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光宪今日化学何去何从[本站推荐]
今日化学何去何从?徐光宪
今日化学何去何从?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第一种回答:化学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一门成熟的老科学,现在发展的前途不大了;21世纪的化学没有什么可搞了,将在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夹缝中逐渐消亡。第二种回答:20世纪的化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1世纪的化学将在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环境、海洋、空间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共同大发展。本文主张第二种回答。
一、20世纪化学取得的空前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同
在20世纪的100年中,化学与化工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这个“空前辉煌”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达,就是2 285万。1900年在Chemical Abstracts(CA)上登录的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的和人工合成的已知化合物只有55万种。经过45年翻了一番,到1945年达到110万种。再经过25年,又翻一番,到1970年为236.7万种。以后新化合物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每隔10年翻一番,到1999年12月31日已达2 340万种。所以在这100年中,化学合成和分离了2 285万种新化合物、新药物、新材料、新分子来满足人类生活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在1900年前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只知道55万种。从上面的数字还可以看出,化学是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向前发展的。没有一门其他科学能像化学那样在过去的100年中创造出如此众多的新化合物。这个成就用“空前辉煌”来描述并不过分。但“化学家太谦虚”(这句话是Nature杂志在2001年的评论中说的,参见文献[1]),不会向社会宣传化学与化工对社会的重要贡献。因此20世纪化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可。
二、20世纪发明的七大技术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化学合成技术和生物技术
报刊上常说20世纪发明了六大技术:
1.包括无线电、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的信息技术;
2.基因重组、克隆和生物芯片等生物技术;
3.核科学和核武器技术;
4.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
5.激光技术;
6.纳米技术。
但却很少有人提到包括新药物、新材料、高分子、化肥和农药的化学合成(包括分离)技术。上述六大技术如果缺少一两个,人类照样生存。但如没有发明合成氨、合成尿素和第一、第二、第三代新农药的技术,世界粮食产量至少要减半,60亿人口中的30亿就会饿死。没有
发明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平均寿命要缩短25年。没有发明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的技术,人类生活要受到很大影响。没有合成大量新分子和新材料的化学工业技术,上述六大技术根本无法实现。这些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化学和化工界非常谦虚,从来不提抗议。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力宣传20世纪发明了七大技术,即化学合成(包括分离)技术和上述六大技术。这七大技术发明可以按照人类需要的迫切性和由它们衍生的产业规模的大小来排序:
(1)从人类对七大技术发明的需要迫切性来看,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应当排名第一,已如前述,因为它是人类生存的绝对需要,没有它,全世界一半人口要饿死。它还为其余六大技术发明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国外传媒把哈勃(Haber)的合成氨技术(Haber process)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是很有道理的。
排名第二的是信息技术,第三是生物技术,以下依次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纳米技术和激光技术。也许有人会问汽车产业不是比飞机还重要吗?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是德国人在1886年发明的,所以汽车、火车、炼钢等都是19世纪发明的重大技术。而合成氨技术是哈勃在1909年发明,在1918年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高分子合成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药物、新材料的合成更是近50年的事。因此合成化学技术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
(2)从20世纪的七大技术发明衍生的产业规模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来看,排名次序如下:第一是信息产业,第二是由化学合成(包括分离)技术衍生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和药物、农药工业等产业,以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从电解水中分离出氢气,作为电动汽车的燃料,为解决将来水资源缺少的海水淡化产业等。
第三是飞机、航天、人造卫星及导弹产业,第四是核电站和核工业。这4个产业都是非常大的产业。其中在核产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化工产业,如核燃料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工业,重氢、重水工业、稀有元素冶炼工业等,又如信息产业和航空航天导弹卫星产业中,都依靠冶金、稀有元素冶炼和高分子等化学合成产业。
相对于前述4个产业而言,排在第五的生物技术产业、排在第六的纳米技术产业和排在第七的激光技术产业这3个现在还是小产业。其中纳米产业实际上是化学家发明C60等巴基球和碳纳米管等衍生出来的合成化学产业,以及用各种方法把化学物质制成纳米尺度的合成产业。
所以20世纪和21世纪上半叶理应称为信息和化学合成时代,要到21世纪下半叶才能称为生物技术时代,因为目前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规模还很小,远远不及信息产业和合成化工产业。
三、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
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化学与生命、材料等八大朝阳科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但化学作为中心学科的形象反而被其交叉学科的巨大成就所埋没。
1.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科学可按照它的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数学、物理学是上游,化学是中游,生命、材料、环境等朝阳科学是下游。上游科学研究的对象比较简单,但研究的深度很深。下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除了用本门科学的方法以外,如果借用上游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化学是中心科学,是从上游到下游的必经之地,永远不会像有些人估计的那样将要在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夹缝中逐渐消亡。
2.化学又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中心科学,与我们的衣、食、住(建材、家具)、行(汽车、道路)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高分子化学家胡亚东教授最近发表文章指出: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基本被高分子产品所包围。化学又为前述六大技术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
3.化学是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八大朝阳科学(sun-rise sciences)都有紧密的联系、交叉和渗透的中心科学。
化学与八大朝阳科学之间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但化学家非常谦虚,在交叉学科中放弃冠名权。例如“生物化学”被称为“分子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化学”被称为“结构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被称为“生物物理学”,“固体化学”被称为“凝聚态物理学”,溶液理论、胶体化学被称为“软物质物理学”,量子化学被称为“原子分子物理学”等。
又如人类基因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际上是基因测序的分析化学和凝胶色层等分离化学,但社会上只知道基因学,看不到化学家在其中有什么作用。再如分子晶体管、分子芯片、分子马达、分子导线、分子计算机等都是化学家开始研究的,但开创这方面研究的化学家却不提出“化学器件学”这一新名词,而微电子学专家马上看出这些研究的发展远景,并称之为“分子电子学”。
又如化学家合成了巴基球C60,于1996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后来化学家又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合成了碳纳米管。但是许多由这一发明所带来的研究被人们当作应用物理学或纳米科学的贡献。
内行人知道分子生物学正是生物化学的发展。在这个交叉领域里化学家与生物学家共同奋斗,把科学推向前进。但在中学生或外行看来,“分子生物学”中“化学”一词消失了,觉得化
学的领域越来越小,几乎要在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夹缝中消亡。
这样,化学这门重要的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反而被社会看作是伴娘科学(bridesmaid science)而不受重视。世界著名的Nature杂志也为化学家鸣不平,在2001年 发表了社论说:“化学的形象被其交叉学科的成功所埋没”。但化学家仍然很谦虚,居然不喊不叫也不抱怨。化学家的谦虚本是美德,但因此而在社会上造成化学是落日科学(sunset science)的印象,吸引不到优秀的年轻学生,这个问题就大了。
四、化学有没有理论
有人说:“化学没有理论,只是一堆白菜,21世纪的化学没有什么可搞的了”。这也是化学不被认同的理由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国著名化学家唐敖庆院士有很好的回答,他指出19世纪的化学有三大理论成就:
1.经典原子分子论,包括建筑在定比、倍比和当量定律基础上的道尔顿原子论,以及包括碳4价及开库勒提出的苯分子结构等工作为中心内容的分子结构和原子价理论。
2.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律。
3.C.M.古尔德贝格和P.瓦格提出的质量作用定律是宏观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
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律对于20世纪玻尔建立原子的壳层结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所以化学和物理学这两个姐妹学科是互相促进的。
20世纪的化学也有三大理论成就:
1.化学热力学,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提出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理论。
2.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量子化学家鲍林提出的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1953年沃生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奠定了基础,后者又为破解遗传密码奠定基础。所以化学与生物学也是互相促进的。
3.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分子反应动态学。
没有这三大理论,要取得合成2 285万种化合物的辉煌成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化学没有理论,只是一堆白菜”的说法,是不公正的。
到了21世纪,世界数学家协会提出七大数学难题,筹集了700万美元,悬赏100万美元给每一个难题的解决者。
物理学提出了五大理论难题:
1.4种作用力场的统一问题,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统一问题。
2.对称性破缺问题。
3.占宇宙总质量90%的暗物质是什么的问题。
4.黑洞和类星体问题。
5.夸克禁闭问题等。
21世纪的生物学也有重大难题和奋斗目标:
1.后基因组学和人类疾病的消除。
2.蛋白质组学。
3.脑科学。
4.生物如何进化?生命如何起源等。
但化学家又比较谦虚,好像没有人明确提出哪些是化学要解决的世纪难题。这样与物理学和生物学相比,就会显得化学没有什么伟大的目标了。其实化学家心目中是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的,只是不愿多说。但这又造成“化学无理论”的错误印象。这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淡化化学的思潮的主观原因之一。那么化学果真提不出重大难题吗?作者曾经初步提出21世纪化学有四大难题。
第二篇:着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总结的科研创新的16条方法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总结的科研创新的16条方法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多年探索科研如何创新,并通过讲座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后辈。
● 知识创新都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故而勤奋学习,建立知识框架,积累深厚基础;加上追根到底,万事逼问为什么的好奇心,就是创新的源泉。前者是学,后者是问。学而不问则殆,问而不学则茫。学而问,问而思,思而行,行而果,这就是创新。
● 如果你梦想要做一个科学家,那么勤奋学习就是实现你的梦想之“舟”。但舟有快如宇航飞机,慢如蜗牛。所以勤奋必须是高效率的勤奋,不要去做“磨擦生热”的“无用功”,更不要做“负功”。
●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粗心大意的人很容易放过这种机遇。只有具有敏锐眼光和扎实基础的科学家才能抓住它,取得重大的突破。
● 实际的学科基础是金字塔,有比较广的知识,但是又要有塔尖,有高度,也就是你的专业知识高度。但是一条竹竿是站不直的,所以你除了“高”,还要有一些“宽”。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科研如何创新的方法,总结了16条。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天赋很平常,但“天道酬勤”,只要依靠勤奋,是可以取得科学成就的。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98%的汗水+2%的灵感。而2%的灵感也可用勤奋来培养。各位同学只要勤奋努力,相信都能成为出色的科学家。
1、创新与知识积累:中药铺的抽屉和知识框架
创新必须先有知识积累,这是创新和继承的关系。我幼年时常生病,生了病去看中医,到中药铺去抓药,看到中药分类归档,放在上百个抽屉里。从那时起就模糊认识到要把学到的东西放在脑中的抽屉里,并把众多抽屉有序排列,才能记住。以后就慢慢形成要在自已的头脑里建立知识框架的概念。知识框架即知识文档树,建立知识文档树便于知识存贮检索、记忆、联系比较、分析归纳和创新。
2、创新链和创新树
科学研究是接力赛跑,起跑点要在科学研究的前沿,要把前人的有关知识接过来。研究生的导师很重要,他把接力赛跑的棒交给你,你就可以在科学研究的前沿起跑。牛顿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能看得远一些”。这是创新和继承的关系。
科学研究既然是接力赛跑,所以每一项科学创新都有前因后果。把这些前因后果串联起来,就构成一条“创新链”。创新链常有分支,于是构成“创新树”。建
立创新树的方法,可以启发你的创新灵感,活跃你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在分枝点上,可以思考一下:还有什么新路可走?
3、分类研究法
“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科学(Science)原来的含义就是分科之学。例(1)动植物的宏观分类法——门,纲,目,类,科,亚科等。例(2)生物的微观分类法——基因分类法。例(3)萃取机理的分类。例(4)经济模式的分类——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如美国),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世界上的事物是非常复杂的巨系统,要探索这个巨系统,先要把它进行分类,才能找到其中的规律。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是学科越分越细。例如1900年是500门学科,2000年是5000门。100年增加10倍。2100年可能到50000门,2050年到20000门,50年中创建15000门新学科,我们中国人至少创建3000门。你们要有创建3000门新学科的雄心壮志。
4、学科交叉法
学科交叉法就是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进行“比较”、“类比”和“移植”的研究方法,从而产生新的研究领域或新的学科。
“比较法”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方法,也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逻辑方法。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一分支,叫做“比较语言学”,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异同。在生物学中有“比较生物学”。学科交叉的无人区是创新的生长点。
在比较语言学中,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促进本门语言学的发展。例如英文的Crisis,中文是“危机”。危机有危险和机遇两层意思。处理得当可以把危险化为机遇,而Crisis只有危险的意思。中文有“做学问”一词,通常翻译为Learning,但后者只有学习的意思,没有问的含义。做学问要既学又问,学而不问则殆,问而不学则茫。
5、移花接木法
“移花可以接木,杂交可以创新”,这是科学创新的“移植法”。科学可按照它的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分为上、中、下游。数学、物理学是上游,化学是中游,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等是下游。上游科学研究的对象比较简单,但研究的深度很深。下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除了用本门科学的方法以外,如果借用上游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移上游科学之花,可以接下游科学之木”。
例(1)量子化学是把量子力学的理论和数学方法移植到化学中来,因而产生的交叉学科。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科恩和英国数学家波普尔,把量子力学的理论和计算数学的方法移到化学中来,解决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难题,因而获得1998年诺
贝尔化学奖。
例(2)把数学方法移植到经济学中来,可以实现经济学的突破。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奖授予纳什,他把数学中概率论之花,移到经济学中来,提出预测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博弈论”。
例(3)移花接木创新法的另一例子是仿生学。例如第一架飞机就是模仿蜻蜓制造出来的。流线型的喷气飞机和高速火车的造型是模仿鱼类的,特别是海豚的皮肤表面有一种可吸收能量的弹性结构,借以消除流体的阻力,使湍流变为平流。
例(4)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产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结构生物学等。现在后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生物学与化学之间又有一个新的交叉学科——蛋白质组学已经形成。
6、四两拨千斤法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四两拨千斤”,这就是“力的放大”。例如杠杆、齿轮、千斤顶等,在搬运东西和机械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要把一种已知的方法尽量推广拓展到未知的领域,这就是“创新”。
例(1)三极管的发明可以实现电流的放大,上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是电子管的鼎盛时期,它曾为无线电、雷达、电子计算机和V型导弹的发明做出了贡献。1948年发明了晶体管,同样可以放大电流,但体积、重量、耗电量均比电子管减少100-1000倍。1959年又发明集成电路,从而产生了微电子学和微电子工业,导致20世纪的信息革命。
例(2)激光器的发明。电流的放大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于是人们联想到光是不是也能放大呢?1954年汤斯首先实现了微波的受激辐射放大。1960年从事红宝石微波量子放大器研究的年轻人梅曼成功地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实现了光波的受激辐射放大。
例(3)化学合成的自动组装放大,例如用K.Ziegler和G.Natta催化剂,可使单体自动定向聚合为高分子。又如自组装化学,也是化学发展的方向之一。
例(4)生命的放大——从卵细胞到生命的发育成长,发展成为现代的克隆技术。
7、逆向思维法
在飞机的设计中,要试验飞机的外型和材料在高速飞行中与空气阻力的关系。这种试验很难在空中飞行时进行。于是创造出“风筒”来模拟飞行。这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维方法,即把飞机固定,让高速空气流向飞机,其效果是一样的。这就是在空气动力学和航空技术研究中常用的“风洞”实验室方法。又如在轮船的设计中,可以做一个缩小的模型,放在一个缩小的水槽中,用各种流速来试验船体的阻力。
8、柳暗花明法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粗心大意的人很容易放过这种机遇。只有具有敏锐眼光和扎实基础的科学家才能抓住它,取得重大的突破。
例(1)按照经典遗传学的观点,水稻是自花授粉,不能杂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相信这一点。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田间发现一株优势非常强的水稻,第二年他把它种下去,结果大失所望,跟上年选的植株完全不同,高的高,矮的矮,生长期长的长,短的短。就在失望之余,他突然产生了震撼:为什么遗传会有这样大的分离呢?只有杂种才会有分离,纯种不会有分离。他于是大胆提出假设:他选的这株是天然杂交稻,推翻了经典遗传学认为水稻不能杂交的结论。当然这只是大胆的初步假设,还有待做艰苦的研究工作,培养出人工杂交水稻来证实。为避免自花授粉,他选择雄性不育植株来受粉,取得了很大成功,使我国水稻由亩产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
例(2)光的本质是什么?是波动还是微粒?这个问题争执了200多年,互有胜负,不得解决,在20世纪初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这是因为人们的思想受形式逻辑的限制,形式逻辑回答问题,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爱因斯坦跳出了形式逻辑的框框,认为问题的答案可以“亦此亦彼”,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达到了完美的创新境界。这就是他在1905年提出的光子学说。
9、天上人间法
有些物质是天文学家在天上先发现,然后由化学家把天上之花,移植到地球人间的。
例(1)1868年天文学家在观察日全蚀时,从日珥的光谱中发现一种未知原子的谱线,命名这一未知元素为“太阳元素(Helium)”。28年后,化学家才从地球大气中把He元素气体分离出来。
例(2)天文学家用射电天文望远镜研究分子的转动光谱,发现了几十种星际分子,有一类是直线形的HCiN分子。化学家Smally想象宇宙中有闪电C C C C;C,空气中有氮气和氢气,企图用激光或电弧作用于石墨,在地球上来制备这类化合物,却意外地得到C-60,并获得诺贝尔奖。但这类HCiN分子,至今在地球上尚未合成。
10、傻瓜提问法
创新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年轻人好奇提问往往是创新的开端。好奇性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所以“好奇性”也是科学家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例(1)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一定要等于180度吗?其实,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是平面上的几何学,即欧几里德几何学。人们发现用平面几何学经行大地测量,在范围较大时有偏差。这是因为地球是球面的。在地球上距离较大的三点之间,作三条直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之和大于180度。这就是球面几何学。反之,在凹面上的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小于180度。由此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非欧几何学。
例(2)空间的维数是不是一定要整数?例如说一维、二维或三维空间。可不可以有分数的维度?这个看似傻瓜的提问,终于发展成为一门新科学:分形理论。弯弯曲曲的海岸线的维数就在一维和二维之间。
11、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法
胡适在考古学研究中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我认为也可用于自然科学研究,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创新的方法。如果你不明白为什么,对老师、专家、权威都可提出质疑,敢于好高骛远大胆假设,善于实事求是,小心求证。对于你的假设预期,要认真安排实验来小心求证。实验的结果不外四种:
(1)证明了你的假设,于是进一步去寻求新的实验证明。证明越来越多,假设就能发展成为理论;
(2)部分否定了你的假设,于是你可以部分修改你的假设,使之更为完善;
(3)全部否定了你的假设,于是你可以根据新的实验结果,提出新的假设;
(4)得到完全意外的结果。例如从设计合成一个新化合物的失败,到发现一个新的结构类型。如果你的运气好,可能发现新现象或新效应,但必须有敏锐眼光才能抓住它。
所以这四种可能性,在科学上都有收获。尤其是第四种,可能有巨大收获。
12、意外机遇法
例(1)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例(2)X-射线的发现。
例(3)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
13、灵感培养法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词话》中写到治学的三个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是治学或研究的开始,要找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作为你科研创新的起点。“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她千百度”,这是第二境界,正是科学研究的紧张阶段,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解决才好。“蓦然回首,伊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正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忽然灵感到来,蓦然回首,伊人(这
里指你希望得到的结果,或解决困难的方案和办法)出来了,却在忽明忽暗的灯火阑珊处。
从中可以得到三点启发:(1)开题的重要性;(2)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如果你梦想要做一个科学家,那么勤奋学习就是实现你的梦想之“舟”。但舟有快如宇航飞机,慢如蜗牛。所以勤奋必须是高效率的勤奋,不要去做“磨擦生热”的“无用功”,更不要做“负功”;(3)创新除了勤奋外,还要有一定的“灵感”。当你在科研中已“进入角色”,“身心投入”后仍然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你可以忘掉它,轻松愉快地去做别的工作,或看电影,或散步,或听音乐,然后好好睡一觉。睡眠中大脑会把白天困扰你的问题进行知识的反刍、酝酿和陈化的慢波处理,早上一觉醒来,往往就忽有所悟。听说开库勒就是在早上一觉醒来时,悟到苯分子的六角形结构的。
14、虚拟实验法
现在常用的虚拟现实法也是“建立模型”的方法之一。提出一个理论模型,用计算机虚拟现实,得到希望得到的结果。这一方法现已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例如:
(1)虚拟大气温度、湿度、气流的未来变化,做出近期和中期的天气预报;
(2)建立模型,虚拟小浪底水库放水冲洗黄河的泥沙,提供最优化实际放水时间和流量等参数;
(3)虚拟原子弹爆炸过程,代替实际爆炸实验,为原子弹设计提供基础;
(4)北京大学在稀土分离研究中,以串级萃取理论为模型,用计算机模拟“摇漏斗”的实验,获得稀土工艺设计的“一步放大专家系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15、综合集成法
系统科学是从传统科学中提出带有共性的问题来研究,因而产生的科学。它是最广泛的交叉学科。如果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看作科学分类的经线,那么系统科学就是横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纬线,所以也可称为横断科学。它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非线性科学、协同学、运筹学、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突变论、超循环论等。下面仅以控制论为例,说明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控制论是把自动调节、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以及神经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以数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新学科。它是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的,他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接受了研制防空火力的控制系统的任务,尝试用机器来模拟人脑的功能。他把生命机体和机器作比较研究,总结出自动机应具备的一些特点。他的研究还表明,无论是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物系统,以至经济、社会系统,反馈都对系统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总结了这些思
想,在1948年出版了《控制论》一书,把控制论定义为“关于机器和生物的通讯和控制的科学”。钱学森1954年在美国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一书,是这个学科的奠基性著作。同年艾什比发表《大脑设计》,建立了“生物控制论”。
16、接近于“无中生有”的原始大创新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突破当时牛顿经典力学的理论和传统概念,提出全新思维和理论的创新。但即使这样重大的原始创新,也不是完全“无中生有”,而是有迹可寻的。
以量子力学为例,实现这一类创新的第一步是“提出科学问题”。正确敏锐地提出科学问题,本身就是重大的创新。
第二步是要有敏锐的直觉和灵感,提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概念,并重新审视旧理论中的概念。
第三步是要建立新理论的基本方程。既然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们的基本运动方程也应相似。薛定鄂把光的Maxwell电磁波方程与德布罗意关系式结合起来,得到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即著名的薛定鄂方程。
第四步是要有深厚的数学基础,从基本方程推导出可以由实验来检验的结果。
第五步,一个新理论的基本方程建立以后,还要回过头来看看这个理论体系是建筑在哪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基本假设的要求是:物理概念要明确,表述要简洁,它的实验基础要巩固,条数要愈少愈好。这样才能建立简洁优美的理论体系。
徐光宪简介:
徐光宪,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键理论。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双氧络合物。
2008年,徐光宪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第三篇:《解读文本有效教学》读后感(谢宪光)
《解读文本有效教学》读后感谢宪光近读叶宇琨老师的文章《解读文本有效教学》,对解读文本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解读文本有效教学》读后感(谢宪光)。叶老师告诉我们,可从三个角度去解读文本:一是从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去读,二是从一个语文教师的角度去读,三是从所教班级学生的角度去解读。如何“从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去读”文本?叶老师说一要读懂文本的主旨,二要读懂文本的结构,三要读懂文本的语言,四要读懂作者的意图。文中提到:“在阅读时,文本的主题思想是灵魂,在教学时,文本的主题思想是航标。教学上何轻何重,何取何舍,从哪个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最后落脚点在哪里,教学是深厚还是浅薄,完全取决于这一步解读。”这应该就是叶老师所说的“读懂文本的主旨”最重要的原因吧。一篇文章,无论形式或内容,都服务于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依托于内容。文章的内容看似较为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一篇文章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每一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这在多元理解下会繁衍出不同的结果。抓住主要内容来设计教学、来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才会使学生形成整体的概念。若抛开文本主要内容这条主线来实施教学,从方式上带来的只有肢解教材,在教学策略上只能是“师生问答”,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丢掉阅读教学的本。每一篇文章都通过主要内容叙述展现其独特的主旨,文章的主旨均反映某一时段、某一时代、某一特定时刻或者是某一特定事件的思想情感,列入教材的每一篇文本都有其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在学生心灵洗涤、陶冶、人格建立以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上都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较好的把握文本的思想和价值观取向,不能偏离正确的轨道。叶老师接下去说解读文本要“读懂文本的结构”“读懂文本的语言”,我想,这就是关注服务于文章主旨的“文本的形式”了。文本的结构就是一篇文章叙述的先后顺序、脉络,这是每一篇文本呈现给我们的外在形式,因为题材、体裁的差异而有着各自的特点。记人、记事、写活动的文章一般较时间顺序、事件发生发展顺序为多;科普、说明的文章一般以性质、特点等为抓手,各部分之间的顺序多为并列出现;童话、寓言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一般是按故事发展顺序来记述。每篇文本又因文而存在差异。教学时,在抓住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文本特有的文脉实施教学,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写法上的熏陶,实现读写隐形结合。文本的语言各有特点,每篇文章因受体裁、题材的限制,语言风格是迥然不同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分并结合语言特点而渗透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与巧妙,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语言文字特有的表情达意的功效,明白不同的语言风格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等。如教学《桥》这一课,就要体会文章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气氛的语言特点。如,课文开篇就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了铺垫。再如,课文最后写“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里每句话都单独成段,语言极为洗练,却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以下是我们本学期对《鱼游到了纸上》一文的文本解读:四下27课《鱼游到了纸上》文本解读(一)文本分析:段落层次↓主要内容↓表达方法↓结构关系↓第1-4自然段呆呆地观鱼静静地比喻、铺垫外貌描写按事情发展顺序第5-8自然段工笔细描画鱼挥笔速写比喻、细节描写第9-14自然段与青年交谈鱼先游到“我”心里叙述(二)特点概括:
1、文本特点:本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读后感《《解读文本有效教学》读后感(谢宪光)》。
2、结构特点: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按“观鱼--画鱼--谈画鱼”的顺序记叙。
2、语言运用:叙述与描写相结合。
3、表达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4、文本中心:本文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年轻的残疾人由衷的赞美与敬佩之情。由此可见,我们本学期的文本分析是基本上符合叶老师所说的“从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去读”的要求的。如何“从一个语文教师的角度去读”文本?叶老师说一要明确教学目标,二要理清知识体系,三要把握文本线索,四重在咬文嚼字,五要兼顾各种因素。什么叫做“从一个语文教师的角度去读”文本呢?文中说:“老师必须深入钻研文本,进行二度开发,发现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以及可迁移,可过概括内化的语言现象,以学段目标为导引,对文本信息进行合理取舍,挖掘出可供学生开展阅读实践的内容。”我觉得这是解读文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以学段目标为导引,对文本信息进行合理取舍,挖掘出可供学生开展阅读实践的内容”这一点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语文课上“学什么”的本质问题。现今课堂上,我们看到的许多现象就像文中温儒敏教授所说的“一切瞄准考试,都很功利,很焦躁,都是搞提前量,随意提高教学难度,一级一级都是超负荷和提前量,太不正常了!”我们现在所需花大力气的就是要“理清知识体系”“明确学段目标”,使学生不至于在知识体系的链条上脱“链子”,以至于学习语文无所适从,梦里来雾里去,越学越不知所云,越学越味如嚼蜡。“咬文嚼字”也非常重要,也关系到学生语文课上“学什么”的本质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有“咬文嚼字”,多读深思,才能感悟语言美,才能激发学习语文的乐趣。远一点上讲,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里写道:“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有这么几句话:“甚解岂难至,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朱光潜先生的“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和叶圣陶先生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话,说的不正是“咬文嚼字”对文本解读和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吗?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也曾咬文嚼字。文中最后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曾经看到多么美丽的东西”,会是什么东西呢?联系前文,知道这些东西是指小女孩幻想到的事物。“她曾经多么幸福”这个“幸福”啊,原来是她幻想到美丽的东西才得到的幸福,是靠幻想得来的幸福。而“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的“幸福”又是怎样的幸福呢?联系前文,知道新年时小女孩冻死了。既然冻死了怎么会有幸福呢?再读第11自然段,原来“小女孩跟着奶奶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没有痛苦,不是很幸福吗?可是,对小女孩来说,这种“幸福”生活中没有,只有死了才有。这就是小女孩的“幸福”,现实不存在的“幸福”!两个“幸福”多么深刻地诉说着穷人的悲苦,人世间的惨淡。这么“咬文嚼字”地一读,不禁替小女孩难过啊!如何“从所教班级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叶老师说一要选准重难点,二要确定好语言训练点,三要教给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从所教班级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我想,应该是在“理清知识体系”,“明确学段目标”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学生发展。解读文本时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对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上处于何种状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把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要学习知识的体系、学段目标的结合起来,重视知识、能力、智力的提升线路,促进学生得到切实的发展。
第四篇:政策退出资本逐利光伏产业何去何从概要
政策退出资本逐利 光伏产业何去何从
当前,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新能源产业之一。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称,如果各国政策能够支持太阳能光伏设备的早期安装和长期的技术革新,到205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比例可以达到25%。该报告预计,光伏市场在未来20年内的年增长率约为17%。
然而,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太阳能光伏发电仍存在成本过高以及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为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许多国家出台了补贴政策,同时大量资本进入该领域。补贴政策的差异加上逐利性资本的推动,各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态势千差万别,甚至是冰火两重天。
高度依赖政府补贴
西班牙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可谓是大起大落。2004年,西班牙政府出台一项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规定每千瓦时电量补贴0.44欧元。到2007年,该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就从原来的100千瓦上升到10兆瓦。该补贴政策原计划到2010年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00兆瓦,而实际上2010年之前就已超过了这个数字。
“装机容量的暴涨源于西班牙的高额补贴政策,高补贴率甚至使那些设计有缺陷的光伏项目也能够获利。”有关专家表示,当西班牙政府计划出台新政策控制过快增长时,其对光伏产业的总补贴额已达25亿欧元。
2008年,西班牙政府出台了新的补贴政策,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减少到每千瓦时0.32欧元,并采取预先注册等措施控制装机总量。新政策出台后,西班牙光伏市场随即陷入停滞状态,2009年的装机容量下降了约95%。
德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虽然不像西班牙那样大起大落,但同样也是借力政府补贴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
德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大发展始于千屋顶计划。为了鼓励民众消费太阳能,1991年德国政府出台一项政策,为安装太阳能屋顶的住户提供补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安装并网型太阳能设备的住户达到2000户,并在随后很短的时间内扩展到10万户。
分析人士指出,太阳能设备的大规模安装有助于降低成本,并网型太阳能设备的普及有力地推动了德国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的光伏产业从在夹缝中生存一跃为拥有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此后,为进一步降低发展光伏产业的成本,德国政府邀请私人公司进入该领域。为确保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的收益,德国政府又出台了一项被称为买回补助的政策。该政策规定,公司或个人在安装太阳能设备后的20年内享有将太阳能发出的电力以高于市场价卖给公共电力公司的权利。据悉,买回补助政策已成为德国能源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写入该国的《国家可再生能源法》。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德国现已成为世界光伏应用大国,2009年德国光伏系统装机容量达到3.8吉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8吉瓦,占全球总量的50%。同时,德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和制造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公司占领了46%的全球市场,并为德国创造了1万多个工作岗位。
逐利性资本推动
有关专家指出,依靠政府补贴实现快速扩张的产业,其产业基础薄弱,一旦政策发生变化,该产业受到的冲击也将非常严重。这也是德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隐忧。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德国显然已经意识到其光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
2010年4月,德国国会批准了该国政府提出的削减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额的计划。预计到2010年7月,德国的屋顶太阳能设备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补贴额将分别被削减16%和15%。
为了搭上高额补贴政策的末班车,目前德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投资者正在拼命抢货,中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厂、多晶硅和硅片厂近期满产满销。
“现在的市场绝对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无锡尚德投资者关系总监罗毅认为,德国即将全线下调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额是近期市场火爆的导火索,德国的光伏系统安装商都希望赶在该政策实施之前早点拿到货。
中电光伏市场分析经理刘栋表示,2010年上半年全球的光伏安装总量约为7吉瓦,而德国至少有4吉瓦;预计2010年全世界的光伏系统安装总量为13.6吉瓦,同比增长94.3%。
“第三季度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价格预计将会下降,整个市场的需求也会放缓。”刘栋认为,德国政府的补贴一旦减少,该国许多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会相应下降,投资商会对市场作出新的判断。
德国的高额补贴政策结束之后,投资者将何去何从目前尚无法判断。而在西班牙的光伏热潮中得到锻炼的西班牙公司则纷纷出走,带着他们的经验来到新的目的地,并争取到更多投资机会。据西班牙光伏工业协会的资料,意大利和美国成为西班牙光伏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国家。
日本模式值得借鉴
全球变暖以及能源价格高企,倒逼日本这样一个85%的煤炭需要进口的国家将光伏产业放在了国家发展的优先地位。目前,日本有成千上万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屋顶。与德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仍依赖政府补贴不同,早在2005年日本国内的光伏产业就不再需要政府的补助。
为了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开拓日本国内的太阳能市场,日本经济产业省从1993年起开始实施新阳光工程、5年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计划和住宅光伏系统推广计划。
“通过一系列的政府资助和相关研究、开发、示范和部署,日本在提升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表示,日本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量位居全球第四,其中70%以上为户用光伏系统。2009年日本新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系统中有90%为小于30千瓦的户用屋顶发电系统。
目前日本有将近50万户居民安装了太阳能屋顶系统,安装成本大幅度降低。1994年在日本居民的屋顶上安装一个太阳能系统需花费6万美元,到2005年安装成本已降到2万美元。
该官员指出,在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日本把发展工业生产力和消费者的需求协调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随着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量的剧增,日本的光伏产业具备了与其他能源发电竞争的实力。
目前日本已经结束了对太阳能屋顶系统的政府资助,此时日本已拥有多家世界顶尖的太阳能公司。同时,日本经济贸易工业省正在努力推动下一代光伏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日本光伏产业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有关专家指出,日本的成功之处在于,政府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过程中,注意公共投资的协调性,不仅对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进行资助,而且还积极展示研究成果,推动成果转化。另外,日本成功地实施了一套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进行竞争的政策,该政策对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徐宪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文档 (6)
徐宪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2014年04月21日10:27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达到80%左右。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2011年世界城镇人口为36.3亿,中国城镇人口为6.9亿,占比为19%,报告预计到2030年世界城镇人口将达到49.8亿,中国将达到9.7亿左右,占比将达到19.5%,中国对全球城镇人口的贡献率将超过20%。中国城镇化规模大、节奏快、影响广泛而深远。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备受世界瞩目。我们说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用当年价计算,由1998年的0.36万亿增加到2013年的56.9万亿,实际增长了25倍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 53.7%,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成就举世公认。但是,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比如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粗犷,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等等。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主要依
靠劳动力廉价供给,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压低公共服务成本来推动城镇化的方式不可持续,城镇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就是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具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走好这条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深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相辅相成;必须坚持优化布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资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营运模式;必须坚持文化传承,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重点是要实施五大任务:
第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他们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城镇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矛盾,也带来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突出的问题,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一些风险隐患。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其他常住人口,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地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市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500万的大城市的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2014年我们要求各类城镇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具体标准,特大城市要实行居民制,并向社会公开、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他们的预期。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稳步推进城镇的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第二,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从城市群布局看,我国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加大,而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城镇化的潜力尚有待挖掘。从城市规模结构来看,部分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但是,一些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8.5亿左右,合理引导在东中西部地区,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布,关系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要优化提升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构建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依靠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通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连接,增强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和小城市产业功能、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把有条件的县城、重点镇、重要边境口岸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三,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一些城区摊大饼式的扩张,空间开发无序,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导致城镇建设粗犷低效,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加重,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既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要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要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能城市和人文城市的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内在品质。要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社会的治理水平。
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未来中国城镇化率即使达到70%左右,仍然将有4-5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相辅相成,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统筹协调,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的家园。
第五,要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现行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活力和动力。
在中国这样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可寻,我们需要认真借鉴、汲取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教训,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我们希望国际上更多的专家学者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欢迎国际上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本文是作者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所作的演讲。本刊根据录音整理)
·问答·
提问:我问徐主任一个问题,根据我国城镇化规律,2014年到2020年城镇化率会从50%到60%,但是户籍人口从36%到45%,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还有15%的人住在城镇里没有户籍,这15%的人口相当于2亿人。我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到那个时候还要比较严格限制户籍的问题?
徐宪平: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解决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的问题,主要的考虑是,中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改革,从我们国情出发还是要分步推进。我们到2020年解决1亿人,占1/3,你关注的是剩下的2亿人怎么办?实际上,已经有一个明确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剩下的这2亿人通过实行居住证政策来解决。根据他居住的年限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就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等五个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我们想,户籍制度改革还要不断地深化,现在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有序推进,有序推进的,还有逐步推进,最后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就是分两步走,一个是落户1亿人,另外2亿人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
提问:我问一个问题,让农民变成市民,不仅仅给他逐渐提供完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更不是简单的发钱养活他们,而是需要政府进行新的职业化培训,让他们掌握新的职业能力和新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没有新的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徐宪平: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现在中国2.7亿农民工有两个“70%”:70%初中以下文化水平,70%没有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但是,他们又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所以为了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提质增效,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点。最近,国务院已经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文件,把农民工作列为重点,我们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专门列出制定一个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就是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通过政府资金的投入,通过企业加强培训,通过农民工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适应中国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提问:我问徐主任一个问题,对于中国目前整个人口结构和城镇化的关系问题,大家都知道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小孩子出生比较多,但是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期整个人口的出生率是刚好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再过两三年以后逐渐的17、18岁的劳动人口可能比在10年前少一半左右,就是人口的结构问题和城镇化的进度问题我觉得有紧密的联系,不知道从发改委的角度来说,对城镇化和人口问题怎么看的?
徐宪平:改革开放35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了1.02个百分点,2000年到现在大概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这次规划提出就是根据您说的这个因素,劳动力年龄段的人在减少,我印象中2012年减少了345万,2013年减少了244万,我们在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升质量而不是强调速度,所以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实际上是年均考虑0.9个百分点左右,是着重提升质量放慢速度,即使这样我们也算了一下,中国2013年整个劳动力年龄段的人口还有6.92亿,整个比重大概占到67%,总量还是很大的,如果再提升他的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那么未来跟我们城镇化的进程是会相互适应的。