2岁 7、3岁左右,幼儿已经能够掌握()个词。
A.500左右 B.800左右 C.900左右 D.1000左右
8、()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依恋感
9、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10、儿童()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 B.智商 C.想象 D.能力
六、填空题(1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
2、_______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的行为。3、3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_________为中心辨别左右。
4、_______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地反映,是以此为中介,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5、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守恒法。
6、_________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七、名词解释(20分)
1、亲子关系
2、直观行动思维
3、气质
4、遗传素质
5、儿童心理发展动力
八、简答题(30分)
1、个性的基本特征。
2、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
3、为什么幼儿有时会出现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情况?
4、幼儿情绪情感发展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5、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九、应用题(30分)
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什么?并描绘实验过程。
2、同伴交往的类型有哪几种,各类型的公式是什么?在幼儿群体中分布的比例约是多少?
(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BAADC
DBCBC
二、填空题
1.图形、图表、符号
2.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3.事物与其特征 4.四岁左右 5.直觉行动思维 6.丰富和深刻化
三、名词解释
1.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2.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4.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5.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简答题 1.答:(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2)提出不寻常(3)讲故事,编结尾
(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 2.答:(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3.答:(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4.答:(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5.答:(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5)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论述
1.答:(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3)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2.答: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
(2)参考答案 答案:
一、1、C
2、B
3、A
4、D
5、C
6、A
7、D
8、B
9、C
10、A
二、1、游戏;早期学习;劳动;游戏
2、想象的产生
3、气质
4、遗传;生理成熟
5、社会生活条件;教育
三、1、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处于这类思维水平的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去认识事物,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3、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4、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个体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5、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
四、1、以掌握具体事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科学概念发展;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外延也不恰当;
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2、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表情日渐社会化。
3、直观性和行动性;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思维的狭隘性。
4、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对心理的主动调节;从零乱到成体系。
5、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五、生理原因:由于2—4岁儿童的言语调节机能还不完善,造成连续发音的困难。
心理原因: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造成的。从“思想”转换成言语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和更好的表达形式而感到焦急,也可能会因为发音的速度赶不上思想闪现的速度而造成二者的脱节。会使儿童处于紧张状态,而这种紧张可能造成发音器官的细微抽搐和痉挛,出现了发音停滞和无意识地重复基本音节的情况。经常性的紧张便成为习惯,以至于每次遇到类似的词语或情境时,都出现同样的“症状”。
模仿,幼儿的好奇心强,爱模仿,班上某个孩子偶尔会出现“口吃”,会使他们觉得有趣儿,“好玩儿”而加以模仿,最后不自觉地形成习惯。矫正口吃的重要办法是消除紧张,成人应和颜悦色地提醒他们不要着急,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讲话,对生活在幼儿园集体中的儿童,教师则要教育其他幼儿不要模仿,更不要讥笑。
(3)答案:
一、1、B
2、D
3、A
4、C
5、D
6、A
7、C
8、B
9、D
10、C
二、1、条件反射
2、皮质抑制机能;第二信号系统
3、先学前期
4、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5、动作;言语
三、1、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3、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4、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5、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四、1、由于认知水平尚处在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情绪对想象过程的影响。
2、幼儿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起来;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知识经验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
3、道德感是有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4—5岁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4、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是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地发展起来;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人的独特性。
5、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幼儿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幼儿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对成人对他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五、权威型,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多数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父母应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坚定的实施规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而对其良好行为表现表示支持和肯定,高控制,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避免专断放纵、忽视。
(4)答案:
一、1、B
2、D
3、A
4、C
5、D
6、A
7、C
8、B
9、D
10、C
二、1、条件反射
2、皮质抑制机能;第二信号系统
3、先学前期
4、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5、动作;言语
三、1、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3、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4、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5、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四、1、由于认知水平尚处在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情绪对想象过程的影响。
2、幼儿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起来;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知识经验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
3、道德感是有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4—5岁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4、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是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地发展起来;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人的独特性。
5、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幼儿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幼儿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对成人对他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五、权威型,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多数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父母应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坚定的实施规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而对其良好行为表现表示支持和肯定,高控制,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避免专断放纵、忽视。
(5)答案:
一、1、A
2、C
3、A
4、B
5、D
6、B
7、C
8、C
9、D
10、B
二、1、表象;新形象
2、连续音阶段;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
3、主动的、有目的;任务
4、目的、意图
5、转移性、分配性
三、1、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带上独特的色彩,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点。
3、指对客观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4、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5、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势。
四、1、(1)确定主题(2)完成提出任务(3)讲故事,编结尾
2、(1)形势逐渐间接化
(2)根据逐渐客观化
(3)理论逐渐明确化
3、(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五、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方面发展。
二、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三、学前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和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同伴交往可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基础。(6)答案:
一、1、C
2、A
3、C
4、B
5、B
6、C
7、C
8、A
9、C
10、A
二、1、0—
6、7岁儿童
2、客观现实 3、1000—1100
4、有意记忆;无意记忆
5、社会化;自我调节化
6、亲社会行为
7、题目:常模
三、1、主要是指儿童与父母(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2、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3、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4、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胜利发展。
5、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状态之间的矛盾。
四、1、(1)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3)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
(4)此外,亲子交往还受家庭以及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
2、(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境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幼儿讲述的逻辑性提高;(4)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3、(1)幼儿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对成人对他的评价注坚持有批判的态度;(2)如果成人对幼儿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3)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褒扬过高,也不可随意贬损,要注意自己评价对幼儿的影响。
4、(1)这是由于幼儿对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假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了;
(2)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
(3)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
5、(1)社会环境可以是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过程;
(3)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
五、1、在儿童集体活动的场所,挑选一处既能使幼儿看到搬上其他同伴,又不至于使幼儿为别人所干扰、分心的地方,逐一向每一幼儿提问:“你最喜欢班上哪3个小朋友?”(正提名)和“你最不喜欢班上哪3小朋友?”(负提名),详细记录幼儿的提名情况。如果某一幼儿被提名为“最喜欢的小朋友”则就在正提名上记上1分;相反,如果被提名为:“最不喜欢的小朋友”则就在负提名上记上1分,综合全班幼儿的回答,便可以得出每个幼儿的正、负提名总分。据此便可以判断某个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从而判断其同伴社交地位的类型。
2、因为语言的发展为:(1)4岁左右,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在这时期,儿童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儿童3—4岁以后,发音开始稳定,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族或本地语言,年龄越大越如此。这时,在开始学习其他方言或外语的某种发音就可能感到困难。
(2)对于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儿童要学会正确发音,必须建立起语音的自我调节功能。一方面要有精确的语音辨别能力,一方面要能控制和调节自身发音器官的活动。儿童开始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纠正错误发音。
因此,对于3-4岁儿童的正确发音要特别注意。推广普通话也要从小做起。(7)答案:
一、1、A
2、B
3、B
4、C
5、A
6、C
7、D
8、A
9、B
10、A
二、1、学前儿童的心理
2、危机期
3、自身
4、思维
5、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定义法)
6、不完整句阶段;完整句阶段
7、同伴关系
三、6、主要是指儿童与父母(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7、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8、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9、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
10、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状态之间的矛盾。
四、1、(1)心理活动的整体性;(2)心理活动的倾向性;(3)心理活动的稳定性;(4)心理活动的独特性;(5)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
2、(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应的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想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
3、(1)这是由于幼儿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了起来;
(2)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
(3)由于认知经验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
4、幼儿情绪情感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社会化;
(2)情感的丰富化和深刻化;(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5、(1)社会环境可以是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过程;
(3)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
五、1、(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用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2)双生子T和C在不同年龄学习爬楼梯。T从出生后第48周起接受训练,每天练习10分钟,连续6周。C则从出生后第53周开始,每天练习时间相同,仅训练两周,就赶上了T的水平。
2、(1)同伴交往的类型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2)“+”提名总分
受欢迎型 ≥ × 2 “+”提名人数 “-”提名总分
被拒绝型≥ ×2 “-”提名人数
被忽视型=正提名或负提名总分为0 一般型 <正提名平均分2倍
<负提名平均分4倍
在幼儿群体中受欢迎型幼儿约占13.33%,被拒绝型约占14.31%,被忽视幼儿占19.41%,一般型幼儿占52.94%。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2017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2017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时要眼睛盯着试卷,不要东张西望的,认真对待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17年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总计30分)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
.右图是《隋大运河示意图》,D地点是: 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江都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行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自然无为” B.儒家“仁政德治” C.墨家“兼爱非攻” D.法家“以法治国”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而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右图所示钱币出自我国古代哪个历史时期: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所有西方政府都引进了公务员考试制度,来测试申请政府工作者的才能,而不是依据人际关系或者家庭出身来录用人员,这其实是不知不觉的模仿了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的事物。”这“事物”是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10.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l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A.吐蕃 B.匈奴 C.金 D.突厥
12.“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精。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年5月温家保总理对震后面临严重核泄漏危机的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下列历史事件,与温家保总理此行有着相同意义的中日交往大事是: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戚继光抗倭
14.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大食金币 波斯萨珊银币 东罗马金币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15.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奖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材料分析题:(16题计4分;17题计7分;18题计9分,总计20分。)16.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并回答问题:(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2分)A.涿郡: B.余杭:
(2)想一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必须写出河段名称,不能使用字母代替。)(2分)17.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殿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世?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贞观政要》
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资治通鉴》
材料三:贞观十一年,马周上疏曰:“百姓自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今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旧唐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最终达成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听取张玄素建议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2)基于上述目的,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1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4)综观这三段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2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实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从1633-1639年间就颁发了五次“锁国令”,这一政策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迟缓之中。
材料二:1853年,美国舰队以武力打开日本国门。面对严峻的局面,以武士为首的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拥护明治天皇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在此后100多年里,虽经二战的重创,到今天日本仍然成为世界上第三号经济强国。
材料三: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政策使中国远离资本主义经济潮流,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直到一个多世纪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位置,以主动的姿态学习世界技术和文明的精华,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逐步迈向富强。(1)材料一、二中日本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从 到。材料三、四中,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从 到 再到。(5分)(2)从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有何关系?(2分)(3)以上四则材料对于我国国家发展有何启示?(2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序号 1 10 答案 B D B B B D C D D D 序号 11 11115 答案 A B C C D
二、材料分析题:
16.(1)A.涿郡: 北京(1分)B.余杭: 杭州(1分)(2)通济渠、邗沟。(2分)17.(1)共识1:如果滥用民力,会导致国家和政权灭亡;共识2:决定取消罢修乾元殿。(两点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目的,维护自身封建统治。(相近意思即可。1分)(2)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唐太宗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切实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措施,出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两点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3)从与民休息到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奴役。(相近意思即可。要体现出变化过程;2分)(4)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奴役和剥削人民的基础之上的,即使在“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局面,人民的徭役和赋税也是相当沉重的。(徇情给分,共2分)18.(1)闭关到开放;开放到闭关锁国再到对外开放。(用词不一定相当准确,但意思要相近,共5分)(2)闭关锁国会导致国家衰落,对外开放则国家繁荣昌盛。(两点都要达到;共2分)(3)我们要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吸取别国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徇情给分,共2分)看完以上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之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进一步推荐初一的其他课程视频学习,高分也能轻松拿哦。(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2017 2.初中7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2017 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 4.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四篇: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1
----
--
--
--
--
----
----
--
--
--
--
__题题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答
号--
--
场----
考----
--
_--
_--
_--
_--
__勿勿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请请_--
:--
--
名----
姓--
--
--
_--
_--
_--
__内内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线线_--
_--
:--
--
级----
班--
--
------
订订--
--
----
--
--
----
--
----
装装--
--
----
--
--
----
----
--
----江西省莲塘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应是一张暖暧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这首诗告诉我们()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B.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角色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 2.以下是同学们在“我与集体”主题班会上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①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②集体好处我多占,集体困难我不管 ③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④集体荣誉要珍惜,集体事务共承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你最大的责住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语)。这句话启示我们()A.人生最大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B.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对自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C.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就不必在意别人说什么D.人生最大的责任是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4.刚进中学,某校七(2)班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他们的班级格言:“进班一刻,七(2)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七(2)班的。”这句格言要求该班同学()①努力为班级和老师学习而争光②牢固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③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④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近日,中央启动最大规模对口援疆计划,通过十年时间,最大程度地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确保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同时,中央投入资金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规模。这主要表明()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C.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6.“2010年你最关心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看病难排在第一位,还有教育收费、收入差距、社会保障等。这一调查结果表明()①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解决上题所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根据国情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C.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8.文化多元添魅力,一个音符无法演绎优美的旋律。在中华民族文化志在复兴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愈加耀眼。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D.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
9.右图《中国腾飞》中,寓意着新中国腾飞的动力源自()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④中国人民有称霸太空的雄心壮志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2010年1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来的第六位跃居第三位,人均国
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
()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D.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1.改革开放3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用“住房宽敞心头亮,交通发展道路畅,轿车进家成时尚,通信便捷新式样,休闲娱乐促健康”来描述身边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能看出()
①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② 我国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观念变化④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得到解决 A. ①②B. ③④C.②③D. ①③
12.“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指()A.“一国两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3.我国新修订的选举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应当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至少一名代表。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原则。()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互助D共同富裕 14.右边漫画警示我们()
①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②必须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节能减排④要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2011年2月,利比亚爆发大规模骚乱,直接威胁到身在该国的33000多中国人的安全。我国政府动用了海陆空各种手段,克服种种困难,圆满、高效地完成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撤侨活动。此次撤侨活动的圆满成功,表明()
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②我国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③我国军事力量的无比强大④我国政府尽最大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依据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7.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们之所以坚持对外开放,是因为()
①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②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③对外开放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④只要坚持对外开放,现代化建设就会一帆风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这是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 ②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③体现了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④我们事业胜利的可靠保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9.香港之子“阿福”(黄福荣),从2002年开始在内地做慈善工作。在青海玉树地震中,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4个孤儿院师生的安全。这说明“阿福”()
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承担责任,服务社会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④个人荣誉感太强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11年安徽“两会”指出:推进兴国富民大业,必须着力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实行对外开放,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他始终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回答21~22题。
21.曾有人问钱学森:中国搞导弹行不行?他坚定地回答: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这体现了钱学森具有()
①爱国主义情怀 ②团结合作的精神 ③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④全球观念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22.钱学森经常告诫科技工作者:“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这启迪我们()
A.没必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B.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就一定能成功
C.国家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 D.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3.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促进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24.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雄狮”,纷纷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但近代中国却被列强称为“东亚病夫”,成为其蹂躏的对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长期独领风骚②落后就会挨打,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中国为推动世界文明、社会进步做出过突出贡献④封建皇帝穷兵黩武导致战争灾难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深圳“敢为天下先”的拓荒牛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①自强不息②爱好和平③开拓进取④勤劳勇敢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分析说明:
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比较表
分析上面图表,回答下面问题:(1).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变化反映我国人口国情的特点有哪些?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什么?(10分)⑵.小明的爷爷不明白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人口普查,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向爷爷解释?(8分)
2.“生态农业循环”:酒糟本是废物,却变成了养鱼的好饲料;鱼塘的塘泥需要定期清理,塘泥对葡萄树来说又是上好的肥料;葡萄可以用来酿酒,葡萄园可以用来从事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体现了什么发展战略?具有什么意义?(16分)
江西省莲塘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直升班)期中
考试
政治试卷(开卷)
一、选择题答案:
1-5 DCBBD6-10 BDCCC11-15 DDADD16—20B ABCA 21—25BCCAD
二、非选择题答案
1、⑴人口总量大,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人口分布不平衡的趋势进一步加剧。根本途径是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⑵意义:①有利于看清我国的人口国情,为国家制定和调整国策提供科学依据;②有利于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协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2)通过“生态农业循环”,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环境污染,又节约了成本,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生态农业循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第五篇:2013幼师心理学期中考试
赣县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秋学期幼儿心理学期中考试试卷
级《》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对于方位,幼儿较难掌握的概念是()A.前后B.上下C.左右D.大小
2.幼儿的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是()
A.3~4岁B.4~5岁C.5~6岁D.7~8岁
3.幼儿的情绪情感的特征下列不体现的是()A.能识别简单情绪B.能理解他人的情绪体验 C.不能掩饰自己的情绪D.控制能力差
4.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A.随意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相似想象
5.下列哪种活动不能反映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时,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
6.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主动的寻找特定的识记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机械识记B.无意识记C.有意识记D.意义识记
7.()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A.选择题B.是非题C.论文题D.填空题
8..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9.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
10.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11.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代词B.名词C.动词D.语气词
12.心理发展的含义包括()
A.心理发展从复杂概括到简单具体B.心理发展从凌乱到形成体系 C.心理发展从有意到无意D.心理发展从分化到笼统
13.在幼儿自我体验阶段()发展尤其值得重视。A.美感B.自尊感C.道德感D.恐惧感
14.()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活泼好动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稳定性较强
1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A.1~3岁B.3~5、6岁C.
6、7~11、12岁D.
11、12~17、18岁
16.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17.婴儿看见物体时,先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 触并抓握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所致。
A.近远规律B.大小规律C.首尾规律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8.教师对幼儿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该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C.鼓励幼儿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给幼儿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19.幼儿的择友标准是()。
A.兴趣相同B.性格相同C.性别相同D.空间位置比较近或拥有玩具
20.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善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空间想象;有人能说会道,有人沉默寡言,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性质。
A.连续性与顺序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定向性与顺序性
二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2.幼儿的记忆发展的特点?
1、红点实验是为了证明幼儿的自我意识的萌芽。()
2、知觉是人脑对环境中事物的个别性质的反映,如对形状、颜色、气味等信息的反映。
()
3、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幼儿观察的特点是不容易受到 外来事物的干扰,持久的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4、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的机体、脑的结构和 机能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稳定的成熟和发展的顺序。()
3、幼儿情绪表达与控制的特点?
5、幼儿的言语发展中包括语汇的发展、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1.心理发展2.记忆3.思维4.情绪情感
5.想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就狭义的心理发展而言,其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1、4岁的红红声称要画一辆汽车,可她在纸上画了一个长方形后又说,这是一个宝盒,在纸的空白处画了许多玩具、糖果,嘴里不停地叫着:“变吧,变吧!”,这些玩玩具和糖果画得比盒子还大,画完后,她一本正经地告诉小伙伴:“我们家里有一个宝盒,已经变出了好多东西”。请从这一事例中分析幼儿想象的特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